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I1表达抗肠癌组织的血管生成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志斌 蔡晓熹 +1 位作者 张莹莹 王志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细胞和组织中BAI1基因的表达情况及BAI1对血管生长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提取大肠癌细胞总RNA,按RT-PCR试剂盒的步骤反转录成cDNA,PCR产物行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BAI1对血管生长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应用微血管数... 目的探讨大肠癌细胞和组织中BAI1基因的表达情况及BAI1对血管生长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提取大肠癌细胞总RNA,按RT-PCR试剂盒的步骤反转录成cDNA,PCR产物行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BAI1对血管生长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应用微血管数量(MVQ)和肿瘤移植实验的方法进行。结果大肠癌细胞、癌组织中大多数BAI1不表达或表达下降,在全部转移的淋巴结中不表达,在小鼠CC95大肠癌细胞移植肿瘤内注射Ad-hBAI1表达载体可以有效的影响肿瘤的血管生成,并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BAI1在肠癌细胞、组织及转移的淋巴结表达降低,该BAI1表达载体可抑制肿瘤的新生血管并抑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i1 血管生成 大肠癌 基因治疗
下载PDF
结直肠异常隐窝灶中BAI1、VEGF蛋白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芳 部晶 +4 位作者 张鹏 安亚伟 尚雪飞 彭燕 成志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56-859,共4页
目的观察BAI1、VEGF在结肠异型增生性异常隐窝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管状腺瘤及腺瘤癌变中的表达。方法联合放大内镜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技术观察ACF,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异型增生性ACF、40例结肠管状腺瘤伴... 目的观察BAI1、VEGF在结肠异型增生性异常隐窝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管状腺瘤及腺瘤癌变中的表达。方法联合放大内镜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技术观察ACF,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异型增生性ACF、40例结肠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35例管状腺瘤癌变及32例结直肠正常黏膜标本中BAI1和VEGF的表达。结果 BAI1蛋白在结直肠正常黏膜、异型增生性ACF、结肠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及管状腺瘤癌变组中的阳性率逐步降低,分别为93.8%、72.5%、45%、11.4%,且异型增生性ACF组阳性率明显低于结直肠正常黏膜组(P<0.05),结肠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异型增生性ACF组(P<0.05),管状腺瘤癌变组阳性率明显低于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组(P<0.05);VEGF蛋白在结直肠正常黏膜、异型增生性ACF、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及管状腺瘤癌变组中的阳性率逐步升高,分别为9.4%、52.5%、62.5%、94.3%,且异型增生性ACF组阳性率明显高于结直肠正常黏膜组(P<0.05),管状腺瘤癌变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异型增生性ACF组及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组(P<0.05);在异型增生性ACF、管状腺瘤及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BAI1和VEGF表达呈负相关(rs=-0.656,P<0.05)。结论 BAI1低表达与VEGF高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前病变中起一定作用,可能为结直肠肿瘤的早期诊治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管状腺瘤 异常隐窝灶 bai1 VEGF 窄带成像技术
下载PDF
BAI1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及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肖新如 康熙雄 赵继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51-354,共4页
目的研究脑组织特异性抑制因子1(BAI1)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及其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COS-TPC法进行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用Northern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BAI1 mRNA及蛋白(17 Kd)的表达.采用背侧皮肤折叠透明腔室法,用... 目的研究脑组织特异性抑制因子1(BAI1)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及其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COS-TPC法进行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用Northern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BAI1 mRNA及蛋白(17 Kd)的表达.采用背侧皮肤折叠透明腔室法,用活体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接种后血管生长情况,使用抗von Willebrand因子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高倍镜下计算血管数量.将U373MG细胞接种于小鼠皮下,待肿瘤长至直径约0.5~1 cm时,肿瘤内注射腺病毒重组子,每隔3 d注射一次,共注射5次,隔日测量肿瘤大小.结果 Northern印迹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BAI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只见于AdeBAI1转染的细胞中,对照组的细胞中未见表达.经AdeBAI1转染细胞皮下接种后肿瘤血管被完全抑制,而对照组在接种后第12天时可见新生血管网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肿瘤组织中血管数(16.0±3.2/视野,200×)明显多于AdeBAI1转染组(1.6±2.5/视野).与对照组相比,采用AdeBAI1肿瘤内注射治疗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BAI1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经AdeBAI1肿瘤内注射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BAI1可以作为候选基因用于胶质母细胞瘤的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i1 腺病毒载体 胶质母细胞瘤 基因治疗
下载PDF
脑组织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BAI1)在肾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王培龙 张效通 +3 位作者 张杨 段建敏 卢建中 巩进伟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5年第4期374-376,380,共4页
目的观察脑组织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BAI1)基因在不同病理类型肾癌组织及不同分级分期肾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BAI1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1二步法检测27例肾脏癌周组织、60例透明细胞癌、15例乳头状细... 目的观察脑组织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BAI1)基因在不同病理类型肾癌组织及不同分级分期肾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BAI1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1二步法检测27例肾脏癌周组织、60例透明细胞癌、15例乳头状细胞癌、13例嫌色细胞癌中BAI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合病理学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肾癌细胞中BAI1基因高表达率显著低于癌周组织,分别为31.8%(28/88),70.4%(19/27);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较癌周组织BAI1基因表达均降低,分别为35.0%(21/60),26.7%(4/15),23.1%(3/13),70.4%(19/27)。2)BAI1基因在透明细胞癌不同分期的高表达率为Ⅰ期63.6%(7/11),Ⅱ期47.4%(9/19),Ⅲ期18.2%(4/22),Ⅳ期12.5%(1/8),BAI1基因表达率与肾透明细胞癌分期成负相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AI1基因在肾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相关,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透明细胞癌 bai1 肿瘤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枸杞多糖对小鼠结直肠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形成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蒋正财 陈统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8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小鼠结直肠癌肿瘤生长及血管形成机制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CT26结直肠癌肿瘤模型,LBP给药观察对模型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肿瘤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1表达,观察肿瘤间质血管密...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小鼠结直肠癌肿瘤生长及血管形成机制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CT26结直肠癌肿瘤模型,LBP给药观察对模型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肿瘤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1表达,观察肿瘤间质血管密度;大鼠动脉环实验观察LBP对血管形成的影响。体外实验QPCR检测LBP对脑组织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BAI1)表达的影响,同时检测LBP对结直肠癌细胞株(CT26)及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株(HDMEC)增殖的影响。结果:LBP用药组CT26结直肠癌小鼠肿瘤重量为(0.31±0.04)g小于对照组(0.63±0.06)g(P<0.05);绘制肿瘤生长体积曲线,发现LBP可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P<0.05)。CD31染色显示LBP用药组小鼠肿瘤间质血管密度小于模型组(P<0.05)。LBP对大鼠动脉环血管形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与浓度有关。体外实验发现,与对照组比较,LBP 500μg/m L及1 000μg/m L处理HDMEC后,BAI1表达上调(P<0.01);LBP药物浓度设定在0~1 000μg/m L之间,随着浓度的增加,LBP对小鼠结直肠癌CT26细胞及HDMEC细胞增殖均无明显的影响。结论:LBP对小鼠结直肠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血管形成、上调BAI1表达有关,但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LBP) 结直肠肿瘤 血管形成 细胞增殖 脑组织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bai1) 动物实验 大鼠 小鼠
原文传递
BAI1基因在肠癌细胞的表达及抗血管生成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志华 张智清 +1 位作者 申宝忠 李莹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细胞和组织中BAI1基因的表达情况及BAI1对血管生长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大肠癌细胞总RNA,按RT-PCR试剂盒的步骤反转录成cDNA,PCR产物行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BAI1对血管生长和肿瘤生...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细胞和组织中BAI1基因的表达情况及BAI1对血管生长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大肠癌细胞总RNA,按RT-PCR试剂盒的步骤反转录成cDNA,PCR产物行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BAI1对血管生长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应用肿瘤移植实验MVQ的方法进行。结果 大肠癌癌组织中大多数BAI1不表达或表达下降,在全部转移的淋巴结中不表达,而在小鼠CC95大肠癌细胞移植肿瘤的周围注射Ad-bBAI1表达载体可以有效的抑制肿瘤的生长,影响肿瘤的血管生成。结论BAI1在肠癌组织及细胞表达降低,该基因可抑制肿瘤的新生血管并抑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i1基因 肠癌细胞 抗血管生成作用 大肠癌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肠癌细胞BAI1基因表达的检测及其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志华 康熙雄 +2 位作者 张智清 申宝忠 李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834-836,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细胞和组织中BAIl基因的表达情况及BAIl对血管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提取大肠癌细胞总RNA,按RT-PCR试剂盒的步骤反转录成cDNA,PCR产物行20g/L脂糖凝胶电泳分析,BAIl对血管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应用微血管数量(MVQ... 目的:探讨大肠癌细胞和组织中BAIl基因的表达情况及BAIl对血管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提取大肠癌细胞总RNA,按RT-PCR试剂盒的步骤反转录成cDNA,PCR产物行20g/L脂糖凝胶电泳分析,BAIl对血管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应用微血管数量(MVQ)和肿瘤移植实验的方法进行。结果:大肠癌细胞、癌组织中大多数BAIl不表达或表达下降,在全部转移的淋巴结中不表达,在小鼠CC95大肠癌细胞移植肿瘤内注射Ad-hBAIl表达载体可以有效的影响肿瘤的血管生成(P<0.05),并抑制肿瘤的生长(P<0.01)。结论:BAIl在肠癌细胞、组织及转移的淋巴结中表达降低,该Ad-hBAIl表达载体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并抑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i1基因 检测 抗肿瘤作用 大肠癌 基因表达 肿瘤生长
下载PDF
BAI1基因在肝癌抗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朱青 魏哲文 +1 位作者 王小兵 蔡建强 《肝癌电子杂志》 2022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BAI1基因在肝癌抗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BAI1基因敲除的PLC/PRF/5细胞系。采用Sanger测序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BAI1基因敲除结果。通过CCK8法检测BAI1基因敲除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将PLC/PRF/5细胞... 目的:探讨BAI1基因在肝癌抗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BAI1基因敲除的PLC/PRF/5细胞系。采用Sanger测序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BAI1基因敲除结果。通过CCK8法检测BAI1基因敲除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将PLC/PRF/5细胞系与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共培养,检测BAI1基因对细胞成管能力的影响。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在体内研究BAI1基因对肝癌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Sanger测序结果显示BAI1基因目的区域成功敲除,敲除后细胞系中BAI1蛋白表达缺失。BAI1基因敲除后PLC/PRF/5细胞增殖显著加快,与HUVEC共培养后细胞成管数量显著增多。BAI1基因过表达的Hep3B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速度减慢,肿瘤组织中CD31阳性表达降低。结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BAI1基因敲除的PLC/PRF/5细胞系。BAI1基因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i1基因 抗血管生成 肝癌
下载PDF
BAI-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及与VEGF MCD P53蛋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田大伟 孙岩 +3 位作者 杨宇明 汤洋 雷鸣德 韩瑞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BAI-1在不同分期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以及BAI-1抑制肿瘤血管内皮增殖的机制。方法:取人肾细胞癌标本133例,正常肾组织标本133例(癌旁>4 cm处正常肾组织,病理学检测证实)。正常肾脏标本为对照组,肾细胞癌标本为研究组。采... 目的:探讨BAI-1在不同分期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以及BAI-1抑制肿瘤血管内皮增殖的机制。方法:取人肾细胞癌标本133例,正常肾组织标本133例(癌旁>4 cm处正常肾组织,病理学检测证实)。正常肾脏标本为对照组,肾细胞癌标本为研究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BAI-1、VEGF、MVD、P53,进行半定量统计学分析。取临床新鲜肾细胞癌组织标本27例,癌旁4cm以外肾组织15例。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BAI-1肾细胞癌组织及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免疫组化统计分析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正常肾组织中BAI-1表达明显高于肾细胞癌组织,并且与临床分期相关,T1~2局限期肾细胞癌中BAI-1表达远高于T3~4进展期肾细胞癌(P<0.05)。同时BAI-1表达与VEGF具有相关性(r=0.586,P<0.05),与MVD具有相关性(r=0.577,P<0.05),与P53表达具有相关性(r=0.513,P<0.001)。结论:在肾细胞癌组织中BAI-1含量较正常肾组织明显降低且与肾细胞癌临床分期相关,BAI-1表达与VEGF、MVD负相关,与P53正相关性。BAI-1可能参与了肿瘤微血管增殖的负调节,BAI-1的表达减少可能与P53的突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i-1 肾细胞癌P53 VEGF靶向治疗MVD
下载PDF
云南省白族六个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调查 被引量:9
10
作者 邹苹 杨燕 +2 位作者 李德林 邹浪萍 申滨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白族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应用复合扩增技术对CSF1PO、TPOX、TH01、F13A01、FESFPS和vWA等6个STR基因座进行分析,采用高分辨率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 目的了解云南省白族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应用复合扩增技术对CSF1PO、TPOX、TH01、F13A01、FESFPS和vWA等6个STR基因座进行分析,采用高分辨率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法显影技术,对云南白族上述6个STR基因座进行遗传多态性调查。结果CSF1PO基因座,观察到7个等位基因,19个基因型;TPOX基因座,观察到5个等位基因,11个基因型;TH01基因座,观察到6个等位基因,16个基因型;F13A01基因座,观察到6个等位基因,16个基因型;FESFPS基因座,观察到7个等位基因,15个基因型;vWA基因座,观察到7个等位基因,21个基因型。结论上述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基因频率分布与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白族 CSF1PO基因座 TPOX基因座 遗传多态性
原文传递
逆向工程在排气歧管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继春 白欣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2期184-186,共3页
讨论了逆向工程的基本概念和逆向工程的主要步骤,通过排气歧管的逆向设计实例,说明逆向工程设计对于复杂形状的零件非常有效。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排气歧管 设计
下载PDF
施氮量和丰产剂对青饲玉米白顶一号的影响
12
作者 王云 杨明君 +2 位作者 刘琪福 周国庆 彭友林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749-4751,4755,共4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和丰产剂对青饲玉米白顶一号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丰产剂处理条件下,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差异;高氮水平配合丰产剂的施用有利于青饲玉米白顶一号的生长发育及生物量的积...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和丰产剂对青饲玉米白顶一号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丰产剂处理条件下,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差异;高氮水平配合丰产剂的施用有利于青饲玉米白顶一号的生长发育及生物量的积累,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饲玉米 白顶一号 施氮量 丰产剂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