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髓过氧物酶(MPO)孤立表达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生存结局中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洪俊 饶永彩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11期1910-1915,共6页
目的探讨孤立表达MPO非典型B-ALL患者在临床预后方面与B-ALL和MPAL(B系/髓系)的差异,非典型B-ALL中流式MPO孤立表达阳性的频率以及流式与细胞化学和免疫组化在MPO阳性结果方面的一致性。方法对217例B-ALL样本,31例B-All-isoMPO和19例MPA... 目的探讨孤立表达MPO非典型B-ALL患者在临床预后方面与B-ALL和MPAL(B系/髓系)的差异,非典型B-ALL中流式MPO孤立表达阳性的频率以及流式与细胞化学和免疫组化在MPO阳性结果方面的一致性。方法对217例B-ALL样本,31例B-All-isoMPO和19例MPAL(B/myeloid)3组患者样本的流式免疫表型、细胞化学和免疫组化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并对结果数据采用生存分析评估3组患者MPO表达对CIR,EFS和OS的影响。结果在2013到2017年间所有诊断为B-ALL和MPAL(B/Myeloid)的白血病病例中,B-All-isoMPO病例约占总体的11.6%(31/267)。B-ALL-iso MPO组在校正年龄、WBC和性别差异后复发风险仍明显增加(HR2.57、95%CI 1.01-6.15、P=0.0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ALL-iso MPO患者EFS显著低于B-ALL(log-rank检验P=0.0053)。B-ALL、B-ALL-isoMPO和MPAL 3组的生存率在对数秩检验上差异无显著性(P=0.7137)。结论BALL患者孤立表达MPO可能会明显增加患者复发风险并显著降低E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过氧物酶 b淋巴细胞白血病 流式免疫表型 累计复发率 无事件生存率
下载PDF
流式免疫表型特征在判断二次或三次打击淋巴瘤生存结局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洪俊 饶永彩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500-505,共6页
目的确立二次或三次打击淋巴瘤(double/triple-hit lymphoma,D/THL)流式细胞免疫表型(flow cytometric immunophenotyping,FCI)特征,分析其与B淋巴细胞白血病(B-LBL)在免疫表型上的差异,并探讨流式免疫表型特征与D/THL生存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确立二次或三次打击淋巴瘤(double/triple-hit lymphoma,D/THL)流式细胞免疫表型(flow cytometric immunophenotyping,FCI)特征,分析其与B淋巴细胞白血病(B-LBL)在免疫表型上的差异,并探讨流式免疫表型特征与D/THL生存结局的相关性。方法用多色FCI分析法对40例D/THL患者和25例B-LBL患者的骨髓和外科活检样本免疫表型进行检测和评价,并将流式免疫表型结果与基因亚型以及总体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0%(36/40)的D/THL病例CD10表达呈阳性,48%(19/40)的病例缺乏表面轻链,45%(18/40)的病例CD45表达呈弱阳性,40%(16/40)CD19表达呈弱阳性,43%(17/40)CD20表达呈弱阳性,28%(11/40)伴随CD19和CD20的弱表达,38%(15/40)的CD19和CD20表达呈差异化表达(variable expression)。Bcl2^+/Myc^+、Bcl6^+/Myc^+和Bcl2^+/Bcl6^+/Myc^+3种基因亚型D/THL之间,Bcl2^+/Myc^+组CD45弱表达和CD20差异表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cl2^+/Bcl6^+/Myc^+组(P=0.03,0.02);Bcl2^+/Myc^+组中Bcl2阳性率为96%,其他基因亚型组阳性率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其他流式免疫表型特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LBL的CD45和CD20弱表达发生率明显高于D/THL(χ~2=20.78、20.83,P<0.01);D/THL病例CD19和CD20同时弱表达发生率(28%)稍多于B-LBL病例(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9,P>0.05);B-LBL的Td T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D/THL(χ~2=30.74,P<0.01)。对30例已经死亡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显示,不同基因型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l2^+/Myc^+对Bcl6^+/Myc^+,P=0.08;Bcl2^+/Myc^+对Bcl2^+/Bcl6^+/Myc^+,P=0.13;Bcl6^+/Myc^+对Bcl2^+/Bcl6^+/Myc^+,P=1.0);CD45弱表达和Bcl2阳性预示着较低的总体生存率(χ~2=11.2、10.4,P=0.01、0.015)。结论 D/THL与B-LBL都可以出现CD45和CD20弱表达及Td T阳性,但B-LBL的生存率明显高于D/THL。D/THL患者的CD45弱表达和Bcl2阳性预示着较低的总体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或三次打击淋巴瘤 b淋巴细胞白血病 流式免疫表型 总体生存率
下载PDF
血清LDH和α-HBDH在B-ALL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许德英 王小利 +2 位作者 孙真真 吴玉丹 常永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6期930-933,共4页
目的检测血清LDH和α-HBDH在急性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探讨对疾病进展的辅助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确诊的236例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免疫分型结果。结果 236例B-ALL患者中,Pro-... 目的检测血清LDH和α-HBDH在急性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探讨对疾病进展的辅助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确诊的236例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免疫分型结果。结果 236例B-ALL患者中,Pro-B以>15岁的女性为主,而Common-B和Pre-B则均以≤15岁的男性为主;与正常人群比较,LDH和α-HBDH血清检测水平在B-ALL患者中均增高(713.10±52.44U/L、485.80±35.74U/L),而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和性别因素对B-ALL患者血清中LDH和α-HBDH水平则无影响(P>0.05)。结论通过检测B-ALL患者的血清LDH与α-HBDH水平,有助于判断疾病恶性程度,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LDH 血清α-HbDH 急性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 辅助诊断
下载PDF
发生组织学转化的滤泡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4
作者 滑人杰 陈清江 +4 位作者 张旭东 段豫凯 乔泓涵 张思珺 宗斐扬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465-1469,共5页
目的:探讨发生组织学转化(histological transformation,HT)的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26例发生组织学转化的滤泡淋巴... 目的:探讨发生组织学转化(histological transformation,HT)的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26例发生组织学转化的滤泡淋巴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治疗方案、疗效及生存状况。结果:26例患者,中位年龄57(43~97)岁,其中25例转化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低级别转化2例,高级别转化19例,1例转化为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lymphoblastic leukemia/lymphoma,B-LBL);11例出现结外侵犯,8例出现骨髓侵犯;初步诊断时发生转化的患者17例,转化后的疗效5例达到CR,8例达到PR,化疗之后发生转化的患者9例,转化后疗效4例达到PR,两组ORR分别为76.5%和44.4%,两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4)。全部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中位PFS未达到(3~45个月)和中位OS未达到(5~45个月),2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80.7%和64.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P=0.040)、Ki-67(P=0.005)是影响患者PFS的因素。Ann Arbor分期(P=0.014)、FLIPI-1评分(P=0.008)是影响患者OS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i-67(P=0.028)是影响患者PFS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FL患者发生组织学转化后预后不良,ECOG评分≥2分、Ki-67≥70%的患者PFS差,Ann Arbor分期Ⅲ-Ⅳ期、FLIPI-1评分>2分的患者OS差,Ki-67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淋巴瘤 组织学转化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预后
下载PDF
第507例——溶血性贫血、细小病毒B19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
5
作者 刘扬 张晓辉 +2 位作者 曹乐清 黄晓军 莫晓冬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0-723,共4页
患者男性,19岁,高危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行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多次出现贫血,检测血细小病毒B19核酸阳性,随后出现冷凝集素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呼吸衰竭、肝脏损害等)。在病毒感染和冷凝集素综合征治疗矛盾情况下充... 患者男性,19岁,高危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行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多次出现贫血,检测血细小病毒B19核酸阳性,随后出现冷凝集素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呼吸衰竭、肝脏损害等)。在病毒感染和冷凝集素综合征治疗矛盾情况下充分给予支持治疗、应用补体抑制剂控制溶血、坚持抗病毒治疗,适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最终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溶血性 细小病毒b19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霞 付笑迎 +3 位作者 覃文琪 李济填 周杰 刘新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430-1434,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在疾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120例B-ALL患儿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并进行跟踪随访,分析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B-ALL患儿CD19(100.0%)、CD10(95.8%)...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在疾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120例B-ALL患儿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并进行跟踪随访,分析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B-ALL患儿CD19(100.0%)、CD10(95.8%)、TdT(94.2%)、CyCD79a(91.7%)、CD9(81.7%)、CD22(80.8%)、CD58(64.2%)的阳性率均较高;不同B-ALL亚型患儿CD22、CD9、CyCD79a、TdT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8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B-ALL患儿中有87例(72.5%)表达髓系相关抗原;干/祖细胞系相关抗原CD34(79.2%)、CD38(90.0%)、HLA-DR(99.2%)、CD123(60.0%)在B-ALL患儿中阳性率较高;不同B-ALL亚型患儿髓系及干/祖细胞系相关抗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ALL亚型患儿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系相关抗原阳性患儿完全缓解(CR)率为65.5%,低于髓系相关抗原阴性患儿(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4阳性患儿CR率为65.3%,低于CD34阴性患儿(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L各亚型间免疫表型存在差异,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B-ALL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免疫表型 预后
下载PDF
FISH信号类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在ETV6/RUNX1阳性B-ALL患儿中的诊疗价值评估
7
作者 高雨晴 徐鸥 胡绍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FISH信号类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ETV6/RUNX1阳性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的诊疗价值。方法收集164例ETV6-RUNX1融合阳性B-AL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染色体核型和FISH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FISH信号类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ETV6/RUNX1阳性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的诊疗价值。方法收集164例ETV6-RUNX1融合阳性B-AL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染色体核型和FISH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4例患者中FISH检出163例阳性,其中61例为经典阳性信号2F1R1G;102例为非经典信号,其中2F1G和1F1R2G信号类型最多,提示ETV6缺失;164例患者中有8例患儿未做染色体核型分析,31例患儿因无核分裂象未能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进行核型分析的125例患儿中,正常核型106例,异常核型19例,且均未检出t(12;21)易位。结论FISH技术检测ETV6/RUNX1融合基因敏感度高,且多表现为包括ETV6缺失在内的非经典信号类型;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助于发现复杂核型和超倍体,但不利于t(12;21)融合的检出。因此FISH信号类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在ETV6/RUNX1阳性B-ALL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b淋巴细胞白血病 染色体核型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ETV6/RUNX1融合基因
下载PDF
来那度胺致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原发肿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何晓玉 马薇 +7 位作者 荣爱红 田文灏 闫洪超 王冲 邢彩霞 刘爱琪 尹亚南 石凤芹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期119-122,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是以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贫血和相关的血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溶骨性骨病、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新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随访率...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是以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贫血和相关的血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溶骨性骨病、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新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随访率,但使远期并发症相对增多,其中第二原发肿瘤已经成为新的临床难题。本文报道1例来那度胺致MM继发第二原发肿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停止服用来那度胺4个月后完全缓解,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来那度胺 第二原发肿瘤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乳酸脱氢酶、前白蛋白及二者比值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
9
作者 宋丽丽 马平 +2 位作者 管玉洁 黄闪 刘炜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乳酸脱氢酶(LDH)、前白蛋白(PA)及二者比值(LPR)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B-ALL患儿126例,观察患儿初诊时(化疗前,T0)、化疗第3 d(T1)、化疗第33 d(T2)...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乳酸脱氢酶(LDH)、前白蛋白(PA)及二者比值(LPR)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B-ALL患儿126例,观察患儿初诊时(化疗前,T0)、化疗第3 d(T1)、化疗第33 d(T2)的LDH、PA水平及LPR值。按照化疗第33 d微小残留病比例,将患儿分为疗效良好组(n=94)和疗效不良组(n=3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化疗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T1时患儿LDH及LPR低于T0,且T2低于T1(P<0.05);T2时PA高于T1(P<0.05)。临床危险度为高危、T0-WBC≥100×10~9/L、T0及T2时的LPR较高是患儿化疗早期疗效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化疗后,B-ALL患儿LDH及LPR呈逐渐下降趋势,PA呈逐渐上升趋势,LPR与患儿化疗早期疗效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乳酸脱氢酶 前白蛋白 乳酸脱氢酶与前白蛋白比值 化疗 早期疗效 相关性
下载PDF
儿童pro-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10
作者 郑留闯 翟慢慢 侯小萍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8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pro-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ro-B-AL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择ALL患儿696例,统计pro-B-ALL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 ALL患儿中pro-B-ALL发生率为6.18%(43/696),其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1岁3... 目的 探讨儿童pro-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ro-B-AL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择ALL患儿696例,统计pro-B-ALL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 ALL患儿中pro-B-ALL发生率为6.18%(43/696),其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1岁3例,1~9岁23例,≥10岁17例;初诊白细胞(WBC)计数≥50×10^(9)/L 15例,<50×10^(9)/L 28例;免疫表型中B系抗原CD20阳性5例、CD22阳性30例;T系抗原CD7阳性5例;干/祖细胞抗原CD34阳性31例,CD58阳性22例、CD15阳性5例;髓系抗原CD33阳性13例,CD13阳性10例;融合基因中混合谱系白血病基因重排(MLL-r)阳性15例,E2A-PBX1阳性1例,BCR-ABL1阳性1例,MLL-AF4阳性8例;MLL-r、MLL-AF4阳性者初诊WBC≥50×10^(9)/L比例均较阴性者高,CD13、CD22阳性率均较阴性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缓解治疗1个月后完全缓解(CR)率为97.67%(42/43),最终43例患儿均获得CR。截至末次随访日期时有9例(20.93%)复发,死亡6例,5年总生存率(OS)为86.05%(37/43);初诊WBC<50×10^(9)/L者5年OS率高于初诊WBC≥50×10^(9)/L者,化疗3个月微小残留病灶≥1%的患者5年OS率低于化疗3个月微小残留病灶<1%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初诊WBC≥50×10^(9)/L、化疗3个月微小残留病灶≥1%是影响pro-B-ALL患者5年O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儿童pro-B-ALL好发于10岁以下男童,常伴CD34、CD22、CD58高表达,初诊WBC与化疗3个月微小残留病灶是影响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特点 预后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博纳吐单抗治疗成人复发/难治Ph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阳敏 张亚运 +9 位作者 史琳 刘建新 王春键 王芳 张瑶 李燕 张梅香 胡文青 任汉云 江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2-1357,共6页
目的:探讨CD19/CD3双抗体博纳吐单抗(blinatumomab)治疗成人难治和复发性Ph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10例成人R/R B-ALL患者接受博纳吐单抗治疗,每治疗周期用药28 d,停14 d。第1个周期的d 1-7 d剂量为9... 目的:探讨CD19/CD3双抗体博纳吐单抗(blinatumomab)治疗成人难治和复发性Ph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10例成人R/R B-ALL患者接受博纳吐单抗治疗,每治疗周期用药28 d,停14 d。第1个周期的d 1-7 d剂量为9μg/d,如无不良反应,d 8-28剂量为28μg/d。从第2个周期开始,每日剂量均为28μg。观察治疗后白血病缓解情况、生存期(EFS和OS)及不良反应。结果:可评价疗效患者9例,4例在1个疗程后获得CR,1例在2个疗程后获CR,总缓解率为55.6%(5/9例),中位EFS为4(1-12)个月,中位OS为6(2-44)个月。10例患者中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血清IL-6、IL-10、IL-17和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发现不同程度升高;2例患者分别因神经毒性和CRS中断治疗1周后恢复用药;1例患者因3级CRS停药并死于热带念珠菌血症。结论:博纳吐单抗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获得较好的缓解率,但缓解期维持时间较短。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CRS和神经毒性,细胞因子IL-6、IL-10、IL-17和IFN-γ可以作为监测CRS的指标。该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R/R-AL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纳吐单抗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复发/难治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
下载PDF
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宇凯 刘琦 +3 位作者 马聪 王竹青 刘周阳 孙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6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D19-CAR-T细胞)治疗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7月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复发B-ALL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采用阿糖胞苷、泼... 目的:探讨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D19-CAR-T细胞)治疗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7月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复发B-ALL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采用阿糖胞苷、泼尼松联合VDLD(长春地辛、地塞米松、培门冬酶、伊达比星)诱导治疗的35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CD19-CAR-T细胞治疗的35例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近期疗效评估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以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相关症状为主,32例发热,1例低血压,1例神经毒性;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以造血功能受抑、感染为主,3例肝脏毒副反应,2例神经毒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9-CAR-T细胞治疗复发B-ALL患儿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复发所致TNF-α、IL-6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类型以CRS相关症状为主,临床应用需警惕神经毒性与其他严重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19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疗法 复发
下载PDF
CD146在儿童与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中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晓晴 王卫敏 +8 位作者 甘思林 陈胜梅 张秋堂 谢新生 刘延方 程远东 刘玉峰 徐学聚 孙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CD146在儿童与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其他抗原、临床、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6在儿童(44例)与成人(24例)BALL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146异常高表达与... 目的:探讨CD146在儿童与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其他抗原、临床、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6在儿童(44例)与成人(24例)BALL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146异常高表达与性别、初诊时外周血血象、骨髓原始淋巴细胞与幼稚淋巴细胞比例等参数的关系,比较CD146与其他抗原之间的相关性,以及CD146异常高表达患者1个疗程的缓解率。结果:成人B-ALL中CD146异常高表达率为29.17%(7/24),儿童B-ALL中CD146异常高表达率为9.09%(4/44),在成人组显著高于儿童组(P<0.05);在成人组中CD146与CD64(r=0.491,P<0.05)和CD117(r=0.578,P<0.05)呈正相关关系,在儿童组中CD146与CD71(r=0.419,P<0.01)、CD58(r=0.301,P<0.05)呈正相关关系;经1个疗程的正规化疗后,异常高表达CD146的成人组和儿童组的缓解率均低(P<0.05)。结论:成人B-ALL患者的CD146表达率高于儿童B-ALL患者。CD146与预后较差的抗原呈正相关。CD146可能是一个预后不良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6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成人 免疫分型
下载PDF
伴BCR-FGFR1融合基因重排的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进展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4
作者 江慧 汪安友 +1 位作者 蔡晓燕 刘欣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提高对罕见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对收治的1例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进展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疗经过,并结合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早期发病临床表现及相关骨髓... 目的:提高对罕见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对收治的1例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进展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疗经过,并结合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早期发病临床表现及相关骨髓检查表现类似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呈骨髓增殖性疾病表现,结合患者染色体提示t(8;22)(p11;q11),FISH检测证实FGFR1基因重排阳性,并排除BCR-ABL重排,证实BCR-FGFR1融合基因阳性,确诊为伴BCR-FGFR1融合基因重排的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因患者拒绝早期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给予第3代TKI联合干扰素治疗后患者疾病短期维持在慢性期近1年,后患者因高血压控制不佳停药,疾病快速进展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伴BCR-FGFR1融合基因重排的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临床罕见,预后均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骨髓增殖性疾病差,多短期内出现快速进展。结论:伴BCR-FGFR1融合基因重排的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且疾病进展迅速,目前早期无统一有效治疗方法。且该病早期易漏诊,需尽早完善染色体及FISH检测证实FGFR1基因重排基础上进一步确诊,早期及时诊断及干预治疗尤其重要,第3代TKI有潜在短暂抑制疾病进展作用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 t(8 22)(p11 q11)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FGFR1重排 bCR-FGFR1融合基因
原文传递
IKZF1基因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何青茹(综述) 徐刚(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3年第9期604-608,共5页
IKAROS家族锌指转录因子1(ikaros family zinc finger 1,IKZF1)基因编码Ikaros蛋白,其调节造血细胞发育及分化,并对自身免疫和肿瘤抑制至关重要。随着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IKZF1成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发展的重要预后生物标志物。I... IKAROS家族锌指转录因子1(ikaros family zinc finger 1,IKZF1)基因编码Ikaros蛋白,其调节造血细胞发育及分化,并对自身免疫和肿瘤抑制至关重要。随着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IKZF1成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发展的重要预后生物标志物。IKZF1基因突变在约15%的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存在。突变损害了IKZF1基因的肿瘤抑制功能,使白血病细胞增殖和抗凋亡能力增强,对关键化疗药物产生耐药。IKZF1突变在有其他预后不良因素的病例中更常见,在治疗过程中面临复发率高、缓解期短、病死率高的困难。对IKZF1基因突变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进行强化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免疫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提高缓解率及生存率。靶向治疗有希望改善IKZF1突变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IKZF1基因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治疗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及其预后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翀 关明 +2 位作者 何妙侠 蒋黎敏 郑建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8-180,189,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流式细胞术,评估监测MRD对于判断B-ALL预后的价值。方法用四色荧光抗体组合流式细胞术对33例确诊并接受SCMC-ALL-2005方案治疗的B-ALL患儿进行MRD检测,并随访5年,分析监测结果... 目的建立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流式细胞术,评估监测MRD对于判断B-ALL预后的价值。方法用四色荧光抗体组合流式细胞术对33例确诊并接受SCMC-ALL-2005方案治疗的B-ALL患儿进行MRD检测,并随访5年,分析监测结果、复发率、5年无事件生存率。结果建立了正常骨髓细胞分布的分析模板;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18例MRD阳性患儿的白血病复发率为55.6%(10/18)、15例MRD阴性患儿复发率为13.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5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44%和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P<0.05)。结论监测MRD对于B-ALL患儿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残留病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流式细胞术 预后
下载PDF
微量残留病监测在ETV6/RUNX1阴性和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预后中的意义
17
作者 刘俊闪 郭明发 +3 位作者 孙佳 史利欢 刘炜 段勇涛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微量残留病(MRD)监测在ETV6/RUNX1融合基因阴性、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34例B-ALL患儿临床资料,其中ETV6/RUNX1融合基因阳性78例(阳性组)、阴性... 目的探讨微量残留病(MRD)监测在ETV6/RUNX1融合基因阴性、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34例B-ALL患儿临床资料,其中ETV6/RUNX1融合基因阳性78例(阳性组)、阴性156例(阴性组)。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无复发生存期(RFS)差异;统计2个组诱导化疗第15天、第33天和巩固治疗开始前(第12周)MRD检测结果,分别记为MRD1、MRD2、MRD3;分析2个组组内MRD1、MRD2、MRD3在B-ALL患儿预后中的意义。结果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RFS延长(P=0.029)。在阴性组内,MRD1阴性和阳性患儿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D2、MRD3阴性患儿RFS均长于MRD2、MRD3阳性患儿(P<0.05);MRD3阳性是B-ALL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值为=3.678,95%可信区间为1.254~10.785,P=0.018)。在阳性组内。MRD1、MRD2阴性和阳性患儿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D3阴性患儿RFS长于MRD3阳性患儿;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RD3阳性并非患儿R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监测MRD对ETV6/RUNX1融合基因阴性B-ALL患儿预后的意义更大,建议持续监测;对于ETV6/RUNX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MRD监测意义较弱,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残留病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ETV6/RUNX1融合基因 流式细胞术 预后
下载PDF
MiR-155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惠敏 韦云剑 +1 位作者 王丹 温晓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8-424,共7页
目的:探讨miR-155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小儿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对阿糖胞苷(Ara-C)化疗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PCR检测B-ALL患儿骨髓组织与细胞系中miR-155表达情况;用REH细胞系构建化疗抵抗株REH/Ara-C,使用miR-15... 目的:探讨miR-155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小儿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对阿糖胞苷(Ara-C)化疗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PCR检测B-ALL患儿骨髓组织与细胞系中miR-155表达情况;用REH细胞系构建化疗抵抗株REH/Ara-C,使用miR-155抑制剂转染REH/Ara-C细胞,EdU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CCK-8法与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细胞耐药性,Western blot测定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用miR-155抑制剂与Wnt激活剂agonist转染REH/Ara-C细胞,测定其对细胞增殖、凋亡与耐药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织及细胞相比,B-ALL骨髓组织/细胞系中miR-155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药物敏感B-ALL组织/细胞系相比,耐药B-ALL组织与细胞系中miR-155表达水平升高(P<0.05);抑制miR-155表达降低了REH/Ara-C细胞增殖能力(P<0.05),促进了凋亡(P<0.05),增强了Ara-C的细胞毒性(P<0.05),同时抑制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与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P<0.05),通过激活Wnt表达则可逆转上述现象(P<0.05)。结论:B-ALL患儿骨髓组织中miR-155表达上调,可以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B-ALL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导致化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5 WNT/Β-CATENIN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儿 化疗耐药
下载PDF
CD10在儿童期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在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惠君 徐翀 +7 位作者 陈静 吴政宏 薛惠良 汤静燕 潘慈 李莉 顾龙君 沈立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0-354,共5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CD10在儿童期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 ALL)中的表达情况 ,并探讨CD10在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用流式细胞术分析 5 8例儿童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型 ,观察CD10在B ALL病例骨髓细胞中的表达特点 ,并将C...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CD10在儿童期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 ALL)中的表达情况 ,并探讨CD10在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用流式细胞术分析 5 8例儿童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型 ,观察CD10在B ALL病例骨髓细胞中的表达特点 ,并将CD10抗体与其它多种抗体构成四色组合用于B ALL的微小残留病检测 ,评价其所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 ,6 5 .5 % (38/5 8)的B ALL具有CD10过强表达 (CD10 bright)的特点 ,而且CD10 bright与CD34的阳性表达率有关———CD10 bright多出现于CD34阳性率高的B ALL中。CD10 bright在微小残留病检测中 ,与其它异常表达的抗原形成的组合能够在双参数点图上很好地区分出白血病细胞群与正常细胞群。即使在其他抗原表达无异常时 ,也可因CD10的过强表达而使白血病细胞群与正常细胞群区分开。结论 :CD10 bright与B ALL中CD34的高比例表达相关 ,CD10 bright也是微小残留病检测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CD10的表达与其他用于微小残留病检测的抗原表达的应用有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CDl0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阶段骨髓检查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贾月萍 黄山雅美 +3 位作者 刘桂兰 张乐萍 陆爱东 王彬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阶段不同时间点、不同方法骨髓检查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2004年2月至2013年1月收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268例初治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诱导化疗第8天、第15天骨髓形...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阶段不同时间点、不同方法骨髓检查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2004年2月至2013年1月收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268例初治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诱导化疗第8天、第15天骨髓形态学不同缓解情况分为M1、M2、M3 3组,比较组间的预后.根据骨髓微小残留病(MRD)预后判断的不同临界值将诱导化疗第15天、诱导化疗结束后MRD不同水平的患儿分为高于临界值和低于临界值2组,比较组间的预后.结果 诱导化疗第8天骨髓形态学缓解状态为M1、M2、M3的各组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72),无事件生存率各组间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3);诱导化疗第15天骨髓形态学缓解状态为M1、M2、M3的各组间总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0),无事件生存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324).诱导化疗第15天MRD> 10.00%的患儿其3年总生存率低于MRD≤10.00%的患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22),而二者的无事件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诱导化疗结束后MRD以0.01%、0.10%、1.00%水平分别作为界值时,低于临界值组其总生存率均高于临界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8、0.006、0.002),同样,低于临界组其无事件生存率亦高于临界值较高的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2、0.000、0.000).结论 诱导化疗第8天及第15天的骨髓形态学缓解状态无预后意义.诱导化疗第15天MRD以10.00%作为临界值有预后意义.诱导化疗结束后的MRD应以0.01%水平作为判断预后的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b细胞 急性 流式细胞术 微小残留病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