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BAFF—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何志翔 蔡小燕 +5 位作者 林小军 许艳丽 唐莼 叶静华 秦曙光 傅君舟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及其受体BAFF—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90例SLE患者PBMCs中Blys及其受体BAFF—R的表达,并与45例健康志愿者...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及其受体BAFF—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90例SLE患者PBMCs中Blys及其受体BAFF—R的表达,并与45例健康志愿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Blys及BAFF—R的表达与SLE病情活动、其他实验指标及自身抗体的关系。结果①SLE患者PBMCs中Blys及BAFF-R的表达百分率比健康对照组高(均P〈0.001)。其中,活动期和稳定期SLE患者Blys和BAFF—R的表达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或0.01);活动期和稳定期比较,Blys的表达较高(P〈0.05),而BAFF—R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②SLE患者PBMCs中Blys的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呈正相关(r=0.728,P〈0.001),与免疫球蛋白IgG、IgM呈正相关(r=0.691,P〈0.001和r=0.453,P〈0.01),与补体C3、C4呈负相关(r=-0.510,P〈0.001和r=-0.312,P〈0.05)。⑧抗dsDNA抗体(+)组患者PBMCs中Blys的表达较dsDNA抗体(-)组高(P〈0.01)。C1q抗体(+)组患者PBMcs中的表达也较C1q抗体(-)组高(P〈0.01)。结论Blys及BAFF-R在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率升高。Blys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活动,并与自身抗体的产生相关。Blys及其特异性受体BAFF-R可能参与SLE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bAFF受体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原文传递
重组人BAFF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BAFF-R表达调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帅小博 鞠少卿 +1 位作者 申娴娟 韩颖颖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1期24-26,F0002,共4页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 lymphocyte stimulator,rh BAFF)对其特异性受体(B lymphocyte stimulator receptor,BAFF-R)基因、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重组人...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 lymphocyte stimulator,rh BAFF)对其特异性受体(B lymphocyte stimulator receptor,BAFF-R)基因、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重组人BAFF与JNK信号通路之间的作用与BAFF-R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BAFF-R在MM细胞KM3中的表达、功能及调节;Western Blot分析BAFF/BAFF-R对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BAFF-R定位在KM3细胞的细胞膜上;重组人BAFF(50 ng/m L)能够促进BAFF-R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可溶性BAFF(50 ng/m L)促进p-JNK表达的上调,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重组人BAFF对BAFF-R表达有重要的影响,JN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MM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
下载PDF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与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宋淑菊 段婷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2期1842-1846,共5页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是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成员,在B细胞生长、发育和活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主要通过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细胞成熟抗原和跨膜激活、钙调和亲环素配基相互作用因子三个受体发挥功能。干燥综合征(SS)是一个以B细胞浸...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是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成员,在B细胞生长、发育和活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主要通过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细胞成熟抗原和跨膜激活、钙调和亲环素配基相互作用因子三个受体发挥功能。干燥综合征(SS)是一个以B细胞浸润外分泌腺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BLyS过度表达与SS的发病机制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BLyS被认为是自身免疫病治疗的一个靶向,阻断BLyS作用可明显改善症状,拮抗BLyS治疗可能成为SS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干燥综合征 受体
下载PDF
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TACI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冬雷 鞠少卿 +5 位作者 施健 王惠民 王跃国 倪红兵 孔宪涛 仲人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3-336,341,共5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检测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TACImRNA含量的方法,初步探讨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ACImRNA表达水平。方法:在TACI基因高保守区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实时检测产物的...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检测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TACImRNA含量的方法,初步探讨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ACImRNA表达水平。方法:在TACI基因高保守区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实时检测产物的荧光强度,根据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由软件自动计算出待测样本中TACImRNA准确含量,并以TACImRNA和β2MmRNA含量的比值作为评价TACI表达水平的指标。结果:本法检测TACImRNA含量的线性范围为109~101pg/m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测定的CV分别为2.97%~9.32%和5.86%~10.29%。40例健康献血员样本的PBMC中35例(87.5%)检出有TACImRNA表达,范围为0.02~2.11。结论:成功建立RFQPCR检测TACImRNA含量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和重复性,为进一步探讨TACImRNA表达水平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 穿膜蛋白活化物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
下载PDF
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TACI基因表达水平定量标准品的构建
5
作者 陆巧荣 鞠少卿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7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TACI基因表达水平定量标准品的制备方法。方法PCR扩增目的片段,与T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阳性克隆进行测序证实,质粒用核酸分析仪准确定量,进行10倍系列稀释,作为标准品。结果: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有...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TACI基因表达水平定量标准品的制备方法。方法PCR扩增目的片段,与T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阳性克隆进行测序证实,质粒用核酸分析仪准确定量,进行10倍系列稀释,作为标准品。结果: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有较大的线性范围,批内和批间重复性也较好,且可长期稳定保存。结论:使用质粒标准品对样本中TACI基因表达水平测定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 穿膜蛋白活化物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凯 陶磊 +5 位作者 史新昌 裴德宁 王兰 李响 饶春明 王军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建立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ACI-Fc)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以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作为配体的受体结合法测定TACI-Fc的生物学活性;反向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蛋白含量及纯度;ELISA法分别测定残留CHO细... 目的建立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ACI-Fc)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以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作为配体的受体结合法测定TACI-Fc的生物学活性;反向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蛋白含量及纯度;ELISA法分别测定残留CHO细胞蛋白和蛋白A;胰蛋白酶酶切后分析肽图;其余检测项目均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规定进行。结果用建立的方法对重组人TACI-Fc原液和成品进行检定,各项指标均符合《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和《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的要求。结论建立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具有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特点,可用于该类产品的常规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温斯健 林有坤 +2 位作者 吴玲艳 郑文军 刘慧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及其特异性受体(BAFF-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 SLE患者33例,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分为活动组20例和缓解组13例。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3...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及其特异性受体(BAFF-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 SLE患者33例,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分为活动组20例和缓解组13例。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BLyS、BAFF-R水平,观察SLE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与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白细胞(WBC)、补体C3、C4和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活动组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P<0.05),缓解组患者血清BLy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缓解组与对照组血清BAF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均与SLEDAI呈正相关关系(P<0.05);BLyS水平与ANA呈正相关关系(P<0.05);BAFF-R与ANA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SLE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与ds-DNA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SLE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与WBC、C3、C4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与SLE病情密切相关,对SLE病情的评价有重要价值,且BLyS可能比BAFF-R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 抗核抗体
下载PDF
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BAFF-R基因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的构建
8
作者 赵丽 张冬雷 +1 位作者 孙竹华 鞠少卿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6年第2期9-10,25,共3页
目的构建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的标准品以定量检测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BAFF-R基因mRNA的表达。方法在BAFF-R基因高保守区设计了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用RT-PCR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总mR-NA中逆转录扩增BAJFF-R的cDNA,将纯化... 目的构建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的标准品以定量检测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BAFF-R基因mRNA的表达。方法在BAFF-R基因高保守区设计了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用RT-PCR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总mR-NA中逆转录扩增BAJFF-R的cDNA,将纯化的BAFF-R cDNA与PGEM-T载体进行连接,转化宿主菌DH-5α,然后提取重组质粒DN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 I进行酶切鉴定并测序分析,最后对质粒标推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纯化质粒并检测260nm吸光度,确定原被的重组质粒拷贝浓度并以此制备荧光定量PCR梯度浓度标准品。结果酶切鉴定、PCR扩增及测序分析均证实TNF-αcDNAn重组到PGEM-T载体上。结论成功克隆了BAFF-R实时荧光PCR定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激活因子受体 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 标准品 构建 重组质粒 酶切鉴定 测序分析 定量检测 逆转录扩增 核酸内切酶 载体 荧光探针 梯度浓度 高保守区 定量标准 纯化 限制性 吸光度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的含量
9
作者 姚雪静 李壮林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33期3144-3145,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简称TACI-Fc)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VydacC18,流动相A液为含0.1%三氟乙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液为含0.1%三氟乙酸的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简称TACI-Fc)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VydacC18,流动相A液为含0.1%三氟乙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液为含0.1%三氟乙酸的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3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TACI-Fc进样量在5.0~2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1.14%(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适用于测定注射用TA-CI-Fc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 融合蛋白 含量
原文传递
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大鼠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翼升 杨红忠 +8 位作者 张立将 由振强 周国亮 潘水珍 谢方 黄敏 王文祥 房健民 宣尧仙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CT-18)对大鼠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经皮下注射RCT-18 129、37、11 mg/(kg.d)和0.9%NaCl注射液,每2 d给药1次。雄鼠连续给药5周、雌... 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CT-18)对大鼠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经皮下注射RCT-18 129、37、11 mg/(kg.d)和0.9%NaCl注射液,每2 d给药1次。雄鼠连续给药5周、雌鼠连续给药2周后,按雌雄1∶1的比例合笼交配,合笼期为2周,计算交配率。雄鼠继续给药至交配成功,雌鼠继续给药至妊娠第6天。实验过程中观察动物的一般反应、体重及摄食量变化。确定雌鼠受精后处死雄鼠,解剖检查睾丸和附睾等生殖器官。于妊娠第15天解剖孕鼠,综合评价妊娠及胚胎形成和早期发育等情况。结果 RCT-18高、中、低剂量组雌性和雄性大鼠均未出现明显的母体毒性反应。各组大鼠各脏器均未见肉眼可见的异常。各剂量RCT-18对大鼠的交配率、妊娠率、生殖系统脏器重量和系数以及早期胚胎发育均无明显影响。结论RCT-18对SD大鼠的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无明显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大鼠 生育力 早期胚胎发育 毒性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