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1
1
作者 沙艳蕾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法治中国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而目前我国大学生法治信仰缺失,高校法治教育发展滞后,应在现代法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让法治成为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方式,让大学生成为全社会遵纪守法的模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法治意识 传统文化 法治教育
下载PDF
高校法治教育的目标体系探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臧宏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3-196,共4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大任务,为高校法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为此,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大任务,为高校法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为此,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与自信,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荡除传统人治思维之影响,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学习宪法法律精神,尊重社会主义宪法法律权威;厉行法治行为,逐步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依法办事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法治意识 法治思维 依法办事习惯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卢翠荣 代俊兰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160,共9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基于先进性、价值性、功能性、社会性的特点,与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要素耦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中还面临着新媒体建设投入不足、新旧媒...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基于先进性、价值性、功能性、社会性的特点,与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要素耦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中还面临着新媒体建设投入不足、新旧媒体融合不够、新媒体多元渗透不强和创新方法不多等困境。解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中的新问题,可以采取"12345"的应对策略,即树立一种理念、实施两个融合、加强三项投入、运用四类符号、发展五种形态,使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活起来、实起来,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法治意识
下载PDF
我国领导干部的法律理念与法治意识 被引量:9
4
作者 鄂振辉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96,共4页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领导干部的法律理念与法治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社会转型的成与败。所以,领导干部摒弃封建特权的人治思想,树立正确的法律理念,培养法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法律理念 法治意识 权力本位 权利本位
下载PDF
中西方法治意识生成因素的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柯卫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7-50,55,共5页
西方的法治意识是基于西方的文化传统所内生的一种社会思想意识,是西方社会经济、文化自然演进的结果。而中国的法治意识是在对西方法治的传入与"移植"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考察西方法治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法... 西方的法治意识是基于西方的文化传统所内生的一种社会思想意识,是西方社会经济、文化自然演进的结果。而中国的法治意识是在对西方法治的传入与"移植"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考察西方法治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法治是西方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理性选择,是融合了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的产物。与法治相适应的法治意识的培育,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基础。在培育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西方法治意识的生成因素做深入的分析和法理思考,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方 法治意识 生成因素 比较
下载PDF
西藏交通警察道路执法工作的风险与防范
6
作者 尼桑拉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2期184-186,共3页
西藏自治区自然、地理与气候环境复杂且特殊,道路交通环境相对恶劣,这导致当地交通警察道路执法工作面临诸多风险,包括警员人身安全和执法效能等风险。对此,文章对西藏交通警察道路执法工作风险进行了调查分析,从地区环境、警员安全意... 西藏自治区自然、地理与气候环境复杂且特殊,道路交通环境相对恶劣,这导致当地交通警察道路执法工作面临诸多风险,包括警员人身安全和执法效能等风险。对此,文章对西藏交通警察道路执法工作风险进行了调查分析,从地区环境、警员安全意识与技能、执法装备、社会宣传和教育等角度探讨了相关风险的成因,针对性相关风险成因,提出从优化警力配置与道路信息推送、加强警员培训、完善警务装备、加强法治化宣传教育等工作来消除相关风险,以期保障警员安全并改善西藏交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道路执法 信息推送 警用装备 法治化 harsh which leads to the local traffic POLICE road law ENFORCEMENT work to face a lot of RISKS including the personal SAFETY of the POLICE officers and law ENFORCEMENT effectiveness and other risks. In this regar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RISKS of road law ENFORCEMENT work of the Xi Zang traffic POLICE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the RISK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POLICE SAFETY awareness and skills law ENFORCEMENT equipment soci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and proposes to eliminate the RISKS by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POLICE force and road information delivery strengthening POLICE training improving POLICE equipm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 rule of law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etc. so as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POLICE officers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law ENFORCEMENT so a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OLICE officers and improve the traffic environment in Xi Zang.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法治教育之进路
7
作者 林颖璐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5期173-176,共4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也作为新时代下高校法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对高校法治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之后,高校在开展法治教育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融入习近平法... 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也作为新时代下高校法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对高校法治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之后,高校在开展法治教育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要求。分析目前的融入现状,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应进一步在明确融入的必要性前提下,在融入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渠道上实现与原有法治教育的有效衔接,从而提升高校法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教育 法治观念 法治信仰 高校人才培养
下载PDF
在生活中培育法治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被引量:7
8
作者 金海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16,共6页
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应当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法律与生活”既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体现。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法... 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应当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法律与生活”既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体现。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法律与生活》按照新课标要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旨在为学生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法律常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其法治意识。该教材的编写遵循思想政治性、法律常识性与生活应用性等理念,对教材的使用应当结合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特点,因地制宜,采用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高中教材 法治意识 青少年 民法典
下载PDF
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法治教育策略探微 被引量:3
9
作者 童明星 《成才之路》 2020年第5期26-27,共2页
加强基础教育中的法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采取如下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实施法治教育:扎根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创设愉快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搭建心灵沟通的平台,让学生在... 加强基础教育中的法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采取如下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实施法治教育:扎根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创设愉快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搭建心灵沟通的平台,让学生在对话中探究;拓展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榜样示范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教学 法治教育 策略 法治意识 法治知识
下载PDF
构建和谐农村视域中的农民法治教育——徐州农民法治意识调查的启示 被引量:5
10
作者 陶爱萍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5-80,共6页
和谐农村建设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行为模式,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农民对法与法治的认知、信任、依赖、尊崇的状况及其行为模式还不符合以法治为内在要求和保障的和谐农村构建的需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民法治教育的重... 和谐农村建设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行为模式,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农民对法与法治的认知、信任、依赖、尊崇的状况及其行为模式还不符合以法治为内在要求和保障的和谐农村构建的需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民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农民法治教育的目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贴近农村实际、了解农民需要,确定重心、丰富形式、拓宽渠道、健全机制,把法律知识的普及统摄于法治理想及其价值目标的宣扬之下,传播正确的法治理念,帮助农民树立法治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新农村 农民 法治意识 行为模式 法治教育
下载PDF
高校治理中法治意识的提升与构造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关保英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4,共6页
法治意识在高校治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为使高校治理体系严整化、使高校治理制度构型化、为高校治理手段提供有机保障,但目前其作为高校治理素质基本构成和高校治理能力支撑的作用还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高校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在高校治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为使高校治理体系严整化、使高校治理制度构型化、为高校治理手段提供有机保障,但目前其作为高校治理素质基本构成和高校治理能力支撑的作用还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高校法治意识的概念系统相对缺失、高校重大决策的法治主导相对缺失、高校治理过程中法治作为主流相对不足、高校纠纷化解中司法最终性相对单薄。为此,高校法治意识的提升与构造就显得十分必要,我们可以从高校宪法法律至上性认知的形成、高校法律信仰的形成、高校法治运作下意识性的形成、高校法律遵守自觉性的形成等方面切入。高校法治意识的构造具体应沿着下列技术进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法治主导、高校法治机制的上下位贯通、高校内外部关系的法律定性、高校文化体系中法治文化的补足、高校主体权力维护的法治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治理 法治意识 提升与构造
下载PDF
学习习近平关于全民普法的重要论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振威 熊文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1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习近平关于全民普法的重要论述是引领中国新时代普法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新时代全面开展普法工作、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建设法治中国而提出的科学理论。习近平关于全民普法的重要论... 习近平关于全民普法的重要论述是引领中国新时代普法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新时代全面开展普法工作、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建设法治中国而提出的科学理论。习近平关于全民普法的重要论述涵盖了普法与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普法与提高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普法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普法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习近平关于全民普法重要论述的时代意义在于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中国化开辟了新境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擘画了新蓝图,为当代世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贡献了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普法 法治意识 法治精神 法治文化
下载PDF
对农民法治意识及其现状的再认识——来自江苏农村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陶爱萍 《行政与法》 2008年第12期67-70,共4页
传统观念认为,我国农民法治意识淡薄,对法与法治不了解、不接受、不依赖、不信任、不尊崇。事实并非如此。虽然与农村法治化进程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法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民对法与法治的信任和信心,但农民对法与法治的了... 传统观念认为,我国农民法治意识淡薄,对法与法治不了解、不接受、不依赖、不信任、不尊崇。事实并非如此。虽然与农村法治化进程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法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民对法与法治的信任和信心,但农民对法与法治的了解、认同、接受、依赖和尊崇程度确实有了很大提高,其守法意识、维权意识、诉讼意识也有所增强并逐渐趋于理性,农民的传统法律观念正逐步被现代法治意识所取代。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现阶段的农民法治意识状况,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与评价,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促进农民法治意识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法律意识 法治意识
下载PDF
医疗纠纷处理中失序现象的反思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泽玉 刘军 +1 位作者 苑瀛予 周建裕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7期855-858,共4页
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暴力伤医、医闹、调解混乱等失序现象危害严重,法治意识与法治思维缺失、政府监管不力、法治途径不畅与渠道不足、相关法律建设滞后等是造成失序现象的主要原因。应从树立法治意识与法治思维入手,通过严格落实政府责... 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暴力伤医、医闹、调解混乱等失序现象危害严重,法治意识与法治思维缺失、政府监管不力、法治途径不畅与渠道不足、相关法律建设滞后等是造成失序现象的主要原因。应从树立法治意识与法治思维入手,通过严格落实政府责任、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途径、完善相关法律建设等促使医疗纠纷处理回归有序、回归法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法治意识 法治思维
下载PDF
拉萨市农牧民法治意识调查
15
作者 郑姗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0期5-8,共4页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推动依法治藏、法治拉萨建设,离不开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了解农牧民法治意识,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法治建设。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省会,对于拉萨市农牧民法治意识的调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藏区农牧民法...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推动依法治藏、法治拉萨建设,离不开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了解农牧民法治意识,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法治建设。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省会,对于拉萨市农牧民法治意识的调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藏区农牧民法治意识的现状。调查显示:拉萨市农牧民的法律认知程度提高、认知途径多样,但对法律信任程度低,在权益被侵害时寻求救济呈现分化的特点。制约拉萨市农牧民法治意识发展的因素有经济、文化、语言、干部队伍四方面,在今后法治意识培养的路径选择上要多措并举改善农牧民经济收入、坚持法治和德治结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升农牧民地区干部队伍法治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市 农牧民 法治意识 法治建设
下载PDF
私法在乡村治理法治化中的独特功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宏军 赵银红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4,153,共10页
针对如何构建乡村治理体系所涉法治,既有研究多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公法展开,故存在不足,亟待考察私法能否发挥某些独特功能。鉴于公法在培养村民的基本法治意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村民与私法的现实联系更为密... 针对如何构建乡村治理体系所涉法治,既有研究多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公法展开,故存在不足,亟待考察私法能否发挥某些独特功能。鉴于公法在培养村民的基本法治意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村民与私法的现实联系更为密切,尤其是考虑到私法严格奉行“私法自治”根本原则,由该原则所引申的“私法自治”“合法私利”以及“德法融合”等重要法治意识,不但有益于培养村民的基本法治意识,而且将极大促进在乡村治理进程中,对相通的、根本性的村民法治意识的良好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民法典》 法治化 法治意识 私法 公法
下载PDF
大学生交通安全素养提升策略探究
17
作者 曾华 《成才之路》 2024年第32期69-72,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大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素养亟须得到提升。文章首先分析大学生交通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大学生交通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从社会和高校两个层面出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大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素养亟须得到提升。文章首先分析大学生交通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大学生交通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从社会和高校两个层面出发,讨论如何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对大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交通道德素养,提升大学生的交通安全素养,共同维护高校和社会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交通安全素养 安全意识 法治意识 道德素质 交通法律法规 道德教育
下载PDF
法治视域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协同培育
18
作者 张涛 王依然 +1 位作者 张泽洋 马国富 《警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09-117,共9页
大学生国家安全协同培育是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形势的价值诉求、是国家安全教育应然渠道和教育效果提升与持久发展的内在要求。针对当前国家安全协同资源零散、教育形式单一、教育考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高校应强化国家安全责任意识,构建法... 大学生国家安全协同培育是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形势的价值诉求、是国家安全教育应然渠道和教育效果提升与持久发展的内在要求。针对当前国家安全协同资源零散、教育形式单一、教育考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高校应强化国家安全责任意识,构建法治视域下国家安全协同培育组织制度体系;着眼国家安全知识的体系性、动态性,构建国家安全协同培育的知识图谱;注重实效,实现国家安全协同培育形式的多样化;强调知行合一,构建多元化、科学化国家安全协同培育评价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实现国家安全协同培育保障的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国家安全意识 协同培育 法治
下载PDF
进一步增进农民法律意识的路径分析——以吉林省农民法律意识为分析基点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开宇 《行政与法》 2010年第7期29-31,共3页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民的法律意识将直接影响到吉林省的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而我们通过调查问卷与走访发现吉林省农民的法律意识总体还算良好,但仍有待加强。本文通过对目前吉林省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试图提出进一步培育农民法律...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民的法律意识将直接影响到吉林省的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而我们通过调查问卷与走访发现吉林省农民的法律意识总体还算良好,但仍有待加强。本文通过对目前吉林省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试图提出进一步培育农民法律意识的对策,以期为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略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法律意识 权利义务 法治 培育
下载PDF
区域法治文化初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勤华 杨安舒 郑欣沂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18,共9页
2004年,江苏省颁布了第一个省级的区域法治建设文件。自此,全国开始兴起区域法治建设。从法治的字面意义出发,到我国区域法治文化建设成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我国目前的区域法治文化建设还存在种种瑕疵,但其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2004年,江苏省颁布了第一个省级的区域法治建设文件。自此,全国开始兴起区域法治建设。从法治的字面意义出发,到我国区域法治文化建设成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我国目前的区域法治文化建设还存在种种瑕疵,但其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作为区域法治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法治文化 公民众法治意识 法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