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D红蓝光强对水培生菜生长以及有机碳和自毒物质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成波 刘文科 +4 位作者 查凌雁 李宗耕 张玉彬 邵明杰 李宝石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6-474,共9页
为了探明发光二极管(LED)红(R)蓝(B)光强对生菜(Lactuca sativa)生长的调控机理,在密闭植物工厂内,以红蓝LED (红光:蓝光=4:1, 4R:1B)为光源,研究了100μmol·m^(-2)·s^(-1)(RBL1)、200μmol·m^(-2)·s^(-1)(RBL2)和... 为了探明发光二极管(LED)红(R)蓝(B)光强对生菜(Lactuca sativa)生长的调控机理,在密闭植物工厂内,以红蓝LED (红光:蓝光=4:1, 4R:1B)为光源,研究了100μmol·m^(-2)·s^(-1)(RBL1)、200μmol·m^(-2)·s^(-1)(RBL2)和300μmol·m^(-2)·s^(-1) (RBL3)光强对水培生菜生长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结果表明:RBL1处理下生菜生物量较低, RBL2和RBL3地上部生物量均较高,地下部生物量以RBL3最高;三个处理下生菜叶片净光合速率随处理光强增加而逐渐升高;在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方面以RBL3处理最佳, RBL1最低; RBL3处理下营养液中总有机碳(TOC)浓度较高,而积累单位生物量(地上部和地下部)释放的有机碳量和单位根系表面积释放的有机碳量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 5种自毒物质分泌量在RBL1和RBL2处理下较低,与这两个处理相比, RBL3下5种自毒物质均显著提高超过150%,且生菜根系自毒物质分泌量依次为水杨酸>阿魏酸>苯甲酸>单宁酸>没食子酸。总之,各处理水培生菜通过根系释放的有机碳量差异不大,自毒物质以水杨酸含量最高。LED红蓝光强为200μmol·m^(-2)·s^(-1)时能够降低环境中自毒物质的含量,同时促进生菜的生长,降低光合产物在地下部的分配比例,以保证生菜产量。因此, 200μmol·m^(-2)·s^(-1)的光强更适于植物工厂水培生菜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水培 光强 TOC 自毒物质
原文传递
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尖孢镰刀菌侵染草莓根系的组织结构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齐永志 苏媛 +1 位作者 王宁 甄文超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09-1918,共10页
以‘丰香’(Toyonoka)和‘土特拉’(Tutela)草莓品种为试材,利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在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fragariae)侵染根系引起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 以‘丰香’(Toyonoka)和‘土特拉’(Tutela)草莓品种为试材,利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在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fragariae)侵染根系引起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尖孢镰刀菌菌丝在‘丰香’和‘土特拉’根系中的侵染速率明显加快,对根系表皮、皮层、中柱薄壁细胞及导管壁结构的破坏程度也明显加重,且对‘丰香’的破坏程度明显重于‘土特拉’。对羟基苯甲酸胁迫显著提高了‘丰香’和‘土特拉’根系组织含菌丝导管的比例,分别为22.5%和15.8%;但‘土特拉’根系含胶状物导管的比例为26.3%,明显高于‘丰香’(16.3%)。在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土特拉’根系组织产生胶状物比‘丰香’早。‘土特拉’单独接菌处理根系内含有侵填体导管的比例为1.6%,明显高于‘丰香’单独接菌处理和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土特拉’接菌处理(1.0%和1.2%)。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接种尖孢镰刀菌可明显加重草莓根系组织受损程度,且‘丰香’枯萎病发生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根系 自毒物质 对羟基苯甲酸 组织结构 尖孢镰刀菌
原文传递
日光温室黄瓜长期连作自毒物质累积与土壤肥力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爽 郑世伟 +4 位作者 李笑 张一迪 吴桐 富宏丹 孙周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4-792,共9页
以日光温室连作第2、6、10、14、18、20、24、26茬次的黄瓜根际土壤为研究材料,研究了长期连作对黄瓜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的影响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微生物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连作茬次的增加,酚酸类物质含量显著增加,且... 以日光温室连作第2、6、10、14、18、20、24、26茬次的黄瓜根际土壤为研究材料,研究了长期连作对黄瓜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的影响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微生物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连作茬次的增加,酚酸类物质含量显著增加,且茬次间的总酚增长量在连作前期(0~2茬)和后期(20~26茬)显著高于连作中期(10~14茬);土壤中养分含量富集,蔗糖酶活性和微生物活性降低。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全磷、全氮、碱解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代谢熵是与酚酸物质累积相关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土壤中磷富集会直接导致酚酸物质的累积,氮富集通过影响微生物活性间接促进酚酸物质的累积。因此,生产中合理施用氮磷肥能减少酚酸物质累积,减缓黄瓜连作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黄瓜连作 酚酸 自毒物质 土壤因子
原文传递
对羟基苯甲酸胁迫对不同草莓品种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齐永志 甄文超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57-1166,共10页
以对连作障碍具有不同抗性的草莓品种‘土特拉’、‘丰香’和‘全明星’为试材,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50、100和200 mg·kg^(-1)对羟基苯甲酸胁迫对草莓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对连作障碍具有不同抗性的草莓品种‘土特拉’、‘丰香’和‘全明星’为试材,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50、100和200 mg·kg^(-1)对羟基苯甲酸胁迫对草莓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胁迫降低了3个品种草莓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且‘全明星’降幅最大。除‘丰香’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低浓度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有所提高外,‘土特拉’和‘全明星’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因对羟基苯甲酸胁迫而降低,且浓度越高降幅越大。100和200 mg·kg^(-1)对羟基苯甲酸胁迫均显著提高了草莓初始荧光F_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最高浓度胁迫下,‘全明星’、‘丰香’和‘土特拉’F_o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1%、21.5%和9.3%,qN分别提高了131.3%、190.5%和26.6%。3个品种草莓最大荧光、PSⅡ反应中心潜在活性、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有效光能转化效率和PSⅡ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均随对羟基苯甲酸胁迫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各草莓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综合优势表现为‘土特拉’>‘丰香’>‘全明星’。除50 mg·kg^(-1)胁迫没有明显影响‘丰香’和‘土特拉’干物质积累外,其他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各品种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及根冠比。‘土特拉’光合色素、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受对羟基苯甲酸影响小于‘全明星’和‘丰香’,维持较强的光合性能可能是对连作障碍具有较强抗性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对羟基苯甲酸 自毒物质 光合作用 荧光特性
原文传递
自分泌运动因子(ATX)抑制剂的3D-QSAR和分子对接研究
5
作者 沈燕 潘亮 +3 位作者 刘燕 李雪梅 秦菊梅 赵学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2-280,共9页
自分泌运动因子(ATX)在心血管疾病、炎症和肿瘤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具有抑制ATX活性的吲哚类化合物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和分子对接研究。采用CoMFA和CoMSIA模型对40个ATX抑制剂构建3D-QSAR模型,阐明了抑制剂结构... 自分泌运动因子(ATX)在心血管疾病、炎症和肿瘤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具有抑制ATX活性的吲哚类化合物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和分子对接研究。采用CoMFA和CoMSIA模型对40个ATX抑制剂构建3D-QSAR模型,阐明了抑制剂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Surflex-Dock进行分子对接,研究该类化合物与ATX蛋白的结合模式。CoMFA模型(q^(2)=0.668,r^(2)=0.992)和CoMSIA模型(q^(2)=0.727,r^(2)=0.988)表明其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机制可解释能力,分子对接表明上述化合物与ATX均能很好地结合,Ser306、Glu232和His121是影响上述化合物与ATX结合的主要氨基酸残基。本研究为进一步设计合成ATX抑制剂提供理论依据,对开发高效ATX抑制剂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分泌运动因子 抑制剂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对接 构效关系
下载PDF
草莓自毒物质对香豆酸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效果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紫英 杜贵勇 +1 位作者 傅苒馨 刘小林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对香豆酸是相对分布较广的一类酚酸类化感自毒物质,本文以其筛选1株对自毒物质对香豆酸降解效果较好的细菌。方法:以对香豆酸为唯一碳源,经富集分离得到高效降解菌,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解毒能力进行探究,并对分离所得菌株在进行形... 目的:对香豆酸是相对分布较广的一类酚酸类化感自毒物质,本文以其筛选1株对自毒物质对香豆酸降解效果较好的细菌。方法:以对香豆酸为唯一碳源,经富集分离得到高效降解菌,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解毒能力进行探究,并对分离所得菌株在进行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并进一步进行16SrRNA分子鉴定。结果:筛选得到7株对对香豆酸具有解毒能力的菌株,其中菌株DXDS515在72 h时降解率最高,达到59.27%,经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为霍氏肠杆菌属。结论:筛选的降解菌DXDS515可降解草莓自毒物质对香豆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自毒物质 对香豆酸 降解菌 降解作用
下载PDF
Hepatitis C virus-associated pruritus: Etio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被引量:1
7
作者 Youssef Alhmada Denis Selimovic +5 位作者 Fadi Murad Sarah-Lilly Hassan Youssef Haikel Mossaad Megahed Matthias Hannig Mohamed Hass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5期743-750,共8页
In addition to its contribut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s,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extrahepatic manifestations, particularly, cutaneous-based disorders incl... In addition to its contribut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s,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extrahepatic manifestations, particularly, cutaneous-based disorders including those with pruritus as a symptom. Pruritus is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s such as cholestasis and chronic viral infection,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bile acids in patients&#x02019; sera and tissues as a consequence of liver damage is considered the main cause of pruritus. In addition to their role in dietary lipid absorption, bile acids can trigger the activation of specific receptors, such as the G protein-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GPBA/ TGR5). These types of receptors are known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modulation of the systemic actions of bile acids. TGR5 expression in primary sensory neurons triggers the activation of the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 (TRPV1) leading to the induction of pruritus by an unknown mechanism. Although the pathologic phenomenon of pruritus is common, there is no uniformly effective therapy available.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regulating the occurrence of pruritus together with the conduction of large-scale clinical and evidence-based studies, may help to create a standard treatment protocol.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etio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pruritu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HCV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C virus PRURITUS CHOLESTASIS autotoxin Lysophosphatidic acid PI3 kinase
下载PDF
自分泌运动因子-溶血磷脂酸轴的生物学功能与调控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宗伟 赵亚蕊 +2 位作者 赵超 付荣 李卓玉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1-610,共10页
自分泌运动因子(autotaxin,ATX)也称作磷酸二酯酶Iα,是核苷酸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家族(nucleotide pyrophosphatases,NPPs)中的一员,因而也称作NPP2。ATX是NPPs中唯一具有溶血磷脂酶D(lysophospholipase D,lysoPLD)活性的成员,它可以... 自分泌运动因子(autotaxin,ATX)也称作磷酸二酯酶Iα,是核苷酸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家族(nucleotide pyrophosphatases,NPPs)中的一员,因而也称作NPP2。ATX是NPPs中唯一具有溶血磷脂酶D(lysophospholipase D,lysoPLD)活性的成员,它可以将溶血磷脂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水解成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LPA则通过结合特异的G蛋白耦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发挥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包括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收缩等。ATX作为LPA生成的最主要磷脂酶,其许多功能的发挥与LPA密切相关,二者组成一个ATX-LPA功能轴。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ATX-LPA轴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分泌运动因子 溶血磷脂酶D 溶血磷脂酸
原文传递
化感物质混合胁迫下杉木内生真菌对宿主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青 姚成硕 +4 位作者 谢海慧 林晗 李键 苏军 洪滔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9-759,共11页
为明晰自毒胁迫下内生真菌对宿主杉木生理过程的影响,探讨利用内生真菌缓解杉木自毒作用的可能,在课题组前期已获得2株对杉木幼苗有促生作用的内生真菌(CG2柱孢属Cylindrocarpon sp.、aJ4毛霉属Mucor sp.)基础上,测定不同浓度(0、40、80... 为明晰自毒胁迫下内生真菌对宿主杉木生理过程的影响,探讨利用内生真菌缓解杉木自毒作用的可能,在课题组前期已获得2株对杉木幼苗有促生作用的内生真菌(CG2柱孢属Cylindrocarpon sp.、aJ4毛霉属Mucor sp.)基础上,测定不同浓度(0、40、80、120 mg/L)化感物质混合(邻羟基苯甲酸∶肉桂酸=4∶1混合液)胁迫下,感染(EI)与未感染(CK)内生真菌的杉木植株在不同胁迫时期(0、30、45、60 d)的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分析不同菌株处理(单菌与两者混合菌株Ca)对杉木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真菌侵染并未显著提高杉木幼苗叶绿素a、b含量;aJ4、CG2菌株侵染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杉木幼苗化感物质的混合胁迫,在轻度、中度、重度及胁迫中期、后期(0 mg/L 45 d,80 mg/L 45-60 d,120 mg/L 60 d)下有明显的效果,表现在与CK杉木幼苗相比,EI杉木幼苗初始荧光参数(F_(o))显著降低,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及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显著增加;EI杉木幼苗仅能在低浓度及短期内缓解化感物质混合胁迫对杉木植株细胞膜的损害,降低丙二醛(MDA)及相对电导率含量,提升杉木幼苗SOD、POD活性;与CK杉木幼苗相比,EI杉木幼苗苗高、地径生长量增加显著.可见,2种内生真菌及其混合菌侵染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同浓度杉木化感物质混合胁迫对杉木幼苗生理及酶活性的损害,提升杉木幼苗抗逆性,但菌株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aJ4、CG2菌株侵染效果显著强于Ca菌株(P<0.05),表明混合菌株之间可能存在拮抗作用;本研究可为筛选优势菌株和深入理解逆境下内生真菌与杉木的共生机制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也为缓解杉木连栽障碍,促进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内生真菌 化感作用 自毒物质
原文传递
不同草田轮作方式对土壤肥力、微生物数量及自毒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尹国丽 蔡卓山 +3 位作者 陶茸 吴芳 陈建纲 师尚礼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50,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草田轮作方式对土壤肥力、微生物及自毒物质的影响,以轮作5年的"甘农3号"紫花苜蓿地为试验材料,研究紫花苜蓿与小麦和玉米在不同轮作处理下对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自毒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探究不同草田轮作方式对土壤肥力、微生物及自毒物质的影响,以轮作5年的"甘农3号"紫花苜蓿地为试验材料,研究紫花苜蓿与小麦和玉米在不同轮作处理下对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自毒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紫花苜蓿与玉米和小麦轮作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的消耗增加。轮作玉米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的消耗量显著高于轮作小麦(P<0.05)。2)紫花苜蓿轮作玉米、小麦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且增量大小顺序为5年紫花苜蓿-2年小麦>5年紫花苜蓿-1年小麦>5年紫花苜蓿-2年玉米>5年紫花苜蓿-1年玉米;真菌数量下降,轮作处理较CK显著降低了48.96%、65.19%、66.72%、74.91%(P<0.05)。3)紫花苜蓿轮作玉米和小麦后,土壤主要自毒物质(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豆素)含量均降低,轮作玉米和小麦后自毒物质总量在第1年较CK显著降低17.90%和27.50%(P<0.05),且轮作小麦第2年比第1年降低24.20%。综上所述,紫花苜蓿与玉米、小麦轮作能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组成,降低自毒物质含量,有效改善土壤环境,而土壤养分缺乏并不是引起紫花苜蓿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在半干旱地区紫花苜蓿的草田轮作中,以紫花苜蓿-小麦轮作为宜,且轮作2年小麦对土壤的解毒效果更为明显,应避免紫花苜蓿-玉米轮作,以维持农田肥力平衡。通过典型性分析发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自毒物质含量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对自毒物质总含量影响最大,放线菌数量和自毒物质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豆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玉米轮作 紫花苜蓿-小麦轮作 土壤肥力 土壤微生物 土壤自毒物质
下载PDF
防治草莓重茬病多功能内生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锦兰 魏希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5-111,共7页
采用平板对峙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24孔培养法等方法开展草莓内生菌株的多功能研究,筛选得到一株具有拮抗功能、自毒物质降解功能和杀线虫功能的防治草莓重茬病内生菌株SRF5。研究结果显示:菌株SRF5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达到71.65%;处理... 采用平板对峙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24孔培养法等方法开展草莓内生菌株的多功能研究,筛选得到一株具有拮抗功能、自毒物质降解功能和杀线虫功能的防治草莓重茬病内生菌株SRF5。研究结果显示:菌株SRF5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达到71.65%;处理第7天时,菌株SRF5对苯甲酸的降解率达到60%以上,对对羟基苯甲酸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处理48 h后,SRF5时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校正致死率达到97.37%,线虫虫卵孵化率在第7天比对照降低了61.33%。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筛选得到的SRF5菌株ITS序列和新萨托菌株Neosartorya udagawae(JQ316519.1)的同源性高达100%,初步证实该菌株为具有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的新萨托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重茬病 植物内生菌 拮抗功能 自毒物质降解功能 杀线虫功能
下载PDF
自毒物质对黄瓜和南瓜种子萌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乔永旭 张彦 +2 位作者 张永平 陈超 刘海英 《吉林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87-88,96,共3页
以黄瓜、黑籽南瓜和白籽南瓜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苯甲酸对种子露白率、胚根长度、胚根弯曲度、胚根直径及种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苯甲酸浓度的增加,种子露白率、胚根长度和种子活率均呈下降趋势,且黄瓜降低的最明显,其次... 以黄瓜、黑籽南瓜和白籽南瓜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苯甲酸对种子露白率、胚根长度、胚根弯曲度、胚根直径及种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苯甲酸浓度的增加,种子露白率、胚根长度和种子活率均呈下降趋势,且黄瓜降低的最明显,其次是白籽南瓜,最后是黑籽南瓜;种子的弯曲度和胚根直径则呈现上升趋势,黄瓜增加的最明显,其次是白籽南瓜,最后是黑籽南瓜。总之,黑籽南瓜受到苯甲酸的危害程度低,其次是白籽南瓜,受到苯甲酸危害最大的是黄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南瓜 自毒物质 苯甲酸 萌芽
原文传递
外源自毒物质对桃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江红 彭福田 +1 位作者 蒋晓梅 王中堂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78-82,共5页
以当年桃实生苗为试材,以10%乙醇为对照,研究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香草醛和苯甲酸对桃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液浓度为0.5 mmol·L-1时,与对照相比,苦杏仁苷处理显著提高了根系POD活性,而抑制了CAT活性和根系活力,香... 以当年桃实生苗为试材,以10%乙醇为对照,研究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香草醛和苯甲酸对桃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液浓度为0.5 mmol·L-1时,与对照相比,苦杏仁苷处理显著提高了根系POD活性,而抑制了CAT活性和根系活力,香草醛和苯甲酸处理均无显著差异;处理液浓度为1.0mmol·L-1时,与对照相比,苦杏仁苷处理显著降低了根系SOD和CAT活性,香草醛和苯甲酸处理显著降低了根系保护酶活性、根系活力、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和植株生物量,香草醛处理还显著降低了叶片全钾含量;处理液浓度为3.0 mmol·L-1时,与对照相比,苦杏仁苷、香草醛、苯甲酸和混合液处理都显著降低了根系保护酶活性、根系活力、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叶片养分含量和植株生物量。可见,当香草醛和苯甲酸浓度达到1.0 mmol·L-1、苦杏仁苷浓度达到3.0 mmol·L-1对实生桃苗生长产生抑制,且随处理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自毒物质 根系保护酶 根系活力 净光合速率 植株生物量
下载PDF
siRNA干扰对乳腺癌(MCF-7)ATX表达和侵袭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海涛 王继见 +1 位作者 李洋 杨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4-557,共4页
目的:研究针对自分泌运动因子(Autotaxin,ATX)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人乳腺癌细胞ATX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RNA干扰技术治疗乳腺癌的前景。方法:参考人黑色素瘤ENPP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ATX-siRNA及随机阴性对照。在... 目的:研究针对自分泌运动因子(Autotaxin,ATX)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人乳腺癌细胞ATX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RNA干扰技术治疗乳腺癌的前景。方法:参考人黑色素瘤ENPP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ATX-siRNA及随机阴性对照。在阳离子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人乳腺癌细胞MCF-7,转染后48h收集细胞,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ATX mRNA和ATX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测定肿瘤细胞穿透matrigel的能力。结果:体外合成的siRNA在转染乳腺癌细胞48h后ATX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转染48h后测定乳腺癌MCF-7细胞的侵袭力明显降低(P<0.01)。结论:ATX-siRNA能有效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ATX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降低人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人乳腺癌细胞MCF-7 自分泌运动因子 乳腺肿瘤
下载PDF
自分泌运动因子(ATX)抑制剂结合位点的预测及其与rPAI-1的分子对接
15
作者 詹冬玲 郑明珠 +1 位作者 韩葳葳 刘景圣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0-1104,共5页
利用复合物指纹的虚拟筛选预测自分泌运动因子(ATX)抑制剂的结合位点,并通过与24个抑制剂(10个脂质和脂基抑制剂,14个小分子抑制剂)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表明,Thr209,Asp172,Tyr306,Phe210,Leu243,Leu213和Phe274是抑制剂结合位点的重... 利用复合物指纹的虚拟筛选预测自分泌运动因子(ATX)抑制剂的结合位点,并通过与24个抑制剂(10个脂质和脂基抑制剂,14个小分子抑制剂)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表明,Thr209,Asp172,Tyr306,Phe210,Leu243,Leu213和Phe274是抑制剂结合位点的重要残基,且这些残基均通过侧链与抑制剂作用.利用3D-partner预测出与ATX结合的蛋白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rPAI-1),并通过同源模拟,得到rPAI-1的分子结构.利用软件GRAMM将ATX与rPAI-1分子结构相结合,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确定与大分子抑制剂rPAI-1作用的ATX重要残基Glu155和Ala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筛选 蛋白和蛋白对接 自分泌运动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