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以乌鲁木齐市春节前后对比分析 被引量:71
1
作者 郭宇宏 王自发 +5 位作者 康宏 谷超 王刚 张小啸 纪元 李沫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9-1117,共9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机动车尾气逐渐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在2013年2月5—18日春节前后,乌鲁木齐市节日前3 d大量机动车外流,节日期间2月10—12日滞留市内的机动车停运,通过对比春节前后乌鲁木齐市汽车流出量和油耗减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机动车尾气逐渐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在2013年2月5—18日春节前后,乌鲁木齐市节日前3 d大量机动车外流,节日期间2月10—12日滞留市内的机动车停运,通过对比春节前后乌鲁木齐市汽车流出量和油耗减少量,分析该时段5项大气污染物逐小时浓度变化,研究机动车尾气对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的潜在贡献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春节机动车停运期间,市区机动车流量下降明显,成品油消耗量减少约60%,尽管天气条件以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为主,但PM2.5、PM10、SO2、NO2和CO等5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均降至当月最低值(且均在达标范围内),分别比节日前下降44.2%、49.3%、54.5%、28.2%和3.7%.因此,"煤改气"工程实施后,乌鲁木齐市的煤烟污染得到极大改善,乌市大气污染类型已由煤烟型向机动车尾气混合型转化.提高成品油品质将促进减少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在当前的油品标准下,重大节假日期间机动车停驶有助于显著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春节 空气质量 尾气排放 污染
原文传递
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及其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2
作者 邓芙蓉 郭新彪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4-176,共3页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机动车数量以每年约13%的速度急剧增长,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部分大城市的污染类型已经从煤烟型污染转变为机动车尾气型污染...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机动车数量以每年约13%的速度急剧增长,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部分大城市的污染类型已经从煤烟型污染转变为机动车尾气型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使得人类生存环境负担日益严重,并严重危害人群健康。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及其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机动车 机动车尾气 健康影响
下载PDF
机动车尾气CO和CO_2非分光红外遥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丁蕾 刘文清 +4 位作者 张玉钧 司福祺 高闽光 齐锋 王亚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9-464,共6页
利用分子红外光波段的吸收光谱特性,本文研究了机动车尾气CO和CO_2的快速响应非分光红外(non-dispersion infrared)遥测技术,系统采用单个红外探测器测量CO、CO_2和背景,微弱信号的检测采用光斩波器与锁相放大器的组合以及接收和发射一... 利用分子红外光波段的吸收光谱特性,本文研究了机动车尾气CO和CO_2的快速响应非分光红外(non-dispersion infrared)遥测技术,系统采用单个红外探测器测量CO、CO_2和背景,微弱信号的检测采用光斩波器与锁相放大器的组合以及接收和发射一体的系统结构,克服了传统技术检测精度低、无法检测行进中机动车排放的尾气等缺点.本文还研究了静态条件下气体浓度和测量信号之间的关系,动态测量表明该技术可以完全非接触在线自动监测机动车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CO CO2 非分光红外遥测技术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吸收光谱 微弱信号检测 光斩波器
下载PDF
含铂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黎维彬 林缨 +2 位作者 张雨 孙立胜 朱文彦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99-200,共2页
研究了不同负载量的含铂三效汽车尾气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铂的负载量对催化剂的起燃温度影响很大 .经 10 5 0℃老化后 ,在高负载量的铂催化剂上 ,丙烷、丙稀和一氧化碳起燃温度 (T50 )分别为 95℃ ,15 5℃和190℃ ;而在低负载量... 研究了不同负载量的含铂三效汽车尾气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铂的负载量对催化剂的起燃温度影响很大 .经 10 5 0℃老化后 ,在高负载量的铂催化剂上 ,丙烷、丙稀和一氧化碳起燃温度 (T50 )分别为 95℃ ,15 5℃和190℃ ;而在低负载量的铂催化剂上 ,对应的值为 180℃ ,2 10℃和 2 6 5℃ .另一方面 ,添加过渡金属可以显著提高铂催化剂对氮氧化物的还原活性 ,在低负载量的铂催化剂上 ,氮氧化物的起燃温度可达 2 5 0℃ ,这将有助于开发研制非铑贵金属汽车催化剂 ,更有效地降低催化剂的成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尾气 三效催化剂 催化活性 负载量 起燃温度 尾气净化
下载PDF
汽车尾气净化用催化剂的结构及特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青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1-54,共4页
汽车尾气净化用催化剂的发现和发展,是纳米级的贵金属材料、助催化剂及载体起主要作用。作者从纳米材料的观点对汽车尾气净化用三元催化剂的形态和特性及结构作分析。
关键词 汽车 尾气净化 催化剂 汽车尾气
下载PDF
NO_x分解还原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罗罕淑 何江华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0年第1期68-70,共3页
介绍和评价了NO_x分解还原的3类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氧化物催化剂、金属离子置换的分子筛。在NO_x的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HC-SCR反应)中,同样有3类催化剂,即金属氧化物、贵金属和分子筛。由于Cu-ZS... 介绍和评价了NO_x分解还原的3类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氧化物催化剂、金属离子置换的分子筛。在NO_x的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HC-SCR反应)中,同样有3类催化剂,即金属氧化物、贵金属和分子筛。由于Cu-ZSM-5是目前最有希望投入实际使用的一种,故本文重点介绍了它对NO_x的HC-SCR反应的催化机理,以及温度、O_2含量、Cu^(2+)的置换度、不同种类HC及HC含量等各种因素对Cu-ZSM-5的影响,并对其工作台试验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当前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汽车尾气 催化剂 CU-ZSM-5 尾气净化
下载PDF
宁波市区汽车行驶工况和污染物排放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訾琨 黄永青 +1 位作者 涂先库 杨仁法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4,共4页
利用GPS技术调查了宁波市不同道路汽车行驶工况,记录了实际道路汽车行驶瞬时速度的大量数据。根据数据进行了不同道路汽车行驶工况的解析,分别建立起适合宁波市汽车排放污染物测量的一般道路汽车行驶工况、快速道路汽车行驶工况、城区... 利用GPS技术调查了宁波市不同道路汽车行驶工况,记录了实际道路汽车行驶瞬时速度的大量数据。根据数据进行了不同道路汽车行驶工况的解析,分别建立起适合宁波市汽车排放污染物测量的一般道路汽车行驶工况、快速道路汽车行驶工况、城区综合道路汽车行驶工况。分析了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讨论了机动车车型和汽车城市道路运行工况对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影响。根据行驶工况和流量调查计算了宁波市部分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汽车 行驶工况 排放污染物
下载PDF
汽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与控制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海林 杨涛 +3 位作者 聂磊 方莉 张中申 郝郑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574-5584,共11页
在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包括汽修业在内的生活源VOCs污染问题开始凸显.通过对我国汽修业的行业整体现状、VOCs排放组分和排放水平进行了梳理分析,在北京实地调研和检测的基础上估算了我国汽修业VOCs整体排放量约... 在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包括汽修业在内的生活源VOCs污染问题开始凸显.通过对我国汽修业的行业整体现状、VOCs排放组分和排放水平进行了梳理分析,在北京实地调研和检测的基础上估算了我国汽修业VOCs整体排放量约为91.02万t;其次,对汽修企业VOCs治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于漆雾前处理而言,组合式干式过滤法最为有效,现阶段VOCs废气治理技术以等离子、UV光解和活性炭吸附等处理方式为主,部分省市吸附处理法占比均超过50%,但更换不及时,去除效率普遍偏低;再次,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修涉VOCs原辅料中VOCs限值要求和我国现有各省市汽修行业VOCs排放标准,中国水性涂料中底漆和面漆VOCs含量限值要求远高于国外,国内汽修行业VOCs排放标准限值以北京、江苏和上海这3个省市最为严格,均为20 mg·m^(-3).最后,归纳提出了汽修业VOCs整体治理技术路线:对于规模以上汽修企业或区域整体治理而言,现阶段可选择"面漆水性化替代+集中钣喷中心+转轮吸附浓缩-催化燃烧脱附再生"的治理方案,对于较为分散且规模较小的汽修企业,VOCs防治宜采用"面漆水性化替代+活性炭分散吸附-共享式催化燃烧脱附再生"的治理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修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排放特征 污染防治 治理技术
原文传递
汽车燃油空气加热器燃烧排放控制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申福林 张勇 郭金刚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5-118,共4页
针对燃油空气加热器开机、关机排放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通过改进点火系统和供油系统来降低排放。通过对比发现:采用全陶瓷点火后,开机过程的CO、HC浓度基本不变,但烟度不透光系数(OPAC)峰值降低,排烟持续时间缩短;改进供油系统后,关机... 针对燃油空气加热器开机、关机排放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通过改进点火系统和供油系统来降低排放。通过对比发现:采用全陶瓷点火后,开机过程的CO、HC浓度基本不变,但烟度不透光系数(OPAC)峰值降低,排烟持续时间缩短;改进供油系统后,关机过程的HC排量降到原来的30%,CO排量降到原来的3%,烟度OPAC值降为原来的28%,各排放持续时间均缩短。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陶瓷点火和改进供油系统有效地降低了加热器的开机、关机排放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燃油空气加热器 试验研究 排放控制 陶瓷点火
下载PDF
车用空调R134a的发展现状与替代情况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杰 陈江平 《制冷技术》 2008年第1期39-41,共3页
R134a是HFC类物质,有较高的GWP值,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要求这是需要淘汰的制冷剂。近来,国际社会对加快淘汰HFC的呼声日益高涨,欧美国家也颁布了法规来限制R134a在汽车空调中的使用。霍尼韦尔和杜邦等公司也研制出了新型的混合制冷剂... R134a是HFC类物质,有较高的GWP值,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要求这是需要淘汰的制冷剂。近来,国际社会对加快淘汰HFC的呼声日益高涨,欧美国家也颁布了法规来限制R134a在汽车空调中的使用。霍尼韦尔和杜邦等公司也研制出了新型的混合制冷剂。在中国,相应的研发工作也在进行,然而R134a在中国的消费却刚刚起步,预计未来的消费量会进一步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134A 汽车空调 新型制冷剂 混合制冷剂 排放法规
下载PDF
山东省汽车喷涂行业VOCs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马召坤 刘善军 +1 位作者 仇帅 吴彤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133-138,共6页
采用气袋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采集并分析了山东省内小型通用车、货车、电动商务车以及半挂车4类典型汽车喷涂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汽车喷涂企业中VOCs排放总量以及检出数量排序为:半挂车喷涂企业>电... 采用气袋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采集并分析了山东省内小型通用车、货车、电动商务车以及半挂车4类典型汽车喷涂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汽车喷涂企业中VOCs排放总量以及检出数量排序为:半挂车喷涂企业>电动商务车喷涂企业>货车喷涂企业>小型通用车喷涂企业。各类汽车喷涂企业喷漆以及烘干车间排放的VOCs大多以苯类物质为主(小型通用车面漆烘干车间除外),在小型通用车以及半挂车涂装企业废气中烷烃类物质占比较大。不同企业以及各企业不同工序之间特征VOCs排放浓度有较大差别,喷漆车间特征VOCs浓度要远高于烘干车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汽车喷涂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排放特征
下载PDF
公路隧道环境对车用柴油机排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贺武 刘浩学 王生昌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8-100,共3页
在车用增压柴油发动机上模拟了公路隧道内外进气环境下的碳烟、NOx和CO排放。结果表明:与隧道外环境相比,在隧道内环境下柴油机的NOx排放量降低,碳烟排放增加,CO排放没有显著变化。
关键词 汽车工程 柴油机 试验研究 公路隧道 排放
下载PDF
TWC处理汽车尾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麦立强 邹正光 崔天顺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TWC)的研究概况,叙述了TWC的性能要求及活性丧失.结合TWC的特点,对有关文献进行归纳比较,总结出其发展趋势,指出用ZSM-5或Y型沸石改进的TWC。
关键词 催化剂 汽车尾气 净化 TWC处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汽车排放与OBD随车诊断系统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峰 卢燕 翟公涛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16-118,共3页
介绍了汽车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着重叙述了 OBD随车诊断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 汽车 排放 OBD随车诊断系统 污染 OBD
下载PDF
燃用生物柴油增压柴油机的性能和排放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春化 宋建桐 杨烜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2,共5页
为了在柴油发动机上优化生物柴油的应用,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掺混比生物柴油对增压直喷柴油机排放、燃料经济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研究了发动机的碳烟、NOx、CO与HC排放及有效能量消耗率和功率。试验结... 为了在柴油发动机上优化生物柴油的应用,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掺混比生物柴油对增压直喷柴油机排放、燃料经济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研究了发动机的碳烟、NOx、CO与HC排放及有效能量消耗率和功率。试验结果表明:与柴油相比,燃用B10、B20、B30、B50、B80和B100生物柴油的发动机碳烟排放平均降低了34.69%,NOx排放平均增加了25.01%,HC排放平均降低了33.05%,CO排放在满负荷下平均增加了11.13%;虽然有效燃料消耗率有所增大,但有效能量消耗率平均降低了2.18%;功率平均增加了5.34%;生物柴油碳烟排放降低的百分比较NOx排放增加的百分比分别提高了7.01%、15.37%、14.17%、10.45%、6.73%和4.39%,因此,B20掺混比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增压柴油机 生物柴油 掺混比 性能 排放
下载PDF
降低车用柴油机排放技术的措施及实现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少明 陈文彬 《内燃机》 2004年第6期39-42,共4页
为减少汽车带来的排气污染,许多国家均对车用柴油机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法规。较详细地介绍了相关处理的折衷技术措施。对目前控制柴油机排放的技术措施和实现情况进行较全面的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广泛应用的... 为减少汽车带来的排气污染,许多国家均对车用柴油机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法规。较详细地介绍了相关处理的折衷技术措施。对目前控制柴油机排放的技术措施和实现情况进行较全面的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广泛应用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汽车 排放控制 技术
下载PDF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姜奎华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1-3,共3页
中国汽车工业在21世纪初将有快速的发展。由于采用新的严格的排放标准,中国汽车将减少废气排放70%~80%,因而对东亚的环境影响将减至最小的程度。中国将与世界汽车的零排放和绿色汽车技术同步发展。
关键词 汽车工业 排放标准 环境保护 中国
下载PDF
汽车排气净化催化技术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传荣 甘世凡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20,共4页
论述了目前在汽车排气净化催化剂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采用稀土元素部分或全部取代贵金属是研制开发三效汽车排气净化催化剂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汽车 排气 净化 催化 废气处理
下载PDF
汽车涂装节能减排工艺探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曹晓根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7-69,共3页
分析了汽车涂装主要工序的能源消耗和VOC排放状况,讨论了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6种改进措施,包括采用高固体分清漆和溶剂型色漆,溶剂型和水性漆3C1B工艺,以及溶剂型和水性底色漆免中涂工艺的特点、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介绍了BASF公司ColorPr... 分析了汽车涂装主要工序的能源消耗和VOC排放状况,讨论了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6种改进措施,包括采用高固体分清漆和溶剂型色漆,溶剂型和水性漆3C1B工艺,以及溶剂型和水性底色漆免中涂工艺的特点、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介绍了BASF公司ColorPro免中涂工艺的试验结果:产品外观与传统3C2B工艺略有差异,其余性能均满足要求。为现有汽车涂装工艺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涂装 能耗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 免中涂工艺
原文传递
电控汽油机燃用中低比例甲醇汽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司利增 刘生全 +1 位作者 马志义 朱清江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43,共4页
因电控汽油机具有空燃比自适应控制功能,将中、低比例甲醇汽油用作汽油机的燃料时,电控系统可以将混合气的实际空燃比维持在理论空燃比附近,从而能够保持汽油机平稳运转。本文对电控发动机燃用M25和M50甲醇汽油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 因电控汽油机具有空燃比自适应控制功能,将中、低比例甲醇汽油用作汽油机的燃料时,电控系统可以将混合气的实际空燃比维持在理论空燃比附近,从而能够保持汽油机平稳运转。本文对电控发动机燃用M25和M50甲醇汽油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的动力性与燃用RON93汽油时基本相当,以比能耗为指标的燃料经济性有所提高,燃烧中的CO、HC和NOx生成量显著降低,三效催化转化器对燃用甲醇汽油时的CO和HC的转化效率较高,但因燃用甲醇汽油时排气温度较低导致对NOx的转化效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发动机 代用燃料 甲醇汽油 性能 排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