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161982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趋化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陈琦琦 谭晓冬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8-482,共5页
探讨PGE2-EP4受体拮抗剂L-161982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临床及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用周围神经鞘磷脂(BPM)免疫Lewis大鼠,随机将21只大鼠分为3组,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两个治疗组均以剂量为5mg/kg的PGE2-EP4受体拮抗剂L-1... 探讨PGE2-EP4受体拮抗剂L-161982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临床及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用周围神经鞘磷脂(BPM)免疫Lewis大鼠,随机将21只大鼠分为3组,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两个治疗组均以剂量为5mg/kg的PGE2-EP4受体拮抗剂L-161982腹腔注射治疗。治疗A组于免疫阶段(即免疫前1天至免疫后第8天)每日行L-161982处理,治疗B组于发病阶段(免疫后第5天至第14天)每日行L-161982处理,对照组在整个实验阶段每日给予相同体积的L-161982溶媒DMSO腹腔注射。观察各组EAN模型大鼠的临床评分变化,于疾病高峰期即免疫后第15天取坐骨神经,对其趋化因子CXCL-12、MCP-1的表达水平进行免疫组化检测。与对照组比较,不同阶段处理的两个治疗组均能延迟EAN的发病时间(P<0.05),降低高峰期临床评分(P<0.05),减少坐骨神经中CXCL-12和MCP-1的表达(P<0.05)。PGE2-EP4拮抗剂L-161982对EAN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L-161982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原文传递
辣椒素通过抑制自噬活性抑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寿红 薛瑞瑞 +5 位作者 郭潇潇 盛思敏 杜倩 夏嘉辉 肖婷 林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观察辣椒素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Lewis大鼠采用P2_(57-81)多肽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足底注射诱导EAN模型。在免疫后0.5 h,通过腹腔注射给予雷帕霉素(2.5 mg·kg^(-1)),免疫后1 h给予... 目的观察辣椒素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Lewis大鼠采用P2_(57-81)多肽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足底注射诱导EAN模型。在免疫后0.5 h,通过腹腔注射给予雷帕霉素(2.5 mg·kg^(-1)),免疫后1 h给予辣椒素(1 mg·kg^(-1)·d^(-1))灌胃,共15 d。每天观察大鼠发病情况,并进行神经系统体征临床评分和体质量测量,坐骨神经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和劳克坚牢蓝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的超微结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坐骨神经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EAN组比较,EAN+辣椒素组大鼠从免疫后d 7~16神经系统体征临床评分明显降低,体质量从免疫后d 3~16明显增加(P<0.05),髓鞘脱失现象明显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数明显减少(P<0.05),血清中TNF-α、IFN-γ、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大鼠坐骨神经轴突中自噬体数量明显减少(P<0.05),坐骨神经中Beclin^(-1)、LC3-Ⅱ蛋白的表达及LC3-Ⅱ/LC3-I的比值均明显下调,p62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雷帕霉素部分逆转了辣椒素的作用。结论辣椒素能抑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其机制与抑制细胞自噬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白介素 自噬 自噬相关蛋白
下载PDF
IL-17、RORγt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庆华 杨欢 +5 位作者 胡珏 张海平 张勇 吴志国 梁静慧 肖波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97-100,108,共5页
目的观察Th17型细胞因子IL-17和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的胸腺异构体(RORγt)mRNA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模型中的表达,以探讨Th17细胞在EAN中的作用。方法用P2_(53-78aa)肽段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模型... 目的观察Th17型细胞因子IL-17和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的胸腺异构体(RORγt)mRNA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模型中的表达,以探讨Th17细胞在EAN中的作用。方法用P2_(53-78aa)肽段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模型,观察大鼠发病情况和组织病理改变,并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用RT-PCR技术检测IL-17和RORγt在大鼠发病高峰期脾脏、淋巴结和坐骨神经中的表达。结果EAN组大鼠在第14-16天发病高峰期时平均临床评分为(7.5±1.2),病理学检查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对P2_(53-78aa)的刺激产生强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对照组相比,IL-17和RORγt mRNA在脾脏、淋巴结和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01)。结论 IL-17和RORγt表达上调与EAN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 RORΓT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下载PDF
趋化因子MCP-1在EAN中的作用及雷公藤多甙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周颖 肖波 周文斌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中的作用及雷公藤多甙(TWP)对其影响。方法用兔坐骨神经匀浆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N模型,TWP灌胃治疗,观察大鼠发病情况和组织病理改...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中的作用及雷公藤多甙(TWP)对其影响。方法用兔坐骨神经匀浆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N模型,TWP灌胃治疗,观察大鼠发病情况和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MCP-1在坐骨神经中的表达。结果EAN组大鼠在第15天发病达到高峰,且病理改变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及脱髓鞘,其MCP-1表达高峰在疾病早期(9d),随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01)。EAN+TWP组大鼠发病程度较EAN+NS组轻,MCP-1表达的整体趋势较EAN+NS组降低。结论MCP-1可能对EAN发病起始动作用。TWP可能通过抑制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来减轻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雷公藤多甙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致敏兔后其抗体及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军 孙义华 杨霞峰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动物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的发病过程中Th1和Th2类细胞反应的作用。方法①实验动物随机分三组,分别用神经节苷脂(GM1)、弗氏佐剂(FCA)、血蓝蛋白(FKH)三种免疫物以皮下注射的方式免疫实验动... 目的探讨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动物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的发病过程中Th1和Th2类细胞反应的作用。方法①实验动物随机分三组,分别用神经节苷脂(GM1)、弗氏佐剂(FCA)、血蓝蛋白(FKH)三种免疫物以皮下注射的方式免疫实验动物(新西兰大白兔),免疫间隔时间为每20天免疫一次。共免疫3次。结果动物出现一过性肌力下降,神经节苷脂滴度在免疫后逐渐增加,在40天左右达到高峰。结论Th1和Th2类细胞反应参与了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的发病过程。蛋白类载体参与了Th1和Th2类细胞反应,而多糖类抗原也参与Th2类细胞反应。蛋白载体在GM1抗体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细胞因子
下载PDF
1.25(OH)2D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年娣 李卓含 +1 位作者 孙俊杰 时鹏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探讨1.25(OH)2D 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人工合成P0180-199肽段与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模型,采用1.25(OH)2D 3灌胃处理,测大鼠体重,观察发病情况... 目的:探讨1.25(OH)2D 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人工合成P0180-199肽段与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模型,采用1.25(OH)2D 3灌胃处理,测大鼠体重,观察发病情况并进行行为学评分,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炎细胞浸润情况,电镜检测坐骨神经脱髓鞘改变。RT-PCR和ELISA法检测大鼠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干扰素(IFN-γ)RORrt、FoxP3的表达变化。结果:1.25(OH)2D 3干预可减轻EAN大鼠体重丢失情况、降低行为学评分,减少坐骨神经炎细胞浸润和减轻脱髓鞘,IL-17、IFN-γ、RORrt表达降低、IL-10、TGF-β和FoxP3表达增加。结论:1.25(OH)2D 3可改善EAN大鼠临床症状,机制可能与影响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进而抑制促炎性因子表达有关,有望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1.25(OH)2D 3 炎症相关因子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丹琪 吴云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96-599,共4页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种周围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感染诱导、细胞和体液免疫共同介导有关,其中细胞因子在GBS整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是T细胞介导的周围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种周围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感染诱导、细胞和体液免疫共同介导有关,其中细胞因子在GBS整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是T细胞介导的周围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研究GBS理想的动物模型。近年来,对GBS和EAN发病机制中相关细胞因子及其作用有许多研究,阐明相关细胞因子在GB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细胞因子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原文传递
Apelin-1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淋巴结中炎症因子TNF-α、IL-6和IFN-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峥嵘 谭利明 +3 位作者 赵鑫 肖艳娇 王志丽 杨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4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Apelin-1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大鼠淋巴结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周围神经髓鞘抗原(P257-81)注射入Lewis大鼠后肢足垫诱导EAN模型。Lewis雄... 目的观察Apelin-1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大鼠淋巴结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周围神经髓鞘抗原(P257-81)注射入Lewis大鼠后肢足垫诱导EAN模型。Lewis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AN模型组和Apelin处理组。Apelin处理组于免疫当天至第15天每天尾静脉注射Apelin-13(0.1 mg/kg)。观察各组大鼠发病情况和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淋巴结中TNF-α、IL-6和IFN-γ表达。结果与EAN模型组比较,Apelin处理组大鼠最初发病时间明显延长,高峰期临床评分显著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6和IFN-γ的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Apelin-1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IL-6和IFN-γ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干扰素-Γ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罗邦伟 张志仁 +2 位作者 姜曼 孙怡 吴玉章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21-925,共5页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Lewis大鼠共12只随机分的为EPO治疗组6只和PBS对照组6只,使用大鼠外周神经P257-81肽段诱发急性EA...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Lewis大鼠共12只随机分的为EPO治疗组6只和PBS对照组6只,使用大鼠外周神经P257-81肽段诱发急性EAN模型,每天测量体重和神经功能评分至实验结束,免疫后第7天开始进行EPO治疗。第14天(高峰期)取大鼠坐骨神经,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细胞炎症浸润。第21天(恢复期)取大鼠淋巴结,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IFN-γ、IL-17、IL-4和Foxp3的相对表达。使用放射性3H-TdR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实验中EPO的抑制作用。结果 EPO治疗后大鼠EAN严重度显著降低;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外周神经T细胞浸润减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治疗组淋巴结中IFN-γ和IL-17表达降低,而IL-4和Foxp3表达增加;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表明EPO剂量依赖地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结论 EPO对EAN有明显治疗作用,这种治疗作用可能与EPO抑制T细胞的炎症浸润和增殖反应,抑制Th1/Th17类细胞因子炎症损伤,促进Th2/Treg类细胞因子免疫抑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治疗作用 免疫抑制
下载PD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
10
作者 Xijing Mao Hongliang Zhang Jie Zh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0-78,共9页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 (EAN) as well as Guillain-Barre syndrome. The proposed pathogenesis of TNF-α associated neuropathies invo...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 (EAN) as well as Guillain-Barre syndrome. The proposed pathogenesis of TNF-α associated neuropathies involves immune-mediated attack to blood-nerve barrier, aggravated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the induction of Schwann cells apoptosis. TNF-α may play a regulatory role by increasing production of interleukin-1 in macrophages, attenuating T cell receptor signaling and regulating apoptosis of potentially autoreactive T cells in EAN. The data suggest that antagonizing TNF-α functions or suppressing TNF-α production may be useful in the acute phase of EAN treatment, but further studies are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 Guillain-Barre syndrome autoimmune NEUROBIOLOGY immune disease REVIEW
下载PDF
黄芪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苗帅 曹秉振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1354-1357,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周围髓鞘蛋白抗原180-199肽段(P0180-199)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模型,用黄芪水煎液灌胃治疗,观察其发病情况,HE染色检测坐骨神经炎性细胞浸润情况,ELISA检测干扰素γ(IFN-... 目的探讨黄芪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周围髓鞘蛋白抗原180-199肽段(P0180-199)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模型,用黄芪水煎液灌胃治疗,观察其发病情况,HE染色检测坐骨神经炎性细胞浸润情况,ELISA检测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7(IL-17)以及抗P0180-199抗体数目。结果黄芪减轻EAN临床症状,减少坐骨神经炎性细胞浸润,减少IFN-γ、IL-17以及抗P0180-199抗体的产生。结论黄芪具有EAN治疗潜能,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干扰素Γ 白介素17
原文传递
从Th1、Th17细胞除极探讨丙戊酸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贲莹 张凤华 +2 位作者 梁文杰 张冬 方倩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从Ⅰ型辅助T细胞(Th1)、17型辅助T细胞(Th17)细胞除极角度探讨丙戊酸(VPA)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VPA治疗组、EAN组、正常组,应用周围神经髓鞘抗原(P257-81)多肽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免疫VP... 目的从Ⅰ型辅助T细胞(Th1)、17型辅助T细胞(Th17)细胞除极角度探讨丙戊酸(VPA)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VPA治疗组、EAN组、正常组,应用周围神经髓鞘抗原(P257-81)多肽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免疫VPA治疗组和EAN组大鼠。VPA治疗组大鼠于免疫当天至第15天每天腹腔内注射300mg·kg-1丙戊酸钠。观察发病情况,坐骨神经电生理改变及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腹股沟淋巴结中IFN-γ、IL-17 mRNA水平。结果 VPA治疗组的最初发病时间迟于EAN组(P<0.05),其高峰期临床评分显著低于EAN组(P<0.05),坐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较EAN组明显升高,潜伏期和时限显著缩短(P<0.05)。髓鞘脱失和炎性细胞浸润较EAN组明显减少(P<0.05)。淋巴结中IFN-γ、IL-17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VPA通过影响Th1、Th17细胞除极,使IFN-γ、IL-17分泌下降,从而抑制EAN大鼠的自身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TH17细胞 TH1细胞 IFN-γ、IL-17
下载PDF
黄连温胆汤加减方对大鼠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贲莹 王秀丽 +2 位作者 张凤华 梁文杰 张培楠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37-242,共6页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加减方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周围神经髓鞘抗原(P257-81多肽)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黄连温胆汤加减方高剂量组(HL高组)、黄连温胆...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加减方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周围神经髓鞘抗原(P257-81多肽)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黄连温胆汤加减方高剂量组(HL高组)、黄连温胆汤加减方低剂量组(HL低组)、EAN模型组、正常组。HL高组和HL低组于免疫当天至第15天每天固定时段灌胃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减方浓煎剂1次,剂量分别为26.89,6.79 g·kg-1·d-1。观察各组发病情况,坐骨神经中T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外周血中17型辅助T细胞(Th17细胞)和叉头状转录因子3阳性调节T细胞(Foxp3+Treg细胞)比例和淋巴结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mRNA水平。结果:HL高组的最初发病时间为(11.92±1.38)d,迟于EAN组(P<0.05),其高峰期临床评分为(2.41±1.09),髓鞘脱失的组织学评分为(0.58±0.51),均显著低于EAN组(P<0.05);HL高组和HL低组T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1.88±0.47)%,(2.71±0.39)%较EAN组显著减少(P<0.05),Foxp3+Treg细胞比例(15.06±1.35)%,(9.18±1.00)%较EAN组显著增加(P<0.05),淋巴结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FN-γ,IL-6,IL-17mRNA表达HL高组分别为(0.38±0.02)%,(0.45±0.08)%,(0.34±0.13)%,(0.63±0.17)%;HL低组分别为(0.45±0.03)%,(0.60±0.05)%,(0.74±0.12)%,(1.04±0.17)%与EAN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方能够抑制EAN大鼠的自身免疫反应,对EAN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温胆汤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TH17细胞 Foxp3+Treg细胞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趋化因子及黏附因子在重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模型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慧 吴云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07-410,共4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黏附因子与重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大鼠模型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400μg P257-81多肽和弗氏完全佐剂(FCA)的混合乳液诱导重症EAN大鼠模型,每天对其进行临床评估,在致敏后...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黏附因子与重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大鼠模型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400μg P257-81多肽和弗氏完全佐剂(FCA)的混合乳液诱导重症EAN大鼠模型,每天对其进行临床评估,在致敏后第20 d及第45 d分别处死大鼠,并取其脾脏和双侧坐骨神经。RT-PCR方法检测坐骨神经中趋化因子单核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CCL2)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1)的表达,同时进行坐骨神经病理学检查。结果在致敏后第20 d,EAN大鼠瘫痪症状高峰期,坐骨神经病理学显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坐骨神经RT-PCR检测显示:CCL2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在致敏后45天,EAN大鼠瘫痪症状仍迁延不愈,病理学显示:坐骨神经中仍有炎性细胞浸润;CCL2维持在较高表达水平。ICAM-1在对照组、致敏后20 d组及45 d组中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CCL2可能与重症EAN大鼠症状迁延不愈及炎性细胞持续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趋化因子单核趋化蛋白1 细胞间黏附分子
下载PDF
干扰素-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治疗作用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莉 刘健 +3 位作者 祝延 陈强 陈波 刘良成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6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neuritis,EAN)的治疗作用。方法:从牛坐骨神经提取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制备免疫原注射入豚鼠双后足垫诱导EAN模型。将90只... 目的:探讨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neuritis,EAN)的治疗作用。方法:从牛坐骨神经提取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制备免疫原注射入豚鼠双后足垫诱导EAN模型。将90只健康、成年、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FN-β治疗EAN组、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phosphatebuffedsaline,PBS)治疗EAN组,每组30只。免疫后第12天给予IFN-β或PBS腹腔注射,分别在治疗后7和14d对各组大鼠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学指标的检测。结果:与PBS治疗组相比,接受IFN-β治疗的豚鼠临床评分较低,坐骨神经干脱髓鞘程度轻,炎细胞浸润减少;脾脏单个核细胞IFN-γ、TNF-α的分泌量减少,IL-4、TGF-β的分泌增多。结论:IFN-β能改善EAN临床症状,促进疾病恢复,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Β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治疗
原文传递
FTY720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焦虹 王维治 +1 位作者 王丽华 陈丽霞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2-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FTY720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的作用。方法 34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FTY720组(n=12)、EAN组(n=12)和完全弗氏佐剂(FCA)组(n=10),FTY720组于注射P257-81抗原乳剂后0天开始每日腹腔注射FT... 目的探讨FTY720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的作用。方法 34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FTY720组(n=12)、EAN组(n=12)和完全弗氏佐剂(FCA)组(n=10),FTY720组于注射P257-81抗原乳剂后0天开始每日腹腔注射FTY720,FCA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每日对大鼠进行临床评分,比较高峰期最高评分,致敏第16天测定淋巴细胞增殖及培养液上清TNF-α、IFN-γ及IL-10的含量,并进行坐骨神经病理学检查。结果与EAN组相比,FTY720组的高峰期平均最大评分显著降低(P<0.05),并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P<0.01),降低培养上清中TNF-α、IFN-γ水平(P<0.05),组间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坐骨神经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显著轻于EAN组(P<0.01)。结论 FTY720明显缓解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Y720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T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丙戊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保护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贲莹 高长玉 +2 位作者 张凤华 梁文杰 贺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观察丙戊酸(VA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VAP高剂量组、VAP低剂量组、EAN模型组、正常组,应用P2 57-81多肽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诱导EAN模型。VAP于免疫当天至第15d每天腹腔... 目的观察丙戊酸(VA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VAP高剂量组、VAP低剂量组、EAN模型组、正常组,应用P2 57-81多肽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诱导EAN模型。VAP于免疫当天至第15d每天腹腔内注射。观察各组大鼠发病情况和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Foxp3+Treg细胞含量,检测淋巴结中TNF-α、IFN-γ、IL-17、TGF-βmRNA表达。结果 VAP高剂量组的最初发病时间迟于EAN组(P<0.05),其高峰期临床评分显著低于EAN组(P<0.05),坐骨神经炎性细胞浸润较EAN组明显减少;VAP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较EAN组显著减少(P<0.05),Foxp3+Treg细胞比例较EAN组显著增加(P<0.05),淋巴结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FN-γ及IL-17mRNA表达与EAN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VAP高剂量组抑炎细胞因子TGF-βmRNA表达与EAN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 VAP对EAN有治疗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够增加Foxp3+Treg细胞和抑炎细胞因子TGF-β含量、减少TH17细胞含量和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TH17细胞 Foxp3+ TREG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趋化因子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中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文斌 周颖 肖波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62-264,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中的作用。方法用兔坐骨神经匀浆免疫Wist-ar大鼠,观察免疫后大鼠的发病情况和病理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测定趋化因子在坐骨神经中的动态表达。结果EAN大鼠于免疫后第9天开始出现症状,第15...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中的作用。方法用兔坐骨神经匀浆免疫Wist-ar大鼠,观察免疫后大鼠的发病情况和病理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测定趋化因子在坐骨神经中的动态表达。结果EAN大鼠于免疫后第9天开始出现症状,第15天症状达高峰,病理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和脱髓鞘。趋化因子MCP-1表达在第9天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前后时相点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01)。趋化因子MIP-1α和RANTES的表达有着相似的动态变化,在第15天疾病高峰期表达最高,随后逐渐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趋化因子MCP-1在EAN发病早期可能起一定作用,MIP-1α和RANTES可能与EAN的病情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趋化因子
下载PDF
从Th1、Th17细胞极化探讨iMDC负载P258-73肽段干预EAN的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欢 李庆华 +4 位作者 胡珏 张海平 欧阳松 张勇 肖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0-265,共6页
目的观察未成熟髓源树突状细胞负载P258-73肽段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效果,及干预对IL-17、IFN-γmRNA表达的影响,从Th1、Th17细胞极化的角度探讨其干预机制。方法P258-73aa负载于体外培养的iMDC,获得P258-73aa-iMDC,用P253-78aa... 目的观察未成熟髓源树突状细胞负载P258-73肽段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效果,及干预对IL-17、IFN-γmRNA表达的影响,从Th1、Th17细胞极化的角度探讨其干预机制。方法P258-73aa负载于体外培养的iMDC,获得P258-73aa-iMDC,用P253-78aa和CFA免疫Lewis大鼠制成EAN动物模型,免疫前7d各组大鼠分别给予PBS、iMDC及P258-73aa-iMDC干预。观察发病情况并作临床评分及病理改变。收集引流淋巴结细胞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大鼠脾脏、淋巴结和坐骨神经中IL-17、IFN-γmRNA的表达。结果P258-73aa-iMDC干预组大鼠的平均临床评分、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坐骨神经炎性细胞浸润均降低;IFN-γ及IL-17mRNA在脾脏、淋巴结和坐骨神经中的表达也明显降低。结论P258-73aa-iMDC通过影响IL-17、IFN-γ的分泌,影响Th1、Th17细胞极化,抑制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从而减轻EAN的发病,这可能是其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Th7细胞极化 iMDC 免疫耐受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下载PDF
双膦酸盐纳米乳在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蒙 张本铮 +2 位作者 吴向辉 张志远 徐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9,103,共8页
目的:探讨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 nanoemulsion,BP)纳米乳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的治疗作用。方法:BP纳米乳体外处理巨噬细胞系RAW264.7,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炎症因子白... 目的:探讨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 nanoemulsion,BP)纳米乳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的治疗作用。方法:BP纳米乳体外处理巨噬细胞系RAW264.7,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及抑炎因子IL-10、巨噬细胞M2型标记物CD206的表达。构建EAN大鼠模型,给予BP纳米乳处理,测大鼠体重,分析机械疼痛阈值及临床评分,劳克坚牢蓝(luxol fast blue,LFB)染色检测坐骨神经髓鞘病变,免疫组化观察其炎性细胞浸润及病理改变;RT-PCR检测EAN大鼠坐骨神经IL-1β、IL-17、i NOS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等炎症因子表达。结果:BP与BP纳米乳体外处理巨噬细胞,均可降低IL-1β、iNOS,同时提高IL-10和CD206的表达,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BP纳米乳干预的EAN大鼠体重下降减轻、临床评分降低,机械性疼痛程度缓解,病程明显缩短。同时坐骨神经炎性细胞浸润及髓鞘病变显著减轻,IL-1β、IL-17、i NOS、MMP-9表达降低。结论:BP纳米乳可能通过减轻大鼠坐骨神经炎性细胞浸润及抑制促炎因子表达,来缓解EAN的临床病理变化,提示BP纳米乳可作为神经炎性病变的潜在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双膦酸盐 纳米乳 巨噬细胞 炎症相关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