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子证据概念与审查认定规则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
32
1
作者
龙卫球
裴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39-48,共10页
电子证据在中国被确立为一种独立证据类型,具有在范畴以及审查认定标准与规则等方面加以特殊研究的必要性。电子证据就其范畴而言,应定义为"以电子形式存储或传输的、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或信息",包含"数据、电子、证...
电子证据在中国被确立为一种独立证据类型,具有在范畴以及审查认定标准与规则等方面加以特殊研究的必要性。电子证据就其范畴而言,应定义为"以电子形式存储或传输的、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或信息",包含"数据、电子、证据"三个要素;就其独立性及其范围而言,区别于书证和物证,但是与证明案件事实的视听资料证据存在交叉,现有立法将交叉部分纳入到电子证据的规制框架之下,这意味着其取证、保存、出示、审查及认定都将适用电子证据的相关规定。电子证据在物理形式与采集技术上的独特性,导致对传统证据相关规则的极大挑战,在真实性审查和认定规则特殊构建方面要求尤为突出。目前,国际上对于电子证据真实性审查的规则呈现出两种发展态势:形式审查的门槛在不断降低;这种降低依赖于证据调查活动规范程度的不断提升,即实质审查层面真实性的提升。中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确立和完善关于电子证据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两个方面的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证据
电子证据概念
电子证据独立性
真实性审查
实质审查
形式审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语境下实物证据鉴真规则的构建
被引量:
6
2
作者
廖思蕴
《证据科学》
2021年第3期333-347,共15页
我国现行司法解释设置了大量有关实物证据来源和保管链条的审查规则,此类规则与鉴真规则虽具有表象上的共性,实则两者的证明方式、规范目的以及证据排除的后果存在本质差异。我国亟待构建实物证据鉴真规则,以强化证据准入资格的审查,规...
我国现行司法解释设置了大量有关实物证据来源和保管链条的审查规则,此类规则与鉴真规则虽具有表象上的共性,实则两者的证明方式、规范目的以及证据排除的后果存在本质差异。我国亟待构建实物证据鉴真规则,以强化证据准入资格的审查,规范证据的收集提取和保管行为。实物证据鉴真规则的构建,面临着证据审查一体化和侦查中心主义的障碍,有待通过庭前会议功能的强化以及庭审实质化的推进,为鉴真规则提供适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真规则
真实性
同一性
相关性
证据审查
原文传递
对我国实物证据鉴真规则构建的反思--以美国证据法中的鉴真规则为参照
3
作者
付刘聖佳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1-61,共11页
实物证据鉴真规则起源于美国,是美国司法实践经过上百年的经验积累而发展衍生出来的一项重要证据规则,以专章形式规定在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中,是一个成熟化、体系化的证据规则。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律规定中确立的实物证据鉴真规则...
实物证据鉴真规则起源于美国,是美国司法实践经过上百年的经验积累而发展衍生出来的一项重要证据规则,以专章形式规定在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中,是一个成熟化、体系化的证据规则。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律规定中确立的实物证据鉴真规则与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我国实物证据鉴真规则构建上尚存在着实物证据鉴真活动对抗性不足、规则内容缺乏可操作性、鉴真不能的后果偏软等问题。美国证据法中的鉴真规则为我国实物证据鉴真规则的具体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未来我国实物证据鉴真规则的完善应从增强鉴真活动的对抗性、充实具体的规则内容以及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证据
鉴真
鉴真规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子数据的分类鉴真与规则构建
4
作者
谢甜甜
《犯罪研究》
2021年第5期66-75,共10页
我国现行法律并未对电子数据进行"特征化"分类,相应的鉴真规则对所有类型的电子数据都进行笼统的适用,分类不精确、鉴真规则的笼统导致实践对电子数据的审查仍处于不专业、模糊甚至混乱状态。为更好地规范电子数据鉴真,应当...
我国现行法律并未对电子数据进行"特征化"分类,相应的鉴真规则对所有类型的电子数据都进行笼统的适用,分类不精确、鉴真规则的笼统导致实践对电子数据的审查仍处于不专业、模糊甚至混乱状态。为更好地规范电子数据鉴真,应当对电子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分类鉴真,在现有法律相关规定对电子数据笼统列举的基础上,从电子数据的公开性出发,结合取证难度和证据真实性的判断,将电子数据分为公开的数据、交互性的数据和单一来源的数据这三类是一种可行的路径。另外,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取证规范、存证规范和审查规范进行分析,构建相应的"识别性"鉴真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数据分类
真实性
鉴真规则
排除规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D5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用户身份分簇节点安全认证方法
被引量:
4
5
作者
卓蔚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23年第2期49-52,56,共5页
为防止恶意的中间节点截获、篡改和干扰信息的传输,以及反馈延迟导致认证密钥丢失等问题的出现,提出基于MD5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用户身份分簇节点安全认证方法。预处理无线传感网络用户身份分簇节点数据,将数据加密参量转换为MD5的512位...
为防止恶意的中间节点截获、篡改和干扰信息的传输,以及反馈延迟导致认证密钥丢失等问题的出现,提出基于MD5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用户身份分簇节点安全认证方法。预处理无线传感网络用户身份分簇节点数据,将数据加密参量转换为MD5的512位标准;根据用户分簇节点对应的MD5变换参量对其认证规则加以定义,用于MD5算法优化规则制定;通过MD5算法对请求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压缩,解析交互认证过程密钥,完成对应节点数据簇头信息的安全认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收发成功率均在97%以上,开销率最高在50%。该方法在多种条件环境下均有效可行,其所得各项指标数据均为最佳,能够在满足相关指标要求的基础上保持连续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5算法
无线传感网络
用户分簇节点
安全认证规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子证据概念与审查认定规则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
32
1
作者
龙卫球
裴炜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伊斯拉谟大学法学院
出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39-48,共10页
文摘
电子证据在中国被确立为一种独立证据类型,具有在范畴以及审查认定标准与规则等方面加以特殊研究的必要性。电子证据就其范畴而言,应定义为"以电子形式存储或传输的、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或信息",包含"数据、电子、证据"三个要素;就其独立性及其范围而言,区别于书证和物证,但是与证明案件事实的视听资料证据存在交叉,现有立法将交叉部分纳入到电子证据的规制框架之下,这意味着其取证、保存、出示、审查及认定都将适用电子证据的相关规定。电子证据在物理形式与采集技术上的独特性,导致对传统证据相关规则的极大挑战,在真实性审查和认定规则特殊构建方面要求尤为突出。目前,国际上对于电子证据真实性审查的规则呈现出两种发展态势:形式审查的门槛在不断降低;这种降低依赖于证据调查活动规范程度的不断提升,即实质审查层面真实性的提升。中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确立和完善关于电子证据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两个方面的规则。
关键词
电子证据
电子证据概念
电子证据独立性
真实性审查
实质审查
形式审查
Keywords
digital
evidence
conceptualization
of
digital
evidence
uniqueness
of
digital
evidence
authentication
rules
formal
examination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语境下实物证据鉴真规则的构建
被引量:
6
2
作者
廖思蕴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出处
《证据科学》
2021年第3期333-347,共15页
文摘
我国现行司法解释设置了大量有关实物证据来源和保管链条的审查规则,此类规则与鉴真规则虽具有表象上的共性,实则两者的证明方式、规范目的以及证据排除的后果存在本质差异。我国亟待构建实物证据鉴真规则,以强化证据准入资格的审查,规范证据的收集提取和保管行为。实物证据鉴真规则的构建,面临着证据审查一体化和侦查中心主义的障碍,有待通过庭前会议功能的强化以及庭审实质化的推进,为鉴真规则提供适用空间。
关键词
鉴真规则
真实性
同一性
相关性
证据审查
Keywords
authentication
rules
Authenticity
Identity
Relevancy
Examination
of
evidence
分类号
D91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对我国实物证据鉴真规则构建的反思--以美国证据法中的鉴真规则为参照
3
作者
付刘聖佳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出处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1-61,共11页
基金
最高人民检察院课题(JL2017Z01)。
文摘
实物证据鉴真规则起源于美国,是美国司法实践经过上百年的经验积累而发展衍生出来的一项重要证据规则,以专章形式规定在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中,是一个成熟化、体系化的证据规则。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律规定中确立的实物证据鉴真规则与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我国实物证据鉴真规则构建上尚存在着实物证据鉴真活动对抗性不足、规则内容缺乏可操作性、鉴真不能的后果偏软等问题。美国证据法中的鉴真规则为我国实物证据鉴真规则的具体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未来我国实物证据鉴真规则的完善应从增强鉴真活动的对抗性、充实具体的规则内容以及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实物证据
鉴真
鉴真规则
Keywords
real
evidence
authentication
authentication
rules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子数据的分类鉴真与规则构建
4
作者
谢甜甜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出处
《犯罪研究》
2021年第5期66-75,共10页
基金
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监察赔偿的制度逻辑和实践进路研究”(项目编号:20YJC820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我国现行法律并未对电子数据进行"特征化"分类,相应的鉴真规则对所有类型的电子数据都进行笼统的适用,分类不精确、鉴真规则的笼统导致实践对电子数据的审查仍处于不专业、模糊甚至混乱状态。为更好地规范电子数据鉴真,应当对电子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分类鉴真,在现有法律相关规定对电子数据笼统列举的基础上,从电子数据的公开性出发,结合取证难度和证据真实性的判断,将电子数据分为公开的数据、交互性的数据和单一来源的数据这三类是一种可行的路径。另外,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取证规范、存证规范和审查规范进行分析,构建相应的"识别性"鉴真规则体系。
关键词
电子数据分类
真实性
鉴真规则
排除规则
Keywords
electronic
evidence
classification
authenticity
authentication
rules
exclusionary
rules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D5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用户身份分簇节点安全认证方法
被引量:
4
5
作者
卓蔚
机构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23年第2期49-52,56,共5页
文摘
为防止恶意的中间节点截获、篡改和干扰信息的传输,以及反馈延迟导致认证密钥丢失等问题的出现,提出基于MD5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用户身份分簇节点安全认证方法。预处理无线传感网络用户身份分簇节点数据,将数据加密参量转换为MD5的512位标准;根据用户分簇节点对应的MD5变换参量对其认证规则加以定义,用于MD5算法优化规则制定;通过MD5算法对请求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压缩,解析交互认证过程密钥,完成对应节点数据簇头信息的安全认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收发成功率均在97%以上,开销率最高在50%。该方法在多种条件环境下均有效可行,其所得各项指标数据均为最佳,能够在满足相关指标要求的基础上保持连续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
MD5算法
无线传感网络
用户分簇节点
安全认证规则
Keywords
MD5
algorithm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user
cluster
nodes
security
authentication
rules
分类号
TM77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子证据概念与审查认定规则的构建研究
龙卫球
裴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语境下实物证据鉴真规则的构建
廖思蕴
《证据科学》
2021
6
原文传递
3
对我国实物证据鉴真规则构建的反思--以美国证据法中的鉴真规则为参照
付刘聖佳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电子数据的分类鉴真与规则构建
谢甜甜
《犯罪研究》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MD5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用户身份分簇节点安全认证方法
卓蔚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2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