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
作者 张丹 郑有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668-673,共6页
本文阐述了毛木耳的资源分布,一般形态特征;从分类依据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木耳蕈菌系统发育中的应用介绍了该蕈菌的系统发育研究和分类进展;通过对药用价值,凝血作用和降血脂功能,耐缺氧和抗血栓形成作用,多糖成分分析和止血机理研究,... 本文阐述了毛木耳的资源分布,一般形态特征;从分类依据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木耳蕈菌系统发育中的应用介绍了该蕈菌的系统发育研究和分类进展;通过对药用价值,凝血作用和降血脂功能,耐缺氧和抗血栓形成作用,多糖成分分析和止血机理研究,抗衰老作用,临床应用的描述,介绍了毛木耳的药用价值和药理作用研究;介绍了毛木耳的营养成分分析和栽培技术包括液体菌种和菌丝生理特性的研究及培养料C/N研究。提出了加强毛木耳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资源 形态 系统发育 分类 栽培技术 药用价值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利用AFLP和SRAP标记分析19株毛木耳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32
2
作者 许晓燕 余梦瑶 +4 位作者 罗霞 江南 曾瑾 魏巍 郑林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利用AFLP和SRAP标记对19株毛木耳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2对AFLP引物扩增得到624条片段,14对SRAP引物扩增得到459条片段,采用聚类分析都供试材料被分为4个群。结果表明,AFLP和SRAP标记均适合毛木耳遗传多样性分析,而SRAP标记较AFLP标记简... 利用AFLP和SRAP标记对19株毛木耳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2对AFLP引物扩增得到624条片段,14对SRAP引物扩增得到459条片段,采用聚类分析都供试材料被分为4个群。结果表明,AFLP和SRAP标记均适合毛木耳遗传多样性分析,而SRAP标记较AFLP标记简便,更适于大规模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AFLP标记 SRAP标记
下载PDF
毛木耳对Cd^(2+)、Cu^(2+)、Pb^(2+)、Zn^(2+)生物吸附的动力学和吸附平衡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蒋新宇 黄海伟 +1 位作者 曹理想 张仁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31-1438,共8页
以毛木耳(Auriculariapol ytricha)子实体为生物吸附材料,研究起始pH值、反应时间、重金属浓度这3个因素对毛木耳子实体吸附Cd2+、Cu2+、Pb2+、Zn2+的影响及其吸附特性.结果表明,pH是影响毛木耳子实体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主要因素,最适起... 以毛木耳(Auriculariapol ytricha)子实体为生物吸附材料,研究起始pH值、反应时间、重金属浓度这3个因素对毛木耳子实体吸附Cd2+、Cu2+、Pb2+、Zn2+的影响及其吸附特性.结果表明,pH是影响毛木耳子实体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主要因素,最适起始pH值为5;在10mg·L-1重金属浓度下,毛木耳子实体对Cd2+、Cu2+、Pb2+、Zn2+的最大吸附率分别为94.12%、96.22%、99.94%、99.19%;准二阶动力学模型比准一阶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毛木耳子实体对4种重金属的吸附过程;Langmuir等温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毛木耳子实体对4种重金属的等温吸附过程;毛木耳子实体对Cd2+、Cu2+、Pb2+、Zn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0.09、8.36、23.57和3.64mg.g-1;毛木耳子实体吸附Cd2+、Cu2+、Zn2+的化学反应机理可能为离子交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生物吸附 毛木耳子实体 动力学模型 等温吸附模型
原文传递
毛木耳栽培基质替代原料初步筛选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谭伟 郭勇 +6 位作者 周洁 贾定洪 苗人云 王国英 王仁峰 黄忠乾 郑林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43-1049,共7页
针对近年毛木耳栽培主要原料棉籽壳和木屑玉米芯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现实问题,在主产区现有栽培料配方(对照配方CK1和CK2)基础上,设计了16个毛木耳栽培料配方,以稻秆、玉米秆、油菜秆、棉花秆、桑枝屑和菌渣部分或全部替代棉籽壳和杂木屑,... 针对近年毛木耳栽培主要原料棉籽壳和木屑玉米芯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现实问题,在主产区现有栽培料配方(对照配方CK1和CK2)基础上,设计了16个毛木耳栽培料配方,以稻秆、玉米秆、油菜秆、棉花秆、桑枝屑和菌渣部分或全部替代棉籽壳和杂木屑,进行毛木耳(黄耳10号)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1的生长速度(1.08 mm/d)快于CK1(0.92 mm/d)、菌丝生长势表现一般,菌丝长满菌袋较快(82 d)、子实体原基形成较早(96 d)、鲜耳百片重较高(4576.5 g/百片)、鲜耳片厚度较厚(2.00 mm/片)、子实体泡发率高(961.54%);鲜耳产量最高(0.918 kg/袋),高于CK1(0.807 kg/袋)13.75%但差异不显著、高出CK2(0.608 kg/袋)50.99%,且差异显著。笔者认为毛木耳生产中可以因地制宜地逐步推广使用栽培料配方1(30%棉籽壳、30%玉米芯、30%桑枝屑和10%固定辅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栽培料配方 鲜耳产量
下载PDF
毛木耳和白木耳子实体对Cd(Ⅱ)、Cu(Ⅱ)、Pb(Ⅱ)和Zn(Ⅱ)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莫瑜 潘蓉 +2 位作者 黄海伟 曹理想 张仁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66-1574,共9页
通过批量实验研究了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子实体和白木耳(Tremella fuciformis)子实体对水溶液中不同浓度的Cd(Ⅱ)、Cu(Ⅱ)、Pb(Ⅱ)、Zn(Ⅱ)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动力学特性.此外,研究了多种离子共存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剂... 通过批量实验研究了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子实体和白木耳(Tremella fuciformis)子实体对水溶液中不同浓度的Cd(Ⅱ)、Cu(Ⅱ)、Pb(Ⅱ)、Zn(Ⅱ)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动力学特性.此外,研究了多种离子共存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剂在多重金属混合溶液中对各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大小顺序.结果表明,毛木耳子实体对单金属溶液中Cd(Ⅱ)、Cu(Ⅱ)、Pb(Ⅱ)、Zn(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8.91、18.69、20.33和12.42mg·g-1,最大去除率在实验设置条件下均在85%以上;白木耳子实体对单金属溶液中Cd(Ⅱ)、Cu(Ⅱ)、Pb(Ⅱ)、Zn(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9.98、20.15、19.16和16.41mg·g-1,最大去除率在实验条件下均在75%以上.在初始浓度分别为10、50和100mg·L-1的溶液中,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菌体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增加,但去除率下降.准二阶模型比准一阶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动力学过程.2种吸附剂对多金属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吸附量的大小均呈现Pb(Ⅱ)>Cu(Ⅱ)>Zn(Ⅱ)>Cd(Ⅱ)的吸附规律,电负性大的金属离子被优先吸附.溶液中其它重金属离子的存在使白木耳子实体对Pb(Ⅱ)的吸附量上升,而使毛木耳子实体对4种离子和白木耳子实体对其它3种离子的吸附量下降.研究发现,毛木耳和白木耳子实体都是潜在的生物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生物吸附 大型真菌子实体 毛木耳 白木耳
原文传递
毛木耳对铜的生物吸附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丹 高健伟 +1 位作者 殷义高 王波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5-298,共4页
报道了高等真菌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生物吸附Cu2+的试验研究,以摸清毛木耳菌丝体吸附Cu2+的理想条件。试验评价了影响吸附的溶液pH值,温度,振荡吸附时间,初始金属质量浓度和菌丝体生物质量分数。结果表明:pH值影响毛木耳的吸... 报道了高等真菌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生物吸附Cu2+的试验研究,以摸清毛木耳菌丝体吸附Cu2+的理想条件。试验评价了影响吸附的溶液pH值,温度,振荡吸附时间,初始金属质量浓度和菌丝体生物质量分数。结果表明:pH值影响毛木耳的吸附能力随溶液中初始Cu2+质量浓度的不同而不同,在低Cu2+质量浓度(10mg·L-1),pH=6时,每克干质量的菌丝体对Cu2+的吸附值达到最大(1.4608mg);温度的影响没有规律,在20℃时吸附能力最强;吸收15min时,毛木耳每克干质量的菌丝体对Cu2+的吸附值为最高(1.379mg);随着溶液初始Cu2+质量浓度的增加,吸附率增加,但随菌丝体生物质量分数的增加吸附能力下降,当溶液Cu2+的质量浓度为60mg·L-1,下降最明显。毛木耳作为重金属的生物吸附剂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auricularia polytricha 生物吸附 铜(Cu) 菌丝体
下载PDF
食用真菌核荧光染色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罗信昌 陈大年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4-68,84,共5页
本文报道荧光染料双苯并咪唑Hoechst 3325 8(bi sbenzimide),应用于香菇(Lentinusedode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木耳(Aurtculariaauricula),毛木耳(A.polytricha)等5种食用菌菌丝体。担孢子、分... 本文报道荧光染料双苯并咪唑Hoechst 3325 8(bi sbenzimide),应用于香菇(Lentinusedode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木耳(Aurtculariaauricula),毛木耳(A.polytricha)等5种食用菌菌丝体。担孢子、分生孢子核的荧光染色研究。配制染液的McIlvaine缓冲液pH值、缓冲液含0.6M MgSO_4·7H_2O、菌丝生长期、孢子贮存期亦与染色效果密切相关。我们观察到,使用插片法,爬片2/5的菌丝体,pH7.0—7.4Hoechst 3325 8染液,染色3分钟为菌丝体核荧光染色的最佳效果。新鲜的担孢子,分生孢子、使用pH 6.8含0.6 M MgSO_4·7 H:O Hoechst 3325 8染色液染色3分钟比使用pH 6.8Hoechst 3325 8的染液有明显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真菌 核荧光染色
原文传递
毛木耳的价值及开发利用现状 被引量:20
8
作者 清源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从毛木耳的营养成分、药用价值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今后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毛木耳 营养 药用价值 开发
下载PDF
葡萄枝屑栽培毛木耳配方筛选试验 被引量:19
9
作者 黄卓忠 陈丽新 +1 位作者 韦仕岩 覃晓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8期961-963,共3页
【目的】以葡萄枝屑为主料,筛选出适合毛木耳栽培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种植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开拓食用菌栽培原料应用范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同比例的葡萄枝屑为主要原料,甘蔗渣、米糠等为辅料配制成3个培养基配方,以常规配... 【目的】以葡萄枝屑为主料,筛选出适合毛木耳栽培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种植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开拓食用菌栽培原料应用范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同比例的葡萄枝屑为主要原料,甘蔗渣、米糠等为辅料配制成3个培养基配方,以常规配方为对照,通过袋栽方式栽培毛木耳,比较不同葡萄枝屑添加比例对毛木耳菌丝生长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不同葡萄枝屑添加比例培养基对毛木耳菌丝生长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其中毛木耳平均产量以配方1(葡萄枝粉72%、甘蔗渣18%、米糠7%、石灰2%、石膏1%)最高,生物学效率达60.9%,其次为配方2(葡萄枝粉54%、甘蔗渣36%、米糠7%、石灰2%、石膏1%),生物学效率为53.3%,且菌丝生长旺盛、前端整齐、洁白浓密、粗壮有力。【结论】经主辅料合理搭配,以葡萄枝屑作为主料栽培毛木耳完全可行。生产中毛木耳栽培的培养基配方以葡萄枝粉54%~72%、甘蔗渣18%~36%、米糠7%、石灰2%、石膏1%较好,毛木耳菌丝长势旺、洁白、粗壮,生物转化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枝屑 毛木耳 配方筛选 菌丝生长 生物学效率
下载PDF
两种木耳营养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7
10
作者 姚清华 陈国平 +2 位作者 颜孙安 林香信 林虬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7-199,共3页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质地脆滑,食药兼用,是我国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年产量仅次于香菇[1]。毛木耳性味甘平,具降血脂、降血压的疗效,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2]。目前,毛木耳栽培品种有紫黑色、褐色、紫红色[3],研究主...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质地脆滑,食药兼用,是我国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年产量仅次于香菇[1]。毛木耳性味甘平,具降血脂、降血压的疗效,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2]。目前,毛木耳栽培品种有紫黑色、褐色、紫红色[3],研究主要聚焦于栽培技术[4]、加工工艺[5]等,品种间营养差异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玉木耳 突变 营养成分
原文传递
超声波协同果胶酶提取黑木耳粗多糖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吴琼 于淑艳 +1 位作者 邹险峰 张莉弘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3-36,共4页
采用超声波协同果胶酶提取黑木耳粗多糖,先加入底物质量分数1%的果胶酶,在pH=5.0,50℃酶解2 h,对黑木耳进行预处理。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超声波辅助提取黑木耳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00 W,超声波时间7 min,料液比1∶80(g/m... 采用超声波协同果胶酶提取黑木耳粗多糖,先加入底物质量分数1%的果胶酶,在pH=5.0,50℃酶解2 h,对黑木耳进行预处理。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超声波辅助提取黑木耳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00 W,超声波时间7 min,料液比1∶80(g/mL),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得到黑木耳粗多糖提取率为19.84%。在相同条件下,该提取率高于热水直接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热水提取法得到黑木耳粗多糖的提取率。实验表明,采用超声波协同果胶酶提取黑木耳粗多糖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果胶酶 超声波 多糖
下载PDF
木耳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丹 郑惠华 +4 位作者 纪阳 方东路 赵立艳 陈惠 胡秋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43-50,共8页
为研究添加毛木耳粉、黑木耳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条品质的影响,以毛木耳粉和黑木耳粉为对象,探究添加木耳粉对面团热机械学特性、淀粉糊化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同时测定木耳面条煮后的质构、蒸煮损失率、色泽、感官及营养品质。结... 为研究添加毛木耳粉、黑木耳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条品质的影响,以毛木耳粉和黑木耳粉为对象,探究添加木耳粉对面团热机械学特性、淀粉糊化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同时测定木耳面条煮后的质构、蒸煮损失率、色泽、感官及营养品质。结果表明,毛木耳粉、黑木耳粉均显著增加面团吸水率和蛋白质弱化度,降低面团形成时间(P<0.05)。木耳多糖可有效防止淀粉的老化,其与谷蛋白的比例影响面团的黏弹特性。添加质量分数20%毛木耳粉的面条和质量分数10%黑木耳粉的面条感官评分分别最高,面条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显著提高(P<0.05)。毛木耳面条的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了32.28%,黑木耳面条提高了8.85%,毛木耳面条的氨基酸评价结果更接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黑木耳 流变学特性 面条品质
下载PDF
培养料C/N和含N量对毛木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贺新生 侯大斌 王光礼 《食用菌学报》 1998年第1期33-38,共6页
试验结果表明,商业化栽培毛木耳的培养料不需添加有机氮源,采用高C/N(60~100:1)和低含N量(0.4%~0.8%)的配方,干耳生物学效率(ABE%)为20%~24%,出耳后污染少,耳片商品率高。干耳产量(y_1=ABE%)、单袋经济效益(y_2,元/袋)、培养料... 试验结果表明,商业化栽培毛木耳的培养料不需添加有机氮源,采用高C/N(60~100:1)和低含N量(0.4%~0.8%)的配方,干耳生物学效率(ABE%)为20%~24%,出耳后污染少,耳片商品率高。干耳产量(y_1=ABE%)、单袋经济效益(y_2,元/袋)、培养料C/N(x_1)及N%(x_2)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y_1=-15.1746+20.4322 lgx_1,r=0.9630,P>0.01; y_2=-3.5729+2.8329 lgx_1,r=0.9815,P>0.01; y_1=20.9942-20.7741 lgx_2,r=-0.9474,P>0.01; y_2=1.4202-2.4361 lgx_2,r=-0.8061,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N量 毛木耳 回归方程 生长发育 栽培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毛木耳多糖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16
14
作者 马昱阳 贾凤娟 +3 位作者 徐志祥 弓志青 王月明 王文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4-79,共6页
以山东省鱼台县毛木耳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进行毛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研究液料比、超声波时间、超声波功率、复合酶(复合蛋白酶与纤维素酶质量比为1∶1)、酶解温度4个单因素对毛木耳多糖提取效果的... 以山东省鱼台县毛木耳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进行毛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研究液料比、超声波时间、超声波功率、复合酶(复合蛋白酶与纤维素酶质量比为1∶1)、酶解温度4个单因素对毛木耳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法试验。依据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确定最优超声波辅助酶提取多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0∶1(mL/g)、超声波时间31 min、超声波功率160 W、复合酶酶解温度为64℃,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1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多糖 提取 超声波辅助酶法 响应面法
下载PDF
22个毛木耳菌株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贾定洪 王波 +3 位作者 彭卫红 甘炳成 黄忠乾 郑林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1-184,共4页
以22个不同来源的毛木耳菌株为材料,采用MEGA4.0软件对ITS序列进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试验结果显示22个菌株的ITS序列长度为620 bp左右,GC含在50.6%~51.1%,被聚为5个分支,其中黄耳10号和781系统发育关系较近,共同聚在第一个分支,而... 以22个不同来源的毛木耳菌株为材料,采用MEGA4.0软件对ITS序列进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试验结果显示22个菌株的ITS序列长度为620 bp左右,GC含在50.6%~51.1%,被聚为5个分支,其中黄耳10号和781系统发育关系较近,共同聚在第一个分支,而琥珀聚在第二分支。ITS序列分析试验结果从系统发育角度反映出了研究菌株的遗传关系,是进行毛木耳菌株遗传分析及科学鉴定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MEGA4.0 ITS
下载PDF
蕈菌菌丝体死细胞对水溶液中微量铅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14
16
作者 高健伟 张丹 +1 位作者 陈红 殷义高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6年第4期23-26,共4页
采用毛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菌丝体的死细胞作为生物吸附剂做吸附Pb2+的试验,以研究毛木耳吸附Pb2+的理想条件。试验评价了影响吸附的4个因子:溶液pH值,振荡吸附时间,金属初始浓度和菌丝体投加量。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毛木耳的吸... 采用毛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菌丝体的死细胞作为生物吸附剂做吸附Pb2+的试验,以研究毛木耳吸附Pb2+的理想条件。试验评价了影响吸附的4个因子:溶液pH值,振荡吸附时间,金属初始浓度和菌丝体投加量。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毛木耳的吸附能力的关键因子,pH值为6时达到最大吸附率(86.8%);吸收30min时,毛木耳对Pb2+的吸附值最高;随着溶液初始Pb2+浓度的增加,吸附率增加,但随菌丝体生物量的增加吸附能力下降。当溶液Pb2+的质量浓度为60mg/L时,最大吸附量达到11.698mg/g。毛木耳菌丝体死细胞作为未受过任何物理化学处理的自然生物体,具有提高吸附能力的潜力和空间,通过今后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应用在污染废水的重金属处理领域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生物吸附 铅离子 菌丝体
下载PDF
毛木耳菌丝体的营养生长条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谦 尹红芳 +2 位作者 蔡喜存 白彦坤 李满意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对毛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毛木耳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麸皮、豆饼粉作为氮源均适合毛木耳菌丝生长;最适无机盐为磷酸二氢钾,硫酸铜、硫酸锌均抑制菌丝的生长.
关键词 毛木耳 菌丝 生长条件
下载PDF
木屑堆积发酵料及其在栽培毛木耳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小平 饶益强 温志强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92-195,共4页
对木屑堆积发酵料栽培食用菌降低污染的原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料能减少污染与其可溶性糖分的减少,粗蛋白、全 N、全 P等营养物的增加,产生抑菌物质以及发酵过程高温杀死料中的大部分虫卵、病菌等有关.用发酵料... 对木屑堆积发酵料栽培食用菌降低污染的原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料能减少污染与其可溶性糖分的减少,粗蛋白、全 N、全 P等营养物的增加,产生抑菌物质以及发酵过程高温杀死料中的大部分虫卵、病菌等有关.用发酵料栽培毛木耳能大幅度降低霉菌污染,提高品质,增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 发酵 毛木耳 栽培
下载PDF
毛木耳液体菌种的研究及栽培试验 被引量:12
19
作者 高峰 谢凌慧 +2 位作者 卢伟 董伟 陶鸿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4,共3页
研究了毛木耳的液体培养条件,确定了适宜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麦麸10%、MgSO4·7H2O0.02%、KH2PO40.1%;250mL三角瓶适宜培养条件为每瓶装液量90mL,接种量10%,pH值5.0~7.0,培养温度26℃~29℃,培养时间4d。栽培试验表明,菌种制备... 研究了毛木耳的液体培养条件,确定了适宜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麦麸10%、MgSO4·7H2O0.02%、KH2PO40.1%;250mL三角瓶适宜培养条件为每瓶装液量90mL,接种量10%,pH值5.0~7.0,培养温度26℃~29℃,培养时间4d。栽培试验表明,菌种制备时间缩短了11d~12d,头茬出耳时间提前了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菌种 栽培
下载PDF
毛木耳食药用价值述评 被引量:12
20
作者 马静 邱彦芬 岳诚 《食药用菌》 2019年第5期312-315,共4页
根据文献资料,评介毛木耳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且具有抗凝血、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等保健功效。简述当下市场利用状况及未来开发前景。
关键词 毛木耳 营养价值 保健功能 多糖 精深加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