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耳鸣和持续耳鸣对大鼠听觉中枢GAP43和egr-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魏婷婷 赵德安 +3 位作者 高兴强 苏文玲 朱艳双 赵岩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41-145,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早期耳鸣与持续耳鸣大鼠听觉通路中GAP43和egr-1基因的表达情况来探讨耳鸣发生的中枢源性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均8只:水杨酸钠组分为早期组与持续组,每次训练前2小时腹腔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400mg/kg),其... 目的通过检测早期耳鸣与持续耳鸣大鼠听觉通路中GAP43和egr-1基因的表达情况来探讨耳鸣发生的中枢源性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均8只:水杨酸钠组分为早期组与持续组,每次训练前2小时腹腔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400mg/kg),其中持续组在耳鸣模型建立成功后,继续每天同一时间腹腔注射相同剂量水杨酸钠溶液10天;盐水1组与盐水2组,每次训练前2小时腹腔注射与水杨酸钠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其中盐水2组在造模成功后,继续每天同一时间腹腔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10天;空白对照组也分为空白1组与空白2组。早期组、盐水1组、空白1组同时断头取标本,而盐水2组、空白2组与持续组一同断头取标本。再利用实时荧光(sybgreena染料法)相对定量PCR检测GAP43和egr-1的mRNA在听觉通路四个核团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空白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听皮层GAP43与egr-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1)。耳蜗核中GAP43的mRNA随着水杨酸钠注射次数的增加先下降(P<0.01),后又逐渐回升(P<0.01);egr-1mRNA明显下降(P<0.01)。下丘GAP43、egr-1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明显提高。上橄榄核中,仅持续组GAP43的mRNA有明显降低(P<0.01);两组水杨酸钠组的egr-1的mRNA随着水杨酸钠注射次数的增多而逐渐降低(P<0.05)。结论 GAP43和egr-1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不但证实了由水杨酸钠诱导的耳鸣大鼠的听觉通路中听觉神经元发生了可塑性改变,并且能够维持这种可塑性改变,从而使大鼠耳鸣症状得以长期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基因 GAP43 EGR-1 听觉核团 水杨酸钠
下载PDF
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惊厥和点燃后听觉核团内的c-fos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运才 于恩华 许鹿希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探讨听源性惊厥点燃和听觉核团的关系,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体视学分析,研究了Wistar种系的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和点燃后听觉核团内c-fos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1.正常Wistar大鼠接受1次... 为探讨听源性惊厥点燃和听觉核团的关系,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体视学分析,研究了Wistar种系的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和点燃后听觉核团内c-fos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1.正常Wistar大鼠接受1次铃声刺激后,蜗神经核、外侧丘系背核、下丘和内侧膝状体内没有Fos标记细胞;2.P77PMC大鼠1次听源性惊厥后,上述听觉核团内可见广泛的Fos标记细胞,其分布具有区域差异;3.P77PMC大鼠被点燃后,听觉核团内的Fos标记细胞更多,标记强度更大,特别是在外侧丘系背核和下丘,Fos标记细胞的密度和强度均显著高于1次惊厥后(P<0.01)。在内侧膝状体腹侧核,点燃后Fos标记细胞密度显著增加(P<0.05)。在内侧膝状体背侧核和蜗神经背核,Fos标记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听源性惊厥诱导的c-fos表达反映了听觉核团内神经元的异常活动,这种异常的神经元活动可能是听源性惊厥点燃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听源性惊厥 听觉核团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不同物种雄性鸣声刺激下雌性凹耳蛙脑组织中ZENK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金莹 王生 +2 位作者 袁成 刘姝文 张方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6-206,共11页
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在背景噪音刺激、雄性凹耳蛙(Odorrana tormota)声音刺激以及雄性大绿臭蛙(O. graminea)声音刺激下ZENK蛋白在雌性凹耳蛙脑部的表达。结果显示,上述三种声音刺激下雌性凹耳蛙的端脑、间脑和小脑区域均未发现ZEN... 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在背景噪音刺激、雄性凹耳蛙(Odorrana tormota)声音刺激以及雄性大绿臭蛙(O. graminea)声音刺激下ZENK蛋白在雌性凹耳蛙脑部的表达。结果显示,上述三种声音刺激下雌性凹耳蛙的端脑、间脑和小脑区域均未发现ZENK蛋白的阳性细胞。在雄性凹耳蛙声音刺激下,雌性凹耳蛙中脑的视顶盖、脚间核、中脑深部核、被盖、半环隆枕以及延脑的孤束核、中缝核、网状核、网状结构、上橄榄核部位均有阳性细胞分布,在大绿臭蛙声音刺激下,这些部位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本实验中ZENK蛋白阳性细胞表达部位的一部分是位于与两栖类处理听觉信息有关的中脑半环隆枕、被盖以及延脑的上橄榄核,由此可推断,在雌性凹耳蛙ZENK蛋白与听觉信息处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性凹耳蛙 免疫组化 听觉核团 阳性反应 ZENK
原文传递
听源性惊厥点燃诱导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增加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恩华 陈运才 许鹿希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6-369,I007,共5页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在听源性惊厥点燃中的可能作用,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和Fos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惊厥和点燃后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NOS-Fos双重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差异。结果显示...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在听源性惊厥点燃中的可能作用,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和Fos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惊厥和点燃后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NOS-Fos双重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差异。结果显示:一次惊厥后,下丘内双重阳性神经元较多,近70%~80%的NOS阳性神经元呈Fos阳性,其他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仅见少量NOS-Fos双重阳性神经元。点燃后,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NOS-Fos双重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而且嗅周皮质第Ⅱ层浅部多数NOS弱阳性神经元呈Fos阳性,第Ⅲ层出现大量NOS-Fos双重阳性神经元。上述结果表明,听源性惊厥点燃诱导NOS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听源性惊厥 一氧化氮合酶 诱导 点燃 大鼠
下载PDF
Leptin长型受体在大鼠听觉核团中的免疫组化定位
5
作者 许勃 马海莎 +3 位作者 许芳 王根辈 杨永倩 范光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7-149,共3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leptin长型受体(LR-b)在大鼠听觉核团中分布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鼠的耳蜗神经核、上橄榄核、外侧丘系核、下丘、内侧膝状体和听皮质中均有LR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推测,leptin作用于听觉传导通路相关核...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leptin长型受体(LR-b)在大鼠听觉核团中分布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鼠的耳蜗神经核、上橄榄核、外侧丘系核、下丘、内侧膝状体和听皮质中均有LR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推测,leptin作用于听觉传导通路相关核团中的神经元,可能与维持大鼠正常的听觉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tin长型受体 大鼠 听觉核团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黄雀、黄喉鹀延髓听觉神经核团的形态学研究与比较
6
作者 张信文 曾少举 左明雪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1期78-81,共4页
用冰冻切片及尼氏染色法观察了鸣禽类黄雀(carduelis spinlaus)与黄喉鵐(Emberiza elegans)低位脑干中的听觉核团的位置、形态及细胞组成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组成听觉上行通路第一级中继站的两对耳蜗核(Nucleus cochear),即延髓的... 用冰冻切片及尼氏染色法观察了鸣禽类黄雀(carduelis spinlaus)与黄喉鵐(Emberiza elegans)低位脑干中的听觉核团的位置、形态及细胞组成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组成听觉上行通路第一级中继站的两对耳蜗核(Nucleus cochear),即延髓的巨细胞胲(Nucleus magnocellularis.NM)和角状核(Nucleus amgularis,NA)有明显的形态学差异。巨细胞核呈卵圆形,其细胞均为圆形或椭圆形,胞体较大,长径为25—30μm,突起较少。而角状核呈三角形,核内包含各种类型的细胞,其中有纺缍形、多极型和卵圆形等,胞体大小不等,长径为12—25μm,突起较长。由此提示这两对耳蜗核可能有不同的功能。延髓层状核(Nucleus laminavis,NL)是听觉上行通路中的第二级中继站,核团呈棒状或卷曲状,中央部呈“Z”或“S”字形,细胞呈层状排列,胞体呈长梭形或多极型,长径为20—25μm,突起较长。本文为进一步研究鸣禽类的听觉机能及声源定位等提供了一定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雀 黄喉鵐 延髓听觉神经核团 形态学 低位脑干 尼氏染色法 细胞组成 声源定位
下载PDF
听源性惊厥点燃后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学观察
7
作者 于恩华 陈运才 许鹿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探讨一氧化氮在听源性惊厥点燃中的作用.用NADPH-d组织比学方法和体视学分析,研究厂Wistar种系的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和点燃后听觉核团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差异。结果显示:(1)P77PMC大鼠一次惊厥后,听觉核团... 为探讨一氧化氮在听源性惊厥点燃中的作用.用NADPH-d组织比学方法和体视学分析,研究厂Wistar种系的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和点燃后听觉核团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差异。结果显示:(1)P77PMC大鼠一次惊厥后,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可见广泛的NOS阳性神经元,其分布类似于正常大鼠;(2)点燃后,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NOS染色增深,NOS阳性神经元增加。特别是在下丘和嗅周皮质.除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外.其分布亦发生改变。本研究提示,听源性惊厥可诱导NOS表达增加,这种增加可能对于保持神经元增高的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点燃 听觉核团 听源性 惊厥 癫痫
下载PDF
钙结合蛋白在龟类听觉核团的表达
8
作者 许静 宋晶 唐业忠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1-329,共9页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物种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形成了多样化的听觉系统结构。本研究以钙结合蛋白为标记,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龟鳖类的底栖和浅水代表物种(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和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的中枢神经...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物种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形成了多样化的听觉系统结构。本研究以钙结合蛋白为标记,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龟鳖类的底栖和浅水代表物种(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和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听觉核团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不但展示了2个物种的听觉核团的横切面结构,并且表明了2个物种的层状核团存在关键的结构差异,而这样的差异可能与其各自生境的声音传播特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通讯 听觉核团 Jeffress模型 层状核团
下载PDF
黄雀发声核团与部分听觉中枢内P物质的分布和性双态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信文 曾少举 左明雪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3-288,共6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物质在雌雄黄雀发声控制核团和听觉中枢内的分布,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SP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并作雌雄比较。结果如下:1.在发声学习中枢嗅叶X区有大量的SP阳性神经末梢和一些神经细胞。2.在发声控...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物质在雌雄黄雀发声控制核团和听觉中枢内的分布,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SP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并作雌雄比较。结果如下:1.在发声学习中枢嗅叶X区有大量的SP阳性神经末梢和一些神经细胞。2.在发声控制核团前脑高级发声中枢(HVc)、古纹状体栎核、发声学习中枢新纹状体巨细胞核和丘脑背内侧核外侧部内有许多的SP免疫阳性细胞。3.在发声控制中枢中脑背内侧核和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呜管部、听觉中枢丘脑卵圆核的壳区、中脑背外侧核壳区及中脑丘间核等有密集的SP免疫阳性神经末梢和纤维分布;雄性发声中枢内SP的分布比雌性丰富,两者有显著的差异。结果表明:SP的分布在雌雄发声中枢之间存在显著的性双态;SP广泛分布于黄雀发声控制核团和部分听觉中枢内,提示SP可能在发声控制及听觉中枢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雀 发声核团 听觉中枢 P物质 性双态 免疫组织化学 呜叫行为
下载PDF
雄性山噪鹛与白腰文鸟脑内P物质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学博 黄鑫欣 +5 位作者 李佳 周荔平 孙颖郁 曾少举 张信文 左明雪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物质(SP)在雄性山噪鹛与白腰文鸟听觉和发声中枢内的分布差异,结合计算机图像仪检测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结果:1)SP在端脑的分布为发声学习中枢X区最多,学习中枢MAN和发声高级中枢(HVc)次之,发声运动中...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物质(SP)在雄性山噪鹛与白腰文鸟听觉和发声中枢内的分布差异,结合计算机图像仪检测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结果:1)SP在端脑的分布为发声学习中枢X区最多,学习中枢MAN和发声高级中枢(HVc)次之,发声运动中枢古纹状体栎核最少.2)两种鸟SP的分布在听觉中枢耳蜗核、中脑背外侧核壳区、丘脑卵圆核壳区等比较相似.3)在山噪鹛发声中枢中SP的标记量比白腰文鸟丰富,尤其是在X区.结果表明:SP广泛分布于发声核团和主要听觉中枢内,提示SP可能在发声控制及听觉中枢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时SP在发声中枢分布的丰富程度可能与鸣唱的复杂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噪鹛 白腰文鸟 P物质 发声听觉核团 免疫组化方法
下载PDF
雄性黄雀与白腰文鸟发声和听觉中枢脑啡肽的分布差异
11
作者 张学博 黄鑫欣 +4 位作者 周荔平 张信文 李佳 曾少举 左明雪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2-325,373,共5页
目的:比较脑啡肽(ENK)在雄性黄雀与白腰文鸟发声核团和听觉中枢内的分布差异。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NK的分布,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结果:(1)黄雀发声核团中ENK的阳性标记物明显比白腰文鸟丰富,... 目的:比较脑啡肽(ENK)在雄性黄雀与白腰文鸟发声核团和听觉中枢内的分布差异。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NK的分布,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结果:(1)黄雀发声核团中ENK的阳性标记物明显比白腰文鸟丰富,差异显著。(2)在黄雀发声学习中枢X区的ENK阳性标记最多,发声高级中枢次之,发声运动中枢古纹状体栎核较少。(3)ENK在两类鸟的听觉中枢丘脑卵圆核壳区、中脑背外侧核壳区、耳蜗核等的分布相似。结论:ENK广泛分布于发声核团和主要听觉中枢内,可能对发声和听觉有一定的调制作用。黄雀比白腰文鸟善于鸣啭,发声核团内的ENK更丰富,提示ENK的丰富程度可能与鸣唱的复杂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啡肽 发声听觉核团 黄雀 白腰文鸟
下载PDF
水杨酸钠注射后大鼠听觉通路突触素表达的变化
12
作者 朱艳双 赵德安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22期1975-1977,2006,共4页
目的检测水杨酸钠注射后大鼠耳蜗核、上橄榄核、下丘脑及听皮层突触素表达的变化,探讨听觉通路的可塑性变化与耳鸣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按照注射药物时间长短的不同分为Ⅰ、Ⅱ组,其中Ⅰ组注射药物时间为... 目的检测水杨酸钠注射后大鼠耳蜗核、上橄榄核、下丘脑及听皮层突触素表达的变化,探讨听觉通路的可塑性变化与耳鸣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按照注射药物时间长短的不同分为Ⅰ、Ⅱ组,其中Ⅰ组注射药物时间为14d,Ⅱ组注射药物时间为21d(空白对照组不注射药物);两组又各自分为A、B、C 3个亚组,其中A组为水杨酸钠组,B为0.9%氯化钠溶液组,C为空白对照组。ⅠA组:每次条件反射训练前3h腹腔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350mg/kg),至实验结束;ⅠB组:每次条件反射训练前3h腹腔注射同体积0.9%氯化钠溶液,至实验结束;ⅠC组:饲养在安静环境中,不限饮食,不注射药物,不进行条件反射训练;ⅡA、ⅡB、ⅡC组的分组方法同前。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听觉通路中4个核团突触素表达的情况。结果早期耳鸣组(ⅠA)与持续耳鸣组(ⅡA)同其余组大鼠相比,耳蜗核、上橄榄核、下丘脑、听皮层突触素的表达都明显增多(均P<0.01);且ⅡA组各核团中突触素的表达均较ⅠA组增多(均P<0.01)。结论水杨酸钠注射可成功建立大鼠耳鸣模型,耳鸣大鼠听觉通路突触素表达的改变为耳鸣的中枢源性学说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钠 耳鸣 神经可塑性 突触素 听觉核团
下载PDF
老年大鼠听性脑干核团谷氨酸脱羧酶免疫反应的变化
13
作者 蒋学范 董雪蕾 蒋月星 《临床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检测D-半乳糖衰老大鼠听性脑干核团谷氨酸脱羧酶(GAD)免疫反应的变化,研究其与老年 性聋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成年的老年大鼠听性脑干核团进行染色,并利用计算机图像 分析系统对GAD65和GAD67免疫反应产物进... 目的 检测D-半乳糖衰老大鼠听性脑干核团谷氨酸脱羧酶(GAD)免疫反应的变化,研究其与老年 性聋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成年的老年大鼠听性脑干核团进行染色,并利用计算机图像 分析系统对GAD65和GAD67免疫反应产物进行灰度分析。结果 老年大鼠听性脑干核团GAD65和GAD67的 平均灰度值比对照组大(P<0.01),即GAD65和GAD67免疫反应产物少。结论 听性脑干核团GAD65和 GAD67含量的降低可能与老年性聋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免疫反应 老年大鼠 谷氨酸脱羧酶(GAD) 老年性聋 发病 谷氨酸脱羧酶 产物 比对 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