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冶-九江地区Fe,Cu(Au)和Au(Cu)矿床夕卡岩矿物里的熔融包裹体特征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斌 赵劲松 +2 位作者 张重泽 李兆麟 彭卓伦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50-561,共12页
在大冶-九江沿长江分布的Fe,Cu(Au)和Au(Cu)矿床的夕卡岩矿物中,除含气-液包裹体外,还含大量熔融包裹体和流体-熔融包裹体.熔融包裹体形态多样,它们主要由不同相比例的晶质硅酸盐(CSi)、铁质(Fe)、非晶质硅酸盐(ASi)及气体(... 在大冶-九江沿长江分布的Fe,Cu(Au)和Au(Cu)矿床的夕卡岩矿物中,除含气-液包裹体外,还含大量熔融包裹体和流体-熔融包裹体.熔融包裹体形态多样,它们主要由不同相比例的晶质硅酸盐(CSi)、铁质(Fe)、非晶质硅酸盐(ASi)及气体(V)多相组成.其中有的含有几个结晶硅酸盐相.所研究的熔融包裹体大小一般为(10~46)μm×(6~15)μm.流体-熔融包裹体与熔融包裹体的区别是在前者中出现液体(L)相,均一温度较低.在所获得的48个温度数据中,夕卡岩石榴石和辉石中熔融包裹体有39个均一温度数据,流体-熔融包裹体有两个数据,其余属流体包裹体所有.石榴石和辉石中的熔融包裹体具有890~1115℃均一温度,流体-熔融包裹体具有745~750℃均一温度,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介于580~675℃之间.39个熔融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1029.9℃.现有包裹体相态特征及其均一温度表明,所研究的夕卡岩应为岩浆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冶-九江地区 au(cu)矿床 夕卡岩 熔融包裹体 岩浆成因 相态特征 均-温度 Fe cu(au)矿床
原文传递
四川省冕宁庙顶铜金矿床地质与矿物学特征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辛存林 刘海博 +2 位作者 徐明儒 安国堡 胡菊英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25-3143,共19页
庙顶铜金矿床位于特提斯成矿域与滨太平洋成矿域交界部位,处于多个成矿远景区的交汇地带,成矿条件优越。矿体赋存于泥盆系碳酸盐化凝灰岩、泥质粉砂质板岩、碳酸盐化泥晶灰岩与二叠系变质玄武岩地层中。岩相学表明:矿床的矿石类型有铜... 庙顶铜金矿床位于特提斯成矿域与滨太平洋成矿域交界部位,处于多个成矿远景区的交汇地带,成矿条件优越。矿体赋存于泥盆系碳酸盐化凝灰岩、泥质粉砂质板岩、碳酸盐化泥晶灰岩与二叠系变质玄武岩地层中。岩相学表明:矿床的矿石类型有铜金矿化碳酸盐石英脉型、铜金矿化变质岩型和铜矿化钠长石岩型。矿相学研究表明:铜矿物以硫化型为主,其次为氧化型,主要为黄铜矿,其次是斑铜矿及铜蓝;金赋存以含银自然金为主,其次为银金矿,游离金为主要的回收对象。金属矿物的生成顺序为:磁铁矿→黄铁矿→自然金、银金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黝铜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铜蓝、蓝辉铜矿→褐铁矿、孔雀石、蓝铜矿、氯铜矿。矿床形成经历了变质期、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期又分为3个阶段:钠长石-云母-黄铁矿阶段(Ⅰ)、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和碳酸盐-石英-重晶石阶段(Ⅲ)。电子探针结果表明,矿床的形成过程经历了由高温到低温的变化,成因类型应属岩浆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物学特征 矿床类型 庙顶au-cu矿床 冕宁
下载PDF
智利Caspiche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勘查过程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梦婕 杨振 +1 位作者 王新宇 毕诗健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5,共8页
Caspiche斑岩型Au-Cu矿床是智利北部马里昆冈金-银-铜成矿带上的一个世界级矿床,也是南美洲近年来发现的最大矿床之一,矿床金储量约716t,铜储量约266万t。该矿床发现历史漫长,先后有3家公司进行了长达21年的勘查工作,直到2007年才最终... Caspiche斑岩型Au-Cu矿床是智利北部马里昆冈金-银-铜成矿带上的一个世界级矿床,也是南美洲近年来发现的最大矿床之一,矿床金储量约716t,铜储量约266万t。该矿床发现历史漫长,先后有3家公司进行了长达21年的勘查工作,直到2007年才最终被发现。这样一个位于研究程度很高的成矿带上的世界级矿床,却经历了如此长的勘查周期,表明矿床本身及勘查工作一定具有其独特性,其经验对同类矿床的勘查必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经对勘查过程的详细分析,总结其经验主要为:(1)地质条件与矿床类型的认识是勘查工作最重要的基础;(2)传统地质方法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是有效的勘查方法;(3)详尽的资料收集与分析可迅速缩小靶区,节省投入;(4)必要的资金投入是商业勘查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过程 斑岩型au-cu矿床 Caspiche 智利
下载PDF
福建碧田Au-Ag-Cu矿床含金石英脉中磷灰石的阴极发光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晓东 华仁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碧田Au Ag Cu矿床含金石英脉中的磷灰石在阴极射线激发下发明亮的黄绿色光 ,特征峰波长为 5 70~5 80nm。阴极发光 (CL)图像揭示了磷灰石的内部环带结构 ,不同环带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发光带w(MnO) >0 .4%、n(Mn) /n(... 碧田Au Ag Cu矿床含金石英脉中的磷灰石在阴极射线激发下发明亮的黄绿色光 ,特征峰波长为 5 70~5 80nm。阴极发光 (CL)图像揭示了磷灰石的内部环带结构 ,不同环带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发光带w(MnO) >0 .4%、n(Mn) /n(Fe) >2、n(Mn) /n(La+Ce) >4;Mn2 + 为CL的主要激发元素。磷灰石晶体结构中以LREE3 + +Si4+ =Ca2 + +P5+ 为主要的元素替代形式。磷灰石微量与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表明 ,该矿床形成于近地表的低温热液体系 ,成矿流体在矿物共沉淀的晚期向富Si、Na方向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含金石英脉 阴极发光 内部环带结构 晶体结构 碧田au-Ag-cu矿床 福建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