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399
1
作者 周自强 胡大一 +3 位作者 陈捷 张仁汉 李奎宝 赵秀丽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91-494,共4页
目的 了解中国目前心房颤动 (房颤 )患病率、并发症以及服药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 14个自然人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 ,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调查方法 ,在人群中进行以房颤为主要内容的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并统计结果。... 目的 了解中国目前心房颤动 (房颤 )患病率、并发症以及服药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 14个自然人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 ,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调查方法 ,在人群中进行以房颤为主要内容的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并统计结果。结果 中国房颤患病率总患病率 0 77% ,标准化率为 0 6 1%。年龄分组显示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男性病人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0 9%比 0 7% ,P =0 0 13)。所有房颤病人中瓣膜型、非瓣膜型及孤立性房颤所占比例分别为12 9% ,6 5 2 %和 2 1 9%。房颤病人中脑卒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 ,房颤病人脑卒中率明显高于非房颤人群 (12 1%比 2 3% ,P <0 0 1)。服药情况华法林为 1 7% ,阿司匹林为 37 9% ,洋地黄为37 9% ,β受体阻滞剂为 2 4 6 %。 结论 中国房颤患病率 ,年龄、性别、病因分组等均和国外相关资料趋势接近 ,脑卒中发病率高 ,但服药情况十分不理想 ,需要加强对房颤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心房颤动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并发症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中国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60
2
作者 胡大一 孙艺红 +5 位作者 周自强 李奎宝 倪永斌 杨光 孙淑红 李蕾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中国人心房颤动 (房颤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全国 1 8家医院共登记房颤患者 4 51 1例 ,其中风湿瓣膜性房颤 1 0 86例 ,非瓣膜性房颤 342 5例。通过比较房颤合并脑卒中与房颤无脑卒中患者 ... 目的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中国人心房颤动 (房颤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全国 1 8家医院共登记房颤患者 4 51 1例 ,其中风湿瓣膜性房颤 1 0 86例 ,非瓣膜性房颤 342 5例。通过比较房颤合并脑卒中与房颤无脑卒中患者 ,筛选房颤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中国人房颤脑卒中的患病率 2 4 81 % ,房颤合并脑卒中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 ,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 :年龄≥ 75岁 (OR 1 76 ,95 %CI 1 0 8~ 2 98) ,高血压病史 (OR 1 52 ;95 %CI 1 2 8~ 1 80 ) ,糖尿病史 (OR 1 39,95 %CI 1 1 1~ 1 76) ,动脉收缩压升高(OR 1 71 ,95 %CI1 2 1~ 2 2 8) ,左房血栓 (OR 2 77,95 %CI 1 2 5~ 6 1 3)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国人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左房血栓、动脉收缩压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脑卒中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抗凝治疗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中国部分地区心房颤动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380
3
作者 戚文航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13-916,共4页
目的 了解中国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年龄分布、病因 (或相关因素 )、房颤类型、脑卒中等流行病学特征及不同类型房颤的治疗现状。方法 对 1999~ 2 0 0 1年中国内地 4 1家医院诊断的心房颤动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 目的 了解中国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年龄分布、病因 (或相关因素 )、房颤类型、脑卒中等流行病学特征及不同类型房颤的治疗现状。方法 对 1999~ 2 0 0 1年中国内地 4 1家医院诊断的心房颤动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  (1)共入选 92 97例 ,平均年龄 6 5 5岁 ,男女比为 13∶12。三年内房颤占同期心血管住院病人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平均 7 9%。随年龄增高病例数进行性递增。 (2 )房颤病因及相关因素统计 (单项 % ) ,老年 5 8 1% ,高血压 4 0 3% ,冠心病34 8% ,心衰 33 1% ,风湿性瓣膜病 2 3 9% ,特发性房颤 7 4 % ,心肌病 5 4 %和糖尿病 4 1%等。其中以高龄与高血压的组合最常见。本组患者中 2 / 3有心房增大 ,1/ 3有射血分数降低。 (3)房颤类型中阵发性占 33 7% ,持续性 16 7% ,持久性 4 9 5 %。 (4)阵发性房颤 5 6 4 %采用节律控制治疗 ,18 2 %用心室率控制方法 ,应用药物以胺碘酮、洋地黄制剂最多 ,其次为 β受体阻滞剂、普鲁帕酮等。(5 )慢性房颤 82 8%接受心室率控制治疗 ,常用药物为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 ,试行复律者不足 1/ 2 ,其中 31 1%复律后可维持稳定窦性心律 ,应用药物以胺碘酮最多 ,其次为普鲁帕酮、奎尼丁、索他洛尔等。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心房颤动 住院病例 调查 年龄 病因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12
4
作者 涂雪松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6年第5期594-599,共6页
据国外研究报道,正常情况下成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年发病率为170/10万,男性为212/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0.58%-0.61%;复发率为21.8%-12.9%,其中,伴有房颤的1年脑卒中复发率为10%-20%,发病前和发病后接受过抗血小板... 据国外研究报道,正常情况下成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年发病率为170/10万,男性为212/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0.58%-0.61%;复发率为21.8%-12.9%,其中,伴有房颤的1年脑卒中复发率为10%-20%,发病前和发病后接受过抗血小板治疗的分别为9.0%和6.2%-14.0%。据国内文献统计: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为91.3-263.1/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145.5/10万;复发率为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心房颤动 发病率 复发率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华法林对中国人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70
5
作者 孙艺红 胡大一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的抗栓治疗 ,初步探讨中国人华法林国际标准化率 (INR)的合理范围。方法 调查 4 35例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及INR监测情况 ,分析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及与INR的关系。结果 华法林...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的抗栓治疗 ,初步探讨中国人华法林国际标准化率 (INR)的合理范围。方法 调查 4 35例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及INR监测情况 ,分析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及与INR的关系。结果 华法林疗程时间中位数 7个月 ,平均剂量为(2 77± 0 83)mg。共发生出血事件 31例 (7 11% ) ,其中严重出血 5例 ,轻微出血 2 6例。发生出血患者年龄略高于对照组 [(6 5 1± 10 0 )岁与 (6 2 0± 12 2岁 )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2 5 9) ;出血患者血压高于对照组 ,合并心力衰竭较多 (P =0 0 5 )。多因素分析中INR≥ 3为预测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3 74 )。血栓栓塞事件 37(17 4 7% )例 ,发生缺血性卒中或栓塞的危险随INR下降明显增加。结论 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目标INR值应避免低于 1 5或高于 3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中国人 心房颤动 抗栓疗法 安全性 有效性
原文传递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62
6
作者 胡大一 张鹤萍 +1 位作者 孙艺红 姜立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比较阿司匹林与调整剂量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18个中心,根据入选标准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配至阿司匹林组(150~160 mg/d)和调整剂量...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比较阿司匹林与调整剂量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18个中心,根据入选标准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配至阿司匹林组(150~160 mg/d)和调整剂量华法林组(初始剂量2 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年龄≥75岁者的INR为1.6~2.5).常规门诊随访,调整华法林剂量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终点事件为缺血性脑卒中和死亡,次要终点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外周动脉栓塞、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出血.结果 共704例患者进入分析,阿司匹林组369例,华法林组335例.男性420例(59.7%),平均年龄(63.3±9.9)岁,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包括合并疾病和伴随用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中位数19个月(2~24个月).与阿司匹林比较,调整剂量华法林明显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2.7%比6.0%,P=0.03,OR 0.44,95%可信区间(CI)为0.198~0.960],相对危险下降54%;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下降62%(1.8%比4.6%,P=0.04,OR 0.38,95% CI为0.147~0.977);总血栓栓塞事件相对危险下降52%(10.6%比5.4%,P=0.01,OR 0.48,95% CI为0.269~0.858).次要终点事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华法林组轻微出血和严重出血发生率均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华法林组总死亡率低于阿司匹林组[4例(1.2%)比8例(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主要和次要终点的联合终点事件华法林组低于阿司匹林组(8.4%比13.0%,P=0.047). 结论 与阿司匹林相比,华法林可明显降低国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华法林组出血的发生率高于阿司匹林组,但多数出血并发症发生在INR>3.0.严密监测(INR 2.0~3.0)下的调整剂量华法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华法林 阿司匹林 脑血管意外 颅内出血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目前认识和治疗建议 被引量:154
7
作者 陈新 张澍 +13 位作者 胡大一 马长生 黄从新 王方正 杨延宗 张奎俊 李莉 杨新春 曹克将 马坚 江洪 吴书林 华伟 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专家工作组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1年第2期69-94,共26页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尽管房颤本身并不直接危及生命 ,房颤时快速的心室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 ,产生明显症状 ,尤其使患者有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危险。大多数房颤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二尖瓣病变的患者。发...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尽管房颤本身并不直接危及生命 ,房颤时快速的心室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 ,产生明显症状 ,尤其使患者有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危险。大多数房颤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二尖瓣病变的患者。发生在无可察觉的心血管病和其它病因的孤立性房颤也不少见 ,约占 30 %。除了病因治疗外 ,房颤的处理有 3个策略 ,包括 (1)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 ;(2 )控制心室率 ;和 (3)预防栓塞性事件 ,尤其脑卒中。有些患者需要 1个以上的治疗策略。尽管有一些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资料有助于临床医师作出治疗决策 ,但只有抗凝治疗能裨益患者有较多的证据。但是 ,由于种族差异 ,在白种人群中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所获得的资料是否适合中国人尚难定论。本文就房颤的目前认识和治疗方法提出建议 ,供广大临床医师参考 ,包括 (1)控制心室率的病例选择及具体方法 ;(2 )药物和非药物方法转复窦性心律 ;(3)抗心律失常药维持窦性心律 ;(4)经胸和心内直流电转复心律 ;(5 )心脏起搏预防房颤复发 ;(6 ) Cox迷宫手术预防房颤复发 ;和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非药物干预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48
8
作者 马长生 周玉杰 +6 位作者 马煜 郑知刚 颜红兵 王勇 李霄 柯元南 汤旦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 调查分析北京地区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单一中心的 5 2 0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进行随访调查 ,男 346例 ,女 174例 ,入选年龄 4 0~ 10 2(71 2± 12 2 )岁 ,平均随访 (6 75± 4... 目的 调查分析北京地区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单一中心的 5 2 0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进行随访调查 ,男 346例 ,女 174例 ,入选年龄 4 0~ 10 2(71 2± 12 2 )岁 ,平均随访 (6 75± 4 0 3)年 ,累计随访 32 2 7人年。结果 该组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平均为 5 3%。房颤患者各年龄段的脑卒中发生率 :<6 0岁为 1 2 % (95 %可信区间 0 6 7%~1 73% ,合并危险因素者 1 6 % ,不合并危险因素者 1 0 % ) ;6 0~ 70岁为 4 0 % (95 %可信区间 3 38%~4 6 2 % ,合并危险因素者 5 1% ,不合并危险因素者 3 1% ) ;71~ 80岁为 6 7% (95 %可信区间5 96 %~ 7 4 4 % ,合并危险因素者 8 8% ,不合并危险因素者 4 0 % ) ;>80岁为 7 8% (95 %可信区间6 75 %~ 8 85 % ,合并危险因素者 7 7% ,不合并危险因素者 7 9%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与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史等危险因素呈正相关 (P值均小于 0 0 5 )。结论 北京地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非抗凝状态下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 5 3% ;高龄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缺血性脑卒中史为其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 发生率 影响因素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6) 被引量:142
9
作者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5-928,共14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在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心房颤动波(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临床特点为心悸、脉律绝对不整。年龄是导致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在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心房颤动波(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临床特点为心悸、脉律绝对不整。年龄是导致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65岁及以上人群的房颤特称老年房颤。根据患者房颤基础病情况,分为瓣膜性房颤和非瓣膜性房颤。非瓣膜性房颤是指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生物瓣膜、二尖瓣修复情况下发生的房颤。此专家建议只针对老年非瓣膜性房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
原文传递
2021 EHRA实践指南《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指南》更新解读 被引量:124
10
作者 尹琪楠 韩丽珠 +4 位作者 边原 黄雪飞 雷洋 宋玉洁 童荣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19-1625,共7页
2021年4月,欧洲心律协会(EHRA)发布2021版《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指南》(简称“指南”),指出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NOACs)是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首选抗凝药,该指南就NOACs在心房颤动患者应用的16种场景... 2021年4月,欧洲心律协会(EHRA)发布2021版《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指南》(简称“指南”),指出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NOACs)是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首选抗凝药,该指南就NOACs在心房颤动患者应用的16种场景提出实用指导。该文通过与2018版“指南”进行对比,对更新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临床应用抗凝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 心房颤动 指南更新
下载PDF
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及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04
11
作者 王汝朋 杨水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比较新型抗凝药物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与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病房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60例,患者均未服抗凝药,根据患者服药意愿分别纳入利... 目的比较新型抗凝药物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与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病房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60例,患者均未服抗凝药,根据患者服药意愿分别纳入利伐沙班组80例(拜瑞妥,20mg,1次/d)和达比加群酯组80例(泰毕全,110mg,2次/d),选择本院同期服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80例为华法林组,所有患者服药≥3个月,3组在年龄、性别、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及房颤射频消融术方面相匹配。随访3个月,比较3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非中枢神经系统性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利伐沙班组和达比加群酯组栓塞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华法林组(11.3%和13.8%vs 28.8%,P=0.008),利伐他班组和达比加群酯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亦较华法林组低(10.0%和7.5%vs 21.3%,P=0.022)。华法林组皮疹发生率较利伐沙班组和达比加群组高(11.3%vs 0%和2.5%,P=0.002)。结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预防效果优于或等同于华法林,安全性亦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药 心房颤动 华法林 卒中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室率心房颤动临床观察 被引量:104
12
作者 黎伟强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室率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广东省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室率房颤患者2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室率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广东省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室率房颤患者2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42例,两组均予慢性心衰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收缩末期容积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三项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2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室率房颤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进而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并且应用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美托洛尔 慢性心力衰竭 快室率房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全球抗凝注册研究中国亚组基线数据分析 被引量:103
13
作者 孙艺红 胡大一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46-850,共5页
目的 通过对全球注册研究GARFIELD研究中国患者基线数据的分析,揭示目前中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的现状.方法 GARFIELD研究是一项全球性、前瞻性伴部分回顾性多中心观察性注册研究,包括前瞻性队列和回顾性队列2个部分... 目的 通过对全球注册研究GARFIELD研究中国患者基线数据的分析,揭示目前中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的现状.方法 GARFIELD研究是一项全球性、前瞻性伴部分回顾性多中心观察性注册研究,包括前瞻性队列和回顾性队列2个部分.在中国按地域分布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9家医院,均为三甲医院.收集患者的一般特征、临床特征及诊断时的抗栓治疗,并计算CHADS2评分和CHA2 DS2-VASc评分,如上述评分≥2为卒中高危.结果 2009年12月至2011年10月,共805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进入分析,平均年龄为(66.6 ±11.4)岁,女性317例(39.4%),年龄≥75岁的患者216例(26.8%).合并卒中和(或)短暂性脑供血不足(TIA) 116例(14.4%),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261例(32.4%).患者CHADS2评分平均(1.7±1.1)分,CHA2 DS2-VASc评分平均(2.9±1.7)分.CHADS2评分≥2分的患者有391例(48.5%),CHA2DS2-VASc≥2分的患者有630例(78.3%).未用任何抗栓治疗的患者159例(19.8%);415例(51.6%)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231例(28.7%),其中华法林179例(22.2%),新型口服抗凝药物52例(6.5%).在卒中高风险患者抗凝治疗率低,其中68.3% (267/391)CHADS2评分≥2分和71.7%(452/630) 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未接受抗凝治疗.随着CHADS2和CHA2 DS2-VASc评分增加,服用新型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比例升高,CHADS2-VASc评分≥6分的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比例与华法林相同,均为14.9% (7/47).结论 中国非瓣膜病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虽有改进仍不容乐观,抗栓治疗未按危险分层标准进行,卒中高危患者抗凝治疗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药 卒中
原文传递
心律失常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6
14
作者 杨宝峰 蔡本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81-88,共8页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不但加重原有心脏疾病,还可诱发心源性猝死。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总有效率只有30%~60%。人们对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认识仍有限...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不但加重原有心脏疾病,还可诱发心源性猝死。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总有效率只有30%~60%。人们对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认识仍有限,因此,揭示心律失常发生的深层机制,寻找新的作用靶点是抗心律失常研究领域的重点、难点。近年人们发现心房特异性钾离子通道电流IKur、IKAch等参与了心房颤动,这使心房颤动治疗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钙渗漏、缝隙连接蛋白及钙通道自身抗体在心律失常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发现为开发更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近年研究发现,一类调控基因的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心律失常及其引起的猝死起关键作用。miR-1、miR-133、miR-590等对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伴随的心律失常表现出明显调控作用。miRNA的生物学特性是同时对多个靶点具有调控作用,这使其具有成为理想抗心律失常靶点的潜力,为心律失常及猝死的防治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离子通道 小分子RNA M3受体 心房颤动 缝隙连接蛋白 心肌梗死 AT1受体 溶血磷脂酰胆碱类
下载PDF
胺碘酮与氯沙坦、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前瞻、随机开放研究 被引量:72
15
作者 殷跃辉 刘增长 +6 位作者 吴近近 代引 苏立 兰先彬 凌智瑜 杨小渝 罗开良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评价氯沙坦和培哚普利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方法将181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n=61)、胺碘酮+氯沙坦组(Ⅱ组,n=59),胺碘酮+培哚普利组(Ⅲ组,n=61),治疗随访... 目的评价氯沙坦和培哚普利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方法将181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n=61)、胺碘酮+氯沙坦组(Ⅱ组,n=59),胺碘酮+培哚普利组(Ⅲ组,n=61),治疗随访时间为2年,研究的一级终点为房颤复发。比较三个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6、12、18和24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12个月后,Ⅰ组左心房内径大于Ⅱ组和Ⅲ组(P<0.05)。治疗7个月后,Ⅰ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明显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而Ⅱ组和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终点时,Ⅰ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9.01%,Ⅱ组为83.05%,Ⅲ组为80.33%(P<0.05)。Ⅲ组刺激性干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而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和QT间期≥0.5s的发生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分别与氯沙坦和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胺碘酮 氯沙坦 培哚普利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68
16
作者 别立展 赵丹丹 +2 位作者 黄春恺 陈蓉 洪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3期2562-2568,共7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为了能更好的预防房颤及其并发症,国外对该病的流行病学做了较多的研究,认为房颤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升高,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的房颤患...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为了能更好的预防房颤及其并发症,国外对该病的流行病学做了较多的研究,认为房颤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升高,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的房颤患病率一般高于女性。房颤的危险因素不局限于既往较为公认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许多新的危险因素也陆续被发现,如高尿酸血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剧烈运动、气候等。我国在房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多局限于横断面的研究,无大规模纵断面的临床研究,和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房颤可导致机体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认知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本文主要对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进展、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对机体的不利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64
17
作者 心房颤动抗栓研究协作组 胡大一 +2 位作者 孙艺红 张鹤萍 姜立清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00-803,共4页
目的观察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18个中心进行阿司匹林(150~160 mg/d)与调整剂量华法林组随机对照研究中选取患者。华法林初始剂量2 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年龄≥75岁者... 目的观察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18个中心进行阿司匹林(150~160 mg/d)与调整剂量华法林组随机对照研究中选取患者。华法林初始剂量2 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年龄≥75岁者为1.6~2.5),常规门诊随访,分析该组患者终点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及与抗凝强度的关系。结果共335例患者随机服用华法林,男204例(60.9%),年龄(62.6±10.3)岁,随访2~24个月(中位数19个月)。华法林平均剂量(3.19±0.69)mg。共进行 INR 测定3482人次,其中2378次 INR(占68.3%)维持2.0~3.0。用药期间发生主要终点事件10例(2.7%),次要终点事件19例(5.7%)。服用华法林期间总出血发生率为23例(6.9%),其中严重出血5例(1.5%),轻微出血18例(5.4%);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缺血性卒中及体循环栓塞)19例(5.4%),其中15例(4.5%)患者发生事件时的 INR<2.0。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显示,抗凝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年龄>75岁,前者收缩压≥160mm Hg,血肌酐升高,INR>3.0;后者有卒中病史,左室射血分数<0.40%和 INR<2.0。结论中国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 INR 维持在2.0~3.0是安全有效的,但应避免 INR>3.0,以最大限度减少出血并发症,尤其应严密监测高龄、合并心力衰竭和肾功能异常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 心房颤动
原文传递
伴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窗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8
18
作者 郭岩 张翠宏 +3 位作者 王海洋 林亚楠 王玉 孙晓培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2054-2058,共5页
目的观察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伴有房颤并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分为〈... 目的观察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伴有房颤并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分为〈3 h溶栓组和3~4.5 h溶栓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其早期疗效及远期预后;观察比较两组出血性梗死(HI)、脑实质出血(PH)、症状性脑出血(sICH)发生率。结果共10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 h溶栓组48例,3~4.5 h溶栓组55例。与溶栓前相比,两组溶栓后24 h、7 d NIHSS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3 h溶栓组24 h临床疗效优于3~4.5 h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7 d、90 d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 h溶栓组和3~4.5 h溶栓组PH型出血发生率为8.3%(4/48)和21.8%(12/5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型出血和sICH发生率分别为18.8%(9/48)和32.7%(18/55)、8.3%(4/48)和14.5%(8/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伴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3 h内行rt-PA静脉溶栓有助于短期内神经功能改善;3~4.5 h溶栓虽然可增加PH型出血风险,但并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两组患者90 d临床预后无差异,提示对于伴房颤的脑梗死患者3~4.5 h溶栓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溶栓治疗 时间窗 心房颤动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原文传递
Influences of blood lipids on the occurrence and prognosis of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fter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 case-control study of 732 patients 被引量:64
19
作者 Gang Lv Guo-Qiang Wang +5 位作者 Zhen-Xi Xia Hai-Xia Wang Nan Liu Wei Wei Yong-Hua Huang Wei-Wei Zhang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189-200,共12页
Backgroun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blood lipid levels on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 and prognosis after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Methods: Patients with ACI within 72 h of symptoms onset between January 1 ... Backgroun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blood lipid levels on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 and prognosis after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Methods: Patients with ACI within 72 h of symptoms onset between January 1 st, 2015, and December 31 st,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without HT) and group B(HT). The outcomes were assessed after 3 months of disease onset using the 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 An m RS score of 0–2 points indicated excellent prognosis, and an m RS score of 3–6 points indicated poor prognosis.Results: A total of 732 patients conformed to the inclusion criteria, including 628 in group A and 104 in group B. The incidence of HT was 14.2%, and the median onset time was 2 d(interquartile range, 1–7 d). The percentages of patients with large infarct size and cortex involvement in group B were 80.8% and 79.8%,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28.7 and 33.4%,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rate of atrial fibrillation(AF) in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39.4% vs. 13.9%, P<0.001). The adjusted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large infarct size, cortex involvement and AF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HT, while total cholesterol(TC) was a protective factor of HT(OR=0.359, 95% CI 0.136–0.944, P=0.038). With every 1 mmol/L reduction in normal TC levels, the risk of HT increased by 64.1%. The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at 3 months in group B(21.2% and 76.7%, respectively)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8.0% and 42.8%, respectively). The adjusted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large infarct size(OR=12.178, 95% CI 5.390–27.516, P<0.001)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long-term unfavorable outcomes, whereas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was a protective factor(OR=0.538, 95% CI 0.300–0.964, P=0.037). With every 1 mmol/L reduction in normal LDL-C levels, the risk of an unfavorable outcome increased by 46.2%. Major therapies, including 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Total cholestero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Intensive LIPID-LOWERING STATINS ANTI-PLATELET atrial fibrillation modified Rankin scale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 被引量:62
20
作者 李晓波 黄敏 +5 位作者 陈蓓蕾 陈兰兰 景坚 李军 袁成林 徐俊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发病〈4.5h的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87例,分为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46例(溶栓组)和非rt—PA静脉溶栓...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发病〈4.5h的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87例,分为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46例(溶栓组)和非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41例(非溶栓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周围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颅内出血转化情况及病死率;并按病情及发病到治疗时间进行亚组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的24h、14d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溶栓组的24h、14d的NIHSS评分改善较非溶栓组显著(P〈0.05)。治疗90d后,溶栓组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非溶栓组(43.5%比19.5%,P=0.017),颅内出血转化率高于非溶栓组,但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NIHSS≤10分的亚组患者和溶栓时间〉3h的亚组患者,溶栓对预后无明显影响;NIHSS〉10分的患者,溶栓组24h及14d的NIHSS评分及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较非溶栓组显著下降(P〈0.05);溶栓时间≤3h的患者溶栓组90d的预后良好率明显优于未溶栓组。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预后良好与人院时NIHSS评分低及溶栓治疗显著相关。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症状,其中症状重(NIHSS〉10分),溶栓时间≤3h的患者从中获益较多。人院时NIHSS分值低和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良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心房纤颤 溶栓治疗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