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特应性皮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坤坤 韩学超 +3 位作者 孙孝凤 徐琬梨 展照双 王加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6-273,共8页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四弯风""奶藓""湿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与机体免疫功能、遗传基因、皮肤屏障等因素相关,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此病病程长、易反复...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四弯风""奶藓""湿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与机体免疫功能、遗传基因、皮肤屏障等因素相关,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此病病程长、易反复,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西医治疗多使用类固醇、抗组胺药和免疫抑制剂,长期服用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中医药防治AD历史悠久、疗效突出,临床实践经验丰富,随着社会发展运用传统中医药治疗AD的研究不断深入。该文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系统综述AD的研究进展,揭示AD病因病机,并从八纲、病因、气血津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方面总结传统中医特色辨证方式。在治疗方面根据AD的病因病机,确定疾病的类型和阶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依据近年来中医药防治AD取得的进展,总结了经典名方、自拟方、中成药、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从分子层面阐释中药单体治疗AD的机制。依托中医药外治优势对现有中药外治AD疗法进行总结,发现中药湿敷、药浴、凝胶、膏剂等传统外治疗法安全有效。针灸疗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在AD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研究发现气血津液、三焦辨证方式新颖,中药治疗手段多样,临床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为祖国中医药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ad) 中医药 辨证论治 皮肤病
原文传递
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的评估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珊 马琳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6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特应性皮炎的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是疾病诊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方面。评估该病严重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利弊,尚缺乏统一性。文中旨在介绍目前常用的几种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评分方法及应用价值,包括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scoring atopic de... 特应性皮炎的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是疾病诊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方面。评估该病严重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利弊,尚缺乏统一性。文中旨在介绍目前常用的几种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评分方法及应用价值,包括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 index,SCORAD)、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和研究者总体评分(investigator's global assessment,IGA)等,以期全面了解特应性皮炎的严重程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病情衡量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下载PDF
肥大细胞在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珊 刘玲玲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6年第2期114-121,85,共8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仍未明确。AD的发病涉及到遗传、免疫、皮肤屏障和感染等多个方面,与之密切相关的细胞除T淋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之外,肥大细胞(mast cell,MC)在AD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仍未明确。AD的发病涉及到遗传、免疫、皮肤屏障和感染等多个方面,与之密切相关的细胞除T淋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之外,肥大细胞(mast cell,MC)在AD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从介绍MC的特点、MC活化及释放介质在AD发病中作用、MC在AD瘙痒中的作用以及MC与其他炎症细胞的相互作用几方面来论述MC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肥大细胞 瘙痒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皮肤屏障受损与“风性开泄”义理钩玄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聪 徐爽 +2 位作者 周晖文 李红敏 谭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70-3672,共3页
风性开泄指风邪“开玄府,泄津液,携邪入”。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湿疹样皮疹和剧烈瘙痒。其发病机制可能因皮肤屏障功能相关的多种终末分化蛋白表达下降,经表皮水分丢失增加;同时,外界环境中的变应原进入... 风性开泄指风邪“开玄府,泄津液,携邪入”。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湿疹样皮疹和剧烈瘙痒。其发病机制可能因皮肤屏障功能相关的多种终末分化蛋白表达下降,经表皮水分丢失增加;同时,外界环境中的变应原进入表皮,诱发炎症反应,此病理过程与“风性开泄”致病特点异曲同工。故文章主要阐述“风性开泄”之理与AD表皮屏障功能受损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表明祛风药对修复其表皮屏障功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性开泄 特应性皮炎 表皮屏障 祛风药
原文传递
脾虚湿盛致肠道微生物稳态失衡与特应性皮炎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作军 张溥瑛 《河南中医》 2020年第1期32-35,共4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外感风、湿、热邪,病机为脾虚湿盛。脾失健运,湿热内生蕴结于肌肤表面,致皮毛腠理不密而发为此病。湿邪为AD发病的核心病因,脾脏是脏腑辨证的关键所在。肠道微生物稳态与中医&qu...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外感风、湿、热邪,病机为脾虚湿盛。脾失健运,湿热内生蕴结于肌肤表面,致皮毛腠理不密而发为此病。湿邪为AD发病的核心病因,脾脏是脏腑辨证的关键所在。肠道微生物稳态与中医"脾"功能密切相关,是脾运化功能正常的重要保障,肠道微生物稳态失衡与皮肤黏膜屏障功能紊乱的关系颇为密切,应用健脾法调控肠道微生物稳态平衡,可以改善皮肤免疫功能,进而治疗AD。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通过运用宏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等对肠道菌群进行分析,有望揭示中医药健脾疗法对肠道微生物稳态平衡保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肠道微生物稳态 脾虚湿盛 健脾法
下载PDF
儿童特应性皮炎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早期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周动机 杨文彪 +3 位作者 胡毅强 余健锋 李丁纯 杨美霞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4期2057-2060,共4页
目的观察诱发特应性皮炎(AD)的危险因素及早期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临床选择AD患儿120例,分析导致AD的高危因素;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将120例AD患儿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连续性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干预,... 目的观察诱发特应性皮炎(AD)的危险因素及早期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临床选择AD患儿120例,分析导致AD的高危因素;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将120例AD患儿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连续性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干预,追踪1年,然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家族遗传过敏史、宠物、居住地、皮肤微生物定植、性别、生母吸烟、母乳喂养等因素和AD发生有密切相关性(P<0.05)。吸入性过敏原主要是尘螨占45%、花粉占22.5%等;食入性过敏原主要是海虾海鱼占30.8%、牛羊肉占20.8%等。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试验组血清总IgE、白介素-2、白介素-4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族遗传过敏史、宠物、居住地、皮肤微生物定植、性别、生母吸烟、母乳喂养等,以及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等环境暴露因素仍是AD主要高危因素。常规治疗的同时开展连续性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有助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儿童 危险因素 临床干预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春玲 程少为 +5 位作者 兰东 张秀英 佟春光 曹梅 何焱玲 陈懿德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研究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54例湿疹、56例慢性荨麻疹、28例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检测。结果三组患者中阳性率较高的致敏原有四种物质相同,分别为硫酸镍、重铬酸甲、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特应... 目的研究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54例湿疹、56例慢性荨麻疹、28例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检测。结果三组患者中阳性率较高的致敏原有四种物质相同,分别为硫酸镍、重铬酸甲、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特应性皮炎组阳性率(64.29%)明显低于湿疹组(79.92%),慢性荨麻疹(76.79%)与湿疹二组阳性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阳性率较高的致敏原具有相同性;硫酸镍、重铬酸甲、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具有较高的致敏性;斑贴试验主要用于检测外源性变应原,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可能以内源性为主;接触性过敏原可以引起接触性荨麻疹;斑贴试验阳性致敏原常是引起面部湿疹、手湿疹的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斑贴试验 湿疹 过敏性皮肤病 阳性率 特应性皮炎 临床意义 混合物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抑制肥大细胞及白细胞介素31缓解特应性皮炎大鼠的瘙痒症状 被引量:6
8
作者 余何 张伟明 +1 位作者 饶琪 周密思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7-1024,共8页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缓解特应性皮炎(AD)大鼠瘙痒症状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模型组及玉屏风颗粒低、中、高剂量组(0.80、1.62、3.24 g·kg^(-1))。使用2%二硝基氯苯(DNCB)溶液(丙酮∶橄榄油=...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缓解特应性皮炎(AD)大鼠瘙痒症状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模型组及玉屏风颗粒低、中、高剂量组(0.80、1.62、3.24 g·kg^(-1))。使用2%二硝基氯苯(DNCB)溶液(丙酮∶橄榄油=1∶4)涂抹大鼠背部及耳部复制特应性皮炎模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4 d。根据SCORAD评分标准对大鼠皮损进行赋分评价;通过记录5 min内的搔抓次数评价大鼠瘙痒状况;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病理改变;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肥大细胞数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肤组织CD1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1(IL-3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玉屏风颗粒给药组大鼠的皮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表皮增厚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改善,搔抓次数及皮肤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P<0.01),皮肤组织CD1a、IL-3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玉屏风颗粒能够缓解特应性皮炎大鼠的瘙痒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修复皮肤屏障,减少皮肤炎性细胞、肥大细胞浸润,抑制CD1a、IL-3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玉屏风颗粒 瘙痒 肥大细胞 CD1A 白细胞介素31 大鼠
原文传递
IgE介导食物过敏和婴幼儿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存雪 陈艳 +2 位作者 杨配力 宋伯松 苑修太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11期1346-1348,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和特应性皮炎(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和儿科变态反应门诊确诊为AD的婴幼儿80例,年龄3个月至3岁。详细询问病史并填写食物过敏调查问卷,再行血清食物特... 目的探讨婴幼儿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和特应性皮炎(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和儿科变态反应门诊确诊为AD的婴幼儿80例,年龄3个月至3岁。详细询问病史并填写食物过敏调查问卷,再行血清食物特异性IgE(sIgE)检测。除极高水平sIgE外,sIgE阳性患儿需要口服食物激发试验(OFCs),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食物sIgE阳性分级对诊断食物过敏的影响。结果 26(32.50%)例AD患儿有食物过敏史或可疑食物过敏史。食物sIgE阳性38例,占总数的47.50%。不同程度的AD患儿在一种食物sIgE阳性和两种及以上食物sIgE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8,P<0.05)。其中极高水平sIgE(6级)5例。结合过敏史、sIgE阳性和OFCs,确诊食物过敏18例(鸡蛋12例、牛奶5例、鱼1例),总阳性率为22.50%。食物sIgE阳性分级越高,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发生率越高(Waldχ~2=13.24,P<0.05,OR=2.81)。结论婴幼儿AD与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存在密切关联性。个人史和家族过敏史为诊断提供线索,sIgE分级为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确诊需要OFCs。牛奶和鸡蛋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特异性IGE 食物过敏 食物激发试验 婴幼儿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发病的免疫机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煦 陈长城 李巍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6年第2期110-113,85,共4页
人们对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发病机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Th2/Th22免疫应答、天然免疫、屏障功能、皮肤菌群等都在AD的发病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屏障功能障碍和异常炎症应答是AD发病机制的两大核心环节,与这... 人们对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发病机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Th2/Th22免疫应答、天然免疫、屏障功能、皮肤菌群等都在AD的发病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屏障功能障碍和异常炎症应答是AD发病机制的两大核心环节,与这两大核心密切相关的皮肤菌群、天然免疫分子、瘙痒机制、营养、环境因素等,与两大核心环节相互作用,共同促进AD的炎症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免疫机制 屏障功能 炎症 菌群
下载PDF
6种代谢产物与特应性皮炎的因果关联: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1
作者 魏艳 孙妍 +2 位作者 王丽娟 邵帅 郑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1-808,共8页
目的采用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来研究代谢产物与特应性皮炎(AD)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中提取与代谢产物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IV)。使用R软件中的TwoSampleMR包对6种... 目的采用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来研究代谢产物与特应性皮炎(AD)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中提取与代谢产物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IV)。使用R软件中的TwoSampleMR包对6种代谢物与AD之间的因果关联进行分析。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逆方差加权法(IVW)、MR Egger和加权中位数法。使用Cochran’Q统计量进行异质性检验,MR Egger截距检验水平多效性,使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IVW分析结果显示,抗坏血酸(OR=0.861,95%CI:0.751~0.987)、花生四烯酸(OR=0.363,95%CI:0.193~0.683)、可的松(OR=0.447,95%CI:0.221~0.906)与AD的发生呈负相关;尿苷(OR=3.473,95%CI:1.043~11.562)、5-羟色胺(OR=1.896,95%CI:1.007~3.571)及2-羟基戊二酸(OR=2.158,95%CI:1.186~3.924)与AD的发生呈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遗传学预测的代谢产物与AD风险增加具有因果关联,但尚无显著证据支持AD与上述6种代谢产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ad) 孟德尔随机化(MR) 因果关联 代谢产物 逆方差加权法(IVW)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总IgE与MIF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加建 黄欣 许少涵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5期817-81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总IgE与MIF浓度在特应性皮炎(AD)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AD患者126例、健康对照46例样本为试验材料,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总IgE与MIF浓度。结果 AD患者平均血清总IgE和MIF浓度分别为1596.04±1064.61U/mL和2... 目的探讨血清中总IgE与MIF浓度在特应性皮炎(AD)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AD患者126例、健康对照46例样本为试验材料,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总IgE与MIF浓度。结果 AD患者平均血清总IgE和MIF浓度分别为1596.04±1064.61U/mL和28.28±11.95μg/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01.60±64.67U/mL和7.29±1.83μg/L,在AD患者不同病程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血清总IgE与MIF浓度用于AD的临床诊断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9和0.958;IgE的诊断准确度和敏感度均较MIF指标高。血清中总IgE与MIF浓度对轻度AD患者临床诊断的可靠性较低。结论血清中总IgE与MIF浓度测定均可用于AD疾病的临床诊断,IgE优于MIF,但它们对区分轻度AD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ad IGE MIF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广西地区273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13
作者 李秋菊 林有坤 郑文军 《右江医学》 2024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特应性皮炎(AD)患者临床特征,为个体化诊疗和长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获取2022年5月至11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73例AD患者基本信息及临床特征。结果①基本特征。性别比例:男∶女为1...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特应性皮炎(AD)患者临床特征,为个体化诊疗和长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获取2022年5月至11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73例AD患者基本信息及临床特征。结果①基本特征。性别比例:男∶女为1.07∶1;就诊时年龄构成:婴儿期(0~2岁)4例,儿童期(>2岁~12岁)77例,青年及成人期(>12岁~60岁)162例,60岁以上老年期30例;民族分布:汉族∶壮族为5.11∶1;居住环境:城镇∶农村为26.3∶1。②临床特征。首次发病于躯干者最多见;季节交替时发作最常见;几乎全部患者主观感受为瘙痒;有食物过敏史者约占79.9%,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约27.8%;多数患者有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及口服抗组胺药物史。③实验室检查。273例AD患者中,完善血常规检查者199例,嗜酸性粒细胞高于正常者71例,约占35.7%;完善免疫球蛋白E(IgE)检查者193例,高于正常者134例,约占69.4%。④日常生活习惯。温水洗浴者占大多数,频率均为每天一次;62.6%患者有使用保湿霜习惯。结论广西地区AD患者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可根据临床特征制订个体化诊疗方案,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AD患者长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广西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运脾化湿清肺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常秋伊 倪骥杰 宋瑜 《河南中医》 2024年第3期367-373,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运脾化湿清肺汤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网络药理学分析系统(TCM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system,TCMNPAS)v1.0获取运脾化湿清肺汤(陈皮、枳壳、桑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运脾化湿清肺汤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网络药理学分析系统(TCM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system,TCMNPAS)v1.0获取运脾化湿清肺汤(陈皮、枳壳、桑叶、菊花、金银花、黄芩、土茯苓、白鲜皮、白术、甘草)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获取AD疾病靶点,并借助jvenn平台得到运脾化湿清肺汤与AD的交集靶点。将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进行拓扑分析,从而筛选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药物-靶点-通路”网络。最后,通过TCMNPAS数据库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运脾化湿清肺汤活性成分243个、作用靶点344个。AD疾病靶点145个,两者的交集靶点15个。针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得到4个核心靶点,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GO功能分析主要涉及对病毒、细菌、脂多糖的应答及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KEGG通路55条,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叉头框蛋白O(forkhead box protein O,FoxO)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表明核心成分与活性靶点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和结合能力。结论:运脾化湿清肺汤可能通过三甲氧基黄酮、陈皮素、孕烷醇酮等活性成分作用于IL-6、TNF、CXCL8、MAPK1等靶点,调控TNF、FoxO、HIF-1等信号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脾化湿清肺汤 特应性皮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15
作者 边桂芝 王啸江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169-177,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及ClinicalTrials.gov网站,收集有关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度至重... 目的系统评价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及ClinicalTrials.gov网站,收集有关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之日起到2022年6月。对所获得的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42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IGA反应率为[RR=3.64,95%CI(3.18,4.17),P<0.00001],EASI-50反应率为[RR=2.49,95%CI(2.30,2.70),P<0.00001],EASI评分为[MD=-28.51,95%CI(-31.86,-25.16),P<0.00001],NRS评分为[MD=-4.92,95%CI(-5.49,-4.36),P<0.00001],SCORAD评分为[MD=-30.81,95%CI(-31.01,-30.61),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RR=0.98,95%CI(0.94,1.02),P=0.38];治疗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RR=0.47,95%CI(0.33,0.67),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瘙痒及睡眠情况,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普利尤单抗 特应性皮炎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药品不良事件
下载PDF
运脾化湿清肺汤对脾虚型特应性皮炎血清IL-2、sIL-2R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扬 宋瑜 +3 位作者 蔡希 张慧敏 李咏梅 马绍尧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运脾化湿清肺汤对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受体(s IL-2R)的影响。方法:采用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指数评价患者的病情,并检测治疗前及治疗8 w后血清IL-2、s IL-2R含量。结果:治疗组、对照... 目的:观察运脾化湿清肺汤对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受体(s IL-2R)的影响。方法:采用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指数评价患者的病情,并检测治疗前及治疗8 w后血清IL-2、s IL-2R含量。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68.33%,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w后,治疗组s IL-2R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 IL-2R与皮损面积、皮损形态均呈显著正相关(r=0.39,P<0.05;r=0.40,P<0.05)。结论:运脾化湿清肺汤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具有确实的临床疗效,极大程度地降低血清学s IL-2R水平,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患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ad) 运脾化湿清肺汤 白细胞介素-2 可溶性受体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患儿唾液中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萍 杨莉 王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18-720,共3页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儿发作期唾液中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和20例健康婴儿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浊法检测唾液中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采用"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血清...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儿发作期唾液中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和20例健康婴儿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浊法检测唾液中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采用"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血清总IgE。结果①特应性皮炎患儿唾液中分泌型IgA、溶菌酶含量及血清总IgE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儿童,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特应性皮炎患儿唾液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与SCORAD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1),血清总IgE阳性组患儿分泌型IgA含量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特应性皮炎患儿发作期唾液中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可能增加,从而发挥了抗感染和清除过敏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唾液 分泌型IGA 溶菌酶
下载PDF
神经免疫紊乱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宣臻全 陈轩祎 姚志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49-1055,共7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湿疹样皮肤病变、瘙痒和干皮症。近来有研究发现,AD患者的皮损中的感觉神经元可同时与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免疫细胞异常互作,导致神经...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湿疹样皮肤病变、瘙痒和干皮症。近来有研究发现,AD患者的皮损中的感觉神经元可同时与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免疫细胞异常互作,导致神经免疫紊乱的发生。其中,参与神经免疫紊乱的感觉神经元有2类,包括组胺能感觉神经元和非组胺能感觉神经元。在神经免疫紊乱中,KC和免疫细胞可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IL-13、IL-31、IL-3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等促炎细胞因子以及C-X-C模体趋化因子配体12(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2,CXCL12)、CXCL10等趋化因子激活感觉神经元以诱发瘙痒,还可分泌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鞘胚素等神经肽诱导感觉神经元过度生长,以促进神经免疫互作。同时,感觉神经元过度释放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P物质等神经肽可作用于KC和免疫细胞,从而加剧皮肤炎症。近年来,诸多靶向神经免疫紊乱的药物处于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等阶段,或已上市用于AD治疗,其中该课题组发现局麻药物利多卡因可靶向神经免疫紊乱并能够在临床上缓解AD患者的瘙痒及皮肤炎症。目前,神经免疫紊乱在AD中的作用鲜少被系统性讨论。基于此,该文围绕参与神经免疫紊乱的感觉神经元种类,KC、免疫细胞及感觉神经元在神经免疫紊乱中的作用,以及靶向神经免疫紊乱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神经免疫 感觉神经元 免疫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P物质及其受体NK1R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蕊铭 张慧云 +3 位作者 郑文娇 王君灵 张泽南 何韶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1-265,275,共6页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P物质(SP)和NK1受体(NK1R)的表达,并分析其在AD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集健康对照组(HC)及AD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用尘螨、蒿草花粉和梧桐花粉过敏原粗提液刺激1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嗜...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P物质(SP)和NK1受体(NK1R)的表达,并分析其在AD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集健康对照组(HC)及AD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用尘螨、蒿草花粉和梧桐花粉过敏原粗提液刺激1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SP和NK1R的表达。结果与HC组比较,静息状态下AD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NK1R^+细胞的比例升高了41%(P=0.001),SP^+细胞的比例减少了1.17倍(P<0.001),SP^+细胞的MFI降低了55%(P<0.001)。过敏原对HC和AD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SP及NK1R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D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NK1R表达上调,提示嗜酸性粒细胞表面的NK1R可能在特应性皮炎中起重要作用;NK1R拮抗剂或阻断剂可能是治疗AD的有效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嗜酸性粒细胞 P物质(SP) NK1R 过敏原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辅助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湿热证3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文政 林晓琼 +1 位作者 陈信春 陈志伟 《中医儿科杂志》 2023年第3期73-76,共4页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辅助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AD)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5月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就诊的AD湿热证患儿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予氯雷他定颗粒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辅助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AD)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5月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就诊的AD湿热证患儿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予氯雷他定颗粒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3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及嗜酸性粒细胞(EOS)、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SCORAD)评分、皮肤病儿童生活质量指数(CDLQI)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9%(2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1%(22/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gE及EO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IgE、EOS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SCORAD评分和CDL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SCORAD评分和CDLQI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黄连解毒汤辅助治疗儿童AD湿热证疗效满意,可显著降低患儿IgE及EOS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儿童 湿热证 黄连解毒汤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