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算法研究原子团簇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广厚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1-275,共25页
遗传算法作为一种结构优化方法应用于研究原子团簇的结构和性质 ,具有高效和全局搜索等特点。本文扼要介绍遗传算法基本特征、优化程序和方法。重点讨论我们近年来在应用遗传算法研究碳 60分子聚集超团簇的幻数 ,金团簇有序和无序结构 ... 遗传算法作为一种结构优化方法应用于研究原子团簇的结构和性质 ,具有高效和全局搜索等特点。本文扼要介绍遗传算法基本特征、优化程序和方法。重点讨论我们近年来在应用遗传算法研究碳 60分子聚集超团簇的幻数 ,金团簇有序和无序结构 ,双金属团簇的偏析效应以及过渡金属团簇电磁性质的结构关联等方面所取得的一些结果 ,说明遗传算法与传统优化方法相比确具一定优势 ,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原子团簇 结构优化
下载PDF
非晶态合金晶化过程的一个新微观机制 被引量:13
2
作者 卢柯 王景唐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B038-B043,共6页
根据对非晶态合金微观结构的分析和原位加热TEM观察非晶态Ni-P合金薄膜动态晶化过程的实验结果,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晶化微观机制,即非晶态合金的晶化过程由两个不同过程组成;(1)单原子由非晶态问晶胚(或晶体)表面的扩散过程;(2)有序原... 根据对非晶态合金微观结构的分析和原位加热TEM观察非晶态Ni-P合金薄膜动态晶化过程的实验结果,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晶化微观机制,即非晶态合金的晶化过程由两个不同过程组成;(1)单原子由非晶态问晶胚(或晶体)表面的扩散过程;(2)有序原子团的长大及切变合并或切变沉积过程。部分晶化非晶态Ni-P合金的TEM观察结果为新晶化微观机制的适用性提供了证据。并用此机制解释了晶化过程中的初生晶体结构形态等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 合金 晶化 微观机制
下载PDF
团簇及其制备检测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广厚 《现代科学仪器》 1998年第1期61-74,共14页
原子团簇(简称团簇)是几至上千个原子或分子组成相对稳定的聚集体,其性质与单个原子、分子和大块固体均不相同,例如,幻数和壳结构、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库仑爆炸等。在量子点激光、单电子晶体管、尤其是作为构造单元研制新材... 原子团簇(简称团簇)是几至上千个原子或分子组成相对稳定的聚集体,其性质与单个原子、分子和大块固体均不相同,例如,幻数和壳结构、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库仑爆炸等。在量子点激光、单电子晶体管、尤其是作为构造单元研制新材料(包括纳米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正为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家共同关注。本文在给出团簇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后,重点讨论团簇制备方法和表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团簇 制备方法 表征 团簇 纳米材料
下载PDF
原子制造:物质科学的未来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宋凤麒 戴庆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1-380,共10页
原子是物质世界中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原子制造通过精确操纵原子及功能基元来从最底层创造全新的物质、材料和器件,并构建具有革命性能的装备和系统。原子制造既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极致化,也是量子理论的试验场,还是物质科学的未来技术,甚... 原子是物质世界中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原子制造通过精确操纵原子及功能基元来从最底层创造全新的物质、材料和器件,并构建具有革命性能的装备和系统。原子制造既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极致化,也是量子理论的试验场,还是物质科学的未来技术,甚至未来态。文章以团簇束流、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级多层异质结以及其他单原子体系为例,介绍原子精准操控技术及其放大和集成,并探讨了原子制造在物质科学中的发展意义和未来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制造 原子精准操控 团簇 单原子器件 原子层及异质结 物性定制
原文传递
计算机模拟Al-Cu-(Mg)-(Ag)时效初期原子分布状态 被引量:7
5
作者 李世晨 郑子樵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41-444,共4页
采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时效初期Al 1.8Cu ,Al 1.8Cu 0 .2Ag ,Al 1.8Cu 0 .5Mg和Al 1.8Cu 0 .5Mg 0 .2Ag 4种合金的原子分布图 .结果表明 :在无Mg ,Ag的Al Cu合金时效时 ,Cu原子有强烈丛聚的倾向 ,而微量Mg ,Ag的加入明显抑制了Cu原... 采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时效初期Al 1.8Cu ,Al 1.8Cu 0 .2Ag ,Al 1.8Cu 0 .5Mg和Al 1.8Cu 0 .5Mg 0 .2Ag 4种合金的原子分布图 .结果表明 :在无Mg ,Ag的Al Cu合金时效时 ,Cu原子有强烈丛聚的倾向 ,而微量Mg ,Ag的加入明显抑制了Cu原子的丛聚 ,其中 ,尤以Mg的作用最为显著 ,并且Mg ,Ag之间还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 .作者认为 ,微量Mg ,Ag对Al Cu合金时效过程的影响是通过抑制Cu原子丛聚而实现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簇 计算机模拟 时效 原子分布 铝一铜合金
下载PDF
熔体处理在制备Mg-9Zn-2Al镁合金半固态浆料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春 李元东 +3 位作者 马颖 陈体军 武慧慧 李艳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36-1545,共10页
采用自孕育法制备新型Mg-9Zn-2Al高锌镁合金半固态浆料,研究孕育剂加入量为5%(质量分数)、导流器角度为45°时熔体处理温度对Mg-9Zn-2Al镁合金组织的影响。对孕育剂加入熔体后的熔化状况进行分析,并从原子团簇角度探讨熔体处理温... 采用自孕育法制备新型Mg-9Zn-2Al高锌镁合金半固态浆料,研究孕育剂加入量为5%(质量分数)、导流器角度为45°时熔体处理温度对Mg-9Zn-2Al镁合金组织的影响。对孕育剂加入熔体后的熔化状况进行分析,并从原子团簇角度探讨熔体处理温度对一次孕育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熔体处理温度过高或过低时,组织平均晶粒尺寸较大;在695-710℃范围内,晶粒平均尺寸较小,约为47.5-48.8μm。根据所推导出的孕育剂在导流器入口处的温度表达式,可以确定自孕育法铸造的最佳熔体处理温度,提出用固相率fS描述自孕育剂的熔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9Zn-2Al镁合金 半固态浆料 熔体处理 自孕育法 原子团簇
下载PDF
趋向统一发展的团簇科学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广厚 《物理》 CAS 1998年第6期338-343,共6页
团簇科学在发展过程中,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和量子化学等引入许多概念和方法,构成团簇研究的中心议题,逐渐形成一门介于原子分子物理和凝聚态物理之间的交叉学科.文章就团簇结构和性质研究的某些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并与原子... 团簇科学在发展过程中,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和量子化学等引入许多概念和方法,构成团簇研究的中心议题,逐渐形成一门介于原子分子物理和凝聚态物理之间的交叉学科.文章就团簇结构和性质研究的某些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并与原子核和量子点等的性质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团簇 原子核 量子点 团簇科学
原文传递
非晶态合金紧邻晶化前的电阻极大现象的讨论 被引量:7
8
作者 刘佐权 吕毓松 +1 位作者 李德修 崔永杰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56-260,共5页
对非晶态合金紧邻晶化前出现的电阻率极大现象提出了一种解释,认为该现象的原因是正常的电子-声子散射和晶化前成份再分布而形成的“原子团”对电子散射相叠加的结果这种“原子团”的数目、尺寸和分布与温度有关。
关键词 声子 原子团 临界散射 非晶态合金 晶化 电阻
原文传递
Cu-Zr-Nb系铜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 被引量:5
9
作者 夏俊海 羌建兵 +3 位作者 王英敏 王清 黄火根 董闯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99-1003,共5页
Cu8Zr3和Cu10Zr7相中存在Cu8Zr5和Cu6Zr5团簇结构,它们与Cu-Zr系的两个深共晶点Cu61.8Zr38.2和Cu56Zr44对应.Cu64Zr36是Cu-Zr二元系具有最大玻璃形成能力的成分点.依据形成块体非晶的“变电子浓度线判据”,以Cu64Zr36,Cu61.8Zr38.2和Cu5... Cu8Zr3和Cu10Zr7相中存在Cu8Zr5和Cu6Zr5团簇结构,它们与Cu-Zr系的两个深共晶点Cu61.8Zr38.2和Cu56Zr44对应.Cu64Zr36是Cu-Zr二元系具有最大玻璃形成能力的成分点.依据形成块体非晶的“变电子浓度线判据”,以Cu64Zr36,Cu61.8Zr38.2和Cu56Zr443个二元成分为出发点,以Nb元素为第三组元,建立变电子浓度线(Cu64Zr36)100-xNbx,(Cu61.8Zr38.2)100-xNbx和(Cu56Zr44)100-xNbx.采用分步熔炼法,由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为3mm的合金棒.块体非晶的玻璃形成区及玻璃形成能力由XRD和热分析确定.结果表明,添加少量Nb(原子分数,x≤3)可以显著提高Cu-Zr二元系的玻璃形成能力.具有最大Tg/Tl值(0.626)的成分Cu60.3Zr37.2Nb2.5位于具有Cu8Zr5团簇和最深共晶点的Cu61.8Zr38.2向第三组元Nb的连线上.结合Cu-Zr二元体系的团簇结构讨论了Cu-Zr-Nb系块体非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Cu-Zr-Nb合金 原子团簇
下载PDF
Nanocrystal Model for Liquid Metals and Amorphous Metals 被引量:6
10
作者 X.L. Tian, C.W. Zhan, J.X. Hou, X.C. Chen and J.J. Sun Key Laboratory of Liquid Structure and Heredity of Materials,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61, Chin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9-74,共6页
A nanocrystal model for liquid metals and amorphous metals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the nanocrystal model, the broadening peak profiles (BPPs) of Cu, Al, Al65Cu20Fe15 alloy, Cu7oNi30 alloy and Fe50Si50 alloy were ga... A nanocrystal model for liquid metals and amorphous metals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the nanocrystal model, the broadening peak profiles (BPPs) of Cu, Al, Al65Cu20Fe15 alloy, Cu7oNi30 alloy and Fe50Si50 alloy were gained by broadening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peaks of a crystal lattice. By comparing the BPPs with the XRD intensity curves measured on the liquid metals, it is found that the BPPs are closely in agreement with the XRD intensity curves, respectively, except the FesoSiso alloy. Therefore, the nanocrystal model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if the atomic cluster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metal is similar to the structure of its crystal lat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metal atomic cluster STRUCTURE Crystal lattice
原文传递
过冷Ni_3Al熔体形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毅 赵九洲 胡壮麒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57-1160,共4页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过冷Ni_3Al熔体的微观结构演变过程和晶态相形核的动力学细节.结果表明,非晶团簇在形核前已经消失,不参与形核过程;晶核为fcc结构和hcp结构的混合体,呈现不规则形状.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形核 原子团簇 NiaAl熔体 过冷
下载PDF
Atomic dispersion of bulk/nano metals to atomic-sites catalys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rmal catalysis 被引量:3
12
作者 Lingcong Li Ningqiang Zh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3年第5期6380-6401,共22页
Supported metal-group materials are commonly utilized as state-of-the-art catalysts in industry.Atomic-sites catalysts(ASCs)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catalysis owing to their 100%atom efficiency and uniqu... Supported metal-group materials are commonly utilized as state-of-the-art catalysts in industry.Atomic-sites catalysts(ASCs)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catalysis owing to their 100%atom efficiency and unique catalytic performances toward various reactions.In particular,atomic dispersion of bulk and nano metal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synthesis of ASCs.Over the past decade,burgeoning interests have been paid to atomic dispersion in ASC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catalysis.However,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the systematic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atomic dispersion were rarely reported.In this review,recently developed ASCs by atomic dispersion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synthetic atmosphere,driving force,applications in thermal catalytic reactions.Perspectives related to challenges and directions as well as design strategies of ASCs in atomic dispersion were also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c dispersion single-atom catalysts fully exposed cluster catalysts driven force atmosphere
原文传递
金属硼化物结构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武海顺 许小红 +1 位作者 张聪杰 周伟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用HF/3-21G*abinitio法对金属硼化物MB2/MB+2(M=Li,Na,Be,Mg,Al)的75个电子态的结构进行了能量梯度法构型优化,再用大基组二次组态相互作用QCISD(T)/6-311G进行单点计算,得到了结构参数和总能量.为了考察各原子簇的... 用HF/3-21G*abinitio法对金属硼化物MB2/MB+2(M=Li,Na,Be,Mg,Al)的75个电子态的结构进行了能量梯度法构型优化,再用大基组二次组态相互作用QCISD(T)/6-311G进行单点计算,得到了结构参数和总能量.为了考察各原子簇的稳定性,还对24个碎片的70多个电子态进行优化,并求得相应的QCISD(T)能量,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原子化能、电高能、离解通道和碎片化能,得到了原子簇的稳定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 原子簇 稳定性 金属硼化物 硼化物
下载PDF
簇-金属氧化物助剂电子相互作用调控的Ru原子簇催化剂用于温和条件下合成氨反应
14
作者 张天华 胡海慧 +15 位作者 李嘉欣 高迎龙 李玲玲 张明远 彭渲北 周岩良 倪军 林炳裕 林建新 朱兵 吴冬霜 张林杰 韩丽丽 郑黎荣 王秀云 江莉龙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209-218,共10页
氨是重要的化肥原料,也是颇具潜力的氢能源载体,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储存、运输和终端利用至关重要.然而,传统Haber-Bosch工艺合成氨的反应条件苛刻,需要高温高压条件,并消耗大量化石能源及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耦合温和... 氨是重要的化肥原料,也是颇具潜力的氢能源载体,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储存、运输和终端利用至关重要.然而,传统Haber-Bosch工艺合成氨的反应条件苛刻,需要高温高压条件,并消耗大量化石能源及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耦合温和合成氨新技术(eHB),不仅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和调峰”,而且可进行低成本、跨地域长距离存储运输,并可将“绿氨”与氢能产业相结合.然而,现有的高温高压合成氨催化剂与eHB工艺相不匹配,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温和条件下高效合成氨催化剂技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电解制氢体系和合成氨技术互补融合.目前,虽然助剂对于Ru基纳米簇(≥1 nm)合成氨催化剂的影响规律已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它们对于Ru原子簇催化剂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揭示.本文考察了Ba及Ce助剂对Ru原子簇催化剂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作用机制.首先,通过简单的浸渍法将Ba和/或Ce物种掺杂到Ru原子簇催化剂(2 wt%Ru ACCs),制得Ba/Ce/2 wt%Ru ACCs催化剂;然后,通过一系列实验考察了这些催化剂的合成氨性能,并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合成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Ba和Ce助剂后,2 wt%Ru ACCs催化剂的合成氨速率明显提高,在400℃和1 MPa下,Ba/Ce/2 wt%Ru ACCs催化剂的合成氨反应速率达到56.2 mmolNH_(3) gcat^(-1) h^(-1),是2 wt%Ru ACCs的7.5倍,且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在稳定运行140 h后活性未见明显降低.球差校正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结果表明,负载Ba和/或Ce后,Ru以Ru_(3)原子簇形式存在.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Ru与Ba及Ce物种之间存在较强的簇-金属氧化物助剂电子相互作用,可促进电子转移到Ru物种,形成富电子状态的Ru,进而促使电子转移到N_(2)的p*反键轨道,提高温和条件下合成氨反应速率.利用25%N_(2)+75%D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簇 助剂 N_(2)活化 合成氨 电子相互作用
下载PDF
原子团簇科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兰荪 黄荣彬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1998年第3期187-189,共3页
原子团簇科学是在化学和物理学两大基础学科的交汇点发展起来的前沿学科,正在孕育着实验和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原国家教委的资助下,本项目组在国内率先开始了原子团簇的激光产生与研究,取... 原子团簇科学是在化学和物理学两大基础学科的交汇点发展起来的前沿学科,正在孕育着实验和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原国家教委的资助下,本项目组在国内率先开始了原子团簇的激光产生与研究,取得了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并带动了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开展。现将研究成果简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团簇 宏量制备 形成机理
原文传递
单原子修饰原子簇的多配位Cu基催化剂上CO_(2)高选择性电还原CO的研究
16
作者 王超琛 葛旺鑫 +6 位作者 唐雷 齐宴宾 董磊 江宏亮 沈建华 朱以华 李春忠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24-333,共10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和电催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能源燃料和化学品的生产方式.近年来,H2O和CO_(2)等小分子的电催化转化反应已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CO_(2)还原反应(CO_(2)RR)作为将CO_(2)电化学还原为高附加...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和电催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能源燃料和化学品的生产方式.近年来,H2O和CO_(2)等小分子的电催化转化反应已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CO_(2)还原反应(CO_(2)RR)作为将CO_(2)电化学还原为高附加值产品的一项变革性的技术,备受关注.在CO_(2)RR的众多产物中,CO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通过费托合成工艺直接用于合成醇、醛、酮、酸及烃等化工产品.然而,将CO_(2)电催化转化为CO在整体效率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设计并制备高效、经济且耐用的电催化剂已成为CO_(2)RR领域发展的研究重点.本文采用简单的配体辅助负载策略制备了铜单原子修饰的铜原子簇催化剂(Cu SA/ACs).球差校正的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铜以单原子和原子簇的形式存在.采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铜原子的电子和配位结构,证明了Cu-N键和Cu-Cu键的存在.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与铜单原子催化剂(Cu SACs)相比,Cu SA/ACs催化剂展现了较好的CO_(2)RR性能,其CO的转化法拉第效率从27.15%提高到98.94%,电流密度是Cu SACs的3.6倍.此外,将该催化剂组装成流动电解池,在600 mA cm-2的高电流密度下,CO选择性达到93.06%,阴极的最高能量效率达61.9%,优于大多数CO_(2)还原制备CO的催化剂.为了明确铜单原子组分引入对铜原子簇性能提升的原因,通过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研究催化剂在服役条件下的表面物种吸附.结果表明,Cu SACs催化剂的单原子活性中心在CO_(2)RR过程中受到H2析出反应的困扰,活性中心表面的吸附物种主要为H2O而不是CO_(2),从而导致CO_(2)还原性能较差;在Cu SA/ACs催化剂表面,其活性中心由单原子和原子簇协同组成,CO_(2)主要吸附在原子簇上,单原子和原子簇协同作用促进了H2O的解离过程,为CO_(2)质子化提供丰富的活性氢,进一步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还原 活性位点协同作用 单原子 原子簇 电催化
下载PDF
Formation and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Fe-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es 被引量:3
17
作者 Chun-lei Zhu Qing Wang Jie Zhang Ying-min Wang Chuang D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23-326,共4页
Bulk metallic glass (BMG) formation was explored in the Fe-B-Si-Nb alloy system though combined use of the atomic cluster line approach and the minor alloying strategy. The basic ternary compositions in the Fe-B-Si ... Bulk metallic glass (BMG) formation was explored in the Fe-B-Si-Nb alloy system though combined use of the atomic cluster line approach and the minor alloying strategy. The basic ternary compositions in the Fe-B-Si system were determined by the intersection points of two cluster lines, namely, Fe-B cluster to Si and Fe-Si cluster to B. 3at% -4at% Nb was added to the quaternary Fe-B-Si-Nb alloy. The casting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good glass-forming ability (GFA) occurred at the (Fe73.4Si8.2B18.4)96Nb4 composition, and 3-mm diameter BMG samples were made.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Tx), and supercooled liquid region (△Tx=Tx-Tg) of this BMG were measured to be 866, 889, and 23 K, respectively. The BMG shows a high Vickers hardness of about Hv 1164, a Young's modulus of 180 GPa, and a good corrosion resistance in the solutions of 1 mol/L HCl and 3wt% Na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lk metallic glasses (BMG) cluster atomic cluster CORROSION glass-forming ability
下载PDF
Liquid structure of undercooled Cu_(70)Ni_(30) alloy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学雷 陈熙琛 A.G.llinsky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2000年第12期1301-1305,共5页
Experiments of X-ray diffraction for liquid Cu70Ni30 alloy above and below its liquidus (1 230℃) have been carried out. By the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is discovered that difference between structures of ... Experiments of X-ray diffraction for liquid Cu70Ni30 alloy above and below its liquidus (1 230℃) have been carried out. By the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is discovered that difference between structures of liquid and undercooled Cu70Ni30 alloy is their cluster sizes. The correlation radius of cluster is 1.125 nm and the atom number of cluster is 403 at 1 250-1 400℃, and they are 1.3 nm and 704 respectively at the undercooled liquid state (1 200℃). The structure of liquid alloy is fee short order and its solid structure, fcc, is kept from liquid fcc short o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70Ni30 ALLOY UNDERCOOLED LIQUID atomic cluster LIQUID structure.
原文传递
AlC_n及AlC_n^+(n=1~4)原子簇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光平 张华北 +1 位作者 田安民 鄢国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1-217,共7页
用abinitio能量解析梯度法,在UHF(RHF)/3-21G水平上优化得到AlCn,AlCn+(n=1~3)的四十三个构型,在RHF(UHF)/3-21G水平上优化得到AlC4,AlC4+的二十六个构型,CISD能量.从能量角度所研究的AlCn,AlCn+(n=1~4)构型中,... 用abinitio能量解析梯度法,在UHF(RHF)/3-21G水平上优化得到AlCn,AlCn+(n=1~3)的四十三个构型,在RHF(UHF)/3-21G水平上优化得到AlC4,AlC4+的二十六个构型,CISD能量.从能量角度所研究的AlCn,AlCn+(n=1~4)构型中,最稳定的构型均是线性构型,且Al全都在端点上,同文献报导的理论和实验结果相一致.此外,还研究了原子簇的离子化能,原子平均结合能以及原子簇的碎片化通道和碎片化能,并计算了上述最稳定构型的谐振动光谱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 原子簇 能量解析梯度法
下载PDF
快速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必红 符红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24,共3页
提出FFCAS(FastFindingtheClustersofArbitraryShape)聚类算法 ,用于快速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先将每个对象分配到很小的ε -邻域 ,即原子聚类 ,然后找出高浓度的核心原子聚类 ,再消除所有的冗余原子聚类 ,仅用边界来表示聚类 ,大大减... 提出FFCAS(FastFindingtheClustersofArbitraryShape)聚类算法 ,用于快速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先将每个对象分配到很小的ε -邻域 ,即原子聚类 ,然后找出高浓度的核心原子聚类 ,再消除所有的冗余原子聚类 ,仅用边界来表示聚类 ,大大减小了存储空间。因为ε是一个很小的值 ,原子聚类能自然地描述聚类。该算法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n为数据库中的对象个数 ) ,只需访问一次数据库。实验表明 ,FFCAS运行时间与数据库中的对象数目成线性关系 ,能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 ,对异类的敏感性低 ,对大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聚类 数据挖掘 原子聚类 数据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