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迈向“民族博物馆”新纪元:台湾两座泰雅族博物馆的创置经验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马腾嶽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68,124-125,共11页
博物馆曾被称为人类学的"机构性家园",显示出博物馆与人类学之间的密切关联。19世纪中期"民族志博物馆"在西方殖民国家中广泛设立,成为展示其统治与权威的象征。在后殖民时代,这种将土著文化视为研究与展示客体的...
博物馆曾被称为人类学的"机构性家园",显示出博物馆与人类学之间的密切关联。19世纪中期"民族志博物馆"在西方殖民国家中广泛设立,成为展示其统治与权威的象征。在后殖民时代,这种将土著文化视为研究与展示客体的民族志博物馆仍然普遍存在,但以民族主体性为展示目的的"民族博物馆"也开始出现,型构了新样态的博物馆运动。本文以台湾地区两座泰雅族博物馆为例,分析了民族志博物馆与民族博物馆在设立、经营管理、展示教育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了权力关系在博物馆定位与特色中的作用,展示了由民族博物馆所代表的博物馆发展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博物馆
民族志博物馆
泰雅族
权力关系
原文传递
对中国人类学亲属研究的若干反思——兼纪念李亦园院士
被引量:
3
2
作者
马腾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9,共11页
亲属研究是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人类学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在人类学的发展历史中,不同时期与理论流派的学者在方法论、知识论乃至本体论方面常有着不同的关怀重点与见解,说明了亲属概念的复杂性。受到社会科学反思运动的影响,美国学...
亲属研究是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人类学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在人类学的发展历史中,不同时期与理论流派的学者在方法论、知识论乃至本体论方面常有着不同的关怀重点与见解,说明了亲属概念的复杂性。受到社会科学反思运动的影响,美国学者大卫·施奈德(David M.Schneider)于1984年出版《亲属研究批判》一书,严辞批判西方亲属研究充斥着西方人"血浓于水"的"民族中心主义偏见",以西方的文化观点为理论架构来审视与建构非西方社会的"亲属"。大卫·施奈德的批判被视为是新旧人类学的分水岭,带动了其后西方社会科学亲属研究的全面反思与转向。相较于西方学者,两岸中国学者的亲属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承袭了西方民族中心主义偏见,同时也在观念上存在着汉文化民族中心主义偏见,从而形成了一种双重性偏见。而台湾泰雅族与云南大理白族亲属研究可以说明这种双重偏见存在的事实。因此,中国人类学的亲属研究,需要诸如大卫·施奈德式的深刻自我反思,来进一步探求不同文化人群的"亲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
大卫·施奈德
民族中心主义
泰雅族
白族
李亦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泰雅族诗人瓦历斯·诺干的族群书写与文化关怀
3
作者
洪淑苓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104,共10页
本文以台湾原住民作家瓦历斯·诺干的新诗作品为范围,探讨其作品中呈现的族群书写与文化关怀,并分析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瓦历斯对其所属的泰雅族文化有着怎样的反省和期许。从瓦历斯的例子,可以了解原住民作家对自身族群文化的深刻...
本文以台湾原住民作家瓦历斯·诺干的新诗作品为范围,探讨其作品中呈现的族群书写与文化关怀,并分析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瓦历斯对其所属的泰雅族文化有着怎样的反省和期许。从瓦历斯的例子,可以了解原住民作家对自身族群文化的深刻关怀,而他的新诗作品也因此更具有社会文化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雅族
新诗
瓦历斯·诺干
台湾原住民
台湾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的部落——论游霸士·挠给赫的“返归”书写
4
作者
赖奇郁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3期44-54,共11页
20世纪80年代台湾兴起原住民运动,主要以族群认同与文化寻根为诉求,重塑原住民认同意识,解放长期以来被压抑的身份。原住民作家纷纷以过往原乡生活经验、记忆或重返部落后的冲突感为创作基底,透过汉语书写传达个体自觉意识,以此与现实...
20世纪80年代台湾兴起原住民运动,主要以族群认同与文化寻根为诉求,重塑原住民认同意识,解放长期以来被压抑的身份。原住民作家纷纷以过往原乡生活经验、记忆或重返部落后的冲突感为创作基底,透过汉语书写传达个体自觉意识,以此与现实体制相抗衡,为处于边缘的"我族"发声。泰雅族作家游霸士·挠给赫身为"原运世代"作家之一,以为族群长期以来受歧视,唯有摆脱污名感,寻回自我的认同,才能恢复信心。游霸士于擅长书写的部落历史叙事小说中,融入族群传统习俗,重新诠释旧惯的意义,探寻族人过往的光荣,且对于族语的高度认同感,促使他以族语为创作语言,改写族群传统口头叙事作品,企图以个人所具有的原族语、汉语书写能力,反转主流文化对原住民族的宰制,从中展现原住民族的文化特色与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霸士·挠给赫
泰雅族
原住民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迈向“民族博物馆”新纪元:台湾两座泰雅族博物馆的创置经验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马腾嶽
机构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出处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68,124-125,共11页
文摘
博物馆曾被称为人类学的"机构性家园",显示出博物馆与人类学之间的密切关联。19世纪中期"民族志博物馆"在西方殖民国家中广泛设立,成为展示其统治与权威的象征。在后殖民时代,这种将土著文化视为研究与展示客体的民族志博物馆仍然普遍存在,但以民族主体性为展示目的的"民族博物馆"也开始出现,型构了新样态的博物馆运动。本文以台湾地区两座泰雅族博物馆为例,分析了民族志博物馆与民族博物馆在设立、经营管理、展示教育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了权力关系在博物馆定位与特色中的作用,展示了由民族博物馆所代表的博物馆发展新趋势。
关键词
民族博物馆
民族志博物馆
泰雅族
权力关系
Keywords
'national
museum'('museum
of
a
nation')
'ethnographic
museum'
atayal
people
power
relationships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对中国人类学亲属研究的若干反思——兼纪念李亦园院士
被引量:
3
2
作者
马腾嶽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9,共11页
基金
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项目"鹤庆白族社会组织与亲属制度调查"阶段性成果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台湾原住民族群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14ZDB113)
文摘
亲属研究是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人类学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在人类学的发展历史中,不同时期与理论流派的学者在方法论、知识论乃至本体论方面常有着不同的关怀重点与见解,说明了亲属概念的复杂性。受到社会科学反思运动的影响,美国学者大卫·施奈德(David M.Schneider)于1984年出版《亲属研究批判》一书,严辞批判西方亲属研究充斥着西方人"血浓于水"的"民族中心主义偏见",以西方的文化观点为理论架构来审视与建构非西方社会的"亲属"。大卫·施奈德的批判被视为是新旧人类学的分水岭,带动了其后西方社会科学亲属研究的全面反思与转向。相较于西方学者,两岸中国学者的亲属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承袭了西方民族中心主义偏见,同时也在观念上存在着汉文化民族中心主义偏见,从而形成了一种双重性偏见。而台湾泰雅族与云南大理白族亲属研究可以说明这种双重偏见存在的事实。因此,中国人类学的亲属研究,需要诸如大卫·施奈德式的深刻自我反思,来进一步探求不同文化人群的"亲属"。
关键词
亲属
大卫·施奈德
民族中心主义
泰雅族
白族
李亦园
Keywords
kinship,
David
M.
Schneider,
ethnocentrism,
atayal
people
,
Bai
people
,
LI
Yi-yuan
分类号
C958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泰雅族诗人瓦历斯·诺干的族群书写与文化关怀
3
作者
洪淑苓
机构
台湾大学台文所
出处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104,共10页
文摘
本文以台湾原住民作家瓦历斯·诺干的新诗作品为范围,探讨其作品中呈现的族群书写与文化关怀,并分析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瓦历斯对其所属的泰雅族文化有着怎样的反省和期许。从瓦历斯的例子,可以了解原住民作家对自身族群文化的深刻关怀,而他的新诗作品也因此更具有社会文化的意义。
关键词
泰雅族
新诗
瓦历斯·诺干
台湾原住民
台湾文学
Keywords
the
atayal
people
,
new
poetry,
Walis
Nokan,
Taiwan
Residents
aborigines,
Taiwan
Residents
literatur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的部落——论游霸士·挠给赫的“返归”书写
4
作者
赖奇郁
机构
台湾东华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3期44-54,共11页
文摘
20世纪80年代台湾兴起原住民运动,主要以族群认同与文化寻根为诉求,重塑原住民认同意识,解放长期以来被压抑的身份。原住民作家纷纷以过往原乡生活经验、记忆或重返部落后的冲突感为创作基底,透过汉语书写传达个体自觉意识,以此与现实体制相抗衡,为处于边缘的"我族"发声。泰雅族作家游霸士·挠给赫身为"原运世代"作家之一,以为族群长期以来受歧视,唯有摆脱污名感,寻回自我的认同,才能恢复信心。游霸士于擅长书写的部落历史叙事小说中,融入族群传统习俗,重新诠释旧惯的意义,探寻族人过往的光荣,且对于族语的高度认同感,促使他以族语为创作语言,改写族群传统口头叙事作品,企图以个人所具有的原族语、汉语书写能力,反转主流文化对原住民族的宰制,从中展现原住民族的文化特色与智慧。
关键词
游霸士·挠给赫
泰雅族
原住民文学
Keywords
Yubas
Naogih,
atayal
indigenous
people
literature
分类号
I247.8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迈向“民族博物馆”新纪元:台湾两座泰雅族博物馆的创置经验分析
马腾嶽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6
原文传递
2
对中国人类学亲属研究的若干反思——兼纪念李亦园院士
马腾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泰雅族诗人瓦历斯·诺干的族群书写与文化关怀
洪淑苓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我”的部落——论游霸士·挠给赫的“返归”书写
赖奇郁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