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双有源桥变换器单侧非对称占空比调制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弥新 潘三博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2,共9页
针对双有源桥变换器在单移相调制策略中宽电压范围情况下的低效率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单侧非对称占空比调制策略,显著的提升了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效率,尤其是在轻载情况下。首先描述了单侧非对称占空比调制方式的原理,并根据控制自由度的... 针对双有源桥变换器在单移相调制策略中宽电压范围情况下的低效率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单侧非对称占空比调制策略,显著的提升了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效率,尤其是在轻载情况下。首先描述了单侧非对称占空比调制方式的原理,并根据控制自由度的关系得到了两种工作模式。第二,基于时域分析,推导了两种工作模式的稳态特性,包括电感电流以及传输功率。第三,为了寻求控制自由度的最优组合,选择电感电流峰峰值作为优化目标,应用KKT条件得到了最优的单侧非对称占空比调制策略。最后,搭建了一台基于碳化硅器件的双有源桥变换器实验平台,实验验证了单侧非对称占空比调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 非对称 调制策略 效率 KKT条件
下载PDF
A Single-Board Integrated Millimeter-Wave Asymmetric Full-Digital Beamforming Array for B5G/6G Applications
2
作者 Qingqing Lin Jun Xu +9 位作者 Kai Chen Long Wang Wei Li Zhiqiang Yu Guangqi Yang Jianyi Zhou Zhe Chen Jixin Chen Xiaowei Zhu Wei Hong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35-50,共16页
In this article,a single-board integrated millimeter-wave(mm-Wave)asymmetric full-digital beamforming(AFDBF)array is developed for beyond-fifth-generation(B5G)and sixth-generation(6G)communications.The proposed integr... In this article,a single-board integrated millimeter-wave(mm-Wave)asymmetric full-digital beamforming(AFDBF)array is developed for beyond-fifth-generation(B5G)and sixth-generation(6G)communications.The proposed integrated array effectively addresses the challenge of arranging a large number of ports in a full-digital array by designing vertical connections in a three-dimensional space and successfully integrating full-digital transmitting(Tx)and receiving(Rx)arrays independently in a single board.Unlike the traditional symmetric array,the proposed asymmetric array is composed of an 8×8 Tx array arranged in a square shape and an 8+8 Rx array arranged in an L shape.The center-to-center distance between two adjacent elements is 0.54k0 for both the Tx and Rx arrays,where k0 is the free-space wavelength at 27 GHz.The proposed AFDBF array possesses a more compact structure and lower system hardware cost and power consumpt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brick-type full-digital arrays.In addition,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FDBF array outperforms that of a hybrid beamforming array.The measure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perating frequency band of the proposed array is 24.25–29.50 GHz.An eight-element linear array within the Tx array can achieve a scanning angle ranging from-47°to+47°in both the azimuth and the elevation planes,and the measured scanning range of each eight-element Rx array is–45°to+45°.The measured maximum 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EIRP)of the eight-element Tx array is 43.2 dBm at 28.0 GHz(considering the saturation point).Furthermore,the measured error vector magnitude(EVM)is less than 3%when 64-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waveforms are u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digital beamforming array asymmetric structure Single-board integrated Beyond fifth-generation and sixthgeneration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Complex modulati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Vertical connection
下载PDF
单级式无线电能传输实验平台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春芳 卢心雨 郑建芬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4-158,204,共6页
目前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一般为多级功率变换结构,存在可靠性低、成本高、传输效率低、功率密度低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这一技术的应用普及。该文提出一种基于Boost全桥AC-AC变换器的单级式全桥无线电能传输供电方案,并通过建立实验平台... 目前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一般为多级功率变换结构,存在可靠性低、成本高、传输效率低、功率密度低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这一技术的应用普及。该文提出一种基于Boost全桥AC-AC变换器的单级式全桥无线电能传输供电方案,并通过建立实验平台进行了验证。文章介绍了该单级式无线电能传输供电方案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相应的调制方式及具有恒压输出特性的S-LCC补偿网络,对系统主电路参数及磁耦合器进行了设计,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借助仿真结果建立了实验平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该综合实验平台包含的硬件和多种软件,可用于电力电子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单级变换器 非对称调制 恒压输出
下载PDF
无人机通信中的非对称物理层网络编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袁全盛 胡永江 王长龙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0-93,共4页
物理层网络编码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针对无人机组网通信的环境特点,建立了无人机组网通信中的非对称双向中继信道模型,研究了该模型中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提出了非对称多阶相移键控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推导出该方案的中断概率、... 物理层网络编码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针对无人机组网通信的环境特点,建立了无人机组网通信中的非对称双向中继信道模型,研究了该模型中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提出了非对称多阶相移键控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推导出该方案的中断概率、误码率等无人机组网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的理论表达式。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案及其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分析了各种非对称相移键控调制方式下的系统性能,为物理层网络编码在无人机组网通信中的设计以及性能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物理层网络编码 非对称调制 相移键控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入射和偏振调制的四光束干涉光场 被引量:1
5
作者 彭伏平 严伟 +3 位作者 李凡星 王思沫 杜佳林 杜婧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50-256,共7页
建立了多光束干涉场的光强分布数学模型,利用Matlab仿真计算了基于方位角、入射角和偏振角联合调制的四光束干涉光场。分析了光束方位角、入射角和偏振态的变化对多光束干涉的影响,阐释了非对称入射时光场中隔离带现象的生成原因。基于... 建立了多光束干涉场的光强分布数学模型,利用Matlab仿真计算了基于方位角、入射角和偏振角联合调制的四光束干涉光场。分析了光束方位角、入射角和偏振态的变化对多光束干涉的影响,阐释了非对称入射时光场中隔离带现象的生成原因。基于四光束干涉并采用s-s-s-s波的偏振态组合,使其中一束光的方位角旋转180°,并改变入射角,得到一种可用于制备高长宽比椭圆阵列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方位角、入射角和偏振角共同决定了光束的偏振矢量。由于方位角和入射角两个自由度的引入,非对称入射增加了干涉图案的多样性,使多光束干涉不仅局限于周期性圆孔阵、圆点阵的制备,也为制备多周期、跨尺度图案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 非对称入射 偏振调制 跨尺度结构
原文传递
非对称调制下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方太彬 唐猛 +2 位作者 陈庆豪 陈建华 曾国峰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6-253,共8页
对于非对称信道,通信系统两端采用相同调制方式发送信号时会存在误码率高、传输功率浪费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基于非对称调制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首先给出方案的系统模型并制定中继节点处的解调映射规则;其次对系统在不同功率... 对于非对称信道,通信系统两端采用相同调制方式发送信号时会存在误码率高、传输功率浪费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基于非对称调制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首先给出方案的系统模型并制定中继节点处的解调映射规则;其次对系统在不同功率分配比下展开分析;最后在系统中引入LDPC码作为信道编码,设计相应的译码映射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非对称信道条件下,当功率分配比优化为1时,与传统的对称调制方案相比,非对称调制方案的译码准确率提升了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调制 物理层网络编码 LDPC码 功率分配
下载PDF
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非对称中继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江洪 谢红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19,共6页
在无线通信研究中,网络编码因其可有效提升带宽利用率的特性得到了大量关注。但是,网络编码用于双向中继信道(TWRC)时,中继位置的不对称将造成系统性能的下降,故在源节点使用分层调制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研究了分层调制和物理层网络编... 在无线通信研究中,网络编码因其可有效提升带宽利用率的特性得到了大量关注。但是,网络编码用于双向中继信道(TWRC)时,中继位置的不对称将造成系统性能的下降,故在源节点使用分层调制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研究了分层调制和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以及优化,并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在非对称中继信道下,通过与传统调制方案(CM)和非对称调制方案(AM)进行性能对比,分层调制物理层网络编码(HMPNC)能够极大地改善端到端误比特率以及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网络编码 非对称中继 分层调制 双向中继信道
下载PDF
空时码不对称调制方法研究
8
作者 丁义 《软件》 2019年第11期158-161,共4页
提出了空时编码不对称调制方案。软件分析了比特交织空时编码调制系统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成对错误概率上界。对于常用的几种映射方案,采用不对称调制星座图,可以增大汉明距离为1的调制符号间的最小欧氏距离,从而提高系统的编码增益... 提出了空时编码不对称调制方案。软件分析了比特交织空时编码调制系统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成对错误概率上界。对于常用的几种映射方案,采用不对称调制星座图,可以增大汉明距离为1的调制符号间的最小欧氏距离,从而提高系统的编码增益和分集增益,降低成对错误概率的上界。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不对称调制星座图改善了比特交织空时编码调制系统在Rayleigh信道下的性能,并且没有牺牲频谱效率和增加系统复杂性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特交织 编码 调制 不对称调制 符号映射
下载PDF
结构调制型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及表征
9
作者 何凤英 唐伟 +1 位作者 郭光华 秦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89-91,共3页
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制备了结构调制的多孔氧化铝(AAO)模板,一种是磷酸扩孔法,另一种是非对称阳极氧化法。磷酸扩孔法是根据传统有序氧化条件,在模板二次阳极氧化后,用磷酸对已形成的孔道进行扩孔,然后再进行第三次阳极氧化;非对称阳极氧... 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制备了结构调制的多孔氧化铝(AAO)模板,一种是磷酸扩孔法,另一种是非对称阳极氧化法。磷酸扩孔法是根据传统有序氧化条件,在模板二次阳极氧化后,用磷酸对已形成的孔道进行扩孔,然后再进行第三次阳极氧化;非对称阳极氧化法是在第一次氧化后形成的有序凹痕上,在始终保持氧化电压与第一次氧化时相同,同时确保相邻两次氧化在不同类型电解液中进行的条件下,制备出孔间距相同、孔径不同的有序结构调制的AAO模板。这些方法扩展了在给定电解液中制备AAO模板的孔径,从而实现了AAO模板的结构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O模板 有序度 扩孔 非对称阳极氧化法 结构调制
下载PDF
非对称调制的双向全双工车载通信BER性能分析
10
作者 肖海林 金晓晴 +1 位作者 邱斌 马得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4-910,共7页
在车载通信系统中,全双工中继技术可满足车联网的低时延需求以及缓解频谱资源短缺问题。然而,实际车载通信应用中不同信源车辆发送的信息相互独立,节点调制方式往往不对称。这种非对称传输会加剧全双工模式残余自干扰造成的译码错误。... 在车载通信系统中,全双工中继技术可满足车联网的低时延需求以及缓解频谱资源短缺问题。然而,实际车载通信应用中不同信源车辆发送的信息相互独立,节点调制方式往往不对称。这种非对称传输会加剧全双工模式残余自干扰造成的译码错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非对称调制的全双工通信方法,该方法引入网络编码联合调制的解码转发方式解决了非对称调制带来的误码率增大的问题。此外,分析了全双工残余自干扰随功率动态变化情况下的优化约束条件,得到最优功率分配区间。数值分析结果证明:在不同功率区间内,所提方法都可找到最优功率比例,使得系统端到端误比特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通信系统 双向全双工 残余自干扰 非对称调制 误比特率
下载PDF
非对称混合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调制方法研究
11
作者 王鹏帅 韩如成 《电气技术》 2013年第2期31-35,共5页
非对称混合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具有在基本单元级联数目相同的条件下输出更多电平等级的优点,并且由于各级联单元采用不同的开关器件,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开关器件优势的优点。本文基于一种新型的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拓扑,对其拓扑进行进一... 非对称混合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具有在基本单元级联数目相同的条件下输出更多电平等级的优点,并且由于各级联单元采用不同的开关器件,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开关器件优势的优点。本文基于一种新型的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拓扑,对其拓扑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并且在非对称混合级联拓扑电路的基础之上来对其调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文中给出了非对称混合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的新型拓扑电路,探讨了与之相适应的调制方法,特别是给出了阶梯波调制触发角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调制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 混合级联 拓扑电路 触发角计算 调制方法
下载PDF
级联非对称多电平变换器拓扑分析
12
作者 张芳 李文甲 +1 位作者 刘同国 王立志 《黑龙江电力》 CAS 2018年第4期287-291,共5页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多电平变换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单相五电平变换器为例,对级联非对称多电平变换器(CAMC)的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当的混合调制策略,并对基于CAMC的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电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与常用的多...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多电平变换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单相五电平变换器为例,对级联非对称多电平变换器(CAMC)的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当的混合调制策略,并对基于CAMC的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电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与常用的多电平变换器相比,CAMC运用较少的开关函数和电容器,便能实现多电平输出,能够大大改善有效电平数与开关状态之比,在电能质量的改善、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拓扑 多电平变换器 开关状态 混合调制 静止同步补偿器
下载PDF
基于不对称方波调制的光纤陀螺本征频率测试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宋凝芳 吕峰建 +1 位作者 赵慧 金靖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7年第4期494-496,共3页
针对工程化过程中本征频率测试不方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从光纤陀螺本征频率的测试机理出发,采用不对称方波对Y波导进行调制,分析解调信号,得到相邻脉冲宽度差值的绝对值与调制频率的关系,将本征频率的测试转化为极值搜索... 针对工程化过程中本征频率测试不方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从光纤陀螺本征频率的测试机理出发,采用不对称方波对Y波导进行调制,分析解调信号,得到相邻脉冲宽度差值的绝对值与调制频率的关系,将本征频率的测试转化为极值搜索问题,提出了结合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和极值搜索算法的设计方案。方案通过Matlab仿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的测试精度可达0.1kHz。与传统测量方式相比,基于不对称方波调制的测试方法可以实现光纤陀螺本征频率的自动测试,测试精度高、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本征频率 不对称方波调制 直接数字合成 极值搜索算法
下载PDF
矩阵变换器的谐波注入PWM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汝田 王秀云 崔永恒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82,共6页
在矩阵变换器间接变换法等效的交直和直交2个虚拟的环节上,分别采用不控整流和谐波注入PWM(HIPWM)2种简单易实现的调制方式。在三相输入电压是对称或非对称的情况下,虚拟整流环节输出的是直流波动电压,为消除此直流波动电压对虚拟逆变环... 在矩阵变换器间接变换法等效的交直和直交2个虚拟的环节上,分别采用不控整流和谐波注入PWM(HIPWM)2种简单易实现的调制方式。在三相输入电压是对称或非对称的情况下,虚拟整流环节输出的是直流波动电压,为消除此直流波动电压对虚拟逆变环节HIPWM输出的电压波形的影响,利用开关函数概念推导了对HIPWM的调制波进行补偿的补偿函数,此控制策略的硬件实现电路非常简单。应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应用HIPWM控制策略,矩阵变换器的电压增益能够达到理论最大值0.866,输出电压中不含低次谐波,验证了所提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谐波注入PWM 非对称 补偿 PWM
下载PDF
SOA注入电流及位置偏移量对TOAD开关窗口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卓然 于晋龙 +1 位作者 韩金婷 杨恩泽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5-209,共5页
对影响太赫兹光学非对称解复用器 (TOAD)开关窗口的半导体光放大器 (SOA)的注入电流和在环路中的偏移量这两个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加大注入电流可以增加SOA的增益 ,使得开关窗口的高度增加 ;SOA在环路中的偏移量决定了开关... 对影响太赫兹光学非对称解复用器 (TOAD)开关窗口的半导体光放大器 (SOA)的注入电流和在环路中的偏移量这两个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加大注入电流可以增加SOA的增益 ,使得开关窗口的高度增加 ;SOA在环路中的偏移量决定了开关窗口的宽度。由于实验中用连续光代替信号脉冲以观察开关窗口 ,可以看到随着偏移量的增大 ,开关窗口的主窗口的宽度先增大 ,当窗口宽度为控制脉冲周期的一半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太赫兹光学非对称解复用器 半导体光放大器 开关窗口 交叉相位调制
原文传递
光无线通信中基于哈特莱变换的翻转OFDM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炉焦 陈君 +2 位作者 唐志军 胡仕刚 陈磊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4-80,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快速哈特莱变换(FHT)的翻转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Flip-FHT)。快速哈特莱变换为实三角变换,当用其处理傅里叶变换时,输入信号不需要厄米对称性。同时,与传统的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非对称限幅光OFDM(ACO-OF...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快速哈特莱变换(FHT)的翻转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Flip-FHT)。快速哈特莱变换为实三角变换,当用其处理傅里叶变换时,输入信号不需要厄米对称性。同时,与传统的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非对称限幅光OFDM(ACO-OFDM)中只有奇数子载波携带信息符号不同,该方案由于翻转了实双极信号的负数部分,使得偶数子载波也可以携带信息符号,故该方案适用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光无线通信(OWC)系统。与ACO-OFDM相比,Flip-FHT的频谱效率提高了1倍,计算复杂度在接收端降低了50%。仿真结果表明,与采用4QAM和16QAM(正交幅度调制)的ACO-OFDM相比,采用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和4PAM(脉冲幅度调制)的Flip-FHT可以在系统结构更简单、星座尺寸更小的情况下获得相同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翻转FHT 哈特莱变换 厄米对称性 非对称限幅光OFDM 强度调制/直接检测
原文传递
非对称边界的亚波长金光栅反射相位调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柳 王庄 +4 位作者 李韵九 韦穗 沈川 屈磊 张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70-176,共7页
以非对称性边界条件的亚波长金光栅多层结构为模型,借助散射矩阵理论,给出反射相位与光栅边界媒质折射率之间的形式化表达。在上述表达式的基础上,以前期设计的嵌入亚波长金光栅的硅基液晶(G-LCoS)结构为例,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开展仿真... 以非对称性边界条件的亚波长金光栅多层结构为模型,借助散射矩阵理论,给出反射相位与光栅边界媒质折射率之间的形式化表达。在上述表达式的基础上,以前期设计的嵌入亚波长金光栅的硅基液晶(G-LCoS)结构为例,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开展仿真实验,通过不断优化亚波长金光栅的非对称边界条件,使得G-LCoS在可见光波段下实现多波长的近2π相位调制量。所给出的形式化表达式以及优化过程可为具有动态非对称边界条件的器件,特别是微纳尺度复调制器件的设计提供参考,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金光栅 非对称边界条件 散射矩阵 时域有限差分法 相位调制
原文传递
一种低输入电流总谐波畸变率的三相Buck整流器不对称调制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海彬 许建平 +2 位作者 谢飞 周琛力 陈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41-2552,共12页
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三相Buck整流器没有考虑直流链电流纹波对输入电流的影响,且在扇区切换点处输入电流存在严重畸变,导致输入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升高。该文分析直流链电流纹波对三相Buck整流器输入电流的影响,分析输入电... 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三相Buck整流器没有考虑直流链电流纹波对输入电流的影响,且在扇区切换点处输入电流存在严重畸变,导致输入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升高。该文分析直流链电流纹波对三相Buck整流器输入电流的影响,分析输入电流扇区切换点畸变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种新型不对称SVPWM策略,显著降低了三相Buck整流器的输入电流THD。最后,通过仿真和1 kW的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所提调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Buck整流器 直流链电流纹波 输入电流畸变 不对称调制策略
下载PDF
三单元不对称级联H桥调制策略及推广
19
作者 李宋 陈韬 +3 位作者 叶满园 李豪 夏辉 尧佳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13-2621,I0108,I0109,共11页
3:1:1型不对称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输出电压谐波性能优异,但是在传统的调制策略下,存在高低压单元间电流倒灌问题,且传统调制策略仅仅适用于3:1:1型不对称级联H桥,不能推广应用。该文基于部分区间上高低压单元控制信号互补和移相载波调... 3:1:1型不对称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输出电压谐波性能优异,但是在传统的调制策略下,存在高低压单元间电流倒灌问题,且传统调制策略仅仅适用于3:1:1型不对称级联H桥,不能推广应用。该文基于部分区间上高低压单元控制信号互补和移相载波调制策略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混合频率载波调制策略。该文提出的调制策略不仅解决了传统调制策略下存在的高低压单元间的电流倒灌问题,而且可推广至n:1:1…型多电平逆变器的调制策略,同时给出各级联单元开关管控制信号的通用表达式,且可以实现所有低压单元间的功率均衡。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调制策略的可行性,正确性与易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 改进调制策略 电流倒灌 功率均衡 策略推广
下载PDF
单级实现的恒流恒压无线充电补偿网络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金 王春芳 +2 位作者 王京雨 卢哲 卢心雨 《广东电力》 2023年第2期22-32,共11页
基于无桥升压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的单级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电源与传统多级WPT电源相比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效率高及可靠性高的优点,但其存在着发射端直流环节电压升高,难以通过补偿网... 基于无桥升压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的单级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电源与传统多级WPT电源相比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效率高及可靠性高的优点,但其存在着发射端直流环节电压升高,难以通过补偿网络实现恒流与恒压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不对称调制方式及该调制方式对应的补偿网络,解决该单级WPT变换器中发射端直流环节的电压升高问题,并且使得该单级式WPT电源通过补偿网络切换实现了与负载无关的恒流恒压输出。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提出的不对称调制方法及其补偿网络的正确性,为无桥升压PFC的单级WPT电源走向应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单级式 不对称调制方式 补偿网络 功率因数校正 与负载无关的输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