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种丛枝菌根对不同施氮水平下黄芪生理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贺学礼 刘媞 赵丽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18-2122,共5页
以非灭菌土为生长基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黄芪生理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AM真菌对不同施氮水平下黄芪的生长效果有显著影响,接种AM真菌能够提高黄芪根系菌根侵染率,但高施氮量抑制了AM... 以非灭菌土为生长基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黄芪生理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AM真菌对不同施氮水平下黄芪的生长效果有显著影响,接种AM真菌能够提高黄芪根系菌根侵染率,但高施氮量抑制了AM真菌对黄芪根系的侵染.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可使黄芪生长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50mgN·kg-1土和100mgN·kg-1土施氮水平下接种株POD同工酶出现了新谱带,接种AM真菌对黄芪植株的黄酮、N和P含量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施氮量为50~100mgN·kg-1土时接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施氮量 营养成分 生理特性 黄芪
原文传递
黄芩甙对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的消除作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克 关键 +3 位作者 李菁华 马琳 史红艳 关显智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9-50,56,共3页
测定黄芩甙对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的消除作用 ;以携带R质粒的铜绿假单胞菌株PA16为靶细菌 ,以黄芩甙作为R质粒消除剂 ,进行R质粒体内外消除试验 ;体外消除实验结果表明 ,黄芩甙对PA16的消除率为 5 .1% ,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也高于EB对照... 测定黄芩甙对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的消除作用 ;以携带R质粒的铜绿假单胞菌株PA16为靶细菌 ,以黄芩甙作为R质粒消除剂 ,进行R质粒体内外消除试验 ;体外消除实验结果表明 ,黄芩甙对PA16的消除率为 5 .1% ,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也高于EB对照组的结果 ;体内R质粒消除率为 12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黄芩甙在体内外对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具有较强的消除作用 ,为其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甙 铜绿假单胞菌 R质粒 消除作用 中药
下载PDF
蒙古黄芪物候期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姬丽君 席旭东 晋小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7,共8页
为掌握移栽蒙古黄芪生长发育规律,准确划分其物候期,本研究以甘肃渭源县自育蒙古黄芪种苗为材料,按照根粗、主根长和根鲜重3个指标将其依次分为大、中、小苗3个等级分别进行移栽。移栽后采用田间系统定点追踪观测和定期分类测定相结合... 为掌握移栽蒙古黄芪生长发育规律,准确划分其物候期,本研究以甘肃渭源县自育蒙古黄芪种苗为材料,按照根粗、主根长和根鲜重3个指标将其依次分为大、中、小苗3个等级分别进行移栽。移栽后采用田间系统定点追踪观测和定期分类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物候期进行跟踪记载,在出苗30d后对各器官生物量进行定期采样测定。通过观测比较3种不同等级的黄芪种苗移栽后生长发育规律的变化,最终根据其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生长发育动态特征,以及各主要器官的生物量在不同生育期中的比例变化等特点将移栽蒙古黄芪物候期划分为移栽出苗期、现蕾开花期、根茎伸长期、果实成熟期、根茎增粗期5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种苗移栽 物候期
下载PDF
黄芪通过抑制NF-κB减轻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蓁臻 孙科 +4 位作者 陈勇 成名翔 黄庆勇 龚建平 涂兵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4-587,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AM)对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128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黄芪给药组(AM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以二袖套法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术后1,2,4h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值,ELISA检测肿... 目的:探讨黄芪(AM)对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128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黄芪给药组(AM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以二袖套法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术后1,2,4h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值,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及ELISA测定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术后3d取肝脏标本做HE染色检查,TUNEL法检测肝脏细胞凋亡.结果:在肝移植完成后AM组ALT分别为(9.4±0.4),(10.8±0.5),(14.3±1.1)μkat/L,较NS组的(12.4±0.6),(15.9±0.8),(18.7±1.1)μkat/L低(P<0.05);AM组TNF-α水平分别为(757±54),(977±60),(318±53)ng/L,较NS组(1258±132),(1831±165),(499±66)ng/L低(P<0.05);AM组的NF-κB,ICAM-1水平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NS组(P<0.05);AM组肝细胞凋亡程度低于NS组(P<0.05);AM组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较NS组肝脏组织的损伤轻.结论:黄芪能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移植后肝脏结构和功能上的破坏,提高肝脏耐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黄芪 核因子子-κB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几种常用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华涛 苏东海 +2 位作者 尚涛 潘为高 高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6期974-982,共9页
当归、黄芪、银杏叶、益母草、野甘草是中国传统中药材,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民所认可,在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药用价值。本研究采用HO.清除及对肝微粒体和亚油酸脂质过氧化抑制的方法,测定五种草药精油和水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 当归、黄芪、银杏叶、益母草、野甘草是中国传统中药材,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民所认可,在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药用价值。本研究采用HO.清除及对肝微粒体和亚油酸脂质过氧化抑制的方法,测定五种草药精油和水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Folin-Ciocalteu试剂法测定它们的总酚含量;用肝细胞体外培养法测定它们的细胞毒性并对它们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五种草药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尤其是益母草、野甘草、银杏叶的水煮提取物活性较强,其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存在较好的线形关系。此外,本论文还为研究这些草药的一些抗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活性 当归 黄芪 银杏叶 益母草 野甘草
下载PDF
黄芪水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及其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玉胜 张李阳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2-75,共4页
应用黄芪水提物与不同浓度的α-葡萄糖苷酶,不同浓度的底物PNP-glucoside进行反应,研究中药黄芪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抑制活性及其对正常小鼠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通过绘制酶量-反应速度曲线和双倒数曲线,确定其抑制剂类型,并对正常... 应用黄芪水提物与不同浓度的α-葡萄糖苷酶,不同浓度的底物PNP-glucoside进行反应,研究中药黄芪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抑制活性及其对正常小鼠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通过绘制酶量-反应速度曲线和双倒数曲线,确定其抑制剂类型,并对正常小鼠以40~160 mg.kg-1剂量灌胃后,观察其对血糖值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为可逆、非竞争性抑制;可降低正常小鼠血糖值,并且以80 mg.kg-1的剂量时血糖值最低,还可显著提高小鼠糖耐量.黄芪水提物中含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成分,可用于糖尿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水提物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作用 降血糖 糖耐量
下载PDF
黄芪对正加速度引起大鼠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群 刘慜妮 +2 位作者 孙旭东 刘洪臣 鄂玲玲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高正加速度(+10Gz)暴露后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雄性,200g)适应性喂养1周后,称重,随机分成5组,分别是:对照组,+10Gz组,黄芪低剂量组,黄芪中剂量组,黄芪高剂量组,每组6只,分笼饲养并做标记。各...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高正加速度(+10Gz)暴露后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雄性,200g)适应性喂养1周后,称重,随机分成5组,分别是:对照组,+10Gz组,黄芪低剂量组,黄芪中剂量组,黄芪高剂量组,每组6只,分笼饲养并做标记。各组动物每天上午腹腔注射给药1次,连续14d,给药体积为10ml/kg,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分别浓度是0.5g/ml,1g/ml,2g/ml,对照组、+10Gz暴露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第15天进行+10Gz暴露,观察各组动物嚼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黄芪中(P<0.05)、高浓度组(P<0.01)与+10Gz组相比阳性凋亡细胞明显减少,染色变浅,+10Gz暴露组与对照组相比,咀嚼肌凋亡阳性细胞数增多明显(P<0.01),高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芪对+10Gz暴露后大鼠嚼肌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GZ 嚼肌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