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二氧化钛对砷(Ⅲ)和砷(Ⅴ)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肖亚兵 钱沙华 +2 位作者 黄淦泉 钟家柽 王昊云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对 As( )和 As( )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 :纳米二氧化钛在 p H1~ 1 0范围内对 As( )和 As( )的吸附率可达 99%。另外还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体积、共存元素对吸附率的影响。此研究对含砷废水的处理、痕量砷的分离。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砷(Ⅲ) 砷() 吸附性能 含砷废水 分离 分析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Fe(Ⅲ)吸附剂去除饮用水中的As(Ⅴ) 被引量:27
2
作者 姚淑华 贾永锋 +1 位作者 汪国庆 石中亮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0-256,共7页
利用活性炭负载水合铁氧化物制备了复合吸附剂,并用于饮用水中As(Ⅴ)的去除.研究了活性炭种类、粒度、溶液pH值、Fe(Ⅲ)盐浓度和干扰离子等对As(Ⅴ)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煤质活性炭作为基质负载水合铁氧化物比椰壳炭和果壳炭具有更好的... 利用活性炭负载水合铁氧化物制备了复合吸附剂,并用于饮用水中As(Ⅴ)的去除.研究了活性炭种类、粒度、溶液pH值、Fe(Ⅲ)盐浓度和干扰离子等对As(Ⅴ)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煤质活性炭作为基质负载水合铁氧化物比椰壳炭和果壳炭具有更好的除砷效果.随着炭粒度降低,除砷效率显著增加.在pH3~9范围内,活性炭负载水合铁氧化物可有效吸附As(Ⅴ).F-,Cl-,SO42-的加入对As(Ⅴ)的去除效率基本无影响,而SiO32-和PO43-则明显抑制As(Ⅴ)的去除.Langmuir模型比Freundlich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复合吸附剂对As(Ⅴ)的吸附平衡.动力学研究表明,As(Ⅴ)吸附反应可用二级速率方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 吸附剂 水合铁氧化物 活性炭
下载PDF
树脂预分离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的As(Ⅲ)和As(Ⅴ)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莉丽 康海彦 +2 位作者 张德强 李娜 高丽荣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4-47,共4页
建立了As(Ⅲ)、As(V)的树脂分离 氢化物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利用717阴离子交换树脂选择性的吸附水中的As(Ⅴ),从而实现了对水样中As(Ⅲ)和As(Ⅴ)的分离。考察了溶液的pH和流速以及洗脱剂浓度等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仪器... 建立了As(Ⅲ)、As(V)的树脂分离 氢化物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利用717阴离子交换树脂选择性的吸附水中的As(Ⅴ),从而实现了对水样中As(Ⅲ)和As(Ⅴ)的分离。考察了溶液的pH和流速以及洗脱剂浓度等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仪器的工作条件、KBH4质量浓度和介质浓度对砷原子荧光强度的影响,并对测定砷时共存离子的干扰和消除进行了探讨。在最佳工作条件下,砷的检出限为0.096μg L,相对标准偏差为2.1%,将该方法应用于水样分析,其回收率为94.7%~1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树脂 分离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as(Ⅲ) as()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药中砷(Ⅲ)和砷(Ⅴ)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莉丽 李娜 +2 位作者 张德强 高丽荣 康海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3-485,共3页
本文用氢化物发生(HG)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中药中的三价砷及五价砷。在pH5.6~6.0时,砷(Ⅲ)与硼氢化钾作用生成气态氢化物,而砷(Ⅴ)不发生反应;在2mol/L盐酸溶液中,用硫脲和抗坏血酸还原砷(Ⅴ)为砷(Ⅲ),同法测总砷,用差减法求得砷(... 本文用氢化物发生(HG)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中药中的三价砷及五价砷。在pH5.6~6.0时,砷(Ⅲ)与硼氢化钾作用生成气态氢化物,而砷(Ⅴ)不发生反应;在2mol/L盐酸溶液中,用硫脲和抗坏血酸还原砷(Ⅴ)为砷(Ⅲ),同法测总砷,用差减法求得砷(Ⅴ)含量。方法检出限为7.5μg/L,RSD为1.45%。回收率为89.2%~114.6%。利用本方法成功地对六种中成药中的砷进行了形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中药 砷(Ⅲ) 砷()
下载PDF
三种氧化铁吸附水环境中砷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雯 刘玲 周建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7,共5页
采用两种人工合成的氧化铁(针铁矿、水铁矿)和赤铁矿作为吸附剂,对含砷(三价砷及三价五价砷混合液)水进行了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浓度为1200μg/L的As(Ⅲ)溶液中,水铁矿的吸附效果最好,针铁矿和赤铁矿吸附效果较差;在初始pH为7,As(... 采用两种人工合成的氧化铁(针铁矿、水铁矿)和赤铁矿作为吸附剂,对含砷(三价砷及三价五价砷混合液)水进行了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浓度为1200μg/L的As(Ⅲ)溶液中,水铁矿的吸附效果最好,针铁矿和赤铁矿吸附效果较差;在初始pH为7,As(Ⅲ)和As(Ⅴ)摩尔比为1:1的混合液中时,三种铁矿对总砷的吸附效果均随着As/Fe摩尔比的增大而减小;在A(sⅢ)和As(Ⅴ)摩尔比为1:1的混合液中,吸附总砷效果最好的是针铁矿,水铁矿次之,赤铁矿的吸附效果最差;A(sⅤ)的存在对除砷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三价砷和五价砷共存时,三种铁矿对其吸附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as(Ⅲ) as() 水环境 吸附
下载PDF
负载型纳米铁吸附剂去除饮用水中As(Ⅴ)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朱慧杰 贾永锋 +2 位作者 姚淑华 吴星 王淑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562-3567,共6页
以活性炭为载体制备了一种负载型纳米铁吸附剂.纳米铁在活性炭孔内为针状,其直径为30-500 nm,长度为1 000-3 000 nm,载入量[m(Fe)/m(炭)]为82.1 mg/g.用1.5 g/L该吸附剂对pH 6.5、(25±2)℃、2 mg/L的As(Ⅴ)进行吸附其去除... 以活性炭为载体制备了一种负载型纳米铁吸附剂.纳米铁在活性炭孔内为针状,其直径为30-500 nm,长度为1 000-3 000 nm,载入量[m(Fe)/m(炭)]为82.1 mg/g.用1.5 g/L该吸附剂对pH 6.5、(25±2)℃、2 mg/L的As(Ⅴ)进行吸附其去除率为99.5%,在平衡浓度1.0 mg/L时,该吸附剂对As(Ⅴ)的吸附容量为15.4 mg/g;吸附速度较快,12 h可达91.4%,72 h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可由孔内扩散模型较好地说明.除PO43-、SiO4^2-外其它常见阴阳离子均对As(Ⅴ)的去除影响不大.吸附剂可以用0.1 mol/L NaOH溶液再生,再生效率较高.实验室初步实验数据表明,该吸附剂对饮用水砷去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纳米铁 as() 吸附 饮用水
原文传递
应用HPLC-ICP-MS联用技术进行Hg的形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登云 刘娜 张兰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关键词 HPLC 元素 毒性 无机砷 毒理作用 联用技术 发展需要 as() as(Ⅲ) ICP-MS
下载PDF
桑树杆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As(Ⅴ)的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秦艳敏 梁美娜 +4 位作者 王敦球 朱义年 唐沈 李欢欢 张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98-1406,共9页
以桑树杆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利用氧化和共沉淀法制备桑树杆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吸附剂(MBFMA),考察p H值、离子强度、共存离子对吸附剂除As(Ⅴ)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MBFMA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复合... 以桑树杆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利用氧化和共沉淀法制备桑树杆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吸附剂(MBFMA),考察p H值、离子强度、共存离子对吸附剂除As(Ⅴ)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MBFMA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复合吸附剂的最佳工艺为:KMn O4浓度40 g·L^-1、Fe Cl2浓度40 g·L^-1、浸渍时间24 h,煅烧温度400℃,煅烧时间3 h。在p H范围为2.0~7.0时,吸附剂对As(Ⅴ)的吸附效果最佳;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和磷酸根溶液对除砷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磷酸盐的影响最大,离子强度对除砷效果影响不大;与Freundlich相比,Langmuir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MBFMA对As(Ⅴ)的吸附行为,25℃下最大吸附量为4.87 mg·g^-1。能谱分析表明吸附As(Ⅴ)的MBFMA含有0.34%的砷,FTIR定性分析表明羟基、羧基、内酯基是MBFMA表面的主要特征官能团,XPS分析表明铁、锰和表面含碳官能团参与了吸附反应,MBFMA对As(Ⅴ)的吸附是专性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杆 铁锰氧化物 制备 吸附 as()
下载PDF
巯基棉分离-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中药中不同形态的砷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莉丽 李娜 +1 位作者 张德强 康海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53,共3页
建立了巯基棉分离吸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中药中不同形态砷的分析方法。在1mol/L盐酸介质中,利用巯基棉实现了As(Ⅲ)和As(Ⅴ)的分离。研究了试剂浓度、不同增感剂等对砷荧光强度的影响和砷(Ⅴ)的还原条件,利用本法成功地对... 建立了巯基棉分离吸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中药中不同形态砷的分析方法。在1mol/L盐酸介质中,利用巯基棉实现了As(Ⅲ)和As(Ⅴ)的分离。研究了试剂浓度、不同增感剂等对砷荧光强度的影响和砷(Ⅴ)的还原条件,利用本法成功地对5种中成药中的砷进行了形态分析。方法检出限为64.3ng/L,RSD为1.12%,回收率为90%~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中药 as(Ⅲ) as() 巯基棉 分离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环境水样中砷(Ⅲ)与砷(Ⅴ)的直接测定 被引量:13
10
作者 于兆水 陈海杰 张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6-219,共4页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直接测定水样中As(Ⅲ)和As(Ⅴ)的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考察了HCl和KBH4浓度对As(Ⅲ)和As(Ⅴ)测定灵敏度的影响以及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通过测定经还原剂还原前后水样中砷的荧光强度,计算出A...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直接测定水样中As(Ⅲ)和As(Ⅴ)的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考察了HCl和KBH4浓度对As(Ⅲ)和As(Ⅴ)测定灵敏度的影响以及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通过测定经还原剂还原前后水样中砷的荧光强度,计算出As(Ⅲ)和As(Ⅴ)的含量。方法检出限为As(Ⅲ)0.085μg·L^-1As(Ⅴ)0.108μg·L^-1As(Ⅲ)和As(Ⅴ)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104%和97%~104%,RSD均小于6%。该法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 砷(Ⅲ) 砷() 水样
下载PDF
载铁(β-FeOOH)球形棉纤维素吸附剂去除地下水As(Ⅴ)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学军 陈甫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6-72,共7页
制备了一种载铁(β- FeOOH)球形棉纤维素吸附剂,球珠孔隙度大,强度好,活性成分铁的载入量可高达36 0mg/mL ,(质量分数达5 0 %) ,活性好.研究表明,当铁含量为2 2 0mg/mL时,该吸附剂对As(V)的最大吸附量为1 5. 6mg/mL(33 . 2mg/g) ,Lang... 制备了一种载铁(β- FeOOH)球形棉纤维素吸附剂,球珠孔隙度大,强度好,活性成分铁的载入量可高达36 0mg/mL ,(质量分数达5 0 %) ,活性好.研究表明,当铁含量为2 2 0mg/mL时,该吸附剂对As(V)的最大吸附量为1 5. 6mg/mL(33 . 2mg/g) ,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能很好地描述吸附等温线.吸附速度较快,1 0h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Lagergren二级方程.SiO2 -3 ,SO2 -4,Cl-干扰离子均不影响砷的去除.柱吸附实验表明,空床停留时间为5 . 9min ,进水As(V)浓度为5 0 0 μg/L时,As(V)的穿透体积为5 0 0 0BV .吸附剂可以用1 . 5mol·L-1 NaOH再生,洗脱和再生效率可达90 %以上.活性成分β- FeOOH形态稳定,柱操作和再生时铁无溶出.吸附剂制备方法简单,新颖,对地下水和饮用水砷去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铁(β-FeOOH)球形棉纤维素吸附剂 as() 吸附 地0下水
下载PDF
纳米铁去除饮用水中As(Ⅲ)和As(Ⅴ)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园英 秦臻 刘菲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9-534,共6页
在好氧水体中,As(Ⅲ)比As(Ⅴ)更易迁移,而且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效率更低。在实验室合成制得BET比表面积为49.16 m2/g,直径范围为20~40 nm的纳米铁。通过批试验考察纳米铁对As(Ⅲ)和As(Ⅴ)去除能力及其反应动力学情况。结果表明,... 在好氧水体中,As(Ⅲ)比As(Ⅴ)更易迁移,而且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效率更低。在实验室合成制得BET比表面积为49.16 m2/g,直径范围为20~40 nm的纳米铁。通过批试验考察纳米铁对As(Ⅲ)和As(Ⅴ)去除能力及其反应动力学情况。结果表明,在pH为7,温度20℃时纳米铁能够快速地去除As(Ⅲ)和As(Ⅴ),在60 m in内,0.25 g纳米铁对起始浓度为968.6μg/L As(Ⅲ)和828.9μg/L As(Ⅴ)的去除率大于99.5%。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标准化后的As(Ⅲ)和As(Ⅴ)比表面积速率常数kSA分别为1.30 mL/(m2.m in)和1.64 mL/(m2.m in)。由实验结果可知,具有高反应活性的纳米铁是用于含砷饮用水处理非常有效的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 as(Ⅲ) as() 吸附 去除率
下载PDF
载镧或铈生物炭吸附水体中As(Ⅴ)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锦 祖艳群 +1 位作者 李刚 孙国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11-2218,共8页
本实验采用一步热解法制备载稀土元素镧和铈生物炭(La-BC、Ce-BC),并对其吸附As(Ⅴ)的机制进行讨论.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BC、Ce-BC,La-BC对As(Ⅴ)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pH=7时理论最大吸附量为20.1 mg·g-1.在pH为5~9范围内随pH... 本实验采用一步热解法制备载稀土元素镧和铈生物炭(La-BC、Ce-BC),并对其吸附As(Ⅴ)的机制进行讨论.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BC、Ce-BC,La-BC对As(Ⅴ)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pH=7时理论最大吸附量为20.1 mg·g-1.在pH为5~9范围内随pH升高吸附量降低,最高(pH=5)为39.1 mg·g-1,最低(pH=9)仅为17.6 mg·g-1,在酸性条件下吸附能力较强.根据SEM-EDS、FTIR、XPS分析,吸附机制为La-BC上C=O与La—O官能团参与吸附As(Ⅴ)并分别转化为C—O和La—OH.Ce-BC对As(Ⅴ)吸附能力较差,是由于Ce-BC上虽然存在C=O与Ce—O官能团,但无法参与吸附As(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五价砷 吸附
原文传递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水中As(Ⅲ)和As(Ⅴ) 被引量:11
14
作者 边静 徐芳 +3 位作者 李玲辉 王伟 韩晶晶 李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834-2837,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断续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水中砷的方法。优化了流动注射氢化物反应发生条件为:5.0%盐酸-0.1 mol.L-1柠檬酸为载流和样品介质,2%KBH4-0.5%KOH还原剂,用氩气将产生的砷化氢带入氢氩焰中原子化,原子荧光光... 提出了一种断续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水中砷的方法。优化了流动注射氢化物反应发生条件为:5.0%盐酸-0.1 mol.L-1柠檬酸为载流和样品介质,2%KBH4-0.5%KOH还原剂,用氩气将产生的砷化氢带入氢氩焰中原子化,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有机砷在此实验条件下不形成干扰,As(Ⅴ)须经预还原后测定。分析了青岛栈桥海滨浴场等海域采集的实际海水样品,实验结果表明海水样品中有机砷含量低,在大批量样品测定时,测定海水中As(Ⅲ)和As(Ⅴ)的量可以近似反映近海海域中砷污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Ⅲ) as() 海水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三种铁氧化物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林 王寅 司友斌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8-206,共9页
采用批量吸附试验,研究实验室制备的水铁矿、磁铁矿和纤铁矿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 H中性条件下,结晶差的水铁矿吸附砷的能力明显优于结晶较好的磁铁矿和纤铁矿,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较好,说明存在多种吸附过程... 采用批量吸附试验,研究实验室制备的水铁矿、磁铁矿和纤铁矿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 H中性条件下,结晶差的水铁矿吸附砷的能力明显优于结晶较好的磁铁矿和纤铁矿,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较好,说明存在多种吸附过程,并可能涉及专性吸附作用;在酸性条件下,三种铁氧化物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均为水铁矿>磁铁矿>纤铁矿,铁氧化物吸附As(Ⅴ)的能力优于As(Ⅲ),Langmiu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效果均较好,说明铁氧化物对砷的吸附为均匀介质表面的单层吸附或非均匀介质表面的多层吸附;在弱酸至弱碱范围内,三种铁氧化物对As(Ⅲ)的吸附效果均较好且吸附量变化不大,强酸和强碱条件都会引起铁氧化物吸附As(Ⅲ)量的降低,三种铁氧化物对As(Ⅴ)的吸附均随着p H升高而逐渐减少;由于竞争吸附作用,磷酸盐浓度的增加使三种铁氧化物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显著减少;随着腐殖酸浓度的增加,三种铁氧化物对As(Ⅲ)的吸附能力逐渐减小,低浓度的腐殖酸微弱地促进铁氧化物对As(Ⅴ)的吸附,高浓度的腐殖酸抑制As(Ⅴ)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化物 as(Ⅲ) as() 吸附 磷酸盐 腐殖酸
原文传递
Arsenite oxidation by three types of manganese oxides 被引量:11
16
作者 FENG Xiong-han ZU Yan-qun +1 位作者 TAN Wen-feng LIU F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92-298,共7页
Oxidation of As(Ⅲ) by three types of manganese oxides and the effects ofpH, ion strength and tartaric acid on the oxid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chemical analysis, equilibrium redox, X-ray diffraction (XR... Oxidation of As(Ⅲ) by three types of manganese oxides and the effects ofpH, ion strength and tartaric acid on the oxid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chemical analysis, equilibrium redox,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ree synthesized Mn oxide minerals, bimessite, cryptomelane, and hausmannite, which widely occur in soil and sediments, could actively oxidize As(Ⅲ) to As(Ⅴ). However, their ability in As(Ⅲ)-oxidation varied greatly depending on their 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surface properties. Tunnel structured cryptomelane exhibited the highest ability of As (Ⅲ) oxidation, followed by the layer structured birnessite and the lower oxide hausmannite. The maximum amount of As (Ⅴ) produced by the oxidation was in the order (mmol/kg) of cryptomelane (824.2) 〉 bimessite (480.4) 〉 hausmannite (117.9), As pH increased from the very low value(pH 2.5), the amount of As(Ⅲ) oxidized by the tested Mn oxides was firstly decreased, then negatively peaked in pH 3.0 6.5, and eventually increased remarkably. Oxidation of As(Ⅲ) by the Mn oxides had a buffering effects on the pH variation in the solution.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oxidative reaction processes between As (Ⅲ) and biruessite(or cryptomelane) are as follows: (1) at lower pH condition: (MnO2)x+ H3AsO3 + 0.5H^+=0.5H2AsO4^- + 0.5HAsO4^2- +Mn〉^2+ (MnO2)x-1 + H2O; (2) at higher pH condition: (MnO2)x + H3AsO3 = 0.5H2AsO4^- + 0.5HAsO4^2- + 1.5H^+ + (MnO2)x-1. MnO. With increase of ion strength, the As(Ⅲ) oxidized by bimessite and cryptomelane decreased an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on strength. However, ion strength had little influence on As (Ⅲ) oxidation by the hausmarmite. The presence of tartaric acid promoted oxidation of As(Ⅲ) by birnessite. As for cryptomelane and hansmannite, the same effect was observ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tartaric acid was below 4 m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idation of as(Ⅲ) as Mn oxides pH ion strength tartaric acid
下载PDF
Synthesis of a novel ternary HA/Fe-Mn oxides-loaded biochar composi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admium(Ⅱ) and arsenic(Ⅴ) adsorption 被引量:11
17
作者 Jianhua Guo Changzhou Yan +3 位作者 Zhuanxi Luo Hongda Fang Shugang Hu Yinglan Ca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68-176,共9页
Cadmium (Cd) and arsenic (As) are two of the most toxic elements.However,the chemical behaviors of these two elements are different,making it challenging to utilize a single adsorbent with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Cadmium (Cd) and arsenic (As) are two of the most toxic elements.However,the chemical behaviors of these two elements are different,making it challenging to utilize a single adsorbent with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both Cd(Ⅱ) and As(Ⅴ) removal.To solve this problem,we synthesized HA/Fe-Mn oxides-loaded biochar (HFMB),a novel ternary material,to perform this task,wherei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combined with EDS (SEM-EDS)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its morphological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HFMB was 67.11 mg/g for Cd(Ⅱ) and 35.59 mg/g for As(Ⅴ),which is much higher compared to pristine biochar (11.06 mg/g,0 mg/g for Cd(Ⅱ) and As(Ⅴ),respectively).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by adsorption kinetics and the effects of the ionic strength and pH of solution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revealed that chelation and deposition were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s that bound Cd(Ⅱ) to HFMB,while ligand exchange was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that bound As(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IC acid FE-MN OXIDES BIOCHAR ADSORPTION Cd(Ⅱ) as()
原文传递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水溶态As(Ⅲ)和As(Ⅴ)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锦风 高国伟 《江西化工》 2005年第2期78-81,共4页
本文提出了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微量砷的价态分析方法。研究比较了离子交换分离法和控制酸度差减法测定As(Ⅲ)利As(V)的分析性能。将控制酸度差减法应用于测定土壤样品水溶态中As(Ⅲ)和总砷的含量,As(V)的含量由两者之差求... 本文提出了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微量砷的价态分析方法。研究比较了离子交换分离法和控制酸度差减法测定As(Ⅲ)利As(V)的分析性能。将控制酸度差减法应用于测定土壤样品水溶态中As(Ⅲ)和总砷的含量,As(V)的含量由两者之差求得。该法简单可靠,容易操作,分析速度快,精密度较高。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10ng;样品各态的总砷测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1.4-18.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as() as(Ⅲ) 氢化物发生 水溶态 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 价态分析 分析性能 离子交换 土壤样品 分析速度 差减法 微量砷 分离法 精密度 检出限 酸度 控制 含量 总砷
下载PDF
可变电荷土壤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及二者的竞争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永 徐仁扣 王火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2-627,共6页
三种可变电荷土壤对砷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pH3~7范围内,As(Ⅲ)的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增加,三种土壤对As(Ⅲ)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为砖红壤〉黄壤〉红壤。红壤和砖红壤对As(Ⅴ)的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降低,黄壤中呈相反的变化趋... 三种可变电荷土壤对砷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pH3~7范围内,As(Ⅲ)的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增加,三种土壤对As(Ⅲ)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为砖红壤〉黄壤〉红壤。红壤和砖红壤对As(Ⅴ)的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降低,黄壤中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三种土壤对As(Ⅴ)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是黄壤〉砖红壤〉红壤。三种可变电荷土壤对As(Ⅴ)的吸附能力较对As(Ⅲ)大得多,砷的吸附量既与土壤游离氧化铁的含量有关,又与氧化铁的结晶形态密切联系,由于黄壤中水化氧化铁在游离铁中所占比例较高,其对As(Ⅴ)吸附能力较砖红壤和红壤大。As(Ⅲ)与As(Ⅴ)共存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形态的砷可以竞争可变电荷土壤表面的吸附位,但在酸性条件下As(Ⅴ)较As(Ⅲ)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因为As(Ⅴ)使土壤对As(Ⅲ)的吸附量显著减小,而As(Ⅲ)对红壤和砖红壤吸附As(Ⅴ)有一定的影响,对黄壤中As(Ⅴ)的吸附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电荷土壤 as(Ⅲ) as() 竞争吸附
下载PDF
载镧生物质炭吸附水体中As(Ⅴ)的过程与机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冯彦房 薛利红 +4 位作者 杨梖 刘杨 段婧婧 何世颖 杨林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90-2197,共8页
将镧氧化物的纳米颗粒通过浸渍、负载、炭化等流程负载到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制备的生物质炭(Biochar)表面,得到了对水体中As(Ⅴ)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载镧生物炭(La-biochar)。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电子能谱(XPS)对制备所得La-... 将镧氧化物的纳米颗粒通过浸渍、负载、炭化等流程负载到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制备的生物质炭(Biochar)表面,得到了对水体中As(Ⅴ)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载镧生物炭(La-biochar)。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电子能谱(XPS)对制备所得La-biochar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吸附剂用量、接触时间、初始p H值和初始As(Ⅴ)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吸附机制。结果表明:La-biochar对As(Ⅴ)的去除效率随着吸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优吸附剂投加量为2.0 g·L-1;La-biochar对As(Ⅴ)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数据遵循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更适合描述La-biochar对As(Ⅴ)的吸附,并且吸附能力随着初始溶液p H值的增大而减小;La-biochar对As(Ⅴ)的吸附主要归结为复杂的离子交换过程。研究表明,La-biochar是一种高效的除砷吸附剂,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镧 生物质炭负载 五价砷 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