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63
篇文章
<
1
2
…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内艺术品投资的金融界视角
被引量:
14
1
作者
陈晔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27,共11页
2010年是公认的中国艺术品金融元年。艺术品投资具有流动性差、相关性小、收益性高、专业性强等特征。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在艺术品指数、艺术品投资基金、艺术品投资金融衍生品及艺术银行等作用下,已相当成熟。艺术品市场悄然成为新的...
2010年是公认的中国艺术品金融元年。艺术品投资具有流动性差、相关性小、收益性高、专业性强等特征。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在艺术品指数、艺术品投资基金、艺术品投资金融衍生品及艺术银行等作用下,已相当成熟。艺术品市场悄然成为新的重要投资选择。但目前国内对艺术品投资的研究仅限于美术界,国内金融界对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研究甚少,希望本文能够引起金融界对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品
投资
金融市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品的激光清洗
被引量:
9
2
作者
宋峰
苏瑞渊
+1 位作者
邹万芳
刘淑静
《清洗世界》
CAS
2005年第10期34-37,共4页
现在对绘画和雕塑、古建筑等艺术品的激光清洗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本文对激光清洗艺术品过程所采用的步骤以及其中包含的原理进行了介绍,给出了激光清洗在绘画老化层剥离、雕塑古建筑表面硬壳污染物清除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艺术品
激光清洗
建筑表面
古建筑
层剥离
污染物
雕塑
绘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在文物、艺术品分析和保护中的进展
被引量:
9
3
作者
赵星
王丽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6,共6页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艺术品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对文物和艺术品进行分析时应尽可能避免对其造成损伤。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作为一种无损、快速的分析检测方法,具有无损检测、直接测量和远程分析的特点,在文物和艺术品研究中具有...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艺术品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对文物和艺术品进行分析时应尽可能避免对其造成损伤。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作为一种无损、快速的分析检测方法,具有无损检测、直接测量和远程分析的特点,在文物和艺术品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介绍了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在颜料及染料鉴定、胶结材料分析以及研究保护效果和保存条件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方法的检出限、重现性和信号表征方法,并展望了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在文物和艺术品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
文物
艺术品
分析
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创设追续权制度的正当性
被引量:
9
4
作者
戴哲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55,共14页
我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曾经规定了追续权条款,引发了追续权是否具有正当性的巨大争议。反对者主要秉持着"挨饿的艺术家"学说、"首次销售"原则与价值学说驳斥追续权的正当性。不过,这些观点对追续权存在误读,不...
我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曾经规定了追续权条款,引发了追续权是否具有正当性的巨大争议。反对者主要秉持着"挨饿的艺术家"学说、"首次销售"原则与价值学说驳斥追续权的正当性。不过,这些观点对追续权存在误读,不具有说服力。从著作权原理上看,我国创设追续权制度具有正当性。一方面,艺术家有权依著作权法获得利益,但现行著作权法对艺术家仅存有限的实践价值,追续权能够使得艺术家与其他作者在获益上处于平等地位;另一方面,艺术作品原件再次出售会产生新的消费群体,这一消费群体将因此有机会观看并使用艺术作品,根据作品使用等级体制,艺术家对于最终消费群体使用作品的直接报酬请求权转为对中间商的间接报酬请求权,此即为追续权的由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续权
著作权
艺术作品
报酬请求权
原文传递
从跨湖桥出发:中国漆艺8000年(上)
被引量:
7
5
作者
周剑石
《中国生漆》
2015年第3期4-12,共9页
本文第一部分,中国漆树的资源与生漆的广泛应用。第二部分,中国古代漆艺造物与《髹饰录》及其对外交流:分为新石器、春秋战国、秦汉漆艺的"上半时"和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下半时",纵...
本文第一部分,中国漆树的资源与生漆的广泛应用。第二部分,中国古代漆艺造物与《髹饰录》及其对外交流:分为新石器、春秋战国、秦汉漆艺的"上半时"和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下半时",纵观中国8000年的漆艺史,展望中国漆艺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湖桥
漆树
生漆
漆艺
造物
髹饰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7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研究报告
被引量:
5
6
作者
丁亚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2017年的中国电影多向度地探索、开发、讲述独具中国特色的故事,从艺术、商业、技术、人物等维度深耕发力,电影整体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着意形成新格局,并发挥了中国电影更大的优势。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崛起,赢得世界电影业的瞩目,对于...
2017年的中国电影多向度地探索、开发、讲述独具中国特色的故事,从艺术、商业、技术、人物等维度深耕发力,电影整体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着意形成新格局,并发挥了中国电影更大的优势。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崛起,赢得世界电影业的瞩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电影产业发展的崛起国,如何争取世界电影主导地位所面临的更多的还是挑战。在全球电影产业发展中,中国电影不断反思,及时校准观念与方向,与绑架了中国现行电影创作的拜金主义告别,转而变为新的包含现代性的话语选择、开放的品质提升和推动电影传播的有效策略,是一种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2017年
艺术作品
“中间层电影”
研究动向
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场馆照明中光源色温的选择及其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被引量:
5
7
作者
刘宏剑
《照明工程学报》
2017年第4期22-26,38,共6页
本文主要研究光源色温对艺术作品的影响,结合艺术场馆展览中的实践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色温对艺术作品展示与呈现有着重要的影响,艺术作品的解读也与照明光源的色温选择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的研究为LED光源在博物馆/美术馆...
本文主要研究光源色温对艺术作品的影响,结合艺术场馆展览中的实践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色温对艺术作品展示与呈现有着重要的影响,艺术作品的解读也与照明光源的色温选择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的研究为LED光源在博物馆/美术馆照明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温
博物馆
艺术品
LED光源
照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由情感论
被引量:
4
8
作者
马立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29-33,共5页
人类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情感:自由情感和必然情感。所谓自由情感指的是刺激源和这种情感对象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利害关系条件下所产生的情感。自由情感大部分属于纯粹的精神或者心理层面,只是一种心理体验。所谓必然情感则指的是刺激...
人类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情感:自由情感和必然情感。所谓自由情感指的是刺激源和这种情感对象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利害关系条件下所产生的情感。自由情感大部分属于纯粹的精神或者心理层面,只是一种心理体验。所谓必然情感则指的是刺激源和情感对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功利关系或所属关系条件下所产生的情感。这些刺激源或者能直接带给刺激对象直接的好处或害处,这类刺激源多半是外在的客体;或者本身就隶属于情感对象的一部分生理机能,它们主要指那些内在的自然的生命欲求。所以必然情感实质上是一种因果性情感或者功利性情感。一般地说,现实中的绝大部分爱情、亲情和友情都属于必然情感,而以自由情感方式存在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则是现实中的稀缺资源。不过这一缺憾因为艺术品的存在而得以弥补。艺术品虽非天然的审美客体,然而,在同等条件下,艺术品较之其他审美客体更容易引发审美主体的自由情感,因为艺术品跟审美主体之间最缺乏明显的实际利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品
自由情感
必然情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拓维·孪生·聚焦——元宇宙时代美术作品的观看方式
9
作者
张天宇
戴如瑾
《上海视觉》
2024年第3期155-161,共7页
本文以元宇宙背景下“美术作品观看”为研究对象,从欣赏者的观看视角、内容以及美术作品存在方式三重维度出发,论述元宇宙时代美术作品观看方式的革新。首先论及数字藏品技术对观看的拓维,包含对美术作品观看距离的消除、细节感知的增强...
本文以元宇宙背景下“美术作品观看”为研究对象,从欣赏者的观看视角、内容以及美术作品存在方式三重维度出发,论述元宇宙时代美术作品观看方式的革新。首先论及数字藏品技术对观看的拓维,包含对美术作品观看距离的消除、细节感知的增强,并对数字复制技术如何模糊原作信息进行探讨。其次,分析元宇宙中由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美术作品重组异构,以及元宇宙美术作品叙事语境建构对观看造成的影响。最后阐述元宇宙作为虚拟抽象的时间和空间形式,对不同时空语境美术作品的聚集,并借助VR技术构筑三维立体模型,构成由美术语言建构的画中世界,使观众可以身居画中“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并由此带来的元宇宙美术观看浅显化、娱乐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美术作品
观看
数字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鉴证溯源技术在进出境文物艺术品监管中的应用探索
10
作者
江鹏飞
韩颖
+3 位作者
洪颖
罗秋红
程昔恩
张书敏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
2024年第9期4-8,共5页
文物艺术品在全球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其进出境监管和保税展示交易过程中,面临同一性鉴别精准度和信息共享效率的提升需求。本文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鉴证溯源技术的便携式智能监管系统,通过采集和验证文物艺术品表面微观特...
文物艺术品在全球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其进出境监管和保税展示交易过程中,面临同一性鉴别精准度和信息共享效率的提升需求。本文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鉴证溯源技术的便携式智能监管系统,通过采集和验证文物艺术品表面微观特征信息,实现唯一性溯源认证。结合海关文物艺术品监管的实际需求,本文在保税展示交易监管、暂时进出境展览监管和相关涉案物品存管等业务场景中进行了应用探索。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具备无损、便捷、快速等特点,有效提升了海关进出境文物艺术品的监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证溯源
文物
艺术品
海关监管
原文传递
我国国际艺术法的理论体系构建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李伟
郭玉军
《时代法学》
2022年第2期107-116,F0003,共11页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及法律趋同化的全球文化格局下,国际艺术法具备充分的现实发展基础,其内涵和时代功能愈加受到世界各国重视。但目前我国的艺术法律规则难以应对现实国际挑战,国际艺术法理论的发展缺乏体系化构建,加之国际艺术...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及法律趋同化的全球文化格局下,国际艺术法具备充分的现实发展基础,其内涵和时代功能愈加受到世界各国重视。但目前我国的艺术法律规则难以应对现实国际挑战,国际艺术法理论的发展缺乏体系化构建,加之国际艺术法理论研究模式偏于商业化,直接导致我国艺术法难以应对国际艺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基于中华文化艺术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我国应紧随全球文化格局的重建步伐,着眼“共生文息”,提升国家文化艺术软实力,立足前沿,促进国际艺术立法体系化,交叉学科思维,创新国际艺术法理论研究模式,着力为推动人类文化艺术共同体建设、促进文化互通共荣奠定有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艺术法
艺术品
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元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块链+鉴证溯源”在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12
作者
江鹏飞
刘军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
2020年第10期76-80,共5页
本文探讨在现有保税展示交易模式中引入"区块链+鉴证溯源"技术,运用鉴证溯源技术为艺术品采集唯一性身份信息,将艺术品唯一性身份信息上传区块链并锁定,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开放和透明、全程留痕、可追溯的特点,...
本文探讨在现有保税展示交易模式中引入"区块链+鉴证溯源"技术,运用鉴证溯源技术为艺术品采集唯一性身份信息,将艺术品唯一性身份信息上传区块链并锁定,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开放和透明、全程留痕、可追溯的特点,有效规避通关风险,创新并进一步完善海关的监管措施,提高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的监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鉴证溯源
艺术品
保税展示交易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典型农具探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胡若馨
刘勤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6-280,共5页
我国古代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农具器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是劳动人民在实际生产中创造的智慧结晶,更是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历代画作、画像石、壁画等作品创作的重要题材。基于此,研...
我国古代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农具器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是劳动人民在实际生产中创造的智慧结晶,更是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历代画作、画像石、壁画等作品创作的重要题材。基于此,研究古代农具的发展变迁,并以耕整播种器械、灌溉器械、收获器械、加工器械为大类,通过古代美术作品中出现的农具形象,对中国古代的犁、耧、耙、耖、翻车、水车、镰、刈、锄、连枷、杵臼、磨等典型农具进行探究,结合作品分析它们的功能特点、使用方式及文化承载等。这些农具发明使用不仅提升社会生产力,直接推动我国农耕社会繁荣发展,而且将它们融入文化创作后,成为古人歌颂社会生活、寄托美好愿望、表达政治理想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以美术作品为例证和视角来研究古代农具,为我国农耕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对如何挖掘提炼农耕文化中的古代智慧、科技价值和时代意义具有重要作用,也为现阶段农耕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利用及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具
农耕文明
美术作品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黑格尔所钟爱的艺术作品——在复旦大学中文系的讲演
被引量:
1
14
作者
克劳斯·费维克
徐贤樑(翻译整理)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0年第1期-,共17页
从学生时代起,黑格尔就高度推崇以希腊悲剧为代表的古典艺术和以席勒戏剧为代表的自由艺术,并将此志趣保持终身。本文以时间线索为主轴,将黑格尔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划分为6个时期:在学生和青年时期,黑格尔广泛阅读了大量文学经典,尤为喜...
从学生时代起,黑格尔就高度推崇以希腊悲剧为代表的古典艺术和以席勒戏剧为代表的自由艺术,并将此志趣保持终身。本文以时间线索为主轴,将黑格尔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划分为6个时期:在学生和青年时期,黑格尔广泛阅读了大量文学经典,尤为喜爱幽默讽刺作品,并极其关注文学作品中有关政治和宗教的主题;在耶拿和纽伦堡时期,黑格尔对绘画的了解有了长足的增长,并高度赞扬以丢勒和尼德兰画派为代表的近代绘画作品中展现出的市民的自我意识;在柏林时期,黑格尔欣赏了大量歌剧作品,并将莫扎特和罗西尼视为音乐艺术的典范。除此之外,本文还介绍了黑格尔对以中国文学和印度史诗为代表的东方文学评价,完整呈现了黑格尔艺术接受的方方面面,对黑格尔美学研究亦有极大的启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艺术作品
古典艺术
自由艺术
东方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品唯一数字身份识别码初探
被引量:
1
15
作者
张劼圻
蒋菁
《数字图书馆论坛》
CSSCI
2022年第6期39-47,共9页
艺术品数字身份识别码是艺术品信息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虽然已有很多成熟的全球身份识别码实践,但是艺术品的特殊性依然要求一个专门的身份识别系统。本文在检视已有身份识别码相关标准、分析艺术品特点及其特殊信息需求的基础上,认为...
艺术品数字身份识别码是艺术品信息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虽然已有很多成熟的全球身份识别码实践,但是艺术品的特殊性依然要求一个专门的身份识别系统。本文在检视已有身份识别码相关标准、分析艺术品特点及其特殊信息需求的基础上,认为去中心化的身份识别码是艺术品身份管理的方向,并为艺术品唯一数字身份识别码的建设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品
身份管理
身份识别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叔同留日时期美术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被引量:
1
16
作者
陈星
《美育学刊》
2021年第3期29-35,共7页
1905年8月至1911年3月,李叔同在日本留学,前后约五年半。在这期间,他从补习语言到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同时兼习音乐、提倡话剧,在美术、音乐和话剧研究与实践方面都作出了开创性的业绩,奠定了他作为近代中国艺术启蒙者的历史地位。而其中...
1905年8月至1911年3月,李叔同在日本留学,前后约五年半。在这期间,他从补习语言到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同时兼习音乐、提倡话剧,在美术、音乐和话剧研究与实践方面都作出了开创性的业绩,奠定了他作为近代中国艺术启蒙者的历史地位。而其中在水彩画方面的探索和在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的学习,则是其最重要的艺术经历,有必要作一次系统性的考述,对其之所以成为开创者及其历史意义给予实证基础上的评判,可以更清晰地呈现其对中国近代美术的历史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叔同
美术作品
留日时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作品概念的开放性与同一性——对后现代艺术作品解答的一种尝试
被引量:
1
17
作者
彭修银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81,共5页
20世纪西方艺术哲学对"什么是艺术作品"提出了种种无核心、无确定意义的"洋葱式"解答,而这表明西方艺术理论在不断精密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陷入枝节的缠绕,迷失中心和整体的感觉,最终丧失真正的解说能力。将艺术作...
20世纪西方艺术哲学对"什么是艺术作品"提出了种种无核心、无确定意义的"洋葱式"解答,而这表明西方艺术理论在不断精密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陷入枝节的缠绕,迷失中心和整体的感觉,最终丧失真正的解说能力。将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开放概念,从艺术作品中人的印证———技巧与意向,以及作品的同一性———变异与永恒等方面切入,可对后现代艺术作品进行一尝试性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作品
开放性
同一性
后现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哲学底蕴下艺术品的精神特性——瞬间与永恒
18
作者
彭晓希
《艺术探索》
2008年第6期158-159,共2页
艺术哲学作为艺术理论研究的基础,思考与解决了艺术理论本身所不能思考的东西,是解读艺术和艺术品的思想保证。无论是西方艺术结晶还是中国传统艺术精华,其某种艺术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瞬间与永恒正如"生"与&...
艺术哲学作为艺术理论研究的基础,思考与解决了艺术理论本身所不能思考的东西,是解读艺术和艺术品的思想保证。无论是西方艺术结晶还是中国传统艺术精华,其某种艺术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瞬间与永恒正如"生"与"死"、"动"与"静"一样在艺术领域成为被关注的话题。艺术成就的体现与哲学观念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是艺术发展的精神基础与思维原则。哲学观念内蕴的审美观念,直接引导艺术的存在与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品
瞬间
永恒
无限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器、物、色与空——从“色”感知看“物派”艺术作品
19
作者
陈丹莹
《流行色》
2020年第11期116-117,共2页
"物派"作为东方艺术的初次尝试,究其根源影响,日本"艺道"和中国禅宗与道家思想是其中重要来源。"物派"艺术家以本原状态的材料,在如"花应时而开"的场中,通过身体传递个体在客体世界中的体悟。...
"物派"作为东方艺术的初次尝试,究其根源影响,日本"艺道"和中国禅宗与道家思想是其中重要来源。"物派"艺术家以本原状态的材料,在如"花应时而开"的场中,通过身体传递个体在客体世界中的体悟。面对"物派"作品,笔者作为观者与创作经验者,从"色"表象世界——"物派"作品的表象构造,试图对色彩、造型等艺术语言感知与分析,从"材料本色"、"构造物关系营造"、"场所意境氛围"方面展开对物的本原状态、状态关系世界的理解。作品如器、物一般存在,现形于万千世界,但皆为"空"。透过"物"之缤纷本色,进入变化无常的、互相联系的幻像世界,在"色"感知中,产生"空"空间观的审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派”
艺术作品
“色”
本色
感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艺术品价值评估研究
20
作者
李京
《中国资产评估》
2022年第9期68-71,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显著提高,艺术品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对艺术品资产价值评估研究也日益重视。然而,由于艺术品资产的特殊性,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受到了严重挑战,需要开发一套可实用的价值评估体系。基于大数据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显著提高,艺术品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对艺术品资产价值评估研究也日益重视。然而,由于艺术品资产的特殊性,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受到了严重挑战,需要开发一套可实用的价值评估体系。基于大数据技术,本文综合考虑了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各种因素,构建一套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该体系由艺术品特征要素估值、市场估值与专家估值三部分构成。并给出了评估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能够有效指导艺术品价值评估的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艺术品
价值评估
原文传递
题名
国内艺术品投资的金融界视角
被引量:
14
1
作者
陈晔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
出处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27,共11页
文摘
2010年是公认的中国艺术品金融元年。艺术品投资具有流动性差、相关性小、收益性高、专业性强等特征。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在艺术品指数、艺术品投资基金、艺术品投资金融衍生品及艺术银行等作用下,已相当成熟。艺术品市场悄然成为新的重要投资选择。但目前国内对艺术品投资的研究仅限于美术界,国内金融界对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研究甚少,希望本文能够引起金融界对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关注。
关键词
艺术品
投资
金融市场
Keywords
artworks
Investment
Financial Market
分类号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品的激光清洗
被引量:
9
2
作者
宋峰
苏瑞渊
邹万芳
刘淑静
机构
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光子学中心
出处
《清洗世界》
CAS
2005年第10期34-37,共4页
文摘
现在对绘画和雕塑、古建筑等艺术品的激光清洗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本文对激光清洗艺术品过程所采用的步骤以及其中包含的原理进行了介绍,给出了激光清洗在绘画老化层剥离、雕塑古建筑表面硬壳污染物清除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艺术品
激光清洗
建筑表面
古建筑
层剥离
污染物
雕塑
绘画
Keywords
artworks
laser cleaning
分类号
TU-092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TN24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在文物、艺术品分析和保护中的进展
被引量:
9
3
作者
赵星
王丽琴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75104)资助
文摘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艺术品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对文物和艺术品进行分析时应尽可能避免对其造成损伤。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作为一种无损、快速的分析检测方法,具有无损检测、直接测量和远程分析的特点,在文物和艺术品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介绍了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在颜料及染料鉴定、胶结材料分析以及研究保护效果和保存条件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方法的检出限、重现性和信号表征方法,并展望了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在文物和艺术品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
文物
艺术品
分析
保护
Keywords
Fiber optic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FORS)
Cultural relics
artworks
Analysis
Conservation
分类号
K85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创设追续权制度的正当性
被引量:
9
4
作者
戴哲
机构
暨南大学知识产权与法治研究中心
暨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55,共14页
基金
暨南大学知识产权与法治研究中心项目“知识产权法与民法的关联研究”(20JNZS23)的成果。
文摘
我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曾经规定了追续权条款,引发了追续权是否具有正当性的巨大争议。反对者主要秉持着"挨饿的艺术家"学说、"首次销售"原则与价值学说驳斥追续权的正当性。不过,这些观点对追续权存在误读,不具有说服力。从著作权原理上看,我国创设追续权制度具有正当性。一方面,艺术家有权依著作权法获得利益,但现行著作权法对艺术家仅存有限的实践价值,追续权能够使得艺术家与其他作者在获益上处于平等地位;另一方面,艺术作品原件再次出售会产生新的消费群体,这一消费群体将因此有机会观看并使用艺术作品,根据作品使用等级体制,艺术家对于最终消费群体使用作品的直接报酬请求权转为对中间商的间接报酬请求权,此即为追续权的由来。
关键词
追续权
著作权
艺术作品
报酬请求权
Keywords
Droit de Suite
copyright
artworks
remuneration claim
分类号
DF5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跨湖桥出发:中国漆艺8000年(上)
被引量:
7
5
作者
周剑石
机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中国生漆》
2015年第3期4-12,共9页
文摘
本文第一部分,中国漆树的资源与生漆的广泛应用。第二部分,中国古代漆艺造物与《髹饰录》及其对外交流:分为新石器、春秋战国、秦汉漆艺的"上半时"和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下半时",纵观中国8000年的漆艺史,展望中国漆艺的未来。
关键词
跨湖桥
漆树
生漆
漆艺
造物
髹饰录
Keywords
Kuahu Qiao
CHI tree
raw CHI,CHI art
artworks
,
Xiushi Lu
分类号
K876.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7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研究报告
被引量:
5
6
作者
丁亚平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文摘
2017年的中国电影多向度地探索、开发、讲述独具中国特色的故事,从艺术、商业、技术、人物等维度深耕发力,电影整体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着意形成新格局,并发挥了中国电影更大的优势。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崛起,赢得世界电影业的瞩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电影产业发展的崛起国,如何争取世界电影主导地位所面临的更多的还是挑战。在全球电影产业发展中,中国电影不断反思,及时校准观念与方向,与绑架了中国现行电影创作的拜金主义告别,转而变为新的包含现代性的话语选择、开放的品质提升和推动电影传播的有效策略,是一种必然。
关键词
中国电影
2017年
艺术作品
“中间层电影”
研究动向
对策
Keywords
Chinese Film
2017
artworks
Interlayer Film
Research Tendency
Countermeasure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场馆照明中光源色温的选择及其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被引量:
5
7
作者
刘宏剑
机构
广州市三信红日照明有限公司
出处
《照明工程学报》
2017年第4期22-26,38,共6页
文摘
本文主要研究光源色温对艺术作品的影响,结合艺术场馆展览中的实践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色温对艺术作品展示与呈现有着重要的影响,艺术作品的解读也与照明光源的色温选择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的研究为LED光源在博物馆/美术馆照明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色温
博物馆
艺术品
LED光源
照明
Keywords
color temperature
museum
artworks
LED light source
lighting
分类号
J063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由情感论
被引量:
4
8
作者
马立新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29-33,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数学艺术哲学研究"
项目批准号:09BZX060
文摘
人类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情感:自由情感和必然情感。所谓自由情感指的是刺激源和这种情感对象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利害关系条件下所产生的情感。自由情感大部分属于纯粹的精神或者心理层面,只是一种心理体验。所谓必然情感则指的是刺激源和情感对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功利关系或所属关系条件下所产生的情感。这些刺激源或者能直接带给刺激对象直接的好处或害处,这类刺激源多半是外在的客体;或者本身就隶属于情感对象的一部分生理机能,它们主要指那些内在的自然的生命欲求。所以必然情感实质上是一种因果性情感或者功利性情感。一般地说,现实中的绝大部分爱情、亲情和友情都属于必然情感,而以自由情感方式存在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则是现实中的稀缺资源。不过这一缺憾因为艺术品的存在而得以弥补。艺术品虽非天然的审美客体,然而,在同等条件下,艺术品较之其他审美客体更容易引发审美主体的自由情感,因为艺术品跟审美主体之间最缺乏明显的实际利害关系。
关键词
艺术品
自由情感
必然情感
Keywords
artworks
free emotions
dependant emotions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拓维·孪生·聚焦——元宇宙时代美术作品的观看方式
9
作者
张天宇
戴如瑾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
西安美术学院
出处
《上海视觉》
2024年第3期155-161,共7页
文摘
本文以元宇宙背景下“美术作品观看”为研究对象,从欣赏者的观看视角、内容以及美术作品存在方式三重维度出发,论述元宇宙时代美术作品观看方式的革新。首先论及数字藏品技术对观看的拓维,包含对美术作品观看距离的消除、细节感知的增强,并对数字复制技术如何模糊原作信息进行探讨。其次,分析元宇宙中由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美术作品重组异构,以及元宇宙美术作品叙事语境建构对观看造成的影响。最后阐述元宇宙作为虚拟抽象的时间和空间形式,对不同时空语境美术作品的聚集,并借助VR技术构筑三维立体模型,构成由美术语言建构的画中世界,使观众可以身居画中“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并由此带来的元宇宙美术观看浅显化、娱乐化问题。
关键词
元宇宙
美术作品
观看
数字艺术
Keywords
Metaverse
artworks
watch
digital art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鉴证溯源技术在进出境文物艺术品监管中的应用探索
10
作者
江鹏飞
韩颖
洪颖
罗秋红
程昔恩
张书敏
机构
南昌海关技术中心
金陵海关技术中心
景德镇陶瓷大学
出处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
2024年第9期4-8,共5页
基金
海关总署科研项目(2023HK099)。
文摘
文物艺术品在全球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其进出境监管和保税展示交易过程中,面临同一性鉴别精准度和信息共享效率的提升需求。本文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鉴证溯源技术的便携式智能监管系统,通过采集和验证文物艺术品表面微观特征信息,实现唯一性溯源认证。结合海关文物艺术品监管的实际需求,本文在保税展示交易监管、暂时进出境展览监管和相关涉案物品存管等业务场景中进行了应用探索。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具备无损、便捷、快速等特点,有效提升了海关进出境文物艺术品的监管效能。
关键词
鉴证溯源
文物
艺术品
海关监管
Keywords
traceability verification technology
cultural relics
artworks
customs supervision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K8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J11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国际艺术法的理论体系构建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李伟
郭玉军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时代法学》
2022年第2期107-116,F0003,共11页
基金
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冲突和协调机制研究”(20YJC820024)
2020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一带一路’跨境投资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机制研究”(FX20203)
2021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江西’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究”(21FX1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及法律趋同化的全球文化格局下,国际艺术法具备充分的现实发展基础,其内涵和时代功能愈加受到世界各国重视。但目前我国的艺术法律规则难以应对现实国际挑战,国际艺术法理论的发展缺乏体系化构建,加之国际艺术法理论研究模式偏于商业化,直接导致我国艺术法难以应对国际艺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基于中华文化艺术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我国应紧随全球文化格局的重建步伐,着眼“共生文息”,提升国家文化艺术软实力,立足前沿,促进国际艺术立法体系化,交叉学科思维,创新国际艺术法理论研究模式,着力为推动人类文化艺术共同体建设、促进文化互通共荣奠定有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国际艺术法
艺术品
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元化
Keywords
international art law
artwork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ultural diversity
分类号
DF971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块链+鉴证溯源”在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12
作者
江鹏飞
刘军
机构
景德镇海关
出处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
2020年第10期76-80,共5页
文摘
本文探讨在现有保税展示交易模式中引入"区块链+鉴证溯源"技术,运用鉴证溯源技术为艺术品采集唯一性身份信息,将艺术品唯一性身份信息上传区块链并锁定,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开放和透明、全程留痕、可追溯的特点,有效规避通关风险,创新并进一步完善海关的监管措施,提高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的监管效率。
关键词
区块链
鉴证溯源
艺术品
保税展示交易
Keywords
blockchain
forensic traceability
artworks
bonded exhibition transaction
分类号
F752.5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古代典型农具探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胡若馨
刘勤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大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6-280,共5页
基金
2023年江苏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课题(23ASS020)。
文摘
我国古代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农具器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是劳动人民在实际生产中创造的智慧结晶,更是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历代画作、画像石、壁画等作品创作的重要题材。基于此,研究古代农具的发展变迁,并以耕整播种器械、灌溉器械、收获器械、加工器械为大类,通过古代美术作品中出现的农具形象,对中国古代的犁、耧、耙、耖、翻车、水车、镰、刈、锄、连枷、杵臼、磨等典型农具进行探究,结合作品分析它们的功能特点、使用方式及文化承载等。这些农具发明使用不仅提升社会生产力,直接推动我国农耕社会繁荣发展,而且将它们融入文化创作后,成为古人歌颂社会生活、寄托美好愿望、表达政治理想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以美术作品为例证和视角来研究古代农具,为我国农耕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对如何挖掘提炼农耕文化中的古代智慧、科技价值和时代意义具有重要作用,也为现阶段农耕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利用及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具
农耕文明
美术作品
乡村振兴
Keywords
agricultural implements
agrarian civilization
artworks
rural revitalization
分类号
S22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黑格尔所钟爱的艺术作品——在复旦大学中文系的讲演
被引量:
1
14
作者
克劳斯·费维克
徐贤樑(翻译整理)
机构
耶拿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0年第1期-,共17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创新项目“黑格尔美学发展的阐释研究”(批准号:ZBH201904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从学生时代起,黑格尔就高度推崇以希腊悲剧为代表的古典艺术和以席勒戏剧为代表的自由艺术,并将此志趣保持终身。本文以时间线索为主轴,将黑格尔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划分为6个时期:在学生和青年时期,黑格尔广泛阅读了大量文学经典,尤为喜爱幽默讽刺作品,并极其关注文学作品中有关政治和宗教的主题;在耶拿和纽伦堡时期,黑格尔对绘画的了解有了长足的增长,并高度赞扬以丢勒和尼德兰画派为代表的近代绘画作品中展现出的市民的自我意识;在柏林时期,黑格尔欣赏了大量歌剧作品,并将莫扎特和罗西尼视为音乐艺术的典范。除此之外,本文还介绍了黑格尔对以中国文学和印度史诗为代表的东方文学评价,完整呈现了黑格尔艺术接受的方方面面,对黑格尔美学研究亦有极大的启发价值。
关键词
黑格尔
艺术作品
古典艺术
自由艺术
东方文学
Keywords
Hegel
artworks
classical art
liberal art
oriental literature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品唯一数字身份识别码初探
被引量:
1
15
作者
张劼圻
蒋菁
机构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出处
《数字图书馆论坛》
CSSCI
2022年第6期39-47,共9页
文摘
艺术品数字身份识别码是艺术品信息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虽然已有很多成熟的全球身份识别码实践,但是艺术品的特殊性依然要求一个专门的身份识别系统。本文在检视已有身份识别码相关标准、分析艺术品特点及其特殊信息需求的基础上,认为去中心化的身份识别码是艺术品身份管理的方向,并为艺术品唯一数字身份识别码的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艺术品
身份管理
身份识别码
Keywords
artworks
Identity Management
Identifiers
分类号
G254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26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叔同留日时期美术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被引量:
1
16
作者
陈星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
出处
《美育学刊》
2021年第3期29-3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弘一大师年谱长编”(17BZJ01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1905年8月至1911年3月,李叔同在日本留学,前后约五年半。在这期间,他从补习语言到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同时兼习音乐、提倡话剧,在美术、音乐和话剧研究与实践方面都作出了开创性的业绩,奠定了他作为近代中国艺术启蒙者的历史地位。而其中在水彩画方面的探索和在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的学习,则是其最重要的艺术经历,有必要作一次系统性的考述,对其之所以成为开创者及其历史意义给予实证基础上的评判,可以更清晰地呈现其对中国近代美术的历史性贡献。
关键词
李叔同
美术作品
留日时期
Keywords
Li Shutong
artworks
period of studying abroad in Japan
分类号
J120.9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作品概念的开放性与同一性——对后现代艺术作品解答的一种尝试
被引量:
1
17
作者
彭修银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81,共5页
文摘
20世纪西方艺术哲学对"什么是艺术作品"提出了种种无核心、无确定意义的"洋葱式"解答,而这表明西方艺术理论在不断精密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陷入枝节的缠绕,迷失中心和整体的感觉,最终丧失真正的解说能力。将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开放概念,从艺术作品中人的印证———技巧与意向,以及作品的同一性———变异与永恒等方面切入,可对后现代艺术作品进行一尝试性解答。
关键词
艺术作品
开放性
同一性
后现代
Keywords
artworks
openness
identity
postmodernity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哲学底蕴下艺术品的精神特性——瞬间与永恒
18
作者
彭晓希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艺术探索》
2008年第6期158-159,共2页
文摘
艺术哲学作为艺术理论研究的基础,思考与解决了艺术理论本身所不能思考的东西,是解读艺术和艺术品的思想保证。无论是西方艺术结晶还是中国传统艺术精华,其某种艺术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瞬间与永恒正如"生"与"死"、"动"与"静"一样在艺术领域成为被关注的话题。艺术成就的体现与哲学观念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是艺术发展的精神基础与思维原则。哲学观念内蕴的审美观念,直接引导艺术的存在与进程。
关键词
艺术品
瞬间
永恒
无限性
Keywords
artworks
,instantaneity,eternity,indefinity
分类号
J0-02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器、物、色与空——从“色”感知看“物派”艺术作品
19
作者
陈丹莹
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出处
《流行色》
2020年第11期116-117,共2页
文摘
"物派"作为东方艺术的初次尝试,究其根源影响,日本"艺道"和中国禅宗与道家思想是其中重要来源。"物派"艺术家以本原状态的材料,在如"花应时而开"的场中,通过身体传递个体在客体世界中的体悟。面对"物派"作品,笔者作为观者与创作经验者,从"色"表象世界——"物派"作品的表象构造,试图对色彩、造型等艺术语言感知与分析,从"材料本色"、"构造物关系营造"、"场所意境氛围"方面展开对物的本原状态、状态关系世界的理解。作品如器、物一般存在,现形于万千世界,但皆为"空"。透过"物"之缤纷本色,进入变化无常的、互相联系的幻像世界,在"色"感知中,产生"空"空间观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
“物派”
艺术作品
“色”
本色
感知
Keywords
’Monoha’
artworks
’colour’(form)
natural colour
perception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艺术品价值评估研究
20
作者
李京
机构
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资产评估》
2022年第9期68-71,共4页
文摘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显著提高,艺术品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对艺术品资产价值评估研究也日益重视。然而,由于艺术品资产的特殊性,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受到了严重挑战,需要开发一套可实用的价值评估体系。基于大数据技术,本文综合考虑了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各种因素,构建一套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该体系由艺术品特征要素估值、市场估值与专家估值三部分构成。并给出了评估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能够有效指导艺术品价值评估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
大数据
艺术品
价值评估
Keywords
Big data
artworks
Valuation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内艺术品投资的金融界视角
陈晔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艺术品的激光清洗
宋峰
苏瑞渊
邹万芳
刘淑静
《清洗世界》
CAS
200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在文物、艺术品分析和保护中的进展
赵星
王丽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我国创设追续权制度的正当性
戴哲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9
原文传递
5
从跨湖桥出发:中国漆艺8000年(上)
周剑石
《中国生漆》
201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2017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研究报告
丁亚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艺术场馆照明中光源色温的选择及其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刘宏剑
《照明工程学报》
201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自由情感论
马立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拓维·孪生·聚焦——元宇宙时代美术作品的观看方式
张天宇
戴如瑾
《上海视觉》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鉴证溯源技术在进出境文物艺术品监管中的应用探索
江鹏飞
韩颖
洪颖
罗秋红
程昔恩
张书敏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
2024
0
原文传递
11
我国国际艺术法的理论体系构建及发展前景
李伟
郭玉军
《时代法学》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区块链+鉴证溯源”在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中的应用
江鹏飞
刘军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
2020
3
原文传递
13
中国古代典型农具探究
胡若馨
刘勤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黑格尔所钟爱的艺术作品——在复旦大学中文系的讲演
克劳斯·费维克
徐贤樑(翻译整理)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艺术品唯一数字身份识别码初探
张劼圻
蒋菁
《数字图书馆论坛》
CSSCI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李叔同留日时期美术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陈星
《美育学刊》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艺术作品概念的开放性与同一性——对后现代艺术作品解答的一种尝试
彭修银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浅析哲学底蕴下艺术品的精神特性——瞬间与永恒
彭晓希
《艺术探索》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器、物、色与空——从“色”感知看“物派”艺术作品
陈丹莹
《流行色》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艺术品价值评估研究
李京
《中国资产评估》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9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