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秋季积层混合云系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方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樊志超 周盛 +3 位作者 汪玲 周长青 李琼 彭月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0-216,共17页
统计分析2007-2016年秋季湖南省长沙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湖南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资料,得到湖南省秋季积层混合云系的降水分布情况、一般结构特征和相应的飞机增雨作业方法。使用多普勒天气雷达、GRAPES_CAMS数值模式和中小尺度气象站... 统计分析2007-2016年秋季湖南省长沙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湖南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资料,得到湖南省秋季积层混合云系的降水分布情况、一般结构特征和相应的飞机增雨作业方法。使用多普勒天气雷达、GRAPES_CAMS数值模式和中小尺度气象站网等资料对典型作业天气过程进行云降水物理和数值模拟分析,采用成对对流云和基于TREC算法的回波跟踪等方法进行作业效果评估。归纳得到湖南省秋季积层混合云系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判别的12个宏微观指标,探讨在使用运7飞机、碘化银烟条作业装备条件下,开展飞机增雨作业的最佳催化时机、部位和剂量。针对积层混合云系中的降水性层状云系、积云对流泡,飞机增雨适宜作业的区域、播撒高度和催化剂量:在过冷高层云的-15^-5℃层,播撒达到30 L^(-1)的人工冰晶浓度;在过冷积云的-15^-7℃层,静力催化使冰晶浓度达到30 L^(-1)或动力催化达到100 L^(-1)。这些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飞机作业 积层混合云系 播云方法
下载PDF
高纬地区一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综合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郑凯 安英玉 +3 位作者 韩书新 李鹏 高倩楠 李冬楠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年第6期105-111,共7页
利用现代化人机交互气象信息处理和天气预报制作系统(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System,M ICAPS)常规数据、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耦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复杂云微物理方案(Global/Regional ... 利用现代化人机交互气象信息处理和天气预报制作系统(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System,M ICAPS)常规数据、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耦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复杂云微物理方案(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 Ediction System_Chinese Academy of M eteorological Sciences,GRAPES_CAM S)云模式产品及卫星数据反演产品等资料,基于云降水精细分析系统—东北版(Cloud Precipitation Accurate Analysis System_North East,CPAS_NE)平台,对2016年5月24日黑龙江省一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冷涡和地面低压的共同影响下,人工增雨作业目标区云层较厚、过冷层厚度较厚,且具有一定量的过冷水,同时雷达显示存在大面积片状层状云回波,具有较好的增雨催化潜力,云带深厚且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较高时段为最佳增雨作业时段。人工增雨作业区与对比区的催化效果物理检验表明,作业效果在地面降水量方面表现明显,而雷达回波变化较小,卫星反演产品中作业区的黑体亮温温度降低较快、云顶温度有所下降、云顶高度略降低,宏观物理检验表明此次人工增雨作业催化效果较好。人工增雨作业后过冷层厚度降低表明催化剂消耗了云中的过冷水,光学厚度增加表明过冷水滴迅速增长成大滴,粒子有效半径在作业中降低表明催化剂在消耗云中的云粒子,利用反演的微观物理参数检验了此次飞机人工增雨催化作业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作业效果 卫星反演 雷达回波 物理检验
下载PDF
湖南省夏秋干旱期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判别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唐林 张中波 王治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838-2839,共2页
分析湖南省夏秋干旱期的天气形势,结合雷达回波资料,得出该时期湖南省人工增雨外场作业有利天气形势,并且对人工增雨有利条件给出了宏观、微观判别指标。针对积云的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分析有关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得出指挥地面人工增雨... 分析湖南省夏秋干旱期的天气形势,结合雷达回波资料,得出该时期湖南省人工增雨外场作业有利天气形势,并且对人工增雨有利条件给出了宏观、微观判别指标。针对积云的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分析有关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得出指挥地面人工增雨作业的雷达判别指标。研究表明,湖南省夏秋干旱期人工增雨作业对象主要是积状云,尤其是有利天气形势背景下积层混合云中夹杂的对流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作业条件 判别指标
下载PDF
农业抗旱型人工增雨效益评估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维祥 娄伟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4期453-455,共3页
为了对农业抗旱型人工增雨作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利用2006年9月新昌县在高山茭白产区的人工增雨资料,根据降水对茭白产值的贡献,计算了农业抗旱型人工增雨作业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农业抗旱型人工增雨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农业抗旱型 人工增雨 经济效益 评估
下载PDF
一次飞机增雨作业的云参数变化响应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林丹 王维佳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5年第1期67-73,共7页
本文利用FY-2C静止卫星资料,以2013年5月8日四川盆地一次飞机增雨作业为例,反演了云顶温度、云顶高度、云粒子有效半径、液水路径、云光学厚度等云物理量参数,结合自动气象站资料和探空资料等,对此次飞机增雨效果进行了物理检验。结果表... 本文利用FY-2C静止卫星资料,以2013年5月8日四川盆地一次飞机增雨作业为例,反演了云顶温度、云顶高度、云粒子有效半径、液水路径、云光学厚度等云物理量参数,结合自动气象站资料和探空资料等,对此次飞机增雨效果进行了物理检验。结果表明:作业前,云顶温度-13℃,云粒子有效半径10μm,云体较厚,含有丰富的过冷水,具有较好增雨潜力;作业后,作业区云层增厚,云顶温度降低,云粒子有效半径增加至25μm,云顶冰晶化,冰水转化过程加快,产生了较多的降水,降水量增幅明显;作业后,对比区降水不充分,各云物理参数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反演 云参数 飞机增雨 作业效果
下载PDF
积层混合云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吉宏 张维全 +2 位作者 班显秀 刘伟红 姚展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560-4562,共3页
利用沈阳棋盘山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2004~2006年在辽宁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人工增雨作业及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并总结出对积层混合云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条件、部位、时机和方法等新一代天气雷达判别指标。
关键词 人工增雨作业 雷达回波 多普勒雷达 积层混合云
下载PDF
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人工增雨时机与部位选择探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连志鸾 段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8-172,共5页
应用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及卫星云图资料,研究分析了2004年2月20日出现在华北久旱之后的一次大范围较强降雨过程。并探讨了常规探空资料与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相结合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层状云 人工增雨 作业时机 作业部位
下载PDF
巴音布鲁克山区暖季人工增水作业区域的合理性分析
8
作者 刁鹏 李刚 +1 位作者 仇会民 艾沙江·卡德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5期166-173,共8页
基于2017—2022年5—9月巴音布鲁克山区18个观测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协同克里金插值法,K-Means聚类分组法,基于降水特征的空间分布,从宏观层面上对人工增水作业布局的合理性开展分析。结果表明:(1)在空间插值中,小雨的相对误差最小... 基于2017—2022年5—9月巴音布鲁克山区18个观测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协同克里金插值法,K-Means聚类分组法,基于降水特征的空间分布,从宏观层面上对人工增水作业布局的合理性开展分析。结果表明:(1)在空间插值中,小雨的相对误差最小,插值精度最高,大到暴雨相反,导致“平滑效应”明显,不确定性较大。(2)暖季月均降水量自西向东呈减少趋势,高值区多位于中部和东北部沿山区域,发生的降水事件以小雨为主,大到暴雨虽然频率低,次数少,但和小雨一样是影响降水量变化的主要量级。(3)现用人工增水作业点的适宜性大多一般,受小雨和中雨月均频率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而在宏观地理上,西部作业点布设的适宜性比东部高。(4)降水空间分布受西风环流和地势影响较大,在作业布局合理性上,西部区域和北部区域最好。(5)根据地理及风向特点,北部地势复杂,适宜选择西低东高的山面建立地面烟炉,西部地势平坦,适宜建立作业方向为NNW或ENE的流动火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水 协同克里金 作业布局 巴音布鲁克
下载PDF
民航芷江机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保障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樊志超 刘富来 成明亮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5-9,共5页
通过研究分析民航芷江机场的基础保障、气象保障和空域保障能力,总结人工增雨作业飞行保障经验,结果表明:芷江机场存在机场净空差、通讯导航设备简单、机场跑道短、开放标准高等不足,对复杂气象条件的探测与分析能力有限,空域保障也存... 通过研究分析民航芷江机场的基础保障、气象保障和空域保障能力,总结人工增雨作业飞行保障经验,结果表明:芷江机场存在机场净空差、通讯导航设备简单、机场跑道短、开放标准高等不足,对复杂气象条件的探测与分析能力有限,空域保障也存在不利因素,根据需求结合机场综合保障能力,适合使用空军"运-7"飞机作业,作业指挥需要注意当降水天气系统影响本场时出现低能见度概率大,起降飞行发生撞山撞高压线的安全风险高,易导致着陆时剧烈颠簸;应在保证本场达到目视飞行最低开放标准条件下,根据气象、空域条件科学设计人工增雨作业区域和飞行航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飞机作业 保障技术
下载PDF
基于气象雷达数据的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设计及应用
10
作者 王霄 孙建印 +1 位作者 赵宇 李玉涛 《微型电脑应用》 2023年第12期26-29,共4页
基于多普勒气象雷达数据,通过MATLAB和Python混合编程,设计一套集短临天气监测、作业指令计算等主要功能为一体的地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将业务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细化,可以解析多种雷达产品并叠加GIS信息、安全射... 基于多普勒气象雷达数据,通过MATLAB和Python混合编程,设计一套集短临天气监测、作业指令计算等主要功能为一体的地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将业务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细化,可以解析多种雷达产品并叠加GIS信息、安全射界图等,通过准确识别追踪目标作业云体的多项特征以快速计算作业指令。经过业务应用检验,该系统便于交互式处理且输出结果能够为现阶段的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工作提供客观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多普勒气象雷达 作业指令 安全射界图
下载PDF
2013年春季甘肃省一次人工增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山 尹宪志 +3 位作者 丁瑞津 杨瑞鸿 张龙 陈祺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220-222,共3页
从增雨作业前期需水情况、天气形势、数值模拟、作业条件及航线设计、增雨作业情况、作业效果等方面对2013年4月28日甘肃省开展的一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雨作业效果明显,增雨作业区域普降中到大雨,有效地缓解... 从增雨作业前期需水情况、天气形势、数值模拟、作业条件及航线设计、增雨作业情况、作业效果等方面对2013年4月28日甘肃省开展的一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雨作业效果明显,增雨作业区域普降中到大雨,有效地缓解了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航线设计 作业效果 甘肃省 2013年春季
下载PDF
河南省一次人工增雨作业分析
12
作者 白婷 刘谦 吴奕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4期185-188,210,共5页
利用欧洲预报场、GRAPES模式预报及雷达等资料,分析2017年4月4日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开展的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结果发现,低槽东移是此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此次过程全省大部分地区均有过冷水存在,北部、中部垂直累积过冷水含量... 利用欧洲预报场、GRAPES模式预报及雷达等资料,分析2017年4月4日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开展的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结果发现,低槽东移是此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此次过程全省大部分地区均有过冷水存在,北部、中部垂直累积过冷水含量较高,中部地区作业潜力最好;增雨作业结束后30 min,作业区及下风向回波增强,30 d Bz以上强回波区范围增大;比较对比区降水量,增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作业潜力 增雨效果
下载PDF
浙江10~12月人工增雨作业天气研究
13
作者 江瑶 冯爽 程莹 《科技通报》 2021年第4期23-27,32,共6页
2019年10~12月,浙江人工增雨作业共227次,为历年来最多且远超其它月份。利用10~12月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及探空反演资料进行分析,将适宜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类型分为五类,分别是冷空气型、切变线型、高空槽型、台风型和低空急流型... 2019年10~12月,浙江人工增雨作业共227次,为历年来最多且远超其它月份。利用10~12月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及探空反演资料进行分析,将适宜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类型分为五类,分别是冷空气型、切变线型、高空槽型、台风型和低空急流型,其中冷空气是最宜开展人工增雨的影响系统。根据各天气系统的特征建立了相应的增雨作业天气概念模型,总结出适应各天气类型的人工增雨作业方案,并对一次典型的增雨作业个例进行分析,论证了作业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作业 天气类型 作业方案 典型个例
下载PDF
湖南省夏秋季一次典型积层混合云系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分析
14
作者 李琼 高沁 +3 位作者 唐林 丁莉 汪玲 黎祖贤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2期59-65,共7页
综合利用模式、卫星、雷达、探空等资料,对湖南省一次受热带低压外围云系影响的典型积层混合云系降水过程进行作业条件分析,设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方案并开展作业,采用统计检验和直观对比物理检验方法对这次飞机增雨过程进行效果分析。... 综合利用模式、卫星、雷达、探空等资料,对湖南省一次受热带低压外围云系影响的典型积层混合云系降水过程进行作业条件分析,设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方案并开展作业,采用统计检验和直观对比物理检验方法对这次飞机增雨过程进行效果分析。分析显示,此次热带低压外围云系过程的天气系统配置有利于湖南省降水的发生,模式指标预报结果表明,湖南省西南部云水含量充足,过冷水含量充沛,冰晶数浓度不足,有较好的冷云催化增雨潜力;设计的飞行作业方案与实际飞行轨迹基本一致;通过卫星、雷达、探空等综合探测资料进行针对性分析,检验了此次飞行作业区域、部位、时机选择的合理性;飞机增雨作业前雷达回波分布比较均匀,作业时雷达回波反射率明显增强,强回波区域和数量均明显增加,作业后统计区域回波减弱,有明显的催化效果;此次飞机增雨过程增雨率为23.71%,增加水量约134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积层混合云 作业条件 效果评估
下载PDF
我国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定量评估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飞 李集明 +2 位作者 姚展予 李德泉 李建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45-962,共18页
如何评判人工播云效果一直以来是人工影响天气科研试验和业务工作的核心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定量评估研究进展,从定量评估概念、常用方法、影响因素、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介绍。在分析各地已开展的人工... 如何评判人工播云效果一直以来是人工影响天气科研试验和业务工作的核心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定量评估研究进展,从定量评估概念、常用方法、影响因素、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介绍。在分析各地已开展的人工增雨定量评估结果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探讨了未来作业效果定量评估技术的研究目标和发展方向,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评估相关科研与业务工作提供帮助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作业效果 定量评估
下载PDF
一次火箭人工增雨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以琳 魏建苏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0-265,共6页
根据冰晶增长理论和播云条件,完善了以往人工增雨作业指标,提出在有利的天气形势下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时,确定水平作业范围的指标为:冷层中冰面饱和区、水汽积分量≥9 mm的区域和水汽垂直输送区的重合区。确定作业高度的指标为:在垂直剖... 根据冰晶增长理论和播云条件,完善了以往人工增雨作业指标,提出在有利的天气形势下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时,确定水平作业范围的指标为:冷层中冰面饱和区、水汽积分量≥9 mm的区域和水汽垂直输送区的重合区。确定作业高度的指标为:在垂直剖面图上冰面饱和区、水汽垂直输送区和准饱和区的重合区。作业时间应选在水平、垂直指标出现和消失的时间段内。利用MM5中尺度模式的输出结果,以3 h为时间间隔,在0^-30℃层之间间隔5℃输出计算的各种作业指标预报图和综合图,形成业务化网页。应用作业指标于2007年3月3日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组织实施了一次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并对以上指标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作业效果 作业指标
下载PDF
人工增雨作业过程个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旭 陈宇 方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812-17813,共2页
分析了2008年4月20~23日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进行的人工增雨作业,包括气象条件、天气条件分析,及指挥预警和作业过程等。
关键词 人工增雨 跨区作业 效果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