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分娩方式对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吴丹燕 鲁云涯 +1 位作者 史燕红 罗彩红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8年第5期72-76,8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单胎、生殖道GBS感染产妇共计467例及其所分娩新生儿作为...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单胎、生殖道GBS感染产妇共计467例及其所分娩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经阴道分娩组(247例)及剖宫产组(220例)。生殖道GBS感染孕妇在临产后或破膜后进行静脉抗生素治疗。分析分娩方式、胎膜早破、阴道分娩行人工破膜、分娩时长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不良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褥期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经阴道分娩组(P<0.05)。在胎膜早破孕妇中,不同分娩方式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的孕妇中,不同破膜方式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道分娩组,总产程越长产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和羊水粪染的风险越高(P<0.05)。结论在围产期孕妇中开展生殖道GBS筛查,对GBS筛查阳性者在临产后或破膜后进行抗感染治疗的前提下,经阴道分娩没有增加绒毛膜羊膜炎、羊水粪染、产褥感染及新生儿窒息、败血症、肺炎、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经阴道分娩时应积极干预、缩短产程,人工破膜不作为禁忌证。经剖宫产分娩应注意预防产褥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溶血性链球菌 妊娠结局 剖宫产 阴道分娩 胎膜早破 人工破膜
原文传递
不同透析膜吸附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东亮 王质刚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3-317,共5页
目的 比较不同透析膜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吸附作用。方法 使用聚丙烯腈(PAN)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膜、聚砜(PS)膜或铜仿(Cu)膜透析器对24例稳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4h血液透析治疗,计算4h单位膜面积... 目的 比较不同透析膜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吸附作用。方法 使用聚丙烯腈(PAN)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膜、聚砜(PS)膜或铜仿(Cu)膜透析器对24例稳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4h血液透析治疗,计算4h单位膜面积吸附β2。微球蛋白(β2-m)的量,透后用 0.1%次氯酸钠洗脱液清洗透析膜内表面30min,测定洗脱液中β2-m、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毒素(ET)的含量。结果 透析膜单位面积吸附β2-m的计算量,PMMA膜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达(140.53±26.68)mg/m~2、PAN膜组与PS膜组吸附清除量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分别为(3.54±5.60)mg/m~2和(3.26±6.04)mg/m~2.Cu膜组β2-m的吸附清除量极低,仅(1.90±1.78)mg/m~2,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单位面积β2-m吸附清除量与洗脱量呈正相关,r=0.832(P<0.001)。结论 PAN、PMMA、PS膜吸附能力较Cu膜强,对β2-m、IL-1β、TNF-α和ET均有吸附作用,不同透析膜对不同物质的吸附能力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工膜 吸附 Β2-微球蛋白 细胞因子 内毒素 透析膜
原文传递
引导牙周再生膜修复动物牙周骨缺损组织学观察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正喜 樊文红 曹俭 《口腔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344-345,共2页
目的 观察人工合成组织再生膜修复动物牙周骨缺损的组织学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用 10只大白兔建立牙周骨缺损模型 ,植入人工合成再生膜材料 ,2个月后处死 ,标本行组织学观察 ;临床选择 12例牙周骨缺损病例 ,进行引导组织再生术 (GTR... 目的 观察人工合成组织再生膜修复动物牙周骨缺损的组织学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用 10只大白兔建立牙周骨缺损模型 ,植入人工合成再生膜材料 ,2个月后处死 ,标本行组织学观察 ;临床选择 12例牙周骨缺损病例 ,进行引导组织再生术 (GTR) ,观察疗效。结果 兔牙周骨缺损内新生骨组织形成 ,光镜下见大量的骨母细胞、骨基质和骨胶原 ;临床病例有效率达 91.6 7%。结论 人工合成组织再生膜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膜 牙周组织再生 动物模型 牙周骨缺损 组织学 引导组织再生术
下载PDF
复方四黄双水凝胶的成型工艺优化、抑菌效果和表征结构研究
4
作者 袁一鸣 洪慧斯 +1 位作者 辛晓芳 邱雄泉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41-47,共7页
目的:研究中山市中医院的中药外用制剂复方四黄外洗液的剂型改造,探讨复方中药复合水凝胶成型工艺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人工皮肤专用膜作为透皮试验介质,通过体外透皮试验,选取经皮渗透液中的小檗碱与黄芩苷的含量为指标;通过... 目的:研究中山市中医院的中药外用制剂复方四黄外洗液的剂型改造,探讨复方中药复合水凝胶成型工艺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人工皮肤专用膜作为透皮试验介质,通过体外透皮试验,选取经皮渗透液中的小檗碱与黄芩苷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抑菌实验,以复方四黄双水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大小为指标,综合二者指标数据,对复方四黄双水凝胶的成型工艺进行优化;最后通过抑菌试验,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考察对象,对比四黄外洗液及最佳工艺四黄双水凝胶二者的抑菌效果。最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双水凝胶、卡波姆、海藻酸钠的表征结构。结果:复方四黄双凝胶的最佳配方为6%海藻酸钠、0.3%卡波姆、10%丙二醇及3%氮酮。三种致病菌抑菌实验中,四黄外洗液及凝胶剂二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强,前者抑菌圈直径(14.5 mm)略强于后者(13.5 mm),对大肠杆菌具有微弱抑制效果,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抑制作用,二者的抑菌效果相近,双扫描电镜观察得,双凝胶具有比海藻酸钠结构排列规律更细腻的多孔结构,又有卡波的光滑和丝状体特性。结论:该成型工艺及研究方法合理,稳定可行,可为复方四黄凝胶剂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四黄外洗液及凝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双凝胶拥有海藻酸钠和卡波相表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四黄双水凝胶 体外透皮试验 卡波姆U21/海藻酸钠复合凝胶 人工皮肤膜 抑菌实验
下载PDF
膜蛋白稳定技术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方家豪 曹雨虹 +2 位作者 何宇臻 洪战英 柴逸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25-2334,共10页
膜蛋白承担了生物膜的主要功能,是新药研发最重要的靶点群,大约60%的药物以膜蛋白为靶点。由于膜蛋白在水溶液中有明显的聚集和变性倾向,在体外很难模拟维持膜蛋白正确构象的类膜环境,导致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配体药物的研究远... 膜蛋白承担了生物膜的主要功能,是新药研发最重要的靶点群,大约60%的药物以膜蛋白为靶点。由于膜蛋白在水溶液中有明显的聚集和变性倾向,在体外很难模拟维持膜蛋白正确构象的类膜环境,导致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配体药物的研究远远滞后于水溶性蛋白。膜蛋白稳定技术对于建立高专属性、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的膜蛋白配体药物筛选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目前用于稳定分离纯化膜蛋白的一些技术,包括洗涤剂、人造膜、聚合物、慢病毒颗粒等,以及这些技术在药物筛选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蛋白 稳定技术 洗涤剂 人造膜 聚合物 慢病毒颗粒 药物筛选
原文传递
水杨酸软膏的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钦富华 谈增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21期57-59,共3页
采用改进Franz扩散池和人工膜进行体外释放实验,以优选的条件对自制及市售水杨酸软膏进行释放度考察。以0.45μm的混合纤维素膜为人工膜,pH 7.4的PBS为接受介质,自制水杨酸软膏的释放速度明显快于市售产品,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314.41和63... 采用改进Franz扩散池和人工膜进行体外释放实验,以优选的条件对自制及市售水杨酸软膏进行释放度考察。以0.45μm的混合纤维素膜为人工膜,pH 7.4的PBS为接受介质,自制水杨酸软膏的释放速度明显快于市售产品,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314.41和63.37μg·cm^(-2)·h^(-1/2),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模型。自制水杨酸软膏解决了市售产品质地粗糙及粒度超标等问题,且具有更好的药物释放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软膏 体外释放 人工膜 扩散池
下载PDF
采空区疏放水后人工造膜隔氧抑制煤自燃技术研究
7
作者 颜旗 薛晶云 +3 位作者 杨永良 张藤镨 韩瑞豪 吴金泽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4-148,共5页
为有效解决采空区疏放水后遗煤易自燃问题,实验室研制了一种基于疏放水工程来应用的新型有机高分子隔氧成膜材料,测试了其扩散性与成膜性能,结果表明:当成膜基料∶成膜助剂∶分散剂质量比为3∶4∶2时,材料在水面扩散性最佳,成膜时间约4.... 为有效解决采空区疏放水后遗煤易自燃问题,实验室研制了一种基于疏放水工程来应用的新型有机高分子隔氧成膜材料,测试了其扩散性与成膜性能,结果表明:当成膜基料∶成膜助剂∶分散剂质量比为3∶4∶2时,材料在水面扩散性最佳,成膜时间约4.9 min,成型隔氧膜可完整覆盖煤样。此外,通过相似模拟实验与程序升温实验测试其应用与阻燃效果,结果表明:材料能有效覆盖煤样隔绝氧气,降低耗氧速率与CO,C_(2)H_(4)生成量,且在220℃时对CO的阻化率可达到84.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水浸煤 煤自燃 人工造膜 隔氧 阻燃效果
下载PDF
体外抑菌试验评价核糖体表达筛选的抗菌肽活性
8
作者 肖勇梅 温浙盛 +2 位作者 刘汝青 魏青 任铁玲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06-309,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无细胞核糖体表达系统筛选得到的、能与细菌膜结合的多肽的体外抑菌活性变化,初步评价该筛选系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核糖体展示系统和细胞膜模型筛选可结合于细胞膜的多肽,对筛选的多肽进行结构预测分析。选择形成α-螺... 目的观察体外无细胞核糖体表达系统筛选得到的、能与细菌膜结合的多肽的体外抑菌活性变化,初步评价该筛选系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核糖体展示系统和细胞膜模型筛选可结合于细胞膜的多肽,对筛选的多肽进行结构预测分析。选择形成α-螺旋结构可能性大、溶解性尚可的多肽(C13)进行合成。利用改良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C13和硫酸庆大霉素对G+(金黄色葡萄球菌)和G-(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细菌的抗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C13对试验细菌的MIC均为400mg/L,但在现有浓度范围对试验菌的MBC则未测得。结论体外无细胞核糖体表达系统筛选的抗菌肽C13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表明利用人工膜模型和核糖体表达进行抗菌肽筛选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有效抗菌肽的筛选需进一步的抑菌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 抗菌肽 人工膜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铁/紫膜/胶/铜光电池在光触发瞬时的界面电势研究
9
作者 钱霞 杨俭华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09-612,共4页
在分析菌紫质光驱质子泵过程的基础上 ,应用Hong的化学电容的概念 ,提出在菌紫质人工膜系统中等效存在C -电容和N -电容 ,并由此研究了铁/紫膜/胶/铜光电池在光触发瞬时的界面电势。结果可提供于以菌紫质为基础的分子电子器件 ,和菌紫... 在分析菌紫质光驱质子泵过程的基础上 ,应用Hong的化学电容的概念 ,提出在菌紫质人工膜系统中等效存在C -电容和N -电容 ,并由此研究了铁/紫膜/胶/铜光电池在光触发瞬时的界面电势。结果可提供于以菌紫质为基础的分子电子器件 ,和菌紫质光驱质子泵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紫质 人工膜 电势 光电响应
下载PDF
人工生物膜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肠道及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高卉 周新华 +1 位作者 罗德生 周水生 《咸宁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生物膜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小肠及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 32只 ,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缺血灌注组 (I/R)、缺血前给药组和再灌注时给药组。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 (SMA) 6 0min造成缺血 ,再灌 2h... 目的探讨人工生物膜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小肠及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 32只 ,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缺血灌注组 (I/R)、缺血前给药组和再灌注时给药组。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 (SMA) 6 0min造成缺血 ,再灌 2h后分别取出小肠、肝组织制成匀浆 ,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GSH -PX)、丙二醛 (MDA)、Ca2 + -Mg2 + -ATPase的含量。结果缺血前给药组和再灌注时给药组小肠、肝组织MDA含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P <0 .0 1 ) ,SOD、GSH -PX、Ca2 + -Mg2 + -ATPase的含量均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 (P <0 .0 1 ) ,而缺血前给药组和再灌注时给药组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人工生物膜能减少大鼠脂质过氧化 ,改善ATPase功能 ,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小肠及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作用 人工生物膜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道 肝脏
下载PDF
光激发引起的菌紫质人工膜系统界面自由能
11
作者 谈国太 杨俭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8-32,共5页
应用界面双层模型和界面固有化学势的概念 ,对菌紫质人工膜系统C(N)端界面受光激发所引起的界面自由能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导出了bR相、C或N端界面能的一般表达式 ,及三类具体的菌紫质人工膜系统 (液 bR 液 ,固 bR 固 ,液 bR 固 )... 应用界面双层模型和界面固有化学势的概念 ,对菌紫质人工膜系统C(N)端界面受光激发所引起的界面自由能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导出了bR相、C或N端界面能的一般表达式 ,及三类具体的菌紫质人工膜系统 (液 bR 液 ,固 bR 固 ,液 bR 固 )界面自由能的表达式 .可以看出 ,光照下的bR人工膜系统界面自由能的变化 ,不仅与物质组分相关 ,还与跨膜电势相联系 .据此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bR膜系统溶液的温度、pH值 ,以及降低跨膜电压 ,都将减少界面自由能 ,从而对系统的光驱质子泵过程产生影响 .本文研究仅局限于光照的影响 ,暂不涉及体系相结构变化的情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紫质人工膜系统 界面自由能 光激发 物质组分 跨膜电势 生物分子材料
下载PDF
光敏蛋白菌紫质固相支撑人工膜系统的界面电荷
12
作者 杨俭华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2000年第1期60-61,共2页
以固相支撑的菌紫质人工膜系统,在分子电子器件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其两种类型,N 固相型和C固相型的界面电荷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模型。
关键词 光敏蛋白 菌紫质 人工膜 电荷 分子电子器件
下载PDF
用人工膜预测药物经皮吸收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姜晓虹 傅红兴 +2 位作者 金一 夏目秀视 森本雍宪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8-289,共2页
目的 用BPJ 10高分子材料制备的人工膜评价并预测药物透过皮肤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 6种模型药物测定药物在BPJ 10高分子材料制备的人工膜上的透过量 ,并与不同药物在人皮肤上的扩散理论透过曲线进行比较。结果 药物在BPJ 10高分子人... 目的 用BPJ 10高分子材料制备的人工膜评价并预测药物透过皮肤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 6种模型药物测定药物在BPJ 10高分子材料制备的人工膜上的透过量 ,并与不同药物在人皮肤上的扩散理论透过曲线进行比较。结果 药物在BPJ 10高分子人工膜上的透过速度与人的皮肤上的扩散理论的透过速度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人工膜 经皮吸收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油包水微乳的处方筛选及体内外评价 被引量:27
14
作者 韩旻 傅韶 方晓玲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0-786,共7页
筛选口服油包水(W/O)微乳处方以提高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oside,PNS)中人参皂苷Rb1的体内肠吸收,分别采用大鼠体内肠吸收、脂质体和平行人工膜(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ssay,PAMPA)等模型分别研究... 筛选口服油包水(W/O)微乳处方以提高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oside,PNS)中人参皂苷Rb1的体内肠吸收,分别采用大鼠体内肠吸收、脂质体和平行人工膜(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ssay,PAMPA)等模型分别研究微乳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及体外对膜流动性和药物膜转运性质的影响。主要以磷脂/乙醇(SP/EtOH)为表面活性剂,与PNS水溶液(400mg·mL^-1)和不同油相分别制备11个W/O微乳处方。多数微乳处方可提高药物的大鼠体内肠吸收,其吸收促进作用除与所含表面活性剂有关外,不同油相的选用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其吸收促进作用大小为月桂酸甘油酯≈肉蔻豆酸异丙脂〉棕榈酸异丙脂〉棕榈酸异辛酯。长链(〉C14)脂肪酸酯的吸收促进作用低于中链脂肪酸酯(C8-C14)。多数微乳处方可不同程度的提高脂质体的膜流动性。PAMPA研究中,稀释后微乳(D-ME)中药物的有效透过系数(Pe)多数高于PNS对照溶液,表明微乳中的组分可以提高药物的膜透过能力,稀释前微乳(ME)的Pe与大鼠体内肠吸收具有相对较好的直线相关性(r=0.7740)。W/O微乳可以促进人参皂苷Rb1的肠吸收,吸收促进作用与其提高生物膜流动性有一定关系。PAMPA可以尝试引入制剂处方研究(如吸收促进剂等)的某些领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W/O微乳 膜流动性 平行人工膜
下载PDF
自由体位待产下两种破膜方式对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孟巧绒 冶省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91-9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破膜与自然破膜结合自由体位待产产妇的母婴结局,探求更为安全有效的产程管理模式。方法以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产科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17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破膜方法分为人工破膜组(85例)与自然破膜组(85...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破膜与自然破膜结合自由体位待产产妇的母婴结局,探求更为安全有效的产程管理模式。方法以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产科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17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破膜方法分为人工破膜组(85例)与自然破膜组(85例),人工破膜组采用活跃期人工破膜并结合自由体位待产,自然破膜组在自由体位待产模式下自然破膜待产,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与新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人工破膜组因枕位异常、宫内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比例(22.4%)高于自然破膜组(9.6%)。人工破膜组经阴道分娩产妇第1产程时间为(537.8±50.3)min,第2产程时间为(35.8±9.1)min,产后2 h出血量(182.4±37.5)ml,均略少于自然破膜组(549.5±57.3)min、(38.5±10.5)min和(190.7±40.4)ml;宫颈撕裂(4.5%)、宫颈水肿(4.5%)、产褥感染(1.5%)、尿潴留(6.1%)发生比例略高于自然破膜组(3.9%、2.6%、0.0%和3.9%),上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破膜组经阴道分娩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92±0.97)、产瘤发生率(21.2%)略高于自然破膜组[(7.77±0.99)、14.3%],新生儿窒息率(7.6%)略低于自然破膜组(10.4%),上述围产儿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待产模式下,活跃期予人工破膜较自然破膜并未明显减少产程时间,但却增加了因枕位异常、宫内窘迫等造成的剖宫产率;建议正常产程中活跃期不要行人工破膜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破膜 自然破膜 自由体位待产 妊娠结局 APGAR评分
下载PDF
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吴一凡 刘晖 倪京满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0-895,共6页
随着新药研发水平的提高,每类药物的候选化合物增多,研究工作量明显增加,对化合物进行快速筛选的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PAMPA)作为药物筛选的有力工具,已用于药物研究中。该模型主要以人工磷脂作为生物膜来... 随着新药研发水平的提高,每类药物的候选化合物增多,研究工作量明显增加,对化合物进行快速筛选的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PAMPA)作为药物筛选的有力工具,已用于药物研究中。该模型主要以人工磷脂作为生物膜来模拟药物跨膜的屏障,用于药物的膜渗透研究。本文介绍了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的建立、特点和研究进展,概述了利用PAMPA进行药物筛选等方面内容。通过调整人工磷脂膜的配比,PAMPA能够作为肠道、血脑屏障和皮肤吸收等体外模型。作为药物被动转运模型,PAMPA能够对药物进行高通量快速筛选,具有成本低、灵活、用药量少和重现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 磷脂 被动扩散
原文传递
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的溶出与渗透行为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付晖 王琳 +1 位作者 胡琴 张喆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778-1784,共7页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经平行人工膜被动转运的渗透性,比较同一厂家不同地点生产的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溶出度与膜渗透间的差异。方法研究并测定了双氯芬酸钠在不同p H介质中的渗透性;通过比较3个产地肠溶片主成分膜渗透曲线的差异,考察了辅...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经平行人工膜被动转运的渗透性,比较同一厂家不同地点生产的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溶出度与膜渗透间的差异。方法研究并测定了双氯芬酸钠在不同p H介质中的渗透性;通过比较3个产地肠溶片主成分膜渗透曲线的差异,考察了辅料对双氯芬酸钠渗透的影响;测定并比较了3个产地肠溶片,经酸性介质溶出2 h后,在p H 6. 0与p H 6. 8的介质中溶出曲线与膜渗透曲线的差异。结果双氯芬酸钠在p H 5. 0~6. 8的介质中,渗透性随p H值的增大而减小,其中在p H6. 8介质中的渗透性最小,Pe为1. 08×10-4cm·s-1; 3个产地肠溶片所用辅料不影响主成分的膜渗透。结论双氯芬酸钠的渗透性与介质的p H值相关;双氯芬酸钠的生物药剂学分类为BCSⅡ类,即低溶解度,高渗透性药物;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的溶出决定于肠溶包衣的溶解速率与片芯的溶出速率;同一集团不同产地的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在p H 6. 0与p H 6. 8介质中的溶出行为存在差异,但膜渗透相似。本实验可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多来源参比制剂的遴选提供数据支持,对处方筛选与生物等效性风险评价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肠溶片 溶出 渗透 平行人工膜 生物药剂学分类
原文传递
磷脂膜色谱及其在药物跨膜转运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进 张天虹 何仲贵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8-383,共6页
磷脂膜色谱是固态基质上的有序磷脂分子单层体系采用色谱学方法仿真药物与细胞膜相互作用过程,可用来评价药物的细胞膜渗透性和活性。硅胶表面上的磷脂单分子层模拟了单层细胞膜,因此药物的磷脂膜色谱保留行为可用于预测药物与细胞膜的... 磷脂膜色谱是固态基质上的有序磷脂分子单层体系采用色谱学方法仿真药物与细胞膜相互作用过程,可用来评价药物的细胞膜渗透性和活性。硅胶表面上的磷脂单分子层模拟了单层细胞膜,因此药物的磷脂膜色谱保留行为可用于预测药物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目前考察药物跨膜转运的模型主要有正辛醇/水系统、脂质体/水系统、反相色谱(ODS)以及磷脂膜色谱。与前述3种系统比较,磷脂膜色谱除了具有高效、简便等特点外,同时能模拟药物与生物膜之间疏水作用力以外的其他作用力,因此对磷脂膜色谱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由于药物细胞膜渗透性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磷脂膜色谱在新药研发早期阶段的介入可以有效地降低后期候选药物的淘汰率,提高新药的研发效率。该文就磷脂膜色谱的研究及在药物跨膜转运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膜色谱 膜作用 跨膜转运 综述
下载PDF
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技术在药物一致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关皓月 张广超 +1 位作者 牛剑钊 许鸣镝 《中国药事》 CAS 2020年第8期891-896,共6页
目的: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技术(PAMPA)是一种较为快速可靠的可预测药物渗透性的方法,本文梳理了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技术在药物一致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试验及评价方法,介绍平行人工膜体外... 目的: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技术(PAMPA)是一种较为快速可靠的可预测药物渗透性的方法,本文梳理了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技术在药物一致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试验及评价方法,介绍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概念及分类,总结并梳理了该方法在原辅料及制剂方面的应用。结果与结论:PAMPA在化合物筛选、制剂开发及验证等方面具有快速高通量筛选的优势,同时也为药物吸收预测方面增加了多角度全方位考察,有效的提高研发质量和研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人工膜技术 体外渗透 一致性评价 仿制药 处方筛选
下载PDF
基于溶解性、渗透性分析技术的左炔诺孕酮生物药剂学分类及制剂的渗透速率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琳 吴斌 +5 位作者 王铁松 杜凯 吴兆伟 孙毅 张喆 胡琴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确定左炔诺孕酮的生物药剂学分类,并比较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渗透速率。方法:分别采用摇瓶法和平行人工膜试验,测定左炔诺孕酮的溶解度和有效渗透性,分析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特征。采用Macro Flux^TM型药物溶出度与渗透速率测试... 目的:确定左炔诺孕酮的生物药剂学分类,并比较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渗透速率。方法:分别采用摇瓶法和平行人工膜试验,测定左炔诺孕酮的溶解度和有效渗透性,分析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特征。采用Macro Flux^TM型药物溶出度与渗透速率测试系统,测定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溶出行为及渗透速率,通过关键质量参数,比较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差异。结果:左炔诺孕酮的溶解度为非pH依赖型,属低溶解性药物,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测得的有效渗透性高于美托洛尔,且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有较好的相似度,受试制剂的渗透速率和有效吸收的药物总含量分别为参比制剂的88.6%和97.8%。结论:左炔诺孕酮的生物药剂学分类为BCS第2类和BDDCS第4类,左炔诺孕酮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和渗透速率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 国家基本药物 仿制药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渗透速率 平行人工膜渗透性分析(PAMPA) 一致性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