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J管和输尿管导管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肖克兵 尹传民 +3 位作者 张鸿毅 赵刚刚 李华锋 宋益挺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68-471,共4页
目的:观察双J管和输尿管导管用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制备人工肾积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64例行微创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分别使用双J管(A组29例)及输尿管导管(B组35例)制备人... 目的:观察双J管和输尿管导管用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制备人工肾积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64例行微创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分别使用双J管(A组29例)及输尿管导管(B组35例)制备人工肾积水,比较两组在通道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集合系统分离程度、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等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微创PCNL。A、B组通道建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5±0.9)min vs.(7.30±1.8)min,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11.6)ml vs.(28.0±13.8)ml,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0±23.7)min vs.(89.0±28.9)min,P<0.05],术中集合系统分离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4±0.50)cm vs.(3.38±0.47)cm,P<0.05],一期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76%(24/29)vs.80.00%(28/35),P>0.05],术后发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79%(4/29)vs.14.29%(5/35),P>0.05]。结论:与输尿管导管比较,使用双J管建立人工肾积水,具有通道建立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对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人工肾积水 肾结石
原文传递
210例无积水肾结石微创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佳荣 彭洪涛 +3 位作者 赵春利 张颖 戎红旗 李梦旭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3年第7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微创治疗无积水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3月我院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微创治疗210例无积水肾结石患者。改进人工肾积水的方法,行患侧输尿管逆行插入双J管,留置尿管,利用膀胱持续灌注通过双... 目的:探讨经皮肾微创治疗无积水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3月我院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微创治疗210例无积水肾结石患者。改进人工肾积水的方法,行患侧输尿管逆行插入双J管,留置尿管,利用膀胱持续灌注通过双J逆流制造人工肾积水;超声联合X线引导下穿刺目标肾盏,建立经皮肾通道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8例患者均1期穿刺成功,204例成功施行1期单通道取石,4例完全性鹿角型结石患者,因结石较大,患者年龄较大,存在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超过2h,改为2期手术取石;2例患者术中出血穿刺失败,中转开放手术。195例患者1期1次手术取净结石;3例患者2次经皮肾镜取石术取净结石;2例患者残留结石配合ESWL加药物排石治疗,术后1~3个月复查无结石残留,总结石清除率95.2%(200/210)。手术时间60~130min,平均75min。3例患者术中出血较多,输血400~600ml。无气胸、周围脏器副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改进制造人工肾积水的方法,在超声联合X线引导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微创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无积水肾结石 微创取石术 人工肾积水 B超 X线
原文传递
3种人造肾积水方法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陶维雄 施源 +3 位作者 李坚 鲁密 王君君 张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2期57-59,共3页
目的对比3种人造肾积水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市第八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行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120例,按人造肾积水方式不同均分为A组、B组、C组。A组患者采用术前留置输尿管导管,通过输尿管导管注入生... 目的对比3种人造肾积水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市第八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行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120例,按人造肾积水方式不同均分为A组、B组、C组。A组患者采用术前留置输尿管导管,通过输尿管导管注入生理盐水,扩张肾盂形成人造肾积水;B组患者术前留置双J管,经导尿管灌注生理盐水充盈膀胱,通过双J管返流扩张肾盂形成人造肾积水;C组患者通过静脉注射呋塞米,采用刺激性利尿的方法主动扩张肾盂形成人造肾积水。对比三组人造肾积水后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通道建立时间、整体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及B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通道建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C组(P<0.05);B组患者的整体手术时间短于A组及C组(P<0.05);三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留置双J管制造人工肾积水具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通道建立时间及手术时间短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肾积水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导管 双J管 刺激性利尿
下载PDF
不造人工肾积水经皮肾镜碎石术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红 王平贤 +4 位作者 严秋 侯明敏 周盛川 刘亚 陈益荣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679-683,共5页
目的探讨不造人工肾积水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1年6月在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接受了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术前肾积水程度:10~25 mm)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人工肾积水手术(AH)组和非人工肾积水手术... 目的探讨不造人工肾积水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1年6月在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接受了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术前肾积水程度:10~25 mm)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人工肾积水手术(AH)组和非人工肾积水手术(NAH)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指标、术中情况、术后围手术期指标及医疗费用。结果共166例患者被纳入研究,AH组98例、NAH组68例,NAH组手术时间较AH组短[(87.8±26.6)min vs.(104.2±23.0)min,P=0.001],手术总费用低[(15617±3502)元vs.(16866±3490)元,P=0.025],术后发热发生率低(4.4%vs.16.3%,P=0.018),两组间其余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轻度肾积水患者可在不造人工肾积水的情况下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该方法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发热风险、减少手术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 肾结石 人工肾积水 输尿管支架 并发症
下载PDF
免人工肾积水在超声引导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超 郭垣杉 杨立军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免除输尿管逆行插管制造人工肾积水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接受经皮肾镜手术治疗的肾、输尿管上段结石伴肾积水患者247例,按手术方法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免除输尿管逆行插管制造人工肾积水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接受经皮肾镜手术治疗的肾、输尿管上段结石伴肾积水患者247例,按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免人工肾积水)140例及对照组(人工肾积水)107例。将两组的结石清除率、围手术期参数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结石位置和结石负荷、肾积水直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观察组在穿刺通道建立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一期手术清石率、术后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低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免除人工肾积水治疗合并肾积水的肾、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方法更加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斜仰卧截石位 人工肾积水
下载PDF
输尿管支架管及导管制造人工肾积水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成城 张大田 王唯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支架管和导管制造人工肾积水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结石病区PCNL患者84例,根据术中制造人工肾积水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42例。输尿管组逆行... 目的探讨输尿管支架管和导管制造人工肾积水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结石病区PCNL患者84例,根据术中制造人工肾积水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42例。输尿管组逆行留置输尿管导管制造人工肾积水,双J管组留置双J管制造人工肾积水,手术7 d后评估患者效果,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肾功能水平、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Hb)、住院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双J管组术后7 d Hb水平高于输尿管组(P<0.05);视觉模拟评分疼痛(VAS)低于输尿管组(P<0.05);双J管组手术7 d后肾功能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胱抑素C(Cys-C)、肾脏损伤分子比(KIM-1)水平高于输尿管组(P<0.05);2组术后发热、胸膜损伤、切口感染率无统计意义(P>0.05);双J管组置管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均高于输尿管组(P<0.05)。结论双J管制造人工肾积水用于PCNL术中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有助于提升患者肾功能和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支架管 人工肾积水 经皮肾经碎石取石术 肾功能水平 双J管
下载PDF
免人工肾积水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曦才 曹先德 +5 位作者 高建萍 沈大庆 曹现祥 郭诗杰 李凤岳 肖琳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8-803,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中不制造人工肾积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95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95例患者根据术前CT中肾积水的程度分3层(无...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中不制造人工肾积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95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95例患者根据术前CT中肾积水的程度分3层(无肾积水层、轻度肾积水层、中重度肾积水层)进行比较,每层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人工肾积水组与免人工肾积水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针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肾积水层,人工肾积水组与免人工肾积水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4.8,95.5)min vs(25.0,56.0)min,P<0.01]、术中出血[(10,25)ml vs(5,20)ml,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0,5.0)d vs(2.0,4.0)d,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肾积水层,人工肾积水组与免人工肾积水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5.0,115.8)min vs(25.0,40.0)min,P<0.01]、术中出血[(20,50)ml vs(5,20)ml,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0,6.0)d vs(2.0,4.0)d,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肾积水层,人工肾积水组与免人工肾积水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0.0,111.0)min vs(25.0,60.0)min,P<0.01]、术中出血[(10,30)ml vs(5,20)ml,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0,5.0)d vs(2.0,4.0)d,P<0.01]。2组患者的一针穿刺成功率、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不建立人工肾积水是一种治疗不同积水程度的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人工肾积水 输尿管导管
原文传递
巧用微量泵延长管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罗文香 刘清颖 曾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析微量泵延长管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于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行一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n=25),2020年8月-2021年12月于本院行一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患者作为观察... 目的:探析微量泵延长管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于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行一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n=25),2020年8月-2021年12月于本院行一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n=25)。对照组采取注射器注入方式建立人工肾积水,观察组采取微量泵延长管持续注入方式建立人工肾积水。对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医护手术配合满意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人工肾积水注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连接管脱出次数少于对照组,医护手术配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中使用微量泵延长管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人工肾积水形成的时间,减少连接管脱出次数,对促进手术时医护配合意义重大,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泵延长管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人工肾积水
下载PDF
超声造影技术在非扩张肾脏集合系统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陈海瑞 李寿鹏 +6 位作者 田霁松 沈东来 王威 罗渝昆 李秋洋 张旭 麦海星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40-247,共8页
目的:对比超声造影(CEUS)和常规超声引导下应用于非扩张肾脏集合系统肾结石患者的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评估CEUS引导的PCNL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研究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接受PCNL的66例无肾积水或轻度肾积水... 目的:对比超声造影(CEUS)和常规超声引导下应用于非扩张肾脏集合系统肾结石患者的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评估CEUS引导的PCNL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研究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接受PCNL的66例无肾积水或轻度肾积水肾结石患者,根据通道建立引导方法的不同分为CEUS引导组(33例)和常规超声引导组(33例)。评估单针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残石率等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比于常规超声引导组,CEUS引导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84.85%vs.63.64%,χ^(2)=3.89,P=0.04)、穿刺时间短[(51.18±18.47)s vs.(63.21±23.79)s,t=-2.29,P=0.03]、手术时间短[(73.81±39.84)minvs.(113.44±51.99)min,t=-3.46,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1个月残石率、血红蛋白(Hb)下降幅度以及穿刺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EUS引导下的PCNL可促进无肾积水患者的PCNL,有利于单针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手术时间短。可通过后续大样本量研究进一步确定其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经皮肾镜 免人工肾积水 激光碎石取石
下载PDF
刺激性利尿局麻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上尿路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亮亮 匡仁锐 +6 位作者 邓君 李金 刘伟 龚智娴 刘梅 张学宏 汪隆旺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刺激性利尿局部浸润麻醉下彩超引导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6月行局部麻醉mPCNL的上尿路结石患者90例,男57例,女33例,年龄22~71岁,平均(38.3±10.7... 目的:探讨刺激性利尿局部浸润麻醉下彩超引导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6月行局部麻醉mPCNL的上尿路结石患者90例,男57例,女33例,年龄22~71岁,平均(38.3±10.7)岁。结石长径1.6~4.5 cm,平均(3.1±1.3)cm。术前30 min采用刺激性利尿人造肾积水,局部浸润麻醉下彩超引导行mPCNL,分别在术后0、6、24、48 h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严重程度。对人口学特征、结石特征进行评价以确定手术可行性,对并发症进行评估以确定安全性,并评估无结石率以确定疗效;结果:术中局部麻醉效果均满意,所有病例均在局麻下完成手术。平均ASA评分(1.5±0.4)分,平均手术时间(56.0±25.8)min,术后0、6、24、48 h的VAS评分均值分别为2.5、2.2、1.6和0.7分,1例(1.1%)患者术后需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10例(11.1%)患者术后24 h内需镇痛治疗,无管化78例(86.7%),留置造瘘管12例(13.3%),平均留置时间(3.2±0.6)d,无管化患者术后平均住院(2.6±0.5)d,Ⅰ期结石清除率为92.2%(83/90)。结论:刺激性利尿人造肾积水后局部浸润麻醉下彩超引导穿刺行mPCNL,具有术前准备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可作为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局部麻醉 刺激性利尿 人造肾积水 无管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