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期病灶清除二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旭升 周胜虎 +5 位作者 甄平 高明暄 田琦 李生贵 常彦峰 樊晓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一期病灶清除二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一期彻底清创、二期全髋置换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0~63岁,平均34.6岁;Babhulkar分期Ⅲ期3例,Ⅳ期14例。... [目的]观察一期病灶清除二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一期彻底清创、二期全髋置换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0~63岁,平均34.6岁;Babhulkar分期Ⅲ期3例,Ⅳ期14例。清创前抗结核治疗2~4周,行彻底清创术后继续强化抗结核治疗3~6个月行生物固定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4个月(8~48个月),Harris评分关节置换前平均37分,最后一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89分,17例中16例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未发现结核复发、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松动等并发症,1例发生术后感染,经彻底清创、更换髋臼内衬及抗感染治疗后感染治愈。[结论]一期病灶清除二期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安全、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结核 关节成形术 全髋关节置换
原文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DDH继发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阎承奎 李正维 刘安伟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9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伴继发性骨关节炎的经验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4年3月至2009年4月,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15例19髋,其中男性2例2髋,女性13例17髋,年龄37~62岁,平... 目的探讨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伴继发性骨关节炎的经验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4年3月至2009年4月,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15例19髋,其中男性2例2髋,女性13例17髋,年龄37~62岁,平均45.6岁。根据Crowe分类[1],型8髋,型6髋,型3髋,型2髋。结果随访时间为8个月~5年(平均2年9个月),术后无感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Harris评分由术前47.6分恢复到术后86.2分,患髋疼痛完全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满意。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伴继发性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术前完善的影像学检查,术中充分的软组织松解、原解剖位置重建髋臼、适当的植骨以及选择合适的假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疾病 发育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无痛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小雁 陈少源 吴翔燕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7期31-32,共2页
目的:研究无痛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股骨颈骨折首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无痛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组就术后护理满意度的内容即沟通满意度、操作满意度和疼痛... 目的:研究无痛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股骨颈骨折首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无痛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组就术后护理满意度的内容即沟通满意度、操作满意度和疼痛管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沟通满意度、操作满意度和疼痛管理满意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痛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护理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满意度 护理 影响
原文传递
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临床应用
4
作者 邓晓冬 李跃辉 钟晓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9期1387-1388,1391,共3页
目的:骨水泥和非骨水泥股骨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临床应用。方法回顾2005年3月至2010年6月,23例以非骨水泥假体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患者,22例以骨水泥假体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患者。只纳入了股骨骨缺损PaproskyⅠ、Ⅱ型。临床结果评估Ha... 目的:骨水泥和非骨水泥股骨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临床应用。方法回顾2005年3月至2010年6月,23例以非骨水泥假体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患者,22例以骨水泥假体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患者。只纳入了股骨骨缺损PaproskyⅠ、Ⅱ型。临床结果评估Harris髋关节评分(HHS)和VAPS评分和大腿疼痛的发生率。同时评估并发症的发生率。影像学评估再次股骨柄下沉以及股骨柄稳定性。结果骨水泥组术后HSS的平均值为79.2(范围32~100),非骨水泥组术后HSS的平均值为83.9(范围61~100)。骨水泥组术后VAPS评分平均为0.7(范围0~4)、非骨水泥组术后VAPS平均值0.5(范围0~3)。术后大腿疼痛骨水泥组发生1例(4%),非骨水泥组发生1例(9%)。并发症骨水泥组发生4例(19%),非骨水泥组发生5例(22%)。假体再次下沉松动骨水泥组发生3例(14%),非骨水泥组发生2例(9%)。两组评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髋关节翻修术中,骨水泥股骨假体和非骨水泥股骨假体均适用于股骨骨缺损PaproskyⅠ、Ⅱ型。规范的骨水泥使用技术和匹配的假体选择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翻修
下载PDF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65
5
作者 王彬 张其亮 +2 位作者 李军 刘淑云 毕燕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5-788,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POD)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择期硬膜外麻醉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200例。采用意识错乱评估方法(CAM)判定术后2d内患者是否发生PO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POD)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择期硬膜外麻醉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200例。采用意识错乱评估方法(CAM)判定术后2d内患者是否发生PO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判定术后7d内患者是否发生POCD。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OD和POCD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2d内有31例(15.5%)患者发生POD。术后7d内有56例(28.0%)患者发生POCD。年龄>75岁(OR1.88,95%CI1.48~3.23)、受伤时间>15h(OR1.63,95%CI1.01~3.15)、受教育程度<9年(OR2.73,95%CI1.27~5.78)、术前抑郁(OR1.61,95%CI1.06~2.65)、糖尿病(OR1.43,95%CI1.24~3.19)和术中低血压(OR1.23,95%CI1.05~2.75)是POD的危险因素。年龄>80岁(OR1.77,95%CI1.11~3.54)、受伤时间>15h(OR1.22,95%CI1.14~2.51)、每周饮酒量>5个单位(OR2.14,95%CI1.27~4.65)、受教育程度<12年(OR2.97,95%CI1.81~3.15)、术前抑郁(OR1.14,95%CI1.02~2.90)、糖尿病(OR1.13,95%CI1.04~3.47)、VAS评分>4分(OR1.37,95%CI1.19~3.49)和术中低血压(OR1.14,95%CI1.01~3.15)是POCD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受伤时间、受教育程度、术前抑郁、糖尿病和术中低血压是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POD和POCD的共同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谵妄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利伐沙班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隐性出血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军 荆珏华 +1 位作者 史占军 周云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隐性失血是否造成影响。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利伐沙班和安慰剂预防治疗静脉血栓。利伐沙班组44例,对照组44例。利伐沙班组男25...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隐性失血是否造成影响。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利伐沙班和安慰剂预防治疗静脉血栓。利伐沙班组44例,对照组44例。利伐沙班组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龄(58.48±15.19)岁;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61.11±13.54)岁。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处理均一致。利伐沙班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日口服利伐沙班10 mg,连用14 d;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点口服安慰剂。术前及术后第3天行血常规检查,根据公式计算理论失血总量和隐性失血量。结果:利伐沙班组实际总失血量(1 509.56±325.23)ml,隐性失血量(581.47±215.01)m1,占总量的(37.88±10.42)%;对照组实际总失血量平均(1 262.30±397.95)ml,隐性失血量(395.59±197.33)m1,占总量的(30.62±10.2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显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伐沙班组实际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大于对照组,利伐沙班组隐性失血量占实际总失血量的比例也高于对照组。术后35 d内利伐沙班组发生出血事件4例,对照组发生1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8,P=0.167)。结论 :利伐沙班增加了全髋关节置换术总体出血风险,尤其是隐性出血风险,临床应用时要注意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失血 手术 抗凝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对人工髋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常晓 钱文伟 +4 位作者 翁习生 张保中 林进 金今 王炜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是否为髋部人工关节术后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人工髋关节手术的患者,排除不适合纳入研究病例,其余为候选病例。候选病例均在术前经B超检查除外DVT,在围手术期接受了规...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是否为髋部人工关节术后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人工髋关节手术的患者,排除不适合纳入研究病例,其余为候选病例。候选病例均在术前经B超检查除外DVT,在围手术期接受了规范的预防DVT治疗。对术后出现DVT或肺栓塞(PE)症状、体征者,通过相应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选取术后发生症状性DVT的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年龄、性别、体重作为匹配条件选取对照组病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以股骨颈骨折为暴露因素,计算比值比(OR)并比较其暴露率,验证其关联强度。结果:在67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手术的患者中,408例为候选病例。其中13例术后发生症状性DVT作为病例组,男4例,女9例,平均年龄77岁(57~91岁),全部为股骨颈骨折患者。对照组52例中男18例,女34例,平均年龄76.98岁(57~91岁);其中39例因股骨颈骨折接受手术。病例组中股骨颈骨折的暴露率为100%(13/13),对照组为75%(39/52),2组暴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尚不能认为股骨颈骨折是髋部人工关节术后症状性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股骨颈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决定了其患病人群既是DVT的高危人群,也是接受人工髋关节手术的主要人群。人工髋关节手术可以降低股骨颈骨折的DVT风险,与手术本身的DVT风险增加相平衡,故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DVT风险较非股骨颈骨折患者并未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静脉血栓形成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决策辅助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跌倒恐惧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申杰 崔鑫鑫 +2 位作者 尹相云 连鸿凯 张亚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3年第4期241-247,共7页
目的探讨决策辅助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跌倒恐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选择2021年6—1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骨科8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脱落2例)和观察组42例... 目的探讨决策辅助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跌倒恐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选择2021年6—1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骨科8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脱落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跌倒恐惧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决策辅助干预方案,比较2组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和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的评分。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42.71±6.41)h,早于对照组的(49.95±5.73)h,出院12周后观察组GAD-7评分为(4.64±1.43)分,低于对照组的(6.85±1.83)分,HHS评分为(81.74±4.24)分,高于对照组的(74.30±4.51)分,MFES评分为8.50(8.00,10.00)分,高于对照组的7.50(7.00,8.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8、6.10、7.69,Z=-6.26,均P<0.05)。结论决策辅助可提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降低其焦虑情绪和跌倒恐惧,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意外跌倒 跌倒恐惧 决策辅助 髋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继发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6
9
作者 尚希福 贺瑞 +6 位作者 胡飞 方诗元 朱亚林 史国光 姚刚 李府 谢涛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伴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THA治疗成人DDH伴骨性关节炎患者24例(26髋),手术均采用非骨水泥的人工关节,髋臼的骨覆盖率70%,术中9例行转子下截骨术。结果术后...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伴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THA治疗成人DDH伴骨性关节炎患者24例(26髋),手术均采用非骨水泥的人工关节,髋臼的骨覆盖率70%,术中9例行转子下截骨术。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脱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Ⅳ型患者术前患肢短缩均显著改善,平均0.9cm。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78个月,Harris评分平均术前为45分,术后为85.5分。结论THA是治疗DDH伴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术前周密的计划、术中根据需要考虑假体的选择、截骨与否及髋臼骨床的定位、准备与安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外科学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Tri-lock骨保留型股骨新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文良 张雷 +3 位作者 黄益奖 蔡春元 林瑞新 杨国敬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Tri-lock骨保留型股骨新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和临床体会。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采用Tri-lock骨保留型股骨新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1例(32髋)髋关节疾患,男18例,女13例;年龄50~77岁,平均60.5岁。... 目的:探讨Tri-lock骨保留型股骨新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和临床体会。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采用Tri-lock骨保留型股骨新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1例(32髋)髋关节疾患,男18例,女13例;年龄50~77岁,平均60.5岁。其中股骨头坏死8例,新鲜股骨颈骨折13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10例。按照手术前后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 标准)、术后股骨柄假体的生物学固定情况(Engh标准)、术后股骨侧的骨长入情况(按Gruen分区描述)等,对Tri-lock骨保留型股骨新假体临床应用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患者均Ⅰ期临床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31例(32髋)均获随访,时间10~14个月,平均12.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从术前的38.3±4.9提高到最后随访的92.5±11.2(t=27.53,P〈0.01).术后X线片显示关节假体位置良好,肢体长度及股骨偏心距基本恢复正常,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均符合优良标准,置换后随访3个月的X线片示Gruen Ⅱ区和Ⅵ区的近段Gription微孔涂层区均出现典型的骨锚固征。结论:Tri-lock骨保留型假体设计更符合人体解剖特征,髋关节功能恢复快,骨量保留多,为治疗髋部疾患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设计 髋关节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从俊 李绍刚 邢承华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患者 ,术前Harris评分平均 34分(2 8~ 39分 ) ,血沉平均 51mm/h(35~ 72mm/h)。所有病例术前、术中均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6例患者均行一...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患者 ,术前Harris评分平均 34分(2 8~ 39分 ) ,血沉平均 51mm/h(35~ 72mm/h)。所有病例术前、术中均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6例患者均行一期全髋翻修术。结果 :术前细菌培养 2例阴性 ,4例阳性 ,均为表皮葡萄球菌。术中细菌培养 5例阳性 ,均为表皮葡萄球菌。术后平均随访 1 7个月 (7~ 2 6个月 ) ,均未再复发。术后血沉均恢复正常 ,Harris评分平均 83 5分 (76~ 88分 ) ,较术前平均提高 50分 (配对t检验 ,P <0 0 2 )。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者 ,一期翻修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慢性感染不应该作为一期翻修的绝对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 慢性感染 手术治疗 抗生素 窦道形成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恐动症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谭娅 张玲 +2 位作者 魏李芳 颜贵芳 罗秀 《全科护理》 2022年第31期4372-4376,共5页
介绍恐动症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恐动症的影响因素。指出导致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恐动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很多,但其中的研究变量及其影响并无定论。建议今后可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来进一步分析髋关节置换术... 介绍恐动症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恐动症的影响因素。指出导致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恐动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很多,但其中的研究变量及其影响并无定论。建议今后可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来进一步分析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发生恐动症的潜在影响因素,为后续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证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恐动症 运动恐惧 影响因素 综述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单纯应用压配技术固定的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印良 姜立忠 +5 位作者 齐明 王友斌 王宇 张亮 赵树东 王浩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12期1244-1246,共3页
目的观察单纯应用压配技术固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效果。方法自2011-08—2012—08对31例(38髋)应用压配技术行髋关节置换。其中32髋成功应用压配技术固定,6髋应用压配技术失败,其中4髋改用同型号臼杯+螺钉技术固定,2髋改用骨... 目的观察单纯应用压配技术固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效果。方法自2011-08—2012—08对31例(38髋)应用压配技术行髋关节置换。其中32髋成功应用压配技术固定,6髋应用压配技术失败,其中4髋改用同型号臼杯+螺钉技术固定,2髋改用骨水泥固定。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经压配固定的32髋均获得平均42(40~52)个月随访。随访期间未发见人工关节脱位、松动、骨折、假体感染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96(89~98)分,优31髋,良1髋,优良率100%。结论THA术中应用压配技术固定后假体的初始稳定性好,允许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并可顺利达到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压配技术 关节成形
原文传递
锆铌合金股骨头在中青年全髋置换术中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在权 杨德育 +1 位作者 尤瑞金 吕宏升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48-51,共4页
目的研究锆铌合金股骨头在中青年全髋置换术中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自2008年5月~2014年1月我科采用锆铌合金股骨头治疗中青年股骨头坏死22例(22髋)。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和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根据X线片... 目的研究锆铌合金股骨头在中青年全髋置换术中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自2008年5月~2014年1月我科采用锆铌合金股骨头治疗中青年股骨头坏死22例(22髋)。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和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根据X线片对股骨假体周围Gruen分区及髋臼假体周围各Delee分区的骨质情况进行记录及分析,判断是否存在骨溶解及假体松动。结果本组22例患者术后随访25~63个月,平均(38.3±5.3)个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11~67分,平均(41.5±9.5)分。末次随访:83~99分;平均(93.8±5.7)分。Harris髋关节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136,P<0.01)。术前WOMAC评分:58~91分,平均(75.3±6.8)分。末次随访:1~12分;平均(9.5±5.7)分。WOMAC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63,P<0.01)。随访期间未出现感染、深静脉血栓、大腿疼痛、假体脱位、假体破碎、异响、骨溶解及假体松动。结论将锆铌合金股骨头应用在中青年全髋置换术,短期疗效令人满意,可以减少假体松动及周围骨吸收,但对于脱位风险较高及术中复位困难的患者应谨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假体 关节成形术 股骨头坏死 生物相容性材料
下载PDF
关节腔内灌注氨甲环酸对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失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甘锋平 江建中 +5 位作者 谭海涛 谢兆林 陈国平 林鑫欣 黄圣斌 李颖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使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高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关闭切口后关节腔...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使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高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关闭切口后关节腔内注入3 g TXA,加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对照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入50 ml生理盐水,术后闭合引流2 h。比较两组患者总失血量及输血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发生率,以及比较两组术中显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及切口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引流、隐形失血量、输血率及总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PE及DVT,对照组有3例、实验组有4例术后发生肌间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股骨头置换术中关节腔内使用TXA能显著减少患者术后失血量及输血率,且不会增加术后DVT及PE的发生率,是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控制失血量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股骨头置换术 手术后出血 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非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翻修术60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邹士平 宋树春 魏轩 《实用医药杂志》 2006年第9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及翻修技术。方法2001-05~2005-11对60例采用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翻修术,男42例,女18例;年龄35~71岁,平均54.2岁。翻修原因除1例感染性松动外,其余均为无菌性松动。3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及翻修技术。方法2001-05~2005-11对60例采用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翻修术,男42例,女18例;年龄35~71岁,平均54.2岁。翻修原因除1例感染性松动外,其余均为无菌性松动。3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63个月,平均31个月。结果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0.6分升高至术后平均80.4分。术后所有患者双下肢均恢复或保持等长,髋关节疼痛缓解。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或髋关节脱位。结论非骨水泥股骨翻修假体能够极大地方便髋关节翻修术,近期X线检查和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翻修术
下载PDF
Harris评分和X线在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中的作用 被引量:36
17
作者 Jeihad Ahmad Mansour 丁悦 +3 位作者 许杰 马若凡 黄健斌 刘尚礼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5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Harris评分和X线表现在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疗效中的相关性。方法从本组行THA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进行随访,进行Harris评分和X线片评估,比较两种方法在评价临床疗效中的差异。结果在33例Harris评分>90分的患... 目的探讨Harris评分和X线表现在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疗效中的相关性。方法从本组行THA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进行随访,进行Harris评分和X线片评估,比较两种方法在评价临床疗效中的差异。结果在33例Harris评分>90分的患者中,27例X线评价良好,6例X线评价差。16例Harris评分80~90分的患者中,10例X线评价优良而6例差;13例Harris评分70~79分的患者中,X线评价优6例,差7例;12例Harris评分<70分的患者中,其中X线评价4例优,8例差。在X线评价优与差的不同等级间,患者的功能评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2=11.19,P<0.05)。Pearson列联系数r=0.388,P<0.05,显示两评价方式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结论X线评价结果与Harris评分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密切度一般(r<0.5)。单纯用Harris评分并不能够全面评估关节的真实状况,同时采用X线片和Harris评分来综合评估显得更为客观、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丹参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梅汉尧 周永顶 +1 位作者 索鹏 高凌光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4-17,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采用丹参注射液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98年1月至2004年8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未用药组和用药组,其中未用药组56例,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用药组60例... 目的:对比观察采用丹参注射液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98年1月至2004年8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未用药组和用药组,其中未用药组56例,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用药组60例,围手术期给予丹参注射液预防性治疗。术后第7、14天,两组患者均行患肢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了解DVT形成情况及两组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未用药组中有23例DVT阳性,DVT的发生率41.1%,用药组中有11例DVT阳性,DVT的发生率1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用药组近端DVT的发生率为14.3%,用药组近端DVT的发生率为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未发现术中术后出血增多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可显著降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深静脉血栓 丹参 术后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有效引流方法的临床对照试验 被引量:16
19
作者 梅晓亮 郭亭 赵建宁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9期672-674,共3页
目的:探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有效的引流方法。方法:2009年3-9月,初次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术后分成自然引流组和常规负压引流组。自然引流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23~79,平均(58.0±15.2)岁。常规负压引流组:... 目的:探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有效的引流方法。方法:2009年3-9月,初次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术后分成自然引流组和常规负压引流组。自然引流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23~79,平均(58.0±15.2)岁。常规负压引流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30~75岁,平均(55.0±17.8)岁。自然引流组患者术毕放置引流管及引流器,不予负压引流,常规负压组则给予负压引流。对术后伤口引流量、有无伤口感染或异常渗出、血红蛋白值变化、术后输血量等进行观察,并作统计学分析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I期愈合,无感染发生。两种引流方法对血红蛋白值变化无明显影响(t=0.532,P>0.05),但负压引流组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明显多于自然引流组(t=4.405,2.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自然引流法可减少失血量和需输血概率,且不增加感染率,是一种较为理想、值得推广的伤口引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引流术 输血 临床对照试验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失败原因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祝云利 吴海山 +3 位作者 符培亮 李晓华 钱齐荣 吴宇黎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5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失败的原因和特点。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9年1月本组收治的342例初次髋关节置换(THA)失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失败的患者分为早期失败组(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内失败组)和晚期失败组(初次髋关节置换...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失败的原因和特点。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9年1月本组收治的342例初次髋关节置换(THA)失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失败的患者分为早期失败组(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内失败组)和晚期失败组(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失败组),再对早期失败组患者的翻修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以髋关节翻修作为终止点,42.1%(144/342)的患者在初次THA术后5年内进行翻修,在早期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中,31.2%是因为无菌性松动,24.3%是因为髋关节脱位。结论THA术后早期的失败原因是无菌性松动和髋关节脱位。外科医师要提高手术技术,以避免THA术后的早期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治疗失败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