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Ⅱ型胶原特异性T细胞系与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奚正德 王利 +5 位作者 柏峻 张继英 沈佰华 余奇文 张雁云 张冬青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27-530,T001,共5页
目的 建立Ⅱ型胶原特异性T细胞系 ,研究其对关节炎的诱导作用。方法 通过用弗氏完全佐剂乳化的鸡Ⅱ型胶原 (CCⅡ )皮内免疫注射诱导Wistar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CIA)。取CIA大鼠肠系膜淋巴细胞在体外用CCⅡ刺激扩增、建立CCⅡ反应性... 目的 建立Ⅱ型胶原特异性T细胞系 ,研究其对关节炎的诱导作用。方法 通过用弗氏完全佐剂乳化的鸡Ⅱ型胶原 (CCⅡ )皮内免疫注射诱导Wistar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CIA)。取CIA大鼠肠系膜淋巴细胞在体外用CCⅡ刺激扩增、建立CCⅡ反应性T细胞系。用3 H TdR掺入试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其克隆扩增情况和表型格局。观察T细胞系过继转输后Wistar大鼠关节炎的发生情况 ,同时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化学法鉴定受体大鼠踝关节的病理特征 ;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血清中抗CCⅡ抗体。结果 成功建立T细胞系。通过用荧光素标记抗体作细胞表型分析显示 :所建细胞系 98 2 %为T细胞 ,其中 89 7%为CD4 + T细胞。过继转输试验结果显示 :当注入细胞为 5× 1 0 7时可导致 5 0 %大鼠产生关节炎 ,抗CCⅡ抗体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成功建立T细胞系 ;T细胞系转移关节炎的结果提示 :T细胞在CIA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胶原特异性T细胞系 关节炎 发病机制 研究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C57BL/6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的特异性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晓燕 朱平 +3 位作者 樊春梅 王彦宏 贾俊峰 郑朝晖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15-218,共4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C57BL/6小鼠初次和加强免疫Ⅱ型胶原后的特异性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探讨特异性免疫应答在胶原诱导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鸡Ⅱ型胶原(CⅡ)在C57BL/6小鼠尾部皮内注射,诱导胶原性关节炎(CIA)。分别取初次免疫后19d及... 目的观察并比较C57BL/6小鼠初次和加强免疫Ⅱ型胶原后的特异性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探讨特异性免疫应答在胶原诱导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鸡Ⅱ型胶原(CⅡ)在C57BL/6小鼠尾部皮内注射,诱导胶原性关节炎(CIA)。分别取初次免疫后19d及加强免疫后7、28dCIA小鼠脾脏淋巴细胞,CⅡ体外刺激扩增后,采用5-溴脱氧尿嘧啶(BrdU)掺入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其扩增情况和表型;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细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的水平分析Th1和Th2亚群的变化;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不同时期CIA模型血清中抗CⅡ抗体的表达。结果①免疫后不同时间,CIA模型组外周血中CD4+IFN-γ+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CIA模型组内不同时间CD4+IFN-γ+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特异性增生实验显示,CIA模型组CD4+T细胞中BrdU+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加强免疫后BrdU+细胞率明显低于初次免疫(72±6)%,并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初次免疫后CD4+IFN-γ+细胞百分率为(13±4)%,加强免疫后阳性细胞百分率也下降;③ELISA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清中CIA模型组抗CⅡ抗体水平,28d吸光度(A)值达到最高,其后逐渐减低,到35d左右(即加强免疫后14d)出现较低的抗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小鼠 特异性细胞 胶原诱导 体液免疫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C57BL/6小鼠 干扰素(IFN)-Γ 5-溴脱氧尿嘧啶 IFN-γ 特异性免疫应答 细胞内细胞因子 CD4+T细胞 流式细胞术 体液免疫应答 胶原性关节炎 脾脏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健脾化湿通络法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内皮素-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汪元 刘健 +1 位作者 谢秀丽 万磊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通过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测定,从血管舒缩功能角度探讨其在RA病变过程中的变化及中药干预机制。方法将8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MTX)组、雷公藤... 目的通过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测定,从血管舒缩功能角度探讨其在RA病变过程中的变化及中药干预机制。方法将8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MTX)组、雷公藤苷片(TPT)组、新风胶囊(XFC)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向每只大鼠右足跖皮内注射FCA0.1 ml致炎,复制AA大鼠模型,致炎后第19天开始分组处理30 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ET-1、CGRP含量。结果(1)AA大鼠血清及脑组织ET-1含量明显升高,CGRP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XFC中、高剂量组血清ET-1水平明显下降,CGRP水平明显上升,优于其他药物对照组(P<0.05或P<0.01),XFC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3)XFC高、中剂量组脑组织ET-1显著降低,CGRP明显升高,优于其他药物对照组及XFC低剂量组(P<0.05或P<0.01),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健脾化湿通络中药新风胶囊能有效调整ET-1与CGRP的平衡,是其治疗RA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实验性 内皮缩血管肽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健脾 化湿 通络
下载PDF
吡格列酮可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骨吸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宗顺 陈瑞林 +4 位作者 于水莲 赵绮华 黄文辉 张继斌 陶怡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是否可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炎症性骨吸收。方法分别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NFR Ⅱ-Fc)腹腔注射,低、中、高剂量(3、10、30mg.kg-1.d-1)吡格列酮灌胃...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是否可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炎症性骨吸收。方法分别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NFR Ⅱ-Fc)腹腔注射,低、中、高剂量(3、10、30mg.kg-1.d-1)吡格列酮灌胃治疗CIA大鼠3周。比较各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的病理差异、骨代谢指标——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TNFα的蛋白水平差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法等方法检测OPG、RANKL及TNFα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后踝关节炎性细胞浸润、滑膜组织增生及软骨不同程度破坏;各治疗组关节炎症和滑膜增生不同程度改善,无软骨及骨破坏。相比模型对照组,各治疗组血清及软骨中OPG水平明显增高,而血清中TNFα及软骨中RANKL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比低剂量吡格列酮治疗组,高剂量吡格列酮治疗组OPG水平较高,而TNFα及RANKL水平较低(P<0.05)。相比TNFα拮抗剂治疗组,高剂量吡格列酮治疗组软骨中OPG水平较高,而RANKL水平较低(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通过下调CIA大鼠血清中的TNFα及关节软骨中的RANKL,上调关节软骨、滑膜及血清中OPG的蛋白表达,起到抑制CIA大鼠的炎症性骨吸收的作用;并且有随剂量增大而增强的趋势,高剂量吡格列酮治疗时此作用可能稍强于TNFRⅡ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关节炎 实验性 大鼠 Sprague-Dawley 骨吸收
下载PDF
脱氢洛伐他汀对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研究
5
作者 邓庆华 杨元娟 +2 位作者 周岐新 刘晓颖 顾群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320-2323,共4页
目的研究脱氢洛伐他汀(DLVT)对小鼠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后右足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足容积法测定原发侧及继发侧足肿胀度,并进行多发性关节炎评分(关节炎指数);观察各组小鼠站立和爬梯活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非致... 目的研究脱氢洛伐他汀(DLVT)对小鼠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后右足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足容积法测定原发侧及继发侧足肿胀度,并进行多发性关节炎评分(关节炎指数);观察各组小鼠站立和爬梯活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非致炎侧踝关节的病理改变;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6、IL-1、NO的表达。结果 8.4、16.8mg·kg-1·d-1 DLVT灌胃给药可明显抑制AA小鼠原发性和继发性关节炎,降低多发性关节炎指数,增强AA小鼠站立和爬梯能力;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AA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抑制AA小鼠关节纤维增生和滑膜增生,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降低血清中IL-6、IL-1、NO及TNF-α水平。结论 8.4、16.8mg·kg-1·d-1 DLVT灌胃给药可明显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病理性升高,从而控制了实验性佐剂性关节炎的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洛伐他汀 小鼠 近交系 关节炎 实验性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佳维 李艳彦 王永辉 《山西中医》 2017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HGW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阳性对照组(枸橼酸托法替尼),以牛Ⅱ型胶原加弗氏完全佐剂建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HGW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阳性对照组(枸橼酸托法替尼),以牛Ⅱ型胶原加弗氏完全佐剂建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模型,测定大鼠经治疗30天后血液流变性;用酶联法测定血清IL-1β、GM-CSF、IL-3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造模4周后在30/s、1/s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200/s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清IL-1β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GM-CSF和IL-3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高剂量组在全血黏度、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GM-CSF、IL-3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及CP690550组在200/s、30/s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在GM-CSF水平与低剂量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200/s切变率下的血浆黏度水平来看,高剂量组治疗效果优于低剂量组。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够改善CIA大鼠关节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而达到降低炎症反应的,且与剂量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诱导型关节炎 黄芪桂枝五物汤 血液流变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海蛇乙醇浸出物对实验性大鼠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少雄 肖桂元 +3 位作者 戴盛明 郑兴武 饶颖竹 周甘平 《蛇志》 1997年第4期14-17,共4页
探讨大鼠灌胃给予海蛇乙醇浸出物(AEBFSS)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用自制的可溶性猪尾Ⅱ型胶原注入实验大鼠左后足造成胶原诱导性大鼠关节炎模型。结果大鼠在致炎前口服AEBFSS,当剂量达含4... 探讨大鼠灌胃给予海蛇乙醇浸出物(AEBFSS)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用自制的可溶性猪尾Ⅱ型胶原注入实验大鼠左后足造成胶原诱导性大鼠关节炎模型。结果大鼠在致炎前口服AEBFSS,当剂量达含4.0mg浸出蛋白/kg,可明显推迟CIA发病时间,降低CIA发病率和减轻关节炎症状;大鼠发生关节炎后口服AEBFSS,可明显抑制CIA大鼠关节炎症的程度,其作用在用药后7天表现明显;关节组织病理检查表明,口服AEBFSS显著减轻了患鼠关节的炎症程度。初步分析表明,口服AEBFSS既降低了CIA患鼠血清抗CⅡ抗体水平,又对患鼠耳迟发型超敏反应(DTH)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口服AEBFSS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有显著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同时涉及T和B淋巴细胞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蛇乙醇浸出物 胶原性关节炎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藏药十味乳香散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晓良 李福安 文绍敦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 观察藏药十味乳香散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对大鼠滑膜病理的影响。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对照组、十味乳香散组、消炎痛组,每组 8只,用弗氏完全佐剂向除正常对照组以外的其余动物右后足趾皮内注射 0. 1ml... 目的 观察藏药十味乳香散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对大鼠滑膜病理的影响。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对照组、十味乳香散组、消炎痛组,每组 8只,用弗氏完全佐剂向除正常对照组以外的其余动物右后足趾皮内注射 0. 1ml致炎,诱导关节炎的发生。观察对各组原发病变、继发病变及滑膜病理的影响。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藏药组、消炎痛组治疗后大鼠的关节炎指数(AI)显著降低(P<0. 01或P<0. 05);藏、西药治疗组大鼠滑膜病理学较造模组明显改善(P<0. 01或P<0. 05)。结论 十味乳香散与消炎痛一样能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AI,从而达到消除肿胀的目的;十味乳香散治疗RA的机理可能与抑制滑膜细胞及纤维组织增生、抑制炎性细胞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