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族人群中血压与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丽芳 谢晋湘 +4 位作者 蒋雄京 晋库根 牛爱萍 张培湘 刘力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中家庭测量血压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将 471名受试者分为青年组 (n =2 3 5 )和中年组 (n =2 3 6) ,各组又分为血压正常者和高血压者。对受试者进行 2次家访 ,每次家访各测 5次血压 ,取其 10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血...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中家庭测量血压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将 471名受试者分为青年组 (n =2 3 5 )和中年组 (n =2 3 6) ,各组又分为血压正常者和高血压者。对受试者进行 2次家访 ,每次家访各测 5次血压 ,取其 10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血压值。应用动脉脉搏波分析 (PWA )仪记录受试者桡动脉脉搏波形 ,经计算机自动转化为中心动脉脉搏波 ,以反射波增强指数 (AIx)作为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的参数。结果 :血压正常者PWA结果显示 ,中年组与青年组比较增强指数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经年龄调整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中高血压者与血压正常者比较增强指数均升高 ,有极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即使在血压正常者中 ,血压正常高值者 (血压 13 0~ 13 9/ 85~ 89mmHg ,1mmHg =0 .13 3kPa)增强指数也显著高于血压正常值者 (血压 <13 0 / 85mmHg ,P <0 0 0 1)。将增强指数作为因变量 ,年龄、身高、心率、家访时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受试者年龄及收缩压与增强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血压正常者中 ,增强指数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者与血压正常者相比 ,增强指数显著升高 ,提示高血压患者动脉顺应性下降、动脉硬化 ;收缩压与动脉顺应性显著相关。即使血压正常高值者 ,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人群 血压 动脉硬化 脉搏波分析 高血压
下载PDF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和颈动脉超声相关参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28
2
作者 周成礼 房袁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第7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和颈动脉超声相关参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110例冠心病患者行AASI、颈动脉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n=40)、2支病变组(n=37)、... 目的探讨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和颈动脉超声相关参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110例冠心病患者行AASI、颈动脉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n=40)、2支病变组(n=37)、3支及以上病变组(n=33);同时根据超声颈动脉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轻度狭窄组(n=42)、中度狭窄组(n=46)、重度狭窄组(n=22);另选同期健康成人50例为对照组。对比各组入选者的血压、AAS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及冠状动脉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血压: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支数、颈动脉狭窄不同程度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AASI: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支数患者AASI由大到小依次为3支及以上病变组、2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及对照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不同程度患者AASI由大到小依次为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及对照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IMT:冠心病患者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冠状动脉病变组患者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斑块积分及冠状动脉评分: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支数患者斑块积分及冠状动脉评分由大到小依次为3支及以上病变组、2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及对照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颈动脉狭窄不同程度患者斑块积分及冠状动脉评分由大到小依次为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及对照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相关性:AASI、斑块积分及冠状动脉评分均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AASI及颈动脉超声相关参数能够客观反映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程度,早期预测和评估冠心病风险,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可靠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颈动脉 动脉硬化指数 动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24
3
作者 蔡文花 李丽敏 +4 位作者 王雪敏 孙翠清 赵海伟 王辉 刘瑞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751-753,75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0.9mm、动脉检出斑块者设为颈动脉硬化组,IMT正常者设为单纯高...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0.9mm、动脉检出斑块者设为颈动脉硬化组,IMT正常者设为单纯高血压组;根据动态血压监测将颈动脉硬化组以血压变异(BPV,以9.57为界)分为低BPV(7.02~9.57)组和高BPV(〉9.57~14.29)组。采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h血压监测,测量时间为日间6:00~21:59,每30min测量一次,夜间为22:00~5:59,每60min测量一次,记录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血压变异(BPV)采用24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CV)、24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CV)表示。结果:颈动脉硬化组dSBP、nSBP、24hSBP、24hDBP,24hSCV值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 DBP、nDBP及24hDCV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BPV组两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IMT和平均IMT均高于低BPV组,颈动脉斑块检出数多于低B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V参与动脉功能与结构改变过程而导致靶器官损伤,临床测定颈IMT对评价高血压早期血管损伤、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血压诊治过程中应加强BPV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动脉硬化指数 颈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血压变异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度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16
4
作者 董培康 罗开良 +2 位作者 胡蓉 刘增长 邓昌明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75-679,共5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动脉硬度指数(ASI)定量检测动脉硬化程度的可靠性。方法用YF-1血管硬度测量仪测量87例高血压病人的ASI,并用高频超声测量其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斑块。结果(1)ASI与IMT呈正相关:r=0.395,P<0.01,ASI正常组(0~70... 目的进一步了解动脉硬度指数(ASI)定量检测动脉硬化程度的可靠性。方法用YF-1血管硬度测量仪测量87例高血压病人的ASI,并用高频超声测量其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斑块。结果(1)ASI与IMT呈正相关:r=0.395,P<0.01,ASI正常组(0~70)、轻度升高组(71~120)、中度升高组(121~180)和重度升高组(>180)的IMT值依次为(0.74±0.13)、(0.88±0.12)、(0.94±0.12)和(0.97±0.15)mm,后3组与正常组的IMT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0级斑块组ASI值为(120.1±57.7)、1级斑块组ASI值为(124.1±48.3)、2级斑块组ASI值为(158.6±49.8)和3级斑块组ASI值为(204.7±47.0),2级斑块组和3级斑块组的ASI高于0级斑块组(P<0.01),3级斑块组的ASI高于1级斑块组(P<0.05)。结论ASI是一个较好的检测动脉硬化的指标。其应用价值尚需较大规模临床人群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度指数 内膜-中膜厚度 斑块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动脉硬化指数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高振才 嵇小兵 +1 位作者 张胜 杨志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1-774,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尿中微量白蛋白的关系,并对影响动脉硬化指数(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SI)的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入选的135例糖尿病患者,应用Cardio VisionMS-2000动脉硬度测量仪测定ASI,反映外周血管弹性。...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尿中微量白蛋白的关系,并对影响动脉硬化指数(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SI)的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入选的135例糖尿病患者,应用Cardio VisionMS-2000动脉硬度测量仪测定ASI,反映外周血管弹性。并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晨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lbumin/creatinine ratio,ACR)测定,据结果分为增高、正常2组,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分析。并对影响ASI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增高患者ASI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2组之间年龄、收缩压(SBP)、脉压(P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肾小球滤过率(GFR)、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糖尿病病程亦有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年龄、SBP、P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GFR、HbA1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糖尿病病程与ASI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确定PP、HbA1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以及糖尿病病程为AS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中,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应用ASI反应的血管硬化情况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尿微量白蛋白 动脉硬化指数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房内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陆玉琴 李应东 赵信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相应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BPVR)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房内径(LA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常规24 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测定及计算286例高血压病患者AASI、AASI-BPVR以及经超声心...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相应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BPVR)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房内径(LA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常规24 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测定及计算286例高血压病患者AASI、AASI-BPVR以及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LAD,计算左心室质量、LVMI、相对室壁厚度,同时检测空腹血糖、血脂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将24 h AASI>中位数(即>0.51)者为A组(n=133),24 hAASI<中位数(即≤0.51)者为B组(n=153)。结果:A组较B组LVM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质量虽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4);经Pearson相关分析,LVMI、LAD与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无明显相关,其中24 h AASI-BPVR与LAD相关系数r=0.1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结论:AASI、AASI-BPVR不是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左心房扩大的独立影响因素,目前尚不能作为高血压心脏损害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硬化指数 左心室质量 左心房内径
下载PDF
动脉硬度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关系-一种新的、简便的测定动脉硬度的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董培康 罗开良 +2 位作者 胡蓉 刘增长 邓昌明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7-280,共4页
目的研究动脉硬度指数(ASI)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的价值。方法用我们研制的YF1血管硬度测量仪测量248例高血压病人的ASI,并进行了危险因素调查。结果①高血压并发症组的ASI(162.2±53.3)比单纯性高血压组(136.0±50.7)高(P&... 目的研究动脉硬度指数(ASI)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的价值。方法用我们研制的YF1血管硬度测量仪测量248例高血压病人的ASI,并进行了危险因素调查。结果①高血压并发症组的ASI(162.2±53.3)比单纯性高血压组(136.0±50.7)高(P<0.01)。②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的ASI逐渐增大,任意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177例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的Framingham危险积分与ASI有较好的相关性(r=0.435,P<0.01)。结论ASI是一个较好的预测心血管病危险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度 高血压 心血管危险分层 测定
下载PDF
无创性动脉硬度检测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 被引量:7
8
作者 蔡菁菁 黄志军 袁洪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508-2509,2511,共3页
近年来,随着动脉内皮功能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动脉功能改变早于结构改变,动脉硬度检测成为临床心血管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目前普遍采用的无创性动脉硬度检测指标包括脉搏波速(PWV)、反射波增益指数(AI)及踝臂指数(ABI),这些指标用来... 近年来,随着动脉内皮功能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动脉功能改变早于结构改变,动脉硬度检测成为临床心血管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目前普遍采用的无创性动脉硬度检测指标包括脉搏波速(PWV)、反射波增益指数(AI)及踝臂指数(ABI),这些指标用来评估动脉硬化程度,为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度 脉搏波速 反射渡增益指数 踝臂指数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被引量:8
9
作者 沈融 游毅 +2 位作者 姜恺 谢吟灵 陈咸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82-186,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EAD)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D-二聚体(D-Di),C反应蛋白(CRP),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踝臂指...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EAD)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D-二聚体(D-Di),C反应蛋白(CRP),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踝臂指数(ABI)及肱踝脉搏波速度(ba PWV)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辛伐他汀片40 mg,qd,拜阿司匹林片100 mg,q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并随访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血脂,D-Di,CRP,股动脉IMT,ABI,ba PWV的变化,并监测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LDL-C,D-Di,ba PWV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联合辛伐他汀、拜阿司匹林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评分,降低LDL-C,D-Di,ba PWV,可能对改善动脉僵硬度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化痰方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僵硬度 血浆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股动脉内-中膜厚度 踝臂指数
原文传递
血管硬化指数的测量方法与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燕秋 杨浩 何为 《医疗设备信息》 2005年第9期13-15,共3页
本文从血管壁的构造和血管壁体积?压力关系解释了血管硬化指数(ASI)的测量原理,在测量时得到上臂袖带放气过程中袖带压结合脉搏波形的信息,取最大峰值前后最近似80%最大峰值的两个脉搏波峰所对应的袖带压差值作为基准参数值。据此方法... 本文从血管壁的构造和血管壁体积?压力关系解释了血管硬化指数(ASI)的测量原理,在测量时得到上臂袖带放气过程中袖带压结合脉搏波形的信息,取最大峰值前后最近似80%最大峰值的两个脉搏波峰所对应的袖带压差值作为基准参数值。据此方法制作的测量仪器通过临床测试,证明了测量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硬化指数 脉搏波 血管壁构造
下载PDF
不同动态血压相关动脉硬化指数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皓 袁勇 郭立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07-911,共5页
目的探讨四种动态血压相关动脉硬化指数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早期肾损害指标间的相关性和预测早期肾损害能力的优劣。方法选取253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取四种动态血压相关动脉硬化指数(24h PP、PPI、AASI、S-AASI)和早期肾损害指标(m... 目的探讨四种动态血压相关动脉硬化指数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早期肾损害指标间的相关性和预测早期肾损害能力的优劣。方法选取253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取四种动态血压相关动脉硬化指数(24h PP、PPI、AASI、S-AASI)和早期肾损害指标(mA1b、eGFR)等。分析四种指数与早期肾功能受损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四种指数在预测和评估早期肾功能受损的价值。结果偏相关分析显示,24h PP、PPI、AASI、S-AASI与mA1b/Cr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0、0.448、0.613和0.632,P<0.05);与eGFR呈负相关(r分别为-0.308、-0.254、-0.399和-0.352,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24h PP、PPI、AASI、S-AASI是影响eGFR的相关因素。四种动态血压相关动脉硬化指数ROC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S-AASI、AASI、24h PP和PPI(AUC分别为0.692、0.686、0.681和0.655),其诊断的准确度均为中等,其中S-AASI灵敏度最高,而PPI的特异度最高。结论四种动态血压相关动脉硬化指数对EH早期肾脏损伤的预测价值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动脉硬化指数 肾损害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与血尿酸、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君君 章帆 +2 位作者 胡丽娟 陈坚 王瑜敏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与血尿酸及血脂相关指标的关系,为AKI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5年12月温州某医院肾内科住院部患者9 654例,测定SUA、TG、TC、HDL-C、CR水平,计算non-HDLC、AIP、ASI等指数,根据改善全球肾脏预...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与血尿酸及血脂相关指标的关系,为AKI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5年12月温州某医院肾内科住院部患者9 654例,测定SUA、TG、TC、HDL-C、CR水平,计算non-HDLC、AIP、ASI等指数,根据改善全球肾脏预后组织(KDIGO)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KI组男性构成比明显高于non-AKI组,AKI组女性构成比明显低于non-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0,P<0.05)。AKI组患者的SUA、TG、AIP、ASI均高于non-AKI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发生与SUA、AIP、ASI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85、0.042、0.08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A是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论随着SUA、TG、AIP和ASI等指标的升高,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性逐渐增高;应密切关注血尿酸和血脂异常的患者,从而对其发生急性肾损伤进行早期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血尿酸 甘油三酯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动脉硬化指数
原文传递
动脉硬化无创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欣 李广义 +1 位作者 李远洋 邱天爽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10期14-17,共4页
动脉硬化度的无创检测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三早"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踝臂指数、脉搏波传播速度等目前用于动脉硬化无创检测的主要指标及其相关技术、装置,对近年来动脉弹性功能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动脉硬化 无创检测 踝臂指数 脉搏波传播速度 超声检查 脉搏波波形分析
下载PDF
不同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人群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小玲 李颖 王瑞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5期532-53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探讨影响动脉弹性的主要因素。方法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2010年4月—2011年10月的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1 075例(男7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探讨影响动脉弹性的主要因素。方法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2010年4月—2011年10月的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1 075例(男7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清LDL-C水平分为4组:LDL-C正常组(C组,LDL-C<3.42 mmol/L);LDL-C临界升高组(H1组,LDL-C 3.42mmol/L~4.20mmol/L);LDL-C升高组(H2组,LDL-C:4.21mmol/L~4.97mmol/L);LDL-C显著升高组(H3组,LDL-C≥4.98mmol/L)。测定各组体检者的baPWV和踝肱指数(ABI),及其他临床指标,并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高LDL-C组baPWV值显著高于LDL-C正常组(1 391.74cm/s±224.74cm/s比1 310.49cm/s±222.10cm/s,P=0.027)。C组和H1组baPWV值处于正常范围,且H1组baPWV值(1 351.77cm/s±229.88cm/s)明显高于C组(1 310.49cm/s±222.02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2组baPWV值和H3组baPWV值轻度升高,与C组、H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各组间AB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baPWV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SBP)、年龄、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均是影响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在控制SBP、年龄、HDL-C、UA影响因素后,LDL-C仍然与baPWV存在相关性(r=0.078,P=0.012)。结论随着LDL-C的升高,baPWV值增高,LDL-C升高者早期动脉血管弹性下降,baPWV检测有助于发现LDL-C升高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度 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 危险因素 踝肱指数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下载PDF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联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病人的预后价值
15
作者 吕志坤 魏萌萌 +5 位作者 李国珍 唐彦 卢波 黄黎明 王海虹 贾磊华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63-1368,共6页
目的探究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联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CWI)病人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CWI病人为研究组... 目的探究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联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CWI)病人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CWI病人为研究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收集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并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RAF6、PCSK9水平及AASI进行检测;根据研究组病人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7例)和预后不良组(2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CWI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AASI与血清TRAF6、PCSK9对急性CWI病人预后评估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研究组血清TRAF6(1.48±0.34)µg/L、PCSK9(97.25±14.25)µg/L水平及AASI(0.56±0.15)高于对照组(0.87±0.19)µg/L、(82.78±9.17)µg/L、(0.36±0.11)(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空腹血糖、狭窄程度及血管斑块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RAF6(1.77±0.37)µg/L、PCSK9(104.82±17.93)µg/L水平及AASI(0.62±0.12)高于预后良好组(1.35±0.21)µg/L、(93.97±12.65)µg/L、0.53±0.0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狭窄程度、血管斑块性质、AASI、血清TRAF6、PCSK9水平是急性CWI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AASI联合血清TRAF6、PCSK9预测急性CWI病人预后的AUC是0.92,灵敏度为93.10%,特异度为76.12%,Youden指数为0.69,优于AASI、TRAF6、PCSK9各自单独预测(P<0.05)。结论急性CWI病人血清TRAF6、PCSK9水平显著升高,联合AA-SI对病人的预后状况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的合理干预和改善病人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分水岭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僵硬度相关参数变化与神经功能改善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登花 邓增山 杨晓娟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501-50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僵硬度参数变化与神经功能改善的关系。方法根据转归情况将10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出院组(90例)和住院死亡组(17例),再按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将出院组进一步分为功能改善组(51例)和无功能改善组(39例)。在入院...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僵硬度参数变化与神经功能改善的关系。方法根据转归情况将10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出院组(90例)和住院死亡组(17例),再按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将出院组进一步分为功能改善组(51例)和无功能改善组(39例)。在入院第1日和第7日监测24 h血压并测量动脉僵硬度参数——动脉僵硬度指数(ASI)和脉搏波速度(PWV)。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脑梗死严重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逻辑回归分析确定住院死亡和神经功能改善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住院死亡组患者入院时的NIHSS评分、PWV和ASI较出院组患者差(P均<0.05)。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入院时NIHSS评分以及ASI是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功能改善组患者入院第7日的PWV低于第1日(P<0.05)。功能改善组与无功能改善组患者入院第1日和第7日的PW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WV和中心舒张压降低能独立预测神经功能改善(P均<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ASI增高与较高住院病死率有关。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PWV降低与神经功能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脉搏波速度 动脉僵硬度指数 功能改善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硬化指数增高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明华 覃秀川 +1 位作者 刘国树 吕丽英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观察动脉硬化指数(ASI)增高的高血压病患者,探讨其临床一般情况、血液生化指标等特点,分析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检测156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动脉硬化指数、血压、脉压,并检测患者的血尿酸、血糖、血脂、肌酐、尿素氮等血液生化指标。... 目的观察动脉硬化指数(ASI)增高的高血压病患者,探讨其临床一般情况、血液生化指标等特点,分析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检测156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动脉硬化指数、血压、脉压,并检测患者的血尿酸、血糖、血脂、肌酐、尿素氮等血液生化指标。按照患者的ASI分为两组。ASI正常组:127例,ASI值在0~70之间;ASI增高组:29例,ASI值为71或以上。结果(1)ASI增高组患者的年龄、病史、收缩压和脉压显著高于ASI正常组,其舒张压显著低于ASI正常组(均P〈0.01)。(2)ASI增高组患者的血尿酸(P〈0.01),尿素氮(P〈0.05)水平也显著增高。结论年龄大、病史时间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血尿酸和尿素氮水平升高均可能与ASI异常增高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动脉硬化指数 血压 尿酸
原文传递
正常人动态动脉僵硬指数随年龄的变化及与24h脉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曹春歌 王红宇 +2 位作者 薛文生 韩姬玲 张晓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2-715,共4页
目的动态动脉僵硬指数(AASI)是新近提出的反映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之间动力学关系的一项指标,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正常人AASI随年龄的变化及其与24h脉压(24h PP)的相关性。方法246名正常人[平均年龄(59.7±14... 目的动态动脉僵硬指数(AASI)是新近提出的反映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之间动力学关系的一项指标,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正常人AASI随年龄的变化及其与24h脉压(24h PP)的相关性。方法246名正常人[平均年龄(59.7±14.6)岁,女性占38.6%]在保持日常工作和生活起居的情况下配戴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仪,记录从早晨6:00到晚上22:00每间隔30min和从晚上22:00到第2天早晨6:00每间隔60min的血压读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脉压(PP),然后按AASI=1-DBP对SBP的回归斜率计算每个个体的AASI值。结果AASI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在正常人中,AASI的第95百分位数是0.56,其95%预测区间的上界在20—39岁时为0.49,40~59岁时为0.59,60—79岁时为0.69,≥80岁时为0.79。AASI与24h PP呈正相关(r=0.497,P〈0.01)。在正常人中,AASI随年龄的增长呈直线增加,而24hPP随年龄增长呈曲线增加。结论AASI作为反映血压关系的指标,其在正常人中表现为随年龄增大而增大的变化规律;与传统指标24hPP相关,提示可作为预测动脉僵硬程度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年龄因素 动脉僵硬指数
原文传递
Increased Risk of Arterial Stiffness in Rh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in a Sub-Saharan African Setting
19
作者 Asongwed Achu Reid Joshua Njimbuc Walinjom +6 位作者 Collins Chenwi Eho Emerentia Achu Achiri Roosevelt Daniel Tchamdeu Jan Rene Nkeck Marie Solange Doualla Daniel Lemogoum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23年第6期313-326,共14页
Background: Analysis of arterial stiffness (AS) is a good marker of early arterial disease and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cardiovascular risk, independent of other traditional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Carotid-fem... Background: Analysis of arterial stiffness (AS) is a good marker of early arterial disease and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cardiovascular risk, independent of other traditional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 (CfPWV) is the gold standard to evaluate arterial stiffness. There is evidence that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have a higher arterial stiffness than their age-matched healthy counterparts and thus have higher cardiovascular (CV) risk. However, data on arterial stiffness in Africa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is scarce.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patterns of arterial stiffnes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in a sub-Saharan African setting, using CfPWV and Augmentation index (AIx). Method: We conducted a case-control study, at the Douala general hospital over four months (February to May 2018) on 63 subjects among which 31 RA patients matched for age and sex with 32 healthy subjects. AIx and CfPWV were determined non-invasively by radial pulse wave analysis and carotid femoral wave analysis respectively, using a sphygmocor Atcor device (SphygmoCor, PWV Medical, Sydney, Australia). Results: The mean age of RA patients was 47 ± 14 years with most of them being females (n = 26, 83.9%). CfPWV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RA patient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mean: 8.85 ± 2.1 vs 7.45 ± 1.38;p ≤ 0.01) as well as was AIx (Median: 33 [26 - 43] vs 26 [20 - 31];p = 0.01). RA (OR: 6.105;95% CI: 1.52 - 24.54;p  1.34;95% CI: 1.14 - 5.17;p = 0.05), elevated CRP levels (OR: 4.01;95% CI: 1.16 - 13.68;p = 0.03) and Hypertension (OR: 5.75;95% CI: 1.24 -11.60;p Conclusion: Arterial stiffness, a well-recognized marker of cardiovascular risk is increased among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rheumatoid arthritis when compared to a healthy control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eumatoid Arthritis arterial stiffness CfPWV Augmentation index
下载PDF
Association of arterial stiffness with coronary flow reserve in revasculariz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被引量:4
20
作者 Vlassis Tritakis Stavros Tzortzis +7 位作者 Ignatios Ikonomidis Kleanthi Dima Georgios Pavlidis Paraskevi Trivilou Ioannis Paraskevaidis Giorgos Katsimaglis John Parissis John Lekakis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6年第2期231-239,共9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arterial wave reflection with coronary flow reserve(CFR)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 patients after successful revascularization.METHODS: We assessed 70 patients with angiogr... AIM: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arterial wave reflection with coronary flow reserve(CFR)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 patients after successful revascularization.METHODS: We assessed 70 patients with angiographically documented CAD who had undergone recent successful revascularization. We measured(1) reactive hyperemia index(RHI) using fingertip peripheral arterial tonometry(RH-PAT Endo-PAT);(2) carotid to 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PWVc-Complior);(3) augmentation index(AIx), the diastolic area(DAI%) and diastolic reflection area(DRA) of the central aortic pulse wave(Arteriograph);(4) CFR using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and(5) blood levels of lipoprotein-phospholipase A2(LpPLA2).RESULTS: After adjustment for age, sex, blood pressure parameter, lipidemic, diabetic and smoking status, we found that coronary flow reserve was independently related to AIx(b =-0.38, r = 0.009), DAI(b = 0.36, P = 0.014), DRA(b = 0.39, P = 0.005) and RT(b =-0.29,P = 0.026). Additionally, patients with CFR < 2.5 had higher PWVc(11.6 ± 2.3 vs 10.2 ± 1.4 m/s, P = 0.019), SBPc(139.1 ± 17.8 vs 125.2 ± 19.1 mm Hg, P = 0.026), AIx(38.2% ± 14.8% vs 29.4% ± 15.1%, P = 0.011) and lower RHI(1.26 ± 0.28 vs 1.50 ± 0.46, P = 0.012), DAI(44.3% ± 7.9% vs 53.9% ± 6.7%, P = 0.008), DRA(42.2 ± 9.6 vs 51.6 ± 11.4, P = 0.012) and Lp PLA2(268.1 ± 91.9 vs 199.5 ± 78.4 ng/m L, P = 0.002)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CFR ≥ 2.5. Elevated Lp PLA2 was related with reduced CFR(r =-0.33, P = 0.001), RHI(r =-0.37, P < 0.001) and DRA(r =-0.35, P = 0.001) as well as increased PWVc(r = 0.34, P = 0.012) and AIx(r = 0.34, P = 0.001). CONCLUSION: Abnormal arterial wave reflections are related with impaired coronary flow reserve despite successful revascularization in CAD patients. There is a common inflammatory link between impaired aortic wall properties,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coronary flow impairment in C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PLA2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rterial stiffness CORONARY flow RESERVE Reactive HYPEREMIA index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