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尔沁沙地主要植物种的生理生态学特性 被引量:33
1
作者 周海燕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87-590,共4页
对科尔沁沙地主要植物种小叶锦鸡儿、差不嘎蒿、冷蒿和杂交杨进行了光合和水分生理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小叶锦鸡儿、差不嘎蒿和杂交杨的光合速率在 6 0 0最高 ,至 8 0 0剧降 ,在 8 0 0~ 16 0 0内处于低水平 ,16 0 0以后有回... 对科尔沁沙地主要植物种小叶锦鸡儿、差不嘎蒿、冷蒿和杂交杨进行了光合和水分生理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小叶锦鸡儿、差不嘎蒿和杂交杨的光合速率在 6 0 0最高 ,至 8 0 0剧降 ,在 8 0 0~ 16 0 0内处于低水平 ,16 0 0以后有回升现象 ;冷蒿由于 6 0 0光合速率低 ,下降幅度较小 .一日内光合速率降低冷蒿在6 0 0~ 8 0 0、小叶锦鸡儿在 8 0 0~ 10 0 0、杂交杨和差不嘎蒿在 6 0 0~ 10 0 0以气孔限制为主 ,其余时间均以非气孔限制为主 .4种植物对干旱适应机制有所不同 ,其中小叶锦鸡儿和冷蒿蒸腾低、水势低、束缚水含量高、束缚水 /自由水比值大 ,自身潜在的抗旱性强 ;杂交杨虽然水势高 ,但在干旱时气孔导度大幅度降低使蒸腾降到较低水平 ,同时体内束缚水含量较高 ,束缚水 /自由水比值亦大 ;差不嘎蒿则为高蒸腾、高耗水 ,水分利用效率最低 ,抗旱性最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生理生态特征 植被演替 综合治理
下载PDF
NaCl、Na_2SO_4胁迫下盐蒿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被引量:41
2
作者 史宝胜 刘冬云 +4 位作者 孟祥书 聂庆娟 吴京民 杜绍华 张彦广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48,共4页
为了明确盐蒿种子萌发过程中对NaCl、Na2SO4的抗盐能力,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种子萌发时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NaCl、Na2SO4胁迫可显著抑制种子发芽,且发芽指数、发芽势显著降低。2种盐胁迫均可增加可... 为了明确盐蒿种子萌发过程中对NaCl、Na2SO4的抗盐能力,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种子萌发时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NaCl、Na2SO4胁迫可显著抑制种子发芽,且发芽指数、发芽势显著降低。2种盐胁迫均可增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NaCl处理前期可降低SOD的酶活性,后期增加SOD的酶活性;而MDA的含量随盐处理的浓度增加而升高。研究认为盐蒿种子萌发时能忍受的2种盐的极限浓度在1.0%~2.0%,且NaCl的毒害作用大于Na2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蒿 种子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质
下载PDF
科尔沁草原主要牧草冷蒿和差不嘎蒿的生理生态学特性与竞争机制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海燕 赵爱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94-900,共7页
一日内冷蒿和差不嘎蒿的光合速率 ( Pn)、蒸腾速率 ( E)和水分利用效率 ( WUE)在早或晚出现了最高值 ,而其余时间则变化低缓 ,原因归结于沙地环境因子和植物内部因子的共同作用。冷蒿的 Pn和 WUE日均值高于差不嘎蒿 ,E的日均值却低于差... 一日内冷蒿和差不嘎蒿的光合速率 ( Pn)、蒸腾速率 ( E)和水分利用效率 ( WUE)在早或晚出现了最高值 ,而其余时间则变化低缓 ,原因归结于沙地环境因子和植物内部因子的共同作用。冷蒿的 Pn和 WUE日均值高于差不嘎蒿 ,E的日均值却低于差不嘎蒿 ,说明冷蒿在干旱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量和节约用水的能力。自然状态下冷蒿各生长季的水势 ( ψw)和充分膨胀时的渗透势 ( ψ10 0π )远低于差不嘎蒿 ,水分相对亏缺 ( RWD)、束缚水含量 ( BWC)、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 ( BWC/F WC)远高于差不嘎蒿 ,表明其具有更强的抗旱性 ;干旱和旱后复水条件下差不嘎蒿的 RWD、BWC和 BWC/FWC产生大幅度波动 ;长期极端干旱条件下两者 RWD、BWC和 ψw终极值相近 ;长期淹水对冷蒿生理过程的影响更大些。干旱使两种牧草蛋白质发生分解 ,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大量累积 ,其中冷蒿的累积量远远超过差不嘎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草原 牧草 冷蒿 差不嘎蒿 生理生态特性 竞争机制
下载PDF
差不嘎蒿在科尔沁沙地草场植被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常学礼 赵学勇 +1 位作者 李胜功 韩天宝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7-31,共5页
差不嘎蒿是科尔沁沙地草场退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缓冲种。在草场退化过程中能够迅速占领退出植物种遗留下来的空间,生物量由81.6g/m2增加到285g/m2;但从半固定沙丘草场到半流动沙丘草场,其生物量减少到了190g/m... 差不嘎蒿是科尔沁沙地草场退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缓冲种。在草场退化过程中能够迅速占领退出植物种遗留下来的空间,生物量由81.6g/m2增加到285g/m2;但从半固定沙丘草场到半流动沙丘草场,其生物量减少到了190g/m2,占总生物量的77.2%。差不嘎蒿在半流动沙丘草场中的繁殖力最高,当年生幼苗数和果实生物量分别为59株/m2和17.6g/m2。差不嘎蒿以无性繁殖为主,但是,在流动沙丘草场则以种子繁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不嗄蒿 生物量 科尔沁 沙地 草场植被
下载PDF
差巴嘎蒿和小叶锦鸡儿根系分布及生长动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爱芬 《中国草地》 CSCD 1994年第3期15-19,14,共6页
用壕沟法和Minirhizotron法对差巴嘎蒿(Artemisiahalodendron)和小叶锦鸡儿(Caraganamicrophylla)根系形态、分布和生长动态的研究表明,差巴嘎蒿根系大量分布于5~30厘米... 用壕沟法和Minirhizotron法对差巴嘎蒿(Artemisiahalodendron)和小叶锦鸡儿(Caraganamicrophylla)根系形态、分布和生长动态的研究表明,差巴嘎蒿根系大量分布于5~30厘米的土层中,小叶锦鸡儿根系多分布于20~80厘米的土层中.有根瘤,一般土壤发育越好根瘤越多。围栏封育四年以后差巴嘎蒿的生长开始减弱.表现为吸收性根(直径小于1毫米)的分生数量显著少于放牧区。生物季两种植物根系数量的增减受降雨频度和降雨量的影响,与地上部分的物候期关系不明显。新根开始生长的日期晚于地上部分萌动的日期,约50%的吸收性根在冬季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差巴嘎蒿 小叶锦鸡儿 根系
原文传递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中差不嘎蒿种群不同龄级个体的点格局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曹晏宁 史利莎 +3 位作者 韩烁 侯安燕 涂凡 张金屯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7-442,共6页
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的流动和半固定沙丘上,是良好的乡土固沙半灌木,也是退化沙地固定和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建群种。点格局分析方法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多尺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通过对... 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的流动和半固定沙丘上,是良好的乡土固沙半灌木,也是退化沙地固定和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建群种。点格局分析方法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多尺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通过对差不嘎蒿种群的点格局分析,发现差不嘎蒿幼体的空间格局多为集群分布,在各个尺度上都极为显著,而随着差不嘎蒿龄级的增加,其空间分布也逐渐显现为随机分布。差不嘎蒿相邻龄级的空间关系差异不显著,而间隔龄级间则呈空间负相关。这与其幼体聚集,成体随机分布的空间格局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不嘎蒿 科尔沁沙地 点格局分析 空间关联
下载PDF
人工樟子松-差不嗄蒿植被及其固沙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21,27,共6页
植物固沙是整治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的一种有效措施。人工植被的建立是植物固沙的必然结果。人工植被的演替、稳定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流沙的固定程度。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关键词 樟子松 差不嗄蒿 人工植被
下载PDF
差巴嘎蒿灌丛土壤和根系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 被引量:14
8
作者 赵玮 张铜会 +2 位作者 刘新平 王少昆 罗亚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以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灌木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对象,用土钻取样法和壕沟法研究了2006年生长季降雨后差巴嘎蒿周围土壤和根系含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计算了该灌丛的水量平衡。结果表明:该灌丛在降雨后对水... 以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灌木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对象,用土钻取样法和壕沟法研究了2006年生长季降雨后差巴嘎蒿周围土壤和根系含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计算了该灌丛的水量平衡。结果表明:该灌丛在降雨后对水分有暂时存储作用;降雨结束后,灌丛主干的茎流作用使得灌丛中心位置的土壤含水量高于灌丛丛幅垂直投影1/4和3/4处的土壤含水量;雨后6h灌丛根系含水量与灌丛中心位置的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9,P<0.01);灌丛根系含水量在雨后126h内出现胁迫脉冲间歇反应。水量平衡计算表明,灌丛边缘外1m处土壤蒸散量高于灌丛覆盖区的蒸散量,灌丛覆盖可降低土壤水分蒸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差巴嘎蒿 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 根系含水量 水量平衡
下载PDF
沙埋对两种沙生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差异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哈林 曲浩 +3 位作者 周瑞莲 李瑾 潘成臣 王进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0-838,共9页
为了解沙埋对沙生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特征,比较不同沙生植物耐沙埋能力及其机制,2010年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研究了不同深度沙埋下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和盐蒿(Artemisia halodendron)幼苗的存活率、株高等生长特性及其... 为了解沙埋对沙生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特征,比较不同沙生植物耐沙埋能力及其机制,2010年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研究了不同深度沙埋下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和盐蒿(Artemisia halodendron)幼苗的存活率、株高等生长特性及其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保护酶活性和膜透性的变化,得到以下结果:沙蓬和盐蒿幼苗均具有较强的耐沙埋能力,其中沙蓬幼苗最大耐沙埋深度超过幼苗10 cm,盐蒿幼苗最大耐沙埋深度超过其株高8 cm;随着沙埋深度增加,沙蓬和盐蒿幼苗的存活率和株高均显著下降,沙蓬的下降幅度显著小于盐蒿;沙埋处理下两种植物均未表现出受水分胁迫,沙埋导致其光合面积下降,幼苗顶土困难,是影响其存活和高生长的主要生态机制;随着沙埋深度增加,沙蓬幼苗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盐蒿幼苗MDA含量下降,虽然二者膜透性均呈增加趋势,但沙蓬膜透性增加幅度显著低于盐蒿,说明细胞膜受损是导致二者幼苗存活率下降和生长受到抑制的主要生理机制,沙蓬膜透性受损程度较低是其耐沙埋能力较强的主要生理机制;沙埋胁迫下,虽然两种植物都通过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减轻细胞膜受损程度,但沙蓬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也表现出重要协调作用,使之酶促系统在保护细胞膜免受胁迫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蓬 盐蒿 生长抑制 生理响应 沙埋胁迫
原文传递
科尔沁沙地不同植被类型区土壤水分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史小红 李畅游 +1 位作者 刘廷玺 王海玲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55-359,共5页
以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区,对沙地固定半固定沙丘中典型的灌木半灌木差巴嘎蒿、小叶锦鸡儿和黄柳植被类型区进行了土壤层及植被根系层水分状况的实地调查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出沙地不同灌木半灌木植物根系形态和土壤水分含量有着很好的... 以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区,对沙地固定半固定沙丘中典型的灌木半灌木差巴嘎蒿、小叶锦鸡儿和黄柳植被类型区进行了土壤层及植被根系层水分状况的实地调查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出沙地不同灌木半灌木植物根系形态和土壤水分含量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植物根系发育层对应土壤含水量丰富区,并依据植物的生长形态推断出沙丘中这几种植被的演替规律。从而对干旱沙漠地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有益的参考,为西部大开发中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及“退耕还林还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土壤水分 差巴嘎蒿 小叶锦鸡儿 黄柳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三种沙蒿植株构型特征与防风固沙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苏日格嘎 王铁娟 +2 位作者 孙海玉 员艳丽 杜俊瑞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0-276,共7页
研究了生长在科尔沁沙地西部的三种半灌木差不嘎蒿、乌丹蒿与白沙蒿的构型特征及粗糙元密集度.结果表明:三种植物枝条的长度随枝级的变小逐渐变短.乌丹蒿减小幅度最为明显,一级枝条的长度显著短于另两个种,且总分枝率和逐步分枝率均为最... 研究了生长在科尔沁沙地西部的三种半灌木差不嘎蒿、乌丹蒿与白沙蒿的构型特征及粗糙元密集度.结果表明:三种植物枝条的长度随枝级的变小逐渐变短.乌丹蒿减小幅度最为明显,一级枝条的长度显著短于另两个种,且总分枝率和逐步分枝率均为最小,而白沙蒿各级枝条分枝角度较大,枝条的生长能更充分地利用资源空间.以粗糙元密集度(Lc)来分析三种植物的固沙效应,研究区的白沙蒿Lc值明显为高,差不嘎蒿与乌丹蒿接近.反映出飞播到科尔沁沙地西部的白沙蒿有着很好的种群固沙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蒿 差不嘎蒿 乌丹蒿 构型特征 粗糙元密集度
下载PDF
异龄差不嘎蒿地上生物量的分配格局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先之 李锋瑞 赵丽娅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71,共3页
主要研究了科尔沁沙地中,同一生境(流动沙地)条件下不同龄级(3,4,5龄)差不嘎蒿的生物量分配格局.采用收获法选取了90株(每个龄级30株)差不嘎蒿,分别测定每个样株的冠幅、高度、单株重、生殖枝重、营养枝重和种子产量,并计算了生殖比、... 主要研究了科尔沁沙地中,同一生境(流动沙地)条件下不同龄级(3,4,5龄)差不嘎蒿的生物量分配格局.采用收获法选取了90株(每个龄级30株)差不嘎蒿,分别测定每个样株的冠幅、高度、单株重、生殖枝重、营养枝重和种子产量,并计算了生殖比、营养比和种子比.结果表明:流动沙地中的差不嘎蒿以无性繁殖为主;种子的生物量分配与植株地上总生物量及植株年龄之间存在正相关;差不嘎蒿在地上资源(生物量)的分配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负耦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不嘎蒿 科尔沁沙地 龄级 半灌木 生物量分配 负耦联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两种典型灌木独生和混交的根系分布规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刚 赵学勇 +1 位作者 赵玉萍 苏延桂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9-243,共5页
对比研究了科尔沁沙地黄柳、差不嘎蒿这两种典型灌木在独生和混交情况下的根系分布和根量变化。结果表明,独生情况下,黄柳根量要显著的高于差不嘎蒿。在整个剖面,黄柳总根量为30.84 kg.m-3,是差不嘎蒿的5.47倍。差不嘎蒿根系主要分布在0... 对比研究了科尔沁沙地黄柳、差不嘎蒿这两种典型灌木在独生和混交情况下的根系分布和根量变化。结果表明,独生情况下,黄柳根量要显著的高于差不嘎蒿。在整个剖面,黄柳总根量为30.84 kg.m-3,是差不嘎蒿的5.47倍。差不嘎蒿根系主要分布在0—20 cm的表层,黄柳根系主要分布在20—50 cm的深层土壤中。混交条件下,黄柳总根量为9.94 kg.m-3,相比于独生根量明显减少,差不嘎蒿为5.45 kg.m-3,并没有多大变化,但在距冠丛50 cm1、00 cm处根量要大于独生(P<0.05),尤其是细根生物量有了显著增加。同独生相比,黄柳根系在深层和水平方向上扩展,但其总根、粗根、细根生物量均未有显著增加(P>0.05);差不嘎蒿的根系由主要在表层分布变化为在各层均匀分布。混交条件下两种植物之间的竞争是导致根系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柳 差不嘎蒿 混交林 根系 演替
下载PDF
沙漠嘎种子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延年 艾路 乔延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3-4,共2页
从沙漠嘎种子中分离出五个化合物 ,经理化常数、光谱学测定 ,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 (Ⅰ )、豆甾醇 (Ⅱ )、豆甾醇 3 O β D 葡萄糖苷 (Ⅲ )、肉桂酸 (Ⅳ )及 5 羟基 7,4′ 二甲氧基二氢黄酮 (Ⅴ ) ,五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关键词 沙漠嘎 种子 豆甾醇-葡萄糖苷 5-羟基-7 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
下载PDF
科尔沁差巴嘎蒿根系分布规律与土壤水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凯锋 罗于洋 +1 位作者 张海龙 折红燕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7-171,共5页
以生长在科尔沁大青沟两侧台面上的差巴嘎蒿为研究对象,采用整株挖掘的方法,研究差巴嘎蒿根系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差巴嘎蒿根系垂直分布深度为0~90㎝,其中0~30㎝的土层中根系分布最多,占根系总长度的85.74%,水平方向上表现为近密远... 以生长在科尔沁大青沟两侧台面上的差巴嘎蒿为研究对象,采用整株挖掘的方法,研究差巴嘎蒿根系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差巴嘎蒿根系垂直分布深度为0~90㎝,其中0~30㎝的土层中根系分布最多,占根系总长度的85.74%,水平方向上表现为近密远疏的趋势;整体上根系呈主根型分布,形态上呈"伞"型分布。差巴嘎蒿根系分布与土壤水分密切相关。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大,但根系长度、生物量及密度均逐渐降低,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根长平均变化率-12.61%、根生物量平均变化率-29.07%,均大于土壤含水量平均变化率7.92%,但比根长却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且比根长平均变化率7.58%与土壤含水量平均变化率7.92%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巴嘎蒿 根系分布 土壤水分 整株挖掘 大青沟
原文传递
干旱胁迫对差巴嘎蒿苗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满达 宛涛 +2 位作者 蔡萍 徐振朋 石文宏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48,120,共6页
模拟自然干旱环境条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差巴嘎蒿苗期的根系与叶片中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差巴嘎蒿苗期的抗旱性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 模拟自然干旱环境条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差巴嘎蒿苗期的根系与叶片中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差巴嘎蒿苗期的抗旱性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差巴嘎蒿苗期的叶片和根系中内源激素ABA和GA3呈增加趋势,IAA和ZR呈减少趋势;IAA/ABA和ZR/ABA的比值降低较为明显,但对GA3/ABA、GA3/IAA、ZR/GA3和ZR/IAA影响较小,表明差巴嘎蒿幼苗通过调节自身内源激素含量及比例来适应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巴嘎蒿 干旱胁迫 内源激素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差巴嘎蒿群落及种群生态特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尹航 朴顺姬 +4 位作者 王振杰 颜秀灵 张斌才 翟继武 丁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69-1173,共5页
对科尔沁不同类型沙地上差巴嘎蒿群落内物种重要值、多样性等生态特征进行分析后,将其划分为3个类型:差巴嘎蒿-1年生植物群聚、差巴嘎蒿-禾草类群丛、冷蒿-黄蒿+禾草类群丛,分别分布于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上,随着沙地基质固定... 对科尔沁不同类型沙地上差巴嘎蒿群落内物种重要值、多样性等生态特征进行分析后,将其划分为3个类型:差巴嘎蒿-1年生植物群聚、差巴嘎蒿-禾草类群丛、冷蒿-黄蒿+禾草类群丛,分别分布于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上,随着沙地基质固定程度的增加,差巴嘎蒿群落由差巴嘎蒿-1年生植物群聚(先锋群落、盖度〈10%、多样性指数0.33)演替到差巴嘎蒿-禾草类群丛(盖度30%~35%、多样性指数0.56)再演替到冷蒿-黄蒿+禾草类群丛(草原群落、盖度40%~45%、多样性指数0.59).在差巴嘎蒿群落演替过程中,差巴嗄蒿种群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是:在流动沙地上为增长型;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上为衰退型,人工种植5年后差巴嘎蒿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人工种植18年后为稳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巴嘎蒿 不同类型沙地 群落类型 年龄结构
下载PDF
沙生植物差巴嘎蒿光合特性及其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熙萌 卢之遥 +1 位作者 马帅 冯金朝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93-298,共6页
对自然条件下沙生植物差巴嘎蒿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响应等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差巴嘎蒿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根据Farquhar和Sharkey的判别方法,差巴嘎蒿净光合速率在8:00-14:00期间下降... 对自然条件下沙生植物差巴嘎蒿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响应等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差巴嘎蒿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根据Farquhar和Sharkey的判别方法,差巴嘎蒿净光合速率在8:00-14:00期间下降主要由气孔因素造成,14:00后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则主要由非气孔因素造成的。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显示了差巴嘎蒿对干旱环境的强适应性。采用不同光响应和气孔导度模型对差巴嘎蒿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气孔导度修正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巴嘎蒿 光合特性 光响应模型 气孔导度模型
下载PDF
差巴嘎蒿叶浸提液对4种沙地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丁杰萍 闫志强 +2 位作者 陈银萍 李玉强 罗永清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36-1443,共8页
差巴嘎蒿是沙地恢复过程中植被演替的重要物种,是半流动沙丘的优势物种之一。本文从化感作用角度,研究了不同浓度差巴嘎蒿叶浸提液(0、10、20、40、60、80 g·L^-1和100 g·L^-1)对狗尾草、达乌里胡枝子、大果虫实和冰草的种... 差巴嘎蒿是沙地恢复过程中植被演替的重要物种,是半流动沙丘的优势物种之一。本文从化感作用角度,研究了不同浓度差巴嘎蒿叶浸提液(0、10、20、40、60、80 g·L^-1和100 g·L^-1)对狗尾草、达乌里胡枝子、大果虫实和冰草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差巴嘎蒿叶浸提液对狗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低浓度浸提液处理对其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其他3个物种均表现为显著的抑制效应,且随处理浓度增加,抑制效应增大。差巴嘎蒿对其他物种的种子萌发均具有强烈的化感作用,通过叶片凋落后的物质释放形成的化感作用可能是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化感指数 植被演替 通辽市
原文传递
不同培养条件下差巴嘎蒿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罗永清 赵学勇 +2 位作者 朱阳春 李玉强 陈银萍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6,共6页
差巴嘎蒿是科尔沁沙地流动、半流动沙丘的主要物种之一.本试验设置室内自然条件培养、培养箱中恒温全光(24 h光照)培养、恒温光暗交替(12 h光照)培养和恒温全暗(0 h光照)培养4种处理,研究不同温度和光照对差巴嘎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 差巴嘎蒿是科尔沁沙地流动、半流动沙丘的主要物种之一.本试验设置室内自然条件培养、培养箱中恒温全光(24 h光照)培养、恒温光暗交替(12 h光照)培养和恒温全暗(0 h光照)培养4种处理,研究不同温度和光照对差巴嘎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自然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差巴嘎蒿种子的萌发率(66.6%)和萌发指数(19.1%)均明显低于恒温箱培养,恒温箱的3个处理中,全暗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70.2%)低于全光(73.4%)和光暗交替(73.4%)培养,但差异不显著,全光条件下的萌发指数为28.2%,显著低于全暗(31.4%)和光暗交替(30.8%)培养;光照条件对幼苗生长的影响明显,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的生长出现全光促进、全暗抑制的现象,胚芽长度为全暗(2.81 cm)和光暗交替(1.51 cm)条件下高于全光(1.21 cm)培养和实验室自然条件(1.27 cm)培养.环境温度可能是限制差巴嘎蒿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而光照是影响差巴嘎蒿幼苗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萌发 萌发率 发芽指数 胚根生长 胚芽生长 差巴嘎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