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艺术基本理论体系构建——“体育艺术”概念辨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敏 马鸿韬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35,共6页
以"体育艺术"概念提出的必然性、"体育艺术"概念提出的重要意义与作用等为出发点,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依据体育与体育功能的本质、艺术的本质、逻辑学的原理及当今人们对体育的艺术... 以"体育艺术"概念提出的必然性、"体育艺术"概念提出的重要意义与作用等为出发点,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依据体育与体育功能的本质、艺术的本质、逻辑学的原理及当今人们对体育的艺术化需求趋势等,对"体育艺术"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行了研究,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对"体育艺术"概念进行了界定。为体育艺术学科及体育艺术行为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艺术 体育艺术 概念辨析
原文传递
酒包装文字设计中书法艺术的意境表现 被引量:18
2
作者 蒙睿华 赵彩芬 徐人平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5-247,共3页
书法艺术的意境传达是酒包装文字设计需要表现的因素,文章分析了意境形成的条件,研究了意境产生的根源,讨论了意境生成的层次,总结了意境的最终表现形式,为酒包装独特的书法艺术的设计表现和欣赏提供了一个参考。
关键词 酒包装 书法艺术 意境
下载PDF
谈护理的艺术化 被引量:18
3
作者 严云丽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年第6期367-368,共2页
本文描述了传统护理观忽视了人的整体存在和多种心理需求,特别是人的情感要求;视护理为单纯的技术行为,而忽视了护理的艺术性及社会心理内涵。作者首先提出护理艺术化要体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一是灵活的操作技巧;二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 本文描述了传统护理观忽视了人的整体存在和多种心理需求,特别是人的情感要求;视护理为单纯的技术行为,而忽视了护理的艺术性及社会心理内涵。作者首先提出护理艺术化要体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一是灵活的操作技巧;二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三是严格的秩序和良好的氛围;四是美和艺术化的形式。其次提出护理艺术化的修养要完善护理知识结构;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艺术趣味;形成良好品德和独立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艺术化 传统护理 心理需求
原文传递
论数字影像及其真实性观念 被引量:10
4
作者 潘秀通 潘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31-37,共7页
数字影像对传统电影电视的巨大冲击 ,乃是在制作方式、生成方式与存储介质上的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尽管它竟可“以假乱真” ,但是依然不能改变人们对数字影像的真实性要求。影视制作者依然必须根据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抑或感觉的真实... 数字影像对传统电影电视的巨大冲击 ,乃是在制作方式、生成方式与存储介质上的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尽管它竟可“以假乱真” ,但是依然不能改变人们对数字影像的真实性要求。影视制作者依然必须根据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抑或感觉的真实来生成数字化虚构影像的创造性真实。真实永远是一切艺术的生命。电影无论在中国乃至全球 ,都不会在短期内步入“后电影时代”而濒临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影像 艺术功能 美学观念 真实性观念 后电影时代
下载PDF
从设计到设计设计——关于人工智能时代设计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1
5
作者 彭锋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46-50,共5页
人工智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不仅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将由人工智能取代,而且集中体现人类创造力的艺术和设计也不能幸免。不过,人工智能所取代的艺术和设计,只是“一阶”的艺术和设计;而“二阶”的艺术和设计将被突显出来。如同... 人工智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不仅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将由人工智能取代,而且集中体现人类创造力的艺术和设计也不能幸免。不过,人工智能所取代的艺术和设计,只是“一阶”的艺术和设计;而“二阶”的艺术和设计将被突显出来。如同“二阶”思想是思想思想一样,“二阶”设计将是设计设计。设计设计也可以说是观念设计。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是观念艺术,设计是观念设计,它们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哲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艺术 人工智能 观念
下载PDF
艺术“道”与“器”在生产科技迭代浪潮中的多维演化之思——以“工业4.0”和“元宇宙”进程为背景 被引量:7
6
作者 徐望 《艺术管理(中英文)》 2022年第2期29-36,共8页
科技迭代推动了艺术在“道”与“器”层面多维演化。既往任何一种艺术概念已无法界定当今的艺术。艺术的生产逻辑呈现出主体的去中心化和产品的不确定性,符号逻辑呈现为技术化和商品化,结构逻辑呈现出科技方面的转向以及“四要素”的自... 科技迭代推动了艺术在“道”与“器”层面多维演化。既往任何一种艺术概念已无法界定当今的艺术。艺术的生产逻辑呈现出主体的去中心化和产品的不确定性,符号逻辑呈现为技术化和商品化,结构逻辑呈现出科技方面的转向以及“四要素”的自组织调适。艺术的生产和传播技术突破了以往的想象。艺术的审美价值与科技奇观之间存在矛盾关系;文化价值既受到科技的冲击,又依托科技实现了新的建构;经济价值愈发成为显性价值,艺术遵循着经济逻辑被生产被消费。当下,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避免科技造成艺术异化。我们要保持两者间距,使艺术保持其本体独立性,使科技辅助艺术,赋予艺术新的“灵晕”,并且应确信,传统的艺术形式并不会被淘汰,而只会以科技为其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迭代 艺术概念 艺术逻辑 艺术技术 艺术价值 工业4.0
原文传递
公共艺术视角下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锡金 赵灵芝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75-377,385,共4页
目的 针对现有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不足,从公共艺术视角分析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创新尝试路径。方法 首先对公共艺术的概念与相关延伸进行整体论述,展现一个直观而深刻的理论认知;其次以理论论述为基础,总结出人、环境与功能方面的设... 目的 针对现有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不足,从公共艺术视角分析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创新尝试路径。方法 首先对公共艺术的概念与相关延伸进行整体论述,展现一个直观而深刻的理论认知;其次以理论论述为基础,总结出人、环境与功能方面的设计要求与不同的艺术追求;最后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就公共艺术视角下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思路进行划归,尝试从设施在关照人群、迎合环境和丰富功能等方面的表现进行验证,阐述并总结了公共设施设计中更加开放的设计形式与方法,希望以此提升公共设施的实用性、艺术性与审美性,满足社会大众之所想与所需。结论 公共艺术理念渗透于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过程中,是提升公共设施形式与功能的有效尝试,也是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其在突出现代城市公共设施的个性化、特色化、审美化的基础上,促使城市公共空间散发出更大的魅力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公共设施 艺术理念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艺术课堂美育与德育融合研究--以“广告摄影”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茂流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31-38,共8页
在新时代下,高等教育艺术课堂单纯的美育教育已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艺术美育教学过程中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思政”理念,通过德育与美育的融合才能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通过探索适应当前艺术课堂建设的课程... 在新时代下,高等教育艺术课堂单纯的美育教育已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艺术美育教学过程中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思政”理念,通过德育与美育的融合才能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通过探索适应当前艺术课堂建设的课程思政路径,对艺术课堂融合课程思政的新理念、新方向、新体系进行研究,并通过“广告摄影”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如何在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实现美育与德育的融合,为多元化艺术课程提供新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艺术课堂 理念更新 课程建设 广告摄影
下载PDF
融入装置艺术的家具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彭朋 韩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34-138,共5页
目的针对目前市面上家具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缺乏个性和内涵的现象,探索家具设计独特而有效的方法。方法从装置艺术创作角度对家具进行解析,分别从元素重构、场景营造、观念根植等方法对家具设计进行研究。结论融入装置艺术创作理念后... 目的针对目前市面上家具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缺乏个性和内涵的现象,探索家具设计独特而有效的方法。方法从装置艺术创作角度对家具进行解析,分别从元素重构、场景营造、观念根植等方法对家具设计进行研究。结论融入装置艺术创作理念后,家具设计不仅能满足美观、好用的基本需求,更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涵 装置艺术 重构 场景 观念
下载PDF
汉代建筑明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思思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8-118,共21页
本文选取汉墓中出土的建筑明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出土环境、视觉表现、制作技术,以及与墓葬中其它元素的关系,试图去发现这些明器在表现什么、如何表现、为何如此表现。通过对其墓葬属性和表现形式的考察,本文主张将建筑明器看作观... 本文选取汉墓中出土的建筑明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出土环境、视觉表现、制作技术,以及与墓葬中其它元素的关系,试图去发现这些明器在表现什么、如何表现、为何如此表现。通过对其墓葬属性和表现形式的考察,本文主张将建筑明器看作观念的建筑和表现建筑的艺术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明器 汉代 墓葬美术 建筑观念
原文传递
论中国艺术设计之中庸精神 被引量:7
11
作者 袁恩培 何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118-121,共4页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市场经济产品的同质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剧,在经济领域竞争过程中,已不再停留于产品初级使用功能和同化品质层面的竞争,而逐步演化为设计能力体现出来的文化特色和审美情趣高层次方面的尖端竞争。这就促使艺术...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市场经济产品的同质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剧,在经济领域竞争过程中,已不再停留于产品初级使用功能和同化品质层面的竞争,而逐步演化为设计能力体现出来的文化特色和审美情趣高层次方面的尖端竞争。这就促使艺术设计产业中设计对民族文化艺术精神的衍生再发现和民族审美传统符号的追根溯源式再创作尤为迫切。文章将着手于从稳定和影响中国社会千百年的"中庸之道"精神文明系统对中国艺术设计视觉系统的交集部分进行讨论,对中国艺术精神与艺术设计教育,本土元素与艺术设计原创艺术性的后传统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之道 艺术设计 中国概念 文化基因 设计伦理
下载PDF
意识形态不等同于观念上层建筑——“审美意识形态论”哲学根基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志宏 张弘(点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0-145,共6页
“审美意识形态论”受哲学误区影响,错误地将意识形态与观念上层建筑相等同。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经济基础——设施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方面的序列,经济形态——社会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性质方面的序列,两者不可... “审美意识形态论”受哲学误区影响,错误地将意识形态与观念上层建筑相等同。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经济基础——设施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方面的序列,经济形态——社会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性质方面的序列,两者不可相混。意识形态是对特定社会性质的反映,不是对社会意识形式的分类。哲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都归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身不是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学 文艺本性 意识形态 观念上层建筑
原文传递
试论装置艺术的当代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156,共5页
装置艺术一般被放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讨论,但是如果抛开概念的预设,往往能使话题的谈论更具生产性。装置艺术的语言特征与传统艺术不同,它很难呈现艺术家的个性化印记,而是将他们的观念深深地溶化在现成物品的客观属性之中。装置艺术依... 装置艺术一般被放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讨论,但是如果抛开概念的预设,往往能使话题的谈论更具生产性。装置艺术的语言特征与传统艺术不同,它很难呈现艺术家的个性化印记,而是将他们的观念深深地溶化在现成物品的客观属性之中。装置艺术依靠其独有的艺术姿态,让传统艺术从为某一个明确的主题服务当中解放出来,并在多元的生态语境当中,给观者带来了多样的阐释契机。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前提下,装置艺术逐渐走向公共空间,其益处不仅在于满足公众对公共景观的使用,更在于以视觉感染的方式去拓展人们与新型景观之间的互动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艺术 语言特征 观念的生产与阐释 公共空间
下载PDF
公路隧道视觉传达艺术照明设计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畅 佴磊 +1 位作者 柳雁玲 韩锐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132,共6页
公路隧道的照明通常可由功能性照明系统、引导性照明系统、艺术照明系统三种类型构成。无论何种照明系统,均需在保证驾驶人安全的前提下,使光线的传达保持对驾驶者产生视觉愉悦感。公路隧道照明和驾驶人视觉的相互作用,是隧道照明艺术... 公路隧道的照明通常可由功能性照明系统、引导性照明系统、艺术照明系统三种类型构成。无论何种照明系统,均需在保证驾驶人安全的前提下,使光线的传达保持对驾驶者产生视觉愉悦感。公路隧道照明和驾驶人视觉的相互作用,是隧道照明艺术设计的基础。基于此,文章通过对鹤大高速公路回头沟隧道内部空间的艺术照明系统的设计研究,探讨公路隧道景观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方法,探索视觉传达理论在公路隧道照明中的应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艺术照明 视觉传达 设计理念
下载PDF
当代公共艺术的核心观念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克俊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0年第1X期83-85,共3页
公共艺术(PublicArt)一词生产于现代,是现代人类观念的产物。狭义的公共艺术是指城市公共空间的纯精神性的建筑体,它是最前瞻性文化和最先进文化的大众化、生活化,是对民众生活和精神行为起到引导和塑造的一种当代城市的空间文化形式。... 公共艺术(PublicArt)一词生产于现代,是现代人类观念的产物。狭义的公共艺术是指城市公共空间的纯精神性的建筑体,它是最前瞻性文化和最先进文化的大众化、生活化,是对民众生活和精神行为起到引导和塑造的一种当代城市的空间文化形式。本文主要是从当代公共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中,分析出当代公共艺术的几点核心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核心观念 公共性 社会学
原文传递
加密艺术与艺术观念之转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晓萍 毕璐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5期17-23,共7页
加密艺术是随着NFT的兴起,将艺术品铸造在区块链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数字艺术,其在区块链上创建、验证和被跟踪,并被当作数字资产加以收藏。加密艺术因艺术与数字技术的完美融合,从多个维度改变了当代艺术观。从创作维度看,加密艺术通常为... 加密艺术是随着NFT的兴起,将艺术品铸造在区块链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数字艺术,其在区块链上创建、验证和被跟踪,并被当作数字资产加以收藏。加密艺术因艺术与数字技术的完美融合,从多个维度改变了当代艺术观。从创作维度看,加密艺术通常为团队创作,创作语言更为丰富,创作与数字技术的结合更为紧密,也更在乎观众的感受与需求,因而具有团队性、唯一性、虚拟性等特征;从接受维度看,加密艺术的受众具有更强的参与和共建意识,在销售方面形成线上平台出售以及“点对点”的交付方式,在收藏方面则因对“真”之期冀的满足而受到青睐。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加密艺术正表征着艺术观念的全面变化,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艺术 艺术观念 艺术创作 艺术鉴赏 艺术接受
下载PDF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色彩观念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子 《流行色》 2022年第9期39-41,共3页
色彩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它能让人产生视觉上的愉悦,而色彩的搭配又能增加民间艺术的魅力,从而推动了民族艺术的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艺术的色彩很大程度上受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制约,而外在环境的作用也是... 色彩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它能让人产生视觉上的愉悦,而色彩的搭配又能增加民间艺术的魅力,从而推动了民族艺术的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艺术的色彩很大程度上受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制约,而外在环境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我国民间美术表现出鲜明的社会主义文化特征,并始终遵循着传统色彩的象征含义。从传统民间美术色彩的象征性、传统民间美术色彩的视觉审美等角度,全面地剖析和理解民间美术色彩的观念,希望能为广大继续进行艺术创作的民间传统艺术爱好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视觉审美 民间美术 色彩观念 象征性
下载PDF
吉祥文化与景德镇陶瓷艺术图式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乐辉 齐霞 李兴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06,共4页
中华民族文化讲究"求吉求福、求全求美"的吉祥审美观。从古至今,瓷器作为"尽善尽美"理想之器物化身,负载着吉祥的寓意;景德镇陶瓷艺术品更是成为以吉祥文化符号为表现形式的吉祥寓意的承载之器。从吉祥文化对景德... 中华民族文化讲究"求吉求福、求全求美"的吉祥审美观。从古至今,瓷器作为"尽善尽美"理想之器物化身,负载着吉祥的寓意;景德镇陶瓷艺术品更是成为以吉祥文化符号为表现形式的吉祥寓意的承载之器。从吉祥文化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审美意识的影响入手,以此梳理吉祥文化与景德镇陶瓷艺术表现的图式化缘由关系;然后研究吉祥文化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特征的影响,重点从语义象征、造型形态、装饰色彩等方面来论述吉祥文化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图式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艺术 图式 吉祥文化
下载PDF
艺术理论角度思辨:元宇宙、虚拟现实、艺术创造景观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星 黄筱玥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27-134,共8页
元宇宙认知莫衷一是,似乎是一种观念创造的虚拟新世界,但印证观念言说创造某种现实追求的典型所在却凸显其聚合虚拟现实的魔力。科技进步、商业需求和人的梦幻创造推动其风靡一时,正视科技时代虚拟现实的真存在、防范商业逐利的真虚幻... 元宇宙认知莫衷一是,似乎是一种观念创造的虚拟新世界,但印证观念言说创造某种现实追求的典型所在却凸显其聚合虚拟现实的魔力。科技进步、商业需求和人的梦幻创造推动其风靡一时,正视科技时代虚拟现实的真存在、防范商业逐利的真虚幻、实现艺术梦幻的真实现,需要哲学思维和艺术创造的探源助力。元宇宙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显学,但从艺术理论层面去研究艺术本真也是一种元宇宙构造实现。认识教育的新观念需要从这里去深入,艺术理论的新揭示才具有深入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艺术理论 艺术创造 观念缔造
下载PDF
“体育艺术”概念辨析与重新界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杰 曹电康 李晓栋 《福建体育科技》 2017年第3期1-3,共3页
本研究借助文献资料和逻辑思辨的研究方法,在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体育艺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和归纳了前人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现有对于体育艺术概念的界定存在外延不准确、范围过宽,以及不应将体育艺术定义为"... 本研究借助文献资料和逻辑思辨的研究方法,在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体育艺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和归纳了前人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现有对于体育艺术概念的界定存在外延不准确、范围过宽,以及不应将体育艺术定义为"学科"等问题。并运用体育学、艺术学以及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将体育艺术的概念定义为:通过以身体培养为基本特征的身体活动来传达审美情感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艺术 体育概念 艺术概念 身体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