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原因探讨 被引量:151
1
作者 刘颖珍 洪韵琳 +3 位作者 张大为 张瑾 王德昌 齐军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1-83,共3页
报道62例胸部肿瘤病人围手术期作血浆儿茶酚胺(CA)、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清电解质测定和观察结果,以探讨术后心律失常的机理。血浆CA含量包括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均于术中开始升高,术后1~2天... 报道62例胸部肿瘤病人围手术期作血浆儿茶酚胺(CA)、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清电解质测定和观察结果,以探讨术后心律失常的机理。血浆CA含量包括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均于术中开始升高,术后1~2天达高峰,较术前有明显差异(P<0.001)。PaO2术后1~4天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01)。除钾离子外,血清电解质术后均低于术前水平。结果表明:开胸术后心律失常与术后血浆CA升高、PaO2降低密切相关,与血清电解质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心律失常 外科手术 并发症 病因
原文传递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6
2
作者 王学胜 张学平 陈慧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9-1160,共2页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资料,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分为稳心颗粒组62例;美托洛尔组60例;联合组64例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资料,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分为稳心颗粒组62例;美托洛尔组60例;联合组64例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人选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53.1%(34例)、93.8%(60例)]高于稳心颗粒组[32.3%(20例)、40.3%(25例)]、美托洛尔组〈30.0%(18例)、40.0%(24例),Y。值分别为10.736、11.342,均P〈0.053。联合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稳心颗粒组和美托洛尔组高(均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3/62)、8.3%(5/60)和8.3%(5/64),均P〉O.05。结论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的联合应用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减少期前收缩次数,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性 美托洛尔
原文传递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7
3
作者 韦璎洛 曹红 +1 位作者 黄从新 唐艳红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752-757,共6页
目的对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质量进行调查,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临床试验注册数据库、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 目的对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质量进行调查,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临床试验注册数据库、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9月10日),筛选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RCT,GRADEprofiler3.6软件进行证据质量评级,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得潜在相关文献142篇,筛选后纳入34个研究,共计2 9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65%vs 70.75%,OR 4.67,95%CI(3.76,5.79),P<0.000 01];联合用药组比对照组不良反应更少[6.33%vs 12.36%,OR=0.48,95%CI(0.33,0.69),P<0.000 1]。结论联合应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比单独使用美托洛尔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联合治疗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 系统评价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106
4
作者 刘建勋 尚晓泓 +2 位作者 王刚 张树才 高学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25-428,共4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实验动物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结扎犬冠状动脉形成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心肌缺血以及氯仿导致小鼠心律失常和食饵性高脂大鼠等实验动物模型,...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实验动物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结扎犬冠状动脉形成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心肌缺血以及氯仿导致小鼠心律失常和食饵性高脂大鼠等实验动物模型,观察通心络胶囊消化道给药对其防治作用。结果:通心给胶囊具有明显减轻由心外膜电图标测的心肌缺血程度(∑-ST)及心肌缺血范围(N-ST),减小经硝基四氮唑蓝染色所显示的梗塞区,能够保护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冠脉痉挛性心肌缺血,显著抑制氯仿引起的小鼠室性心律失常,明显降低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明显改善实验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程度,同时对心律失常及高脂血症的发生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心肌缺血 高脂血症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9
5
作者 苏红梅 周云 +1 位作者 曹静 李丽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106-1107,共2页
目的 评价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给予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其中对... 目的 评价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给予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接受急性心肌梗死后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循证护理。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心功能、治疗时间及住院花销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等指标,评价护理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6例(11.54%),对照组发生36例(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时间、住院花销及对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不仅能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同时可提高疗效,其成本低廉及良好的护理效果提升了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循证护理 疗效评价
下载PDF
黄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76
6
作者 冯国清 秦晓晨 +2 位作者 刘洁 付润芳 翁世艾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7-29,共3页
麻醉开胸大鼠结扎冠脉左室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再灌注的同时恒速iv黄芪(830mg/kg)对上述心肌损伤有明显的防护作用,表现为明显降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室速(VT)及室颤(VF)... 麻醉开胸大鼠结扎冠脉左室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再灌注的同时恒速iv黄芪(830mg/kg)对上述心肌损伤有明显的防护作用,表现为明显降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室速(VT)及室颤(VF)的发生率,延迟其出现时间并缩短其持续时间,促进缺血型ST段的恢复。减少心肌细胞内Ca2+的蓄积及细胞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漏出。明显降低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并显著提高SOD和GSH-Px的活性。结果提示黄芪防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其提高心肌的抗氧化能力、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状态和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心肌缺血再灌注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心律失常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8
7
作者 杨宝峰 蔡本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81-88,共8页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不但加重原有心脏疾病,还可诱发心源性猝死。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总有效率只有30%~60%。人们对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认识仍有限...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不但加重原有心脏疾病,还可诱发心源性猝死。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总有效率只有30%~60%。人们对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认识仍有限,因此,揭示心律失常发生的深层机制,寻找新的作用靶点是抗心律失常研究领域的重点、难点。近年人们发现心房特异性钾离子通道电流IKur、IKAch等参与了心房颤动,这使心房颤动治疗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钙渗漏、缝隙连接蛋白及钙通道自身抗体在心律失常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发现为开发更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近年研究发现,一类调控基因的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心律失常及其引起的猝死起关键作用。miR-1、miR-133、miR-590等对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伴随的心律失常表现出明显调控作用。miRNA的生物学特性是同时对多个靶点具有调控作用,这使其具有成为理想抗心律失常靶点的潜力,为心律失常及猝死的防治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离子通道 小分子RNA M3受体 心房颤动 缝隙连接蛋白 心肌梗死 AT1受体 溶血磷脂酰胆碱类
下载PDF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9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5
8
作者 张长群 叶亚云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3期230-231,270,共3页
目的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和美托洛尔对照组,治疗组给稳心颗粒9 g,每日3次,温水冲服;美托洛尔起始量12.5 mg,每日2次,并根据... 目的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和美托洛尔对照组,治疗组给稳心颗粒9 g,每日3次,温水冲服;美托洛尔起始量12.5 mg,每日2次,并根据血压和心率调整剂量。对照组仅给美托洛尔起始量12.5 mg,每日2次,并根据血压和心率调整剂量。两组都观察4周,同时检测心电图和24 h心电图,监测血压和肝肾功能等。结果心悸症状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9.0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美托洛尔,二者有协同作用,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0
9
作者 曹克将 陈椿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 西西里策略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4
10
作者 阎雪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995-996,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寻找有效的护理途径。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98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51例,年龄46~83岁,平均...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寻找有效的护理途径。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98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51例,年龄46~83岁,平均(60.8±8.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出院时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心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84%vs.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较常规护理可以缩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时间,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81
11
作者 张红梅 王学工 李艳玲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7期2592-2593,共2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冠一tD病患者73例,均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监测,以常规心电图为对照组、动态心电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及具体检出结果... 目的探讨并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冠一tD病患者73例,均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监测,以常规心电图为对照组、动态心电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及具体检出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检测阳性率为7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x2=6.78,P〈0.05);观察组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成对,房室传导阻滞及短阵室上速等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检出阳性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被引量:81
12
作者 蒋健刚 刘俊 陈金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16期1719-1721,共3页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CAD)心律失常的疗效和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将8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41例仅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CAD)心律失常的疗效和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将8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41例仅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的疗效并分析2组治疗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各指标的差异,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室性早搏数、房性早搏数、交界性早搏数均少于对照组;2组心率变异各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SDNN值高于对照组。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稳心颗粒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9
13
作者 张桂艳 程德君 杨玲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ECG)与常规心电图(rECG)在冠心病(CHD)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HD患者85例,分别接受rECG和dECG检查,比较两者对CHD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 rECG心肌缺血诊断的阳性率为51.76%(44/...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ECG)与常规心电图(rECG)在冠心病(CHD)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HD患者85例,分别接受rECG和dECG检查,比较两者对CHD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 rECG心肌缺血诊断的阳性率为51.76%(44/85),低于dECG的81.18%(69/85)(P<0.05);在心律失常的诊断上,dECG检测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室性成对期前收缩、房性成对期前收缩、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阳性率均高于rECG(P<0.05),而在诊断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和频发房性期前收缩上,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相仿(P>0.05)。结论 dECG检查对CHD的早期诊断,尤其是无症状型CHD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rECG与dECG联合检查能够为CH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8
14
作者 付生弟 谢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9-581,共3页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予以口服胺碘酮200 mg,q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卡维地洛5 mg,qd。2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予以口服胺碘酮200 mg,q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卡维地洛5 mg,qd。2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收缩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0.91%(P<0.05)。试验组的病死率为5.45%,显著低于对照组16.36%(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收缩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为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地调节机体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和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胺碘酮 心律失常 超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MIT-BIH心率失常数据库的识读及应用 被引量:58
15
作者 宋喜国 邓亲恺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30-232,共3页
本文对美国MIT-BIH心率失常数据库的数据文件的格式进行了研究,提出的识读方法可使使用该数据库数据的研究人员能绕过其工具包而灵活地使用这些数据。本文还以其中一段数据记录为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心率失常 数据库 MIT-BIH
下载PDF
哇巴因和乌头碱诱发豚鼠和大鼠心律失常的离子作用靶点 被引量:63
16
作者 龚冬梅 单宏丽 +2 位作者 周宇宏 董德利 杨宝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8-332,共5页
目的 观察畦巴因和乌头碱对豚鼠和大鼠心肌单细胞离子通道的作用,确定两药诱发心律失常时离子靶点和最佳靶点,建立细胞水平的心律失常模型。方法 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哇巴因和乌头碱对酶解法分离的豚鼠和大鼠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作用... 目的 观察畦巴因和乌头碱对豚鼠和大鼠心肌单细胞离子通道的作用,确定两药诱发心律失常时离子靶点和最佳靶点,建立细胞水平的心律失常模型。方法 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哇巴因和乌头碱对酶解法分离的豚鼠和大鼠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作用。结果 5;μmol·L^(-1)哇巴因使豚鼠心肌细胞APD延长、I_(Ca-L)增加、I_k减少、I_(k1)减少;1μmol·L^(-1)乌头碱使大鼠心肌细胞APD延长、I_(Ca-L)增加、I_(to)减少、I_(k1)增加。结论 哇巴因和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的离子靶点有APD,I_(Ca-L),I_k,I_(to)和I_(k1)而最佳靶点应为APD,I_(Ca-L),I_k和I_(to)。在单细胞水平分别应用哇巴因和乌头碱诱发豚鼠和大鼠心律失常.具有稳定性高、条件可控、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药物筛选和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哇巴因 乌头碱 豚鼠 心律失常 大鼠 离子通道 离子靶点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70
17
作者 李伟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9期191-192,共2页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2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2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90.00%,高于常规心电图52.2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阳性率(75.56%、76.67%、34.44%、20.0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45.56%、46.67%、8.89%、6.6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的准确率,协助临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0
18
作者 林青 刘宝宏 +2 位作者 吴献豪 李治民 张烨蓓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732-733,737,共3页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于上海市同仁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0例,男性39例,女性5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于上海市同仁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0例,男性39例,女性5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方式加服胺碘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疗程为6个月。治疗后评价两组疗效,并检测心电图,记录心率和QT离散度。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每搏心输出量(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V、LVEF、LVESD和LVEDD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LVESD和LVEDD降低,而SV及LVE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6个月治疗,观察组患者QT离散度和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显著,并且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心力衰竭 心率失常 碘酮片
下载PDF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对比评价 被引量:68
19
作者 杨毅波 何英泉 杨继超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期23-25,39,共4页
目的对比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月在我院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5例,年龄33-69岁,平均(51.3±17.5)岁,男36例,女29例,病程1个月-21年,平均(101.9±24.1)个月,所有患者在... 目的对比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月在我院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5例,年龄33-69岁,平均(51.3±17.5)岁,男36例,女29例,病程1个月-21年,平均(101.9±24.1)个月,所有患者在进行检查之前停药3d再进入研究,先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束后随即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种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发生的例数;两种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主要包括室上性早搏、室性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成对等;患者的接受程度。结果 65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相比,室性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患者在两种心电图检查都结束后,对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接受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及其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较高,大多患者对其表示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6
20
作者 陈丽娜 周焕芳 +1 位作者 任国琴 赵世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0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5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护理2周后,评估2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对...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5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护理2周后,评估2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对比2组卧床时间及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 2组护理后舒适度各项评分均显著增加(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卧床时间(2.64±0.52)d,显著少于对照组(4.35±0.67)d(P<0.01);2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1),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情绪状态,促进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优质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