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生境质量预测——以宁夏中部干旱区为例 被引量:29
1
作者 武丹 李欢 +2 位作者 艾宁 黄涛 顾继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69-1978,共10页
探究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特征,评估并预测生境质量,可为区域生态规划和恢复提供决策性依据。本研究以搭载OLI和ETM+传感器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为基础,采用土地利用转移流概念、InVEST模型和CA-Markov模型研... 探究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特征,评估并预测生境质量,可为区域生态规划和恢复提供决策性依据。本研究以搭载OLI和ETM+传感器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为基础,采用土地利用转移流概念、InVEST模型和CA-Markov模型研究2000—2030年宁夏中部干旱区土地利用和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规律,对未来情境进行模拟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宁夏中部干旱区土地系统结构变化与生态建设规划高度一致,具有黄河流域两侧集中分布的特征,土地系统综合动态度逐期减小,活跃度具有稳中有变、部分较活跃的特征。土地系统信息熵特征值呈逐年降低趋势。随着时间变化土地系统受人类活动干扰强度低,自我调整程度高,修复能力强,系统向稳定状态转化。2000—2015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呈“U”型特征,以优秀等级为主。2015—2030年土地系统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生境质量优秀、差和良好等级面积逐渐扩大,生态系统呈现稳定向好的趋势。本研究的多模型集成应用可为区域土地规划和生态恢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中部干旱区 土地利用 生境质量 土地利用转移流 CA-Markov InVEST模型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环境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安春华 马琨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3-375,共3页
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现状,阐述了其人口分布特征、人口素质对乡村农业、经济结构的影响,对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关因素对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环境效益的发挥有很大作用.应进一步改善区域生... 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现状,阐述了其人口分布特征、人口素质对乡村农业、经济结构的影响,对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关因素对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环境效益的发挥有很大作用.应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加快培养特色林业产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在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劳务产业,促进退耕工程理智进行和生态环境效益的长期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中部干旱带 生态环境 发展策略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分析——以宁夏中部干旱带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贾科利 张俊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1-225,共5页
利用1978年MSS及1987、1996和2007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借助GIS技术,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7年,城镇用地增加最显著.变化率达58.03%;耕地面积变化率为1.61%,林地、草地、水域、未利... 利用1978年MSS及1987、1996和2007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借助GIS技术,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7年,城镇用地增加最显著.变化率达58.03%;耕地面积变化率为1.61%,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和沙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变化率分别为-1.08%,-0.06%,-0.52%,-0.76%.,-1.34%.近30 a间,在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各土地利用类型重心在空间上均有所迁移.总体上耕地、草地、城镇用地和水域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林地、未利用地基本向西北方向迁移;而沙地重心趋于向东南方向迁移.土地利用呈现衰退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宁夏中部干旱带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沙漠化响应研究——以宁夏中部干旱带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贾科利 张俊华 +1 位作者 马正亮 叶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8-103,共6页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1978年MSS及1987、1996和2007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3S技术支持下,对不同时期土地利用与沙漠化与沙漠化变化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和草地是该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占总面积的27.7%,24...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1978年MSS及1987、1996和2007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3S技术支持下,对不同时期土地利用与沙漠化与沙漠化变化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和草地是该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占总面积的27.7%,24.7%。近30a来,耕地、城镇用地面积增幅较大,分别增加了229138.23hm2和232777.41hm2;草地面积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沙漠化土地面积平均以每年1.3%的速率减少,面积减少了281682.04hm2,沙漠化程度逐渐减轻。人类有意识的改变土地利用方式,使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化,是影响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沙漠化 生态脆弱区 宁夏中部干旱带
原文传递
3种干旱指数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关静 梁川 +2 位作者 赵璐 崔宁博 王春懿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2-127,共6页
利用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中宁、同心、海原4个站点1960—2015年共56年的气候资料月值数据,计算了各个站点春、夏、秋、冬及作物生长季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K干旱指数,并比较了3种干旱指数的评估结果。结... 利用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中宁、同心、海原4个站点1960—2015年共56年的气候资料月值数据,计算了各个站点春、夏、秋、冬及作物生长季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K干旱指数,并比较了3种干旱指数的评估结果。结果表明:(1)除冬季外,3种干旱指数在其他时间尺度上相关性均较好,SPI和SPEI,SPEI和K指数在冬季的相关性较差。(2)春、夏及作物生长季,SPEI和K指数判别的干旱情况较接近,SPI判别的干旱程度略轻;秋冬两季,K指数判别的干旱程度最高,SPEI判别的干旱程度最轻。(3)4个站点春、夏、秋、冬及作物生长季的SPI、SPEI和K指数序列M-K法趋势分析结果相似,均能表示出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的变化趋势。(4)结合历史旱情资料,发现K指数相比于SPI、SPEI更能有效反映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旱情况,其评估结果基本与历史干旱事实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指数 宁夏中部干旱带 适用性 SPI指数 SPEI指数 K指数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早春季西瓜嫁接育苗关键技术优化
6
作者 贺学强 杨帆 +1 位作者 余立云 何春花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宁夏中部干旱地区西瓜种植多年连作造成西瓜枯萎病发生严重。为解决西瓜重茬问题,从西瓜品种、砧木品种的选择,嫁接技术的优化等环节阐述西瓜嫁接育苗关键技术,为宁夏中部干旱带西瓜种植自主育苗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瓜 品种 嫁接育苗 中部干旱带
下载PDF
不同补灌水量对膜下滴灌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上宁 徐利岗 +2 位作者 汤英 王怀博 周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9-153,162,共6页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扬黄工程供水延伸区的膜下滴灌马铃薯为研究对象,依据2014-2015年灌溉试验数据分析了不同补充灌溉水量对马铃薯根区土壤水分、叶片光合生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提出适用于当地的补充灌溉模式。主要结论有:膜...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扬黄工程供水延伸区的膜下滴灌马铃薯为研究对象,依据2014-2015年灌溉试验数据分析了不同补充灌溉水量对马铃薯根区土壤水分、叶片光合生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提出适用于当地的补充灌溉模式。主要结论有:膜下滴灌马铃薯生长主要利用0~60 cm土层土壤水分,6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8月上旬为需水关键期;叶片光合速率(Pn)及蒸腾速率(Tr)均呈双峰抛物线型变化,峰值出现在12∶00和16∶00,14∶00有极小值;补灌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大增幅分别为53.11%和12.88%;综合分析提出研究区马铃薯膜下滴灌补充灌溉定额1050 m3/hm2,灌水次数3次,即芽条生长期(5月中旬),块茎形成期(6月下旬)和块茎增长期(7月下旬)各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中部干旱带 马铃薯 膜下滴灌 补充灌溉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西瓜田主要杂草的消长动态及生态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怡 陈宏灏 张华普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8-81,共4页
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西瓜田杂草进行系统调查,计算该区域压砂地37种常见杂草的重要值,研究10种主要杂草的消长动态,并计测它们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蒺藜、打碗花、银灰旋花、碱蓬、刺蓬、灰绿藜、地梢瓜、山苦荬、地... 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西瓜田杂草进行系统调查,计算该区域压砂地37种常见杂草的重要值,研究10种主要杂草的消长动态,并计测它们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蒺藜、打碗花、银灰旋花、碱蓬、刺蓬、灰绿藜、地梢瓜、山苦荬、地锦草、狗尾草等杂草的实际生态位宽度值均在0.5以上,它们是该地区草坪的主要杂草。这10种杂草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大,说明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砂地 西瓜田 杂草 生态位 宁夏中部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杨亚芳 何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8-613,共6页
土壤质量作为生态安全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对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解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现状,本文采集5个县域共40个土壤样品,参照宁夏土壤背景值诊断土壤中Cu、Zn、Pb、Cr、Mn和Ni等6种重金属污染... 土壤质量作为生态安全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对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解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现状,本文采集5个县域共40个土壤样品,参照宁夏土壤背景值诊断土壤中Cu、Zn、Pb、Cr、Mn和Ni等6种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污染程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元素变异系数范围为:26.10%~59.72%,其中Zn、Pb、Mn含量高于宁夏土壤背景值;土壤重金属含量插值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呈现斑块状;单因子污染指数的平均值由大到小为:Pb=Zn>Mn>Cr>Cu>Ni,土壤重金属处于轻度污染水平;研究区除Pb外,其他重金属元素生态风险程度均为轻微级别,处于低风险,Pb是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综合计算6种重金属的RI值为78.70,研究区域生态风险程度为轻微等级。本文对宁夏中部干旱带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状况的研究,促进发展绿色与可持续经济,为区域土壤质量优化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分布特征 生态风险评价 宁夏中部干旱带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宁夏中部旱区压砂地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涛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11期65-68,共4页
在对宁夏中部旱区压砂地土壤养分调查的基础上,选择西瓜地、枸杞地、沙枣地和撂荒地作为研究对象,以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该区域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区... 在对宁夏中部旱区压砂地土壤养分调查的基础上,选择西瓜地、枸杞地、沙枣地和撂荒地作为研究对象,以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该区域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西瓜地土壤质量最优,枸杞地和撂荒地次之,沙枣地土壤质量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土壤质量 压砂地 宁夏中部旱区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
11
作者 刘晓辉 《农业科学研究》 2007年第3期52-54,共3页
近年来,宁夏中部干旱带人畜饮水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尽快解决宁夏中部干旱带的饮水安全问题,宁夏完成了《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通过参加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饮水现状评估,调查中部干旱带农村供水基本情况,了解到... 近年来,宁夏中部干旱带人畜饮水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尽快解决宁夏中部干旱带的饮水安全问题,宁夏完成了《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通过参加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饮水现状评估,调查中部干旱带农村供水基本情况,了解到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分布区域,提出中部干旱带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工程规划的主要思路,阐述了从组织领导、水源水质管理、资金筹措、项目管理和建后管理等方面采取的保障措施.通过中部干旱带农村饮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改善中部干旱带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目标,进一步提高中部干旱带农村饮用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中部干旱带 农村饮水 安全问题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贾科利 张俊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6,共5页
利用1978年MSS、1987年、1996年及2007年TM遥感影像,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及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宁夏中部干旱带1978-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7年耕地、城镇用地面积快速增加,沙地面积减少了281 6... 利用1978年MSS、1987年、1996年及2007年TM遥感影像,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及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宁夏中部干旱带1978-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7年耕地、城镇用地面积快速增加,沙地面积减少了281 682hm2。草地以年均0.17%的速率不断增加,林地面积减少了近3万hm2。土地利用系统无序化程度增加,土地利用利用结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大。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投入、富裕程度、政策和自然因素是驱动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口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土地利用变化起着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驱动力 信息熵 变化趋势 宁夏中部干旱带
下载PDF
基于矢量属性的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彩虹 贾科利 +1 位作者 邹淑燕 樊新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4期260-265,共6页
[目的]增加对土地利用变化矢量属性的认知,进一步挖掘潜藏于土地利用变化中的特征和规律,丰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为区域土地资源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土地转移流视角,提出土地转移率和土地转移链概念,采用Landsat MSS/TM/ET... [目的]增加对土地利用变化矢量属性的认知,进一步挖掘潜藏于土地利用变化中的特征和规律,丰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为区域土地资源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土地转移流视角,提出土地转移率和土地转移链概念,采用Landsat MSS/TM/ETM遥感影像数据,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的土地变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1978—2015年同心县耕地和草地比例增大,未利用地减少。区县尺度上土地转移率渐次降低;类型尺度上,耕地转移率先升后降,草地转移率先降后升,未利用地转移率呈"降—升—降"特征。1978—1987年的土地转移流以草地转未利用地为主,1987—1996年则呈现多元特征,1996年表现为退耕还林还草和对未利用地的改造利用。1978—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围绕着耕地的流失与保护进行,土地转移单向链以31型(草地转耕地)和61型(未利用地转耕地)为主,往复链以Ⅱa型为主,主要是161型(耕地—未利用地—耕地)和131型(耕地—草地—耕地)。[结论]同心县土地利用变化存在较大份额的"往复链"。在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要重视往复链所揭示的内涵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转移流 土地转移链 宁夏中部干旱带
下载PDF
宁夏地区中南部干旱区域林草植被生态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金燕 张维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6-280,共5页
以宁夏地区中南部干旱区域气象资料、植被分布、水资源状况等为依据,估算了现有林、草地生长季的最小和适宜生态需水量,并对降雨消耗性及径流消耗性林草地生态需水量进行了降水资源平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位于南部山区、年均降... 以宁夏地区中南部干旱区域气象资料、植被分布、水资源状况等为依据,估算了现有林、草地生长季的最小和适宜生态需水量,并对降雨消耗性及径流消耗性林草地生态需水量进行了降水资源平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位于南部山区、年均降雨量在350~550mm之间的隆德和泾原县降雨消耗性林、草地最小和适宜生态需水量均能依靠降水得以满足,林草植被生长状况良好。(2)位于南部山区、年均降雨量在350mm左右的彭阳县和原州区,降雨能够满足林、草地最小生态需水量的需求,而适宜生态需水量不能得到满足。因此,该区域要合理考虑林草地种植结构。(3)年均降雨量在175~280mm,位于中部干旱带的海原、盐池和同心县以及南部山区的西吉县降雨消耗性林、草地最小和适宜生态需水量均不能得到满足。该区域不宜于大面积发展林草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植被 生态需水量 宁夏中南部干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