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器氩离子辐射对水稻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左清凡 梅曼彤 +2 位作者 卢永根 邓红 杨垂绪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99-204,共6页
用加速高能氩离子束照射水稻干种子,观察M_1的损伤效应,建立了成苗率与育性的剂量响应曲线,并求出成苗率与育性的半抑制剂量分别为93.7Gy及67.0Gy。在M_2选出了具早熟、矮秆、大粒等性状的多个突变体,并发现多种性状同时变异的突变体所... 用加速高能氩离子束照射水稻干种子,观察M_1的损伤效应,建立了成苗率与育性的剂量响应曲线,并求出成苗率与育性的半抑制剂量分别为93.7Gy及67.0Gy。在M_2选出了具早熟、矮秆、大粒等性状的多个突变体,并发现多种性状同时变异的突变体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不同剂量处理的诱发突变效果有较大差异,在所用剂量范围内,以90Gy处理诱发的突变频率最高,突变谱最广。应用同工酶作为遗传标记研究了所观察的性状突变与9种同工酶酶谱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分析的突变体中,有两种同工酶(PGD-1及PGI-2)的电泳形态不同于原种,且分别与千粒重和籽粒长宽比及株高和抽穗期的变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辐射 诱变 氩离子 同功酶
下载PDF
氩离子束辐照拟南芥干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8
2
作者 冯慧 骆善伟 +5 位作者 杜艳 余丽霞 穆金虎 陈玉泽 李文建 周利斌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1期31-38,共8页
以拟南芥(Columbia生态型)为材料,利用氩离子束辐照干种子,通过对存活率、根长、下胚轴长和株高的测定来研究不同剂量的氩离子束辐照对拟南芥的生物学效应。结果显示,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大,拟南芥的根长、下胚轴长和株高都呈现出下降趋... 以拟南芥(Columbia生态型)为材料,利用氩离子束辐照干种子,通过对存活率、根长、下胚轴长和株高的测定来研究不同剂量的氩离子束辐照对拟南芥的生物学效应。结果显示,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大,拟南芥的根长、下胚轴长和株高都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存活率在低剂量辐照时无显著变化,高剂量辐照时逐渐降低。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氩离子辐照后拟南芥的DNA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556~0.944之间,并且相似性系数与剂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体现为扩增条带数目的减少和增多以及条带亮度的不同。综合分析表明,氩离子束辐照拟南芥干种子产生显著的当代损伤效应,较高剂量下会抑制生长发育,同时引起基因组DNA一定程度的多态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离子束 辐照 拟南芥 生物学效应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下载PDF
Ar离子辐照的非晶态合金表面发泡扫描电镜观测
3
作者 刘昌龙 侯明东 +1 位作者 全明秀 孙文声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99-203,共5页
150、195和300keVAr离子在室温下辐照非晶态合金Co70.2Fe3.9Nb3.9Si14B8和Co66Fe4.5V2.25Ni2.25Si10B15,扫描电镜在一定的辐照剂量范围观测到了表面发泡形成,发泡形... 150、195和300keVAr离子在室温下辐照非晶态合金Co70.2Fe3.9Nb3.9Si14B8和Co66Fe4.5V2.25Ni2.25Si10B15,扫描电镜在一定的辐照剂量范围观测到了表面发泡形成,发泡形成的临界剂量和直径随离子能量增加而增加。Ar离子能量高于195keV时,发泡和发泡破裂是主要的表面损伤现象,而在150keVAr离子辐照下,未观测到发泡破裂。使用Ar离子的聚集、临界气压的建立和气体从近表面的释放解释了表面发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辐照 非晶态合金 发泡 氩离子 层离腐蚀
下载PDF
氩离子辐照304奥氏体不锈钢的微观结构状态研究
4
作者 邹阳 王晓彤 +2 位作者 吕鹏 关庆丰 万浩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3-1217,共5页
本文通过氩离子辐照核用304奥氏体不锈钢(AISI 304L),以深入理解其辐照损伤机制。辐照在室温下进行,选用能量为120 keV的氩离子对样品分别进行1×10^(16)cm^(-2)和2×10^(16)cm^(-2)剂量的辐照。并以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 本文通过氩离子辐照核用304奥氏体不锈钢(AISI 304L),以深入理解其辐照损伤机制。辐照在室温下进行,选用能量为120 keV的氩离子对样品分别进行1×10^(16)cm^(-2)和2×10^(16)cm^(-2)剂量的辐照。并以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为主要分析手段,重点研究辐照后AISI 304L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表明:氩离子辐照后,AISI 304L样品中产生了尺寸较小的辐照空洞、位错、黑斑和堆垛层错四面体(SFT)等缺陷,及尺寸较大的位错环等缺陷团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位错环和孔洞的尺寸呈长大趋势。此外,退火残留孪晶等变形结构会成为捕获间隙原子的缺陷阱,造成区域空位浓度升高的同时导致孪晶界处缺陷团簇的密集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离子辐照 AISI 304L 微观结构 缺陷团簇 空洞
下载PDF
Ar离子辐照非晶态合金表面发泡和针孔形成研究
5
作者 刘昌龙 侯明东 +1 位作者 全明秀 孙文声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763-768,共6页
150keV和195keVAr离子室温下辐照非晶态合金(Co94Fe4Cr2)78Si8B14,表表面发泡和溅射腐蚀是两种主要的表面损伤过程.针孔出现较表面发泡要晚,它的密度随剂量增加迅速地增加,并且在一定的辐照剂量... 150keV和195keVAr离子室温下辐照非晶态合金(Co94Fe4Cr2)78Si8B14,表表面发泡和溅射腐蚀是两种主要的表面损伤过程.针孔出现较表面发泡要晚,它的密度随剂量增加迅速地增加,并且在一定的辐照剂量时趋向饱和,这时,一种多孔粗糙的表面损伤结构形成.针孔的形成影响了表面发泡,导致了发泡密度随剂量增加急剧地减小.用溅射和气泡破裂解释了针孔形成和在高剂量时趋向饱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辐照 非晶态合金 发泡 针孔 氩离子
原文传递
氩离子束对BaO-TiO2-SiO2玻璃性能的调控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晓慧 盛华平 +3 位作者 刘辉辉 贾双凤 郑赫 王建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6-331,共6页
采用传统方法制备BaO-TiO_2-SiO_2(BTS)三元玻璃体系,利用氩离子束对BTS玻璃进行辐照,通过差热分析、拉曼光谱分析和电子显微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辐照条件下BTS玻璃体系的析晶程度、压电性能和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氩离子束辐照能量... 采用传统方法制备BaO-TiO_2-SiO_2(BTS)三元玻璃体系,利用氩离子束对BTS玻璃进行辐照,通过差热分析、拉曼光谱分析和电子显微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辐照条件下BTS玻璃体系的析晶程度、压电性能和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氩离子束辐照能量为5 keV时,随着氩离子束辐照时间的增加,BTS玻璃的析晶程度、压电系数、显微硬度均增加,且辐射后的玻璃表面变平滑,辐照后生成的微晶体主要成分是Ba_2TiSi_2O_8。当氩离子束辐照能量为30 keV,短时间大剂量的辐照情况下析出Ba_2TiSi_2O_8多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S玻璃 氩离子辐照 电子显微学 析晶
下载PDF
氩激光照射对大鼠实验性伤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筑闻 徐国祥 邓卓燊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用低功率密度、波长为514.5nm的氩离子激光以17种不同剂量分2批在不同季节对192只雄性大鼠、384个皮肽伤口照射,观察到伤口的平均愈合时间均较未照射激光的伤口缩短;伤口愈合速率则与照射的剂量、照射的天数有关,经氩离子激光照射后的... 用低功率密度、波长为514.5nm的氩离子激光以17种不同剂量分2批在不同季节对192只雄性大鼠、384个皮肽伤口照射,观察到伤口的平均愈合时间均较未照射激光的伤口缩短;伤口愈合速率则与照射的剂量、照射的天数有关,经氩离子激光照射后的伤口痊愈前若再创伤,新伤口的愈合明显延迟。初步认为低功率密度氩离子激光(514.5nm)照射对大鼠皮肤伤口的愈合有促进作用,照射的剂量与时间的安排适当,则效果更佳。对被照射的伤口应特别注意保护,不得受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激光照射 大鼠 伤口愈合 剂量
下载PDF
300KeV氩离子辐照非晶态合金两代表面发泡形成
8
作者 刘昌龙 侯明东 +1 位作者 全明秀 孙文声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5年第2期24-24,共1页
室温下,用300KeV氩离子辐照了非晶态合金Fe40Ni40P12B8、Fe40Ni40Si12B8、Fe39Ni39V2Si12B8和Fe39Ni39Mo2Si12B8,研究了表面形貌随剂量的演变。在所研究的1.0&... 室温下,用300KeV氩离子辐照了非晶态合金Fe40Ni40P12B8、Fe40Ni40Si12B8、Fe39Ni39V2Si12B8和Fe39Ni39Mo2Si12B8,研究了表面形貌随剂量的演变。在所研究的1.0×1017到5.0×1017离子/Cm2的剂量范围,表面形貌以发泡形貌为主,并观测到了两代表面发泡的形成,第二代表面发泡的直径与第一代发泡相比,明显减小。溅射自始至终影响着表面形貌,溅射对表面发泡的腐蚀抑制了剥落、层离等表面腐蚀的出现。当剂量增加到足以溅射掉第一代表面发泡时,针孔形成,针孔的密度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离子辐照 表面发泡 非晶态合金 溅射 针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