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冰消融背景下北极增温的季节差异及其原因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武丰民 何金海 +1 位作者 祁莉 李文铠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7,共9页
运用哈德莱中心第一套海冰覆盖率(HadISST1)、欧洲中心(ERA_Interim)的温度以及NCEP第一套地表感热通量、潜热通量等资料,研究了1979—2011年33a来北极海冰消融的季节特点和空间特征,并从反照率——温度正反馈与地表感热通量、潜热通量... 运用哈德莱中心第一套海冰覆盖率(HadISST1)、欧洲中心(ERA_Interim)的温度以及NCEP第一套地表感热通量、潜热通量等资料,研究了1979—2011年33a来北极海冰消融的季节特点和空间特征,并从反照率——温度正反馈与地表感热通量、潜热通量等方面分析了海冰减少对北极增温影响的季节差异。结果表明,北极海冰在秋季和夏季的减少范围明显大于冬季和春季,而北极地表升温却在秋季和冬季最显著,夏季最为微弱,且夏季的增温趋势廓线也与秋冬季显著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夏季是融冰季,海冰融化将吸收潜热。且此时北极低空大气温度高于海表温度,海水相当于大气的冷源。随着海冰的消融,更多的热量由大气传入海洋用于融冰和加热上层海水,这使得夏季的低空大气不能显著升温。而在秋冬季,海冰凝结释放潜热,且此时低空大气温度远低于海水温度,海冰的减少使得海水将更多热量释放到大气中导致低空大气显著增暖。海水对大气的这种延迟放热机制是北极低空在夏季增温不显著而在秋冬季增温显著的主要原因。此外,秋冬季的海冰减少与北极近地面升温具有非常一致的空间分布,北冰洋东南边缘和巴伦支海北部分别是秋季和冬季海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海冰消融 北极增温 季节差异 延迟放热
下载PDF
2012年1月、2016年1月东亚两次极端严寒事件及其与北极增暖的可能联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武炳义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7,共14页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频繁出现暖冬,直到2004年以后这种状况出现明显的变化,冷冬出现的频次明显增多了。在全球增暖、北极海冰减少明显的背景下,冬季极端严寒的强度非但没有减弱反而似乎还在增强,造成灾害性的影响也越发引人关...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频繁出现暖冬,直到2004年以后这种状况出现明显的变化,冷冬出现的频次明显增多了。在全球增暖、北极海冰减少明显的背景下,冬季极端严寒的强度非但没有减弱反而似乎还在增强,造成灾害性的影响也越发引人关注。在上述背景下,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东亚发生了两次极端严寒事件。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合成和相关分析,研究这两次极端严寒事件演变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北极增暖的可能联系。这两次极端严寒事件的环流演变截然不同。对于2012年1月的极端严寒事件,海平面气压异常主要呈现由东向西传播,在演变过程中,阿留申区域海平面气压超前西伯利亚高压,因此大气环流的下游效应起主要作用。对于2016年1月的极端严寒事件,冷空气主要由西北向东南传播。两次极端事件的主要降温区域的移动路径截然不同。2012年1月冷空气爆发以后主要在亚洲大陆中、高纬度维持并向西传播,其南传影响亚洲低纬度区域明显弱于2016年的冷事件。而2016年1月的主要降温区以沿东亚向南移动为主,强降温区直接南下至热带区域。两次极端严寒事件爆发前期大气环流演变的共同点:中、高纬度区域环流能量交换活跃,表现为中纬度高度脊加强北伸,从而把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输送至北极区域,高纬度区域对流层中层呈现多极结构。这种多极空间结构是亚洲冷空气向南爆发的重要前兆信号。冬季北极阶段性增暖过程首先是中纬度高度脊加强北伸的结果。对影响东亚的极端严寒过程,乌拉尔附近区域的高压脊以及位于北美西部的高压脊加强北上、协同演变是至关重要的。2016年1月东亚极端严寒过程与2015年12月末北极快速增暖没有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严寒事件 北极增暖 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下载PDF
2015/2016冬季北极世纪之暖与超级厄尔尼诺对东亚气候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贺圣平 王会军 +1 位作者 徐鑫萍 李靖祎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5-743,共9页
利用1980—2016年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气候预测中心的ENSO指数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2015/2016年冬季北极增暖和超级厄尔尼诺对东亚气候的影响。2015/2016年冬季热带中东太平洋爆发了超级厄尔尼诺事件,尽管大气环流出现了对... 利用1980—2016年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气候预测中心的ENSO指数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2015/2016年冬季北极增暖和超级厄尔尼诺对东亚气候的影响。2015/2016年冬季热带中东太平洋爆发了超级厄尔尼诺事件,尽管大气环流出现了对ENSO的响应特征(如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异常,东亚南部南风异常),但东亚(尤其是我国东北、华北地区)1月的气温却明显偏低。分析表明,此次东亚气温偏低现象可能与2016年1月北极显著增暖有关。1980—2016年1月再分析资料的统计诊断分析结果显示,巴伦支海—喀拉海气温的升高会引起局地大气的上升运动异常,之后在下游(70-90°E附近)向南运动,并在西伯利亚地区(60-100°E,50-70°N)下沉,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增强,其东侧的北风异常导致东亚气温偏低。基于Nino3.4指数、北极温度指数,采用多元线性拟合所得到的2016年1月东亚气温的回报结果与观测气温之间的空间系数为0.71,表明2016年1月北极增暖以及热带中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事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东亚气温偏低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增暖 超级厄尔尼诺 东亚气温 西伯利亚高压
下载PDF
Enhancement of Winter Arctic Warming by the Siberian High over the Past Decade 被引量:8
4
作者 FENG Chuan WU Bing-Y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5年第5期257-263,共7页
In recent decades the Arctic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AT) in autumn has been increasing steadily. In winter, however, instead of a linear trend, the Arctic SAT shows an abrupt change that occurred in 2004. During the ... In recent decades the Arctic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AT) in autumn has been increasing steadily. In winter, however, instead of a linear trend, the Arctic SAT shows an abrupt change that occurred in 2004. During the years from 1979 to 2003, the first principle component(PC1) of winter Arctic SAT remains stable, and no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 is detected. However, the PC1 changes abruptly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phase in the winter of 2004. The enhanced Siberian high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is abrupt change because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Arctic temperature correlates significantly with sea level pressure variation in the northern Eurasian continent, and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y related to the Siberian high from 2004 to 2013 favors a warmer Arctic. With the help of the meridional wind anomaly around the Siberian high, warmer air is transported to the high latitudes and therefore increases the Arctic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ic warming Siberian high ABRUPT CHANGE of clim
下载PDF
近11年中国寒潮频发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宏博 黄艳艳 +1 位作者 戴金 赵钱飞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4-875,共12页
利用全国840个站点观测资料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过去63 a(1960—2022年)冬半年(前一年10月—当年4月)全国性寒潮频次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统计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寒潮频次的下降趋势在2012年发生了转折,2012—2022年呈现显... 利用全国840个站点观测资料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过去63 a(1960—2022年)冬半年(前一年10月—当年4月)全国性寒潮频次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统计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寒潮频次的下降趋势在2012年发生了转折,2012—2022年呈现显著上升趋势。2012—2022年,乌拉尔山阻塞频率与全国性寒潮发生频次呈显著负相关。乌拉尔山阻高会抑制高空急流发生发展,大气经向环流减弱,北极内冷气团南下受阻,从而减少寒潮发生的频次。同时乌拉尔山阻高与东亚中高纬地区地面2 m温度经向分布联系紧密,乌拉尔山阻塞的频繁发生往往会出现更多的北极增温、中纬度地区降温的天气尺度现象。此外,北极增暖效应本身也与我国寒潮频次有显著的负相关,北极增暖会减小中高纬温度差,西风带减弱,进而减弱冷空气的输送。近11 a,乌拉尔山阻塞频率呈显著减少趋势,相应地,等熵面位涡经向梯度具有线性增加趋势,不利于阻塞高压的维持,伴随北极增暖效应也呈现出减弱态势,这样的大气环流配置有利于近年来我国寒潮频次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际变化 寒潮 阻塞高压 高空急流 北极增暖
下载PDF
北极增幅性变暖对欧亚大陆冬季极端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共识、问题和争议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向东 傅云飞 +5 位作者 管兆勇 唐汉 王国民 王召民 武培立 杨修群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6-604,共9页
北极增幅性变暖和北极海冰快速减少不仅使北极气候系统成为国际前沿性问题,且对其导致的中纬度极端天气气候的影响研究也备受关注,这一研究成为目前少数几个最活跃的气候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回顾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早期探索,总结了最新的... 北极增幅性变暖和北极海冰快速减少不仅使北极气候系统成为国际前沿性问题,且对其导致的中纬度极端天气气候的影响研究也备受关注,这一研究成为目前少数几个最活跃的气候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回顾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早期探索,总结了最新的科学假设和科学问题、研究的进展、目前的共识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主要争论。最后提出了未来取得新进展的共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变暖 北极海冰 中纬度 极端天气气候
下载PDF
冬季欧亚大陆盛行天气型与北极增暖异常的可能联系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思 武炳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5-361,共17页
利用ERA-interim的再分析资料和英国大气数据中心的海冰密集度资料,通过复矢量经验正交分析方法(CVEOF),本文研究了自1979-2016年37个冬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共3330 d对流层中层500 hPa欧亚盛行天气型主要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近年来... 利用ERA-interim的再分析资料和英国大气数据中心的海冰密集度资料,通过复矢量经验正交分析方法(CVEOF),本文研究了自1979-2016年37个冬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共3330 d对流层中层500 hPa欧亚盛行天气型主要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近年来北极对流层中、低层增暖异常和北极海冰减少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CVEOF1解释了总异常动能的15. 82%,其两个子模态空间型分别表现为三极子型(0°和180°位相)和偶极子型(90°和270°位相)。其中,180°和270°位相的天气型发生时,冬季北极对流层中、低层偏暖,盛行暖北极-冷欧亚的大气环流形势。前期秋季从巴伦支海海域以东到波弗特海海域的海冰密集度(SIC)异常偏少可能是其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这两个位相(180°和270°位相)的发生频次逐渐增多,与冬季频发的极端低温事件有紧密联系。在2005/2006年和2011/2012年冬季的冷事件中,180°和270°位相的发生频次明显偏多。因此,秋季从巴伦支海海域以东到波弗特海海域的SIC偏少,冬季北极对流层中、低层异常偏暖,有利于180°和270°位相天气型盛行,可能是导致冬季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增暖 海冰减少 冬季盛行天气型
下载PDF
Comparing the Arctic climate in Chinese and other CMIP6 models
8
作者 Ruilian He Mingkeng Dua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3年第6期8-15,共8页
本研究采用来自耦合模式相互比较项目第六阶段(CMIP6)模式,评估和对比了10个中国模式和27个其他国际模式对北极冬季气候的历史模拟性能.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展现中国模式对北极气候的模拟能力,并了解其在国际上的模拟水平.结果表明,对于气... 本研究采用来自耦合模式相互比较项目第六阶段(CMIP6)模式,评估和对比了10个中国模式和27个其他国际模式对北极冬季气候的历史模拟性能.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展现中国模式对北极气候的模拟能力,并了解其在国际上的模拟水平.结果表明,对于气候态的模拟,中国模式在模拟北极温度场和大气场这些气候学方面与其他国际模式相当.而在趋势方面,中国模式同样和其他国际模式都能很好地模拟出北极变暖的特征.此外,与观测到的环流相比,CMIP6多模式集合平均值(MME)并没有显著的正趋势,这可能是因为外部强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气候 北极增暖 CMIP6 模式评估
下载PDF
Winter Arctic warming and its linkage with midlatitud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associated cold extremes: The key role of meridional potential vorticity gradient 被引量:3
9
作者 Muyuan LI Dehai LU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9期1329-1339,共11页
Th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ver the Eurasian continent has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cooling trend in recent decades(1990–2013), which has occurred simultaneously with Arctic warming and Arctic sea ice loss. While man... Th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ver the Eurasian continent has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cooling trend in recent decades(1990–2013), which has occurred simultaneously with Arctic warming and Arctic sea ice loss. While many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midlatitude cold extremes are linked to Arctic warming and Arctic sea ice loss, some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y are unrelated.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idlatitude cold extremes and Arctic change is uncertain, and it is thus an unsolved and difficult issue. It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that the severity and location of midlatitude cold extrem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ersistence, location and movement of blocking systems. It might be possible that the Arctic sea ice decline or the Arctic’s warming influences midlatitude cold extremes by changing the blocking system.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research advances on the linkages between the blocking system and Arctic warming. The nonlinear multiscale interaction model of Luo et al.revealed that the magnitude of the meridional gradient(PVy) of the background potential vorticity(PV) is a key parameter that reflects changes in the dispersion and nonlinearity of the blocking system. It was found that Arctic warming played a role in reducing the dispersion of the blocking system and enhancing its nonlinearity by reducing the magnitude of PVy. A small PVyis a favorable background condition for increasing the duration of blocking events and producing midlatitude cold extremes.However, because the magnitude of PVyreflec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ackground PVof the Arctic high latitudes and the midlatitude continent, the occurrence of midlatitude cold extremes not only depends on an anomalous background PVover Arctic high latitudes but also on its value over the midlatitudes. Thus, Arctic warming or sea ice decline is not necessary for the occurrence of midlatitude cold extr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ice decline arctic warming PV GRADIENT Blocking COLD EXTREMES
原文传递
Impacts of the extratropical North Pacific on boreal summer Arctic circulation
10
作者 Shengping He Tore Furevik +2 位作者 Huijun Wang Fei Li Mingkeng Dua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3年第5期113-120,共8页
北极夏季大气环流的一个显着特征是以北冰洋为中心的异常反气旋环流,与北极增暖存在紧密的联系.先前的研究已将其形成的潜在机制与早春欧亚融雪,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联系起来.本研究发现北极夏季反气旋环流异常与春季副热带北太平洋... 北极夏季大气环流的一个显着特征是以北冰洋为中心的异常反气旋环流,与北极增暖存在紧密的联系.先前的研究已将其形成的潜在机制与早春欧亚融雪,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联系起来.本研究发现北极夏季反气旋环流异常与春季副热带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存在显着联系,表明副热带北太平洋与北极之间存在遥相关.该SSTA的特点是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有暖的SSTA,,周围有明显的冷SSTA,类似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负位相,但热带地区没有明显的信号(本研究称之为类负位相PDO),5月份,这种类负位相PDO可以激发从白令海传播到北极的罗斯贝波,导致北极出现反气旋环流异常.这种反气旋环流异常可以持续到夏季.同时,这种类负位相PDO的SSTA可以持续到夏季,并在夏季引起白令海上空的低压异常.这种低层的低压异常会导致异常的上升运动,并引起高层的辐散异常,从而进一步加剧夏季北极对流层上层的反气旋环流异常。这种反气旋环流异常可迫使北极上空出现异常绝热下沉运动,导致北极出现显著的绝热加热.于是,北极上空出现显著的暖异常,其暖中心位于北极对流层中部。数值模拟试验证实了5月份类负位相PDO的SSTA与夏季北极反气旋环流异常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增暖 北太平洋 遥相关 Eady增长率 波弗特海 WACCM
下载PDF
北极大气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海冰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成格 刘鸿伟 谢周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0-791,共12页
近年来,北极变暖速度几乎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海冰加速消融被认为会使沉积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重新释放进入大气。本文利用近30年的大气POPs浓度数据和北极海冰数据,比较了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在北极Alert、Zeppeli... 近年来,北极变暖速度几乎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海冰加速消融被认为会使沉积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重新释放进入大气。本文利用近30年的大气POPs浓度数据和北极海冰数据,比较了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在北极Alert、Zeppelin、Storh?fei和Pallas这4个站点的变率,结合互相关分析,探讨POPs对海冰变化的响应。结果发现,在周围多为浮冰区的Zeppelin站点,OCPs(特别是HCB和α-HCH)在2009年后与海冰变化显著负相关,而在其他站点显著性较低或无显著相关性。PCBs在Storh?fei和Pallas站点,超前海冰变化可能与长距离输送和土壤的二次释放有关,而在Zeppelin站点出现了和DDTs类似的滞后海冰变化的现象。本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POPs对海冰变化的时空响应不同,海冰消融不一定导致大气POPs浓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变暖 海冰变化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有机氯农药 多氯联苯 大气浓度
原文传递
冬季中国东部与北极之间近地面温度变化的年际联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伟 吴志伟 +1 位作者 李跃凤 刘春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3-478,共16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425站气温资料,借助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1956~2015年冬季北极及中高纬度近地面温度、西伯利亚高压的变化特征以及两者与中国东部气温直接和间接的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425站气温资料,借助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1956~2015年冬季北极及中高纬度近地面温度、西伯利亚高压的变化特征以及两者与中国东部气温直接和间接的年际联系。为此定义了3个西伯利亚高压指数,即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强度指数(SHCI)、西伯利亚高压面积指数(SHA)和西伯利亚高压东边界指数(SHEB)。结果表明:从1998年开始冬季巴伦支海、喀拉海迅速增温,并在年际尺度上与中国东部气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北极近地面温度与中国东部气温的直接联系。同时,西伯利亚高压的3个指数也与北极地区近地面温度和中国东部气温有较好的年际关系,体现了西伯利亚高压是联系北极和东亚气候的桥梁,当北极近地面温度升高(降低)时,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强度增强(减弱),面积扩大(缩小),东边界东伸(西退),中国东部气温降低(升高),即北极近地面温度(西伯利亚高压)与中国东部气温的间接(直接)联系。最后,讨论了北极近地面温度变化影响中国东部气温的可能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变暖 西伯利亚高压 中国东部气温
下载PDF
基于AMSR-2微波遥感数据的北极海冰面积时空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区丽连 付东洋 +2 位作者 刘贝 余果 刘大召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72,共9页
【目的】分析北极海冰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机理研究。【方法】利用不莱梅大学物理研究所提供的基于AMSR-2微波遥感数据ASI(ARTIST-Sea-Ice)海冰密集度(Sea-Ice-Concentration,SIC)数据,分析2013-2019年北极海冰覆盖面积及... 【目的】分析北极海冰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机理研究。【方法】利用不莱梅大学物理研究所提供的基于AMSR-2微波遥感数据ASI(ARTIST-Sea-Ice)海冰密集度(Sea-Ice-Concentration,SIC)数据,分析2013-2019年北极海冰覆盖面积及变化趋势,比较ASI海冰密集度数据与同期美国国家冰雪中心的MASAM2密集度数据对北极海冰面积计算的差异性;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方法,对北极海冰密集度的前三个时空模态进行探究;并结合海冰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气温、海表温度及下行长波辐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在时间尺度上,从2013-2019年,北极海冰密集度呈加速减少趋势,年均北极海冰覆盖面积从9.23×10^(6) km^(2)下降至8.51×10^(6) km^(2),年均下降率达1.34%。在空间尺度上,北极中央冰区的海冰覆盖范围总体缩小,在白令海、格陵兰岛西侧巴芬湾、亚欧大陆北部喀拉海等边缘海域海冰面积均呈现快速减少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海冰 海冰密集度 时空变化 北极增暖
下载PDF
Blocking Anticyclone in the Atlantic Sector of the Arctic as an Example of an Individual Atmospheric Vortex
14
作者 Alexander Kislov Natalia Sokolikhina +1 位作者 Eugene Semenov Kirill Tudriy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2017年第3期323-336,共14页
The task of vortex boundaries setting is one of the most complexes in examination of factors influencing on the vortex (circul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and destruction. In this study a new approach of vortex analysis ... The task of vortex boundaries setting is one of the most complexes in examination of factors influencing on the vortex (circul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and destruction. In this study a new approach of vortex analysis as a whole system is proposed. It is based on vorticity equation where vorticity (left part of the equation) is defined as time coefficients of EOF-decomposition, which is integrated indexes characterizing individual vortex dynamics. Right part of the vorticity equation depic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influencing on the vortex. It's approbation is done on the example of an arctic-subarctic circulation system including blocking anticyclone in winter 2012 which persisted for a long time over the Atlantic sector of the Arctic and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largest positive air temperature anomalies and the minimum ice cover area in the Barents and Kara seas in the entire history of regular observations. It is shown that the main factor in long-term maintenance of the blocking anticyclone over the Arctic was vorticity advection, which was stabilized by horizontal heat adv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CKING ANTICYCLONE arctic warming an INDIVIDUAL ATMOSPHERIC VORTEX
下载PDF
Contrasting Vertical Structure of Recent Arctic Warming in Different Data Sets
15
作者 Igor Esau Vladimir Alexeev +1 位作者 Irina Repina Svetlana Sorokina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Arctic region is experiencing strong warming and related changes in the state of sea ice, permafrost, tundra, marine environment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hese changes are found in any climatological data set compr... Arctic region is experiencing strong warming and related changes in the state of sea ice, permafrost, tundra, marine environment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hese changes are found in any climatological data set comprising the Arctic region.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temperature trends in several surface, satellite and reanalysis data sets. We demonstrate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1979-2002 temperature trends. Data sets disagree on the magnitude of the trends as well as on their seasonal, zonal and vertical pattern. It was found that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trends are stronger than the trends in the tropospheric temperature for each latitude band north of 50?N for each month except for the months during the ice-melting season. These results emphasize that the conclusions of climate studies drawn on the basis of a single data set analysis should be treated with caution as they may be affected by the artificial biases in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ic warming Data Set Intercomparison ATMOSPHERIC VERTICAL Structure
下载PDF
Arctic warm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East Asian winter cold events:a brief recap
16
作者 Seong-Joong KIM Baek-Min KIM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2018年第1期3-12,共10页
The rate of warming of Arctic surface temperature is about 2–3 times faster than the global mean surface warming. Increases of ice albedo feedback and water vapor as well as moisture intrusion from outside the Arctic... The rate of warming of Arctic surface temperature is about 2–3 times faster than the global mean surface warming. Increases of ice albedo feedback and water vapor as well as moisture intrusion from outside the Arctic all have major roles in this phenomenon. In contrast to this rapid Arctic warming, in recent decades, stronger cold air outbreaks have occurred more frequently during winter in East Asia than were recorded in the 1990s, resulting in severe socioeconomic impacts. A number of related studies have claimed the increased frequency of these stronger cold air outbreaks is linked to the amplified warming in the Arctic through complicated mechanisms. As there are time lags between the observed Arctic warming and East Asian cold weather response at various scales, understanding the entire chain of processes from the Arctic to East Asia has importance for forecasting winter weather in East Asia. There are two pathways linking Arctic warming with East Asian cold weather events. One is the synoptic-scale pathway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via strengthening of the Siberian High initiated by Ural blocking. The other is the planetary-scale path through the stratosphere via activation of planetary waves and downward propagation, which weakens the polar vortex. This study briefly reviews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linkage mechanisms between Arctic warming and East Asian winter cold wea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ic warming East Asia cold surge linkage process synoptic response planetary response
下载PDF
近20 a驱动北极夏季迅速增暖和融冰的自然因素及过程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庆华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9,共11页
北极是全球气候系统平衡的重要一环,近20 a全球变暖现象中,北极迅速增温及融冰是最为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人类影响无疑是过去几十年北极变暖背后的最主要的原因及驱动力,但气候系统的内在自然变率对北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指出,北... 北极是全球气候系统平衡的重要一环,近20 a全球变暖现象中,北极迅速增温及融冰是最为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人类影响无疑是过去几十年北极变暖背后的最主要的原因及驱动力,但气候系统的内在自然变率对北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指出,北极变暖的自然影响因子有一部分来源于热带太平洋东部海温的变化,热带太平洋通过由东部海温异常所驱动的大尺度遥相关环流型来影响北极的气候系统,该影响过程在过去20 a的演化是由热带海温的冷异常趋势所触发的。海温的冷异常通过遥相关波列在北极建立起一个异常的高压系统,并通过对大气温度的绝热加热来增加大气向下的长波辐射以加速海冰的融化,该作用在北半球夏天尤为明显,且于2007—2012年达到最大强度。此热带海温异常可能与IPO(the Interdecadal Pacific Oscillation,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有关,且其对高纬气候的影响可能不同于典型ENSO对高纬气候的作用。通过对CMIP5气候模式的检验可发现,大部分模式对这个热带与北极联系的模拟都存在着显著的偏差和缺陷,具体原因仍需更多研究。本文给出了有关模式局限性的一些猜想,讨论了2020年夏季海冰快速融化的原因,并通过比较2020年夏季的环流异常与之前41 a(1979—2019年)与海冰融化紧密联系的大尺度环流型,进一步探究了2020年夏季热带东太平洋海温的冷异常对北极当季增温及融冰是否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增温及海冰融化 气候变化 热带-中高纬相互作用 遥相关环流型 模式评估及检验
下载PDF
2015年12月29日北极地面爆发性增温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岑 任保华 +2 位作者 郑建秋 潘云峰 单永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43-1351,共9页
利用2015年NCEP/NCAR再分析一日四时次资料和日资料,应用区域平均、热流量方程估算等方法对2015年12月29日北极爆发性增温的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12月29日北极出现爆发性增温,日增温幅度最高达到25°C以上。增温期间,受到... 利用2015年NCEP/NCAR再分析一日四时次资料和日资料,应用区域平均、热流量方程估算等方法对2015年12月29日北极爆发性增温的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12月29日北极出现爆发性增温,日增温幅度最高达到25°C以上。增温期间,受到强盛温带气旋系统和反气旋系统的共同作用,增温区域出现强盛的南风,风速最大值达到20 m s-1以上,位置不断北进达到北极点。强盛的南风为北极地区带来强盛的暖平流,同时暖湿空气进入北极后,增温区上空云量明显增加。12月28日至12月29日温度平流由冷平流转变为暖平流,暖平流的中心区域与温度爆发性增长的区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暖平流是北极爆发性增温的重要原因。对于一直处于极夜的北极地区,由于云量的增加,大气顶向上长波辐射减少,加剧了温度的上升。温度平流增温贡献率为20.4%,垂直项的贡献率为-9.9%,非绝热作用贡献率为89.5%,温度平流和非绝热作用共同导致了本次北极地区的爆发性增温,非绝热作用是本次爆发性增温最重要的增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爆发性增温 暖平流 非绝热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