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言档案名词发展的基本历程与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被引量:5
1
作者 丁海斌 颜晗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112,共9页
汉语言档案名词的发展整体上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时代和甲骨文化、青铜文化、简牍文化、纸质时代、电子时代五个文化分期。其发展过程包括:起源(先秦)、古代体系形成(两汉)、古代体系的平台发展(三国至清)、近代专业性统一体... 汉语言档案名词的发展整体上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时代和甲骨文化、青铜文化、简牍文化、纸质时代、电子时代五个文化分期。其发展过程包括:起源(先秦)、古代体系形成(两汉)、古代体系的平台发展(三国至清)、近代专业性统一体系的初步形成、现代专业性统一体系的成熟发展等几个自身发展阶段,包含"文""册""书""案""牍""图""典""卷""簿""籍""令""档"等十余个族类,形成了以汉语言文化本体为核心并融合了国内少数民族文化、世界其他国家文化的具有良好原生性、融合性、开放性、专业性的档案名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名词 文档名词 词汇学
原文传递
先秦时期地籍档案名词 被引量:3
2
作者 丁海斌 杨璐璐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55,共7页
地蒔档案名词在先秦时期逐渐产生,被记载于青铜器和简牍等载体上。西周时期的地籍档案名词以单音词“图”“籍”“析”“书”为主。在逐渐发展变化中春秋战国时期还产生了“版图”“约剂”“傅别”“书契”“判书”“田结”“四封”“... 地蒔档案名词在先秦时期逐渐产生,被记载于青铜器和简牍等载体上。西周时期的地籍档案名词以单音词“图”“籍”“析”“书”为主。在逐渐发展变化中春秋战国时期还产生了“版图”“约剂”“傅别”“书契”“判书”“田结”“四封”“田赢”等与地籍相关的名词。随着地籍档案的逐渐产生与演变,先秦时期的地籍档案名词也从单一的土地凭证类名词发展为税务、买卖、租赁土地等多方面凭证的总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籍档案 档案名词 先秦时期
原文传递
“全宗”一词源流考 被引量:3
3
作者 丁海斌 王艺美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22,共5页
在中国"全宗"一词出自1955年12月8日国家档案局发出的《关于改‘芬特’为‘全宗’的通知》,此前"全宗"的含义来源于苏联的译词"芬特"。而苏联的"芬特"一词最早也是外来词,来源于法国的Fonds。法国最先应用"全宗"的概念,之后... 在中国"全宗"一词出自1955年12月8日国家档案局发出的《关于改‘芬特’为‘全宗’的通知》,此前"全宗"的含义来源于苏联的译词"芬特"。而苏联的"芬特"一词最早也是外来词,来源于法国的Fonds。法国最先应用"全宗"的概念,之后欧洲各国先后效仿,最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又经苏联传入中国。中国在借鉴欧美档案管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将"全宗"一词的含义又进行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宗 芬特 档案名词 档案管理 词义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档案名词“候簿”源流考
4
作者 丁海斌 郭嘉琦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天文记录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国家。中国古代辉煌的天文学成就与之息息相关。“候簿”为中国古代指代原始天文观测记录簿的专业名词,在中国古代天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天文观测记录的内容包括日照时数、行星位置、星...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天文记录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国家。中国古代辉煌的天文学成就与之息息相关。“候簿”为中国古代指代原始天文观测记录簿的专业名词,在中国古代天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天文观测记录的内容包括日照时数、行星位置、星月运动、太阳高度角、风向等。“候簿”一词的产生可追溯到唐代,自唐代以后一直延续使用到清代,并在清代的使用频率达到顶峰。其义项在历史沿革中未发生较大嬗变。民国时期,“候簿”一词随着近代天文学的产生而逐步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候簿 科技名词 档案名词 中国古代天文史 科技历史语言学
下载PDF
“奏牍”一词源流考
5
作者 丁海斌 唐丽 《秘书》 2024年第1期81-87,共7页
“奏牍”是由“奏”和“牍”两个单音节词素组成的偏正式复合词,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在古代专指臣子向天子上奏的文书。经过朝代的更迭和历史的演变,其含义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从使用频次上看,“奏牍”在宋朝进入第一个快速发展期,... “奏牍”是由“奏”和“牍”两个单音节词素组成的偏正式复合词,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在古代专指臣子向天子上奏的文书。经过朝代的更迭和历史的演变,其含义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从使用频次上看,“奏牍”在宋朝进入第一个快速发展期,元朝时回落,明朝达到新的高度,到清朝使用次数达到最高峰。民国时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内务部颁发公文程式咨各部文》标志着“奏牍”一词正式在现实使用中消亡,成为历史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奏牍 文书名词 档案名词 文档名词 简牍
下载PDF
中国古代主要中低频单音节文档名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丁海斌 岳展弘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9,共3页
中国古代单音节文档名词中比较普遍被使用的主要是"文""卷""典""册""簿""籍""书""牍"等。这些单音节文档名词起源早,可以单独使用,不仅是各类双音节... 中国古代单音节文档名词中比较普遍被使用的主要是"文""卷""典""册""簿""籍""书""牍"等。这些单音节文档名词起源早,可以单独使用,不仅是各类双音节、多音节文档名词的源头,而且是从深层次剖析中国古代文档名词内涵与意义的基础。总体来看,中国古代单音节文档名词使用频次较高。其中,"书""文"为高频单音节文档名词;"典""簿""牍"为中频单音节文档名词;"册""卷""籍"为低频单音节文档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书名词 档案名词 中低频单音节名词
下载PDF
中国古代主要单音节文档名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丁海斌 岳展弘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27,共5页
中国古代单音节文档名词中比较普遍被使用主要的是"文""卷""典""册""簿""籍""书""牍"等这些单音节文档名词不但起源早,既可以单独使用,也是各类双音... 中国古代单音节文档名词中比较普遍被使用主要的是"文""卷""典""册""簿""籍""书""牍"等这些单音节文档名词不但起源早,既可以单独使用,也是各类双音节、多音节文档名词的源头,是从深层次剖析中国古代文档名词内涵与意义的基础。它们的使用情况不同于双音节文档名词,宋代是其发展的关键节点。中国古代单音节文档名词总体使用频次较高。其中,"书""文"为高频单音节文档名词;"典""簿""牍"为中频单音节文档名词;"册""卷""籍"为低频单音节文档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书名词 档案名词 单音节名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