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主动脉弓部重建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立忠 戎天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8-344,共7页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凶险的心血管外科急症,其中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致死率最高,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随着主动脉外科的快速发展,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外科开放手术外,还出现了分支支架血管植入、杂交...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凶险的心血管外科急症,其中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致死率最高,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随着主动脉外科的快速发展,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外科开放手术外,还出现了分支支架血管植入、杂交手术、主动脉腔内修复等技术。但是治疗方法越多,越能说明该疾病缺乏统一、简便、安全、有效的适合所有患者的手术方式。由于主动脉弓在解剖、功能及病理改变上的复杂性,人们对于弓部重建的最适策略一直争议不断。本文将目前开展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重建方法进行综述,并做简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弓部重建 外科手术 杂交手术 腔内修复
下载PDF
常温非体外循环进行弓部优先重建在A型夹层全弓置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陆华 张卫达 +5 位作者 马涛 王晓武 王俊 于浩 杨博 徐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在常温非体外循环情况下优先完成主动脉弓部分支重建在全弓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1月期间,使用常温非体外循环进行弓部优先重建术式治疗的A型夹层患者23例。建立体外管道:将四分叉人工血管单分... 目的探讨在常温非体外循环情况下优先完成主动脉弓部分支重建在全弓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1月期间,使用常温非体外循环进行弓部优先重建术式治疗的A型夹层患者23例。建立体外管道:将四分叉人工血管单分支侧与体外循环动脉管连接,并通过Y型管连接股动脉插管。重建弓部血管:依次行弓上三血管与人工血管三分支吻合,并由股动脉供血。完成分支重建后,插二级管,开始体外循环。阻闭升主动脉后,完成人工血管与主动脉弓部吻合,最后完成人工血管近心端与升主动脉根部吻合。结果 2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总循环时间187±60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5±8 min,平均鼻咽温22±2℃。死亡1例(4.3%),术后暂时性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8.7%),术后意识恢复时间6-48 h,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最短18 h,11(48%)名患者在48 h内脱离呼吸机,ICU停留时间3-7 d。结论常温非体外循环进行弓部优先重建术式可明显缩短复杂弓部手术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闭时间,具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 体外循环 弓部重建 主动脉夹层 脑保护
下载PDF
浅低温不停循环优先重建弓部血管结合术中支架阻断技术与传统孙氏手术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庞广辉 宋彬 +2 位作者 李勇 张秀辉 张玉春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采用浅低温不停循环优先重建弓部血管结合术中支架阻断技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并与传统孙氏手术进行比较,评估其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40... 目的:采用浅低温不停循环优先重建弓部血管结合术中支架阻断技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并与传统孙氏手术进行比较,评估其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40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资料,其中21例在浅低温不停循环下,采用优先重建弓部血管结合术中支架阻断技术进行改良的孙氏手术治疗,19例采用传统的孙氏手术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术中、术后的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传统的孙氏手术相比,改良组在术中阻断时间[(218.63±27.86)min比(101.52±17.23)min]、停循环时间[(1174.74±183.65)s比(43.19±8.32)s]、体外循环时间[(218.63±27.86)min比(194.19±24.25)min]、术后并发症(14次比6次)、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72.89±45.57)h比(29.86±32.3)h]及围术期输血量[(1332.63±301.55)ml比(991.90±323.23)ml]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后清醒时间方面,改良组优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浅低温不停循环优先重建弓部血管结合术中支架阻断技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术后并发症 STANFORD A型 孙氏手术 外科手术 弓部重建 脑保护
原文传递
毛发单元移植行前额发际美人尖再造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继萍 范金财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索应用一种高密式毛发单元移植技术,进行前额美人尖再造的新方法。方法切取近后发际区域处含有完整毛发毛囊的条形头皮组织,借助于手术放大镜,将之分割,制备成毛发单元(每单元含毛发1~3根),即显微毛发移植物。然后,在前额按个性... 目的探索应用一种高密式毛发单元移植技术,进行前额美人尖再造的新方法。方法切取近后发际区域处含有完整毛发毛囊的条形头皮组织,借助于手术放大镜,将之分割,制备成毛发单元(每单元含毛发1~3根),即显微毛发移植物。然后,在前额按个性化设计出弓尖形发际线,采用高密式移植技术,将毛发移植物移植至该区域内的预制洞穴中。结果本组58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其再造的前额美人尖毛发生长良好,美人尖形态、走向自然,其发际内无可见的瘢痕形成。毛发的成活率平均达98%。结论高密式毛发单元移植技术再造的前额美人尖,其手术方法简便,创伤小,外形自然美观,是目前美容性前额美人尖再造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单元移植 高密式 美人尖再造
下载PDF
三分支支架血管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重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陈良万 戴小福 +3 位作者 卢琳 杨国锋 张贵灿 曹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2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三分支支架血管进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对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需全主动脉弓重建的患者实施术中直视下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当鼻咽温度降至23℃时,停止下半身灌注,于无名动脉近端横断升主动... 目的探讨应用三分支支架血管进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对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需全主动脉弓重建的患者实施术中直视下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当鼻咽温度降至23℃时,停止下半身灌注,于无名动脉近端横断升主动脉,经此切口将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真腔内,并将其分支支架血管依次置入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将主干支架血管近端与无名动脉近端的升主动脉切口重建后与替换近端升主动脉的人造血管端端吻合。结果3例患者术中顺利地置入三分支支架血管。术后无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电子束CT检查结果示:主干支架血管及其分支支架血管通畅,三分支支架血管均无扭曲,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部位的主动脉夹层假腔闭合。结论应用三分支支架血管直视置入进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全主动脉弓重建是可行的。这种方法避免于常规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的主动脉弓三分支血管吻合和左锁骨下动脉远端较深部位的远端人造血管一降主动脉的吻合,从而简化了全主动脉弓的重建,并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 全主动脉弓重建 三分支血管支架
下载PDF
三分支支架血管重建全主动脉弓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体外循环策略 被引量:9
6
作者 杨国锋 陈良万 +3 位作者 陈道中 曹华 张贵灿 董疑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三分支支架血管重建全主动脉弓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体外循环方法。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11月,对30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替换加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及选择性脑灌注的体... 目的总结应用三分支支架血管重建全主动脉弓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体外循环方法。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11月,对30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替换加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及选择性脑灌注的体外循环方法。结果 30例患者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51.8±16.69)min、心肌缺血时间(84.1±6.97)min、平均选择性脑灌注时间(40.85±3.13)min,平均下半身停止灌注时间(31.17±5.34)min,平均全身停循环时间(2.6±1.09)min。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6小时内全部清醒,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平均机械辅助通气时间(17.93±2.35)h,平均重症监护病房观察时间(62.10±9.24)h。目前定期门诊随访中,无死亡和需要再次手术病例。结论 应用三分支支架血管重建全主动脉弓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及选择性脑灌注的体外循环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 全主动脉弓重建 人工血管 支架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不同主动脉弓上重建方式治疗近端不良锚定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肖玉林 霍静 +4 位作者 沈祥怡 吴忠隐 吴峥 王琦 张弘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34-441,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主动脉弓上重建方式治疗近端不良锚定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主动脉弓上动脉重建技术治疗的90例近端不良锚定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不同主动脉弓上重建方式治疗近端不良锚定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主动脉弓上动脉重建技术治疗的90例近端不良锚定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弓上重建方式分将其为烟囱技术组(n=19)、开窗技术组(n=47)和Castor单分支支架技术组(n=24)。所有患者术后至少随访24个月,比较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情况以及主动脉重塑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三组患者院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烟囱组患者内漏发生率均高于开窗组、Castor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院外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烟囱组、开窗组、Castor组患者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4%、93.6%、95.8%。术后6个月,开窗组与Castor组患者胸主动脉段假腔血栓情况优于烟囱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三组患者支架植入S1平面的真腔与假腔直径变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tor组患者真腔增大率与假腔减小率均高于烟囱组、开窗组患者(P﹤0.05);S2平面,Castor组患者的假腔减小率高于开窗组、烟囱组患者(P﹤0.05);S3与S4平面,三组患者真假腔直径变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4平面,三组患者在真腔与假腔直径甚至呈现负重塑变化。三组患者在不同平面全主动脉直径随时间变化不明显,S1~S3平面,三组患者的真腔直径随时间呈增大趋势,假腔直径随时间呈减小趋势,最后趋于稳定;S4平面,三组患者真假腔直径随时间变化不明显,甚至呈现负重塑变化。结论烟囱、开窗、Castor技术治疗近端不良锚定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均安全可行,应用烟囱技术的患者在院内有着较高的Ⅰ型内漏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弓上重建 并发症 主动脉重塑 生存分析
下载PDF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with Aortic Arch Hypoplasia:Midterm Outcomes of Aortic Arch Reconstruction with Autologous Pulmonary Artery Patch 被引量:3
8
作者 Zhi-Ling Ma Jun Yan +4 位作者 Shou-Jun Li Zhong-Dong Hua Fu-Xia Yan Xu Wang Qiang W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3期2802-2807,共6页
Background: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CoA) with aortic arch hypoplasia (AAH) is a relatively comm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clinical practice. Nonetheless, the corrective surgical technique for infants and ch... Background: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CoA) with aortic arch hypoplasia (AAH) is a relatively comm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clinical practice. Nonetheless, the corrective surgical technique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is a clinical problem that remains controversial. In this study, we sought to evaluate the surgical effects of aortic arch (AA) reconstruction with coarctation resection and aortoplasty with autologous pulmonary artery patch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with CoA and AAH.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09 and December 2015, a total of 22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with CoA and AAH who underwent coarctation resection and aortoplasty with autologous pulmonary artery patch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median age of patients was 4.5 (Q1, Q3: 2.0, 14.0) months and the median body weight was 5.75 (Q1, Q3: 4.10, 9.38) kg. All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CoA and AAH, and concomitant cardiac anomalies were corrected in one stage. Peri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using the paired sample t-test. Results: No perioperative deaths occurred. No residual obstruction was detected by echocardiography. The postoperative pressure difference across the repaired segment of CoA was 14.05 ± 4.26 mmHg (1 mmHg = 0.133 kPa), which was smaller than the preoperative pressure difference (48.30 ± 15.73 mmHg; t = -10.119, P 〈 0.001). The median follow-up time was 29.0 (Q1, Q3: 15.5, 57.3) months. There was no death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and all patients experienced obvious clinical improvement. Only one child underwent subsequent aortic balloon angioplasty due to restenosis.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showed that the AA morphology was smooth, with no aortic aneurysm or angulation deformity. Conclusion: AA reconstruction with coarctation resection and aortoplasty with autologous pulmonary artery patch could effectively correct CoA with AAH, and the rate of reintervention for restenosis is 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rtic arch Hypoplasia: Aortic arch reconstruction Aortic Coarctation Cardiac Surgical Procedures Congenital HcartDisease
原文传递
单中心婴幼儿主动脉弓手术选择性脑灌注结果分析
9
作者 于洋 崔博群 +1 位作者 林多茂 马骏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5406-5409,共4页
目的 汇报单中心婴幼儿选择性脑灌注(SACP)策略下主动脉弓成形术结果,并对比单纯SACP与SACP联合降主动脉插管(DAC)持续下肢灌注对保护肾功能的有效性,以及不同灌注策略对婴儿主动脉弓重建术后病程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22年6月连续5... 目的 汇报单中心婴幼儿选择性脑灌注(SACP)策略下主动脉弓成形术结果,并对比单纯SACP与SACP联合降主动脉插管(DAC)持续下肢灌注对保护肾功能的有效性,以及不同灌注策略对婴儿主动脉弓重建术后病程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22年6月连续56例行主动脉弓成形术患儿纳入本研究。所有手术均在SACP策略下进行,依据是否采用额外下肢灌注(降主动脉插管,DAC)策略,将患儿分为单纯SACP组(n=41)与额外DAC组(n=15)。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拟比较的终点事件包括两组患儿的生存率、体外循环时间、ICU时间、术后肾功能等情况。平均随访时间(4.4±2.7)年(6个月至10年)。结果 额外DAC组和单纯SACP组中分别有2例(13.3%)和5例(12.2%)患儿死亡(P=0.91)。单纯SACP组中有更多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P=0.03),以及更高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P=0.05)。相较于单纯SACP组,额外DAC组体外循环时间(P=0.02)及ICU时间均明显降低(P=0.04)。两组间神经系统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49)。结论 婴幼儿SACP策略下行主动脉弓成形结果满意。顺行脑灌注合并通过DAC持续下肢灌注可以有效改善主动脉弓重建手术婴儿的术后早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弓重建 急性肾损伤 选择性脑灌注 下肢灌注
原文传递
中度低温脑灌注技术在婴幼儿一期主动脉弓部重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倪虹 扬璟 +3 位作者 刘凤珍 刘晓明 缪娜 侯晓彤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总结中度低温停循环(MHCA)结合选择性脑灌注(ASCP)技术在婴幼儿一期主动脉弓部重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行一期主动脉弓重建的动脉弓缩窄合并心内畸形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平均年龄10个月(16 d^8... 目的总结中度低温停循环(MHCA)结合选择性脑灌注(ASCP)技术在婴幼儿一期主动脉弓部重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行一期主动脉弓重建的动脉弓缩窄合并心内畸形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平均年龄10个月(16 d^8岁),体质量3~22(6.3±3.3)kg。30例患儿体温均降至鼻咽温23~26℃,直肠温度24~28℃,患儿均在术中采用MHCA,通过无名动脉进行ASCP(20~30 mL.kg-1)的体外循环(ECC)方法。心肌保护均采用康斯特保护液(HTK液)。患儿均采用术中常规超滤及术后改良超滤。结果患儿均无与ECC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ECC时间为65~170(123±2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6~95(53±18)min,ASCP时间为10~50(25±8)min,自动复跳率100%。患儿术后常规镇静清醒时间为6~95(46±26)h,机械通气时间为8~96(44±23)h,ICU滞留时间为1~12(5.5±3.5)d,住院时间为10~58(32±14)d。结论 MHCA结合ASCP等综合保护策略应用于婴幼儿一期主动脉弓重建手术中,有助于脑及重要脏器的保护,是安全可行的ECC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低温停循环 选择性脑灌注 主动脉弓部重建 脑保护 体外循环
原文传递
Bentall术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重建全主动脉弓治疗Ⅰ型主动脉夹层的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明秀 左红梅 +2 位作者 严蓉 郭松青 胡林婕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2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总结Bentall术联合应用三分支支架血管重建全主动脉弓治疗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体外循环管理及方法。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对3例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Bentall加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重建全主动脉弓,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及选择... 目的总结Bentall术联合应用三分支支架血管重建全主动脉弓治疗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体外循环管理及方法。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对3例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Bentall加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重建全主动脉弓,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及选择性脑灌注的体外循环方法,并积极做好脑、心肌、肾脏、脊髓等脏器的保护措施。结果 3例患者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20±25)min,平均心肌缺血时间(91.7±10.4)min,平均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8±7)min,平均下半身停循环时间(34±8.7)min,平均全身停循环时间(6.3±2.3)min,术后6 h内全部清醒,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应用Bentall手术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重建全主动脉弓治疗Ⅰ型夹层,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及选择性脑灌注的体外循环方法以及积极采取重要脏器保护等措施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主动脉夹层 全主动脉弓重建 人工血管 支架 体外循环
下载PDF
足横弓部分重建并改良McBride术治疗踇外翻畸形(附40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仁诚 翁习生 李柯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7-210,F004,T001,共6页
报告足横弓重建并改良McBride术治疗外翻畸形40例72足,经平均4年6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第一、二跖骨间夹角平均矫正3度,跖角平均矫正9度,囊消失率为95%,第二、三跖骨头下胼胝消失率为66%,足形改善满意率为9... 报告足横弓重建并改良McBride术治疗外翻畸形40例72足,经平均4年6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第一、二跖骨间夹角平均矫正3度,跖角平均矫正9度,囊消失率为95%,第二、三跖骨头下胼胝消失率为66%,足形改善满意率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畸形 MU外翻 横弓重建术 改良McBride术
下载PDF
链条锅炉的节能改造
13
作者 刘宏 张中健 《有色冶金节能》 2003年第1期48-50,38,共4页
本文针对株洲硬质合金厂SHL2 0 - 13-AII型 2 0t蒸汽链条锅炉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节能改造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 热工测试 炉拱 改造 炉体大修 配风 节能效益 链条锅炉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拱桥式消化道重建的重点与难点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胤奎 李子禹 季加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94-1196,共3页
近年来,随着食管胃结合部及胃上部腺癌发病率的增高,早期胃癌占比的增加,加之近端胃切除术的应用指征呈现放宽趋势,近端胃切除术在临床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4]。而在实现保功能的同时,如何有效改善术后反流症状则成为近端胃切除... 近年来,随着食管胃结合部及胃上部腺癌发病率的增高,早期胃癌占比的增加,加之近端胃切除术的应用指征呈现放宽趋势,近端胃切除术在临床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4]。而在实现保功能的同时,如何有效改善术后反流症状则成为近端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的重点和难点。双肌瓣吻合、双通道吻合及管状胃吻合等系列重建方式正在临床探索和应用中,期望达到抗反流的目的。上川康明等[5]报道的双肌瓣吻合(Kamikawa法)因可显著降低术后呃逆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而得到临床关注。该重建方式的浆肌瓣隧道式重建原理最早在1960年即通过动物实验获得验证,明确了其抗反流效果[6]。但该术式操作较复杂,对缝合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也较高,加之适应证有限等问题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胃切除术 胃癌 消化道重建 双肌瓣吻合 拱桥式重建
原文传递
A型主动脉夹层全弓替换术采用非体外循环不中断脑供血弓部分支优先重建和全脑灌注的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磊 李东 +5 位作者 吴扬 姚名辉 王加利 王刚 龚志云 肖苍松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介绍非体外循环下采用不中断脑供血的弓部分支动脉优先重建技术和"全脑灌注"优先脑保护行全弓替换术后的早期结果。方法 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 本中心采用非体外循环、不中断脑部供血的弓部分支优先重建并全弓支架技术治... 目的介绍非体外循环下采用不中断脑供血的弓部分支动脉优先重建技术和"全脑灌注"优先脑保护行全弓替换术后的早期结果。方法 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 本中心采用非体外循环、不中断脑部供血的弓部分支优先重建并全弓支架技术治疗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非体外循环、不中断脑部供血的弓部分支优先重建技术:经横断的无名动脉(IA)根部真腔插入24F主动脉插管, 连接体外循环动脉端之一, 该通路经Y形接头连接14F动脉插管, 插入IA腔内保持脑部血供, 在非体外循环下, 将四分支人工血管的10 mm分支与无名动脉IA吻合, 其灌注侧支连接体外循环动脉端之二(单泵双管), 继续为IA供血。同法完成左颈总动脉LCA和左锁骨下动脉(LSCA)的重建。吻合IA和LCA时, 其远端供血不中断。弓部三分支吻合完毕后开始转机、降温、阻断升主动脉, 完成根部和弓部其他手术操作, 下半身停循环期间, 全脑低流量灌注。结果所有9例患者无死亡、无并发症, 均痊愈出院。体外循环(192.4±58.1)min, 主动脉阻断(128.3±52.4)min, 下半身停循环(29.1±1.3)min, 术后清醒时间(8.2±3.7)h。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弓部分支优先重建可提供生理性全脑灌注, 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 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弓部分支优先重建 主动脉夹层 脑保护 全脑灌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