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误诊文献大数据的中国急性胸痛三联征误诊概况(2004~2013年) 被引量:27
1
作者 丁滨 孟庆义 陈晓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7-823,共7页
目的应用大数据手段评估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AMI)、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误诊概况,为提高诊断水平提供参考证据。方法对“误诊疾病数据库”收录的2004... 目的应用大数据手段评估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AMI)、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误诊概况,为提高诊断水平提供参考证据。方法对“误诊疾病数据库”收录的2004~2013年误诊文献数据中AMI、PE和AD的纳入文献及误诊率、误诊范围,并解析急性胸痛的诊断思维。结果纳入AMI、PE、AD误诊文献1514篇,累计误诊病例19238例,三种疾病误诊率分别为19.62%、53.00%、38.58%;三种疾病误诊疾病谱均近百种,涉及十余专科,AMI以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居首,首位误诊疾病为急性胃肠炎;PE以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居首,首位误诊疾病则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AD以误诊为循环系统其他疾病居首,首位误诊疾病为ACS。结论急诊医师应树立横向及立体的思维方式,从全面、总体的层面来剖析其病因分布规律,尤其注意从急性消化道症状、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捕捉心血管急症的征兆,这是避免急性胸痛三联征误诊的重要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诊疾病数据库 急性心肌梗死(AMI) 肺栓塞(PE) 主动脉夹层(ad) 数据分析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策略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巍巍 张畔 王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与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1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1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10例(62.5%)以突然发作的撕裂样疼痛为首发症状,12例(75.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与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1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1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10例(62.5%)以突然发作的撕裂样疼痛为首发症状,12例(75.0%)出现收缩压升高,8例(50.0%)出现两侧肢体血压不对称等体征;D-二聚体、胸片、超声心动图、主动脉CT造影敏感性分别为100.0%、37.5%、75.0%、100.0%。结论突发撕裂样疼痛、收缩压升高、双侧血压不对称是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特征性表现,并伴随D-二聚体升高。临床特征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者可将超声心动图作为初筛手段,行主动脉CT造影早期确诊,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ad) 临床特征 诊断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及三维重建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邵晓栓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3年第3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cctions,AD)的CT血管成像(CTA)表现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AD患者行薄层连续容积扫描,后处理以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和容积再现技术(volumerendering,VR)为主,观...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cctions,AD)的CT血管成像(CTA)表现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AD患者行薄层连续容积扫描,后处理以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和容积再现技术(volumerendering,VR)为主,观察AD的显示情况。结果:MPR可观察主动脉弓受累情况,显示真假腔形态、血栓形成、内膜瓣破口入口及内膜与分支血管关系;VR能整体直观显示其空间情况。12例AD中内膜钙化内移3例,显示真假腔10例,血栓形成5例,显示内膜破口7例,假腔周围性钙化2例,主动脉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宽8例。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夹层动脉瘤的全面解剖信息,对明确范围、分型,真假腔鉴别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多排螺旋CT 容积再现技术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激活介导的炎性反应与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大主 Sharma Ranjit +6 位作者 曾秋棠 田园 冯义柏 王祥 曹林生 郭和平 王敏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4-255,共2页
目的 研究急性主动脉夹层 (AD)患者树突状细胞 (DC)的功能 ,探讨发病与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 分离 11例AD和 11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和白细胞介素 4 (IL - 4 )的培养条件下制... 目的 研究急性主动脉夹层 (AD)患者树突状细胞 (DC)的功能 ,探讨发病与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 分离 11例AD和 11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和白细胞介素 4 (IL - 4 )的培养条件下制备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 (B7- 2 )的表达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检测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 ;ELISA法测定MLR上清液及血清中的细胞因子 ;比浊法测定循环血C -反应蛋白 (CRP)水平 ,探讨CD86表达与CRP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AD患者DC表面CD86的表达明显增高 ,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增强 ,MLR上清液中及血液中致炎细胞因子 (IL - 1β、IL - 6、TNF -α)升高 ,抑炎细胞因子 (IL - 10 )降低 ,血CRP水平显著升高 ,CD86的表达与血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AD患者DC的功能显著亢进 ,由此启动的T淋巴细胞增殖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可能在A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树突状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淋巴细胞变化在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朱爱群 向旭东 张东山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 研究主动脉夹层(AD)患者血常规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AD与炎性反应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AD患者150例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心肌梗死患者70例为心肌梗死组及排除心脏病的患者150例... 目的 研究主动脉夹层(AD)患者血常规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AD与炎性反应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AD患者150例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心肌梗死患者70例为心肌梗死组及排除心脏病的患者150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血常规常用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和AD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显著增加及淋巴细胞比值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心肌梗死组比较:AD组的淋巴细胞比值降低更为明显(P〈0.001),淋巴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D患者T淋巴细胞活化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及比值减少,血常规淋巴细胞降低,对AD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对于防治AD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ad) 血常规 淋巴细胞
下载PDF
基于平扫CT三维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检测主动脉夹层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唐依琳 张渌恺 +5 位作者 金倞 王坤 杨玉玲 马庄宣 李骋 李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3-730,742,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平扫CT三维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检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价值,并根据Stanford分型分析其检测Stanford A型A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22年7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同时接受胸腹平扫... 目的探讨基于平扫CT三维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检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价值,并根据Stanford分型分析其检测Stanford A型A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22年7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同时接受胸腹平扫和增强CT检查的患者资料。放射科医师根据增强CT图像中的表现来诊断AD。共纳入患者128例,其中AD阳性61例,AD阴性67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划分为训练集(n=89)和验证集(n=39)。采用3D Slicer在平扫图像上对主动脉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域体积(volumetric region of interest,VOI),Pyradiomics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用Spearman相关系数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选取最优特征集,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决策树、随机森林、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轻量梯度提升(light gradient boosting,LightGBM)和极端随机树模型,在验证集中分别对其检测AD和Stanford A型AD的效能进行验证。评价指标包括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F1分数、准确度、召回率。结果在训练集中筛选出35个影像组学特征,基于这35个组学特征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中,XGBoost模型在检测AD上性能最优;在验证集中,XGBoost模型的AUC、F1分数、准确度和召回率分别为0.982、0.960、96.2%和100.0%。进一步探究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对Stanford A型AD的检测效能时,在训练集中筛选出14个影像组学特征,在基于这14个组学特征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中,随机森林模型的检测效能最好;在验证集中,随机森林模型的AUC、F1分数、准确度和召回率分别为0.852、0.625、76.9%和100.0%。结论基于平扫CT三维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可用于检测AD及Stanford A型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ad) 机器学习 影像组学 CT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重建模型的主动脉夹层流固耦合模拟 被引量:5
7
作者 阚晓昕 白一帆 +3 位作者 马韬 王盛章 董智慧 符伟国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1-706,共6页
主动脉夹层是血管内壁撕裂形成真假腔而形成的一种主动脉血管疾病。由于主动脉夹层假腔破裂风险高,发病凶险,致死率较高且难以抢救,故近年来关于该病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通过流固耦合模拟,研究血液与血管壁间的相互作用,为评估病... 主动脉夹层是血管内壁撕裂形成真假腔而形成的一种主动脉血管疾病。由于主动脉夹层假腔破裂风险高,发病凶险,致死率较高且难以抢救,故近年来关于该病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通过流固耦合模拟,研究血液与血管壁间的相互作用,为评估病变部位的破裂风险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该文介绍一种基于CT影像重建的主动脉夹层流固耦合模拟方法。在本文对一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例研究中,在血管厚度设定上采用了分区等厚度模型,并使用六面体单元对固体部分进行了网格划分。对于血管壁部分采用了线弹性本构关系。通过对计算得出的第一主应力、壁面切应力、流场等指标的分析,帮助评估主动脉夹层的破裂风险和预测破裂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主动脉夹层 CT重建模型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心率控制及早期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胜龙 杨仁强 +4 位作者 韩永丽 刘新强 温妙云 黄林强 曾红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心率(HR)控制及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121例,所有患者均常规使用镇痛、控制血压药物,并予β-受体阻滞剂(艾司...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心率(HR)控制及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121例,所有患者均常规使用镇痛、控制血压药物,并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联合口服美托洛尔)控制心率,根据是否使用右美托咪定将患者分为非右美托咪定组(Non-Dex组)52例,右美托咪定组(Dex组)6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HR和收缩压(SBP)达标情况、达标后的HR和SBP波动幅度、艾司洛尔使用量、急性肺水肿发生率和早期主动脉夹层破裂发生率(入院3d内)等。结果与Non-Dex组比较,Dex组在干预后1 h的HR即开始降低(P﹤0.05);Dex组3h与6h HR达标率明显高于Non-Dex组(53.22%vs.33.45%,78.24%vs.56.35%,P﹤0.05),且Dex组达标后HR波动幅度更小(P﹤0.05),同时艾司洛尔的使用量明显减少[(3569.34±1201.14)mg vs.(6812.12±1801.04)mg,P﹤0.05];两组患者1h的SBP达标率为73.21%和70.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ex组在达标后的SBP波动更小(P﹤0.05);Dex组患者入院3d内急性肺水肿和主动脉夹层破裂的发生率分别为10.31%和11.91%,显著低于Non-Dex组的21.23%和23.36%(P﹤0.05)。结论对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右美托咪定有助于更快、更有效的控制HR,并使血压控制更平稳,同时减少β-受体阻滞剂用量,降低并发症,提高早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Dex) 主动脉夹层(ad) Β-受体阻滞剂 心率(HR)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健康促进行为量表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3
9
作者 涂建鑫 王菲 +3 位作者 张婷 赵本利 尹福容 周家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目的编制主动脉夹层(AD)患者健康促进行为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初始量表,于2021年2-4月选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27例AD患者对正式量表进行信效度评价。结果AD患者健康促进... 目的编制主动脉夹层(AD)患者健康促进行为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初始量表,于2021年2-4月选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27例AD患者对正式量表进行信效度评价。结果AD患者健康促进行为量表包括运动、血压管理、疾病知识、营养和行为动机5个维度,共25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569%,Cronbach′sα系数为0.842,折半信度为0.930,2周后重测信度为0.816。结论AD患者健康促进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AD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健康促进行为 量表 信度 效度 护理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分离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才模 木拉提.米吉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69-72,共4页
主动脉夹层分离是一种临床上不常见但具有潜在灾难性、急危重的疾病。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与了解,将有助于对其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救治水平。本文对该病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分离 发病机理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320排宽体探测器CT与3D-TEE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分型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家富 耿承军 +1 位作者 杨玲 贾灵芝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6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320排宽体探测器CT与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3D-TEE)对主动脉夹层(AD)患者分型诊断的价值。方法:采集在医院就诊的28例患有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治疗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T与3D-TEE对患者AD类型诊断的符合率、准确率... 目的:探讨320排宽体探测器CT与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3D-TEE)对主动脉夹层(AD)患者分型诊断的价值。方法:采集在医院就诊的28例患有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治疗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T与3D-TEE对患者AD类型诊断的符合率、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AD患者的冠状动脉和主动脉根部的累及情况,采用DeBakey分型分析CT与3D-TEE对AD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CT血管造影(CTA)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9%、17.9%和96.4%,3D-TEE分别为71.4%、42.8%和78.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3,x^(2)=4.139,x^(2)=4.082;P<0.05);3D-TEE对夹层分型中近端与远端型、近端型和远端型3种类型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CTA检测DeBakey分型中对夹层分型Ⅰ型、Ⅱ型和Ⅲ型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9.2%、87.5%和100%,CTA对夹层分型总诊断率为82.1%,低于3D-TEE对夹层分型(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90,P<0.05);CTA检测冠状动脉累及率为44.4%,3D-TEE检测为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71,P<0.05);CTA检测主动脉根部累及率为62.5%,3D-TEE检测为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71,P<0.05)。结论:实时3D-TEE能够准确诊断AD的类型,破口的位置及冠状动脉和主动脉根部的累及情况,对解剖位置的选择有着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CTA) 主动脉夹层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 主动脉夹层分型
下载PDF
iFlow技术于TEVAR术中辅助判断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植入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邱威 李彭 +4 位作者 刘光锐 韩晓峰 薛玉国 郭曦 黄连军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45-49,54,共6页
目的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对需要植入左侧锁骨下动脉支架的患者,应用i Flow技术即时评判在支架植入后对血流的影响,结合术后大血管CTA复查结果,综合判断左侧锁骨下动脉支架通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3-12北京安贞医... 目的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对需要植入左侧锁骨下动脉支架的患者,应用i Flow技术即时评判在支架植入后对血流的影响,结合术后大血管CTA复查结果,综合判断左侧锁骨下动脉支架通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3-12北京安贞医院介入诊疗科收治的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14例,其中单纯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192例,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左侧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22例,使用i Flow软件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胸主动脉造影影像,分别在主动脉近弓处(主动脉支架前)、无名动脉起始处、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处、左侧椎动脉起始处及左侧腋动脉中段水平设置感兴趣区,采集参数包括ROI Area、ROI Peak/Ref Peak、ROI Peak Time、ROI AUC/Ref AU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OI Peak Time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植入和不植入左侧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患者的各感兴趣区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对锚定区较短的患者,在TEVAR术中并行左侧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是安全的,能够保证左侧锁骨下动脉、左侧椎动脉及左侧腋动脉血供;i Flow技术于术中即可以做到一站式评估TEVAR术中左侧锁骨下动脉支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一种辅助医生即时判断治疗效果及预测预后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支架 “烟囱技术” iFlow
下载PDF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9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建华 袁战军 +2 位作者 黄建波 热娜 单文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9期1529-1530,共2页
目的应用主动脉覆膜支架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探讨扩大介入治疗适应证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06年4月至2010年11月19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 目的应用主动脉覆膜支架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探讨扩大介入治疗适应证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06年4月至2010年11月19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选择个体化主动脉覆膜支架介入治疗,术后随访观察内漏、支架位置、假腔变化及脏器供血等。结果置入即刻造影示15例破口完全封堵,2例近端有中量内瘘,经用球囊扩张近端支架后内瘘明显减少,1例少量内瘘不需处理。2例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小于0.5 cm者覆膜支架均完全封堵左锁骨下动脉,无脑及左上肢缺血表现。结论应用主动脉覆膜支架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安全、效果可靠,采用不同方法延长近端锚定距离,可扩大介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覆膜支架 腔内修复
下载PDF
晚期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八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玲 冯秀山 +1 位作者 吴梅婷 罗嘻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2271-2273,共3页
目的讨论晚期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9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8例晚期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中,6例为Stanfo... 目的讨论晚期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9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8例晚期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中,6例为Stanford A型、2例为Stanford B型,7例突发胸背部疼痛。6例合并高血压,3例合并马凡氏综合征;5例通过CT血管造影(CTA)联合胸壁超声心动图(TTE)进行诊断,2例行TTE提示主动脉夹层,1例经CTA确诊;8例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8例新生儿均存活,7例孕妇存活,1例孕妇因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有马凡氏综合征、高血压等,临床表现可为突发胸背部疼痛,CTA和/或TTE可以对其进行诊断,及时的诊断及恰当的治疗是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妊娠 主动脉夹层 CT血管造影 胸壁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外周血NLR联合PLR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洁香 徐宁 +1 位作者 胡蛟龙 李俊文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981-986,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明确诊断的AD患者病例34例(AD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例48例(STEMI组)和低危胸痛病例50例(低危胸痛组),收集3组...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明确诊断的AD患者病例34例(AD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例48例(STEMI组)和低危胸痛病例50例(低危胸痛组),收集3组患者基础疾病等资料、记录入院时首次血常规检测的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等数据,计算NLR及PLR,应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估NLR和PLR对AD的诊断作用。结果AD组和STEMI组NEUT和NLR明显高于低危胸痛组(P<0.001),AD组PLT和PLR明显低于STEMI组(P分别为<0.001、0.006);AD组PLT明显低于低危胸痛组(P<0.001),且PLR亦有下降趋势(P=0.07);STEMI组与低危胸痛组PLT和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402、0.233);PLR诊断AD的能力曲线下面积(AUC)为0.655(P=0.008),NLR筛查STEMI和AD等高危胸痛的能力AUC为0.778(P<0.001),PLR对NLR筛选出的高危胸痛病例中AD的诊断能力AUC为0.683(P=0.006),应用NLR联合PLR的方法较单用PLR诊断AD的特异性有明显提高(χ^(2)=12.027,P=0.001)。结论NLR联合PLR的方法可用于AD的诊断,并有较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诊断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炳福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10期1318-1319,共2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AD患者115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随机分为两组,A组58例,采用管电压100 Kv,80 m L对比剂,B组57例,采用管电压120 Kv,80m L对比剂。结果两组的De Bakey...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AD患者115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随机分为两组,A组58例,采用管电压100 Kv,80 m L对比剂,B组57例,采用管电压120 Kv,80m L对比剂。结果两组的De Bakey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髂动脉分叉、腹腔干、主动脉弓水平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CTDIvol、DLP、ED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在A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100 Kv管电压有助于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主动脉夹层 诊断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进展
17
作者 付强 魏民新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14年第3期23-26,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传统手术高死亡率原因、降低Standford A型AD手术死亡率及改善中远期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杂交手术在Standford A型AD的应用情况以及完全腔内技术治疗Standford A型AD的应用情况对Stanford A型主动... 本文通过分析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传统手术高死亡率原因、降低Standford A型AD手术死亡率及改善中远期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杂交手术在Standford A型AD的应用情况以及完全腔内技术治疗Standford A型AD的应用情况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进展进行概述。通过分析发现,虽然Standford A型AD的高死亡率状况还未完全改善,但随着材料的研发及介入杂交手术技术的进步,治疗效果在不断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ad) STANFORD A型 传统开放手术 杂交手术 完全腔内技术治疗
原文传递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治疗进展
18
作者 石凌华 江哲宇 +1 位作者 王黎洲 周石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9期782-787,共6页
主动脉夹层(AD)是最常见的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近年来随着其发病率的日益增高,也愈发引起临床上重视。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致死率极高,且未能接受合适手术的患者晚期预后欠佳,故对该疾病的早期预防与诊疗至关重要。AD的治疗及预... 主动脉夹层(AD)是最常见的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近年来随着其发病率的日益增高,也愈发引起临床上重视。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致死率极高,且未能接受合适手术的患者晚期预后欠佳,故对该疾病的早期预防与诊疗至关重要。AD的治疗及预后主要取决于受累的主动脉段及夹层形成时间,破口的位置对治疗和预后也起着关键作用。该文对Stanford B型AD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治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