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源CT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前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包洪靖 巩武贤 +1 位作者 牟晓飞 巩若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1802-1806,共5页
目的:以磁共振成像(MRI)为金标准,用双源CT(DSCT)定量评价左心功能,探讨DSCT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前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主动脉瓣病变欲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21例,全部病例均行DSCT和MRI心功能分析检查。由有经验... 目的:以磁共振成像(MRI)为金标准,用双源CT(DSCT)定量评价左心功能,探讨DSCT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前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主动脉瓣病变欲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21例,全部病例均行DSCT和MRI心功能分析检查。由有经验的2位放射科医生独立进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种仪器间测量值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相关分析检验,同一仪器测量值的差异相互关系用组内相关系数描述,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DSCT和MRI两种方法测量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相关性高,r值(EDV)=0.93,r值(ESV)=0.94,r值(SV)=0.89,r值(EF)=0.85。EDV均值:DSCT>MRI;ESV均值:DSCT>MRI;SV均值:DSCT>MRI;EF均值:DSCT>MRI。同一仪器三次测量值的差异相互关系(ICC值):MRI测量的EDV、ESV、SV、EF值的ICC值在0.8~1之间;DSCT测量的EDV、ESV、SV、EF值的ICC值在0.6~0.75之间。结论:DSCT在左心室收缩功能定量评价方面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并可在不增加放射剂量的前提下,一次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同时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室收缩功能,能够为临床主动脉瓣置换术前评估及制订手术方案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左心室收缩功能 主动脉瓣置换术
下载PDF
河北省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用血现状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贾桂丛 马爱军 +4 位作者 沈扬 王凤红 刘建辉 马盼盼 陈文燕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6期71-76,共6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用血现状及异体输血的影响因素,为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020年河北省102家医院共77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围手术期关键指标、不同血液... 目的分析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用血现状及异体输血的影响因素,为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020年河北省102家医院共77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围手术期关键指标、不同血液成分、不同等级医院输血率和输血量的差异,并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围手术期异体输血的影响因素。结果2019年-2020年,河北省医院AVR患者异体输血率分别为93.3%和100.0%,CABG患者异体输血率分别为89.4%和90.2%,异体输血率普遍较高。输血概率与医院等级相关,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长等是影响输血总需求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河北省各医院应建立多学科协同血液管理模式,实施患者血液管理策略,积极推进自体输血技术应用,改良手术方式;相关管理部门应开展临床用血评价与公示,促进各医院严格落实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为患者制订合理、科学的输血方案,以降低出血量和异体输血率,进而保障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血液管理 心血管外科 围手术期 主动脉瓣置换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非特异性血管炎所致主动脉根部病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永民 朱俊明 +3 位作者 郑军 潘旭东 刘宁宁 孙立忠 《中国医药》 2009年第12期992-994,共3页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血管炎性病变所致主动脉根部扩张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疗效及产生瓣周漏的机理。方法自1990年1月至2009年6月手术治疗了该类疾患36例(大动脉炎25例,白塞综合征11例)。21例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AVR);15例...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血管炎性病变所致主动脉根部扩张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疗效及产生瓣周漏的机理。方法自1990年1月至2009年6月手术治疗了该类疾患36例(大动脉炎25例,白塞综合征11例)。21例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AVR);15例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ARR),包括Bentall’s术9例,改良Cabrol’s术4例和David’s术2例。结果手术死亡1例。术后发生瓣周漏或瓣撕脱14例(9例为外院手术),全部行AVR术后再次手术12例,因再次瓣周漏第3次手术6例,包括2例心脏移植;3次术中死亡3例。远期死亡5例。首次行ARR无手术死亡及术后瓣周漏。结论恰当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系统抗炎治疗有助于提高非特异性血管炎性病变所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外科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血管炎 大动脉炎 白塞综合征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下载PDF
Minimally Invasive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with Partial Lower Sternotomy
4
作者 Keisuke Morimoto Shigeto Miyasaka +1 位作者 Suguru Shiraya Futoshi Kobayashi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2018年第6期103-110,共8页
Objectives: Due to recent spread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he demand for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MICS) is increasing. We investigate the usefulness of minimally invasive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MIC... Objectives: Due to recent spread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he demand for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MICS) is increasing. We investigate the usefulness of minimally invasive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MICS-AVR) which was performed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Of 63 consecutive patients undergone an isolated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AVR), 16 patients underwent MICS-AVR with partial lower sternotomy (M group) and 47 patients underwent AVR with median full sternotomy (C group). We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in a retrospective study.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surgical and perioperative-related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owever, the average of aortic cross-clamping time was longer, and intensive and high care unit stay was shorter in the M group. A tendency to decrease blood transfusion was observed in the M group. There was no hospital death in all patients.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29 ± 15 month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survival rate, and the 5-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88.9% in the M group and 85.9% in the C group. Conclusion: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MICS-AVR could be safe and useful procedure in AV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MICS)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avr) PARTIAL STERNOTOMY
下载PDF
老年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不匹配对患者远期生存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赵业芳 徐长宪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2期32-34,52,共4页
研究老年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术(AVR)后生存情况,评估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PPM)对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回顾性分析了自2000年7月~2005年7月的100例65岁以上实施单纯性AVR或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资料.临床随访时间定于术后... 研究老年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术(AVR)后生存情况,评估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PPM)对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回顾性分析了自2000年7月~2005年7月的100例65岁以上实施单纯性AVR或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资料.临床随访时间定于术后1个月、6个月、1年、3年、5年、7年及以上,收集并分析主动脉瓣位平均跨瓣压差(MGP)、左室射血分数(LVEF)、实际生存率等数据,比较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患者术后30天病死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长期生存率自第7年开始在两组间表现出显著差异,组内差异表现在重度不匹配组.老年患者AVR术后PPM与术后早期病死率密切相关,重度PPM似乎影响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置换术 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 远期生存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