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可溶性凋亡因子、抗氧化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建民 周冬亮 +3 位作者 覃宏伟 李志伟 徐瑛 关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422-424,428,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可溶性凋亡因子、抗氧化分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6例作回顾性研究,按照双盲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丁苯酞胶囊(0.2g/...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可溶性凋亡因子、抗氧化分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6例作回顾性研究,按照双盲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丁苯酞胶囊(0.2g/次,3次/d)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均持续24周。治疗24周后,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的血清血管修复因子、可溶性凋亡因子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抗氧化分子含量。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的血清血管修复因子血红素氧化酶-1(HO-1)、血管生成素Ⅰ(Ang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高于对照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抗氧化分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力(TA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丁苯酞可促使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管修复,同时抑制细胞凋亡进程、平衡机体氧化/抗氧化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丁苯酞 可溶性凋亡因子 抗氧化分子
下载PDF
甘草苷对H_2O_2所致SH-EP1细胞株氧化应激损伤中细胞活力值及细胞中线粒体凋亡分子、抗氧化分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晶晶 李向进 《中医药信息》 2018年第3期36-39,共4页
目的:探究甘草苷对过氧化氢所致SH-EP1细胞株氧化应激损伤中细胞活力值以及细胞中线粒体凋亡分子、抗氧化分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SH-EP1细胞株,将接种细胞板后的细胞分为3组,即对照组、甘草苷组及H_2O_2组。对照组不给予血清处理,甘... 目的:探究甘草苷对过氧化氢所致SH-EP1细胞株氧化应激损伤中细胞活力值以及细胞中线粒体凋亡分子、抗氧化分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SH-EP1细胞株,将接种细胞板后的细胞分为3组,即对照组、甘草苷组及H_2O_2组。对照组不给予血清处理,甘草苷组采用100、200、400μmol/L浓度的甘草苷与200μmol/L的H_2O_2联合处理,H_2O_2组采用200μmol/L浓度的H_2O_2处理。对比各组间1 d,2 d,3 d,4 d细胞活力值、线粒体凋亡分子Bax、XIAP、Bcl-2、Caspase-3含量及抗氧化分子Nrf2、ARE、SOD、GHS-Px、HO-1的含量。结果:经过4天处理后,相同时间点内H_2O_2组细胞活力值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低,甘草苷1、2、3组细胞活力值均高于过氧化氢组,且甘草苷2、3组细胞活力值高于1组,说明甘草苷浓度越高,细胞活力值越大,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期间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凋亡分子中,H_2O_2组Bax、Caspase-3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高,XIAP、Bcl-2含量低于对照组,甘草苷1、2、3组Bax、Caspase-3含量H_2O_2组相比较低,XIAP、Bcl-2含量较高,且甘草苷组在浓度逐渐增加的情况下,Bax、Caspase-3含量逐渐减少,XIAP、Bcl-2含量逐渐增加,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抗氧化分子,H_2O_2组Nrf2、ARE含量高于对照组,GHS-Px、SOD、HO-1含量较低,甘草苷1、2、3组SOD、Nrf2、ARE、GHS-Px、HO-1含量均高于H_2O_2组,且甘草苷组随着浓度增加,抗氧化分子含量逐渐增加,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凋亡,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苷 凋亡分子 抗氧化分子 细胞活力值
下载PDF
可溶性凋亡因子及抗氧化分子在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晓红 杜双霞 +1 位作者 闫欣 马京京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7期441-443,共3页
目的观察可溶性凋亡因子及抗氧化分子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检测临床价值。方法 76例VD患者根据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分为轻度(26例,21~26分),中度(26例,10~20分)和重度(24例,0~9分),同期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 目的观察可溶性凋亡因子及抗氧化分子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检测临床价值。方法 76例VD患者根据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分为轻度(26例,21~26分),中度(26例,10~20分)和重度(24例,0~9分),同期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可溶性Fas(s Fas)、可溶性Fas L(s Fas L)等可溶性凋亡因子表达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力(TA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分子表达水平。结果 VD组血清s Fas、s Fas L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患者痴呆程度加重,血清s Fas、s Fas L表达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VD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力(TA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分子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患者痴呆程度加重,血清抗氧化分子表达水平呈明显降低趋势(P<0.05)。结论 VD患者血清可溶性凋亡因子水平明显升高,而抗氧化分子水平明显降低,对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凋亡因子 抗氧化分子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农药对水产动物污染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凡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40-642,共3页
关键词 农药 生物标志物 抗氧化酶 抗氧化分子 活性氧(ROS)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非酶类抗氧化分子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宇杰 李君 +3 位作者 陈舒弋 李晨虎 占归来 吴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8期51-53,62,共4页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非酶类抗氧化分子水平,探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6-12月在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57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6例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查患者非酶性抗氧...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非酶类抗氧化分子水平,探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6-12月在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57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6例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查患者非酶性抗氧化物(血清胆红素、谷酰转肽酶、尿酸及白蛋白)水平,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比较非酶性抗氧化物在急性期与慢性期的差异及分析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与慢性期患者性别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与慢性期患者婚姻、职业、年龄、首发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急性期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慢性期,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血清谷酰转肽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胆红素与阳性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PANSS、思维障碍、激活性及偏执呈正相关(P〈0.01);患者血清白蛋白与阳性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PANSS、思维障碍、激活性及偏执呈正相关(P〈0.01);患者血清谷酰转肽酶、尿酸与精神症状无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抗氧化能力较慢性期增强,且抗氧化剂与阳性量表和精神病理症状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氧化应激 非酶类抗氧化分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