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核桃干腐病菌对7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比较及其对苯醚甲环唑敏感基线的建立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传清 章祖平 +4 位作者 孙品雷 陈为民 俞春来 包春泉 徐志宏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6,共3页
测定了甲基硫菌灵、百菌清、腐霉利、戊唑醇、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对山核桃干腐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上述7种杀菌剂抑制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活性依次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腐霉利>甲... 测定了甲基硫菌灵、百菌清、腐霉利、戊唑醇、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对山核桃干腐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上述7种杀菌剂抑制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活性依次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腐霉利>甲基硫菌灵>百菌清>醚菌酯>啶酰菌胺。进一步研究表明,苯醚甲环唑对采自安徽和浙江两省从未使用过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DMIs)杀菌剂的150株山核桃干腐病菌菌丝生长的平均EC50值为0.43(±0.11)μg/mL,可作为其敏感基线用于以后的抗药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干腐病 干腐病菌 杀菌剂 抑菌活性 苯醚甲环唑 敏感基线
下载PDF
酵母相马尔尼菲青霉菌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梁伶 邱实 +1 位作者 韦高 程鹂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 用 E-test法测定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酵母相的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M27-p方案中的E-test法测定6株PM的酵母相(yeast)对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5-氟胞嘧啶、二性霉素... 目的 用 E-test法测定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酵母相的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M27-p方案中的E-test法测定6株PM的酵母相(yeast)对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5-氟胞嘧啶、二性霉素B的MIC值。结果 伊曲康唑MIC值范围0.002~0.016μg/ml,无耐药株;酮康唑MIC值范围0.016~0.160μg/ml,耐药株1株;5-氟胞嘧啶MIC值范围0.032~0.380 μg/ml,耐药株1株;氟康唑MIC值范围1.500~6.000μg/ml,无耐药株;二性霉素 B MIC值范围 0.047~1.500μg/ml,耐药株2株。结论 伊曲康唑敏感性最强,其次是酮康唑和 5-氟胞嘧啶,二性霉素B敏感性相对较弱,酵母型PM对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ese法 马尔尼菲青霉菌 抗真菌药物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289株VVC致病菌的菌种分布和对9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8
3
作者 雷岩 陈晓菲 +7 位作者 晏亮 张虹 赵蓉芬 华道生 于农 潘炜华 廖万清 邓淑文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06-1313,共8页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女性的常见病。本研究收集了2018年1月–12月苏州地区VVC患者分离的289株念珠菌进行了病原学鉴定和包括棘白菌素类、新三唑类药物在内的9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分析。本文采用核糖体...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女性的常见病。本研究收集了2018年1月–12月苏州地区VVC患者分离的289株念珠菌进行了病原学鉴定和包括棘白菌素类、新三唑类药物在内的9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分析。本文采用核糖体RNA的D1/D2基因进行念珠菌菌种鉴定。参照M27-A3方法检测其对9种抗真菌药物(包括棘白菌素类及新三唑类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表明,289株VVC念珠菌菌株中,白念珠菌259株、光滑念珠菌14株、克柔念珠菌10株、热带念珠菌4株、近平滑念珠菌2株。259株VVC白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类体外敏感性好,对米卡芬净敏感性高于另外两种棘白菌素类;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敏感性好;但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敏感性差;对泊沙康唑敏感性好。光滑念珠菌株和克柔念珠菌分离株对卡泊芬净敏感性差,但对米卡芬净、阿尼芬净敏感性好;光滑念珠菌株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体外敏感性好,对伊曲康唑敏感性差,对泊沙康唑敏感性好;伏立康唑对光滑念珠菌分离株MIC50/90为0.5/1μg/mL;克柔念珠菌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50%耐药;4株热带念珠菌对伊曲康唑50%耐药,对卡泊芬净、氟康唑、伏立康唑100%耐药,对其余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近平滑念珠菌对9种抗真菌药物均敏感。白念珠菌仍为苏州地区VVC的主要病原菌,其次是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它们对临床常用药物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敏感性差。研究结果提示对VVC病人常规进行分泌物培养、菌种鉴定,对苏州地区临床医生制定VVC治疗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尽管棘白菌素类、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新三唑类药物尚未应用到VVC的临床治疗中,但是这些药物对VVC病原体总体敏感性较好,未来有望成为氟康唑、咪唑类药物治疗失败患者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抗真菌敏感性 抗真菌药 鉴定
原文传递
正常阴道乳杆菌对6种常见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喆 刘朝晖 +2 位作者 赵敏 王颖 白会会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0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了解正常阴道乳杆菌对临床6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选取于2009年8月至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健康体检无阴道感染患者100例,取患者阴道分泌物,分离鉴定乳杆菌37例。应用药敏纸片法对不同抗真菌药物进行体... 目的了解正常阴道乳杆菌对临床6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选取于2009年8月至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健康体检无阴道感染患者100例,取患者阴道分泌物,分离鉴定乳杆菌37例。应用药敏纸片法对不同抗真菌药物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阴道正常乳杆菌对克霉唑、氟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和特比萘芬6种抗真菌药的敏感率(0~3.8%)均较低,耐药率92.3%~100%,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杆菌对头孢呋辛(阴性对照组)的耐药率为89.2%,与各抗真菌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杆菌对左氧氟沙星(阳性对照组)的敏感率(8.1%)较低,与各抗真菌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用6种抗真菌药物在有效抑制阴道假丝酵母菌的同时,对阴道正常乳杆菌的生存无明显影响。在临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中,可以尝试同时应用抗真菌药和乳杆菌活菌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抗真菌药 敏感性
下载PDF
肝移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阿萨希丝孢酵母菌的临床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晓杰 王庆亮 +3 位作者 徐长志 梁艳兰 李玉哲 胡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54-1556,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阿萨希丝孢酵母菌的临床表现及药物敏感性,提高临床有效治疗和前期预防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4月中山大学岭南医院4例肝移植术后感染阿萨希丝孢酵母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送检标本做病原菌...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阿萨希丝孢酵母菌的临床表现及药物敏感性,提高临床有效治疗和前期预防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4月中山大学岭南医院4例肝移植术后感染阿萨希丝孢酵母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送检标本做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综合分析肝移植术后阿萨希丝孢酵母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移植术后阿萨希丝孢酵母菌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的症状;肝脏移植、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菌药物、静脉置管、使用呼吸机等是肝移植术后阿萨希丝孢酵母菌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该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等多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患者感染预后较差均死亡。结论肝移植术后相关治疗容易导致阿萨希丝孢酵母菌肺部感染,该菌感染预后差但对多种抗真菌药物敏感,及早发现及目标用药是控制肝移植术后该菌侵袭性严重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萨希丝孢酵母菌 抗真菌药物 敏感性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妊娠期女性外阴假丝酵母菌检测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段纯 朱岩 龙峰 《中国医药》 2011年第5期607-609,共3页
目的调查女性妊娠期外阴假丝酵母菌检出情况,对引起外阴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我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500例妊娠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假丝酵母菌涂片、培养,... 目的调查女性妊娠期外阴假丝酵母菌检出情况,对引起外阴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我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500例妊娠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假丝酵母菌涂片、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其中涂片采用显微镜观察,培养接种于沙保弱平板,菌株鉴定采用生物梅里埃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酵母菌鉴定卡,药敏试验采用ATBFUNGUS真菌药敏条。结果137例涂片检出芽生孢子或假菌丝,检出率为27.4%;151例培养检出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30.2%;两法综合,共192例检出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38.4%;500例中出现感染症状的VVC患者111例,感染率为22.2%;111株菌株中包括5种假丝酵母菌,以白假丝酵母菌最多,占80.2%(89株),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2.6%(14株);白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高,分别为100.0%和94.4%,对氟康唑的敏感率低,为73.0%。结论妊娠期女性外阴假丝酵母菌感染率较高,菌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假丝酵母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敏感性高,对氟康唑敏感性低;临床应普及开展对妊娠期女性外阴假丝酵母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酵母菌 抗真菌药 敏感性
下载PDF
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对不同地区来源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敏感性实验 被引量:3
7
作者 曹湘敏 汪晓军 +4 位作者 徐红 赵瑾 仇芸 黄欣 温海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7年第5期280-283,共4页
目的调查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对不同地区来源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探讨药物的体外相互作用及地区因素对红色毛癣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M38-A方案测定酮康唑、萘替芬、联合使用酮康唑萘替芬以及单用特比萘芬对红色毛癣菌的最... 目的调查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对不同地区来源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探讨药物的体外相互作用及地区因素对红色毛癣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M38-A方案测定酮康唑、萘替芬、联合使用酮康唑萘替芬以及单用特比萘芬对红色毛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计算了酮康唑与萘替芬的药物间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联合使用酮康唑萘替芬组的最小抑菌浓度显著低于单用酮康唑、萘替芬组,和单用特比萘芬组的疗效相似。北京的红色毛癣菌株对上述药物的敏感度均低于上海和南京的菌株。结论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优于单用,地区差异可能会影响红色毛癣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毛癣菌 抗真菌药物敏感实验 联合药敏
下载PDF
137例阴道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谭正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1期29-30,共2页
目的了解女性阴道中真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将白带常规中涂片镜检真菌阳性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的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37份送检标本中,白色假丝酵母菌(84株,61.3%)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光滑球拟酵母菌(19株,13.9%),热带假... 目的了解女性阴道中真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将白带常规中涂片镜检真菌阳性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的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37份送检标本中,白色假丝酵母菌(84株,61.3%)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光滑球拟酵母菌(19株,13.9%),热带假丝酵母菌(15株,10.9%),克柔假丝酵母菌(7株,5.1%),其他真菌(12株,8.8%)。分离菌株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的敏感率均>90%,伊曲康唑敏感率为84.7%,氟康唑敏感率为70.8%。结论女性阴道真菌感染的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敏感率较高,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率较低,但仍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假丝酵母菌 抗真菌药 敏感率
下载PDF
烟曲霉sho1基因对渗透压传导的作用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彦 乔建军 +1 位作者 刘伟 李若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目的:克隆烟曲霉sho1基因,并构建烟曲霉sho1基因突变株,了解该基因在烟曲霉应对环境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同源性比对,在烟曲霉基因组中找出与酿酒酵母sho1基因同源的基因,PCR扩增烟曲霉sho1基因及其上、下游各约1.0kb的DNA片段,... 目的:克隆烟曲霉sho1基因,并构建烟曲霉sho1基因突变株,了解该基因在烟曲霉应对环境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同源性比对,在烟曲霉基因组中找出与酿酒酵母sho1基因同源的基因,PCR扩增烟曲霉sho1基因及其上、下游各约1.0kb的DNA片段,并将其重组到质粒pDHt/SK2中,再利用pyrG作为筛选标记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烟曲霉AF293.1得到烟曲霉△sho1。观察烟曲霉△sho1和烟曲霉AF293(野生株,wt)在MM、CM、BHI这3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测定烟曲霉△sho1在含有氯化钠、丙三醇这两种渗透压物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并比较烟曲霉△sho1和wt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烟曲霉△sho1在CM、MM、BHI这3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均慢于wt;△sho1在含渗透压物质小于1mol/L的培养基上菌落直径没有明显变化,在含渗透压物质大于1mol/L的培养基上菌落直径明显变小;烟曲霉△sho1和wt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没有差异。结论:sho1基因影响烟曲霉的生长速度,与培养基类型没有明显关系。烟曲霉sho1基因介导渗透压传导。sho1基因对烟曲霉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菌 渗透压 抗真菌药 敏感性与特异性 基因
下载PDF
肿瘤患者口腔感染真菌分布与药敏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玲 徐峰 +2 位作者 鞠博 高振 李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4465-4466,4472,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口腔感染真菌分布及敏感性,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口腔科诊治82例肿瘤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标本,分析肿瘤患者口腔感染真菌分布及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数据采...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口腔感染真菌分布及敏感性,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口腔科诊治82例肿瘤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标本,分析肿瘤患者口腔感染真菌分布及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例口腔真菌感染肿瘤患者的科室分布相对较广,排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老年科、ICU及内分泌科,分别占31.71%、28.05%及12.20%;肿瘤口腔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真菌103株,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以及光滑假丝酵母菌,分别占50.49%、20.39%以及12.62%;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及光滑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率均为100.00%。结论肿瘤患者口腔感染的真菌相对复杂,应加强真菌的分离、鉴定,并根据真菌类型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口腔感染 真菌 抗真菌药物 敏感性
原文传递
男性尿道炎和包皮龟头炎致病真菌的分布与药敏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均昊 李莉 章强强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8年第5期280-284,共5页
目的了解男性念珠菌性尿道炎和包皮龟头炎的菌群分布及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情况。方法菌株分离均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性病门诊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的61例患者。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API 20C AUX鉴定系统... 目的了解男性念珠菌性尿道炎和包皮龟头炎的菌群分布及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情况。方法菌株分离均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性病门诊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的61例患者。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API 20C AUX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采用CLSIM27-A2肉汤微量稀释法对61株临床分离念珠菌作了氟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特比萘芬6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对培养阳性的61例菌株,通过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API 20C AUX鉴定系统作菌种鉴定,白念珠菌52例(85.2%),近平滑念珠菌3例,光滑念珠菌2例,热带念珠菌2例,季也蒙念珠菌1例,克柔念珠菌1例。对52株白念珠菌的药敏试验显示氟康唑98.1%敏感,1.9%剂量依赖性敏感;氟胞嘧啶96.2%敏感,3.8%耐药;伊曲康唑44.2%敏感,40.5%剂量依赖性敏感,15.3%耐药;伏立康唑84.6%敏感,15.4%耐药;两性霉素B全部敏感;特比萘芬的MIC范围为1-64μg/ml,MIC50和MIC90皆为64μg/ml。结论在男性念珠菌性尿道炎和包皮龟头炎中,白念珠菌仍是第一位致病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氟康唑、伏立康唑、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对男性念珠菌性尿道炎均有较好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炎 念珠菌 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维拉帕米可增加游离/生物膜状态下白色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文莉 杨静 +3 位作者 马彦 任乔 赵亚蒙 郝晓瑞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19期2305-2311,共7页
目的 探究白色念珠菌在游离状态和生物膜状态下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联合维拉帕米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 采用M27-A4微量肉汤稀释法对39株临床分离白色念珠菌菌株在游离状态以及生物膜状态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 目的 探究白色念珠菌在游离状态和生物膜状态下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联合维拉帕米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 采用M27-A4微量肉汤稀释法对39株临床分离白色念珠菌菌株在游离状态以及生物膜状态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利用时间-生长曲线和时间-杀菌曲线实验,探讨维拉帕米与氟康唑联合用药时的最佳抑菌浓度。结果 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与维拉帕米联合用药组的MIC50值低于单一用药组;单一用药组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状态MIC50值高于游离状态;联合用药组生物膜状态MIC50值高于游离状态;维拉帕米对氟康唑的增敏率达到48. 7%;8μg/ml维拉帕米与氟康唑协同抑菌效果最佳;4μg/ml维拉帕米与8μg/ml氟康唑联用,在12 h即有明显杀菌作用。结论 白色念珠菌在生物膜状态下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低于游离状态;维拉帕米可增加不同状态下白色念珠菌的敏感性,可作为这4种药物的增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生物膜 抗真菌药物 联合用药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我院2003~2005年抗真菌药利用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晔 张守林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70-573,共4页
目的:评价我院抗真菌药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抗真菌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以及2005年真菌药敏感性试验报告予以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抗真菌药应用品种、销售金额均呈上升趋势,真菌耐药率达32.24%,以白... 目的:评价我院抗真菌药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抗真菌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以及2005年真菌药敏感性试验报告予以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抗真菌药应用品种、销售金额均呈上升趋势,真菌耐药率达32.24%,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和耐药例数居多?结论:为延缓真菌耐药,促进抗真菌药合理应用,需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药 利用分析 敏感性试验 真菌耐药
原文传递
895例假丝酵母菌属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景华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假丝酵母菌属检出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法和药敏试验方法,对医院感染临床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2008年期间,该医院共检出895株假丝酵母菌属,其中居前三位的有白假丝酵母505株...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假丝酵母菌属检出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法和药敏试验方法,对医院感染临床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2008年期间,该医院共检出895株假丝酵母菌属,其中居前三位的有白假丝酵母505株,占56.4%;热带假丝酵母菌222株,占24.8%;光滑假丝酵母菌127株,占14.2%。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5种抗真菌药敏感率均为100%。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上述五种抗菌药物敏感率除伏立康唑仅为0.5%之外,其余均达到97%以上。光滑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率为100%,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率均为79.5%。结论白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对少数抗真菌药存在耐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丝酵母菌 抗真菌药 敏感性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浓度梯度法检测系统性抗真菌药物对丝状真菌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阳 沈定霞 +1 位作者 宋海英 罗燕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丝状真菌的药敏试验,探讨两性霉素 B、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对丝状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浓度梯度法测试两性霉素 B、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对我院微生物科近两年内从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鉴定并保... 目的通过对丝状真菌的药敏试验,探讨两性霉素 B、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对丝状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浓度梯度法测试两性霉素 B、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对我院微生物科近两年内从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鉴定并保存的62株丝状真菌的 MIC 值。结果烟曲霉菌、伏立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值为0.29μg/ml,两性霉素 B 的 MIC 均值是1.16μg/ml,伊曲康唑的 MIC 均值为5.88μg/ml;黄曲霉菌、两性霉素 B 具有较高的 MIC 均值(6.39μg/ml),伏立康唑的 MIC 均值较低,为0.22μg/ml;黑曲霉菌、伊曲康唑具有较高的 MIC 均值(19.75μg/ml),伏立康唑的 MIC 均值较低,为0.69μg/ml。对青霉菌,两性霉素 B 的 MIC 值较低,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对3株青霉菌(占50%)的 MIC 值大于32μg/ml;毛霉菌和根霉菌,3种抗真菌药物均呈耐药倾向。结论 3种抗真菌药物对不同丝状真菌的 MIC 值存在差异,实验室应加强对丝状真菌的鉴定,并积极开展真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正确、有效地抗真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药 微生物敏感试验 真菌
原文传递
莪术挥发油与氟康唑联用对阴道念珠菌药敏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晓黎 骆志成 +1 位作者 魏玉平 李文竹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7期468-470,共3页
目的:评价莪术挥发油与氟康唑联合应用对致病性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和棋盘微量稀释法,检测氟康唑单独及与莪术挥发油联合应用对阴道念珠菌MIC值的影响。结果:氟康唑单独和与莪术挥发油联合应用... 目的:评价莪术挥发油与氟康唑联合应用对致病性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和棋盘微量稀释法,检测氟康唑单独及与莪术挥发油联合应用对阴道念珠菌MIC值的影响。结果:氟康唑单独和与莪术挥发油联合应用对62株念珠菌的MIC值分别为:白念珠菌(2.72±2.22)μg/mL和(2.63±2.30)μg/mL;光滑念珠菌(28.40±30.66)μg/mL和(6.00±4.21)μg/mL;近平滑念珠菌(26.00±26.48)μg/mL和(6.80±5.27)μg/mL;热带念珠菌(7.40±4.99)μg/mL和(3.40±2.63)μg/mL;克柔念珠菌(64.00±00)μg/mL和(18.00±10.07)μg/mL。结论:莪术挥发油与氟康唑联合应用能显著降低氟康唑对阴道念珠菌的MI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挥发油 念珠菌 氟康唑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实验
下载PDF
Prevalence and Sensitivity Patterns of Candidal Infections in Various Tertiary Care Health Subunits of Karachi
17
作者 Rabeea Rizwan Zahida Memon +2 位作者 Shehla Shaheen Faisal Afridi Mubarak Zai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8年第9期645-659,共15页
Mostly candida resides as an opportunistic organism on epithelial surfaces of human being. However, under auspicious conditions can cause infections including serious life threatening invasive candidiasis with subsequ... Mostly candida resides as an opportunistic organism on epithelial surfaces of human being. However, under auspicious conditions can cause infections including serious life threatening invasive candidiasis with subsequent mortality particularly in immune deficit and hospitalized patients having co-morbids. Limited data are published on the prevalence of candidiasis, based on the researches conducted at few tertiary care settings which are not representing the overall disease burden in our country, Pakistan. Therefor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frequency and sensitivity patterns of candidiasis in our community. Methods: Out of total 1020 specimens, 130 clinical samples were identified as candidal positive, obtained from March to May 2018. These samples were isolated from vagina, oropharynx, urine, tracheal aspirates, pus, blood, tips of the intubations, wounds and fluids of the body cavities. Identification of candida, its species and antifungal sensitivity screening was done by Kirby Bauer’s disk diffusion method according to CLSI guide lines’ (M - 44 A2 series, 2009). Results: A significant majority, 80 (61.5%) of candidal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females with female to male ratio 8:5 and most of these isolates were obtained from high vaginal swabs (43.75%). Four candidal species (Candida albicans 80%, Candida tropicalis 10%, Candida glabrata 9.2% and Candida ciferrii 0.8%) were isolated from all positive specimens. Maximum number of the positive samples 52 (40%) were obtained from ICU patients. Sensitivity test of candidal positive samples revealed that commonly used azole antifungal drugs, fluconazole and voriconazole were highly resistant, with respective 57.7% and 70.8% resistance. Conclusion: Candidiasis is highly prevalent in our clinical set up and more frequently infecting females in comparison to males as most of the positive isolates were retrieved from HVS (high vaginal swabs). Still, C. albicans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prevalent specie isolated among all candida samples. Our stu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dida CANDIDIASIS antifungal Drugs FLUCONAZOLE VORICONAZOLE C. ALBICANS CANDIDAL Infection sensitivity Resistance
下载PDF
<i>In-Vitro</i>Comparison of Antifungal Activity of Herbs (Darehald and Pomegranate) with Azoles
18
作者 Rabeea Rizwan Shehla Shaheen +2 位作者 Zahida Memon Faisal Afridi Mubarak Zai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8年第9期703-715,共13页
Aim: Candida, an opportunistic organism is one of the commonest causes of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s among fungi. Currently available antifungal drugs have numerous adverse effects and drug-drug interactions (DDIs) ... Aim: Candida, an opportunistic organism is one of the commonest causes of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s among fungi. Currently available antifungal drugs have numerous adverse effects and drug-drug interactions (DDIs) along with increase in resistance over the time. Therefore, it is highly emergent to consider alternative treatments for candidal infections, having fewer adverse effects and is cost-effective. The current in-vitro study is undertaken to assess and compare the antifungal effects of the herbs, Berberis aristata (B. aristata, Darehald/Darhald) and Punica granatum (P. granatum, Pomegranate) with fluconazole and voriconazole, based on culture and sensitivity of candidal isolates. Materials and Methods: Ethanolic extracts of herbs (Berberis aristata and Punica granatum) and concentrations were formulated as per standard procedure. 130 samples were obtained for the study from in and out patients reported in clinical subsets of Ziauddin Hospital, Karachi from March to May, 2018.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grown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procedures like, wet mount test and gram’s staining.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by CHROM agar candida and API 20 C AUX methods. Sensitivity tests were performed by Kirby Bauer’s disc diffusion method according to CLSI guide lines M-44 A2, 2009. Data analysis was done by one-way ANOVA to compare the antifungal activities of drugs and herbs. Results: Mean inhibitory zones of herbs, B. aristata and P. granatum were highly significant against clinical candidal isolates with respective p-values of 0.00 and 0.02. Both of the herbs, B. aristata and P. granatum were found to be more sensitive, 98.5% and 97.7% respectively in comparison to fluconazole showing 42.3% and voriconazole showing 29.2% sensitivity against candidal isolates. The most resistant candidal specie was C. tropicalis that showed resistance against both fluconazole and voriconazole, contrary to that, this specie was highly sensitive to both of the herbs, showing sensitivity of 100% respective for Darehald and Pom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dida Fungi AZOLES antifungal sensitivity antifungalS BERBERIS aristata Punica granatum POMEGRANATE Darhald Darehald
下载PDF
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体外生物膜形成及耐药情况的对比
19
作者 任乔 冯文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46-1250,共5页
目的 探究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体外生物膜形成及对氟康唑(FLC)、伊曲康唑(ITR)、伏立康唑(VRC)及卡泊芬净(CAS)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M27-A3微量肉汤稀释法对79株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观察并记录FLC、ITR、VRC及CAS... 目的 探究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体外生物膜形成及对氟康唑(FLC)、伊曲康唑(ITR)、伏立康唑(VRC)及卡泊芬净(CAS)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M27-A3微量肉汤稀释法对79株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观察并记录FLC、ITR、VRC及CAS的MIC_(50)值,分析MIC_(50)值的变化与白念珠菌游离状态及生物膜状态的关系。结果 79株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中有42株可形成生物膜,成膜率为53.16%,有37株菌不能形成生物膜,占比为46.84%。在游离状态下,可成膜组的MIC_(50)值高于不成膜组,可成膜组在生物膜状态下的MIC_(50)值高于游离状态。结论 可形成生物膜的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低于不能形成生物膜的菌株。白念珠菌在生物膜状态下的药物敏感性低于游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生物膜 成膜率 抗真菌药物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与M27-A方案、ATB法对光滑念珠菌药敏试验的比较
20
作者 李爱娟 周永列 +3 位作者 胡庆丰 朱永泽 吕火烊 邱莲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2498-2500,共3页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术快速药敏试验(FCST)和M27-A方案微量稀释法、ATB FUNGUS3半固体培养基法检测光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敏感性符合率。方法:用FCST法和微量液体稀释法、ATB FUNGUS3法同时检测31株临床分离的光滑念珠菌对康唑(FLC)、酮康...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术快速药敏试验(FCST)和M27-A方案微量稀释法、ATB FUNGUS3半固体培养基法检测光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敏感性符合率。方法:用FCST法和微量液体稀释法、ATB FUNGUS3法同时检测31株临床分离的光滑念珠菌对康唑(FLC)、酮康唑(KEC)、伏立康唑(VRC)、伊曲康唑(ITC)等的药物敏感试验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FCST法与微量法比较,FLC、KEC、VRC和ITC的符合率分别为83.9%、90.3%、87.1%和83.9%;FCST法与ATBF3比较,FLC、VRC、和ITC的符合率分别为87.1%、90.3%和87.0%。结论:FCST法具有快速、简便、易于判断MIC值、准确性高等优点;FCST法与微量法、ATBF3法测定FLC、KEC和VRC对光滑念珠菌的敏感性有较高的符合率,在临床真菌药物敏感试验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光滑念珠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