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酪蛋白抗凝血肽的制备及其体外抗凝血、溶栓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苗艳丽 刘卓勤 +3 位作者 孙瑞雄 李卫东 廖艳 陈绍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75-1881,共7页
目的研究抗凝血肽的制备、分离方法及其体外抗凝血、溶栓效果。方法用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酪蛋白进行4酶混合水解制备抗凝血肽,以固定化凝血酶对抗凝血肽进行萃取,用新西兰兔进行体外抗凝血、溶栓实验。... 目的研究抗凝血肽的制备、分离方法及其体外抗凝血、溶栓效果。方法用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酪蛋白进行4酶混合水解制备抗凝血肽,以固定化凝血酶对抗凝血肽进行萃取,用新西兰兔进行体外抗凝血、溶栓实验。结果实验确定的抗凝血肽制备条件为酪蛋白质量浓度15%,水解每克酪蛋白的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用量分别为1 500、2 400、1 000、1 250 U,水解温度50℃,pH 7.0,水解时间4 h。固定化凝血酶萃取抗凝血肽的初始浓度6 ATU/mL,萃取温度30℃,pH 5.0,萃取时间30 min。反萃取温度30℃,pH 7.6,反萃取时间40 min。抗凝血肽经高效体积排阻色谱分析,主要成分分子大小与马尿酰-组氨酰-亮氨酸相当。体外抗凝血时间超72 h,溶栓时间24 h。结论酪蛋白抗凝血肽主要成分为3肽,体外抗凝血及溶栓实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肽 酪蛋白 抗凝血 溶栓 木瓜蛋白酶 菠萝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 凝血酶 高效体积排阻色谱 马尿酰-组氨酰-亮氨酸
原文传递
Alcalase酶解蛋清粉制备抗凝血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静波 王菲 +5 位作者 王翠娜 刘军 王作昭 王二雷 张燕 林松毅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0-255,共6页
采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蛋清粉制备食源性抗凝血肽。结果表明:底物浓度过大会抑制水解度的增长,底物质量分数为1%时蛋白质完全水解后的产物抗凝血活性最佳;高温和低温均对水解度有影响,低温酶解产物的抗凝血活性较好;pH值对水解度... 采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蛋清粉制备食源性抗凝血肽。结果表明:底物浓度过大会抑制水解度的增长,底物质量分数为1%时蛋白质完全水解后的产物抗凝血活性最佳;高温和低温均对水解度有影响,低温酶解产物的抗凝血活性较好;pH值对水解度的影响与Al-calase的最适pH值有关;pH值为7时,抗凝血活性最好;酶/底物浓度增大,但底物不变的情况下,对水解度的提高不明显,酶/底物浓度过大,导致抗凝血活性降低。考虑交互作用经试验优化设计确定的酶解最佳工艺参数为:底物质量分数为1%,酶解温度为50℃,酶/底物质量分数为5%,酶解pH为8。在该条件下水解2h,凝血抑制率达到68.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技术 抗凝血肽 酶解 蛋清粉 ALCALASE 水解度 抗凝血活性
下载PDF
牦牛乳酪蛋白抗凝血肽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恭 高维东 +3 位作者 纪银莉 宋礼 何潇 谢小冬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65-68,共4页
酪蛋白为牛乳中主要的蛋白形式,不仅能为生物体生长发育提供必需的氨基酸,而且酶解后可得到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肽,抗凝血肽就是其中一种,毒副作用小、抗凝血效果明显,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潜在药物。本试验以牦牛乳... 酪蛋白为牛乳中主要的蛋白形式,不仅能为生物体生长发育提供必需的氨基酸,而且酶解后可得到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肽,抗凝血肽就是其中一种,毒副作用小、抗凝血效果明显,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潜在药物。本试验以牦牛乳酪蛋白为原料,采用胰蛋白酶酶解酪蛋白制备抗凝血肽,通过筛选显著单因素和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牦牛乳酪蛋白抗凝血肽最佳制备条件为:温度为30℃、pH为6.2、底物浓度为4%、酶底比为1.75%、反应时间为3h。在该条件下所制备的抗凝血肽的抗凝血效价单位数可达837.4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酪蛋白 抗凝血肽 抗凝血活性
下载PDF
十二指肠钩虫抗凝肽AduNAP1的原核表达及其抗凝活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耀哲 邓莉 +4 位作者 邵正 何庆丰 司徒永立 周叶 彭礼飞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1-614,619,共5页
目的分离、克隆十二指肠钩虫抗凝肽AduNAP1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重组表达AduNAP1,并检测其抗凝活性。方法以十二指肠钩虫成虫cDNA为模板,PCR扩增AduNAP1成熟肽编码序列,并克隆、连接到表达质粒pET32a-sumo,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sumo/A... 目的分离、克隆十二指肠钩虫抗凝肽AduNAP1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重组表达AduNAP1,并检测其抗凝活性。方法以十二指肠钩虫成虫cDNA为模板,PCR扩增AduNAP1成熟肽编码序列,并克隆、连接到表达质粒pET32a-sumo,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sumo/AduNAP1。重组载体转入到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重组产物经Ni亲和层析后用SUMO蛋白酶酶切融合伴侣,纯化获得重组目的多肽。用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及纯化情况,用凝血时间法(PT及aPTT)检测重组多肽的抗凝活性。结果扩增并克隆AduNAP1成熟肽编码序列,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sumo/AduNAP-1转化大肠埃希菌表达rAduNAP1。纯化的rAduNAP1能延长PT及aPTT,但延长PT作用更为显著,其延长2倍PT及aPTT时间所需的浓度分别约为142nmol/L及406nmol/L。结论构建rAduNAP1表达载体,其表达产物具有较强抗凝活性,为进一步了解AduNAP1的生物学功能及作为抗凝新药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钩虫 抗凝肽 原核表达 抗凝活性
原文传递
酶解水牛奶制备抗凝血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苗艳丽 陈绍红 +4 位作者 余广仁 杨丽红 冯焕焕 邝嘉文 张兆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07-111,118,共6页
目的:本文以新鲜水牛奶为原料,研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复合酶解、混合酶解水牛奶的作用,比较不同水解方式的作用效果;并采用凝血酶滴定改进法测定水解液抗凝血活性。方法:分别进行三种蛋白酶单因素水解实验,确定各种酶... 目的:本文以新鲜水牛奶为原料,研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复合酶解、混合酶解水牛奶的作用,比较不同水解方式的作用效果;并采用凝血酶滴定改进法测定水解液抗凝血活性。方法:分别进行三种蛋白酶单因素水解实验,确定各种酶的最适水解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合酶解与混合酶解实验,测定水解度和抗凝血活性。结果:木瓜蛋白酶的最适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60℃、水解时间2.0 h、p H5.0、料水比1∶2(v/v)、酶用量6000 U/(m L底物);中性蛋白酶的最适条件为:水解温度40℃、水解时间3.0 h、料水比1∶2(v/v)、p H6.0、酶用量6000 U/(m L底物);碱性蛋白酶的最适条件为:水解温度50℃、水解时间4.0 h、料水比1∶2(v/v)、p H8.0、酶用量6000 U/(m L底物)。复合酶解法制备的水解液其抗凝血活性均高于混合酶解,最高抗凝血活性为52.0 ATU/m L。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加酶组合为"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复合酶解制备的水解液具有最高的抗凝血活性,即52.0 AT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奶 混合酶解 复合酶解 抗凝血活性 抗凝血肽
下载PDF
蜱源抗凝分子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程天印 周金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3-587,共5页
综述了血液凝固过程、血凝因子和血小板在血凝过程中的作用;总结了自 1990 年发现第一个蜱源抗凝血分子(TAP)以来分离鉴定出的蜱源抗凝血活性分子及其它们的抗凝机制及基于蜱抗凝多肽和 cDNA 克隆表达出的几种抗凝血分子,介绍了近年来在... 综述了血液凝固过程、血凝因子和血小板在血凝过程中的作用;总结了自 1990 年发现第一个蜱源抗凝血分子(TAP)以来分离鉴定出的蜱源抗凝血活性分子及其它们的抗凝机制及基于蜱抗凝多肽和 cDNA 克隆表达出的几种抗凝血分子,介绍了近年来在 TAP 的分子结构和抗凝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凝固 抗凝血分子 血凝因子
下载PDF
基于分子模拟技术筛选宽体金线蛭抗凝活性肽 被引量:2
7
作者 华羽彤 李尹 +5 位作者 董瑞娟 郭秀欢 雷艳 辛泉诚 魏鹏 袁瑞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9期1940-1948,共9页
目的:采用分子模拟技术从宽体金线蛭来源多肽库中筛选抗凝活性多肽,结合分子对接初筛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复筛,最终通过抗凝实验验证得到宽体金线蛭抗凝活性多肽。方法:利用虚拟酶切技术对宽体金线蛭蛋白库进行酶切,得到宽体金线蛭多肽候选... 目的:采用分子模拟技术从宽体金线蛭来源多肽库中筛选抗凝活性多肽,结合分子对接初筛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复筛,最终通过抗凝实验验证得到宽体金线蛭抗凝活性多肽。方法:利用虚拟酶切技术对宽体金线蛭蛋白库进行酶切,得到宽体金线蛭多肽候选库;选择凝血酶为凝血活性靶点,采用HPEPDOCK及Discovery Studio CDOCKER两种方法进行分子对接,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对分子对接初筛结果中对接结合能高的复合物进行动力学模拟复筛,通过MM-PBSA模块分析计算凝血酶-多肽复合物结合自由能;最后采用固相合成法化学合成复筛中稳定结合的宽体金线蛭多肽并进行体外抗凝活性测定。结果:经过虚拟酶切共得到3317条无毒多肽,通过分子对接进行初筛,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复筛,得到1条结合凝血酶效果最好的目标抗凝肽,该多肽序列为QNTVGLDDFFSSYER,结合自由能为-427.506 kJ·mol^(-1)。凝血酶Arg233残基是该凝血酶-多肽复合物中介导结合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该宽体金线蛭抗凝肽在体外活性测定中确能延长凝血酶时间。结论:利用分子模拟技术有效筛选出1条宽体金线蛭抗凝活性肽,并经过抗凝实验验证,表明“模拟+实验”的活性肽筛选策略切实可行,该研究思路可为动物类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宽体金线蛭 抗凝活性肽
下载PDF
抗凝血多肽的筛选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娟 杨璐 吴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219-19221,共3页
对小分子多肽类抗凝血药物进行了筛选,对得到的多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同源建模及分子对接,旨在寻找新型抗凝血多肽,并为其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抗凝血多肽 筛选 同源建模 分子对接
下载PDF
食源性抗凝血肽的活性作用机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涂茂林 毛凤娇 +4 位作者 樊凤娇 刘猛 陈慧 卢卫红 杜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01-306,共6页
近年来,已从各类食源性蛋白中分离鉴定出抗凝血生物活性肽。食源性抗凝血肽的活性机制主要集中在抑制凝血系统中的凝血酶的活性、除凝血酶外的其它凝血因子的活性及血小板聚集三个方面。然而,体外抗凝血活性的主要分析方法如:分光光度... 近年来,已从各类食源性蛋白中分离鉴定出抗凝血生物活性肽。食源性抗凝血肽的活性机制主要集中在抑制凝血系统中的凝血酶的活性、除凝血酶外的其它凝血因子的活性及血小板聚集三个方面。然而,体外抗凝血活性的主要分析方法如:分光光度法、发色底物法、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凝血酶时间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血小板聚集分析等均有各自优缺点。本文将对抗凝血肽的活性机制及相应的抗凝血检测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肽 活性 机制 检测方法
下载PDF
水蛭抗凝多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琦 王克林 +2 位作者 李涢 丁家欣 欧兴长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2-27,共6页
目的 :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水蛭素。方法 :应用我国所产的吸血水蛭 ,通过逆转录酶和 PCR技术 ,获取水蛭素基因 ,将此基因克隆进质粒 p GEM- 3Zf( + )中 ,应用所得的水蛭素基因克隆进我国特有的表达载体 p BV2 2 0 中 ,并获得水蛭素的表... 目的 :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水蛭素。方法 :应用我国所产的吸血水蛭 ,通过逆转录酶和 PCR技术 ,获取水蛭素基因 ,将此基因克隆进质粒 p GEM- 3Zf( + )中 ,应用所得的水蛭素基因克隆进我国特有的表达载体 p BV2 2 0 中 ,并获得水蛭素的表达载体 p BV- HV菌株。结果 :该菌株通过发酵实验 ,已获得高效表达 ,并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水蛭素。结论 :菌体粗提液经乙醇分级沉淀 ,分子筛柱层析和 HPLC纯化得到纯品水蛭素 ,电泳结果证明是一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素 抗凝 基因克隆 BV 表达载体 多肽 逆转录酶 高效表达 大肠杆菌 电泳
下载PDF
蓝贻贝抗凝肽的合成及活性初步研究
11
作者 赵红玲 李松涛 +5 位作者 王小青 杨鹤松 郝婷 夏丹 尹志峰 王良友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9-62,共4页
目的采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蓝贻贝抗凝肽MEAP(Blue mussel Mytilus edulis anticoagulant peptide),初步研究其抗凝活性。方法以2-CTC树脂为载体,Fmoc保护氨基酸为原料,按照蓝贻贝抗凝肽的序列从C端向N端逐步偶联氨基酸,裂解后得到粗肽... 目的采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蓝贻贝抗凝肽MEAP(Blue mussel Mytilus edulis anticoagulant peptide),初步研究其抗凝活性。方法以2-CTC树脂为载体,Fmoc保护氨基酸为原料,按照蓝贻贝抗凝肽的序列从C端向N端逐步偶联氨基酸,裂解后得到粗肽,经半制备液相纯化后测定精肽的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合成的蓝贻贝抗凝肽粗品的纯度为65.5%,经半制备纯化后的精肽纯度为95.5%;抗凝活性实验显示APTT、TT具有显著的延时作用(P<0.01)。结论固相合成的蓝贻贝抗凝肽具有抗凝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贻贝 抗凝肽 固相合成 抗凝活性
原文传递
蛋清源凝血酶抑制肽的纯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静波 王菲 +3 位作者 张燕 王二雷 王作昭 姜轶群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66-469,共4页
为了制备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凝血酶抑制肽,将蛋清Alcalase酶解产物经凝胶柱色谱Sephadex G-5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旋转蒸发、冷冻干燥后经酶标仪法检测其抗凝血活性,筛选出高抗凝血活性的组分。结果表明:经Sephadex G... 为了制备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凝血酶抑制肽,将蛋清Alcalase酶解产物经凝胶柱色谱Sephadex G-5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旋转蒸发、冷冻干燥后经酶标仪法检测其抗凝血活性,筛选出高抗凝血活性的组分。结果表明:经Sephadex G-50纯化后的第4个组分即洗脱时间为35~40min的组分抗凝血活性最好,抑制率达到84.74%。将该组分通过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后得到12个峰,峰Ⅶ即洗脱时间为17.275~19.542min的组分活性最高,抑制率达到7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技术基础条件 抗凝血肽 凝胶柱色谱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酪蛋白抗凝血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抗凝血活性测定
13
作者 刘丽莎 苗艳丽 +2 位作者 陈绍红 张刘 卢晓 《药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本论文采用复合酶解法制备酪蛋白抗凝血肽,然后对其进行了分离及抗凝血活性测试。方法本实验通过比较混合酶解和复合酶解酪蛋白的水解液活性,获得抗凝血活性最高的组合,为“菠萝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复合酶解酪... 目的本论文采用复合酶解法制备酪蛋白抗凝血肽,然后对其进行了分离及抗凝血活性测试。方法本实验通过比较混合酶解和复合酶解酪蛋白的水解液活性,获得抗凝血活性最高的组合,为“菠萝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复合酶解酪蛋白组。然后选择截留分子量为1 kD和3 kD的超滤膜对抗凝血活性最高的组合进行超滤,实验结果表明截留分子量为1 kD的超滤浓缩液抗凝血活性最高。结果超滤浓缩液进行抗凝血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兔血︰1 kD浓缩液(V︰V)=6︰4和兔血︰1kD浓缩液(V︰V)=1︰1组合都是48 h后血液没有凝固;体外溶栓实验表明,置于浓缩液中的血栓条24 h后红色褪去,证明1 kD超滤浓缩液具有较好的溶栓和抗凝血作用。1 kD超滤浓缩液进行脱盐,然后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分子量分布测定,由数据分析可知分子量主要集中在500~180、1000~500、2000~1000范围。结论按照本实验方法制备的酪蛋白抗凝血肽具有较好的溶栓和抗凝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 抗凝血肽 超滤 体外溶栓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曲小龙 胡厚源 +2 位作者 李敏 黄德兴 梁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构建一种具有抗炎和抗凝双效功能的融合蛋白,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将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staphylococcal superantigen-like protein-5,SSL5)与蜱抗凝血肽(tick anticoagulant peptide,TAP)融合,从金黄色葡萄... 目的构建一种具有抗炎和抗凝双效功能的融合蛋白,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将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staphylococcal superantigen-like protein-5,SSL5)与蜱抗凝血肽(tick anticoagulant peptide,TAP)融合,从金黄色葡萄球NCTC8325菌株中克隆SSL5基因;经DNA重组技术,将编码pelB前导序列、SSL5和TAP的基因重组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HOG21中,再转染于大肠杆菌BL21中扩增表达,制备融合蛋白SSL5-TAP或TAP-SSL5,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融合蛋白是否和SSL5一样,具有与粒细胞表面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结合的特性;采用反应底物法在体外检测融合蛋白对活化的凝血因子X(factor Xa,FXa)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TAP-SSL5保留了SSL5与PSGL-1结合的特性,并且融合蛋白TAP-SSL5可显著抑制FXa的活性(P<0.01),抑制率达39.5%。结论融合蛋白TAP-SSL5是一种以PSGL-1为靶向的新型抗炎、抗凝双效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 蜱抗凝血肽 融合蛋白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 凝血因子XA
下载PDF
融合蛋白TAP-SSL5对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彦 房兆飞 +4 位作者 曲小龙 胡厚源 宋治远 龚丽莎 张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对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人富含血小板血浆以凝胶过滤法分离得到人血小板。流式细胞仪检测融合蛋白TAP-SSL5或小鼠抗人CD42b(glycoprotein Ibα,GPIbα)单克隆抗体(HIP1)与血小板的结... 目的探讨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对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人富含血小板血浆以凝胶过滤法分离得到人血小板。流式细胞仪检测融合蛋白TAP-SSL5或小鼠抗人CD42b(glycoprotein Ibα,GPIbα)单克隆抗体(HIP1)与血小板的结合情况;以人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的表达及PAC-1的结合反映血小板的激活程度;以全血电阻法定量分析TAP-SSL5对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为评价TAP-SSL5的出血风险,进一步观察了TAP-SSL5对小鼠尾部出血时间的影响。结果融合蛋白TAP-SSL5可与血小板结合,并竞争性抑制HIP1与血小板的结合,提示TAP-SSL5可与血小板表面的GPIbα结合,进而抑制GPIbα与vWF的相互作用。但高浓度的TAP-SSL5(终浓度30 mg/L)也能激活血小板,使人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的表达增加(表达阳性率为90.4%)和PAC-1的结合量上升(阳性率为66.3%);终浓度为10、30 mg/L的TAP-SSL5可引起血小板的显著聚集。给小鼠单次尾静脉注射10 mg/kg的TAP-SSL5,可显著延长尾部出血时间,由对照组的(647.1±33.7)s延长至(753.6±127.3)s(P<0.01);而常规剂量组(3 mg/kg TAP-SSL5)尾部出血时间为(612.8±79.1)s,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融合蛋白TAP-SSL5保留了SSL5与血小板GPIbα结合的功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TAP-SSL5的抗血栓作用,但同时也导致融合蛋白TAP-SSL5在高浓度情况下可延长出血时间和激活血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 蜱抗凝血肽 融合蛋白 血小板 糖蛋白GPIbα
下载PDF
GoPubMed在药物研发信息挖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海燕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64-67,共4页
采用GoPubMed数据库的在线分析软件进行科技查新,对国内外1983-2012年发表的钩虫抗凝肽研究文献信息进行数据挖掘,获得其研究文献主题、年代、地区分布、期刊、核心作者等相关信息,探索与药物研发密切相关的重组基因产物和药物作用机制。
关键词 GOPUBMED 信息分析 钩虫抗凝肽 凝血因子
下载PDF
^125I标记融合蛋白TAP-SSL5在健康大耳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房兆飞 龚丽莎 +5 位作者 胡厚源 李前伟 曲小龙 程彦 宋治远 张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145-2148,共4页
目的研究125I标记的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单次静脉注射后在健康日本大耳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采用固相氧化法(Iodogen法)将Na125I直接标记于TAP-SSL5,由耳缘静脉给每只大耳兔注射18.5×103kBq的125I-TAP-SSL5,分别... 目的研究125I标记的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单次静脉注射后在健康日本大耳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采用固相氧化法(Iodogen法)将Na125I直接标记于TAP-SSL5,由耳缘静脉给每只大耳兔注射18.5×103kBq的125I-TAP-SSL5,分别于注射后1.5、3、5、10、30、60、120、240、480 min采血,称量并测定放射性计数(Counts per minute,cpm),换算为血液放射性浓度,经DAS软件分析得出最佳房室模型及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纸层析法测得125I-TAP-SSL5的标记率为(67.32±9.91)%,放射化学纯度为(91.62±3.22)%,比活度为(30.2±4.4)TBq/μmol;TAP-SSL5在大耳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权重为1的二室模型,分布相半衰期(t1/2α)及消除相半衰期(t1/2β)分别为(0.08±0.04)h和(4.97±0.75)h,清除率(Clearance,CL)为(0.015±0.011)ml/h,一室向二室转运常数(K12)为(6.651±3.642)/h,二室向一室转运常数(K21)为(4.072±1.737)/h。结论125I-TAP-SSL5在健康大耳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权重系数为1的二室模型,自体清除率缓慢,可保证与组织有更多的结合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 蜱抗凝血肽 融合蛋白 药代动力学 放射性核素标记
下载PDF
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的药理学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房兆飞 胡厚源 +4 位作者 龚丽莎 曲小龙 程彦 宋治远 张静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75-377,381,共4页
目的分析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对动物的药理作用,为其安全性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昆明(KM)小鼠,经尾静脉分别注射1、3和9 mg/kg TAP-SSL5,观察其对小鼠神经系统的影响;取SD大鼠,经尾静脉分别注射1和3 mg/kg TAP-SSL5,设溶剂... 目的分析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对动物的药理作用,为其安全性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昆明(KM)小鼠,经尾静脉分别注射1、3和9 mg/kg TAP-SSL5,观察其对小鼠神经系统的影响;取SD大鼠,经尾静脉分别注射1和3 mg/kg TAP-SSL5,设溶剂[20 mmol/L甘氨酸(Gly)-NaOH缓冲液,pH 10.6]为对照组,观察其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 TAP-SSL5对KM小鼠一般行为状态、协调机能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的协同作用无明显影响;对SD大鼠的血压、呼吸频率和心率无明显影响,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融合蛋白TAP-SSL5对动物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 5 蜱抗凝血肽 融合蛋白 药理学
原文传递
融合蛋白TAP-SSL5对激活的血小板与人淋巴细胞结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松 贝俊杰 +1 位作者 胡厚源 陈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蜱抗凝血肽(TAP)-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SSL5)对激活的血小板与人淋巴细胞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筛选人外周血总淋巴细胞;CCK-8法检测TAP-SSL5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研究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蜱抗凝血肽(TAP)-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SSL5)对激活的血小板与人淋巴细胞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筛选人外周血总淋巴细胞;CCK-8法检测TAP-SSL5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Jurkat细胞(人外周血白血病T细胞株)表面CD162(PSGL-1)的表达及TAP-SSL5对小鼠抗人CD162单抗(KPL-1)与Jurkat细胞结合的抑制作用。以20μmol/L ADP激活人血小板,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与Jurkat细胞或人淋巴细胞的结合情况,并研究TAP-SSL5的干预作用。结果:30mg/L及以下浓度的TAP-SSL5对Jurkat细胞的活力无明显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10 mg/L的TAP-SSL5能显著抑制KPL-1与Jurkat细胞的结合;20μmol/L ADP激活的血小板与Jurkat细胞或淋巴细胞的结合率分别为(11.86±4.49)%和(8.32±1.00)%;细胞经10 mg/L TAP-SSL5预先处理后,结合率分别降至(6.73±2.71)%和(5.51±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P-SSL5可与淋巴细胞表面的PSGL-1结合,从而抑制激活的血小板与人淋巴细胞的结合,这可能是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发挥其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抗凝血肽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 融合蛋白 血小板 淋巴细胞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
下载PDF
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与粒细胞结合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龚丽莎 房兆飞 +2 位作者 胡厚源 刘成海 孟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与粒细胞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TAP-SSL5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THP-1细胞表面CD162(PSGL-1)的表达,及TAP-SSL5对小鼠抗人CD162单抗KPL-1与THP-1细胞结合的抑制作用。以20... 目的探讨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与粒细胞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TAP-SSL5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THP-1细胞表面CD162(PSGL-1)的表达,及TAP-SSL5对小鼠抗人CD162单抗KPL-1与THP-1细胞结合的抑制作用。以20μmol/L ADP激活人血小板,采用流式细胞仪、瑞氏-姬姆萨染色检测血小板与THP-1细胞或人中性粒细胞的结合情况,并研究TAP-SSL5的干预作用。结果 TAP-SSL5浓度在30 mg/L或以下时对THP-1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活力无明显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TAP-SSL5(终浓度10 mg/L)能显著抑制KPL-1与THP-1细胞的结合;20μmol/L ADP激活的血小板与THP-1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结合率分别为(31.3±8.4)%和(35.6±5.9)%;细胞经10 mg/L TAP-SSL5预先处理后,其结合率分别降至(13.4±6.7)%和(10.4±6.4)%(P<0.01)。瑞氏-姬姆萨染色的结果表明,TAP-SSL5和SSL5均可抑制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的结合(P<0.05)。结论 TAP-SSL5可通过与PSGL-1的结合,而直接抑制激活的血小板与粒细胞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 蜱抗凝血肽 融合蛋白 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