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草药连翘提取物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分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晔 戴小寒 +5 位作者 田武林 张海雷 唐志文 薛慧亮 刘立卓 靳朝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4-408,共5页
通过乙醇回流提取获得中草药连翘粗提物,利用MIC值测定、溶血活性测定、免疫印迹、RT-PCR、LDH及live/dead等试验方法研究连翘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翘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 通过乙醇回流提取获得中草药连翘粗提物,利用MIC值测定、溶血活性测定、免疫印迹、RT-PCR、LDH及live/dead等试验方法研究连翘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翘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均大于2 048mg/L,表明连翘提取物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连翘提取物在16~128mg/L时,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的分泌,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研究结果提示连翘提取物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药物,可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金黄色葡萄球菌 α-溶血素 抗毒力
原文传递
茶多酚对嗜水气单胞菌致病力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德福 闫天慧 +3 位作者 励建荣 杨秋红 艾晓辉 董靖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针对嗜水气单胞菌污染水产品所致动物感染和消费者食源性疾病等问题,筛选能够抑制嗜水气单胞菌致病力的天然产物茶多酚。溶血试验表明茶多酚对气溶素溶血活性具有直接抑制作用,通过荧光热漂移和七聚体形成试验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针对嗜水气单胞菌污染水产品所致动物感染和消费者食源性疾病等问题,筛选能够抑制嗜水气单胞菌致病力的天然产物茶多酚。溶血试验表明茶多酚对气溶素溶血活性具有直接抑制作用,通过荧光热漂移和七聚体形成试验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茶多酚虽在128μg/mL以下不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但能在1~8μg/mL直接抑制其主要毒力蛋白气溶素的溶血活性。荧光热漂移和七聚体试验发现,茶多酚通过与气溶素直接结合,降低了气溶素七聚体的形成并抑制其活性。细胞试验结果表明,4~8μg/mL茶多酚能对气溶素导致的人肺癌上皮细胞死亡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此外,50 mg/kg茶多酚治疗可使斑点叉尾鮰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模型的存活率提高至60%。综上,茶多酚通过直接与气溶素结合,抑制气溶素形成功能性七聚体而降低其活性,从而显著降低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内、外致病力。研究结果提示茶多酚可作为抗生素替代或辅助药物用于治疗嗜水气单胞菌相关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气溶素 茶多酚 抗毒力 水产品
下载PDF
利福平降低hvKP毒力的机制及联合CRO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3
作者 张宗伟 张诗萌 +4 位作者 温海楠 王惠 张盼 梁悦怡 谢守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3-910,共8页
目的 探索利福平(RFP)降低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荚膜合成的抗毒力能力及其与头孢曲松(CRO)联合用药的体内外抗菌效果。方法 在2021年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筛选出4株符合hvKP判定标准的临床菌株,使用PCR方法测定... 目的 探索利福平(RFP)降低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荚膜合成的抗毒力能力及其与头孢曲松(CRO)联合用药的体内外抗菌效果。方法 在2021年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筛选出4株符合hvKP判定标准的临床菌株,使用PCR方法测定菌株的荚膜血清型,并使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采用荚膜多糖定量、墨汁染色、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RFP作用前后hvKP菌株荚膜含量、荚膜直径以及荚膜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检测RFP与CRO联合用药的体外抗菌效果,并建立大蜡螟感染模型,分析二者联合使用的体内抗菌疗效。结果 在筛选的4个hvKP菌株中,10号和35号菌株均为K1-ST23型,12号菌株为K57-ST592型,96号菌株为K5-ST485型。1/4 MIC浓度的RFP可以在不明显影响细菌生长的情况下显著降低荚膜多糖含量(P<0.05),减小荚膜直径(P<0.001)并下调荚膜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P<0.001)。4个菌株RFP和CRO联合药敏试验结果FIC指数均表现为协同或部分协同效应,且hvKP感染后的大蜡螟幼虫经CRO+1/4MIC RFP治疗后,生存率明显高于CRO单药治疗时的生存率(P<0.05)。结论 利福平具有抑制hvKP荚膜合成的抗毒力能力并可通过减少黏液生成增强药物渗透性而提高抗菌药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利福平 抗毒力 联合用药
下载PDF
亚抑菌质量浓度的百里香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孙茂 何学文 +3 位作者 邓嘉强 徐悦 王君锐 尹立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419,共6页
【目的】α-溶血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的感染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作为治疗金葡菌肺炎的新靶标。因此,研究百里香酚对金葡菌α-溶血素表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测定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生长曲线并进行了... 【目的】α-溶血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的感染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作为治疗金葡菌肺炎的新靶标。因此,研究百里香酚对金葡菌α-溶血素表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测定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生长曲线并进行了溶血试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荧光定量PCR以及细胞毒性试验。【结果】百里香酚对金葡菌USA300的MIC为256μg/mL,亚抑菌质量浓度的百里香酚(32μg/mL)可下调金葡菌hla和RNAIII的转录水平,降低α-溶血素的表达,对溶血素介导的肺癌上皮细胞A549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结论】百里香酚具有成为新型抗金葡菌感染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酚 金黄色葡萄球菌 α-溶血素 抗毒力
下载PDF
土木香提取物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分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汤法银 刘桓妤 +2 位作者 李文华 邓旭明 王建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1,共5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土木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毒力因子分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以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USA 300为研究对象,通过醇提法获取土木香提取物,根据主要毒力因子蛋白表型功能(溶血活性和TNF-α含量释放分析),利用蛋白免疫印... 本研究旨在分析土木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毒力因子分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以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USA 300为研究对象,通过醇提法获取土木香提取物,根据主要毒力因子蛋白表型功能(溶血活性和TNF-α含量释放分析),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和荧光定量PCR分析检测不同浓度土木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毒力因子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无抗菌活性的土木香提取物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后可显著抑制培养物上清溶血活性及其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TNF-α释放活性,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表明,土木香提取物处理可显著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肠毒素A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的分泌,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土木香提取物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后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肠毒素A和TSST-1编码基因的转录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二元调控系统agr的转录。本研究结果表明,土木香提取物通过抑制agr二元调控系统转录及其毒力因子编码基因的转录而降低毒力因子的分泌,土木香提取物是一种潜在的新型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毒力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土木香提取物 毒力因子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抗猪链球菌2型溶血素活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庆忠 李根 邓旭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0-172,292,共4页
为了筛选猪链球菌溶血素抑制剂并探讨其体外抗猪链球菌感染的作用效果,试验采用溶血试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生长曲线测定、Trans well小室穿膜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等方法对其银杏叶提取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在较低浓度时... 为了筛选猪链球菌溶血素抑制剂并探讨其体外抗猪链球菌感染的作用效果,试验采用溶血试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生长曲线测定、Trans well小室穿膜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等方法对其银杏叶提取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在较低浓度时可直接中和猪链球菌培养物上清液介导的成孔活性;在猪链球菌与宿主细胞共感染体系内加入银杏叶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猪链球菌穿透上皮细胞屏障的能力及细菌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说明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潜在的抗猪链球菌感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银杏叶提取物 溶血素 毒力因子 致病力 抗毒力
原文传递
Hemolysins of <i>Staphylococcus aureus</i>—An Update on Their Biology, Role in Pathogenesis and as Targets for Anti-Virulence Therapy 被引量:1
7
作者 Sireesha Divyakolu Rosy Chikkala +1 位作者 Kamaraju Suguna Ratnakar Venkataraman Sritharan 《Advance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年第2期80-104,共25页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 a dangerous gram positive bacterial pathogen which, not only evades the host’s immune system but also can destroy the leucocytes especially neutrophils. It has an embodiment of virulence fac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 a dangerous gram positive bacterial pathogen which, not only evades the host’s immune system but also can destroy the leucocytes especially neutrophils. It has an embodiment of virulence factors most of which are secreted. Staphylococcus aureus secretes a number of toxins which cause tissue damage and facilitate spreading and nutrients uptake. Among the toxins, hemolysins α, β, γ, δ and Panton Valentine Leukocidin (PVL) are unique that they drill pores in the membrane, leading to the efflux of vital molecules and metabolites. Hemolysins also help in the scavenging of iron, although many of them also have leucolytic properties. α-hemolysin, also known as α-toxin, is the most prominent cytotoxin which damages a wide range of host cells including epithelial cells, endothelial cells, erythrocytes, monocytes, keratinocytes and it damages cell membrane and induces apoptosis. β-Hemolysin significantly affects human immune cell function. It has Mg2+ dependent sphingomyelinase activity and degrades sphingomyelin of plasma membrane into phosphorylcholine and ceramides. The bi-component leukocidins, which include γ-hemolysin and PVL, attack human phagocytic cells and greatly contribute to immune evasion. Delta toxin is a low molecular weight exotoxin with a broad cytolytic activity. Virulence determinants, quorum sensing and biofilm synthesis provide some attractive targets for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new group of antimicrobial compounds. This review provides an update on the structure,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hemolysins and their role in quorum sensing/biofilm synthesis (if any) and as effective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anti-virulence drug development. We have tried to bring together information available on various aspects of hemolysins and highlighted their distribution among all species of Staphylococcus and other bacteria. We have updated the status of development of candidate drugs targeting the hemolysins for anti-virulence therapy as it offers an additional strategy to reduce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phylococcus aureus Hemolysins PVL Quorum Sensing Biofilm anti-virulence THERAPY
下载PDF
Anti-diabetics and antimicrobials:Harmony of mutual interplay 被引量:1
8
作者 Wael A H Hegazy Azza A H Rajab +1 位作者 Amr S Abu Lila Hisham A Abbas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 2021年第11期1832-1855,共24页
Diabetes is one of the four major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and appoint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 the seventh leading cause of death worldwide.The scientists have turned over every rock in the corners of m... Diabetes is one of the four major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and appoint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 the seventh leading cause of death worldwide.The scientists have turned over every rock in the corners of medical sciences in order to come up with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hence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s of diabetes.The continuous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has elucidated the role of immune disorders and inflammation as definitive factors in the trajectory of diabetes,assuring that blood glucose adjustments would result in a relief in the systemic stress leading to minimizing inflammation.On a parallel basis,microbial infections usually take advantage of immunity disorders and propagate creating a pro-inflammatory environment,all of which can be reversed by antimicrobial treatment.Standing at the crossroads between diabetes,immunity and infection,we aim in this review at project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immunity and diabetes,shedding the light on the overlapping playgrounds for the activity of some antimicrobial and anti-diabetic agents.Furthermore,we focused on the antidiabetic drugs that can confer antimicrobial or anti-virulence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Immune disorders anti-diabetics antimicrobials anti-virulence
下载PDF
亚抑菌浓度鱼腥草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分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党桔洁 李文华 +2 位作者 邱家章 王建锋 包海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0期53-57,共5页
为了研究鱼腥草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以及其对金葡菌α-溶血素分泌的影响。通过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并应用溶血试验、Western-blot分析、荧光定量PCR试验以及细胞毒性试验考察亚抑菌浓度的鱼腥草醇提物对金葡菌α-溶血素分... 为了研究鱼腥草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以及其对金葡菌α-溶血素分泌的影响。通过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并应用溶血试验、Western-blot分析、荧光定量PCR试验以及细胞毒性试验考察亚抑菌浓度的鱼腥草醇提物对金葡菌α-溶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腥草醇提物对9株金葡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16~64mg/mL,亚抑菌浓度鱼腥草醇提物呈剂量依赖式抑制金葡菌α-溶血素的分泌,尤其当浓度为0.16mg/mL时,基本上能完全抑制金葡菌α-溶血素的分泌。本研究可能为抗金葡菌感染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α-溶血素 鱼腥草 抗毒力
下载PDF
抗生素耐药机制与新抗感染措施研发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建平 黄煜 宋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719-730,共12页
抗生素耐药性是一项重大的全球健康挑战,临床使用的所有抗生素几乎都能检测到对应的耐药细菌,新抗生素研发非常迫切.了解细菌抵抗抗生素的分子机制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开发新抗生素非常重要.总结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及其耐药机制、噬... 抗生素耐药性是一项重大的全球健康挑战,临床使用的所有抗生素几乎都能检测到对应的耐药细菌,新抗生素研发非常迫切.了解细菌抵抗抗生素的分子机制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开发新抗生素非常重要.总结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及其耐药机制、噬菌体治疗和抗毒力因子治疗的现状,以期为抗生素的可持续使用和新抗感染措施的研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耐药性 抗生素耐药机制 噬菌体治疗 新抗感染措施 抗毒力因子
下载PDF
革兰阴性病原菌毒力因子及抗毒力治疗策略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柏卜鸾 李云鹤 +1 位作者 洪守强 王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4-112,共9页
由于致病菌耐药性的不断增长,传统抗菌药物的效力普遍下降,因而开发新颖的抗感染药物和抗菌疗法迫在眉睫。侧重于对抗细菌毒力因子的抗毒力治疗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与传统抗生素治疗不同,抗毒力治疗只是剥夺病原菌的毒力而不抑制... 由于致病菌耐药性的不断增长,传统抗菌药物的效力普遍下降,因而开发新颖的抗感染药物和抗菌疗法迫在眉睫。侧重于对抗细菌毒力因子的抗毒力治疗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与传统抗生素治疗不同,抗毒力治疗只是剥夺病原菌的毒力而不抑制它们生长或杀死病原菌。为了更好的开发抗毒力治疗这一新型抗菌疗法,对毒力因子的认识还需加强。本文主要就革兰阴性病原菌的攻击性毒力因子、防御性毒力因子、毒力因子表达受到的调控以及抗毒力治疗策略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研究新颖有效的抗菌疗法,缓解致病菌感染及耐药现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力因子 抗毒力治疗 黏附 侵袭 毒力因子调控
下载PDF
D-环丝氨酸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付如意 褚以文 +4 位作者 李静 赵克雷 林家富 邓俊丰 王欣荣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5-551,共7页
目的以铜绿假单胞菌模式菌株PAO1为研究对象,研究抗结核药物D-环丝氨酸通过靶向抑制病原菌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系统实现抑制病原菌毒力发挥的新应用潜力。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环丝氨酸处理铜绿假单胞菌,通过系列表型实验结合荧... 目的以铜绿假单胞菌模式菌株PAO1为研究对象,研究抗结核药物D-环丝氨酸通过靶向抑制病原菌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系统实现抑制病原菌毒力发挥的新应用潜力。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环丝氨酸处理铜绿假单胞菌,通过系列表型实验结合荧光定量PCR以评估D-环丝氨酸对群体感应所调节的毒力因子和相应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利用秀丽隐杆线虫感染模型评估D-环丝氨酸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抑制的体内活性。结果 D-环丝氨酸表现出良好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绿脓菌素以及蛋白水解酶抑制活性,显著抑制了QS系统调控基因和下游功能基因的表达,并且可以显著提高秀丽隐杆线虫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过程的存活率。结论 D-环丝氨酸可以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有望开发成功的抗生素替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环丝氨酸 铜绿假单胞菌 群体感应 毒力因子 抗毒力药物
下载PDF
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多样化的选择利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昌寿 毕云青 +1 位作者 冉云 饶维维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32-38,共7页
用云南省小麦条锈菌优势菌系条中23号、条中25号、25—1及25—2分别在59个小麦品种(系)的苗期及成株期进行人工接种.排除苗期及成株期对四个菌系表现高度抗病的品种(系)之后,其余品种根据成株期的抗性公式作抗性分类,每一类型以其成株... 用云南省小麦条锈菌优势菌系条中23号、条中25号、25—1及25—2分别在59个小麦品种(系)的苗期及成株期进行人工接种.排除苗期及成株期对四个菌系表现高度抗病的品种(系)之后,其余品种根据成株期的抗性公式作抗性分类,每一类型以其成株抗性公式中的抗毒性指数为指标进行筛选,抗毒性指数值≥0.5的类型均可入选.对入选类型进行抗性多样化的组配,按菌系计算每一组配毒性公式中的毒性指在任一组配中凡四个菌系的毒性指数值均≤O.5时即可入选.计算入选组配在每一菌系内成株感染苗期菌源的关系指数,关系指数值最小的组配被认为是抗性多样化的较佳组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抗病性 条锈病 选择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氏菌Ⅲ型分泌系统抗感染类抑制剂的筛选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京华 焦绪瑶 +1 位作者 侯旭奔 高翔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99-2112,共14页
【背景】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肠道致病菌,可以感染人畜并引发食物中毒、伤寒等疾病。近年来因抗生素滥用导致肠道沙门氏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峻,迫切需要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肠道沙门氏菌致病的关键在... 【背景】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肠道致病菌,可以感染人畜并引发食物中毒、伤寒等疾病。近年来因抗生素滥用导致肠道沙门氏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峻,迫切需要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肠道沙门氏菌致病的关键在于与宿主细胞接触后可以通过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向宿主细胞内注射效应蛋白,进而调控宿主细胞囊泡运输和免疫应答等生理活动,以方便其高效侵染宿主细胞。T3SS是一类由超过20种蛋白质组成、高度复杂的跨膜分子机器,是革兰氏阴性病原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蛋白质运输系统和毒力系统。在不同病原菌中,其结构与功能非常保守。位于T3SS核心跨膜区的SctV家族蛋白是T3SS中最保守的组分之一,参与T3SS能量供应和效应蛋白的分泌过程,SctV蛋白的关键氨基酸突变失活后会导致鼠伤寒沙门氏菌丧失对宿主的入侵能力。【目的】以沙门氏菌SctV家族蛋白为靶点,尝试通过虚拟筛选技术筛选与SctV胞内区相互作用的抗感染类T3SS抑制剂。【方法】结合体外相互作用分析、细菌生长曲线实验、细菌分泌实验和细胞侵染实验等对候选分子进行抑制效果的分析和验证。【结果】最终筛选出小分子抑制剂C4(纽莫康定B0)和C5(茜草素),二者均可以显著抑制T3SS分泌效应蛋白,并进一步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对NCM460细胞的侵染。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化合物C4和C5并不是通过结合到SctV胞内区而是通过其他不同机制来抑制细菌的毒性。【结论】化合物C4通过未知通路调控T3SS效应蛋白的分泌过程,而C5可能通过下调调控基因hilD的表达来抑制T3SS分泌效应蛋白,并进一步抑制沙门氏菌对NCM460细胞的侵染。本研究为针对T3SS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并为后续T3SS抗感染类抑制剂的优化和改造提供了分子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Ⅲ型分泌系统 SctV蛋白 抗感染类抑制剂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非抗生素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小丽 封毅 +2 位作者 卓少元 乐宁 尚立国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1年第2期129-136,共8页
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多种人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由于铜绿假单胞菌能对多种抗生素产生抗性,导致传统的抗生素治疗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因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非抗生素治疗方法受到了广泛重视,并... 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多种人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由于铜绿假单胞菌能对多种抗生素产生抗性,导致传统的抗生素治疗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因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非抗生素治疗方法受到了广泛重视,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进展。本文从抗原抗体免疫疗法、噬菌体疗法、抗毒力因子疗法三个方面就铜绿假单胞菌的非抗生素治疗近年来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讨论非抗生素疗法面临的难题以及可能解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抗原抗体免疫疗法 噬菌体疗法 抗毒力因子疗法
下载PDF
耐药菌非抗生素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利洋 胡秀玲 魏云林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8,共9页
抗生素耐药性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威胁之一。抗生素滥用导致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使得传统抗生素治疗面临着巨大挑战。非抗生素治疗策略,如噬菌体疗法、抗菌肽疗法、抗毒力因子疗法等,在应对耐药性细菌方面具有独特... 抗生素耐药性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威胁之一。抗生素滥用导致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使得传统抗生素治疗面临着巨大挑战。非抗生素治疗策略,如噬菌体疗法、抗菌肽疗法、抗毒力因子疗法等,在应对耐药性细菌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临床潜力,并且能够有效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综述耐药菌非抗生素疗法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抗感染领域的新型治疗方案。未来,耐药菌非抗生素疗法有望协同乃至替代抗生素疗法,从而应对“抗生素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耐药性 多重耐药性细菌 噬菌体疗法 抗菌肽 抗毒力因子疗法
原文传递
应对ESKAPE病原菌医院感染的新兴抗菌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万美辰 仇珺 +4 位作者 蒙萌 马雨轩 顾俊婷 焦凯 牛丽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2-821,共10页
ESKAPE病原菌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对常规抗菌疗法不敏感。因此,能有效应对ESKAPE病原菌的新兴治疗策略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文综述了应对ESKAPE病原菌的7项新兴治疗策略,包括抗毒力策略、抑制生物膜形成、抗... ESKAPE病原菌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对常规抗菌疗法不敏感。因此,能有效应对ESKAPE病原菌的新兴治疗策略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文综述了应对ESKAPE病原菌的7项新兴治疗策略,包括抗毒力策略、抑制生物膜形成、抗菌肽、植物来源的抗菌制剂、纳米输送系统、光动力疗法及噬菌体疗法等,旨在为理想新药的研究提供方向,为解决后抗生素时代耐药菌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KAPE病原菌 抗毒力策略 抗菌肽 纳米输送系统 光动力疗法 噬菌体疗法
下载PDF
醴肠化学成分及其抗沙门菌T3SS的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晓春 鲁春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940-4947,共8页
目的 研究醴肠Eclipta prostrata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活性。方法 综合运用SephadexLH-20凝胶、正相硅胶、HPLC、中压反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MS、NMR、UV、IR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 目的 研究醴肠Eclipta prostrata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活性。方法 综合运用SephadexLH-20凝胶、正相硅胶、HPLC、中压反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MS、NMR、UV、IR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SDS-PAGE法检测化合物1~18抗沙门菌T3SS毒力蛋白分泌活性。结果 从醴肠全草提取物中分离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豌豆酚(1)、3′-O-甲基香豌豆酚(2)、蟛蜞菊内酯(3)、异去甲蟛蜞菊内酯(4)、木犀草素(5)、5′-(4-羟基-1-丁炔-1-基)[2,2′-联噻吩]-5-醛(6)、α-三联噻吩(7)、α-三联噻吩甲醛(8)、α-三联噻吩甲醇(9)、5-甲氧亚甲基-2,2′:5′,2′′-三联噻吩(10)、5-羟甲基-(2,2′:5′,2′′)-三联噻吩乙酯(11)、[2,2′:5′,2′′-三联噻吩]-5-基甲基-2-甲基丁酯(12)、5-羟甲基-(2,2′:5′,2′′)-噻吩当归酸酯(13)、5-羟甲基-(2,2′:5′,2′′)-噻吩巴豆酸酯(14)、(Z)-[2,2′-联噻吩]-5-甲醇-5′-(3-丁烯-1-炔基)-2-巴豆酸酯(15)、(E)-5′-(3-丁烯-1-炔基)-[2,2′-噻吩]-5-甲醇-2-甲基巴豆酸酯(16)、5′-(3-丁烯-1-炔-1-基)-[2,2′-联噻吩]-5-甲醇-5-乙酯(17)和5′-羟甲基-5-(3-丁烯-1-炔基)-2,2′-联噻吩(18)。结论 化合物6、15、16首次从植物醴肠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具有较强的沙门菌T3SS毒力蛋白分泌抑制活性,化合物1、3、4具有一定的抗T3SS活性,为醴肠民间用作排脓、止血、治热痢以及抗菌抗感染药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醴肠 抗沙门菌T3SS活性 抗毒力药物 噻吩 黄酮 5′-(4-羟基-1-丁炔-1-基)[2 2′-联噻吩]-5-醛 (Z)-[2 2′-联噻吩]-5-甲醇-5′-(3-丁烯-1-炔基)-2-巴豆酸酯 木犀草素
原文传递
细菌分选酶A抑制剂抗革兰阳性超级细菌感染的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19
作者 王琦 艾常虹 商庆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5-392,共8页
过去几十年中,全球抗菌药物耐药形势愈发严峻,多重耐药菌所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对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发现,抗毒力疗法可能成为对抗超级细菌感染的新选择。细菌分选酶A(SrtA)是一种细菌细胞膜酶,可将关键毒力因... 过去几十年中,全球抗菌药物耐药形势愈发严峻,多重耐药菌所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对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发现,抗毒力疗法可能成为对抗超级细菌感染的新选择。细菌分选酶A(SrtA)是一种细菌细胞膜酶,可将关键毒力因子固定在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表面,在革兰阳性超级细菌的致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SrtA通过识别、硫酯化和转肽化将微生物表面成分识别黏附基质分子锚定在细菌肽聚糖上,因此抑制SrtA可使细菌无法附着在特定的组织和(或)器官上,从而无法攻击宿主细胞,且无法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此外,SrtA并非细菌生长和生存所必需,在细胞膜上很容易获得,是开发抗毒力疗法药物的理想靶点。本文对合成小分子、多肽和天然产物等SrtA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同时对SrtA抑制剂治疗革兰阳性超级细菌感染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耐药性 抗毒力疗法 革兰阳性菌 细菌分选酶A 抑制剂 毒力因子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抗毒力抑制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玲 靳英丽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9期1903-1908,共6页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常见病原菌之一,并且其多重耐药菌株对人类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靶向毒力因子的MRSA抗毒力抑制剂可以在解决细菌感染问题的同时有效避免多重耐药的产生与发展,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目前已知MRSA抗毒力抑...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常见病原菌之一,并且其多重耐药菌株对人类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靶向毒力因子的MRSA抗毒力抑制剂可以在解决细菌感染问题的同时有效避免多重耐药的产生与发展,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目前已知MRSA抗毒力抑制剂包括靶向ClpP蛋白酶的泽兰黄酮、槲皮苷,靶向转肽酶A的异牡荆苷,靶向转肽酶B的根皮素,靶向α-溶血素的胡椒碱、厚朴总酚,靶向生物膜的黄绵马酸BB及绿原酸代谢产物等。就上述MRSA抗毒力抑制剂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MRSA抗毒力抑制剂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毒力抑制剂 天然产物 转肽酶A α-溶血素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