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0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土拱效应的抗滑桩与护壁桩的桩间距分析 被引量:101
1
作者 贾海莉 王成华 李江洪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98-103,共6页
抗滑桩与护壁桩分别在滑坡治理和基坑支护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实施正是利用了土中的成拱效应 ,然而传统桩的设计虽考虑土拱效应的存在 ,但桩间距确定理论与方法并未建立起来。本文首先基于土体的极限平衡条件对滑坡推力作用下的土体... 抗滑桩与护壁桩分别在滑坡治理和基坑支护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实施正是利用了土中的成拱效应 ,然而传统桩的设计虽考虑土拱效应的存在 ,但桩间距确定理论与方法并未建立起来。本文首先基于土体的极限平衡条件对滑坡推力作用下的土体中的成拱作用进行研究 ,得出了抗滑桩的最大桩间距公式 ,并以某一具体工程为例 ,对该最大桩间距的物理意义和可用性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在考虑土拱效应的情况下合理桩间距的确定方法 ,并以此为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护壁桩 滑坡治理 基坑支护 桩间距
下载PDF
微型桩群与普通抗滑桩抗滑特性的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85
2
作者 孙书伟 朱本珍 +1 位作者 马惠民 杨让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64-1570,共7页
通过室内试验,对微型桩群与普通抗滑桩的抗滑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滑坡推力作用下微型桩群的受力机制以及采用微型桩群代替普通抗滑桩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微型桩群具有较好的抗滑承载能力,试验中其承载力略小于普通抗滑桩,可以代替... 通过室内试验,对微型桩群与普通抗滑桩的抗滑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滑坡推力作用下微型桩群的受力机制以及采用微型桩群代替普通抗滑桩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微型桩群具有较好的抗滑承载能力,试验中其承载力略小于普通抗滑桩,可以代替普通抗滑桩用于边坡加固。微型桩群与普通抗滑桩的受力机制不同,普通抗滑桩刚度大,其变形主要由桩后土体产生压裂破坏引起;微型桩群抗弯刚度小,荷载作用下桩身发生挠曲变形且使桩间土体的塑性区发生交叉重叠,从而在滑面附近以及桩顶均产生较大变形。对土压力以及桩身弯矩的监测结果表明,滑坡推力在不同排微型桩间的传递关系随荷载水平的提高发生规律性改变,滑面以下土抗力主要由后排桩的桩后土体提供。群桩效应的存在使微型桩群中各微型桩的受力与单根微型桩的受力有较大差异。桩顶承台的作用提高了微型桩群的整体刚度,但会使后排桩顶产生较大的负弯矩,前排桩顶产生较大的正弯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抗滑桩 微型桩群 受力机制 模型试验 相似理论
下载PDF
土拱效应在抗滑桩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熊良宵 李天斌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275-277,共3页
抗滑桩是边坡支挡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物,具有施工快和安全可靠等特点,是整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同时,在抗滑桩设计中,桩间距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而以往一般是根据经验确定桩间距,这样确定的值往往偏小从而造成投资的浪费,... 抗滑桩是边坡支挡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物,具有施工快和安全可靠等特点,是整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同时,在抗滑桩设计中,桩间距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而以往一般是根据经验确定桩间距,这样确定的值往往偏小从而造成投资的浪费,或偏大从而造成抗滑桩作用失效。从土拱效应出发,研究了土拱效应在抗滑桩工程中的形成机理、存在条件、形状和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基于土拱效应的抗滑桩桩间距的计算方法。最后以某实际工程为例,结合上述方法,用Matlab等数学软件求解了该实际工程基于土拱效应的抗滑桩桩间距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拱效应 抗滑桩 桩间距 MATLAB
下载PDF
抗滑桩内力计算悬臂桩法的改进 被引量:21
4
作者 戴自航 沈蒲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85,共5页
对抗滑桩内力计算之悬臂桩法作了适当改进:建立了滑动面上下统一的坐标系;将桩在滑动面以上部分视为弹性定向铰支的悬臂梁,以使滑动面上下位移符合连续性的实际情况;桩在滑动面以下部分视为"Winkler"弹性地基梁,采用地基系数&... 对抗滑桩内力计算之悬臂桩法作了适当改进:建立了滑动面上下统一的坐标系;将桩在滑动面以上部分视为弹性定向铰支的悬臂梁,以使滑动面上下位移符合连续性的实际情况;桩在滑动面以下部分视为"Winkler"弹性地基梁,采用地基系数"m"法计算桩身内力,推导了有限差分计算公式;编制了全桩内力计算程序,可适用于滑坡推力和桩前滑体抗力分布的多种形式以及抗滑桩为刚性桩和弹性桩的情况,同时可得到理想的可视化计算结果.以算例进行了比较验证,并介绍了工程应用实例.与传统方法相比,有效地提高了抗滑桩内力分析效率和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柱 内力 悬臂桩法 “m”法 有限差分法
下载PDF
似土质边(滑)坡抗滑桩后滑坡推力分布模式的近似理论解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肖世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0-123,共4页
抗滑桩后侧滑坡推力的分布模式直接影响着桩体内力的大小及分布特征,从而影响着抗滑桩设计的合理性。考虑实际工程设计状态,根据对似土质滑体的水平微层段极限平衡分析,建立了桩后滑坡推力的近似解析表达式。结果显示桩后滑坡推力呈中... 抗滑桩后侧滑坡推力的分布模式直接影响着桩体内力的大小及分布特征,从而影响着抗滑桩设计的合理性。考虑实际工程设计状态,根据对似土质滑体的水平微层段极限平衡分析,建立了桩后滑坡推力的近似解析表达式。结果显示桩后滑坡推力呈中间大上下端小的近似抛物线型分布模式,模拟滑体滑动极限状态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近似理论解析方法是较为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土质边(滑)坡 抗滑桩 滑坡推力 分布模式
下载PDF
渗流对抗滑桩加固滑坡后的影响效果评价 被引量:22
6
作者 卢应发 周盛沛 +1 位作者 罗先启 吴延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40-1846,共7页
对抗滑桩布设于滑坡体后,导致滑坡体有效渗流断面下降和地下水位抬高,从而造成滑体重度增加,滑带综合黏聚力和摩擦角下降,致使滑坡治理后的稳定性难以达到预期设计效果等方面问题进行研究。运用体积平均法、自洽法和Hashin-Strikman法,... 对抗滑桩布设于滑坡体后,导致滑坡体有效渗流断面下降和地下水位抬高,从而造成滑体重度增加,滑带综合黏聚力和摩擦角下降,致使滑坡治理后的稳定性难以达到预期设计效果等方面问题进行研究。运用体积平均法、自洽法和Hashin-Strikman法,对采用抗滑桩治理后滑坡的加固效果进行探讨,提出较为可行的抗滑桩加固效果评价方法。最后,对某县滑坡采用抗滑桩治理后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抗滑桩 滑坡治理 评价
下载PDF
底端嵌固桩与滑体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魏作安 李世海 赵颖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259-2263,共5页
抗滑桩与滑坡体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系统。利用专门设计的安置有光纤和电测器件的物理模型试验装置,通过改变抗滑桩的几何尺寸、布置间距以及滑体的滑移面角等有关参数,研究抗滑桩与滑坡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了在不同桩体几何尺寸、... 抗滑桩与滑坡体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系统。利用专门设计的安置有光纤和电测器件的物理模型试验装置,通过改变抗滑桩的几何尺寸、布置间距以及滑体的滑移面角等有关参数,研究抗滑桩与滑坡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了在不同桩体几何尺寸、间距以及滑体滑移面角β等参数情况下抗滑桩的受力状况和滑体作用在抗滑桩上的滑坡推力函数q(H),进一步揭示了抗滑桩与滑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抗滑桩 物理模型试验 滑坡灾害防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滑坡土石混合体与桩的接触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静 李邵军 +1 位作者 孟凡震 闵弘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888-2895,共8页
以库区典型堆积层滑坡为工程背景,开展一系列不同的含水率、含石量及剪切速率的室内大型直剪试验,探讨不同试验条件下抗滑桩与土石混合体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建立抗剪强度参数与含水率、含石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以库区典型堆积层滑坡为工程背景,开展一系列不同的含水率、含石量及剪切速率的室内大型直剪试验,探讨不同试验条件下抗滑桩与土石混合体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建立抗剪强度参数与含水率、含石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接触面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减小,而黏聚力减小趋势在土体饱和时趋于平稳。随着含石量的增大,桩土接触面抗剪强度及内摩擦角则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抛物线型变化趋势,而黏聚力则逐渐减小。此外,剪切速率增大,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参数则显著增大。研究成果可为土石混合体滑坡抗滑桩设计、接触本构和加固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土石混合体 抗滑桩 接触面 力学特性
下载PDF
抗滑桩与周围岩土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4
9
作者 陶波 佴磊 +2 位作者 伍法权 郭改梅 柴建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1-206,共6页
基于岩土工程有限单元法研究了抗滑桩与周围岩土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抗滑桩与围岩间相互作用力呈非线性分布。侧向膨胀力是由抗滑桩抑制围岩在重力作用下的侧向应变而产生,弹性模量对侧向膨胀力的非线性分布有重要... 基于岩土工程有限单元法研究了抗滑桩与周围岩土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抗滑桩与围岩间相互作用力呈非线性分布。侧向膨胀力是由抗滑桩抑制围岩在重力作用下的侧向应变而产生,弹性模量对侧向膨胀力的非线性分布有重要影响。将抗滑桩锚固段某侧压应力对锚固段顶点的弯矩等效变成均匀分布力产生的弯矩,此均匀分布力为等效锚固力。等效锚固力与均布推力呈正比,比例系数随锚固比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侧向膨胀力 等效锚固力 非线性
下载PDF
渗流与抗滑桩的抗滑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新强 杨健 陈祖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6-68,共3页
在分析滑坡体水力条件的基础上,指出由于抗滑桩的施工,滑坡体的自然排水通道受阻,导致边坡地下水位的抬高,因而可能会对滑坡体构成新的威胁;讨论了抗滑桩对滑坡体的渗透性影响与滑坡体在抗滑桩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同时给出了简化条件下... 在分析滑坡体水力条件的基础上,指出由于抗滑桩的施工,滑坡体的自然排水通道受阻,导致边坡地下水位的抬高,因而可能会对滑坡体构成新的威胁;讨论了抗滑桩对滑坡体的渗透性影响与滑坡体在抗滑桩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同时给出了简化条件下抗滑桩桩体部位的渗透系数计算方法。某水利枢纽工程利用抗滑桩和混凝土挡墙加固滑坡体,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抗滑桩的阻渗作用对于滑坡体的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有必要对坡面坡体进行合理的疏排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边坡 稳定分析 抗滑桩
下载PDF
抗滑桩内力的BOTDR监测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永莉 孙红月 +2 位作者 于洋 詹伟 尚岳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3-249,共7页
为了获取抗滑桩的内力分布数据及客观评价抗滑桩工作状态,通过在抗滑桩上布置光纤传感器,对抗滑桩进行桩身应变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测量方法实现从抗滑桩浇注完成至滑坡推力作用整个过程的应变变化过程的监测,成功采集到抗滑桩受力... 为了获取抗滑桩的内力分布数据及客观评价抗滑桩工作状态,通过在抗滑桩上布置光纤传感器,对抗滑桩进行桩身应变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测量方法实现从抗滑桩浇注完成至滑坡推力作用整个过程的应变变化过程的监测,成功采集到抗滑桩受力过程中桩身任意深度处的应变;抗滑桩浇注完成后,由于混凝土凝固,首先有一个桩身收缩的过程,达到稳定的时间约4个月;选取桩身收缩应变完成点作为计算初值,再依据钢筋混凝土构件计算理论,对抗滑桩的轴向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抗滑桩目前的安全状态评价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测量计(BOTDR) 钢筋混凝土 工作状态
下载PDF
陡倾滑面堆积层滑坡抗滑桩锚固深度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显春 罗刚 +1 位作者 邓建辉 上官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57-168,共12页
在陡倾滑面堆积层滑坡中抗滑桩锚固深度的计算是支挡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以内(江)六(盘水)线K285滑坡为工程研究对象,基于相似原理,进行桩土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3种不同锚固深度抗滑桩锚固段的受力状态和桩前滑床破坏... 在陡倾滑面堆积层滑坡中抗滑桩锚固深度的计算是支挡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以内(江)六(盘水)线K285滑坡为工程研究对象,基于相似原理,进行桩土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3种不同锚固深度抗滑桩锚固段的受力状态和桩前滑床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1)桩前滑体抗力呈三角形分布,滑带处抗力最大;(2)桩身最大弯矩点随着荷载增加沿桩身逐渐下降,桩前滑床发生楔形破坏,破裂深度基本与最大弯矩点对应;(3)随着锚固段长度的增加,桩前滑床楔形破坏面位置逐渐上移接近滑动面,且其破裂角逐渐减小。基于以上分析,笔者等将抗滑桩锚固段划分为无抗力锚固段、无效锚固段和有效锚固段,并采用弹性力学推导了各段长度和锚固段总长度的计算式。将研究结果用于内六线K285滑坡抗滑桩锚固深度的优化设计,在保证治理效果的基础上使得桩长减小了6 m。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倾滑面堆积层滑坡 抗滑桩 桩土相互作用 物理模型试验 锚固深度 破裂角
下载PDF
参数变异性对抗滑桩锚固深度可靠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文居 赵其华 刘晶晶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63,共3页
工程岩(土)体由于地质条件、取样及试验条件等的差异,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均表现出较强的变异性。在常规抗滑桩锚固深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抗滑桩锚固深度可靠度分析的计算模型。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参数的变异性对抗滑桩锚固深度... 工程岩(土)体由于地质条件、取样及试验条件等的差异,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均表现出较强的变异性。在常规抗滑桩锚固深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抗滑桩锚固深度可靠度分析的计算模型。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参数的变异性对抗滑桩锚固深度可靠度的影响。认为参数变异性对抗滑桩锚固深度可靠度影响明显,参数变异性越大,抗滑桩失效概率也越大,同时得出抗滑桩锚固深度的可靠度对岩土体内摩擦角、内聚力C及容重γ的变异性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锚固深度 变异性 MONTE Carlo法
下载PDF
嵌岩桩抗滑特性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祝廷尉 胡新丽 +1 位作者 徐聪 雍睿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65-172,共8页
进行嵌岩桩与滑坡体相互作用的框架式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根据微型土压力盒和电阻应变计的监测数据,分别研究滑坡推力作用下模型桩的受力特征、桩身弯矩分布规律及模型变形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嵌岩桩加固后的滑坡,桩后推力随深度的增... 进行嵌岩桩与滑坡体相互作用的框架式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根据微型土压力盒和电阻应变计的监测数据,分别研究滑坡推力作用下模型桩的受力特征、桩身弯矩分布规律及模型变形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嵌岩桩加固后的滑坡,桩后推力随深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型分布形式,合力作用点约在滑动面以上模型桩自由段的1/2处;嵌岩模型桩有明显的抗滑特性,承担了大部分桩后推力,传递至桩前土压力值较小且稳定;模型桩的桩身弯矩分布形式不同于普通抗滑桩弯矩分布形式,自由段埋深0~15 cm范围内为主要弯矩承受区域,最大弯矩截面位于滑面上模型桩自由段1/3处,滑动面处桩身弯矩绝对值较小;滑坡模型在沿滑面推力加载作用下发生桩后滑体越桩滑动破坏。该试验成果为嵌岩桩的抗滑特性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为该类型抗滑桩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物理模型试验 相似理论 土压力 桩身变形
下载PDF
锚索抗滑桩工程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石玉玲 李貅 李凯玲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412-415,327,共5页
锚索抗滑桩与普通抗滑桩相比,其受力状态更加合理。本文通过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和计算简图,推导出锚索在桩身任意位置的计算公式,并编制程序实现弯矩和应力的计算,确定出最优的锚固角和最优的锚索位置,可以有效减小抗滑桩的弯矩,更加充... 锚索抗滑桩与普通抗滑桩相比,其受力状态更加合理。本文通过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和计算简图,推导出锚索在桩身任意位置的计算公式,并编制程序实现弯矩和应力的计算,确定出最优的锚固角和最优的锚索位置,可以有效减小抗滑桩的弯矩,更加充分的发挥锚索的作用。文中最后结合延安宝塔山滑坡治理,给出了实际应用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索)抗滑桩 滑坡治理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多排抗滑桩在大型滑坡治理中的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军 刘静德 梁志荣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56-161,共6页
结合南京某滑坡治理工程,探讨多排抗滑桩在大型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对边坡及建筑变形监测结果,分析确定大型滑坡的潜在滑裂面,并通过反分析确定滑带土的力学参数,为滑坡治理设计提供依据。采用多排抗滑桩进行大型滑坡治理,能有... 结合南京某滑坡治理工程,探讨多排抗滑桩在大型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对边坡及建筑变形监测结果,分析确定大型滑坡的潜在滑裂面,并通过反分析确定滑带土的力学参数,为滑坡治理设计提供依据。采用多排抗滑桩进行大型滑坡治理,能有效防治不同模式的滑坡破坏。对于滑面较长、下滑力较大的滑坡,采取多排抗滑桩加固能有效减少抗滑桩所受滑坡推力,改善抗滑桩受力性能,确保边坡的安全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滑坡治理 滑坡推力 强度折减法 稳定性分析
原文传递
抗滑桩桩间土拱效应及合理桩间距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叶代成 《土工基础》 2008年第4期75-79,共5页
根据桩间土体侧摩阻力的变化和相对运动所引起位移的差异提出了用等效抗滑桩模型代替实际抗滑桩的研究思路,进而分析了桩间土拱的形成过程。根据桩间土拱的受力特征得到了有效土拱的最前端应是楔紧作用最显著的土拱单元而不是土拱自然... 根据桩间土体侧摩阻力的变化和相对运动所引起位移的差异提出了用等效抗滑桩模型代替实际抗滑桩的研究思路,进而分析了桩间土拱的形成过程。根据桩间土拱的受力特征得到了有效土拱的最前端应是楔紧作用最显著的土拱单元而不是土拱自然延伸的最前端构成的观点。在此分析和假设前提下建立了抛物线型桩间土拱的数学力学模型,并得到了最大桩间距必须满足的平衡条件和强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土拱形成过程 合理桩间距 平衡条件 强度条件
下载PDF
抗滑桩加固斜坡坡面位移场特征及演化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马俊伟 唐辉明 +4 位作者 胡新丽 雍睿 徐聪 夏浩 鲁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9-690,共12页
通过大型滑坡物理模型试验,利用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测量坡体表面的位移场,获得抗滑桩加固斜坡坡面位移场分布特征,统计斜坡失稳过程中坡面位移场的特征统计量–方差,根据位移场方差值D(X)的平稳变化和急剧变化对坡体失稳破坏过程进行描... 通过大型滑坡物理模型试验,利用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测量坡体表面的位移场,获得抗滑桩加固斜坡坡面位移场分布特征,统计斜坡失稳过程中坡面位移场的特征统计量–方差,根据位移场方差值D(X)的平稳变化和急剧变化对坡体失稳破坏过程进行描述;运用分形理论R/S分析法,确定滑坡位移场时序分形动力学参数–坡面位移场方差的Hurst指数,研究抗滑桩加固斜坡失稳过程中坡面位移场的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坡面位移场特征统计量–方差可以用来表征斜坡宏观裂缝的发育、贯通,以及斜坡的失稳破坏;宏观裂缝形成前夕,坡面出现局部变形带,局部变形进一步集中,形成宏观地表裂缝,此统计特征量–方差出现突变,斜坡失稳破坏时,位移场方差出现激增;斜坡失稳过程中位移场时序分形动力学参数–坡面位移场方差的Hurst指数表现出"低值–回升–降维"的演化趋势,坡面位移场方差的Hurst指数随着斜坡由稳定向失稳的演化出现明显降维突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抗滑桩 坡面位移场 模型试验 计算机辅助检测 HURST指数
原文传递
考虑滑床复合倾斜岩体综合地基系数的抗滑桩受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董曼曼 王亮清 +1 位作者 葛云峰 王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000-3008,共9页
在抗滑桩内力与变形计算中,当前理论分析多将滑床岩体等效成均质体或水平的非均质体,而三峡库区大部分滑床多为复合倾斜岩体。通过3DEC数值试验,研究了抗滑桩的有效影响范围与桩截面宽度、深度的关系,确定了抗滑桩有效影响范围的上、下... 在抗滑桩内力与变形计算中,当前理论分析多将滑床岩体等效成均质体或水平的非均质体,而三峡库区大部分滑床多为复合倾斜岩体。通过3DEC数值试验,研究了抗滑桩的有效影响范围与桩截面宽度、深度的关系,确定了抗滑桩有效影响范围的上、下限;利用面积等效,在桩的有效影响范围内提出了滑床复合倾斜岩体综合地基系数K_(Zi)的公式;推导了基于K_(Zi)的弹性抗滑桩嵌固段受力特征研究的计算公式并编写了MATLAB计算程序。以马家沟滑坡为例,采用等效法、水平层状地基系数法和基于K_(Zi)的计算方法分别进行了抗滑桩嵌固段内力、位移的计算。结果表明,基于K_(Zi)的计算方法与水平层状地基系数法相比,滑面处位移增大14.6%,内力相差较小;同时,基于K_(Zi)的计算方法根据滑动面处的位移反求桩顶的位移与现场监测位移较为接近,而利用传统方法计算位移偏小,设计偏于危险。该方法可为复合倾斜岩体地区的抗滑桩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床倾斜岩体 抗滑桩 影响范围 综合地基系数 内力与变形
下载PDF
Dynamic response of a slope reinforced by double-row antisliding piles and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s 被引量:10
20
作者 FAN Gang ZHANG Jian-jing +1 位作者 QI Shun-chao WU Jin-bia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1期226-241,共16页
Large-scale shaking table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slope reinforced by double-row anti-sliding piles and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s.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inforcement suppresse... Large-scale shaking table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slope reinforced by double-row anti-sliding piles and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s.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inforcement suppressed the acceleration amplification effectively. The axial force time histories are decomposed into a baseline part and a vibration part in this study. The baseline part of axial force well revealed the seismic slope stability, the peak vibration values of axial force of the anchor cables changed significantly in different area of the slope under seismic excitations. The peak lateral earth pressure acting on the back of the anti-sliding pile located at the slope toe was much larger than that acting on the back of the anti-sliding pile located at the slope waist.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an obvious load sharing ratio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anti-slide piles, the load sharing ratio between the two anti-sliding piles located at the slope toe and the slope waist varied mainly in a range of 2-5. The anti-slide pile at the slope waist suppressed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slope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PE stability anti-sliding pile ANCHOR cable Seismic design SHAKING table test Earthquak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