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置入内固定的隐性失血比较 被引量:36
1
作者 龙秋平 廖前德 +3 位作者 尹科 钟达 牛兵 丁登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0期5460-5465,共6页
背景:隐性失血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存在的一个重要隐患,可导致患者内固定治疗后处于贫血状态,影响切口愈合及患者恢复。目的:比较分析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术期失血量及其影响... 背景:隐性失血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存在的一个重要隐患,可导致患者内固定治疗后处于贫血状态,影响切口愈合及患者恢复。目的:比较分析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术期失血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两种方法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0例,其中年龄≥80岁的患者21例,年龄<80岁的患者49例;体质量指数>30kg/m2的患者28例,体质量指数≤30kg/m242例;使用防旋髓内钉固定30例,动力髋螺钉固定40例。根据身高、体质量和内固定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变化,使用Gross方程计算围术期失血量。结果与结论:患者平均失血量为936mL,其中显性失血量为237mL,隐性失血量为699mL。隐性失血占失血总量达74.7%。动力髋螺钉组显性失血量高于防旋髓内钉组,隐性失血量低于防旋髓内钉组,高龄患者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均高于非高龄患者,男性与女性患者之间及肥胖与非肥胖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隐性出血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后失血的主要原因;防旋髓内钉术式隐性失血量较动力髋螺钉大;高龄是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科植入物 股骨转子间骨折 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 围手术期 隐性失血 显性失血 高龄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波 林石荣 余旭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8期200-203,共4页
目的对比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DHS... 目的对比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DHS治疗,实验组给予PFNA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术后1年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方法进行关节功能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实验组的优良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9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5,P>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人工关节置换,而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能促进患者更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髋关节置换术和防旋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严瑾 沈敏 +1 位作者 苏春燕 成钊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0期218-22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髋关节置换术和防旋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2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髋关节置换术组(A组,34例)和防旋型髓内钉固定术组(B组,38例)。对...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髋关节置换术和防旋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2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髋关节置换术组(A组,34例)和防旋型髓内钉固定术组(B组,38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指标(术后1、3、12个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2(6~18)个月的随访,B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A组术后卧床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均低于B组,A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1、3个月)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相差甚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卧床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但手术创伤大。防旋型髓内钉固定术微创损伤少,但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防旋型髓内钉固定术 髋关节功能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
4
作者 景汉栋 丁明聪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0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2年7月于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择期手术的83例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把83例患者分为髓内钉组(n=42)与钢板组... 目的:探讨与分析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2年7月于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择期手术的83例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把83例患者分为髓内钉组(n=42)与钢板组(n=41),髓内钉组采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钢板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术后功能恢复及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和钢板组比较,髓内钉组的术中出血量减少,并且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也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的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都高于术前1 d,髓内钉组术后1个月的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明显高于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髓内钉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钢板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术后6个月的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切口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应用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促进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分泌,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治疗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转化生长因子-Β1 髋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学亮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3期359-360,共2页
目的探讨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预后相关指标、 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 3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较好,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髓内钉 锁定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宋麒麟 黎惠金 +1 位作者 张雄辉 张学全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4期547-548,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采用防旋髓内钉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内固定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采用防旋髓内钉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内固定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失败组和成功组的尖顶距TAD、 AO分型、外壁分型、术前Singh指数、应用唑来膦酸占比、合并呼吸内科疾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内固定失败的影响因素包括尖顶距TAD、 AO分型、外壁分型、术前Singh指数、应用唑来膦酸、合并呼吸内科疾病。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中针对性进行预防和干预,对降低内固定失败率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失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刘向阳 邓仁椿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644-645,共2页
目的研究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 目的研究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结论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较小、稳定性强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抗旋髓内钉 内固定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失败的原因分析及手术经验总结 被引量:15
8
作者 万家兴 王凯利 +2 位作者 宋雪 马秋洁 李萍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449-452,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病例,总结PFN-A手术疗效、失败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5例,均行PFN-A手术,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运用髋关节创伤后H...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病例,总结PFN-A手术疗效、失败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5例,均行PFN-A手术,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运用髋关节创伤后Harris功能评分,分析PFN-A内固定失败原因,总结手术经验。结果手术时间为50~135min,平均(87.27±40.08)min;术中出血量50~200mL,平均(107.69±43.17)mL;术后Harris评分,其中优59例,良28例,中15例,差3例,优良率82.86%;内固定失败2例,1例主钉断裂,1例螺旋刀片穿出股骨头。结论 PFN-A内固定手术失败最主要因素是骨折复位欠佳和手术操作因素,其次术后负重时间过早和患者自身体质过重、严重骨质疏松,但PFN-A内固定术仍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失败
下载PDF
强筋补骨汤联合C臂辅助下PFNA术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PLT、D-D、IL-1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任政 王再彭 +3 位作者 欧福念 何顺 龙跃 陈邦灿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481-485,共5页
目的:研究强筋补骨汤联合C臂辅助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术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 目的:研究强筋补骨汤联合C臂辅助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术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C臂辅助下PFNA术式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强筋补骨汤治疗。分别对比两组在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髋关节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前后两组PLT、D-D、IL-13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下床活动时间[(3.84±0.56)d]、骨折愈合时间[(113.88±14.89)d]、完全负重下地时间[(130.22±17.39)d]比对照组[(6.02±0.87)d]、[(150.82±19.85)d]、[(194.73±21.75)d]低(均P<0.05)。研究组术后3、6、12个月的髋关节评分[(64.27±8.14)分]、[(71.60±9.22)分]、[(78.13±9.27)分]、膝关节评分[(88.41±11.48)分]、[(94.17±13.06)分]、[(98.27±14.32)分]比对照组[(52.09±6.23)分]、[(58.54±6.39)分]、[(64.01±7.26)分]、[(79.05±9.33)分]、[(84.07±9.33)分]、[(90.25±13.95)分]高(均P<0.05)。研究组术后7天时的PLT[(225.18±14.28)×10~9/L]、D-D[(92.35±35.28)μg/mL]、IL-13水平[(13.58±2.03)pg/mL]比对照组[(234.75±15.06)×10~9/L]、[(109.66±36.83)μg/mL]、[(19.24±3.48)pg/mL]低(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不愈合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强筋补骨汤联合C臂辅助下PFNA术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PLT、D-D、IL-13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强筋补骨汤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血小板计数 D-二聚体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蔡志伟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10期1345-1346,共2页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1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1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24%(P <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显著,可优化手术指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勋兵 仇大鹏 张井泉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334-336,共3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ur anti-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roximal femur locking plate,PF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随访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ur anti-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roximal femur locking plate,PF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随访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方式随机选择,其中PFNA治疗15例,PFLP治疗2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行走锻炼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行走锻炼时间方面,P<0.05,有统计学差异,PFNA治疗组优于PFLP治疗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下地行走锻炼时间早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转髓内钉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髋部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敏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5期141-143,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管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老年不稳定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管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老年不稳定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水平、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6周,观察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FNA内固定术相比,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髋部骨折患者效果较好,能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提高术后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不稳定型髋部骨折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生 吴继彬 +1 位作者 陈世彦 陈正刚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18期161-164,共4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式不同分为PFNA组48例(行PFNA内固...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式不同分为PFNA组48例(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和ALP组32例(行ALP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ALP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A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PINP水平均高于术前,且PFNA组高于ALP组,两组CTX水平均低于术前,且PFNA组低于A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1/48),低于ALP组的25.00%(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ALP内固定术均可有效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但PFNA创伤更小,有助于改善骨代谢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解剖型锁定钢板 内固定术 髋关节功能 骨代谢 并发症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振宗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2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提高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和生命质量评分,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治疗效果优于LCP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生命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邢宝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9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钢板组与髓内钉组,各40例。钢板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髓内钉组采用股骨近端...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钢板组与髓内钉组,各40例。钢板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髓内钉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优于钢板组(P<0.05)。髓内钉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钢板组(P<0.05)。髓内钉组术后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钢板组(P<0.05)。髓内钉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钢板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且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锁定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史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24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效果以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0.13±7.12)min及骨折愈合时间(89.96±3.7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5.26±5.14)min、(98.03±5.13)d,术中出血量(122.15±10.79)ml少于对照组的(399.43±50.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有效减少术中损伤,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骨折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固定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17
作者 王亚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F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老年IFF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F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老年IF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进行PFNA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平衡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多,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中关节功能、畸形、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Barthel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IFF效果更佳,可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加快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BI评分及BBS评分,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8
作者 谢红喜 杨同堂 徐敏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7期137-140,共4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陇西县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82例高龄IFF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陇西县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82例高龄IFF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2)。对照组采用DHS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PULSES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畸形、活动度、疼痛、功能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躯体状况、感觉功能、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排泄功能、精神状况等PULSE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42),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IFF骨折患者可提高髋关节功能评分,缩短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PULSE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DHS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患者 髋关节功能评分 并发症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静力化锁定与动力化锁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王明明 杨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6期78-81,共4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静力化锁定与动力化锁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静力化锁定与动力化锁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动力化锁定治疗,观察组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静力化锁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固定质量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Ⅱ、Ⅲ及Ⅳ级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术后48 h,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前列腺素E2(PGE2)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及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静力化锁定用于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可提高固定质量,缓解创伤应激反应,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远端静力化锁定 远端动力化锁定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固定质量
下载PDF
股骨手术固定套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志亮 沈利锋 +2 位作者 芦丽波 曹寅 何佳益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8期765-767,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的股骨手术固定套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宁波市第九医院实施仰卧位下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自制的股骨手术固定套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宁波市第九医院实施仰卧位下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方巾包裹+绷带缠绕”患侧上肢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股骨手术固定套”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患侧上肢约束装卸时间和术后患侧上肢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患侧上肢约束安装时间(56.51±10.16)s和拆卸时间(17.00±3.13)s均低于对照组(138.86±33.08)s和(58.46±6.5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77和33.815,均P<0.001);两组患者在术后患侧上肢有无并发症发生情况中皮肤压痕、酸痛及麻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70、10.516和5.719,均P<0.05)。结论实施仰卧位下PFNA手术时使用股骨手术固定套可减少患侧上肢约束装卸时间,节约人力资源和医疗成本,提高患侧上肢舒适度,降低术后患侧上肢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术 患肢约束 股骨手术固定套 护理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