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彭卫东 刘刚 +17 位作者 葛宇峰 谭哲伦 陈依民 高峰 张京 张馨艺 何久盛 文良元 王现海 史宗新 胡三保 孙凤坡 龚子顺 孙明曜 田懋一 朱仕文 杨明辉 吴新宝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评估北京地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AOM)治疗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市房山... 目的评估北京地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AOM)治疗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髋部脆性骨折患者1963例,总结其人口学特征,并收集患者入院后30、120、365 d的临床资料,AOM治疗及健康基本补充剂使用情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OM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1963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住院时年龄65~102(79.3±7.2)岁,≥80岁患者占56.7%(1113/1963);男性患者占30.8%(604/1963),女性患者占69.2%(1359/1963);股骨颈骨折8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077例,股骨粗隆下骨折40例。综合3个时间点,在髋部骨折后1年内,33.0%(648/1963)的患者接受过AOM治疗,71.0%(1394/1963)的患者使用过健康基本补充剂。入院后30、120、365 d患者AOM治疗率分别为23.0%(451/1963)、17.9%(353/1963)、21.0%(412/1963),健康基本补充剂使用率分别为59.0%(1158/1963)、45.0%(883/1963)、38.0%(746/19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粗比值比(OR)=0.645,95%可信区间(CI)0.495~0.840]、男性(粗OR=0.760,95%CI 0.581~0.996)、共管模式(粗OR=3.025,95%CI 0.973~9.405)、居住地农村(粗OR=0.523,95%CI 0.388~0.704)、AOM服用史(粗OR=7.612,95%CI 2.227~26.020)、既往骨质疏松症史(粗OR=5.065,95%CI 3.149~8.147)、骨质疏松评估(粗OR=1.379,95%CI 1.105~2.451)是AOM治疗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调整后OR=0.618,95%CI 0.488~0.781)、男性(调整后OR=0.716,95%CI 0.565~0.908)、居住地农村(调整后OR=0.492,95%CI 0.375~0.645)是AOM治疗的危险因素;共管模式(调整后OR=2.632,95%CI 1.004~6.897)、AOM服用史(调整后OR=4.870,95%CI 2.080~11.402)、既往骨质疏松症史(调整后OR=4.804,95%CI 3.253~7.096)、骨质疏松评估(调整后OR=1.393,95%CI 1.041~1.862)是AOM治疗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质疏松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 老年人 双膦酸盐类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骨质疏松症管理专家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 +3 位作者 王卫庆 陶蓓 刘建民 宁光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期133-135,共3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表现为骨强度降低和骨折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症通常需要持续的医疗干预,以减少骨质丢失、骨骼完整性受损和骨折发生的风险。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疾病大流行给全球医疗服务的提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表现为骨强度降低和骨折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症通常需要持续的医疗干预,以减少骨质丢失、骨骼完整性受损和骨折发生的风险。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疾病大流行给全球医疗服务的提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包括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停止可能会增加对骨骼的伤害风险。基于此,本专家意见为新冠疫情时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管理提供指导建议,以使患者能从疫情时期安全地过渡到常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抗骨质疏松治疗
下载PDF
合并有骨量减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LIF术后联合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何亚芳 孙肖阳 +3 位作者 胡勇 袁振山 董伟鑫 张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9期930-933,共4页
目的 探讨合并有骨量减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后联合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08-01—2012-06诊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予以PLIF术后联合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组)或单纯PLIF术(对照... 目的 探讨合并有骨量减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后联合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08-01—2012-06诊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予以PLIF术后联合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组)或单纯PLIF术(对照组)各40例,并比较分析2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13-19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2组术后1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的VAS、ODI及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时2组VAS、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骨密度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融合率、融合器沉降率、螺钉松动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有骨量减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LIF术后联合应用抗骨质疏松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及患者术后长期临床疗效,减少术后的螺钉松动率、融合器沉降率、不融合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骨量减少 抗骨质疏松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