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洛案赔偿交涉考
1
作者 瞿巍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9年第3期55-65,共11页
1885年洛士丙冷虐杀华工案发生后,中方一直坚持惩凶、赔偿和保护三个处理原则,其后又根据事态发展,将交涉重点集中到了赔款上。在赔偿交涉中,清政府始终坚持在国际公法下以外交手段解决中外纠纷的原则,驻美两公使苦心竭虑,不避繁难,有... 1885年洛士丙冷虐杀华工案发生后,中方一直坚持惩凶、赔偿和保护三个处理原则,其后又根据事态发展,将交涉重点集中到了赔款上。在赔偿交涉中,清政府始终坚持在国际公法下以外交手段解决中外纠纷的原则,驻美两公使苦心竭虑,不避繁难,有礼有节,不懈努力,终于获得美方14万元美金的赔偿,并藉此清理了其它虐杀华工的旧案,这是中国近代中外交涉中第一起通过外交努力获得外国赔偿的案例。但是,洛案的赔偿没有形成对受害华工损失的制度化赔偿,没有从国际法和国内法的角度形成对华工更好的保护,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排华的社会舆论与社会意识,排华运动最终成为中美关系上一段极不愉快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洛士丙冷案件 迫害华工 赔偿交涉 排华运动 郑藻如 张荫桓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难侨救济工作的观察与思考
2
作者 周亚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6-105,共10页
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危及众多国家,出现了世界范围的经济大萧条。一些国家为了转嫁国内危机,掀起了排华运动,大批华侨遭受迫害,被驱逐回国成为难侨。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对国外排华运动展开外交交涉,对回国难侨... 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危及众多国家,出现了世界范围的经济大萧条。一些国家为了转嫁国内危机,掀起了排华运动,大批华侨遭受迫害,被驱逐回国成为难侨。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对国外排华运动展开外交交涉,对回国难侨积极扶助和救济。1931—1937年间,《申报》等全国性报纸对此做了大量报道,对难侨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交涉和难侨救济工作进行了观察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1-1937年 经济危机 排华运动 南京国民政府 难侨救济
下载PDF
由20世纪初期美国的排华风潮看华人的近代意识 被引量:1
3
作者 于静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18-21,共4页
19世纪中期开始的美国排华运动发展到20世纪初,成为席卷全美的排华风潮。寓美华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和损失,激发了他们对入籍归化权利的争取;国内的人民听闻华侨在美遭遇之后,在民族资产阶级的带领下爆发了全国性的抵制美货运... 19世纪中期开始的美国排华运动发展到20世纪初,成为席卷全美的排华风潮。寓美华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和损失,激发了他们对入籍归化权利的争取;国内的人民听闻华侨在美遭遇之后,在民族资产阶级的带领下爆发了全国性的抵制美货运动。国人借助媒体,发动舆论,表现了逐渐增强的国家、民族、合群、文明等近代意识。由排华风潮引发的这一系列事件在中国人的近代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华风潮 近代意识 入籍归化 抵制美货运动
下载PDF
汪荣宝与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国策的出笼——以1931年“朝鲜排华运动”为中心
4
作者 石建国 《当代韩国》 2012年第1期56-66,共11页
1931年7月,在日本精心策划和挑唆下,中朝民众因租地出现对立,酿成了万宝山事件。朝鲜民众不明真相,甚至以日本撑腰而将矛头对准在朝鲜的华侨,掀起了惨无人道的"排华运动"。朝鲜排华运动发生后,中国国民政府采取妥协的方针和立... 1931年7月,在日本精心策划和挑唆下,中朝民众因租地出现对立,酿成了万宝山事件。朝鲜民众不明真相,甚至以日本撑腰而将矛头对准在朝鲜的华侨,掀起了惨无人道的"排华运动"。朝鲜排华运动发生后,中国国民政府采取妥协的方针和立场,并借此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从而导致了中国驻日公使汪荣宝的被免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排华运动 攘外必先安内 汪荣宝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