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人类学视野看宗教仪式的社会功能 被引量:37
1
作者 罗惠翾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37-41,共5页
仪式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经典领域,在涂尔干的理论关照下,仪式是社会群体定期用来巩固自己的手段。在仪式当中,因为集体、情绪、气氛等种种因素共同构造出道德和社会集体感。仪式是正式的行为,通常以习俗为基础,具有一个已定的模式或脚... 仪式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经典领域,在涂尔干的理论关照下,仪式是社会群体定期用来巩固自己的手段。在仪式当中,因为集体、情绪、气氛等种种因素共同构造出道德和社会集体感。仪式是正式的行为,通常以习俗为基础,具有一个已定的模式或脚本。文章通过对宗教仪式进行人类学意义上的解读,分析其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宗教仪式 功能
下载PDF
意义与局限:舍勒哲学人类学的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翠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15,共8页
舍勒的哲学人类学是内在于现代人本主义和文化哲学的重要理论形态。在哲学研究气质上,舍勒哲学人类学超越了乐观与悲观的两极对立,蕴涵着深刻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特征;在人的研究的思路上,开创了对人的存在的本体论观照的新视野、存在... 舍勒的哲学人类学是内在于现代人本主义和文化哲学的重要理论形态。在哲学研究气质上,舍勒哲学人类学超越了乐观与悲观的两极对立,蕴涵着深刻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特征;在人的研究的思路上,开创了对人的存在的本体论观照的新视野、存在论研究的新领域并确立了新的哲学研究范式———人类学范式;在哲学史的发展中,克服了传统哲学对于人的片面理解,以科学与形而上学相结合的方法论超越了传统哲学方法论的片面性,并对整个现代西方哲学进程产生了总体影响;同时也为所有关于人的科学奠定了基础。而舍勒哲学人类学的局限则体现在缺乏前后一致的方法论和缺乏实践维度的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人类学 本体论 人类学范式
下载PDF
人类学哲学思维范式下的自然权利解读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兴凯 杨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8-21,共4页
自然权利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自然权利论者认为生命和自然界有一定的权利,但在阐释或论证自然何以有权利时却存在欠缺之处。对自然权利观念建立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应当从权利概念的本质性含义着手,并且立足于现实的人类生活... 自然权利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自然权利论者认为生命和自然界有一定的权利,但在阐释或论证自然何以有权利时却存在欠缺之处。对自然权利观念建立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应当从权利概念的本质性含义着手,并且立足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世界来加以探讨。自然权利主要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它又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紧密相联。自然权利观念在实践中的贯彻有赖于人类社会关系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自然权利 自然 实践性
下载PDF
基础设施、边界对象与科学技术研究的人类学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家东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117,共6页
近年来,媒介与传播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基础设施转向。在基础设施研究的多种路径中,科学技术研究的人类学路径以社会学与现象学观察为基础设施研究提供了一套概念与方法。其中苏珊·雷伊·斯塔尔等人的一系列研究,不仅界定了基础设... 近年来,媒介与传播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基础设施转向。在基础设施研究的多种路径中,科学技术研究的人类学路径以社会学与现象学观察为基础设施研究提供了一套概念与方法。其中苏珊·雷伊·斯塔尔等人的一系列研究,不仅界定了基础设施,更采用多个明晰的分析框架对信息基础设施进行案例研究,成为基础设施研究中必须要重复的判断。承袭科学技术研究将物视为行动者的研究传统,斯塔尔是在技术、基础设施与组织变革三者关系的基础上考虑基础设施问题的,而对“边界对象”的研究则发展了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观念。基础设施与边界对象相融合,共同指向了背后不可见的人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转向 边界对象 科学技术研究 人类学
原文传递
人与自然的原始对话——还原《老人与海》的人类学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敦卫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年第2期133-137,共5页
从特定的解读意向出发,我们试图对《老人与海》做一次人类学意义上的还原解读,即在整体上把老人圣地亚哥出海捕获到一条大马林鱼的过程视为一次原始人的捕猎行动,定向揭示老人的生存环境以及捕鱼前、捕鱼时和捕鱼后的言行方式所体现出... 从特定的解读意向出发,我们试图对《老人与海》做一次人类学意义上的还原解读,即在整体上把老人圣地亚哥出海捕获到一条大马林鱼的过程视为一次原始人的捕猎行动,定向揭示老人的生存环境以及捕鱼前、捕鱼时和捕鱼后的言行方式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人类学意味,丰富和深化老人与海、人与自然的多层次关系,更为各种已经和将要被阐发的文化"意义"奠定人类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与海》 人类学 原始 还原 自然 对话
下载PDF
昆明晋城古镇调研实例——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在建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翔宇 翟辉 梁峥 《华中建筑》 2011年第10期53-55,共3页
该文试图讨论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在建筑学实际调研中的应用,即回归到本土,以昆明晋城古镇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有关古镇街道、古建筑、文化源流、原住民生产生活形态等具体参数。通过理论——实例——成果,建构新的调研思维模式,在实... 该文试图讨论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在建筑学实际调研中的应用,即回归到本土,以昆明晋城古镇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有关古镇街道、古建筑、文化源流、原住民生产生活形态等具体参数。通过理论——实例——成果,建构新的调研思维模式,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将视点重点放在建筑本体之外的与之相关的内容,寻求以之为基础从而回归到建筑本身,实验传统建筑学调研方法的实证主义与人类学人文精神的融合及其方法。在古镇的实际调研中运用实例证明如何在调研中使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以此获得建筑规划调研中某种相对独立的价值性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城 古镇调研 田野调查 人类学
下载PDF
人类学叙事与乡村社会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中一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6,共5页
人类学叙事研究即以叙述故事为主要形式的一种人类学研究方法。或许因为它更集中地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命意义,或许因为故事能够更准确地再现事件过程的基本框架,目前,人类学叙事研究正在被广泛地引入到包括乡村社会研究在内的诸多领域。
关键词 叙事研究 人类学 乡村社会研究
下载PDF
本土解释在人类学理论、方法上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有隽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20,共3页
作为一个民族学人类学学者 ,在进行民族文化的研究时 ,首先是调查它 ,弄清楚它的文化现象 ,然后来解释它 ,在这个解释中 ,要注重本土解释。重视本土解释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使我们对一个民族的文化 ,尽量做到研究的客观性 ,获得客观的资... 作为一个民族学人类学学者 ,在进行民族文化的研究时 ,首先是调查它 ,弄清楚它的文化现象 ,然后来解释它 ,在这个解释中 ,要注重本土解释。重视本土解释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使我们对一个民族的文化 ,尽量做到研究的客观性 ,获得客观的资料 ,尽量克服本民族文化或其他一些文化观念给自己带来的一些偏见和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本土解释 人类学
下载PDF
驾驶可靠性的人因分析及其管控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金金 邓铸 张琪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第7期120-124,共5页
驾驶可靠性既关乎驾驶者本人,也关乎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会影响社会安定,是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重视的课题。除受天气、交通环境、车辆状态影响外,驾驶可靠性还与驾驶人员的生理、心理因素,以及人-机-环的适配性关系密切。因此,驾驶安... 驾驶可靠性既关乎驾驶者本人,也关乎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会影响社会安定,是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重视的课题。除受天气、交通环境、车辆状态影响外,驾驶可靠性还与驾驶人员的生理、心理因素,以及人-机-环的适配性关系密切。因此,驾驶安全的管控要充分考虑到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交通环境设计、车辆设计与人的匹配度,通过普及和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与理论,来降低危险驾驶的频率和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可靠性 事故管控 人因学
下载PDF
厄德里克儿童文学中的印第安性书写
10
作者 李长利 邵英俊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21-125,共5页
文章从印第安人的动物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印第安人的家园意识三个层面入手,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厄德里克的儿童文学四部曲。该四部曲充盈着印第安的民族灵魂和血脉,是对印第安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民族性格的精妙注解。厄德里... 文章从印第安人的动物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印第安人的家园意识三个层面入手,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厄德里克的儿童文学四部曲。该四部曲充盈着印第安的民族灵魂和血脉,是对印第安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民族性格的精妙注解。厄德里克以其赤子之心将碎片化的印第安人和印第安文化刻画并展现出来,续写着印第安人的历史与记忆。在全球化如火如荼、民族文化日益难以为继的当下,厄德里克对印第安民族性的书写无疑使得由世界不同民族构成的总体文化更加灿烂多彩,凸显出深刻的人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德里克 儿童文学 印第安性 人类学意义
下载PDF
Global changes explain the long-term demographic trend of the Eurasian common lizard (Squamata: Lacertidae)
11
作者 Jose L.HORREO Patrick S.FITZE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21-228,共8页
The demographic trend of a species depends on the dynamics of its local populations,which can be compromised by local or by global phenomena.However,the relevance of local and global phenomena has rarely been investig... The demographic trend of a species depends on the dynamics of its local populations,which can be compromised by local or by global phenomena.However,the relevance of local and global phenomena has rarely been investigated simultaneously.Here,we tested whether local phenomena compromised a species'demographic trend using the Eurasian common lizard Zootoca vivipara,the terrestrial reptile exhibiting the widest geographic distribution,as a model species.We analyzed the species'ancient demographic trend using genetic data from its 6 allopatric genetic clades and tested whether its demographic trend mainly depended on single clades or on global phenomena.Zootoca vivipara's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increased since 2.3 million years ago and started to increase steeply and continuously from 0.531 million years ago.Population growth rate exhibited 2 maxima,both occurring during global climatic changes and important vegetation changes o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and growth rate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global surface temperatures,in line with global parameters driving long-term demographic trends.Zootoca vivipara's ancient demography was neither driven by a single clade,nor by the 2 clades that colonized huge geographic areas after the last glaciation.The low importance of local phenomena,suggests that the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high sensitivity of this species to short-term ecological changes is a response in order to cope with short-term and local changes.This suggests that what affected its long-term demographic trend the most,were not these local changes/responses,but rather the important and prolonged global climatic changes and important vegetation changes o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including the opening up of the forest by hum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ient demographic trend anthropological activity Bayesian Skyline Plots early humans Eemian interglacial Eurasian common lizard mid-Brunhes event
原文传递
Indigenous Knowledge on Soil Classifica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Luang Prabang Province of the Lao PDR
12
作者 Linkham Douangsavanh Vongpaphane Manivong +2 位作者 Anan Polthanee Roengsak Katawatin Yoshio Inoue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06年第3期247-258,共12页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monstrate ethno-scientific elicitation techniques in retrieving indigenous knowledge at village-level, and to document the indigenous soil classification systems of different eth...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monstrate ethno-scientific elicitation techniques in retrieving indigenous knowledge at village-level, and to document the indigenous soil classification system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Luang Prabang province in the Lao PDR. The study area comprised three villages – Nambo, Huaymaha and Thapo, in the Phonxay district of Luang Prabang province. Three ethnic groups were covered by the study – Hmong, Khmu and Lao Loum. All three ethnic groups used soil color as main criteria for soil classification. However, even within the same ethnic group, sometimes different villages have differences in the way they classify soils; this was apparent for the Hmong ethnic group in the villages of Huaymaha and Nambo.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Lao Loum ethnic group from the other two, was the emphasis used in classifying soil types according to their water holding capabilities. In contrast, the Khmu and Hmong classified many soil types in relation to their rock content (‘with rock’ or ‘pure rock’ sometimesbeing us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 that the ethnic groups classify the soils in relation to their potential for different typ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igenous knowledge ethnic groups soil classification anthropological Lao PDR
下载PDF
Religious Beliefs in Pre-lslamic Poetry
13
作者 Nader Masarwah 《Sociology Study》 2013年第7期531-542,共12页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is how pre-Islamic poets viewed religious beliefs and how the Arabs dealt with such beliefs in the period that preceded the emergence of Islam, known as the/ahiliyya. The study discusses Arab...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is how pre-Islamic poets viewed religious beliefs and how the Arabs dealt with such beliefs in the period that preceded the emergence of Islam, known as the/ahiliyya. The study discusses Arab religious beliefs and rites, which were filled with mythical elements such as idol worship, treating some animals as sacred, and worship of the sun, plants, certain inanimate objects and birds. It describes the various stages through which these beliefs passed, from sanctification of trees and caves, through the worship of the sun and the stars, to idol worship and more. The study then proceeds to inquire into the traces of mythology to be found in Arabic poetry. It shows how humans did not only inherit their forefathers' beliefs, but also their ideas, and explains how poets were able to embody reality by means of artistic symbols that reflected such elements of their lives as emotions and objective mental states. Subsequently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sanctity which the Arabs ascribed to some animals, and which they worshipped in the hope of obtaining a blessing, maintaining an intimacy with the animal or averting evil. Many Arabs in those days believed in the sanctity of animals, the sun, the moon and Venus, thought that trees and other p|ants possessed a spirit, and considered some animals to be deities with extraordinary powers, among them the viper, the crocodile, the bull, the gazelle and the goat. Finally, the study shows how pre-lslamic Arabic poetry can serve as a reliable document that reflects the society of the times, and how even the restricted amount of verse that has survived from those times can provide considerable information about mythical elements that go back to the remotest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IEFS RELIGIOUS theological anthropological MYTH
下载PDF
空间、力与社会 被引量:55
14
作者 黄应贵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21,共13页
空间是社会文化现象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而又有其特定性或其内在的逻辑。人类学的空间研究 ,不仅能提供我们对于人类学研究议题的新的着手点与探讨方式 。
关键词 空间 社会生活 社会权力 社会文化 人类学研究 聚落 文化习惯 权力 社会 空间研究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类学透视 被引量:53
15
作者 刘志军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45,共10页
文化功能的多层次性及文化的政治性决定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人为保护的必要性,文化变迁的常态性使动态保护成为应有之义,信仰的社会功能则决定了民间信仰类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和保护价值。在实践层面上,文化的整体性使生态性保护成... 文化功能的多层次性及文化的政治性决定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人为保护的必要性,文化变迁的常态性使动态保护成为应有之义,信仰的社会功能则决定了民间信仰类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和保护价值。在实践层面上,文化的整体性使生态性保护成为必然,且应兼顾小生态与大生态的保护。我国现有的保护举措缺乏大众参与,需要从理解与认同主客位观点差异的基础上,汲取"草根智慧"与"地方性知识",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社区的文化自觉,进行参与式保护。同时,应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三方评定、设立濒危名录、改变保护拨款与认定级别严格挂钩等做法,防止"文化筛选"与"文化阶层化",以保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保护 文化筛选 文化阶层化 人类学视角
下载PDF
人类学者为何要研究灾难 被引量:44
16
作者 安东尼·奥利弗-史密斯 苏珊娜·M·霍夫曼 彭文斌 《民族学刊》 2011年第4期1-7,91,共7页
人类学家对灾难研究的兴趣甚早,但长期以来局限于个案的探索,缺乏理论和方法论的系统思考。安东尼·奥利弗-史密斯和苏珊娜·M·霍夫曼从人类学对灾难的定义以及相关学术动态开始讨论,涉及了与生态、物质和社会-文化联结的... 人类学家对灾难研究的兴趣甚早,但长期以来局限于个案的探索,缺乏理论和方法论的系统思考。安东尼·奥利弗-史密斯和苏珊娜·M·霍夫曼从人类学对灾难的定义以及相关学术动态开始讨论,涉及了与生态、物质和社会-文化联结的人类学灾难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并辅以相关的文章,对人类学灾难研究的贡献和对地方场景中救援与重建的潜在价值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人类学 人类学理论和方法 地方场景与知识
下载PDF
关于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43
17
作者 王宏印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68,共10页
本文就目前中国文化典籍翻译事业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典籍翻译涉及的任务,学科性质,顺译与逆译,闭门造车与借船出海,典籍翻译与非典籍翻译的区分和对策,以及当下从事民族典籍翻译与传播研究的独特意义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对... 本文就目前中国文化典籍翻译事业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典籍翻译涉及的任务,学科性质,顺译与逆译,闭门造车与借船出海,典籍翻译与非典籍翻译的区分和对策,以及当下从事民族典籍翻译与传播研究的独特意义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对于当下的典籍翻译实践与研究具有一点建设性意义,并望有志于从事典籍翻译实践与研究的青年学人励志进学,继续民族典籍翻译的伟大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化 典籍翻译 顺译逆译 民族典籍 跨学科研究 人类学诗学
原文传递
近三十年来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与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海飞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5-104,共10页
中国影视人类学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三十年中,得到快速的发展,在诸多层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还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总结已有的成果,提出尚待解决的问题,将对这一学科的发展及完善起到有益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人类学 影视人类学 人类学影片
原文传递
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展开逻辑 被引量:27
19
作者 邹广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5,共7页
马克思是否具有文化哲学思想,这是一个备受学界关注的问题。文章认为,虽然马克思没有频繁地使用"文化"概念,也没有提出系统的文化理论,但是马克思一生的哲学思考中贯穿着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这实际上是以主... 马克思是否具有文化哲学思想,这是一个备受学界关注的问题。文章认为,虽然马克思没有频繁地使用"文化"概念,也没有提出系统的文化理论,但是马克思一生的哲学思考中贯穿着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这实际上是以主体性为核心的文化哲学的逻辑;只有抓住马克思思想的这一内在的文化哲学的逻辑,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补充意义以及他对现代性的文化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思想 文化哲学 人类学笔记
下载PDF
神圣人、机器人与“人类学机器”——20世纪大屠杀与当代人工智能讨论的政治哲学反思 被引量:27
20
作者 吴冠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53,共12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已成为跨学科研究的聚焦,除了行业精英与技术专家的声音,还有大量来自法学、伦理学、认识论、经济学、教育学、军事学诸种视角的意见。但这场大讨论中却鲜有来自政治哲学视角的批判性分析。该原创性的研究以意大利政治哲... 近年来人工智能已成为跨学科研究的聚焦,除了行业精英与技术专家的声音,还有大量来自法学、伦理学、认识论、经济学、教育学、军事学诸种视角的意见。但这场大讨论中却鲜有来自政治哲学视角的批判性分析。该原创性的研究以意大利政治哲学家阿甘本的"人类学机器"概念作为理论工具,来比照分析神圣人与机器人在人类共同体中的两种诡异的结构性位置,并在这个基础上对20世纪纳粹政治与即将到来的"后人类"未来,展开一个贯穿性的政治哲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类学机器 纳粹政治 赛博格 伦理-政治正当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