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CO_2浓度时空变化卫星遥感监测的应用潜力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布然 雷莉萍 +2 位作者 郭丽洁 刘达 曾招城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45,共12页
GOSAT卫星观测反演大气CO2浓度精度已经提高到了1—2 ppm,而卫星数据能否准确地揭示全球和区域大气CO2浓度变化特征还缺乏充分的评价与分析。本文针对已经连续运行观测3年的GOSAT卫星,收集了来自美国NASA-OCO团队(ACOS)和日本环境研究所... GOSAT卫星观测反演大气CO2浓度精度已经提高到了1—2 ppm,而卫星数据能否准确地揭示全球和区域大气CO2浓度变化特征还缺乏充分的评价与分析。本文针对已经连续运行观测3年的GOSAT卫星,收集了来自美国NASA-OCO团队(ACOS)和日本环境研究所GOSAT团队(NIES)基于各自算法反演的两套大气CO2柱浓度数据,描述并分析了全球大气CO2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XCO2反演的绝对值结果来看ACOS总体上比NIES的高出约2 ppm左右,但从时空的相对变化上它们揭示了相近的大气CO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两套数据显示出全球平均大气CO2浓度在2010年—2012年的3年期间年增量分别为1.8 ppm和2.0 ppm;季节变化幅度,北半球最大4—6 ppm,南半球最大约2 ppm,这与地面观测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将EDGAR 4.2人为排放总量格网化数据与GOSAT卫星观测反演的CO2浓度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指出两套数据对人为排放量有着微弱的响应。本文结果指出目前GOSAT卫星观测反演的XCO2可以检测出全球和区域大气CO2浓度的年变化、季节变化和区域空间变化的特征;GOSAT卫星10.5 km空间分辨率的观测虽难于检测出点源的浓度变化,但从区域上对人为排放的累积效应的监测显示了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SAT 大气CO2浓度 时空变化 人为排放
原文传递
广东省和江苏省大气甲醛时空变化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松岩 李小英 +4 位作者 程天海 余超 王新辉 苗晶 侯灿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7-154,共18页
利用Aura/OMI月均甲醛对流层垂直柱浓度数据对2005年—2016年中国广东省和江苏省的大气甲醛的时空变化规律、不同排放源的前体物的潜在贡献进行了分析。甲醛在广东省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在江苏省分布则相对较为均匀。2005年—2010年,... 利用Aura/OMI月均甲醛对流层垂直柱浓度数据对2005年—2016年中国广东省和江苏省的大气甲醛的时空变化规律、不同排放源的前体物的潜在贡献进行了分析。甲醛在广东省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在江苏省分布则相对较为均匀。2005年—2010年,随着经济发展,在两省都发现了大面积的甲醛增加趋势;相应的,在2011年—2016年,由于减排等治理措施的实施,在两省都有大面积的甲醛减少现象。广东省的甲醛主要呈现出春季、秋季高于冬季再高于夏季的特征;而江苏地区夏季甲醛浓度远高于其他季节,并与光照强度的季节性特征较为一致。此外,由于广东省甲醛分布的均一性较差,因此区域性因素(如地形等)对广东省甲醛分布可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各个排放源中,工业源、交通源对珠三角潜在贡献可能较大;自然源对梅州等林地覆盖地区可能有相对较高的影响;在江苏省,各个排放源对甲醛的贡献相对均衡,但夏季较为频繁的生物质燃烧可能对夏季高值甲醛有着相对较高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甲醛 OMI VOC 光化学反应 人为源排放 趋势分析
原文传递
人为排放所引起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卫星遥感观测评估 被引量:10
3
作者 雷莉萍 钟惠 +6 位作者 贺忠华 蔡博峰 杨绍源 吴长江 曾招城 刘良云 张兵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2941-2950,共10页
人为排放是引起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由大气CO_2卫星遥感观测获取全球和区域大气CO_2浓度的变化已被认为是评估区域人为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深入定量分析区域人为碳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贡献,本研究利用由温室气体观测卫... 人为排放是引起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由大气CO_2卫星遥感观测获取全球和区域大气CO_2浓度的变化已被认为是评估区域人为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深入定量分析区域人为碳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贡献,本研究利用由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获取的近5年(2010~2014年)大气CO_2柱浓度数据,以同纬度带高人为排放区域的中国京津冀和美国东部城市密集区为研究对象区,结合位温气象数据和人为碳排放清单数据圈定出对比背景区,通过分析比较人为排放区与背景区的CO_2浓度差值,评估人为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增量变化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近5年中国京津冀和美国东部城市密集区的大气CO_2浓度比背景区分别显示平均1.8和2.0 ppm的升高;且冬季均高于其他季节,分别为2.4±0.6和2.8±0.8 ppm.进一步分析月变化特征时发现中国京津冀地区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期间大气CO_2浓度异常低于前期3.2 ppm,反映了会议期间政府实施的减排控制效果.论文研究结果表明CO_2卫星观测能够从区域大气CO_2浓度的变化定量评估人为排放的影响,作为有效手段之一辅助于区域人为排放控制效果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排放 大气CO2浓度 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 区域对比
原文传递
温室气体通量测量方法及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岳斌 余赛芬 +5 位作者 董晶晶 魏天问 袁金龙 章振 唐大为 夏海云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82-94,共13页
分析了国内外主要的温室气体通量测量方法,包括针对地球生态系统通量的测量方法和针对人为排放通量的测量方法。梳理了地基原位通量测量网络、地基和星载被动遥感技术和以激光雷达为代表的主动遥感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分析了当前测量... 分析了国内外主要的温室气体通量测量方法,包括针对地球生态系统通量的测量方法和针对人为排放通量的测量方法。梳理了地基原位通量测量网络、地基和星载被动遥感技术和以激光雷达为代表的主动遥感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分析了当前测量技术对人为碳排放的探测能力。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展望了为满足全球和区域人为碳排放监测的需求,需要同化原位探测与主动遥感探测数据、通过科学的卫星组网提高时空分辨率并建立不同尺度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温室气体通量 生态系统通量 人为排放
原文传递
河南省夏季臭氧生成敏感性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白杨 王盼 +2 位作者 赵鹏飞 郭建忠 王家耀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8-1001,共14页
明确当地臭氧生成敏感性变化的主控因子是制定有效臭氧污染控制策略的前提。采用卫星观测OMI FNR(Ratio of the tropospheric columns of Formaldehyde to Nitrogen dioxide,HCHO/NO_(2))指示剂将河南省夏季臭氧生成敏感性OFS(Ozone For... 明确当地臭氧生成敏感性变化的主控因子是制定有效臭氧污染控制策略的前提。采用卫星观测OMI FNR(Ratio of the tropospheric columns of Formaldehyde to Nitrogen dioxide,HCHO/NO_(2))指示剂将河南省夏季臭氧生成敏感性OFS(Ozone Formation Sensitivity)划分为VOCs控制区、协同控制区和NO_(x)控制区。基于地理探测器,量化气象条件、人为源前体物及其交互作用与OFS的关系。研究揭示:(1)河南省夏季OFS以协同控制区为主,区域内臭氧污染严重,仅次于VOCS控制区。2005年—2015年,FNR值波动下降,OFS向协同控制区转变,主要受NO_(X)减排的影响。2016年之后,FNR值变大,OFS有向NO_(X)控制区转变的趋势。(2)人为源排放是OFS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平均可解释FNR变化的40.5%(q=0.405)。若CO、PM_(2.5)、NO_(x)和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VOC(Non-methan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排放量增加,FNR减小,河南省夏季OFS向VOCs控制区转变,对NO_(x)减排的敏感性降低。(3)地表净太阳辐射SSR(q=0.321,Surface net Solar Radiation)和大气柱总水量TCW(q=0.302,Total Column Water)是河南省夏季OFS变化的主要气象驱动因素。SSR增加,FNR减小,使臭氧生成对VOCs更加敏感。TCW对OFS变化的影响较为复杂,当TCW<40 kg/m^(2)时,TCW增加,FNR减小,臭氧生成对VOCs更加敏感;当TCW>40 kg/m^(2)时,TCW增加,FNR增大,臭氧生成对NO_(x)更加敏感。(4)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OFS空间分布的驱动大于单一因子的独立作用,人为源前体物和气象因子的交互作用占主导地位。研究结果可加强对臭氧生成光化学过程的认识,为制定合理的污染减排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臭氧生成敏感性 地理探测器 气象条件 人为源排放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人类活动排放的CO_2及气溶胶对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转折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欢 李栋梁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7-345,共19页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较19世纪呈现东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华北及华南少雨的特征。与此同时,人类活动排放的CO_2及气溶胶量也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文中利用地球系统耦合模式(CESM)诊断了中国...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较19世纪呈现东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华北及华南少雨的特征。与此同时,人类活动排放的CO_2及气溶胶量也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文中利用地球系统耦合模式(CESM)诊断了中国东部夏季的水分收支对人类活动排放的CO_2及气溶胶年代际变化的响应。发现CO_2排放量增加后,江淮流域的水汽辐合以及中国南方的水汽辐散主要是与质量辐散有关的动力项及与湿度梯度相关的热力项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动力作用更显著。气溶胶效应则主要通过动力作用使得江淮流域水汽辐合,而中国南方地区水汽辐散。虽然CO2和气溶胶对辐射量及温度的影响差别很大,但通过改变温度梯度,热成风效应产生的动力作用都会导致江淮流域上升运动增强,降水增多;而中国南方下沉运动显著,降水减少,与观测结果一致,且CO2相较于气溶胶的影响更为显著,证实了20世纪70年代末人类活动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转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 年代际转折 人类活动 地球系统耦合模式 水分收支
下载PDF
前体物排放变化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秋季臭氧污染演变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圳 黄志炯 +8 位作者 王肖丽 史博文 陆梦华 沙青娥 郑传增 陈多宏 陈籽希 郭嘉文 郑君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6-48,共13页
自2013年以来,珠三角地区SO_(2)、NO_(x)及颗粒物等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但臭氧污染日渐凸显.作为二次污染物,臭氧污染演变受到排放与气象条件共同影响.而评估本地前体物人为排放变化、外部传输和气象变化对臭氧污染演变的影响,并识别臭... 自2013年以来,珠三角地区SO_(2)、NO_(x)及颗粒物等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但臭氧污染日渐凸显.作为二次污染物,臭氧污染演变受到排放与气象条件共同影响.而评估本地前体物人为排放变化、外部传输和气象变化对臭氧污染演变的影响,并识别臭氧污染长期演变趋势的重要驱动因素,是开展区域臭氧污染防控的关键基础.因此,本文采用WRF-SMOKE-CMAQ模拟平台,以2006-2017年广东省和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趋势清单为输入清单,以2014年的气象数据为基准年气象场,通过设置不同案例,结合观测数据,定量评估本地、外部排放变化和气象变化对珠三角秋季O污染长期演变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6-2017年期间,整个珠三角9-10月臭氧日最大8 h(MDA8)浓度上升主要由人为排放变化主导,平均每年贡献0.7μg·m^(-3),而气象条件总体上抑制了2006-2017年期间珠三角秋季臭氧MDA8浓度的增长,使得秋季臭氧MDA8浓度上升速率下降为0.2μg·m·a^(-1);人为排放变化对珠三角秋季臭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中心地区的佛山和广州南部、珠三角下风向区域的珠海和江门北部及肇庆东部,整体主要由本地人为排放主导,但在2006-2012年主要受外部人为排放变化影响,平均每年贡献0.9μg·m^(-3),而在2013年后主要受本地人为排放变化影响,平均每年贡献0.6μg·m^(-3);其中,本地人为排放影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中心地区,外部人为排放影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上风向和下风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MDA8 长期演变趋势 前体物 人为排放 珠三角地区
原文传递
2009~2019年中国人为CH_(4)排放量的估算及时空格局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田 潘竟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549-5560,共12页
以中国3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下而上的核算方法,针对农业活动、能源活动和废物处理3个一级CH_(4)排放源,核算2009年和2019年中国人为CH_(4)排放量并分析其时空格局.结果表明:2009年中国人为CH_(4)总排放40.71Tg,2019年为... 以中国3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下而上的核算方法,针对农业活动、能源活动和废物处理3个一级CH_(4)排放源,核算2009年和2019年中国人为CH_(4)排放量并分析其时空格局.结果表明:2009年中国人为CH_(4)总排放40.71Tg,2019年为42.89Tg,CH_(4)排放总量在增加,排放强度和人均排放量基本保持不变.一级排放源中,农业活动、能源活动和废物处理在2009年的CH_(4)排放量分别为24.88Tg、12.06Tg和3.76Tg,农业活动为主要排放源,2019年三者排放量分别为16.99Tg、21.62Tg和4.28Tg,能源活动成为主要排放源;二级排放源中煤炭开采的CH_(4)排放最多;不同城市中各排放源的占比存在较大差异,淮安、扬州和南通农业活动排放最多,晋城、大同和太原能源活动排放最多,而北京、上海和广州以废物处理排放为主.城市人为CH_(4)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高排放—高聚集的城市数量减少,分布集中;低排放—低聚集的城市数量增加,分布重心向东部地区转移;局部城市空间关联类型呈现出较强的空间锁定效应和迁移惰性特征.CH_(4)排放强度与人均CH_(4)排放的区域总体差异较大;CH_(4)排放强度地区间Theil指数差异较大,而地区内差异较小;人均CH_(4)排放地区间与地区内的Theil指数差异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排放 人为排放 清单构建 时空格局 温室气体
下载PDF
新冠疫情期间南京市Pm_(2.5)浓度变化以及对人为源的响应研究
9
作者 宋樊玲 邱新法 +2 位作者 曾燕 王勇 姚泽辉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5期108-119,共12页
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各地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防控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为研究Pm_(2.5)浓度如何响应人为排放提供了一次非常难能可贵的机会。本研究通过使用空气质量模型WRF-Chem和最新公开的清华大学MEIC 2019以及MEIC 2020排放清单模拟了2... 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各地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防控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为研究Pm_(2.5)浓度如何响应人为排放提供了一次非常难能可贵的机会。本研究通过使用空气质量模型WRF-Chem和最新公开的清华大学MEIC 2019以及MEIC 2020排放清单模拟了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以及2019年同期南京市Pm_(2.5)的浓度。通过设计排放情景,本研究探讨了南京市疫情暴发初期4个主要排放部门的排放量减少对Pm_(2.5)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与2019年相比,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Pm_(2.5)浓度下降了30%左右,且下降比例呈现从南京市主城区向外递减的规律。疫情防控措施对于工业源和民用源排放的影响最大,分别下降了37.4%和21.6%,符合南京市的生活特征、人口分布特征和主要工业区的实际位置。综上所述,今后南京市的减排工作应重点放在控制工业排放源和民用排放源上。本研究为之后南京市治理不同部门排放的Pm_(2.5)浓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WRF-Chem 人为源排放 MEIC
下载PDF
碳中和情景下人为排放对全球对流层臭氧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王欣玥 张佳蕾 +1 位作者 侯雪伟 吴儒鸿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17-3530,共14页
本文采用地球系统模式,以未来碳中和排放清单和平流层示踪物O_(3)S为基础,揭示了未来对流层O_(3)及其前体物的变化特征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碳中和排放情景下,特别在冬春季节,全球范围内的NO_(x)人为排放和飞机排放量均显著降低,这使得... 本文采用地球系统模式,以未来碳中和排放清单和平流层示踪物O_(3)S为基础,揭示了未来对流层O_(3)及其前体物的变化特征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碳中和排放情景下,特别在冬春季节,全球范围内的NO_(x)人为排放和飞机排放量均显著降低,这使得近地面NO_(x)浓度随之降低.NO_(x)作为对流层O_(3)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其浓度的剧烈减少使得近地层O_(3)浓度显著降低,但在中国东部地区,由于NO对O_(3)滴定作用的减弱,最终使得冬季近地面O_(3)呈现增加趋势;垂直方向上O_(3)浓度减少最为显著的区域集中在对流层顶附近,减少量达26×10^(-9)以上,且夏季最为显著,这主要与飞机排放减少导致的平流层O_(3)浓度降低有关.碳中和排放情景下平流层入侵对全球近地面O_(3)的平均贡献减少量在冬季最高,为1.7×10^(-9),夏季最低,为0.9×10^(-9);北半球平流层入侵贡献减少量最显著区域集中在高纬地区,达4×10^(-9).垂直方向上,平流层入侵贡献减少量随高度增加,在对流层上层,平流层的贡献量降低高达24×10^(-9)以上,且冬季最强.总之,碳中和排放情景下地表人为排放及飞机排放的改变对全球O_(3)污染有很好的减轻作用,平流层贡献量的降低对未来O_(3)浓度的变化也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排放情景 对流层臭氧 人为排放 CESM2 平流层贡献
下载PDF
基于曲面响应建模的PM2.5可控人为源贡献解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再东 朱云 +7 位作者 陶谨 陈享华 刘可旋 Carey Jang 王书肖 邢佳 游志强 余美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877-3887,共11页
以东莞市PM_(2.5)重污染月份为例,使用强力法(Brute Force)和RSM/CMAQ曲面响应模型法分别解析了珠三角地区人为源排放对东莞PM_(2.5)的贡献,以及区域传输的可控人为源SO_2、NO_x和一次颗粒物(PM)在不同控制比例下(25%、50%、75%和100%)... 以东莞市PM_(2.5)重污染月份为例,使用强力法(Brute Force)和RSM/CMAQ曲面响应模型法分别解析了珠三角地区人为源排放对东莞PM_(2.5)的贡献,以及区域传输的可控人为源SO_2、NO_x和一次颗粒物(PM)在不同控制比例下(25%、50%、75%和100%)对东莞PM_(2.5)的累积浓度贡献.强力法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1月珠三角地区人为源二次转化对东莞市PM_(2.5)的贡献(约58.10%)大于一次PM排放贡献(约41.90%),其中,人为源NH_3排放贡献最大,约占总量的21.66%.RSM/CMAQ动态源贡献结果显示,东莞市PM_(2.5)的人为可控源排放贡献(SO_2、NO_x和一次PM)占比为82.17%,受本地排放影响较大,且叠加区域排放的影响;一次PM减排对PM_(2.5)环境浓度的贡献高于仅减排SO_2和NO_x.在减排比例较低时,一次PM减排可有效削减东莞市PM_(2.5)浓度;随控制比例加大,二次前体物(SO_2和NO_x)减排对东莞市PM_(2.5)浓度削减率的影响加大.进一步使用HYSPLIT模式和轨迹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2014年1月东莞市PM_(2.5)污染传输过程.结果显示,该时段共有6条长、短距离污染传输路径,污染物主要来自东莞市东、东北及东南方向,途经其上风向区域(惠州、深圳和广州等)传输至东莞;惠州是各主导上风向出现频率最高的城市,因而其区域传输对东莞PM_(2.5)的贡献也较大,深圳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曲面响应模型 源贡献分析 人为排放 区域传输
原文传递
2005和2015年中国近海氮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的比较
12
作者 张若楠 赵园红 +1 位作者 陈优帆 王文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4,共12页
应用GEOS-Chem模式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2005和2015年中国近海氮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引起氮沉降变化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黄渤海氮沉降总量夏季最高,月平均值为2.2×10^(-4) kg·m^(-2),冬季最低,月平均值为6×10^(-5)... 应用GEOS-Chem模式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2005和2015年中国近海氮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引起氮沉降变化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黄渤海氮沉降总量夏季最高,月平均值为2.2×10^(-4) kg·m^(-2),冬季最低,月平均值为6×10^(-5) kg·m^(-2);东海氮沉降总量冬季最高,月平均值为1.3×10^(-4) kg·m^(-2),夏季最低,月平均值是5×10^(-5) kg·m^(-2);南海氮沉降总量秋季最高,月平均值达到了1.5×10^(-4) kg·m^(-2),夏季最低,平均值为8×10^(-5) kg·m^(-2),并且大部分区域氮湿沉降量占氮沉降总量的55%以上。与2005年相比,2015年黄渤海地区春、夏、秋季氮沉降总量的月平均值分别降低了3×10^(-5)、7×10^(-5)和2×10^(-5) kg·m^(-2)、冬季增加了4×10^(-5) kg·m^(-2);东海地区春冬季节氮沉降总量的月平均值分别降低了1×10^(-5)和3×10^(-5) kg·m^(-2),夏秋季节氮沉降总量的平均值都增加了1×10^(-5) kg·m^(-2);南海夏冬季节氮沉降总量的月平均值都增加了1×10^(-5) kg·m^(-2),春秋季节氮沉降总量的月平均值分别减少了1×10^(-5)和4×10^(-5) kg·m^(-2)。相对于2005年,同人为源排放相比,2015年中国近海气象场的变化对氮沉降总量的变化影响较大,且2015年不同气象条件的改变导致2015年中国近海氮干、湿沉降的变化不同。就氮的干沉降而言,与2005年相比,2015年黄渤海地区冬季平均风速大约降低23.9%,但异常偏南风导致来自华北平原的排放传输增多,进而导致氮干沉降增多。就氮的湿沉降而言,相比于2005年,2015年黄渤海夏季和南海秋季平均风速分别降低了38.8%和42.3%,使得黄渤海夏季和南海秋季氮总浓度分别减少了5.6和2.8 ppbv,同时降水分别减少2.4和0.9 mm,导致2015年黄渤海夏季和南海秋季氮湿沉降量降低,2015年南海冬季平均风速降低10.1%,但偏西风异常带来中南半岛的高排放使得氮总浓度增多(1.7 ppbv),同时降水增多(0.7 mm),导致南海冬季氮湿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大气氮沉降 人为源排放 气象场
下载PDF
人为排放对信阳市细颗粒物和臭氧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晓咏 张一丹 +2 位作者 闫军辉 张向敏 赵承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0-195,共6页
基于信阳市2017—2020年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浓度数据及同期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Kolmogorov-Zurbenko(KZ)滤波法将原始浓度序列分解为短期分量、季节分量和长期分量,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污染物基线分量和短期分量与相应... 基于信阳市2017—2020年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浓度数据及同期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Kolmogorov-Zurbenko(KZ)滤波法将原始浓度序列分解为短期分量、季节分量和长期分量,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污染物基线分量和短期分量与相应尺度气象要素的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残差进行滤波和序列重建,得到去除气象影响的污染物长期变化趋势,该浓度仅与污染物的排放量有关。结果表明,PM_(2.5)和O_(3)浓度的波动主要由污染源排放及气象条件的短期变化和季节变化引起,气象条件对PM_(2.5)季节分量和O_(3)长期分量影响较大。信阳市PM_(2.5)污染排放减弱,O_(3)污染排放先升高,在2018年10月后降低。由于污染排放导致的2017—2020年PM_(2.5)和O_(3)长期分量分别降低3.5、1.5μg/(m^(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市 细颗粒物(PM_(2.5)) 臭氧(O_(3)) 人为排放
下载PDF
2020年上半年“COVID-19”疫情期间气象条件变化对四川盆地城市污染物质量浓度影响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开文 朱江 +1 位作者 王自发 张伦瑾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262,共20页
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主要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变化所控制。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影响背景条件下,四川盆地的六项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较往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区分这些变化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变化各自的影响程度,开展了... 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主要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变化所控制。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影响背景条件下,四川盆地的六项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较往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区分这些变化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变化各自的影响程度,开展了气象条件变化对四川盆地污染物质量浓度影响的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1~6月整体空气质量优于2019年同期。主要影响污染物浓度的气象参数中,成都平原、川东北地区平均风速与往年相当,川南地区平均风速低于往年。从2020年3月开始,盆地各个城市的总降水量明显偏少,其中5月降水偏少情况最为严重,对应的相对湿度在5月同比较低。平均温度2020年高于2019年,尤其是5、6月平均温度较往年偏高大约4~5°C。月日照总时长从3、4月开始明显长于往年。用固定污染源,改变初始气象条件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PM_(2.5)和PM_(10)相似,1、2月模拟结果低于2019年,3、4月高于往年,5、6月同比偏低,主要偏差区域在川南城市群。SO_(2)在1、2月气象条件有利于扩散,3月川东北不利扩散,其余月份差距不明显。NO2在2月气象条件较为不利,CO不利的月份为4月。4月气象条件有利于臭氧扩散,而5、6月盆地气象条件对O_(3)污染过程起了较强的推动作用。定量分析各个城市污染物浓度贡献率表明,受疫情影响,除臭氧外的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在1~4月人为排放贡献为负,5、6月由于全面复工复产,导致盆地的污染物浓度也有所上升,人为排放贡献率也大幅增加。O3由于人为排放增加与不利气象条件叠加,导致盆地O3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人为排放 污染物浓度 数值模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执行以来我国夏季大气OH浓度变化的数值模拟
15
作者 张丹瑜婷 廖宏 +2 位作者 李柯 代慧斌 顾梓会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3-724,共12页
OH自由基是对流层中主要的氧化剂,是大气氧化性的重要表征。文章利用GEOS-Chem模式量化了2014~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执行以来,人为排放和气象因素变化对中国夏季大气OH浓度变化的贡献。模拟结果表明,2014~2017年间夏季整个中... OH自由基是对流层中主要的氧化剂,是大气氧化性的重要表征。文章利用GEOS-Chem模式量化了2014~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执行以来,人为排放和气象因素变化对中国夏季大气OH浓度变化的贡献。模拟结果表明,2014~2017年间夏季整个中国OH浓度呈现上升趋势,最大上升出现在30°N附近的华南地区。在华北平原地区,OH浓度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0.1×10^(6)molecules cm^(-3)a^(-1)),而OH浓度比较高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OH变化趋势较小。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气象和人为排放变化都对2014~2017年华北平原OH浓度上升有促进作用,但人为排放的贡献(OH增加10.0%)远大于气象的贡献(OH增加1.5%);OH浓度变化最大的南方地区主要是气象条件控制。进一步对气象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全国OH变化最重要的气象要素是太阳短波辐射,决定了2014~2017年中国OH浓度增长趋势最大的区域。但在华北地区,2014~2017年短波辐射略微减少的影响被边界层高度明显降低带来的OH增加所抵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H自由基 GEOS-Chem模式 气象 人为排放
下载PDF
应用大气化学模型解析华北地区大气氮沉降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16
作者 林以真 李凌 +1 位作者 赵园红 陈优帆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3年第2期170-181,共12页
本研究基于大气化学传输模型模拟结果,分析了2005—2015年华北地区大气氮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对2005年和2015年的结果进行模型敏感性实验,定量分析了全国和华北本地的人为源排放以及气象场对华北地区氮沉降年际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 本研究基于大气化学传输模型模拟结果,分析了2005—2015年华北地区大气氮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对2005年和2015年的结果进行模型敏感性实验,定量分析了全国和华北本地的人为源排放以及气象场对华北地区氮沉降年际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2005—2015年华北地区氮沉降年均量为28.7 kg·hm^(-2)·a^(-1)(以N计,余同),其中18.7 kg·hm^(-2)·a^(-1)来自还原态氮(NHx),10.0 kg·hm^(-2)·a^(-1)来自氧化态氮(NOy)。湿沉降占比为56%(16.1 kg·hm^(-2)·a^(-1)),略高于干沉降(12.6 kg·hm^(-2)·a^(-1))。氮沉降的高值主要集中在华北的东南地区,低值集中在华北的西北地区,整体呈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特征。(2)2005—2015年,华北地区氮沉降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波动范围在27.4—30.4 kg·hm^(-2)·a^(-1)。相较2005年,2015年氧化氮沉降增加了2.2 kg·hm^(-2)·a^(-1),而还原氮沉降减少了1.9 kg·hm^(-2)·a^(-1)。其中氮氧化物(NOx)和氨气(NH3)人为源排放的变化分别导致了1.0 kg·hm^(-2)·a^(-1)氧化氮沉降的增加和2.5 kg·hm^(-2)·a^(-1)还原氮沉降的减少,分别占全国人为源排放贡献的89%和53%,这说明区域传输对于2005—2015年还原氮沉降变化的影响较大。(3)华北地区干沉降的年际变化主要取决于前体物排放的变化,而湿沉降不仅受前体排放的影响,也受到降水等气象场的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时空分布特征 人为源排放 气象场
下载PDF
中国盆地城市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空间分布特征——以晋城市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雪纯 王文钜 +6 位作者 王明娅 王海峰 张浩 韩桥 熊钦卿 张春晖 王明仕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016-4031,共16页
为厘清晋城盆地大气污染来源特征,基于实地调研所获取的人为污染源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与物料衡算相结合的方法构建2020年晋城盆地人为源排放清单,利用ArcGIS进行1 km×1 km空间网格分配、Monte Carlo模拟量化各污染物排放量... 为厘清晋城盆地大气污染来源特征,基于实地调研所获取的人为污染源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与物料衡算相结合的方法构建2020年晋城盆地人为源排放清单,利用ArcGIS进行1 km×1 km空间网格分配、Monte Carlo模拟量化各污染物排放量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晋城市6种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分别为:SO243736.24 t、NO_(x) 54522.10 t、CO 494967.08 t、VOCs 35912.37 t、PM_(10)46275.92 t和PM_(2.5)24314.39 t.其中,电厂和工业锅炉等燃料燃烧活动贡献了79.8%的SO2;化石燃料燃烧和移动源分别贡献46.7%和29.7%的NO_(x);CO大部分来源于以钢铁冶金和铸件制造为主的工艺过程源,VOCs主要来自移动源,这两类源分别贡献CO和VOCs总排放量的53.8%和31.3%;工艺过程源贡献了32.5%的PM_(10)和35.3%的PM_(2.5),扬尘源贡献了37.5%的PM_(10)和20.0%的PM_(2.5).盆地较弱的污染物扩散能力和低海拔地区密集的污染源导致晋城市大气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显著,在285—750 m的低海拔地区污染物排放量高,而盆地边缘750—2200 m的中高海拔地区排放量较低,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城区、泽州北部、阳城西部、高平中部和南部.Monte Carlo模拟结果表明,在95%的置信区间内,各污染物排放量的不确定性范围处于−27.31%—26.77%,其中CO的不确定性最低为−15.59%—15.52%,VOCs的不确定性最高为−27.31%—26.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城市 人为排放 排放清单 空气污染特征 不确定性分析
下载PDF
Urban Heat Island Assessment for a Tropical Urban Airshed in India 被引量:1
18
作者 Manju Mohan Yukihiro Kikegawa +3 位作者 B. R. Gurjar Shweta Bhati Anurag Kandya Koichi Ogawa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2012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There has been paucity of field campaigns in India in past few decades on the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ies (UHI).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on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ies and hotspots a... There has been paucity of field campaigns in India in past few decades on the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ies (UHI).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on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ies and hotspots as supplement or proxy to in-situ surface based measurements. A case study has been undertaken to assess and compare the UHI and hotspots based on in-situ measurements and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as the later method can be used as a proxy in absence of in-situ measurements both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Capital of India, megacity Delhi has grown by leaps and bounds during past 2 - 3 decades and strongly represents tropical climatic conditions where such studies and field campaigns are practically non-existent. Thus, a field campaign was undertaken during summer, 2008 named DELHI-I (Delhi Experiments to Learn Heat Island Intensity-I) in this megacity.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s were found to be most dominant in areas of dense built up infrastructure and at commercial centers. The heat island intensity (UHI) was observed to be higher in magnitude both during afternoon hours and night hours (maximum up to 8.3?C) similar to some recent studies. The three high ranking urban heat island locations in the city are within commercial and/or densely populated areas. The results of this field campaign when compared with MODIS-Terra data of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revealed that UHI hotspots are comparable only during nighttime. During daytime, similar comparison was less satisfactory. Further, available relationship of maximum UHI with population data is applied for the current measurements and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maximum UHI of various other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Heat ISLAND Land-Use LAND-COVER Micrometeorological Experiments Remote Sensing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下载PDF
浙江省人为镉排放源与汇时空格局解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娜 杨兰芳 +3 位作者 邓美华 朱有为 叶国华 沈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98-2509,共12页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人为镉排放对我国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而污染源识别在污染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本文以工农业集产区浙江省为案例,通过文献调研,构建了浙江省人为镉工农业排放因子清单,并采用清单...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人为镉排放对我国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而污染源识别在污染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本文以工农业集产区浙江省为案例,通过文献调研,构建了浙江省人为镉工农业排放因子清单,并采用清单核算法对浙江省人为镉排放的源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浙江省人为镉排放在1995—2017年期间基本呈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39 t增加到2007的141 t,自2007年以后,浙江省的镉排放量达到了一定的峰值,其排放量在140 t·a^(-1)左右.其中75%以上的镉通过固废的形式排放进入环境,而进入大气和水体的镉分别约占15%和10%.在所有排放源中,原煤燃烧的镉排放贡献率最大,占总排放量的50%以上;其他排放源从大到小依次是钢铁生产、有色金属冶炼、造纸生产、水泥生产、塑料生产、有色金属开采、油料消费、磷肥生产、蓄电池生产、平板玻璃生产和陶瓷生产.各个地区镉排放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2015年杭州市和宁波市镉排放量已达到20 t以上,以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北部区域远远高于南部区域.因此,建议未来浙江省镉污染排放源头治理重点是减少原煤燃烧,其次是钢铁生产、有色金属冶炼、造纸生产、水泥生产,尤其北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人为排放 源与汇 排放因子 时空格局
原文传递
不同城市人为及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潘超 张海鸥 +3 位作者 龙籽谕 徐静馨 赵秀勇 樊建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135,共10页
空气质量的变化受人为排放与气象因素的双重影响,但这2个因素的相对贡献并不明确。该研究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分析了2020年中国武汉市、南京市和石家庄市人为因素和气象因素对6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与没有封控的情境相比,封控时期人... 空气质量的变化受人为排放与气象因素的双重影响,但这2个因素的相对贡献并不明确。该研究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分析了2020年中国武汉市、南京市和石家庄市人为因素和气象因素对6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与没有封控的情境相比,封控时期人为活动减少导致污染物排放的降低,使1-2月大气中PM_(2.5)、PM_(10)、NO_(2)、CO和SO_(2)的浓度降低27%以上,在4月解除了各个城市封控行动后,各污染物浓度逐渐回升。相反,在封控时期3市O_(3)浓度上升23%~29%。同时,基于2020年实际气象数据和2015-2019年的平均气象数据运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仅冬季石家庄和南京的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对除O_(3)外各污染物产生一定影响,总体而言气象因素对于3市全年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并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空气质量 气象因素 人为排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