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碳中和的中国低碳国土开发利用 被引量:68
1
作者 黄贤金 张秀英 +6 位作者 卢学鹤 王佩玉 秦佳遥 蒋昀辰 刘泽淼 汪振 朱阿兴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95-3006,共12页
基于IPAT和IBIS模型在预测人为碳排放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可行性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承载的碳汇分布。2060年我国人为碳排放预计为0.86 Pg C yr^(-1);IPCC报告中RCP 2.6和RCP 6.0情景的陆地生态... 基于IPAT和IBIS模型在预测人为碳排放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可行性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承载的碳汇分布。2060年我国人为碳排放预计为0.86 Pg C yr^(-1);IPCC报告中RCP 2.6和RCP 6.0情景的陆地生态系统分别中和33%和38%的人为碳排放。2060年林地、草地、耕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主要贡献者,占93%;与2030年比,在RCP 2.6情景下林地和草地的碳汇贡献分别下降10%和8%,而耕地上升18%;RCP 6.0情景下林地和草地的贡献分别下降7%和2%,而耕地上升4%。但若按2051—2060年间两种情景下的最高年份(2055年)的碳汇计,则分别可以中和65%、82%的人为碳排放。据此,提出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应以碳承载力为基础,聚焦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和建设用地开发规模,对土地利用转变进行严格管控,探索制订土地利用碳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人为碳排放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 碳承载力 国土空间规划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人为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的变化 被引量:53
2
作者 乐旭 雷亚栋 +6 位作者 周浩 刘竹 胡斯勒图 蔡兆男 林金泰 江志红 廖宏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利用行业经济活动数据、1 580个地面监测站和6套卫星反演数据,分析了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为碳排放和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变化。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2020年同期我国碳排放降低9.8%,其中交通部门降幅最大达到43.4%。与2019年2-3月相比,... 利用行业经济活动数据、1 580个地面监测站和6套卫星反演数据,分析了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为碳排放和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变化。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2020年同期我国碳排放降低9.8%,其中交通部门降幅最大达到43.4%。与2019年2-3月相比,疫情期间全国地表臭氧浓度同比升高1.9 nL/L(5%),其中华北平原以降低为主,东南部地区以上升为主。PM2.5浓度同比下降12.6μg·m^-3(24.9%),其中长三角降幅最大。二氧化氮(NO2)的地面浓度和对流层柱浓度在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都降低20%~30%,体现了高低层的一致性。地面一氧化碳(CO)浓度同比降低17%,而对流层CO柱浓度升高2.5%,可能原因是境外生物质燃烧输送提升了我国南方高层大气的CO浓度。中东部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显著降低,导致地表晴空短波辐射同比升高11.6 W·m^-2(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人为碳排放 大气污染 臭氧 PM2.5 葵花8
下载PDF
典型高碳排放城市临汾温室气体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兴艾 朱凌云 +4 位作者 闫世明 裴坤宁 张逢生 王淑敏 成鹏伟 《干旱气象》 2022年第2期256-265,共10页
利用山西省临汾城市站2013—2018年CO_(2)、CH_(4)摩尔分数及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观测资料,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 PBL(planet boundary layer)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GDAS(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再... 利用山西省临汾城市站2013—2018年CO_(2)、CH_(4)摩尔分数及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观测资料,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 PBL(planet boundary layer)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GDAS(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再分析资料,分析高碳排放城市临汾两种温室气体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临汾市年平均CO_(2)和CH_(4)摩尔分数分别为441.7×10^(-6)和2359.5×10^(-9),均高于全球平均值、青海瓦里关本底站以及上海浦东等城市站,且春、秋、冬季两种气体浓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临汾市人为碳排放是碳循环的主导因素。临汾市CO_(2)和CH_(4)摩尔分数呈明显的“单峰单谷型”月际变化,冬季两种气体摩尔分数均最高,而CO_(2)夏季最低,CH_(4)春季最低;CO_(2)和CH_(4)摩尔分数06:00—09:00(北京时,下同)较高,15:00—17:00较低,前者日变化幅度夏季最大、春季最小,而后者冬季最大、春季最小。除排放源外,气象条件对临汾市两种温室气体浓度也有一定影响。其中,夏季光合作用和光化学反应增强,高温低湿环境有利于CO_(2)和CH_(4)浓度降低,而其他季节二者受温度、湿度影响较小;平均风速与两种气体摩尔分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低风速有利于气体浓度升高,且东北风和东南风易将工业及其他排放气体输送到站点附近,导致气体浓度升高。临汾市冬季CO_(2)和CH_(4)浓度空间分布特征较为相似,主要是因为冬季两种气体受人为排放源影响最大。此外,临汾东部区域全年CH_(4)浓度较高,这可能是该区域拥有中国产煤最多的沁水煤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CH_(4) 时空分布特征 轨迹映射 人为碳排放 山西临汾市
下载PDF
空间关联视角下江苏省土地利用冲突与碳排放的互馈机制
4
作者 杜敏 梁鑫源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明晰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人为碳排放的影响有助于制定国土空间低碳优化策略。以江苏省为案例研究区,基于1997—2017年长时期土地利用数据与人为活动碳排放量进行空间关联性分析,运用双变量自相关、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土地利用冲突与... 明晰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人为碳排放的影响有助于制定国土空间低碳优化策略。以江苏省为案例研究区,基于1997—2017年长时期土地利用数据与人为活动碳排放量进行空间关联性分析,运用双变量自相关、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土地利用冲突与人为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其互馈机制。结果表明:(1)受到建设用地增量与地方政策贡献驱动,江苏省碳排放强度以2011年为节点先升后趋于平缓。(2)土地利用冲突与人为碳排放时空演变格局具有负向空间重叠特征,经济发展增速较快的地区相对经济发达地区存在更多潜在的国土空间管理冲突和更少的碳排放增量。(3)江苏省全域土地利用冲突与碳排放关系处于低耦合与拮抗时期,60%以上的区县单元内长期维持着稳定的权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关联 土地利用冲突 人为碳排放 互馈机制 江苏省
下载PDF
中美俄加陆域碳汇对人为增温的消减贡献 被引量:5
5
作者 崔耀平 李楠 +1 位作者 付一鸣 陈良雨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7-177,共11页
作为主要的气候强迫因子,CO2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很多研究往往忽视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对人为排放CO2增温的消减作用。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地域面积最大、且社会经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4个国家,将短时期内CO2排放所引... 作为主要的气候强迫因子,CO2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很多研究往往忽视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对人为排放CO2增温的消减作用。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地域面积最大、且社会经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4个国家,将短时期内CO2排放所引起的辐射强迫进行量化分析,对于评估人为和自然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非常重要。本文基于CO2同化数据,利用"碳一气候"参数化方案,在分析人为碳排放及其气候效应的同时,考虑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气候效应,进而得到4个国家的全球辐射强迫。结果显示:①2000-2016年,4个国家人为排放的CO2均呈明显增加趋势(0.125 Pg Ca^(-1)),但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作用也不断增强(0.003 Pg Ca^(-1));其中,中美两国总的人为碳排放占了4个国家的87.19%,而俄罗斯陆地生态系统的吸收碳能力最强,总量达14.69 Pg C。②截至2016年,陆地生态系统的降温效应达-0.013 Wm^(-2),可消减人为碳排放增温效应的45.06%。充分说明若不考虑陆地生态系统,将会明显高估人为碳排放的增温效应。③整体上,相对于2000年和工业革命前的CO2浓度水平,4个国家总的人为碳排放分别贡献了0.32 W m^(-2)和0.42 W m^(-2)的全球辐射强迫。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温度与辐射强迫的线性关系,相对于单一的人为或者自然因素而言,综合两者的辐射强迫,与相应时段的气温变化可解释度最高,达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辐射强迫 人为碳排放 陆地生态系统 消减作用
原文传递
海洋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作用与意义--一个与海洋碳汇理论框架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国茂 魏震昊 《中国海洋经济》 2022年第2期101-128,共28页
《斯特恩报告》提出的碳排放总量和温度升高极限警示我们,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建立有效的“负排放”机制刻不容缓。自联合国提出“蓝碳”概念后,海洋碳汇相关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领域。本文以海洋碳汇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相关文献基... 《斯特恩报告》提出的碳排放总量和温度升高极限警示我们,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建立有效的“负排放”机制刻不容缓。自联合国提出“蓝碳”概念后,海洋碳汇相关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领域。本文以海洋碳汇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海洋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作用与意义,提出建立海洋碳汇理论框架的逻辑、重点以及发展海洋碳汇的政策性建议。本文提出,海洋碳汇核算与定价应当围绕碳汇主体经济活动展开,通过建立海洋碳汇综合示范区,探索自愿减排市场和投融资机制,加速海洋碳交易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碳汇 自然碳排放 人为碳排放 自然碳汇 人为碳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