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状体前囊膜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抗滤过泡瘢痕形成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10
1
作者 邵毅 裴重刚 +3 位作者 周琼 周辉 刘永琰 高贵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237-1240,共4页
目的:评价晶状体前囊膜作为植入物应用于兔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阻止滤过口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选取12只(24眼)科研用新西兰大白兔,先制作高眼压模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右眼(12眼)为实验组,左眼(12眼)为对照组,实验组在手... 目的:评价晶状体前囊膜作为植入物应用于兔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阻止滤过口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选取12只(24眼)科研用新西兰大白兔,先制作高眼压模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右眼(12眼)为实验组,左眼(12眼)为对照组,实验组在手术显微镜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将自体前囊膜放置于巩膜瓣下,对照组单纯行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观察时间为1d~6mo。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眼压、滤过泡、结膜、角膜、前房形成、房水炎症反应,眼部并发症情况及显微镜下观察巩膜滤过道内细胞病理学改变。结果:术后手术成功率、功能滤过泡的累积存活率及并发症均存在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术后1,2,4wk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wk眼压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术后1wk手术区大量炎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随后炎细胞数量和成纤维细胞减少。术后3mo晶状体前囊膜部分溶解,滤过道内仅存少量异物巨细胞,并于术后6mo接近消失,滤过道保持开放。对照组术后1wk手术区有大量炎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于术后1mo左右出现部分滤过通道关闭。在整个实验观察过程中,实验组手术区成纤维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晶状体前囊膜在术后6mo大部分溶解吸收。在实验动物中将将其应用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中可有效地降低眼压,并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长期有效保留功能性滤泡,保持滤过道开放,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前囊膜 青光眼 白内障联合手术 移植 病理学
下载PDF
白内障后囊破裂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与植入前房疗效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建军 赵瑞博 林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535-537,共3页
目的:比较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术和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后囊破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术、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后囊破裂45例45眼,比较两组手术的疗效。结果:睫状沟缝线固定... 目的:比较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术和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后囊破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术、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后囊破裂45例45眼,比较两组手术的疗效。结果: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术组和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组均能有效治疗白内障后囊破裂。但后者术后有2例6mo后出现虹膜睫状体炎及眼压升高,其余视力均改善。前者视力均改善,未见有明显的并发症。结论: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术和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均能有效治疗白内障后囊破裂,改善视力,但前者更接近于生理位置,术后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沟 缝线 前房 人工晶状体 后囊 破裂
下载PDF
晶状体前囊膜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裴重刚 周艳 +1 位作者 邵毅 周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365-1367,共3页
目的:评价晶状体前囊膜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降压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0例(30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眼,实验组行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目的:评价晶状体前囊膜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降压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0例(30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眼,实验组行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将自体前囊膜衬垫在巩膜瓣下,对照组行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一次性应用MMC,浓度0.33g/L,根据结膜、筋膜的肥厚程度不同,时间1~4min不等,随访6~12mo。主要观察指标:视力、眼压、滤过泡、手术成功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功能性滤过泡的累积存活率,手术成功率、术后视力改善、角膜内皮计数密度、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形成的滤过泡类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晶状体前囊膜应用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中可有效降低眼压,长期有效保留功能性滤泡,保持滤过道开放,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前囊膜 青光眼 白内障 丝裂霉素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保留前囊膜的晶状体切除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明 刘志谦 +1 位作者 段志辉 阮余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6-958,共3页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玻璃体切割联合保留前囊膜的晶状体切除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以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57例(60眼)为观察对象...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玻璃体切割联合保留前囊膜的晶状体切除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以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57例(60眼)为观察对象。所有患眼均采取玻璃体切割联合保留前囊膜的晶状体切除治疗,一期不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而行硅油填充。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视力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2~23(16.4±2.5)个月,患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55眼(91.7%),视网膜复位率为100%。术后有11眼眼压增高,2眼出现虹膜新生血管,4眼发生局部虹膜粘连及4眼前囊膜3级混浊。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保留前囊膜的晶状体切除是处理老年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 晶状体切除 晶状体前囊膜
下载PDF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前囊膜切开治疗早期囊袋阻滞综合征1例
5
作者 张霜 刘帅帅 刘勇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0-373,共4页
62岁女性患者因右眼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无改善10 d就诊。右眼裸眼视力0.1, 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人工晶状体在位, 人工晶状体与后囊膜间距增宽。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可见晶状体后囊膜与人工晶状体后表面间距为3.236 mm。结合病史... 62岁女性患者因右眼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无改善10 d就诊。右眼裸眼视力0.1, 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人工晶状体在位, 人工晶状体与后囊膜间距增宽。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可见晶状体后囊膜与人工晶状体后表面间距为3.236 mm。结合病史、眼部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为右眼囊袋阻滞综合征。于人工晶状体光学区以外的前囊膜处行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造孔治疗, 1周后后囊膜与人工晶状体后表面贴附, 视力较前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半段 囊膜混浊 激光疗法 晶体囊 眼外科手术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文传递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
6
作者 周林 黄素英 李芳芳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7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 探讨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超广泛视网膜光凝(E-PRP)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PDR伴白内障67例(70眼),行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E-... 目的 探讨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超广泛视网膜光凝(E-PRP)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PDR伴白内障67例(70眼),行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E-PRP,均行硅油充填.术后随访12~ 25个月,观察眼压、视力、眼前段及眼后段情况.结果 术后58眼(82.86%)视力提高,12眼(17.14%)视力未提高.术后2眼(2.86%)虹膜新生血管(INV)进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眼INV逐渐消退.术后出现一过性高眼压者15眼(21.43%),虹膜后粘连4眼(5.71%),前囊3级浑浊6眼(8.57%).视网膜复位率为100%.硅油取出后发生视网膜脱离5眼,视网膜前增生膜形成8眼,重度黄斑水肿2眼,视神经萎缩2眼.最终59眼(84.29%)接受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论 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E-PRP治疗PDR是安全有效的,能维持前后房的正常生理屏障,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视力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晶状体切除术 前囊 超广泛视网膜光凝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增生性
原文传递
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的病理改变
7
作者 谢伊 管怀进 季敏 《国际眼科纵览》 2023年第4期322-327,共6页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由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引起或加重的眼部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晶状体囊膜是由晶状体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无细胞、透明、光滑的基底膜,起着屏障作用。高血糖状态下,晶状体囊膜通透性改变会导致...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由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引起或加重的眼部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晶状体囊膜是由晶状体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无细胞、透明、光滑的基底膜,起着屏障作用。高血糖状态下,晶状体囊膜通透性改变会导致一系列病理改变,主要包括前囊膜纤维化、上皮细胞与囊膜间出现空隙等组织结构异常;前囊膜呈复层结构、指状突起、板层分离等超微结构异常以及基底膜相关分子表达异常,进而导致晶状体内部稳态失衡,加快白内障的发生。目前针对糖尿病晶状体前囊膜改变的研究也在逐步推进,这有助于从不同的角度重新思考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为诊断和防治提供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白内障 前囊膜 病理 超微结构 分子病理
原文传递
台盼蓝晶状体前囊染色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颜华 张晓山 许瀛海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研究台盼蓝晶状体前囊染色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 2 4只 ,分为台盼蓝染色组和空白对照组 ;每只兔左右眼分别采用直接染色法 (A组 )及气泡下染色法 (B组 )。观察角膜内皮、眼前段、眼压变化及不同时期病理和超微... 目的 研究台盼蓝晶状体前囊染色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 2 4只 ,分为台盼蓝染色组和空白对照组 ;每只兔左右眼分别采用直接染色法 (A组 )及气泡下染色法 (B组 )。观察角膜内皮、眼前段、眼压变化及不同时期病理和超微病理表现。结果 A组角膜内皮轻度着色 ,晶状体前囊着色 ,虹膜浅着色 ;B组晶状体前囊着色。术前、术后 1、3、7日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及眼压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各组病理切片角膜内皮细胞均见不同程度核异形及水肿。扫描电镜显示术后 1日B组角膜内皮细胞肿胀轻于A组。结论  0 1%台盼蓝可使兔眼晶状体前囊着色 ,眼内应用安全有效。气泡下染色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前囊 角膜内皮 台盼蓝
下载PDF
电热截囊环用于离体猪晶状体截囊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卢铭锋 裴雅婧 +2 位作者 朱建波 郭彤琳 马科 《眼科》 CAS 2023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目的观察使用镍铬合金电热截囊环对离体猪晶状体前囊膜的截囊效果。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离体猪眼球50例。方法50例离体猪眼球随机分为两组:传统连续环形撕囊组(传统组)和电热截囊环辅助截囊组(电热组),每组25例。手术操作在去除角膜... 目的观察使用镍铬合金电热截囊环对离体猪晶状体前囊膜的截囊效果。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离体猪眼球50例。方法50例离体猪眼球随机分为两组:传统连续环形撕囊组(传统组)和电热截囊环辅助截囊组(电热组),每组25例。手术操作在去除角膜后进行,操作全程录像,完成操作后拍照记录前囊口与角巩膜缘。应用计算机软件PotPlayer、Digimizer及MATLAB对图像中的前囊口边缘及角巩膜缘进行标记分析与数学计算,比较两组离体猪眼球前囊膜的截囊效果。主要指标前囊口的圆度误差值(△Z)、偏心程度(B)、直径(D)、直径误差值(△D)、截囊时间(T)。结果实验过程中均未发生前囊膜径向撕裂。传统组平均△Z、B、D、△D、T分别为(17.57±6.10)px、(36.99±17.59)px、(5.51±0.95)mm、(0.59±0.49)mm、(26.12±8.82)s;电热组分别为(16.95±7.08)px、(25.54±15.78)px、(5.29±0.50)mm、(0.21±0.23)mm、(43.48±12.31)s。两组的△Z(Z=-0.534,P=0.594)、D(t=1.055,P=0.29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组的B值明显大于电热组(t=2.423,P=0.019);传统组的T值明显短于电热组(t=-5.731,P<0.001);传统组的△D明显大于电热组(Z=-3.218,P=0.001)。结论电热辅助截囊技术是可行的,在圆度上可获得与连续环形撕囊相似的效果,同时可以获得更好的居中性,撕囊直径更可控,但目前仍会增加手术步骤延长撕囊时间,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前囊膜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 连续环形撕囊
原文传递
兔眼晶体囊外摘除术后眼前段组织标本制作新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可杰 李绍珍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晶体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lensextraction,ECLE)后眼前段组织。方法:兔眼前段组织的角膜中央制成4-5mm宽条带,经固定、脱水、浸蜡后,切除角膜条带一侧的眼球,并立即包埋在蜡块中。结果:制得包括易移位、变形的晶... 目的:观察晶体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lensextraction,ECLE)后眼前段组织。方法:兔眼前段组织的角膜中央制成4-5mm宽条带,经固定、脱水、浸蜡后,切除角膜条带一侧的眼球,并立即包埋在蜡块中。结果:制得包括易移位、变形的晶体残囊膜的眼前段组织切片。结论此组织制片法可作为一种良好的研究ECLE术对眼前段组织的影响和深入观察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段 组织标本 晶体囊膜 制作 晶体囊外摘除
下载PDF
晶状体前囊染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涛 张晓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索理想的晶状体前囊染色方法和染色剂 ,通过动物实验了解其应用的安全性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 3种晶状体前囊染色技术 (气泡下染色法、囊膜下染色法、软贝壳染色法 )和 2种染色剂 (吲哚青绿、台盼蓝 )交叉配对 ,探讨... 目的 探索理想的晶状体前囊染色方法和染色剂 ,通过动物实验了解其应用的安全性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 3种晶状体前囊染色技术 (气泡下染色法、囊膜下染色法、软贝壳染色法 )和 2种染色剂 (吲哚青绿、台盼蓝 )交叉配对 ,探讨其对眼内组织的毒性损伤作用。每只动物右眼为实验组 ,左眼为对照组 ,于术前、术后 12 h、术后 2 4h监测眼压 ,并于术后 2 4h处死动物行房水总蛋白含量测定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计数。结果 实验组均见前囊膜着色 ,使用气泡下染色法的实验组前囊膜着色较使用囊膜下染色法和软贝壳染色法的实验组颜色淡。术后 2 4h各组眼压均恢复正常 (均为 P>0 .0 5 )。各实验组房水总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均为 P>0 .0 5 )。使用气泡下染色法的实验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降低 ( P<0 .0 5 )。使用相同染色技术不同染色剂的实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利用吲哚青绿和台盼蓝溶液进行晶状体前囊染色是安全有效的。气泡下染色法由于空气泡不稳定 ,易造成角膜内皮损伤 ,且染色较淡 ;而囊膜下染色法和软贝壳染色法对眼内组织损伤小 ,染色效果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前囊 染色 毒性
下载PDF
成品生物羊膜和晶状体前囊膜在兔眼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书娟 刘伟 +2 位作者 季健 邢小丽 刘爱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兔眼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成品生物羊膜和晶状体前囊膜的疗效。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8只,随机选取每组兔的单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A组术中植入成品生物羊膜,B组术中植入晶状... 目的探讨兔眼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成品生物羊膜和晶状体前囊膜的疗效。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8只,随机选取每组兔的单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A组术中植入成品生物羊膜,B组术中植入晶状体前囊膜,C组术中无植入物。术后1d、7d、14d、28d观察眼前节反应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并测量术眼眼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滤过道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之后逐渐升高,三组术后7d、14d、21d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相比较,羊膜降眼压效果较好,两组术后7d(7.17±0.22)mmHg、(7.79±0.16)mmHg(1kPa=7.5mmHg)、14d(7.54±0.47)mmHg、(8.76±0.81)mmHg、21d(11.81±0.74)mmHg、(14.03±0.25)mmHg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前房反应眼数及滤过泡类型的眼数比较:A、B组术后1d、3d、7d、14d前房反应眼数均较C组多,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术后1d、7d、14d、21d功能性滤过泡的数量较C组多,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早期滤过道均通畅。有功能滤过泡的维持和植入物有关,术后28dA、B组滤过道均完全开放,A组成纤维细胞少,但有炎性细胞浸润,B组可见囊膜边缘变钝,未见淋巴细胞浸润,C组术区可见瘢痕组织填塞滤过道。结论兔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中应用成品生物羊膜、晶状体前囊膜均能安全、有效降低眼压,抑制或减轻术后滤过道的瘢痕化,而成品生物羊膜降眼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生物羊膜 晶状体前囊膜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保留晶状体前囊或后囊的观察比较
13
作者 姜冬 崔瑞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年第7期531-533,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伴有白内障需行玻璃体切除时保留品状体前囊和后囊的临床反应和疗效。方法30例(30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伴有白内障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15眼)。A组(保留品状体后囊)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后再行玻璃... 目的观察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伴有白内障需行玻璃体切除时保留品状体前囊和后囊的临床反应和疗效。方法30例(30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伴有白内障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15眼)。A组(保留品状体后囊)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后再行玻璃体切除,B组(保留晶状体前囊)行常规闭合式三通道手术,先在晶状体前囊下切除晶状体再行玻璃体切除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1周,眼压升高者:A组4例(4眼),B组1例(1眼);虹膜后粘连者:A组5例(5眼),B组0例。术后1~2个月,虹膜后粘连者:A组15例(15眼)均出现程度不一的虹膜后粘连,9例因瞳孔闭锁,虹膜高度膨隆出现继发性青光眼;B组0例且眼压均正常。结论玻璃体切除合并白内障保留晶状体前囊可以避免虹膜后粘连及其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并减轻了眼部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 白内障 晶状体前囊 晶状体后囊
原文传递
离体猪眼前囊膜经次氯酸钠化学处理后的生物力学变化
14
作者 裴雅婧 韩少峰 +2 位作者 卢铭锋 杨洋 马科 《眼科》 CAS 2022年第3期219-224,共6页
目的研究离体猪眼前囊膜经次氯酸钠化学处理后的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为白内障手术初学者和眼科手术机器人的撕囊训练提供更接近于人眼的训练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新鲜离体猪眼48只、眼库正常人眼晶状体8个。方法将猪眼随机分为4... 目的研究离体猪眼前囊膜经次氯酸钠化学处理后的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为白内障手术初学者和眼科手术机器人的撕囊训练提供更接近于人眼的训练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新鲜离体猪眼48只、眼库正常人眼晶状体8个。方法将猪眼随机分为4组,每组12眼,A组为未处理组,0.1%、0.3%、0.5%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前囊膜者分别为B、C、D组。8个人眼晶状体为E组。B、C、D组分别在前囊膜表面滴0.1%、0.3%、0.5%次氯酸钠溶液5分钟。一位操作熟练的白内障专科医师使用微力感知撕囊镊对5组晶状体进行连续环形撕囊并对撕囊手感进行问卷评价,通过光纤光栅解调仪实时记录撕囊时的生物力学数据,包括最大撕囊力和平均撕囊力。主要指标撕囊手感评价问卷评分;最大撕囊力和平均撕囊力。结果医师对猪眼晶状体刺囊及撕囊手感的评分,A组平均分数为(4±0)分,B、C、D组的平均分数均为(3±0)分。最大撕囊力A~E组分别为(34.53±6.02)mN、(29.49±7.00)mN、(28.94±4.71)mN、(26.14±2.39)mN、(24.06±8.18)mN(H=15.07,P=0.005);平均撕囊力分别为(15.58±3.04)mN、(13.48±4.05)mN、(12.67±2.59)mN、(11.40±1.65)mN、(10.98±4.33)mN(H=13.79,P=0.008)。A组与D组在最大撕囊力(Z=19.33,P=0.037)、平均撕囊力(Z=20.33,P=0.023)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A组与E组在最大撕囊力(Z=26.58,P=0.004)与平均撕囊力(Z=24.04,P=0.012)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组之间最大撕囊力与平均撕囊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0.5%次氯酸钠溶液处理的新鲜离体猪眼晶状体前囊膜的撕囊力最接近于人晶状体前囊膜的撕囊力,处理后的猪眼晶状体前囊膜可用于白内障手术初学者和眼科手术机器人的撕囊训练。(眼科,2022,31:219-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前囊 连续环形撕囊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自体晶状体前囊膜在青光眼伴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建军 《黑龙江医学》 2010年第12期931-932,共2页
目的探讨晶状体前囊膜在青光眼与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降压效果及对功能性滤过泡维持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 ,实验组:10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将自体前囊膜衬垫于巩膜瓣下... 目的探讨晶状体前囊膜在青光眼与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降压效果及对功能性滤过泡维持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 ,实验组:10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将自体前囊膜衬垫于巩膜瓣下;对照组:10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单纯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实验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实验组功能性滤过泡存留高于对照组。结论晶状体前囊膜应用于青光眼伴白内障联合手术能有效降低眼压,长期保留功能性滤过泡,无明显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前囊膜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下载PDF
晶状体前囊膜应用于兔眼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甜 刘伟 +4 位作者 安琳 李丹丹 邢小丽 刘爱华 季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2-426,共5页
目的探讨兔眼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中晶状体前囊膜植入的疗效。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兔(20眼),第1组:随机选择1只眼做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A组),另1只眼做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并辅助应用晶状体前囊膜(B组);第... 目的探讨兔眼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中晶状体前囊膜植入的疗效。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兔(20眼),第1组:随机选择1只眼做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A组),另1只眼做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并辅助应用晶状体前囊膜(B组);第2组:随机选择1只眼做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C组);另1只眼做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并辅助应用晶状体前囊膜(B组)。术后3d、7d、14d、21d、28d观察眼前房炎性反应、滤过泡形态及功能,并测量术眼眼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滤过道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术后3d、7d、14d前房炎性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1d,A组、B组、C组功能性滤过泡所占比例分别为14.3%(1/7)、85.7%(12/14)、85.7%(6/7),A组与B组、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后逐渐升高,术后14d、21dA组与B组、C组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织病理学显示,3组早期滤过道均通畅;术后28dA组滤过道完全被瘢痕组织阻塞,C组滤过道远端闭合,近端小部分开放,B组滤过道完全开放,囊膜边缘变钝,未见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中应用晶状体前囊膜可在术后有效降低眼压,抑制或减轻滤过道瘢痕化,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晶状体前囊膜 抗瘢痕化
下载PDF
瞳孔膜闭时膜摘除术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李晓群 莫清华 +2 位作者 张卫营 杜赫星 李伟 《眼视光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79-180,共2页
目的 :探讨药物不能消除的前葡萄膜炎瞳孔膜闭时透明晶状体前膜的手术介入方式 ,通过本研究评价该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符合适应证的 2 8例 (2 8眼 )施行了显微镜下粘弹剂参与的膜摘除术 ,并对其手术方式、时机、效果以及合并症进... 目的 :探讨药物不能消除的前葡萄膜炎瞳孔膜闭时透明晶状体前膜的手术介入方式 ,通过本研究评价该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符合适应证的 2 8例 (2 8眼 )施行了显微镜下粘弹剂参与的膜摘除术 ,并对其手术方式、时机、效果以及合并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8例 (2 8眼 )的渗出膜均一次性被完整摘除。术后不同程度的虹膜炎症反应经药物治疗后 3~ 5d内全部消失。随访时见瞳孔全部保持圆形或类圆形 ,光反射全部可引出 ,术后第 1个月时的视力即恢复至患者主诉的病前水平。无 1例医源性晶状体损伤。手术分离的难易程度、并发症与病程有关。结论 :对药物不能消除的瞳孔膜闭症适时在手术显微镜下通过粘弹剂的参与予以摘除 ,能够避免晶状体损伤和难以控制的炎症反应 ,以及因粘连所致的各种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膜闭 膜摘除术 晶状体 前葡萄膜炎 并发症 瞳孔 黄斑
下载PDF
青年尸眼前囊膜弹性的研究
18
作者 谭少健 梁皓 +2 位作者 区显宁 黄明汉 彭跃刚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研究青年人晶状体前囊膜弹性 ,以便提高白内障摘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成功率。方法 测量 5 3人共 90只尸眼 (平均年龄 2 6 .8a)晶状体前囊膜连续环形撕开口的弹性。结果 前囊膜撕开口弹性为 1.38~ 2 .74,前囊膜撕开口直径越... 目的 研究青年人晶状体前囊膜弹性 ,以便提高白内障摘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成功率。方法 测量 5 3人共 90只尸眼 (平均年龄 2 6 .8a)晶状体前囊膜连续环形撕开口的弹性。结果 前囊膜撕开口弹性为 1.38~ 2 .74,前囊膜撕开口直径越大 ,弹性越大 ;前囊膜弹性与年龄无关。结论 本年龄段内 (19~ 40 a)前囊膜弹性与撕开口直径呈直线正相关。青壮年期白内障术中前囊膜撕开口直径 5 .0~ 5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尸眼 晶状体前囊膜 弹性 白内障
下载PDF
晶状体前囊膜应用于兔小梁切除术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徐金华 王育良 卢奕 《眼科》 CAS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兔眼小梁切除术中联合晶状体前囊膜植入的疗效及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新西兰白兔36只。方法36只兔随机分成3组,分别行小梁切除联合兔晶状体前囊膜植入、小梁切除联合人晶状体前囊膜植入以及单纯小梁切除术对... 目的探讨兔眼小梁切除术中联合晶状体前囊膜植入的疗效及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新西兰白兔36只。方法36只兔随机分成3组,分别行小梁切除联合兔晶状体前囊膜植入、小梁切除联合人晶状体前囊膜植入以及单纯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随访时间12周。主要指标眼压、滤过泡、并发症。结果小梁切除联合兔晶状体前囊膜植入组及人晶状体前囊膜植入组术后12周眼压分别为(18.66±2.61)mmHg、(18.91±2.04)mmHg,仍明显低于术前(22.58±0.51)mmHg、(22.21±0.69)mmHg(P均<0.05)。两实验组功能性滤过泡平均存留时间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12±0.43)周、(5.05±0.59)周,(2.74±0.32)周(P<0.05)。光镜观察实验组术后12周滤过道开放,对照组滤过道基本闭合;电镜观察晶状体前囊膜未见T及B淋巴细胞浸润。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晶状体前囊膜植入可推迟滤过道瘢痕形成,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眼科,2007,16: 5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前囊膜 小梁切除术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清除LECs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囊袋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志亮 陈志敏 +3 位作者 许衍辉 林志辉 徐晓玮 武卫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清除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囊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3/2019-04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收治的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98例120眼,根据术中是否进行囊膜LECs清除分为两组,A组患者50例6... 目的:探讨清除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囊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3/2019-04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收治的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98例120眼,根据术中是否进行囊膜LECs清除分为两组,A组患者50例60眼术中对前后囊膜进行抛光,B组患者48例60眼术中未对囊膜抛光。术后使用眼前节OCT检测两组患者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ELP)变化量、人工晶状体(IOL)偏心量、前囊口缩小程度,应用裂隙灯观察PCO发生情况及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3mo ELP变化量(0.16±0.06mm vs0.55±0.07mm)、前囊口收缩变化量(0.18±0.16mm vs0.92±0.13mm)及术后3mo IOL偏心量(0.02±0.005mm vs0.69±0.23mm)均有差异(P<0.05)。术后3mo,A组患者PCOⅠ级4眼,Ⅱ级2眼,Ⅲ级1眼;B组患者PCOⅠ级16眼,Ⅱ级8眼,Ⅲ级4眼,Ⅳ级3眼,两组患者发生PCO程度差异明显(Z=-4.765,P<0.01)。结论:囊膜LECs清除可减少前囊膜收缩程度,降低ELP改变量,增强囊袋-IOL复合体的稳定性,对减少术后PCO起得了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晶状体上皮细胞 前后囊膜拋光 囊袋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