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
作者 游戊己 刘复安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 通过对手术后骨间前神经卡压征患者的随访 ,总结该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 5例骨间前神经卡压征患者 ,在保守治疗无效后行神经松解术 ,3例行卡压神经的异常纤维束带切断术及神经外膜松解术 ,2例行神经外膜松解术。结果  5例... 目的 通过对手术后骨间前神经卡压征患者的随访 ,总结该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 5例骨间前神经卡压征患者 ,在保守治疗无效后行神经松解术 ,3例行卡压神经的异常纤维束带切断术及神经外膜松解术 ,2例行神经外膜松解术。结果  5例患者均得到术后 1年的随访 ,以最后 1次的随访结果为准。 4例患者的拇长屈肌、示指指深屈肌、旋前方肌的肌力恢复到M4,但有 1例未见恢复。该例再行功能重建术 ,手部功能亦得到恢复。结论 前骨间神经卡压征是少见病 ,常易误诊 ,一旦确诊 ,经保守治疗无效 ,以神经松解术治疗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卡压征 手术治疗 正中神经 显微外科 神经压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骨间前神经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2
作者 顾乃群 张会保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80-182,共3页
观测了50侧成人上肢的骨间前神经及其周围结构。讨论了骨间前神经综合征发生和易于误诊的形态学原因以及施行手术时的注意事项。骨间前神经的分支3/4在近侧部入肌,10%的个体与尺神经有吻合,6%的旋前方肌支为双支,38%有拇长屈肌副头。手... 观测了50侧成人上肢的骨间前神经及其周围结构。讨论了骨间前神经综合征发生和易于误诊的形态学原因以及施行手术时的注意事项。骨间前神经的分支3/4在近侧部入肌,10%的个体与尺神经有吻合,6%的旋前方肌支为双支,38%有拇长屈肌副头。手术切口范围应在肱骨内,外上髁连线远侧39.6±12.6mm之外。此外,还提到了旋前方肌支与鱼际肌支的吻接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 神经移位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的局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舒强 孟凡东 +2 位作者 卢敏 凌光烈 徐恩多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 探讨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48侧(左右各24侧)成人防腐固定标本。结果 骨间前神经主干邻近腱性结构有旋前圆肌纤维桥(58.3%),尺骨头浅面腱膜(93.7%),联合腱板(83.3%)和指浅屈肌纤维弓(91.2%),横过骨间前神经... 目的 探讨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48侧(左右各24侧)成人防腐固定标本。结果 骨间前神经主干邻近腱性结构有旋前圆肌纤维桥(58.3%),尺骨头浅面腱膜(93.7%),联合腱板(83.3%)和指浅屈肌纤维弓(91.2%),横过骨间前神经的拇长屈肌副头(66.7%),及少见的尺侧副血管,小束肌肉或纤维结构。77%骨间前神经干走在桡骨颈前方。结论 骨间前神经主干邻近的腱性结构及距离桡骨颈近可能是致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的解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 综合征 拇长屈肌副头 肱骨髁上骨折
下载PDF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伴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分析
4
作者 胡永春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伴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方法:对25例患儿进行治疗,其中22例肱骨髁上骨折采取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骨间前神经功能完全恢复。另3例骨折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骨间前神经功能末恢复,需手术松解... 目的:分析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伴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方法:对25例患儿进行治疗,其中22例肱骨髁上骨折采取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骨间前神经功能完全恢复。另3例骨折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骨间前神经功能末恢复,需手术松解术。结果:骨折手术组骨间前神经分别在骨折复位后4~12周内恢复。骨折手法复位组作神经松解术,术后3~6个月内神经恢复。结论:肱骨髁上骨折伴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应早期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避免骨折反复手法复位加重骨间前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 经皮固定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电生理研究
5
作者 黎鸣 林敏婷 周雪贤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1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探讨其对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2例骨间前神经卡压征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1)惠侧及对侧骨间前神经运动潜伏期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2)患侧正中神经运动、感... 目的分析总结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探讨其对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2例骨间前神经卡压征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1)惠侧及对侧骨间前神经运动潜伏期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2)患侧正中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感觉动作电位波幅:(3)患侧拇短展肌、指浅屈肌、旋前方肌、拇长屈肌肌电图。结果10例骨间前神经运动潜伏期延长;12例骨间前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12例正中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感觉动作电位波幅正常:12例旋前方肌、10例拇长屈肌肌电图示神经性损害;12例拇短展肌、指浅屈肌肌电图正常。结论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神经电生理表现特点为:骨间前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其支配肌肉肌电图示神经性损害,而正中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正常.其支配肌肉肌电图正常。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神经电生理表现可为该病提供客观、准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电生理检测 肌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