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与传统切开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宋楹 刘二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与传统切开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的效果及对患者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切开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关节镜下的... 目的:探讨关节镜与传统切开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的效果及对患者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切开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关节镜下的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膝关节功能评分、临床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HSS以及Rasmussen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TPA与P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的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的手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传统切开手术 胫骨平台骨折 前交叉韧带撕脱 临床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关节镜下缝线双排缝合交叉穿隧道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10
2
作者 姚彦斌 任民 +1 位作者 李慎松 陈锋锋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6期755-756,共2页
2013年1月~2015年2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Ethibon不可吸收缝线双排缝合、经隧道穿引缝线并作“十”字交叉形成立体固定骨块的方法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前交叉韧带撕脱 双排缝线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下载PDF
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凌小鹏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4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患者62例,采用数学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患者62例,采用数学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组行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ysholm功能评分、HSS评分、Rasmussen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55%vs.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患者行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位内固定术 关节镜 胫骨平台骨折 前交叉韧带撕脱
下载PDF
穿骨原位缝合修复前交叉韧带技术在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脱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毛云鹤 唐婕晞 +2 位作者 李箭 唐新 李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脱位(multiple ligament injuries with knee dislocation,MLIKD)中采用穿骨原位缝合修复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止点撕脱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6年4月收治并符... 目的探讨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脱位(multiple ligament injuries with knee dislocation,MLIKD)中采用穿骨原位缝合修复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止点撕脱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6年4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27例(27膝)MLIK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24~60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例,重物砸伤9例,运动扭伤6例,高处坠落伤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9 d,平均10.8 d。ACL股骨止点撕脱损伤20例、胫骨止点撕脱损伤7例,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实质部损伤17例。根据Schenck分型标准:KD-Ⅲ-M型15例,KD-Ⅲ-L型8例,KD-Ⅳ型4例。患者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内翻应力试验Ⅲ度阳性8例,外翻应力试验Ⅲ度阳性15例。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27.6±6.5)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为(25.5±6.2)分,膝关节活动度为(45.1±10.2)°。取患者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PCL、联合有限切开原位双束牵引线穿骨原位缝合修复ACL止点撕脱损伤,同时修复内外侧副韧带、关节囊和其他损伤结构。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3例发生关节腔积液,3例膝关节屈曲功能不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个月。X线片复查示膝关节各方向稳定性良好。末次随访时,患者前、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Lachman试验Ⅰ度阳性4例、外翻应力试验Ⅰ度阳性3例、内翻应力试验Ⅰ度阳性1例,其余患者均为阴性。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为(119.3±12.6)°,Lysholm评分为(87.2±6.3)分,IKDC评分为(87.9±6.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关节镜下有限切开穿骨原位缝合修复ACL撕脱损伤,具有微创、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能显著改善膝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功能,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多发韧带损伤脱位 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伤 穿骨原位缝合 关节镜
原文传递
奥马哈系统在关节镜下对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廖小青 欧阳侃 +5 位作者 丘志河 黄刚 谢卫勇 李祥 管玉霞 傅羽红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2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在关节镜下对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固定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在关节镜下对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固定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方法予以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应用奥马哈系统进行康复和护理指导。于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于术后第2、4、8、12周关节活动度的达标率;分析股四头肌萎缩指数于术前及术后第4、8、12周的异同点;术前、术后第12周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用来评价康复效果。结果:术后第2、4、8、12周患侧膝关节活动度的达标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萎缩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第4、8、12周的股四头肌萎缩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在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周时,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固定术后患者存在的术后健康问题,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达标率,降低股四头肌萎缩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哈系统 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 关节镜手术
下载PDF
镜下与开放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合并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江涛 李启义 常守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比较镜下与开放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合并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66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医患沟通结果分为两组,其中,镜下组33例,采用镜下辅助复位内固定,开放... [目的]比较镜下与开放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合并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66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医患沟通结果分为两组,其中,镜下组33例,采用镜下辅助复位内固定,开放组33例,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镜下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术后1 d及7 d时镜下组疼痛VAS评分小于开放组(P<0.05)。镜下组开始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开放组(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HSS评分和膝伸屈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1、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镜下组HSS评分和伸屈ROM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影像方面,镜下组骨折复位质量Rasmussen评级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与常规开放复位内固定相比,关节镜辅助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具有术中损伤小,手术操作精度高,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前交叉韧带撕脱 关节镜手术 开放复位内固定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单个锚钉固定治疗急性期ACL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泽雁 王国亮 +3 位作者 张镇锋 莫子亮 罗胜明 蔡湘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0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利用单个锚钉固定治疗急性期前交叉韧带(ACL)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5例急性期ACL止点撕脱骨折(Meyers and MckeeverⅢ型)患者,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或单侧肢体神经阻滞麻醉,膝关节镜前内、前外侧及髌韧带正中入路,...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利用单个锚钉固定治疗急性期前交叉韧带(ACL)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5例急性期ACL止点撕脱骨折(Meyers and MckeeverⅢ型)患者,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或单侧肢体神经阻滞麻醉,膝关节镜前内、前外侧及髌韧带正中入路,刨刀清理骨折端,在胫骨撕脱面骨床的后缘处打入直径5.0 mm带双缝线锚钉1枚,将缝线环绕撕脱的ACL骨块建立胫骨隧道,将缝线引出胫骨表面后打结收紧固定。观察预后效果。结果 5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5~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6个月。ACL撕脱骨折均达到接近解剖复位上的愈合,中位愈合时间3.8个月。Lysholm评分结果优4例,良1例。恢复过程中,均未发生骨折块移位、锚钉缝线松脱、关节感染、锚钉异物反应等。结论关节镜下利用单个带线锚钉固定治疗急性期ACL止点撕脱骨折具有操作相对简单、骨块固定牢靠、创伤小、经济可行的优点,术后配合膝关节支具保护及口服消炎止痛药,能获得骨折愈合,并恢复膝关节正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单个锚钉固定治疗 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 带线锚钉 支具保护
下载PDF
膝关节镜手术联合活血止痛洗剂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祥华 王玲 +3 位作者 张明霞 黄夏雨 陶平 穆卫强 《微创医学》 2022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联合活血止痛洗剂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ACL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联合活血止痛洗剂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ACL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活血止痛洗剂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3、6个月,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联合活血止痛洗剂治疗ACL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手术 活血止痛洗剂 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 膝关节功能 疗效
下载PDF
利用关节镜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临床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振 赵国斌 《系统医学》 2017年第8期67-69,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应用关节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3年5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常规切开内固定治疗方... 目的总结分析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应用关节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3年5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常规切开内固定治疗方法,观察组利用关节镜实施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重要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开始活动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0.2±13.50)min、(65.0±11.50)h、(3.2±0.50)周,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开始活动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8.5±17.20)min、(78.5±17.10)h、(4.8±1.1)周,在手术时间、开始活动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指标方面,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完成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借助于关节镜实施手术,可明显加快患者术后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临床效果 研究分析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内固定复位术对创伤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军成 拓万宝 +4 位作者 亢向辉 段冰 翟文亮 李鹏飞 刘新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内固定复位术对创伤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创伤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将其...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内固定复位术对创伤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创伤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内固定复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内固定复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Cor、ACT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Lysholm、IKD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ADL、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内固定复位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应激反应,促进膝关节功能改善,有效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内固定复位术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 疼痛应激反应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经骨钢丝固定导引器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
11
作者 张国峰 吴爱国 +3 位作者 柯友鹏 曾秋春 曾瑜玲 余绍金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7期44-46,共3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经骨钢丝固定导引器及其在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36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实验组,各18例。观察组经骨钢丝固定导引器实施钢丝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研究并分析经骨钢丝固定导引器及其在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36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实验组,各18例。观察组经骨钢丝固定导引器实施钢丝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及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骨钢丝固定导引器在术中可使定位准确,避免了反复钻孔过多而破坏骨结构并且使切口缩小、手术操作的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关节伸直受限、钢丝滑脱、关节不稳等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后恢复优良率也显著优于传统的切开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骨钢丝固定导引器 钢丝内固定 前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
下载PDF
关节镜下Fiber Tape环形固定与开放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12
作者 邱春云 张锡冰 +1 位作者 李斯明 王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14期43-4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下Fiber Tape环形固定与开放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70例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下Fiber Tape环形固定与开放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70例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接受关节镜下Fiber Tape环形固定治疗,对照组接受开放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Lysholm、IKDC评分和关节活动度。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Lysholm、IKDC评分和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Lysholm、IKDC评分和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放内固定治疗方式相比,关节镜下Fiber Tape环形固定可以有效缩短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早期康复,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Fiber Tape环形固定 开放内固定 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
下载PDF
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法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学伟 张拥涛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5期561-561,共1页
2013年2月~2016年11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法治疗1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8字缝线固定 前交叉韧带撕脱 胫骨撕脱骨折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22
14
作者 郝亮 廖琦 +3 位作者 谢黎峰 过慧敏 陈路 孙廓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1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于关节镜下进行骨折复位,并应用可吸收螺钉进行骨折固定。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1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于关节镜下进行骨折复位,并应用可吸收螺钉进行骨折固定。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呈阳性,Lysholm评分为(42.1±5.7)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43.2±5.3)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9.1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检查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X线片复查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达0~120°;除2例Lachman试验阴性、前抽屉试验弱阳性外,其余10例两项检查均呈阴性;Lysholm评分为(89.7±3.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800,P=0.000);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93.5±6.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700,P=0.000)。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能实现有效复位、牢固固定以及骨折临床愈合,具有简单易行、固定准确牢固及无需二次手术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可吸收螺钉 关节镜技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两种固定方式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桓毅 吴海山 +2 位作者 吴宇黎 符培亮 祝云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9-902,共4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和不可吸收缝线固定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月关节镜下治疗并获2年以上随访的43例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骨折Meyers-McKeever-Zaricznyj分型均为Ⅱ型...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和不可吸收缝线固定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月关节镜下治疗并获2年以上随访的43例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骨折Meyers-McKeever-Zaricznyj分型均为Ⅱ型或Ⅲ型。其中21例采用空心螺钉固定(空心螺钉组),22例采用不可吸收缝线固定(缝线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评分,采用Lachman试验和KT-2000检测评估关节稳定性。结果空心螺钉组手术时间为48~60 min,平均51.6 min,缝线组为55~68 min,平均63.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5,P=0.032)。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空心螺钉组为(5.7±0.6)年,缝线组为(5.3±0.5)年。术后两组骨折均临床愈合,空心螺钉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3±0.6)个月,缝线组为(3.2±0.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3,P=0.019)。末次随访时,空心螺钉组患者关节活动度为(128.6±10.1)°,缝线组为(130.2±14.1)°;屈膝30°KT-2000检测健、患侧胫骨前移差值分别为(0.9±0.3)mm和(1.0±0.4)mm;Lysholm评分分别为(94.6±14.5)分和(95.1±17.2)分;以上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空心螺钉和不可吸收缝线固定Meyers-McKeever-ZaricznyjⅡ、Ⅲ型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均能获得较好疗效,但均有部分患者术后存在5°或10°的膝关节伸直滞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止点撕脱骨折 关节镜 不可吸收缝线 空心螺钉固定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赖兵 黄健 蒋煜青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30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进行治疗,同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30...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30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进行治疗,同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30例同样骨折类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经髌旁的长弧形切口进行复位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疗效、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后功能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根据膝关节Lysholm评分系统评估,实验组患者治疗后3、6、12、18个月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不仅微创美观,而且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手术痛苦,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关节镜 不可吸收缝线固定
下载PDF
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志伟 杨程惠 +4 位作者 刘俊才 李仁明 赫明亮 岳永川 李忠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2期16-22,共7页
目的探究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及减少髁间窝撞击风险的可能性。方法以猪膝关节(30例)作为实验样本。参照Meyers分型,将其制成Ⅲ型骨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双头空心加压螺钉)、B组(... 目的探究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及减少髁间窝撞击风险的可能性。方法以猪膝关节(30例)作为实验样本。参照Meyers分型,将其制成Ⅲ型骨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双头空心加压螺钉)、B组(空心拉力螺钉)及C组(缝线),每组10例。通过检测初始位移和失效负载(峰值负载及屈服负载),观察螺帽埋入骨块情况及失效类型,以探究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该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 A组的峰值负载(443.10±8.54)N与C组(457.00±26.53)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大于B组的峰值负载(361.70±18.76)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屈服负载明显大于B组的屈服负载(P<0.05),但明显小于C组的屈服负载(P<0.05)。A组样本的初始位移(1.38±0.14)mm均明显短于B、C两组(1.94±0.12)和(3.98±0.1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样本的螺帽均埋入骨块内,B组样本的螺帽均明显突出于ACL实质。结论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早期生物力学强度明显优于空心拉力螺钉及缝线固定,且与空心拉力螺钉相比不易造成髁间窝撞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双头空心加压螺钉 空心拉力螺钉 缝线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小切口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疗效 被引量:14
18
作者 孙和军 李棋 +5 位作者 唐新 邓岚兰 郑果 王飞 付维力 李箭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72-1076,共5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2年7月,收治90例(90膝)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58例,女32例;年龄10~58岁,平...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2年7月,收治90例(90膝)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58例,女32例;年龄10~58岁,平均33.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0例,运动伤22例,摔伤8例。病程1~365d,中位病程106d。合并半月板损伤14例,内侧副韧带损伤5例,外侧半月板前角止点撕脱骨折3例。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正规康复锻炼。结果术后2例切口延迟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平均40.1个月。x线片检查示,术后3~12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7例术后4~13个月出现钉尾脱落,均行二期关节镜下钉尾取出术。术后6~12个月患者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于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无需二次手术取出螺钉、功能康复满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内固定 可吸收螺钉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空心双螺纹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育强 覃万安 +3 位作者 唐葆青 林舟丹 李贵谦 王充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空心双螺纹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2011年4月至2016年10月,关节镜下对26例新鲜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行断端清理和器械复位,用单枚直径3.0毫米空心双螺纹加压钉固定...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空心双螺纹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2011年4月至2016年10月,关节镜下对26例新鲜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行断端清理和器械复位,用单枚直径3.0毫米空心双螺纹加压钉固定,强调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本组男性22例,女性4例,年龄13~42岁,平均年龄25.6岁。术前26例患者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阳性,Lysholm评分48.85±2.46分,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52.41±2.26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5个月,X线片复查提示平均6个月骨折骨性愈合,骨折复位良好。末次随访,全部26例患者术后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好,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122.1°±10.8°,无伸直受限,术后26例患者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阴性,Lysholm评分为89.77±3.06分,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91.54±2.6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937,T2=52.479,P=0.000)。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单枚空心双螺纹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功能恢复快,创伤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空心双螺纹钉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下载PDF
小切口切开复位联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修复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有效及安全性:自身对照临床试验方案及预试验结果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小广 王映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819-3823,共5页
背景:前临床上主张对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早期切开复位,同时根据骨块的大小选择最佳的固定方式能够有效促进交叉韧带恢复正常解剖位置,达到骨性的愈合。有研究表明,采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背景:前临床上主张对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早期切开复位,同时根据骨块的大小选择最佳的固定方式能够有效促进交叉韧带恢复正常解剖位置,达到骨性的愈合。有研究表明,采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能有效促进术后骨折愈合,但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探讨。目的:试验旨在观察小切口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修复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项前瞻性、单中心、自身对照研究纳入中国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72例,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联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修复,随3,6,12个月。试验经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审第S2014-064-02号),方案版本号1.0。参与试验的患者及其家属在充分了解治疗方案的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方案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CTR1900021865),注册时间:2019-03-13。结果与结论:试验的主要结局指标为以术后12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前、术后3,6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前、术后3,6,12个月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膝关节平均活动度、膝关节X射线和MRI形态,术后3,6,12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课题组前期(2015年10月到2018年1月)收集了50例(50膝)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小样本资料,随访6个月的试验结果发现:①术后3个月X射线复查患者骨折均愈合情况均未发现关节僵硬和骨折再移位等现象;②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明显高于术前(P <0.05);③术后6个月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均明显比术前有所改善(P <0.05)。因此,作者旨在观察和评价小切口切开复位并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修复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切开复位 可吸收螺钉 内固定 Lysholm膝关节评分 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 自身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