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加曲班治疗不同脑组织缺血范围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
作者 冯湧 于学超 +1 位作者 孟虹媛 张同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392-239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脑组织缺血范围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阿加曲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116例,根据脑组织缺血范围分为前循环(缺血)组60例、后循环(缺血)组50例、腔隙性(脑梗死)组... 目的:研究不同脑组织缺血范围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阿加曲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116例,根据脑组织缺血范围分为前循环(缺血)组60例、后循环(缺血)组50例、腔隙性(脑梗死)组6例。3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于病情加重当天及第2天采用阿加曲班60 mg/d静脉持续泵入,病情缓解后的第5天减量为10 mg经静脉持续泵入治疗,3 h/次,bid,7 d为1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4 d,3组患者NIHSS、m 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循环组与后循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h时,3组患者APTT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且腔隙性组最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时,3组患者APTT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加曲班治疗不同脑组织缺血范围的进展性脑卒中均能取得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尤其是针对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显效快、抗凝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腔隙性脑梗死 阿加曲班
下载PDF
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取栓治疗前循环缺血卒中的近远期疗效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强 王娟娟 高喜斌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研究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的前循环缺血卒中的近远期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can)、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cadberin,VE-C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 目的研究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的前循环缺血卒中的近远期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can)、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cadberin,VE-C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前循环缺血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病人入院后立即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并联合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对照组病人直接进行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指标、取栓后即刻血管再通率和并发症,比较2组术前、术后72 h、术后1周及术后30 d的NIHSS评分,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30 d血浆Endocan、VE-Ca水平及3年后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取栓次数、取栓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取栓失败率、植入支架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即刻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72 h、1周、30 d 2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2组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0 d 2组血浆Endocan、VE-Ca水平均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取栓能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支架植入,降低Endocan、VE-Ca水平,有利于血管内皮功能恢复和神经损伤恢复,提高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SOLITAIRE AB 支架取栓 前循环缺血卒中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
下载PDF
前循环和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谢兴润 李香营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642-646,655,共6页
目的 分析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CiS)和前循环缺血性卒中(ACiS)患者的具体特征,评估两种疾病不良预后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2021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就诊、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373名患者入组进... 目的 分析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CiS)和前循环缺血性卒中(ACiS)患者的具体特征,评估两种疾病不良预后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2021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就诊、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373名患者入组进行研究。依据病变部位将研究对象分为PCiS组(89例)和ACiS组(284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的基本数据和临床结局,确定PCiS与ACiS患者在临床、病因、放射学以及临床结局等方面的具体特征,将单因素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患病和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 PCiS组和ACiS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患高脂血症、心房颤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早期缺血性病变情况、CT血管造影(CTA)或MR血管造影(MRA)检查与卒中有关的闭塞或狭窄、颅内动脉异常、颅外动脉异常、颅内外动脉异常情况、患病机制中心源性梗死情况、治疗情况以及临床结局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大年龄、入院时较高NIHSS评分、心房颤动情况、早期缺血性病变、与卒中有关的闭塞或狭窄、颅内动脉异常、静脉溶栓情况多出现于ACiS患者群体中,而入院时较高GCS、高脂血症、血管内治疗情况则更常出现于PCiS患者群体中。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β=0.356)及静脉溶栓治疗情况(β=2.427)为PCi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NIHSS评分(β=0.122)及颅外动脉异常情况(β=0.700)为ACi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CiS患者往往较大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较高、有更多的心房颤动情况、早期缺血性病变、与卒中有关的闭塞或狭窄、颅内动脉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缺血性卒中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RECO支架与Solitaire支架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再通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福德 陈晨 +3 位作者 宋文锋 袁兴运 韩建峰 王建懿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2期1229-1234,共6页
目的比较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采用RECO支架与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收治的行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 目的比较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采用RECO支架与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收治的行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选用的支架类型将其分为RECO支架治疗组和Solitaire支架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有效性指标(血管成功再通率、首次取栓再通率、穿刺至手术结束时间及90 d良好预后率),以及安全性指标(术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24 h和90 d的全因死亡率)的差异。结果最终纳入81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4.0±12.0岁,男性57例(70.4%);RECO支架治疗组42例,Solitaire支架治疗组3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基线NIHSS评分、ASPECTS评分,高血压、心房颤动、糖尿病、缺血性卒中或TIA病史比例,随机血糖、血小板计数、入院时Hcy、收缩压水平,以及闭塞部位、串联病变、桥接治疗比例和全身麻醉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ECO支架治疗组与Solitaire支架治疗组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88.1%vs.82.1%)、首次取栓再通率(28.6%vs.38.5%)、穿刺至手术结束时间(95.6±12.3 min vs.92.5±14.2 mi n)、术中血栓逃逸率(11.9%vs.15.4%)、夹层样病变发生率(4.8%vs.2.6%)及术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14.3%vs.10.3%)、24 h全因死亡率(7.1%vs.5.1%)、90 d全因死亡率(19.0%vs.17.9%)及90 d良好预后率(57.1%vs.46.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ECO支架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安全有效,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与Solitaire支架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支架 前循环缺血性卒中 大血管闭塞 机械取栓
下载PDF
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霍敏中 冯锦昉 +1 位作者 方挺松 梁振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63-867,共5页
目的 探讨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来佛山市中医院诊治的疑似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治疗前后分别行多模式CT检查。分析头颅CT平扫(... 目的 探讨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来佛山市中医院诊治的疑似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治疗前后分别行多模式CT检查。分析头颅CT平扫(NCCT)、CT灌注成像(CTP)、CT血管成像(CTA)结果。比较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区、梗死核心区患侧与健侧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值;比较治疗前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的灌注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TTP)];比较治疗前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核心的灌注参数(rCBF、rCBV、rTTP、rMTT);分析脑组织异常灌注与血管狭窄的相关性。43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发病4.5~9.0 h内经溶栓治疗结果,比较预后良好(改良Rankin评分≤2分,n=28)与预后不良(改良Rankin评分>2分,n=15)缺血半暗带的rCBV、rCBF、rMTT、rTTP值。结果 100例疑似患者经NCCT检查发现,59例患者可见早期的低密度病灶,其余41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NCCT阳性率为59.00%。CTP检查结果发现,100例患者中9例经过CTP检查灌注正常,其余91例患者脑灌注均有异常现象,与临床症状相符,CTP检查发现阳性率为91.00%。CTA检查结果发现,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者88例,无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者12例。多模式CT结果: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区健侧、患侧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的CBF明显较健侧低,患侧的MTT、TTP明显较健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核心区患侧的CBV、CBF明显较健侧低,MTT、TTP明显较健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梗死核心区相比,缺血半暗带的rCBV、rCBF明显较高,rMTT、rTTP值明显较低,差异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多模式CT 梗死核心 缺血半暗带
下载PDF
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曹姗 刘永刚 +5 位作者 董辉 邢晓明 孟会红 钱倩 任翠剑 高爱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分析机械取栓(MT)在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ACIS)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至1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采用MT治疗的AACIS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发病-治疗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时间窗内组(发病-治疗时间... 目的分析机械取栓(MT)在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ACIS)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至1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采用MT治疗的AACIS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发病-治疗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时间窗内组(发病-治疗时间≤6 h,n=30)和超时间窗组(发病-治疗时间>6 h,n=10)。以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评价治疗效果,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情况,对比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以评价预后。结果时间窗内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3.33%(25/30),超时间窗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0.00%(16/20),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d内,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出现。两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在超时间窗AACIS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再通率,具有与时间窗内患者相似的近远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取栓 超时间窗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快速神经功能改善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巨文盈 高旸 +2 位作者 何雨轩 左朦 吴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729-73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AACIS)经机械取栓术(MT)后快速神经功能改善(RNI)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RNI的预测评分模型。方法对2017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MT治疗的312例AACIS患...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AACIS)经机械取栓术(MT)后快速神经功能改善(RNI)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RNI的预测评分模型。方法对2017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MT治疗的312例AACI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RNI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对多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赋分建立预测RNI的评分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在312例AACIS患者中,159例(50.96%)具有RNI。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病史(OR=0.518;95%CI 0.290~0.926;P=0.027)与Van Swieten评分(3~4分)(OR=0.537;95%CI 0.294~0.981;P=0.043)是AACIS患者经MT后影响RN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mTICI分级(2b级或3级)(OR=3.912;95%CI 1.706~8.982;P=0.001)是其独立保护因素。构建的AACIS患者MT术后RNI预测评分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8(95%CI 0.565~0.690;P<0.001),最佳截断值为3分,敏感度为68.39%,特异度为52.98%。结论由AACIS患者糖尿病病史、术前Van Swieten评分、术后mTICI分级组成的预测评分模型对预测患者MT术后RNI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术 快速神经功能改善 预测评分模型
下载PDF
基于TASL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8
作者 李小雷 单春辉 +3 位作者 赵明娟 张晖 暴云锋 陈英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territori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TASL)技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AACIS)药物治疗预后因素的影响性分析。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确诊AACIS... 目的探讨基于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territori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TASL)技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AACIS)药物治疗预后因素的影响性分析。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确诊AACIS患者136例并根据其治疗后90 d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70例)与预后不良(66例)两组。记录责任血管狭窄度、疗前选择性脑血流量(territorial cerebral blood flow,TCBF)、疗后TCBF_(10 d)、相对选择性脑血流量(relative CBF,rTCBF)以及病灶体积,同时收集患者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卒中分型、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等风险因素信息,将上述指标纳入统计模型。对两组间的计量资料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统计其单因素差异性,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联合logisitic回归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结果进行诊断效能评判。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年龄(Z=16.022)、基线NIHSS评分(Z=148.400)、卒中分型(Z=49.640)、责任血管狭窄度(Z=27.193)、TCBF_(疗前)(Z=693.000)、rTCBF(Z=18.874)及病灶体积(Z=-10.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联合分析中,年龄(OR=0.108)、基线NIHSS评分(OR=0.615)、卒中分型中的穿支动脉疾病(OR=90.154)、TCBF_(疗前)(OR=4.611)及病灶体积(OR=0.138)对预后具有显著影响(P<0.05),且5者联合对预后预测的判定方法切实有效(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具有较高价值。责任血管灌注的改变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药物保守治疗方法下,患者90 d预后更易受到年龄、基线NIHSS评分、卒中种类、CBF_(疗前)及病灶体积的影响,并不依赖于责任血管的灌注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药物治疗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量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超早期强化降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马丽娟 吴垠 李光宗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9期102-107,共6页
目的 探讨超早期强化降压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的应用及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的102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 目的 探讨超早期强化降压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的应用及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的102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降压,观察组术后采取超早期强化降压。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血压控制情况、血清指标[氧磷酶-1(PON-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水肿加重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预后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48/51)与对照组90.20%(46/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以及脑水肿加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 2组血清PON-1水平高于术前,Lp-PLA2、NSE水平低于术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90 d, 2组NIHSS评分低于术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性颅脑出血发生率、脑血管再闭塞发生率、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及术后90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超早期强化降压可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血压,减轻脑水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强化降压 超早期 脑水肿 血压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
10
作者 路昭颖 郭爱红 +5 位作者 王文哲 贺婵婵 吕一迪 郝瑛子 段雪蒙 张能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7期3519-3523,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0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4例行机械取栓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筛选出...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0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4例行机械取栓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筛选出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达到2b级或3级的患者,再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结果104例患者中,实现成功再通的有88例。术后3个月随访时,预后良好45例,预后不良43例。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P<0.01),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心房颤动史、侧支循环代偿较差、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或P<0.01),入院收缩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症状发作至穿刺时间短于预后良好组(P<0.01),入院时、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或出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15(11,24)分比12(10,14)分、20(14,29)分比9(6,14)分、17(13,28)分比7(4,9)分、16(12,25)分比6(3,8)分](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侧支循环代偿较差、术后7 d或出院时NIHSS评分是影响取栓患者血管无效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OR=5.523,95%CI 1.536~19.877;OR=1.324,95%CI 1.172~1.495)(均P<0.01)。结论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术后7 d或出院时NIHSS评分是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临床医师应在术中关注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术后注意NIHSS评分变化,灵活制订和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无效再通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丹七软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
11
作者 李玉平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2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丹七软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38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丹七软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38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丹七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流速(Vm)、峰流速(Vp)]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1%(61/69),高于对照组的71.01%(4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脑中动脉Vm、Vp均高于对照组,APTT、PT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七软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和凝血功能,效果优于单用替罗非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七软胶囊 替罗非班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 脑血流动力学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多模式MRI辅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对hs-CRP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韩小辉 姜广亚 +1 位作者 黄玮 任腾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8期2321-2325,共5页
目的观察多模式MRI辅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临床资料,其中47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病人作为... 目的观察多模式MRI辅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临床资料,其中47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病人作为观察组,43例行常规抗血栓方法(非静脉溶栓)治疗病人作为对照组,均在多模式MRI辅助下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评分、不良反应,观察两组hs-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闭塞血管再通率为53.19%(25/47),高于对照组的30.23%(1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4%(P<0.05)。NIHSS评分观察组治疗后24h、3d、7d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治疗后24h、3d、7d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MRI辅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病人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制炎症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磁共振成像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不同发病机制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林铃芳 周光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采用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不同发病机制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AIS患者77例,根据不同发病机制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AIS(IAD)组32例,心源性脑栓塞(CE)组45例,给予... 目的采用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不同发病机制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AIS患者77例,根据不同发病机制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AIS(IAD)组32例,心源性脑栓塞(CE)组45例,给予血管内治疗,分析不同亚型AIS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性别、基线NIHSS及原发病史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AD组多模式联合治疗率、血管成形术使用率、术中使用抗血小板药率及手术操作时间显著大于CE组(P<0.05);两组最终再通率、24 h NIHSS、预后良好率、颅内出血、栓塞并发症发生率及3个月死亡率等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管内治疗技术对不同发病机制的AIS患者疗效相当,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发病机制 血管内治疗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颈动脉中低回声斑块与前循环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淑华 李彩华 +2 位作者 郝翠香 徐桂芹 刘淑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1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前循环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与颈动脉中低回声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260例,根据临床病情发展分为进展组(56例)和非进展组(204例),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特征。结果进展组颈动脉斑... 目的探讨前循环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与颈动脉中低回声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260例,根据临床病情发展分为进展组(56例)和非进展组(204例),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特征。结果进展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92.9%),远高于非进展组(73%),进展组以中低回声斑块(87.5%)为主,发生率远高于非进展组(25.5%)。结论颈动脉中低回声斑块与前循环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 颈动脉中低回声斑块
下载PDF
前后循环梗死评分系统:1种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新方法
15
作者 彭世鑫 仇玉龙 +3 位作者 朱继 张晓冬 蒋理 徐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开发并验证一种新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评分系统-前后循环梗死评分系统(anterior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 image score,APCIIS)。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开发并验证一种新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评分系统-前后循环梗死评分系统(anterior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 image score,APCIIS)。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前循环AIS组(n=109)及后循环AIS组(n=54)。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前循环AIS及后循环AIS患者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以血栓负荷评分(the clot burden score,CBS)及基底动脉闭塞评分(the basilar artery 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score,BATMAN)为参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该新型评分(APCIIS)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在前循环AIS组,APCIIS的预后评估价值虽然未能优于CBS,但显示出相对更高的敏感度86.8%、特异度90.1%及曲线下面积0.939。在后循环AIS组,APCIIS的预后价值优于BATMAN评分。结论:APCIIS是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1种方便可靠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 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预后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联合MPV、TC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临床结局的评估价值
16
作者 陈晨 宋文锋 +2 位作者 刘福德 李艳波 高凡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7期1268-1273,共6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总胆固醇(TC)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患者血管内治疗(EVT)临床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22例前循环AIS-LVO患者为研究组,根...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总胆固醇(TC)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患者血管内治疗(EVT)临床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22例前循环AIS-LVO患者为研究组,根据其接受EVT后90 d临床结局分为结局不良组和结局良好组,另选取同期53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前循环AIS-LVO患者临床资料,计算PNI并检测MPV、TC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循环AIS-LVO患者接受EVT后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NI、MPV、TC对前循环AIS-LVO患者接受EVT后结局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PNI降低,MPV、TC水平升高(P<0.05)。随访90 d,122例接受EVT的前循环AIS-LVO患者结局不良发生率为36.89%(45/1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MPV、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为前循环AIS-LVO患者行EVT后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NI增加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NI联合MPV、TC评估前循环AIS-LVO患者EVT后结局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PNI、MPV、TC单独评估。结论:前循环AIS-LVO患者PNI降低、MPV、TC水平升高与其接受EVT后结局不良密切相关,PNI联合MPV、TC评估患者行EVT后结局不良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 预后营养指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总胆固醇 预后
原文传递
Solitaire FR支架取栓治疗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吴锡骅 苏施雅 任丽 《巴楚医学》 2022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究Solitaire FR支架取栓治疗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Solitaire FR支架取栓治疗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Solitaire FR取栓支架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干预前后神经损伤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自理能力及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7天,两组神经损伤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自理能力均显著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olitaire FR取栓支架治疗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促进血管再通,改善脑部血流,降低脑神经损伤,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Solitaire FR支架取栓 静脉溶栓 视锥蛋白样蛋白-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